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
去年此時,我已經沒有辦法走路超過十分鐘。血壓升高到189,心跳每分鐘110下,當時不知道自己罹患肺腺癌,以為免疫系統攻擊心臟瓣膜。每次一呼一吸之間,勉強維持笑容,堅守工作,不讓自己倒下。直到開刀。
我的開刀過程很順利,但康復之路很艱難。
在我螢幕前的笑容背後,其實是我沒完沒了的各種疾病。
一直到最近,我的血壓才恢復正常,回到低血壓90,心跳雖然尚未完全正常,但已經很接近穩定。
記得去年耶誕節前後,我一天要服至少六種不同藥物:血尿症、類固醇、帶狀皰疹、胃潰瘍、止痛消炎藥⋯⋯我的免疫系統同步攻擊肺、膀胱、腸壁⋯⋯真謝謝它!如此萬箭齊發!
好幾次深夜三點胃絞痛,翻轉,腸異常蠕動。我雖吃了安眠藥,仍然痛得醒過來,趕緊坐起,全身因過度的疼痛而流滿冷汗,我知道叫救護車也來不及,自己用最後力氣躺在地上灌腸⋯⋯疼痛慢慢減緩,血壓升上來了。
隔幾天又來,胃脹氣,上洗手間都是尿血,那怕在家走幾步路,也要喘個不停,休息至少2-3小時。
我向來不是對命運投降的人。
於是異想天開,吃這麼多藥物,乾脆把它當清酒盛宴。
買幾個日本漆器,放不同的清酒杯,清酒壼,杯子𥚃頭是不同的藥物,壼是胃乳。差不多每隔一個小時就得吃不同疾病的藥,再喝Yogurt 保護胃,盡量讓自己的疾病人生,不是一團混亂,而是美美的儀式。
只有那麼一回,我吃錯了藥,吞下去,才驚覺,「啊喲,怎麼辦?」那一秒鐘突然跑出一個念頭,「人這樣,要怎麼活下去?」
可是僅止那一刻。我的樂觀又秒回。
直到今年一月一個特別飯局,這一生照顧我最多的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在查完我沒有頸動脈狹窄,沒有腦瘤後,他給了我一個驚喜:在北投大地溫泉酒店唱歌🎤!他的理由:你的核心毛病除了免疫系統疾病外,現在是肺活量不足,心臟因此跳太快。心律不整一起發作。因此治病的方法,就是:唱歌。
從此我每週上聲樂課,高音可以唱到接近C,唱起Once Upon A Time 、Music Of The Night ,穿越長廊,把我家小狗丘吉爾嚇到躲進床下⋯⋯我媽,瘋了,變成大喇叭。
從此我每週游泳至少兩次,跳古典華爾滋,全身流汗,能量治療一週兩回⋯⋯並且宣稱自己是:少女。
本來一生不運動的我,在各種不同朋友們的鼓勵及幫助下,病中把日子活得居然淋灕盡致。
是的,我尚未完全康復,但插幾盆美麗的花,高歌練習聲樂,重新彈奏巴哈,每天做發聲練習,游泳太喘的時候再高歌一段⋯⋯游泳教練也佩服不已。
病中,我細讀生活,發現我雖然失去了昔日的健康,但這不代表我已經失去一切。事實上美好的生活並没有離開,它換成新的方式呈現在我的日子裡。
太累的時候,告訴世界周報同仁,請同事多分擔一些工作。一年了,除了開刀那兩週,我沒有請假一次,但偷喝了很多我的最愛可口可樂❤️,才能有力氣主持完節目。
生病比較疲倦的時候,反而多讀了一些書和詩集,也回到二十年前的老習慣,與一些年輕友人共賞他們的字畫、油畫,在他們美好的作品中,我看到生命的脆弱,掙扎,破碎,然後在他們創作的一幅又一幅作品中,背後隱藏的痛苦與柔情互相交織,成為令人驚嘆的美。
病中,我遇見了世間更多的愛、友情與美好。
病了整整一年,回想起來才覺得應該要有點苦才對,我怎麼回事?
