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nda 的八月書單》
忙到都沒時間update 我的書櫃,這二個月想讀完的書是這些,最近走一個不當老師就去當巫師的路線😂
心靈的力量,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這是最真實的。😊
-
🌷念力的祕密:叫喚自己的內在力量
The Intention Experiment: Using Your Thoughts to Change Your Life and the World
《念力的祕密》促使我們重新省思何謂之當人。它證明了每個人都是與所有人和萬事萬物互相關連,所以,我們對自己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要抱負責任的態度,不可輕率為之。
本書篇章介紹:
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篇(一至十二章):試圖把已有的所有實驗證據綜合在一個融貫的理論裡,指出念力是如何運作、可以怎樣把它用於生活,以及它在什麼條件下可以獲得最優化。
第二篇(第十三章):這是一幅藍圖,教導讀者一些更有效使用念力的練習和把自己「充電起來」的祕訣。這部分同時也是一種前衛科學的練習。
第三篇:包含一系列個人與集體實驗。勾勒出一連串各位可以在生活中進行的念力實驗。這些迷你「實驗」可以作為更大結論的資料。各位可以把結果貼到我們網站,與其他讀者分享。
🌷念力的祕密2:發揮念力的蝴蝶效應
The bond-connecting through the space between us
發揮念力的蝴蝶效應,關鍵在於找到人我之間的神祕鍵結!
你的意念隨時都向四面八方輻射出去,牽一髮動全身,即便只是一個想法,也會牽動所有人類,甚至影響全宇宙。
我們其實都是創造者,也在被創造你我的意念相通,就像原子之間的鍵結,緊密相關。我們的每個意念,都是建構宇宙意識的一分子。
🌷情緒密碼:釋放受困情緒的奇效療法
The Emotion Code: How to Release Your Trapped Emotions for Abundant Health, Love and Happiness
癌症、糖尿病、氣喘、各種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憂鬱症、恐懼症、暴食症、長期焦慮、失眠、各種上癮症、對某人的多年怨恨、公職考試多次失敗、學習障礙、孩子不願親近父母、妻子離不開家暴夫……
以上問題絕大多數源自「受困情緒」的影響!想要釋放受困情緒,恢復身心健康,你需要的,只有一塊磁鐵!
🌷療癒場:探索意識、宇宙能量場與超自然現象(三版)
The Field: The Quest for the Secret Force of the Universe
本書是以科學角度研究心靈領域的代表作品之一,試圖整理分歧研究,統合構成完整體系;也針對於宗教、祕術、另類醫學或新時代思維等領域,採科學方法來驗證虛實。
🌷量子觸療2.0:解放你超乎想像的療癒能力
Quantum-Touch 2.0-The New Human: Discovering and Becoming
這不只是一本療癒指導手冊,它將開啟你對人類本質和天賦能力的全新理解,這些技能非常容易學習及操作,任何人、甚至孩童,能很快地學會!
🌷生命解碼:從量子物理、數學演算,探索人類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
本書內容整合量子力學、電腦程序、數學演算及哲學探討,了解生命經過造物主的大設計,其實人生也是依據生命大數據進行,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追尋生命意義!
🌷系統思考: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
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
系統思考就是循環式的整體思考,系統內各部分的連結關係形成反饋循環,當系統接受輸入之後,輸出結果會再度回到系統中造成影響。當系統愈複雜,反饋就需要愈久的時間才會出現,形成動態循環。
🌷防彈管理學:從BTS全球爆紅學習Z世代管理策略
「BTS之父」方時赫,從挑選練習生時就有不同的人才培育標準。除了實力,他更重視人品,因為他深明在Z世代中,真誠才是最強實力。他亦願意下放權力,讓BTS參與決策,做出最能引發年輕人共鳴的音樂。
BTS另一強項,是成功適應無界限媒體時代,發揮故事的力量。製作海量內容,於多個媒體平台全天候發放,緊緊抓住網絡世代的心。他們更敢於跨界,融合不同領域,為產品賦予新價值,甚至發展出自家獨有的「世界觀」,把路人變成粉絲,把粉絲變成鐵粉。
《防彈管理學——從BTS全球爆紅學習Z世代管理策略》由南韓《哈佛商業評論》韓語版總編輯金南局撰寫,從多方面拆解BTS的成功方程式,為新世代的管理人員提出眾多事例及建議,讓他們實現「防彈管理」
造物主的科學證據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八卦
【#霍金 留給世人的10個大哉問】
我們提出很多大哉問,
它們展現了我們的好奇與想像。
例如:上帝存在嗎?
