#人生是一坨毛線球_你找到線頭了嗎?
這是我在做電視節目製作人時,大老闆王偉忠問我的話。
那一年,我27歲,是節目製作人。
#開外掛能力_是可以練習出來的
從23歲開始做「今晚,哪裡有問題」,從發通告、想議題、找合適來賓的工作開始。主持人歷經謝震武、夏韻芬、尹乃菁、林書煒,那時候在中天綜合台黃金時段播出;後來改版改頻道到中天娛樂台,主持人是林青蓉,蘇逸洪也主持過。
一開始聊民生新聞,後來延伸到創業、理財、突破人生故事專訪、健康議題的知識性節目.....帶狀的節目,意思是週一到週五都有,一星期要生出五集知識性議題,跟主持人溝通後錄製剪輯播出,還要努力發新聞稿,跟報紙記者喬感情搬人情.....那是電視節目和報紙的輝煌年代,也是幕後工作人員的低薪時代。
#人生技能累積於無形
那個年代還沒有智慧手機,沒什麼社群,沒什麼部落格,大家用最多的是電腦版本msn messager;找來賓要不是翻黃頁電話簿、就是打電話問報社記者。如果粉絲年紀跟我差不多,看過卜學亮(阿亮)的超級任務,就會記得他拿著電話、從各種蛛絲馬跡尋找人物的過程....那就是我每天的工作之一,我還記得曾經順著余秉諺給的記憶資訊與一個名字,循線找到他學生時代的女朋友。小偵探技能累積後,日後對於找資料聯想能力大躍進(小偵探技術不要用在婚姻偵查喔~)
每天早上進公司就是所有報紙翻一輪、雜誌翻一輪,為了節省節目支出費用,連買雜誌的錢都想省,所以養成了打電話到公關部門要贊助的技能。
另一個老闆是詹仁雄,每天進公司所有新聞時事看一輪後,就得進辦公室報告發想的節目主題給他聽,所有企劃腦力激盪去想出節目適合的切入點與觀點;一開始提的東西都很爛每天被嫌棄,但勤能補拙,後來便累積了資訊過濾、聯想與特殊觀點切入的技能。
要累積與來賓的感情,以後靠專家找專家才會比較容易;節目量大每週至少認識20-25個專家與各行各業人士,要從不熟到容易哈拉打屁,才能聊出節目新內容、推薦新人選,於是累積的人脈與社交能力,這到今天都受用無窮。
\
#滿手技能卻不系統化思考整理就等於白練功
幾年下來我累積了很多技能、很多人脈,但是我的人生就是每天埋首在製作公司,被節目存擋追著跑,完全沒有開創能力出來。
於是有一天,大老闆王偉忠把我叫去辦公室,對著我說:「小萬兒~你知道人生就像是一坨毛線,所有的東西都揪在一起。你要嘗試去找到自己的毛線頭,那麼人生就會如抽絲剝繭:絲得一根一根地抽、繭得一層一層地剝,從你的生活與工作表象,逐漸找到深處內在,然後理成線,你的工作與人生都會更明白。」
「所以,你有找到你的毛線頭嗎?」他問愣愣的我。
那時候聽這段話太哲學,不懂難解,直到30幾歲後我才體會。你的人生經驗、工作技能、人脈圈圈......所有一切都是交織互相影響,建構了後來的你。但是那麼獨一無二的你,你找到人生毛線球的線頭了沒?
\
今晚節目有一陣子發各國籍外國人來聊台灣生活,收視率都狂飆,我搜集了一票名單,卻沒想過把這群外國人變成一個新節目;後來別的製作公司做走了,成為WTO姐妹會,紅極一時的談話節目,我被老闆叫到辦公室罵到臭頭~~
#我一直在苦裡做_卻沒想過一身技能可以開成什麼花
經過這次教訓後如雷灌頂,理解了一件事:當人生只要嗅到一絲新契機,就該把它延伸成一條路,做大做響亮,走上去就成為了開創。
很多人覺得工作與生活很辛苦,一直付出勞力收穫卻不成正比;但其實人人都有獨特的經驗與歷練,難道人生路上,從來沒有哪個契機可以讓自己竄出頭嗎?或許只是沒多想,所以錯過了!