但當時的我,反而似乎更有意志力,一直想盡各種方式,以歡樂沖淡苦痛。
這一年內,我用了兩次急救針,在病發快要不能呼吸時,針紮入腿,再找救護車,送醫。
很接近死亡,笑瞇瞇回家。
這一年內,我放下執念去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去了緬因州,人生第一次看到粉紅色的晚霞。
夢中繁華,不是夢。
如今我還有使命,不僅堅守崗位,上週去了池上榖倉藝術館,重拾我三十年前最喜愛的工作:明年策展一個送❤️到敍利亞7834的行動藝術。
一年了,問自己苦嗎?
不能説完全不苦。
但走到今天,我還可以飛到台東,為我一直關懷的敍利亞孩童發願策展,這真值得敬自己一杯酒了!
深夜,想為自己拍拍手👏👋👋!
待會兒再去服藥。把藥,當一生的朋友。
—圖片:第一張:我與好友徐璐。畫家羅展鵬攝於池上穀倉藝術館。圖四:景觀設計師潘一如拍攝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失眠的經驗,有些人甚至長期飽受失眠所苦。其實想要一夜好眠是有幾個小撇步的!如果不想依賴藥物,這些「睡眠衛生」務必做好做滿。 補充兩點: 1. 不宜喝酒助眠。因為酒精會擾亂睡眠周期,反而越睡越累。 2. 睡前盡量減少聲光刺激(例如電腦、電視、手機),並不宜過度用腦。 【蒼藍鴿的...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八卦
#社論 #文長注意
看到 #日本新型冠狀病毒現況,日本政府防疫不力的程度令國際震驚…從武漢專機撤回的僑胞不須被強制隔離(即使日本公定隔離天數只有10天,還是有人可選擇直接走人),鑽石公主號乘客下船後就地解散、各自搭電車回家…更別說日本政府直到現在都還是開放中國客來日觀光自由行(只禁止湖北與浙江)。
很多台灣民眾在問:「日本怎麼變這樣?」
其實,日本沒有『變這樣』,日本『一直都是這樣』。
網上已有許多社論針對政治與經濟面做了解析(奧運與安倍經濟學、日本對中國的過度依賴…等等),希望網友們多去搜尋閱讀。非專業人士的我希望以『民族性』的面向做分析,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311大地震時,日本充滿秩序的救災過程令國際讚嘆不已,老百姓與地方政府循規蹈矩地配合中央政策,才沒下多少時日,全國已儼然走出災後陰影…這換作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達到的高效率並不是奇蹟…事實上,日本人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已經不知道『練習』過多少次。
日本人是個『SOP民族』,他們不懂得隨機應變、也不擅於處理突發狀況,但這民族性之所以優秀的地方就在於:他們了解自己的弱點。
他們會記得曾吃過的苦、受過的虧,也會去預想任何『可能發生的最糟狀況』,然後整理出一套可以完美解決的SOP方案,努力地反覆練習再練習(可說是全民皆有『職人精神』)…從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到2011年的『311大地震』,這16年間,日本全國每年不間斷地在做大型防震演練與宣導…也讓世界看到了他們的練習成果。(其實311地震有出現了一個日本人沒預想到的變因:核災;從這部分的處置就可看出他們慌了手腳…)
反觀台灣,921地震至今已經過21個年頭…請問大家現在有在枕頭旁放一個裝好水、電池、手電筒、乾糧、藥品的『防災包』嗎?日本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準備這個。(與其說日本人對防災準備地如此周到是因為『怕死』,倒不如說是怕造成救災人員與他人的困擾…但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日本國之所以會如此強盛、進步,就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乖乖遵循SOP。這整個國家社會是一台運轉順暢的機器,每位國民都是盡責的螺絲釘,把自己的份內職務做到最極致。日本的官僚體系也一樣,與其像木村拓哉一樣大膽革新、做出CHANGE,倒不如融合每位閣員的意見,開會、開會,再開會…直到有解決哥吉拉問題(誤)的完整SOP流程前都在開會。
18年前SARS爆發時中日往來還沒如此開放,使得日本躲過一劫,也因此日本已經有上百年沒遇過瘟疫。對於新冠病毒的來襲,政府即便有警覺心,也完全無法討論出任何有效的決策。防疫如作戰,這下子,時間壓力就來了…該怎麼辦?