霍金也提出了他的見解。
================================
這將是你最後一次讀懂霍金的機會👇👇👇
博客來:https://pse.is/FFSNR
誠品:https://pse.is/EDWMJ
誠品獨家精裝版:https://pse.is/FJTM5
金石堂:https://pse.is/FFPRE
天下文化:https://pse.is/FG8US
#科學人書摘📘《霍金大見解:留給世人的十個大哉問與解答》#霍金遺作出版
❓大哉問之一:#上帝 存在嗎?
科學已開始回答許多原本屬於宗教領域的問題。宗教是人類早期的嘗試,希望能回答我們共有的疑問:我們為何會在這裡?我們從何而來?
從很久以前開始,答案便幾乎只有一個:神造萬物。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相當恐怖的地方,因此即使強悍如維京人,也相信有超自然的神存在,從而去理解一些諸如閃電、暴風雨與月食等自然現象。現在,即使科學已經為這些自然現象提供了更好、也更具一致性的答案,但還是有許多人仍舊依附在宗教上,因為宗教給了他們慰藉,而且他們也不信任或不瞭解科學。
✴上帝沒有創造宇宙
幾年前,《泰晤士報》的頭版標題是〈霍金說:上帝沒有創造宇宙〉。這篇文章的插畫擷取了米開朗基羅著名畫作《創造亞當》中,生命之火從上帝的右食指傳遞給了亞當的畫面。文章下方,附帶一張我看起來像是沾沾自喜的照片。整個版面看起來,似乎是我與上帝展開決鬥的樣子。然而,我對上帝完全沒有絲毫怨恨。我也不希望給大家一個錯誤的印象,認為我的科學研究工作與「證明上帝是否存在」有關。我的科研工作,是希望尋求一個理性的架構,可以用來理解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
數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相信,像我這樣的身心殘障人士,是受到了來自上帝的詛咒。好吧,也許我真的是得罪了「上面的某人」,但我傾向於認為,每一件發生的事都有另外的一種解釋方式,譬如自然律(law of nature)。假如你像我一樣相信科學,認為自然界中有些定律是牢不可破的。你若喜歡,你也可以說這些定律是上帝的傑作;但這比較接近是「上帝」這個稱謂的定義,而不是證明上帝存在的證據。
大約在西元前三百年,古希臘的哲學家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對於各種食(eclipse),特別是月食,感到非常有興趣。他很有勇氣的提問了:是否真的需要由神來引發月食或日食現象?