#現在寧可多做也不要錯過_經歷任何事都得思考有無發展機會
\
後來我們嗅到了達人經濟,有陣子達人比藝人還吃香,於是公司開始思考如何作達人經紀;可惜當時對商業一知半解,我只知道手邊有平台、有節目讓這些達人、職人露臉累積名氣,卻無法真的涉獵到他們的產業上,更是壓根沒有想到聯名商品。
這時候網路社群開始紅起來了,也逐漸有人玩起臉書,但那完全是電視人不懂的世界;商業,我們聽了100個故事,卻始終是門外漢。
要是現在你要我想,如何把一個有職業技能的人做出名堂,我可以舉出100種方法;但是當時畢業後好幾年都埋首製作公司內,對於真正的社群經營、商業操作...腦袋一片空白。
後來節目收掉了,我陸續轉行到電商平台、社群網路新創公司、電視台、女性內容網站工作....逐漸對於經營職人,有了一點輪廓。
到此為止,我的人生技能經驗還是一坨毛線球,但是有一根線隱隱約約快要被拔出來了,雖然我不清楚那是什麼;直到自己開始運動並且也改變了情緒與健康,想著以前採訪過那麼多達人,我也想成為達人,於是踏上了進修讓自己成為專業的道路....
後來我理出的毛線頭,原來不是讓自己成為多厲害的製作人、媒體人;反而是讓自己成為了過去經營的職業達人,用媒體經驗推廣自己,做自己的自媒體,直到現在我也還在拔自己的人生毛線球,看看還可以讓人生展開到什麼田地。
\
回到主題,你該如何培養自己,找出人生毛線球的線頭能力?
你該如何用自己的特殊性,創造出開源能力?
#開外掛練習第一步_你要相信自己有特殊性
你的故事、你的挫折、你的低潮、你的學習與工作經驗,都可能是成就自己特殊性的要點;
找到自己的特殊性,甚至是很刻意的經營自己的特殊性,就可能拓展出出與他人不同的開源模式。
#開外掛練習第二步_你要培養創造觀點的能力
獨特觀點,往往也是新賣點;
每天看時事與新聞,挑出五個你最有感的內容(要不同類別的新聞,你沒興趣的也要強迫自己看),然後從這條新聞中,切出五個跟記者不一樣的觀點,或者可以延伸的話題。
譬如說:高鐵停賣自由座到6月15日,這條新聞你會想到什麼延伸議題?
高鐵坐哪個位置行車間最安全、搭乘高鐵的各種省錢撇步、高鐵股票能投資嗎、高鐵站的房市還有哪站能投資?疫情期間如何搭高鐵最安全?........或許有的沒有延伸空間,但你就是訓練自己無限聯想的思考模式。
學會多方向思考、推演思考,才能比多數人早一步想到新的開源方式與方向,就算不是第一人,早點在創新卡位的都會是贏家。
#開外掛練習第三步_不能對不懂的事有成見
譬如你要一個文創人去當業務,他可能會充滿自己的判定而不願意,又或者他會害怕推銷所以不想嘗試;
至少先去學習業務的說話氣巧、業務的人脈經營、業務的思考之道,如果肯去接觸自己不願意接觸的,學得吃後也就超越了多數沒有業務能力的文創人。(在此只是隨便舉例不要挑口水戰~現在都要好小心)
反之亦然。
這個世道變了,變成你不能只靠單一技能就能闖天下;這是為什麼斜槓與多元學系變得很重要;這是時代的大浪,你我不想面對也無法逃離。
\
想到去回溯自己的職場人生,因為昨天看到某個新創公司的老闆,自稱待過許多製作公司、製作過多個紅極一時的電視節目;好死不死寫到我們老東家,過往的同事們開始討論是否見過這個人?結果都沒印象呢!!!!
這個世道比較麻煩,你還要小心遇到騙子,不過老實說只要經過相處,有沒有那個料都會知道。
最近看到一些人跑出來抨擊教練們疫情期間拼命開線上課是不智之舉,老實說看了也是一笑置之,拜託他們本身完全沒有做過線上課、甚至沒有在開直播、經營社群.....到底是用什麼觀點在評論呢?