日本人若遇上沒有SOP可用的窘境,他們會選擇尊崇最高指導單位的指示,不得作出任何變更與質疑…也就是『完全信任WHO』。於是他們聽從WHO的建議將隔離日期縮減為10天,也聽從WHO的建議不限制中國客,更聽從WHO的建議讓檢疫人員不穿防護衣登上鑽石公主號(然後他就被感染了)…西元1944年,當日本軍方接收到『神風特攻隊』的指示時,所有軍人都知道這只是白白送死、這場戰役絕對打不贏…但卻沒有人敢懷疑或忤逆『上頭的決定』。
日本人一直都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過。
我在《裏東京生存記》書裡有提到:大和民族不擅於獨立思考,他們也不推崇個人主義,所以美國人的英雄是超人,日本人的英雄卻是『戰隊』。政治體制也一樣,即使有官員早早發覺WHO的狀況不對、不值得信任,只要其他人不苟同,他的意見就會被撤回。民眾也差不多,就算對政策再有微詞,他們還是會乖乖遵守上級的所有規定。政府說「沒有中國旅遊史不用檢疫」;所以醫療機關遇上發燒好幾天的重症病患也不檢疫,直到多日後才被確診,病毒卻早已擴散至整間醫院(和歌山縣的案例)。
有在日本生活過的台灣人應該都知道:跟日本人溝通很累(笑)…尤其是到政府機關辦事,或是遇上有消費糾紛必須客訴的狀況。他們只會按部就班做事,反應也很慢,處理所有事情都必須照程序一步一步來。但若觀光客只是到日本玩,當然不太可能觀察到這種民族性,所以現在才會問:「日本怎麼變這樣?」
眼看日本的確診人數已飆升至世界第二多,東京奧運會被疫情影響嗎?日本政府回答:照常舉行,因為沒有備案。
沒有SOP的狀況之下只好硬著頭皮辦下去,很合乎日本邏輯…但如果疫情在夏天前尚未大幅趨緩,也不會有國際觀光客敢來觀賽,進而成為只有選手跟媒體參加的孤獨奧運大會,日本政府這幾年為了大賺奧運觀光財而投入的所有成本將付之一炬。
然後日本會就此完蛋嗎?我覺得不但不會,還會讓他們痛定思痛,然後進化為有著全世界最完善防疫體系的國家…這就是大和民族性的堅韌。在百年內歷經關東大地震、東京灣大空襲、二戰慘敗、阪神地震、311海嘯…身邊還有一座隨時可能會爆發的富士山…這個國家不但沒倒下,反而成為世界經濟文化強國。只希望這次新冠病毒的創傷能讓長久以來身為『順民』的日本老百姓有所覺醒、嘗試去改變陳腐的日本政治環境。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日本人對於疫情有什麼看法?他們真的不在意嗎?