阿里斯塔克斯可算是真正的科學先驅。他仔細觀測與研究天象,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月食是由於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而不是一件神蹟。由此發現而解開的思想束縛,讓他可以真正搞清楚,在他的頭頂上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並且繪出太陽、地球與月球三者之間,真正的幾何關係。由此,他得出一個更為驚人的結論:地球不是位於宇宙的中心,而是位在一個繞著太陽運行的軌道上。這與當時所有人的想法都不同。
事實上,他的這份理解,可以完美解釋所有的食:當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時,發生日食;而當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球上時,發生月食。不僅如此,阿里斯塔克斯再進一步推論:天空中的星星,不是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的,是天堂地板上的裂縫,而是像我們的太陽一樣,只不過是距離非常遙遠的太陽。
✴「自然律」就是愛因斯坦和我的上帝
這是一個多麼迷人、多麼讓人讚嘆的領悟啊!這個宇宙就像是一部機器,依循著少數幾條原理或定律在運作,而我們人類的心靈,竟然可以理解這些定律。
我相信,發現這些定律,是人類最偉大的一項成就;這些我們現在稱為「自然律」的東西,將告訴我們,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位上帝,來解釋這個宇宙。
這些自然律確切描述了,各項事物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運作方式。例如打網球時,這顆球總會根據這些定律的指示,飛往它該去的地方。掌管世間事物的定律不只這一條,還有許多其他的定律,例如能量如何從網球選手的肌肉,轉換成揮拍的力量;再如草地球場上,這些綠草的生長速率快或慢。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物理定律不僅容不得任何的修改,而且適用於萬事萬物——不僅適用於飛在空中的網球,也適用於行星運動,以及宇宙中的每一樣東西。它們與人類制定的法律不同,對自然律而言,沒有「違法」這回事,這就是它們為何如此有威力、有權威的緣故,這也是為什麼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它們非常具有爭議性。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可以接受這些自然律是固定的、牢不可破的,那麼很快你就想問:上帝在這裡扮演了什麼角色?這是存在於科學與宗教之間的一個重大矛盾,雖然我在不久之前才登上報紙的頭條新聞,但這卻是一個淵源已久的古老矛盾。我們或許可以定義,上帝是這些自然律的化身。然而,這卻不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上帝形象。大家心目中的上帝,是個像人一樣,且可以和我們建立個人關係的神。然而,當你仔細去思索宇宙的浩瀚,以及人類的渺小與偶然時,這種上帝的形象似乎就顯得讓人難以接受了。
跟愛因斯坦一樣,我使用「上帝」這個詞,也是採取一種非人格的態度,指的是自然律。因此,所謂瞭解上帝的心靈,其實就是瞭解這些自然律。我個人的預測是,在二十一世紀末之前,我們便會瞭解上帝的心靈。
✴宇宙來自空無
目前,創世(宇宙的起源)是宗教還能置喙的領域,然而,即使是這個領域,科學也已經有長足的進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能為宇宙的創生,提供明確的答案。我之前出版了一本書,主要討論上帝是否創造了宇宙,結果引起了一些騷動。科學家就宗教議題發表言論,的確讓人惱火。我無意去勸說別人,該去相信什麼,但對我而言,思考上帝是否存在,是一個真真切切的科學問題。畢竟,我們很難再去找到一個比這個問題更重要、更基本、也更神祕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或是誰,創造並主宰了這個宇宙?
根據科學定律,我認為,宇宙是從空無(nothing)之中很突然的、自發誕生出來的。科學的基本假設是「科學決定論」:若已知道系統某個時刻的狀態,那麼科學定律便能決定該系統(宇宙)後續的種種演化過程。這些定律可以是由上帝所頒布的,也可以不是;但無論如何,上帝都無法再干擾或違背這些定律,否則這些就不能稱為定律了。
如此一來,上帝僅剩的自由,便只剩下決定宇宙創生之時的初始狀態了。然而,即使是那個瞬間,也可能有一些必須遵守的定律。換言之,上帝在決定這些事情上面,是根本不享有任何自由的。
✴宇宙級「食譜」
除去宇宙的複雜與多樣性暫且不論,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想創造出一個宇宙,我們需要哪些材料?讓我們像在寫食譜那樣,把這些材料寫下來。對於宇宙「這道菜」,我們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