不要只會提出反意見,提出有建設的解決之道,才有意義。(這也是看新聞聯想練習後,可以慢慢培養的)
以上提供給大家,現在資訊爆炸,看文章也要小心看到膨風文。
#我終於在網路上搜尋到一張自己當製作人的背影
#過往怕同事嘲笑我都沒有跟來賓主持人合照
#猜猜我是哪一個?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8萬的網紅HowFu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要把上次職人挑戰做的優格拿去市集賣啦~ 揪竟賣不賣得出去呢? 揪竟又會有多少人願意多花錢買貼紙呢?~ 在2018.10.20前, 只要在下面留言+訂閱, 就有機會可以抽到How看板女郎的簽名照片唷~ 嗯,誰要。 【職人の大挑戰 #1】做出阿明的味道 https://youtu.be/sUw...
「達人職人」的推薦目錄:
達人職人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八卦
台北米其林2019 – 為下一個三星鳴槍開跑!
台北米其林2019公布了,一如它在插旗落腳一個新城市地區時一貫的模式,首版謠言紛飛,極具爭議,製造話題聲量.第二年則是首版的修正版,擴大在地性,確立其地位的正當性,深化其對餐廳廚師與消費者的影響力,藉以延續發燒,持續炒作.
今年除了眾多媒體一致認為這個版本更接地氣,更有在地性以外,我們可以從中解讀米其林透漏的幾個訊息.這些訊息不僅是讓想入榜拿星的業者廚師參考,我認為對思考台灣餐飲文化更有啟發性.
- 台灣料理的多樣性
米其林很精準地呈現了台北庶民小食的多樣風貌,也許還不夠許多人心中的版圖廣遠,但是將必比登和餐盤的名單列出來看,我們熟悉的小吃都在榜上:從潤餅,割包,涼麵,湯圓,燒餅,煎包,滷味,豬肝,小炒… 到滷肉飯,臭豆腐,胡椒餅,鵝肉攤,麻油雞,排骨湯,牛肉麵等,都在雷達掃描區裡.
這些知名小吃多半是一種品項有一兩個代表,只有牛肉麵多家入榜,佔的比例最高,也顯示牛肉麵是台北小吃中發展得最成熟,最精彩,也最多樣化的平民食品.這一點非常符合台北人的飲食習性,也是值得外地觀光客發掘體驗的台北美食之一.
是的,米其林不是只有星星,不是只有昂貴和fine dining,我們平日喜歡的路邊攤,人人都消費得起的夜市小吃更值得我們重視愛惜,維護保存,熱心捧場,這是我們最可貴的生活文化資產.
- 台灣食材的價值
如果只看星級餐廳名單,很容易歸納出一點:與其說米其林重視台北餐飲水準,我認為米其林對台灣食材更為驚艷,希望讓人看到台灣食材的卓越價值.在新進榜的星級餐廳中 – Logy,山海樓,台南擔仔麵,Impromptu by Paul Lee – 或是原本就一星的明福台菜,金蓬萊,Longtail,MUME,不是台菜,就是強調很大比例使用台灣食材.以Logy為例,開幕之初所有的新聞稿都寫到一點:主廚田原諒悟剛到台灣,花了兩個月時間全台尋找食材,就這一點,在媒體行銷上吸引米其林是個相當正確而成功的策略.
兩三星餐廳拿出來看,更是如此,無論是態芮(餐廳的英文Taïrroir名字本身就是台灣+風土之意),RAW(長期標榜經營台灣味),請客樓(中菜),祥雲龍吟(台灣食材創作的日式料理),頤宮等都是以台灣產地食材為尊,特別強調品質特性與新鮮度.
米其林對台北餐飲的整體影響功過如何,暫且不論,但是在鼓勵台灣廚師與餐廳使用在地食材,讓消費者重新看待,重新衡量自己風土物產的價值,這一點是米其林對整個台灣餐飲的重要貢獻.