據我的觀察,在意與不在意的人各佔一半。女性會很緊張,尤其是有小孩的婦女,另外還有阿宅網民族群,因為他們接觸到的國際資訊比較多,日本官方媒體沒報的消息(例如武漢大量焚燒屍體等等)只能在網路上被搜到,最近上5ch(類似台灣的PTT)都能看到超精彩的討論…而現充男性是最不在乎疫情的族群,一樣不帶口罩搭電車、抽煙、發燒後吞退燒藥上班。
我對日本的『災後重建』非常有信心,但日本政府現在才開始下定決心補破網卻拿不出任何有效政策,在日本國內各醫療院所救治的武漢肺炎患者超過700人,從來沒設想過大規模傳染病爆發的日本醫療體系撐得住嗎?接下來只期待大和民族的『自肅』(自我管理)精神與公德心能改善疫情。
呼籲所有 #在日台灣人 與即將赴日的朋友們:要警惕,但不要恐慌。日子還是要過,過度恐慌對防疫一點幫助都沒有。多洗手,均衡飲食、運動與睡眠以提升自我免疫力。謝謝大家看完這長篇大論,也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點『裏日本』。
(照片來源: 大塊文化《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攝影: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 )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八卦
#社論 #文長注意
看到 #日本新型冠狀病毒現況,日本政府防疫不力的程度令國際震驚…從武漢專機撤回的僑胞不須被強制隔離(即使日本公定隔離天數只有10天,還是有人可選擇直接走人),鑽石公主號乘客下船後就地解散、各自搭電車回家…更別說日本政府直到現在都還是開放中國客來日觀光自由行(只禁止湖北與浙江)。
很多台灣民眾在問:「日本怎麼變這樣?」
其實,日本沒有『變這樣』,日本『一直都是這樣』。
網上已有許多社論針對政治與經濟面做了解析(奧運與安倍經濟學、日本對中國的過度依賴…等等),希望網友們多去搜尋閱讀。非專業人士的我希望以『民族性』的面向做分析,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311大地震時,日本充滿秩序的救災過程令國際讚嘆不已,老百姓與地方政府循規蹈矩地配合中央政策,才沒下多少時日,全國已儼然走出災後陰影…這換作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達到的高效率並不是奇蹟…事實上,日本人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已經不知道『練習』過多少次。
日本人是個『SOP民族』,他們不懂得隨機應變、也不擅於處理突發狀況,但這民族性之所以優秀的地方就在於:他們了解自己的弱點。
他們會記得曾吃過的苦、受過的虧,也會去預想任何『可能發生的最糟狀況』,然後整理出一套可以完美解決的SOP方案,努力地反覆練習再練習(可說是全民皆有『職人精神』)…從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到2011年的『311大地震』,這16年間,日本全國每年不間斷地在做大型防震演練與宣導…也讓世界看到了他們的練習成果。(其實311地震有出現了一個日本人沒預想到的變因:核災;從這部分的處置就可看出他們慌了手腳…)
反觀台灣,921地震至今已經過21個年頭…請問大家現在有在枕頭旁放一個裝好水、電池、手電筒、乾糧、藥品的『防災包』嗎?日本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準備這個。(與其說日本人對防災準備地如此周到是因為『怕死』,倒不如說是怕造成救災人員與他人的困擾…但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日本國之所以會如此強盛、進步,就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乖乖遵循SOP。這整個國家社會是一台運轉順暢的機器,每位國民都是盡責的螺絲釘,把自己的份內職務做到最極致。日本的官僚體系也一樣,與其像木村拓哉一樣大膽革新、做出CHANGE,倒不如融合每位閣員的意見,開會、開會,再開會…直到有解決哥吉拉問題(誤)的完整SOP流程前都在開會。
18年前SARS爆發時中日往來還沒如此開放,使得日本躲過一劫,也因此日本已經有上百年沒遇過瘟疫。對於新冠病毒的來襲,政府即便有警覺心,也完全無法討論出任何有效的決策。防疫如作戰,這下子,時間壓力就來了…該怎麼辦?
日本人若遇上沒有SOP可用的窘境,他們會選擇尊崇最高指導單位的指示,不得作出任何變更與質疑…也就是『完全信任WHO』。於是他們聽從WHO的建議將隔離日期縮減為10天,也聽從WHO的建議不限制中國客,更聽從WHO的建議讓檢疫人員不穿防護衣登上鑽石公主號(然後他就被感染了)…西元1944年,當日本軍方接收到『神風特攻隊』的指示時,所有軍人都知道這只是白白送死、這場戰役絕對打不贏…但卻沒有人敢懷疑或忤逆『上頭的決定』。
日本人一直都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過。
