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要改變,我們要有新竹捷運。
時空壓縮已然成為現代趨勢,交通路網的分布以及運輸效率是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由其對一個產業集中、經濟高度發展且人口持續正成長的新竹市來說,交通的重要性不僅決定了產業的興衰,同樣也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突破移動往來的障礙、改善道路使用問題,建立一個高效率、高品質的交通系統,新竹市要改變,我們要有新竹捷運。
新竹市的大眾運輸建設在竹科興起後的90年代便受到政府的關注,從7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科學園區帶動了舊城區的住商發展,至今園區帶來的人口移入與經濟效應仍向竹北與其周邊拓展。再加上清交大、工研院等學術機構,幾個鄰近的區域組成了跨越新竹縣市的大新竹生活圈。區域間彼此位址緊密、來往頻繁,在尖峰時刻主要幹道的壅塞可見一斑,更凸顯了交通建設的迫切需求。
儘管在這幾十年間陸續就鐵路、公路、公車等方面進行改善,但經過三十餘載的發展,這些交通改善措施早已不足以面對每日約15萬的竹科就業人士以及約6萬的中小學生通勤,更不用說位處交通要道上的工研院、清大、交大了。據研究資料顯示,平日通勤之尖峰時段,新竹交通要道的行車時間約為正常耗時的3~4倍,若遇天候不佳或是車禍意外,則有可能提升至6倍以上。
新竹市屬於產業集中、經濟高度發展且人口密集的城市類型,且仍在持續發展中。面對當下的問題、展望未來的發展,大新竹地區的交通建設不僅要對症下藥,且還需多管齊下,力求構建一個打通縣市的大新竹交通網。
新竹地區的交通問題大約可歸因至以下三個面向:道路空間不足、離尖峰流量差距過大、大眾運輸成效不彰,這三個因素彼此之間相互牽連,糾纏成一個難解的交通死結。若要解開這個難題,就大眾運輸的改善著手是最有效也最具可行性的方案──透過大眾運輸的改善,可以使汽機車自駕比例降低,舒緩道路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可透過班次頻率的調整,消化尖峰時刻的交通需求。
面對新竹地區大量的通勤人口──公車作為大眾運輸的手段顯然不足以達到以上的目標。首要原因在於公車的運輸路網與時間不夠完備,不符合通勤群眾的各種需求,往往在等待、轉乘的過程中耗費更多時間成本。二來,若要進行班次的調整則需投入長期成本,離尖峰的輸運量差距過大也不利營運,於客運業者與地方政府的經濟效益不合。三者,公車與一般車輛共用一般道路,對紓解道路空間的幫助有限,公車到班時間亦受路況影響,更遑論大客車可能造成的安全疑慮。
由此對比,捷運的設置不僅具有班次密集度調整的彈性、不與車爭道的優勢,更能夠在規劃階段貼合使用者的需求,降低等待、轉乘的時間成本。根據今年四月交通部審查的可行性評估報告,目前的捷運設計透過東西向的路線含括南寮-舊城區-工研院與清交大-科學園區等人口集散地,滿足觀光、就學、就業、居住等各種機能。此種貼合交通要道的設計,契合捷運通行快速、班次緊密的性質,可以想像在天氣、路況不佳的情況下,其疏運效果將尤為顯著。配合公車網絡的機動性,組構出大新竹地區主幹便捷、分支細密的交通藍圖。
竹科40年,新竹已然成為一座科技城,面對產業經貿帶動的人口移入、生活機能需求的擴大,交通改革必然要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未來10年的新竹,將迎來科學園區寶山二期的擴建、竹科X產業創新園區以及國際AI園區的成立,更多發展的可能性正在這座城市中萌芽。我認為新竹市作為台灣的科技重鎮,更需要有前瞻的交通規劃,用智慧交通打通新竹市的任督二脈,建立一個高效率且高品質的新創新竹。
#大新竹大建設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
鄭宏輝觀點:竹科40年,期待新竹捷運元年到來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22864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這個任期,最後一次對議會的施政報告。 政治就是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這不只是信念,也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斷努力的目標。 就像興隆路二段、三段,以前每次下大雨就淹水,這幾年我們從上游的水土保持,中游的分洪道、滯洪池,到下游的抽水機、堤防,一項一項去完成,終於淹水的問題被解決了,文山區也從易淹水地...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鄭宏輝 Facebook 八卦
一年前的今天,我們用選票投出一個民主台灣。
當時我們還不知道,中國即將爆發新冠肺炎席捲全球。而我們很幸運,因為選對了政府,有超前部署的視野與自信,帶台灣走向國際、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
相簿裡的這張照片,是選前倒數十天、也是2019年最後一天,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特地為我加油打氣。那時我們前方都是滿滿的未知,但仍充滿自信、穩健勇敢。
其實每一場選戰無論成敗都是人生歷練,「有路沿路唱歌;無路蹽溪過嶺」不管未來如何,面對挑戰我從不退縮,一定會自信前行、一定會奮戰到底。
一起為新竹打拚一個有建設的未來。
#大新竹大建設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鄭宏輝 Facebook 八卦
拜訪交大林志忠教授,不是要探討電子物理學問,而是討論新竹交通現況!