- 年輕一代主廚的活力創意
從星級名單可以看到的另一點是:台灣年輕廚師的創意與活力.兩三星的餐廳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組:傳統中台菜,日式料理,西式台灣廚師餐廳.傳統中餐和日本料理在廚師養成制度上有其特殊性與限制,成就一個主廚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西餐,特別是法式料理在明確有條理的制度中,相對地容易培養挖掘出年輕主廚的才華與天分.
因此在星級名單裡我們看到以西餐年輕主廚是最有衝勁,也最能代表當前年輕人在餐飲業內掀起的一股新生代的活力.
代表人物當然是態芮的何順凱Kai Ho,RAW的黃以倫Alain Huang,MUME的林泉,以及強勢黑馬之姿拿星的Paul Lee.他們共同的特色就是:在法式廚藝制度中學成,旅行各地,見聞廣闊,沒有傳統包袱,手法嚴謹,善用在地食材,強調季節性,鑽研火候的精準度.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主廚的個人風格明確,個性鮮明,手法創新,也都不約而同地從傳統的味道做法中吸取養分,作為創作靈感.
台灣新一代的料理在他們手中有了新的詮釋,也出現很多的可能性與未來趨勢,讓人相當期待.
- 職業尊嚴與專業的確立
這一批星級餐廳也重新讓我們看到以前不易看到的專業服務.侍酒師的角色與培養,料理與飲品的搭配熱潮(葡萄酒,清酒,啤酒,威士忌,茶…),專業服務的重視,餐飲職業的尊重… 乃至對於各種養殖/種植達人/職人,各種物產的重新認識,主廚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大增,在國際場合的交流機會變多…
這些,無疑地都是米其林帶給台北,甚至整個台灣餐飲界的豐沛能量,也正風起雲湧地改變台灣餐飲生態.
- 為下一個三星鳴槍開跑
米其林在短短幾個月讓Logy拿到一星,鮨天本一舉拿下兩星,Paul Lee給人的驚奇感更強烈.兩年內讓態芮的何順凱和RAW的黃以倫同時摘下兩星,與歐洲廚師摘星相比,顯然速度超快.
當然,有可能態芮和RAW受到去年一星的鼓勵,經過一年的努力向上,今年更出色.但也有可能兩家本來就有兩星實力,今年只是"名符其實"而已.而Paul Lee延續態芮與RAW的成功模式,凌空而降,強勢出場,讓人刮目相看.難保它明年不會複製態芮和RAW一年拿一星的強速摘星模式.
祥雲龍吟的稗田良平,鮨天本的天本也都神閒氣定,氣場強大的大咖.
所以,台北米其林2019版是不是已經為下一個新三星廚師的誕生鳴槍開跑了?
- 餐飲的核心價值
無論是西餐法餐,日式台式,傳統創意,台北的餐飲風貌經過米其林兩年來的細細描繪,輪廓變得更清晰,台灣飲食的主體性也更鮮明.其他的地區居民也可以藉此思索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飲食風貌該是如何,又該如何前進?
米其林星星的耀眼燦爛,正因為包裹著一層虛榮與浮誇.我們知道很多星級餐廳是在財團業主砸錢支持下撐出來的,獨立餐廳少之又少.財團支持這未必不好,一個有天份才華的主廚,原本對餐飲的熱情,對美食的理想,是需要實質條件的支持,但我們也知道理想與熱情很容易被虛榮名氣與商業利益給掩蓋吞噬.餐飲本該是種讓生活更美好的文化底蘊之一,如果淪為一個膚淺的商業遊戲,虛偽的名氣追逐,殊為可惜.
衷心希望餐飲業者回到一個最根本的核心價值:餐廳的本質是什麼?廚師的工作是甚麼?消費客人嘗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包含著甚麼?餐廳最終的評判者不該是米其林密探,不該是媒體,不該是食評家,或是打卡網民.餐廳真正的評審應該是每一個付錢消費的客人(當然,奧客不算!).
