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好看到這一篇文章,泛科學講油脂的
http://pansci.tw/archives/78667
就寫幾篇來補充跟除錯。
我寫的內容資訊負載量會比較大,但會更深入的講解,
1. 脫膠,為什麼油要脫膠?
因為如果不脫膠,根本就沒辦法精煉了。
油的化學名稱叫做三酸甘油脂(見第一張圖,引用自wiki),
顧名思義,是由中間的甘油的部分加上三條脂肪酸鏈,這樣形成一個疏水性的結構,但這三條脂肪酸鏈有沒有可能變成其他東西呢?答案是有的,這種東西就叫磷脂質(見第二張圖,引用自wiki),或其他物質,油脂本身是一種複雜的分子混合物。從第二張圖可以看到,磷脂質一樣有兩條脂肪酸鏈跟一條磷酸,這一條是親水性的,其他兩條是疏水性的,一個分子同時有親水性跟疏水性的構造,這分子就有乳化的功能,可以把油跟水混在一起,所以開始精煉的時候,必然要先作脫膠。但磷脂也有可能出現疏水性的,因此又會分成水化磷脂HP跟非水化磷脂NHP(見第三張圖)兩類。
HP是非常好處理的,只要把熱水或弱酸加進去油中,攪一攪使膠體水溶性脂質吸水膨脹、凝聚,之後再使用離心的方法就可以分離了,真正麻煩的是NHP。
磷脂質的多與少,要看油品的種類決定,一般大豆油約有3%左右的磷脂質,而這3%裡面屬於HP的部分有80%左右,NHP的部分有20%左右。
3%的百分之20,就是0.6%左右,換算成ppm是6000ppm,但如果要進入下一部分的精煉,就必須把磷脂質降到10ppm以下,而要把6000ppm降到10ppm以下,就必須添加化學物質處理,如磷酸、EDTA、NaOH、2價金屬離子、檸檬酸等,會添加什麼就由你的油品種類、製程設計去添加,處理過得到磷脂質10ppm的油,才能進入下一個精煉。
所以油經過脫膠之後,就得到低膠油脂與油腳(oil stock)
而過程中的所移除的磷脂質可以再經過化學處理使用,所謂的大豆卵磷脂就是這樣來的。
2. 脫酸,油脂有可能因為種子或果肉本身的脂肪酸脢氧化而形成游離脂肪酸(FFA,第四張圖,引用自搜狗百科)。
一般而言會希望毛油的酸價越低越好,因為如果酸價高,損耗就多,脫酸有酸鹼中和(鹼煉)、脂化(變回油脂)、溶劑萃取、汽提等方式,大部分使用的就是酸鹼中和,鹼的種類有氫氧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等,但考慮成本以及後續廢棄物的利用,通常都會使用氫氧化納。
而鹼的量就必須控制的很好,檢驗出油的酸價之後,就可以計算出需要添加的鹼量,但都會多加一點,避免反應不完全,而需要多加的量當然就由毛油的品質決定,品質差多一些,品質好少一些。
脫膠油經過鹼煉之後,得到低酸價低膠油跟皂腳(soapstock),皂腳過去都是作為肥皂使用,但也使用不掉這麼大的產量,但生質能源業的興起,為皂腳帶來一個新出路,皂腳經過酸化之後,就可以形成酸油,例如黃豆皂腳就可以形成黃豆酸油(SAO ,soy acid oil),黃豆酸油轉生質柴油的製程已經相當成熟。
3. 脫色,加入1%左右,工業用脫色白土進行脫色,脫色會使油品本身的含水量稍微上升,而脫色是一個很簡單的製程,應用範圍也很廣,一般廢棄機油只要經過脫色的處理,就可以變看起來蠻乾淨的機油。