我在《裏東京生存記》書裡有提到:大和民族不擅於獨立思考,他們也不推崇個人主義,所以美國人的英雄是超人,日本人的英雄卻是『戰隊』。政治體制也一樣,即使有官員早早發覺WHO的狀況不對、不值得信任,只要其他人不苟同,他的意見就會被撤回。民眾也差不多,就算對政策再有微詞,他們還是會乖乖遵守上級的所有規定。政府說「沒有中國旅遊史不用檢疫」;所以醫療機關遇上發燒好幾天的重症病患也不檢疫,直到多日後才被確診,病毒卻早已擴散至整間醫院(和歌山縣的案例)。
有在日本生活過的台灣人應該都知道:跟日本人溝通很累(笑)…尤其是到政府機關辦事,或是遇上有消費糾紛必須客訴的狀況。他們只會按部就班做事,反應也很慢,處理所有事情都必須照程序一步一步來。但若觀光客只是到日本玩,當然不太可能觀察到這種民族性,所以現在才會問:「日本怎麼變這樣?」
眼看日本的確診人數已飆升至世界第二多,東京奧運會被疫情影響嗎?日本政府回答:照常舉行,因為沒有備案。
沒有SOP的狀況之下只好硬著頭皮辦下去,很合乎日本邏輯…但如果疫情在夏天前尚未大幅趨緩,也不會有國際觀光客敢來觀賽,進而成為只有選手跟媒體參加的孤獨奧運大會,日本政府這幾年為了大賺奧運觀光財而投入的所有成本將付之一炬。
然後日本會就此完蛋嗎?我覺得不但不會,還會讓他們痛定思痛,然後進化為有著全世界最完善防疫體系的國家…這就是大和民族性的堅韌。在百年內歷經關東大地震、東京灣大空襲、二戰慘敗、阪神地震、311海嘯…身邊還有一座隨時可能會爆發的富士山…這個國家不但沒倒下,反而成為世界經濟文化強國。只希望這次新冠病毒的創傷能讓長久以來身為『順民』的日本老百姓有所覺醒、嘗試去改變陳腐的日本政治環境。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日本人對於疫情有什麼看法?他們真的不在意嗎?
據我的觀察,在意與不在意的人各佔一半。女性會很緊張,尤其是有小孩的婦女,另外還有阿宅網民族群,因為他們接觸到的國際資訊比較多,日本官方媒體沒報的消息(例如武漢大量焚燒屍體等等)只能在網路上被搜到,最近上5ch(類似台灣的PTT)都能看到超精彩的討論…而現充男性是最不在乎疫情的族群,一樣不帶口罩搭電車、抽煙、發燒後吞退燒藥上班。
我對日本的『災後重建』非常有信心,但日本政府現在才開始下定決心補破網卻拿不出任何有效政策,在日本國內各醫療院所救治的武漢肺炎患者超過700人,從來沒設想過大規模傳染病爆發的日本醫療體系撐得住嗎?接下來只期待大和民族的『自肅』(自我管理)精神與公德心能改善疫情。
呼籲所有 #在日台灣人 與即將赴日的朋友們:要警惕,但不要恐慌。日子還是要過,過度恐慌對防疫一點幫助都沒有。多洗手,均衡飲食、運動與睡眠以提升自我免疫力。謝謝大家看完這長篇大論,也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點『裏日本』。
(照片來源: 大塊文化《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攝影: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 )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評價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失眠的經驗,有些人甚至長期飽受失眠所苦。其實想要一夜好眠是有幾個小撇步的!如果不想依賴藥物,這些「睡眠衛生」務必做好做滿。
補充兩點:
1. 不宜喝酒助眠。因為酒精會擾亂睡眠周期,反而越睡越累。
2. 睡前盡量減少聲光刺激(例如電腦、電視、手機),並不宜過度用腦。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無語良師 - 大體老師的秘密!
► https://youtu.be/WL9EUEwRsmI
流感疫苗該打嗎? 疫苗真相大公開!
► https://youtu.be/o-nuelimMdc
人為什麼會脹氣? 究竟該怎麼有效預防?
► https://youtu.be/DprtG2832Ls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 淺談憂鬱症!!
► https://youtu.be/-g3WZnFaBoY
2017年最重大發現! 肺臟竟然是「造血器官」!!
► https://youtu.be/swjZfOoZZUE
【追蹤蒼藍鴿】
▶訂閱頻道 https://goo.gl/Xtp7YW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值班碎碎念/三分鐘聊醫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8fdCrV6EKo/hqdefault.jpg)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美麗和年輕,都要#血液循環 、#肌肉 力量及#自律神經 良好才行!而深蹲促進血液循環,平衡自律神經,還有#瘦身 效果,使肌肉量增加,體內糖份容易#代謝 ,達到預防糖尿病的功效。
#深蹲 有這麼厲害喔?