我在風傳媒分享了期待新竹捷運的觀點文章,有幸獲得交大電物系林志忠教授的回應,告訴我更多在新竹生活才會懂的交通難題。
林教授跟我說到,他常看到園區門口的行人必須穿越馬路和高速公路交流道入出口,非常危險,連大人都很難安全放心的穿越馬路,何況是徒步上學的孩子。林教授還跟我分享,他希望新竹市的公車可以更普及,除了步行城市,我們還要補強大眾交通的不足。
我也告訴林教授我的想法,新竹市的交通問題必須要處理,不是一段路、一個區塊就能解決交通難題,我們要做的是建立大眾運輸系統、建立另一種舒服的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改善交通問題。
很多朋友對於市政都有很棒的想法,我也格外珍惜每次交流。我始終相信,城市改變的動力來自每個人對未來的嚮往,我想做的就是實現大家的未來。
#大新竹大建設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這個任期,最後一次對議會的施政報告。
政治就是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這不只是信念,也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斷努力的目標。
就像興隆路二段、三段,以前每次下大雨就淹水,這幾年我們從上游的水土保持,中游的分洪道、滯洪池,到下游的抽水機、堤防,一項一項去完成,終於淹水的問題被解決了,文山區也從易淹水地區的名單中除名。
鄰里交通改善計畫也是如此,現在已經完成了235里,看起來不起眼的綠色人行道,讓巷弄的車禍傷亡減少了47%,去年的車禍死亡人數,也寫下50年來最低紀錄。
過去的公園只有制式的罐頭遊具,我們引進共融式遊具的概念,找設計師來規劃,4年下來,我們已經設置了33處共融式遊戲場,明年年底會到49處,讓小朋友玩的遊具更有創意。
這些務實的小政策,不像北門廣場、市場改建、公共住宅、東區門戶計畫那般盛大,但它們確實改善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正符合我說的,把所有小問題都解決了,就沒有大問題。進步就是每天努力做好該做的事,就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感謝每一位市民、每一位議員的批評指教,我們會繼續努力。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評價
#幸福城市第一名的秘密
很多人在問柯文哲的政績在哪裡?這部影片告訴大家,五年來,我們做了這些事情
✔︎ 實踐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劃設綠色人行道,降低6成巷弄車禍傷亡,2020年,456個里全數完成。
✔︎ 實現市場改建,20年推不動,我們完成了大龍市場、環南市場改建,成功市場、南門市場正在施工中,東門市場、北投市場、第一果菜市場及漁市場陸續規劃中。
✔︎ 維持每年開工一萬戶社會住宅,往五萬戶目標邁進,2019年全年度開工8座社會住宅,搭配租金補貼、包租代管等政策,讓居住正義不只是用喊的而已。
✔︎「台北與我好好慢老」,我們每月480元擴大敬老卡使用,恢復65歲以上長者健保補助,實行長者共參推行居家醫療,讓每個長者都能掌握自己的幸福步調。
✔︎ 公共化幼兒園比例達到53%,六都第一,往七成目標邁進,率先全台補足2到3歲補助空窗期,「我們的孩子,我們一起養」已經不是口號,而是實際可執行的政策。
✔︎ 建立網路人權,讓小學3年級以上小朋友都有行動載具可以上網,2千多個教室設有85吋螢幕,以及建構上萬部教學影片的台北酷課雲線上教學平台,透過網路,消弭貧富差距。
✔︎ 國際化,要從教育做起,目前台北市已經有13所學校實施雙語教學,甚至推出自編教材,家長滿意度高達9成。
✔︎ 東西區門戶計畫所有細項逐步落實,讓軸線翻轉不再是選舉口號,雙子星大樓順利簽約完成,北部流行音樂中心明年正式啟用,南港瓶蓋工廠新創園地、南港生技產業聚落等陸續開發中。
最近幾次調查,台北市來在各項客觀的評比,其實分數都節節上升、遙遙領先,今年在天下雜誌的幸福城市大調查裡,台北一樣在所有客觀指標都居六都第一,是近年來最佳表現。由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主辦的「幸福台灣-2019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台北市也以70.45的指數勇奪全台第一。
我們有一個很基本的信念,政治必須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所以常常以市民角度來思考市政要怎麼做。同時,我們也很在乎要留下什麼樣的台北給下一代,所以我們比其他人更注重財政紀律,以及環保永續。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謝謝市民朋友陪我走過這五年,台北的改變,你看得見,而且每一項都是為你著想。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
#台北為你著想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一起幫我揪Line友:https://line.me/R/ti/p/@kpteam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高雄人不是要用怨嗟收尾,而是要用希望出發。」
選舉這段期間,我走訪各地了解市民需求與心聲,也拜託大家能夠踴躍出門投票。地方的鄉親常常告訴我說,今年的高雄人,特別辛苦、也特別光榮。
通常的選舉,大概兩年投一次票,但高雄的2020年,要投三次票。一次是總統大選,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第二次是罷免投票,要讓高雄的市政不能一直停滯不前。
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高雄人在罷免時創下90萬票的紀錄,讓全台灣都看見高雄改變的堅定。但也有聲音開始質疑,市長選舉時,高雄人是不是還有一樣的動力,對於這一點,我從不懷疑高雄市民追求城市進步的熱情。
特別感謝吳念真導演獻聲支持,看著《#光榮投三次》這支影片,我看見了市民朋友們想要繼續前進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要拜託大家鼓勵更多人出門投票,因為這次的選舉,象徵的是整個高雄市重新出發、從希望出發的決心。
八月十五號,請支持 ①#陳其邁 讓高雄緊上工、緊建設、緊拚經濟,邁向成為台灣第一名的城市!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超越藍綠,光榮城市進步延續|#TaipeiK33PGoing #黃珊珊 的八卦

8年前,民眾一同推倒藍綠高牆,讓人們看見台北的改變;8年後,台北不能再走回藍綠惡鬥的老路,黃珊珊與台北 市民 擁有共同的夢想,一起承擔、構築台北的 ... ... <看更多>
進步城市光榮市民 在 看見光榮城市|進步3週年- YouTube 的八卦
現代的醫學,要打開別人的胸腔很容易,但要看別人心裡面的想法,那就困難許多了。」當了三年市長最深的感觸,莫過於過去當醫師的世界單純許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