首先是物質;所有的物體都具有質量。我們的四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物質,不論是在腳底下、頭頂的天空中,甚或是在太空之中。灰塵、岩石、冰塊、液體等等,都是物質。散布在浩瀚而難以想像的距離之外,那些巨大的氣雲、為數眾多的螺旋星系、以及每個星系之中的那數十億顆恆星,也都是物質。
能量,是我們需要的第二樣材料。即使你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也都知道能量是什麼。它是我們每天生活都會遭遇到的東西。抬頭看看太陽,你的臉立刻就能感受到它的熱,這是從一億五千萬公里遠的恆星傳來的能量。能量在宇宙之中穿梭,驅動各式各樣的過程,讓宇宙成為一個生生不息、充滿變化的地方。
現在我們有了物質,也有了能量,第三樣材料則是空間,很大、很大的空間。你可以用很多方式來形容宇宙:令人讚嘆的、美麗的、猛烈的,但是你絕對不能用擁擠、狹小來形容它。無論我們望向何處,總會看到空間,而且愈看,看到的空間愈多、也愈廣闊。
環顧四面八方,所有這些物質、能量與空間,究竟從何而來?我們一直等到二十世紀,才開始有些頭緒。
這個答案,來自於一個人的洞察,他也許是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科學家。他就是愛因斯坦。我很遺憾,自己沒有機會和他碰面,因為他過世時,我只有十三歲。
愛因斯坦理解到一件相當特殊的事情:兩樣構成宇宙的主要材料,質量與能量,基本上是同一樣東西,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枚銅板的兩面。他最著名的方程式 E = mc^2基本上就是說:可以把質量想成是某種形式的能量,反之亦然。所以,現在構成宇宙的材料,不再是三樣,而是只有兩樣:能量與空間。
那麼,所有這些能量與空間,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終於找到答案了:空間與能量是在一個我們如今稱為大霹靂的事件中,自發創生出來的。
在大霹靂的那一瞬間,整個宇宙就此出現,並與空間一起存在。它開始暴脹,就像氣球被吹氣膨脹那樣。那麼所有這些能量與空間,究竟來自何處?這個充滿能量、有著浩瀚驚人的空間、以及擁有那麼多萬事萬物的宇宙,如何能從空無之中突然出現?如何無中生有?
對某些人而言,這就是上帝現身的地方。上帝,就是創造這些能量與空間的造物主;大霹靂,就是創世紀的時刻。然而,科學卻有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冒著讓自己惹上麻煩的風險,我想: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理解,當初讓維京人感到害怕與恐懼的一些自然現象;我們甚至可以超越愛因斯坦所提出的能量與物質這個優美的對稱關係;我們更可以根據自然律,來探討宇宙的起源,並試著問自己,是否「上帝存在」是宇宙創生的唯一解釋。
--
✴《霍金大見解:留給世人的十個大哉問與解答》
✴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譯者:蔡坤憲
✴出版社:天下文化
✴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goo.gl/pPKsy6
牛頓給了我們答案,霍金卻給了我們問題。
--
#宇宙 #大哉問 #天文 #黑洞 #愛因斯坦 #霍金
造物主的科學證據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八卦
有人說科學是不是另一種信仰的對象?
那你就要看宗教信徒如何定義信仰了。
神佛的信徒是不會接受神佛是會錯的,他們認定他們宗教的典籍好在太古時代就已經百分百完全對了,沒有什麼好推翻的。
科學是能夠接受自己是錯的,可以被推翻,沒有最對,只有更對。
科學是講實驗證據的。那些講一個手錶一定有製造者,所以宇宙這麼精細,也一定有它的製造者。這不但不是證據,連邏輯那關也過不到。他們只是在用著比喻,但比喻得再好也都還是一個比喻,不是證據。(若要用回證據信徒常用的這個手錶製造者的比喻反套在他們造物主的身上,那麼造物主也必有其製造者。但造物主信徒是不準你用這個比喻在他們造物主的身上,呵呵)
信仰是不需要證據。信仰的人要坦誠自己只是為了相信而相信就夠了,誰說信仰的東西一定要有科學證據?
就好像你不需要等到你有科學的實驗證據,才決定你是愛上了一個人。沒有人會否定你這個愛情信仰。
但,當你告訴人你愛上他是有科學實驗證據,就會有人叫你證明。最難忍的就是你罵所有談著戀愛的人,他們的戀愛都不是真的,只有你的戀愛是真的。
(“禮拜”天對信仰的反思,呵呵呵,阿魔~)
造物主的科學證據 在 《科學始於上帝》世上真有造物主!?從不信到深信 - YouTube 的八卦
陳始明,一個絕頂聰明的國際頂尖科學家,凡事都得透過實徴驗證的理工訓練背景,他也將「基督信仰」當成重要項目來研究,但上帝的啟示讓他最終臣服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