重力使人的血液七成被留在下半身,透過深蹲能讓血液順暢地往上半身流動,改善皮膚乾澀、肩部僵硬及容易受寒的情況,但家裡的長輩,沒辦法完全蹲下怎麼辦?沒關係,日本正夯的小林流深蹲,是由日本名醫小林弘幸傳授最新的深蹲方式,可以加速代謝和瘦身,同時提升免疫力,小林弘幸說:「只要每天做,就能年輕十歲!」
怎麼做呢?趕快來一起做做看吧
▌首先,讓僵硬的股關節變軟▐
第一步,雙手前伸打直,也可以握住椅背或是扶著桌子,兩腳與肩同寬。
第二步,伸展背部,將動作放慢,下蹲(120度)並且深吐氣(4秒),別過度彎曲成90度。
第三步,深吸氣、伸直身體(4秒),恢復站立姿勢。
重複以上3個步驟,早晚各做5~10次。
▌再來,伸展背部肌肉▐
第一步,背貼牆壁,兩腳與肩同寬。
第二步,背後撐著牆壁,伸展背部,將動作放慢,下蹲約120度,並深吐氣大約4秒,記得別過度彎曲成90度。
第三步,深吸氣並伸直身體(4秒),恢復站立姿勢。
重複以上3個步驟,早晚各做10次。
▌最後,刺激腸道,使全身血液循環更好▐
第一步,雙手抱頭,兩腳與肩同寬。
第二步,向右邊扭腰下蹲,下蹲約120度,並深吐氣大約4秒,記得別過度彎曲成90度。
第三步,深吸氣並伸直身體約4秒,恢復站立姿勢。
向左邊扭腰下蹲,如同向右邊一樣再做一次。
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循環,早晚各做10個循環。
快來深蹲,讓我們一起變年輕吧!
【相關影音】
比深蹲效果強10倍!3天腰臀圍瞬減的單腳鍛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akN5IIc6g
前彎式深蹲,一招瘦小腹兼練核心【早安健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YTEUOazqg
深蹲、棒式訓練好難,最簡單提升核心方法是...【早安健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_ignsJ2PE
【相關文章】
鍛鍊肌肉抗老化,CP最高的肌肉訓練運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723
你一定做得到!日本健康專家:注意這3點一週瘦2公斤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639
深蹲重點不在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醫師親自蹲給你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44
更多免費線上健康計畫, 請立即下載 H2U LiFE APP
http://life.h2uclub.com/index.php/h2u-life-app/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SM48HvFWQ/hqdefault.jpg)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77老大 Youtube 的評價
性慾的表現,可以反映出人體氣血腎精的狀態,當身體處在健康的狀態,自然就會比較有慾望。相反的,陰陽失調,氣血虧虛,腎精不足,則精神疲倦沒有慾望。適度的抒發慾望不是甚麼罪大惡極的事情,但到底幾次才會合理,而不會造成影響身體,導致生長遲緩精神不繼,甚至陽痿早洩不舉呢?
防彈咖啡讓人暴瘦 !? 生酮飲食讓老大來告訴你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TrqXEP_WE&t=4s
無痛苦減肥法,只要三步驟,77老大陪妳輕鬆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ITAqY3M2c&t=5s
減肥居然可以吃零食? 讓減肥變得容易堅持下去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yUz3m8heg&t=430s
追蹤fb: https://goo.gl/VjUcJa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basil_77777/
#陽痿 #早洩 #打手槍 #壓力 #攝護腺
00:00 intro介紹
02:49 陽痿原因
03:41 預防陽痿1 不要縱慾過度
04:49 預防陽痿2 提高身體強度
05:18 預防陽痿3 穴道按摩
06:43 預防陽痿4 飲食 凱格爾運動
07:31 預防陽痿5 態度
08:31 預防陽痿6 看醫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zfbgs_t2nQ/hqdefault.jpg)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訓練卡關?重訓時疲憊不堪?你可能已經過度訓練!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你累了嗎?什麼是 過度 訓練? · 健身初心者到高手增肌全攻略|為何巨巨的訓練跟我們這麼不一樣! · 練一休一還是連續練?哪個效果比較好? · 減重 運動 哪個有效 ... ... <看更多>
運動過度怎麼辦 在 [心得] 淺談過度訓練- 看板MuscleBeach 的八卦
大家都聽過"過度訓練(Overtraining)"這個詞
肌肉版也常常看到有人發文詢問"自己這樣是否過度訓練了?"