達人職人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桃青時代免費講座:達人現身說法,創造職涯新願景
為了協助拓展青年世代的視野,培養主動思考與行動力,市府青年事務局規劃了「桃青時代」系列講座,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達人、職人傳授他們行走江湖的秘訣與心法,打通桃園青年的任督二脈。
本次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包括江欣宜、蕭青陽、高捷、冒牌生(楊立澔)、Charlie、C.Y、王師、高至豪、徐裴翊、連德安、于沁汝、張嘉容等在各領域有豐富經歷、傑出成就的講師,主題則涵括了人文、科技、影像、音樂、運動、媒體、公益事業、翻轉教育、平面及室內設計等等。
「桃青時代」系列講座從3月開始至5月18日,在桃園市境內的大學院校與高中校園舉辦,為了鼓勵有興趣的青年學子參加,同學僅需要事前報名,不需額外付費。
*現場報名:僅開放大學場次,於活動開始後15分鐘始得入場
*聯絡電話:03-2627180、服務時間週一到週五9:00-18:00
桃青時代,報名網址http://tyc.career.com.tw
TYC職涯發展及創業資源網 http://tyc.tycg.gov.tw
TYC UP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youthcan/
達人職人 在 HowFun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要把上次職人挑戰做的優格拿去市集賣啦~
揪竟賣不賣得出去呢?
揪竟又會有多少人願意多花錢買貼紙呢?~
在2018.10.20前,
只要在下面留言+訂閱,
就有機會可以抽到How看板女郎的簽名照片唷~
嗯,誰要。
【職人の大挑戰 #1】做出阿明的味道
https://youtu.be/sUwsxh4dQmY
HowHowの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whowhasfriends
藍亦明のIG
https://www.instagram.com/lanyimingyoyo

達人職人 在 安安邊緣子 Youtube 的評價
【憲民來報到 ! 有故事的作品最有味道了 ! 國寶級老師報給你看啦 ! 】
------------------------------
【按讚!留言!就可以抽本次的周邊商品喔!yt抽3名】
【怕抽不到fb也有機會喔 - https://reurl.cc/0OX3z6 】
------------------------------
【安安邊緣子全新周邊商品購買連結 : https://reurl.cc/m9q9a7 】
------------------------------
【趕緊加入官方LINE獲取最新消息 ID - @haley.aip】
【匿名信徵件中 - https://reurl.cc/rxy6Ab 】
------------------------------
【阿民IG - haley_duu】【阿憲IG - aiplitsao】
【硯硯IG - yany0801】 【思語IG - see_u_hong】
------------------------------
#微縮模型#國寶級

達人職人 在 Cate Food Travel 凱特食旅 Youtube 的評價
Milk Cream Donuts Making Skills / 生乳甜甜圈製作 / 수제 우유 생크림 도넛- Taiwanese food
👉 https://reurl.cc/OqE483
Hi, there! I'm Cate 😊 If you enjoy this video, please leave a like and subscribe to see more videos.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any comments or questions below. Thank you!
I’ll share what I’ve seen and tasted with you, such as street food,fried rice,seafood,night market,cooking skills,asian food,chinese food and so on.
Look forward to bringing you the feast for the senses of palates through every video clip.
🔗Facebook:https://reurl.cc/N6OR4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ate_food/?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catefood
#milk cream donuts #수제_우유_생크림_도넛 #生乳甜甜圈 #爆漿甜甜圈 #生乳甜甜圈製作 #甜甜圈製作 #爆漿甜甜圈製作 #taiwanese_street_food #台灣街頭美食 #陸丘甜室

達人職人 在 潮澎湖達人介紹-貝殼原創職人黃柏齊 - YouTube 的八卦

家族經營了四十多年的貝殼事業,讓黃柏齊和貝殼結下了美麗的緣分。因為與貝殼長期相處,柏齊想讓更多人透過貝殼來親近海洋,於是他經營部落格, ... ... <看更多>
達人職人 在 [月經文]天賦興趣不能當飯吃? || 努力成為職人達人[失敗的人生] 的八卦
[月經文]天賦興趣不能當飯吃? || 努力成為職人達人[失敗的人生] ... 在學校生涯中或許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天賦而選擇了畢業後可能會餓死的冷門科系或是職缺 ... ... <看更多>
達人職人 在 2023米其林指南摘星職人攻略分享會(米其林達人分享) - YouTube 的八卦
2023米其林指南摘星 職人 攻略分享會(米其林 達人 分享). 高雄旅遊網. 高雄旅遊網. 18K subscribers. Subscribe. 2.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