4. 汽提脫臭,就是用高溫的水蒸氣,從油的底部灌入,水蒸氣就會把有味道的物質及容易溶於水的物質都帶走,也可以去除游離脂肪酸FFA,這些蒸餾物去除水之後又可以再次利用,從黃豆來的稱為Distilled Soya Fatty Acid(SOFA),從棕櫚油來的叫Palm fatty acid distilled(PFAD),這些在工業上都有許多的應用,甚至某些時期,這些廢棄物比油本身還貴。
5. 脫水,水就是油脂酸敗的開始,水與三酸甘油脂化合造成游離脂肪酸的出現,但上面四個步驟都會造成水的增加,所以脫水必須拉到後面來做,並免多做一次白工,因此在這個步驟,就會讓油進入真空蒸餾塔,在低壓的環境下,油就不需要加熱到這麼高,水分子就可以趕出去了。
6. 脫蠟,經歷了這麼多的處理,還是有一種物質沒辦法去除乾淨,那就是蠟質,蠟本身會影響油的品質,也會阻礙人體對油的吸收,在低溫的情況之下,蠟會有霧化的現象,所以沒經過除蠟的油,放在冰箱裡面會看到油出現白色一絲一絲的情況,這就是霧化,所以非精煉的橄欖油,低溫會有霧化的現象。這個脫蠟的製程,也稱為冬化,就是慢慢降溫讓蠟質的結晶生成在表面,再去除表面的結晶。
去除後的蠟,又可以拿來做其他工業使用。
油脂精煉就是一個如此完全利用的產業,每一階段所產生的次級產品,都有它利用的地方,也經過這些繁雜的步驟,提供安全穩定的食用油品。
而新聞中這一段
飽和脂肪酸是指脂肪酸分子中不含有雙鍵等不飽和鍵,所以其中的碳原子和氫原子的結合為最大值,所以稱為「飽和」脂肪酸。由於它的烷基結構整齊,分子間的作用力強,因此熔點較高,在室溫下會成固狀。因此沒有雙鍵,所以不會變成我們常聽到的「反式脂肪」,其穩定度也比不飽和脂肪酸高,較不容易氧化。
這一段可能會讓讀者誤導,室溫之下,飽和脂肪的確不會形成反式脂肪,但高溫時飽和脂肪是產生反式脂肪的原料,反式脂肪的能階比順式脂肪還低,飽和脂肪在高溫下,是一種吸熱的狀態,在油中微量的2價金屬離子的幫助之下,會產生脫氫,而脫氫的兩個碳原子處會產生一個雙鍵的結構,加上反式脂肪的能階比順式脂肪低,因此就產生反式脂肪,
所以工業上為什麼油脂加氫的氫化製程會產生反式脂肪,因為這個反應是一個正逆反應,有正反應的不飽和脂肪加氫形成飽和脂肪,也有逆反應的飽和脂肪脫氫形成反式脂肪。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Ytower Cooking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特福×楊桃 共同開發料理行程 鮮呼吸智能萬用鍋→ https://lihi1.com/GjgcC 鹼粽 (約可做30顆) 材料 圓糯米 600公克 鹼油 20公克 沙拉油 20公克 三偏磷酸鈉 1/2茶匙 粽葉 40片 作法 1. 圓糯米先浸泡水1小時,水要高過米約兩個指節的高度,這樣水量才...
過鹼20 在 娜娜媽媽皂花園 Facebook 八卦
【娜娜媽天然皂獨門祕技:活用祕技2】
關於過鹼,以100%未精緻酪梨油 作5% 10% 15% 20%過鹼的方式來測試,成皂後的 #顏色 #洗感 #泡沫大小
大家可以從圖片和實驗結果可得知
#鹼愈多皂體顏色愈淡 所以假設你今天作了一款你常做的皂款.但顏色和硬度不一樣.也許你要想一想是不是過鹼了.會不會氫氧化鈉量多了.或是油量少了.
這種情況偶爾也會發生.也許你在量材料時.接了一個電話.或是小孩喊一聲媽媽等XD
測試 #正常皂的洗感.泡沫比過鹼20%來的大和多
測試 #洗手後擦乾後的比較 #過鹼20%的皂比正常皂的洗感.澀.明顯可以感覺
等那一天我將過鹼20%洗在臉上.洗感的差異應該會更大XD.