那究竟什麼是過度訓練(Overtraining)呢?
我們都知道在勞動、體能活動或體能訓練後,會產生疲勞(Fatigue)
而疲勞(Fatigue)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
除了大家熟知的肌肉組織內酸性增加、體內肝醣原耗盡、肌纖維損傷、脫水等生理因素外
還有很多神經與中樞神經、免疫系統或心理層面等等層面
除了肌肉本身以外其他方面的疲勞也會累積
因此每次訓練後,你的體能其實是會下降的
待營養補充、休息等身體恢復(Recovery)後
由訓練產生的生理適應才會讓體能變好、身體變得變強壯
-
但是如果身體恢復的速度跟不上疲勞累積的速度
可能因為睡眠不足、營養不足、缺乏飲水或壓力過大
亦或是課表安排與執行的訓練量/強度/頻率過高等原因或以上原因綜合加總
導致疲勞一直累積而身體卻沒辦法從中恢復,可能就會導致過度訓練(Overtraining)
-
過度訓練(Overtraining)會導致你的運動表現及訓練品質下降,增加受傷的風險
而可能長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以上
過度訓練症候群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沒有明顯的生理、心理徵兆或症狀"
正如同前言所述,"疲勞"是一個多成因、多面向組成的一個現象
而疲勞累積造成的過度訓練也是,目前學界也還沒有完全明瞭它的所有成因及背後機制
目前的簡單定義就是
"長時間沒有明確症狀及原因,因訓練或非訓練壓力引起的運動表現/容量下降"的狀況
有出現過度訓練症候群的運動員可能會感到
"隨著時間經過,不斷訓練後,要維持同樣強度的運動表現卻反而變得更吃力"
"經過訓練一段時間後,卻反而在一樣的強度下感到力不從心"
長期的大量運動,不論是肌力訓練、體能訓練或一般上健身房亂動
訓練會對神經肌肉、骨骼肌肉、神經內分泌、免疫及代謝等系統造成壓力
但在良好的計畫安排、訓練與恢復下,大部分正常的情況
身體承受這些壓力後,經過休息恢復會讓身體因此產生適應,變得更加強壯
這也是肌力與體能訓練背後的基本原則
前面提過疲勞和壓力累積的速度大過恢復,就會造成身體超負荷
若是短期的,通常休息幾天或幾周就能恢復,並且讓身體狀態更佳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的週期化訓練都會在訓練一段時間後納入減量訓練的時間(Taper)
或一般健身房常講的Deload減量周,就是為了讓身體在超負荷後能從疲勞中恢復
但若身體長時間處在超負荷下,沒有辦法恢復
可能源自於生理、心理或綜合以上的原因
就容易罹患過度訓練症候群
目前研究顯示約有10-20%的運動員可能經歷過或有過度訓練症候群
但若早期發現,通常經過適當的休息恢復,一陣時間後就能痊癒了
但要多長的恢復時間就端看個人的狀況
若是已經長期罹患訓練症候群的話,可能就要經過數個月甚至年的調養才有辦法恢復
實例上也有運動員就因此退出了運動生涯,再起不能
那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陷入了過度訓練症候群呢?
歐洲體育科學學院ECSS(European College Of Sport Science)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兩機構發表的文章中,提供一個簡易的判斷流程圖幫助判斷
-
如果最近覺得自己訓練表現下降,力不從心
有感覺到疲勞、虛弱的狀況持續超過4週以上
也沒有特別生什麼病
但就是覺得自己訓練的狀況越來越差
可能是肌力下降,做的重量下降、有氧運動能力變差或同樣的訓練量沒法負荷
感覺恢復狀況變差(失眠、食慾不振等)
可能就是因為進入訓練過度的狀態了
其他可能的症狀還有:
-靜息心率上升(Increased Resting Heart Rate)
-最大心搏減少(Reduced Maximal Heart Rate)
-反應時間變慢(Slower Reactation)
-注意力不集中(Hard To Concentration)
-認知能力下降(Degraded Cognitive Ability)
-運動表現下降(Decline in Performance-Strength, Power,Vo2max...,etc)
包含肌力、爆發力、有氧能力等
-失眠、睡眠品質下降(Insomnia)
-食慾不振、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
-長時間身心疲憊(Persistent Exhaustion and Fatigue)
-容易受病毒感染(Viral Diseases)
感覺容易感冒等等
等等現象
尤其如果剛好最近可能
-感覺壓力大(財務、工作、學業、人際關係等因素
-受病毒感染(感冒、梅毒等)
-營養不足或營養失衡(熱量不足、碳水或蛋白質攝取不足)
*因此過度訓練特別容易在減脂的時候發生,尤其熱量赤字太大
-環境變化(變冷、變熱、潮濕、海拔高度改變、變換時區等)
-訓練量/強度突然增加
就更有可能造成訓練過度的狀況發生
目前還沒有一個很確定的方式能判斷是否過度訓練
這些都是可能的徵兆,透過這些現象可以幫助教練或個人判斷是否有過度訓練的情況
但也不能保證沒有這些徵兆就沒有過度訓練或有這些徵兆就一定過度訓練了
總結來說,如果感覺符合越多項徵兆及現象,那有過度訓練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如果發現已經過度訓練了,要怎麼解決呢?
首先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休息"
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休息去恢復,而如何好好讓身體休息可以遵循以下幾點
-充足的睡眠時間(>7小時)
-減少訓練量(建議降至平時訓練量40-60%就足夠了)
-注意營養補充(熱量攝取可以大於TDEE,並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及碳水)
-紓解身心壓力(可以是冥想、泡澡、按摩、伸展等,完全因人而異)
那目前沒有訓練過度,但怕未來會訓練過度的話要怎麼做呢?
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避免訓練過度的狀況發生
-每週至少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日
(盡量在休息日就是完全不訓練,也不要參與激烈的體能活動,該休息就休息)
-定時紀錄訓練狀況和紀錄自己的運動表現,追蹤自己的體能狀況
有紀錄才能了解自己是否有隨訓練進步,在訓練狀況和表現下降時也能即時追蹤
而運動表現下降時就適時休息,不要勉強身體
-確保足夠的睡眠及良好的睡眠品質
-攝取足夠的熱量,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多喝水,每日飲水 30-50cc乘以每公斤體重
-正視身體的感覺,No Pain No Gain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當感覺疲勞、虛弱時就好好休息,尤其生病、生理期、受傷後,不要操之過急
-日常生活出現變化時要特別注意訓練狀況
氣溫大變化、搬家、換工作、失業、延畢、告白被拒絕等,尤其身心壓力大時要特別注意
總結:
過度訓練的成因和症狀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了解背後的機制
成因和治療的方法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
最好的恢復方式就是讓身體休息並攝取足夠的營養
有一些額外的方法可以幫助身體恢復更好
例如:營養補充品、冷/熱水澡、按摩、伸展等
但良好的作息、飲食才是最重要的
熬夜、節食等會提高過度訓練發生的風險
除此之外,課表的安排也是很重要
記得安排加入Deload進自己的訓練課表中
當身體狀況感覺不佳時,可能就是一個警訊
建議回頭檢視自己的狀況,不要操之過急
訓練應當追求增肌、力量成長的訓練效率,但同時不要忘了不受傷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這篇文章對各位有幫助
純粹看到前面有好幾個人問過度訓練故一併發文回覆
有其他問題歡迎在下面提問,有時間的話會盡量回答
--
一魯蛇家世務農
一年黃瓜豐收也
採瓜取一贈學妹
學妹答不需黃瓜
魯曰不用可食之
------------------魯蛇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2.41.128.1 (英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19291562.A.67F.html
※ 編輯: jeff0801 (192.41.114.228 英國), 04/25/2021 03:43:33
※ 編輯: jeff0801 (192.41.114.228 英國), 04/25/2021 18:31: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