以上資訊會在「娜娜媽手工皂研究室」社團中發表分享,讓大家可以更加活用這本書。
大家可以將這一篇文章加入到#娜娜媽 #新書做皂不NG!#娜娜媽天然皂獨門祕技第104頁作為補充
#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和實驗,把一般人做皂時會遇到的問題都盡可能的寫進書裡了,但是皂海無涯啊,後續還是會有一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這些延伸的內容,大家當作看到賺到啊XD
有需要買書的朋友們請參考下面的連結
幫大家整理一下贈品的部份
#網路訂購有贈品的如下
【博客來】https://goo.gl/P1abPo
【誠品】https://goo.gl/mNyMTG
【學思行】https://goo.gl/N16Hje
有簽名書的商家
PEGGY http://www.shop2000.com.tw/peggy035/product/p25872150
高雄生活態度
香港 梅夫人
馬來西亞 城邦書局
過鹼20 在 愛蜜。樂芙愛美麗 Facebook 八卦
✨最強特蒐大集合!端午節名店粽子團購
>> https://pse.is/LKY95
我本人就是個澱粉控,米糕和粽子絕對是我心中最摯愛的台味,它們兩位就是孿生兄弟無誤啊😍
防疫在家一直吃水餃怕太無聊,我有時也很喜歡囤粽子在冰箱,很像在吃米糕但是餡料更豐富,尤其粽子是我少數覺得冷掉還很好吃的東西!
只是好吃的食物都很邪惡而且熱量爆錶💦
我通常是等聚餐或節日的時候再吃,只是現在防疫暫時不能出門了,還好還有端午節的名店粽子可以預購。
這次從北到南一共網羅了10家名店,讓大家方便一起買只付一次運費就好,順便也幫重視節日的長輩一起訂,讓他們乖乖待在家不要亂跑!
不要懷疑,接下來的食用心得一點都不客觀,完全是按照我個人口味偏好在排名的☺️
✨傻瓜肉粽。干貝櫻花蝦粽✨
我最愛粽子裡有包蛋黃和香菇啦~~
它的餡料炒得很香很好吃
而且不會油
用的全是瘦肉2大塊
裡面竟然還有放干貝和蓮子
不會只吃一顆就膩了
糯米煮到很黏但沒有糊化
還是可以吃到一顆一顆米粒的感覺
這個很危險會讓人想吃兩顆以上!
✨南門市場合興。湖州鮮肉粽✨
有些人吃粽子就是只喜歡粽香和肉香
它的圓糯米很黏很綿密
餡料很簡單只有包了瘦肉
是重鹹人士會愛的單純好滋味
✨南門市場合興。湖州豆沙粽✨
我很喜歡吃豆沙包
這個粽子有做出那種沙沙的口感!
我不是螞蟻人不是很愛吃甜
這個剛好微甜不膩很不錯
✨南門市場南園。鹼粽✨
我老媽超愛吃鹼粽淋果糖啊
但菜先生竟然說他從來沒吃過鹼粽😳
立馬邀請他試試沾二砂來吃
咔哩咔哩的顆粒口感,
搭配QQ冰涼的鹼粽真的超消暑
廠商非常過份只有提供4種口味讓我試吃,剩下的遺珠之憾就等你們有吃過的人推薦我啦,我自己也要跟風預購爆吃一波,防疫在家就是要吃好睡好善待自己啊🌈
📍下單這裡請>> https://pse.is/LKY95
📣付款方式:可刷卡 / ATM轉帳
📣出貨日期:6/1-6/10前依訂單順序出貨
📣冷凍運費:$180
🌲Line客服>> https://line.me/R/ti/p/%40addonecs
過鹼20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特福×楊桃 共同開發料理行程
鮮呼吸智能萬用鍋→ https://lihi1.com/GjgcC
鹼粽
(約可做30顆)
材料
圓糯米 600公克
鹼油 20公克
沙拉油 20公克
三偏磷酸鈉 1/2茶匙
粽葉 40片
作法
1. 圓糯米先浸泡水1小時,水要高過米約兩個指節的高度,這樣水量才夠。
2. 將浸泡圓糯米的水倒除,加入鹼油徹底攪拌均勻,讓每顆糯米都能沾裹上鹼油。
3. 靜置2至3小時,讓糯米完全吸收鹼油,糯米會變成淡黃色,且更有黏性。
4. 糯米中再加入沙拉油拌勻,這樣會比較好包裹不易沾黏。
5. 取兩片粽葉於中心部份對折,左右兩邊折入成漏斗狀,放入六至七分滿的鹼米。
6. 再將粽葉包好、用棉繩綁緊。
7. 將包好的鹼粽放入萬用鍋的不鏽鋼內鍋中,再倒入水蓋過鹼粽至滿水位,蓋上鍋蓋。
8. 選擇[粥/煲飯-台式稀飯]模式,時間調成30分鐘,待運作完結束。
9. 打開鍋蓋,加入三偏磷酸鈉,用[爆炒模式]再煮5分鐘,這樣會讓鹼粽變得更Q彈。
10. 起鍋後瀝乾放涼,再放入冰箱冷藏至冰涼,鹼粽就是要冰冰吃才好吃!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過鹼20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評價
#東歐麵包 #貝果 #德式麵包
扭結麵包又稱為《椒鹽捲餅》,有著特殊心型,中間有個交錯繞結,還有那烤到發亮的深褐色外皮,以上都是由外型來辨識Pretzels誘人的靈魂。如果要從質地上歸類,它與起源於東歐的貝果、中式蒸包子(Bao)、饅頭都歸屬同一家族,特色就是低含水率 (通常是53%~56%) 與低膨脹率。最終造成三者外觀差異則在於「扭結麵包 (Pretzels)」操作過程,需要浸潤過鹼水 (Lye),才得以顯現它特有焦糖色澤,並在烘烤後留下特殊芝麻堅果炭焦氣味。正統「貝果」在入爐前,多會經過燙麵程序,促使外皮變得Q彈且帶有嚼勁,而 「中式蒸包子(Bao)」、饅頭,則是採用水浴蒸熟法,與前兩者的烘烤方式大為不同。
扭結麵包在歐洲德語系國家,是街頭常見點心基本款,不算是餐桌上搭餐的正統麵包。這樣風靡全球的扭結麵包 (椒鹽捲餅),已經流行了數百年,只是確切起源目前並無資料可考,不過其特有外型符號,則多被認為與宗教有著緊密連結性。在德國它更經常與啤酒同桌登場。想做出道地色澤的Pretzels,就一定要搭配鹼液 (Lye) 才能辦得到,運用的是,鹼液能迅速分解麵團表層裡的蛋白質 (特別是表皮緊繃的麵筋更是),將它轉化出胺基酸,並參與梅納反應後在表皮留下鮮明紅棕色,不過就算使用的Lye食用級鹼液,但它依然是PH13的強鹼物質,因此操作時必須嚴守全程配戴橡膠手套,且最好能搭配護目鏡預防噴濺的規定,一定不可與皮膚直接接觸。
鹼液食用安全顧慮:
只需讓鹼液在烤箱內經高溫反應完全,就沒有食用上的安全疑慮。如買不到食用鹼粉 (鹼液) 的狀況下,退而求其次可採用較高量的烘焙小蘇打粉與滾沸熱水取代,入爐前採類貝果的燙麵法予以修正,只是這樣的替代方案,雖可促進褐色反應,但依然無法在表皮留下特有的亮澤焦糖色。
[ 材料 ]
高筋麵粉:300克
全麥麵粉:100克
速發酵母:3克
清水:130克
濃縮奶 ( Evaporated milk):100克
麥芽精:5克
鹽:8克
室溫無鹽奶油丁:20克
食品級鹼粉 (Lye):15克 (或烘焙小蘇打粉80克)
常溫水:500克
裝飾粗鹽:適量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