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劇情是描述一名已屆70歲的退休男人,因喪偶後為了重新找回自己對生命及生活的熱情,積極重新投入職場工作的溫馨喜劇故事。
在現在這個老而不休的年代,我們可以提早思考,當邁入銀髮階段時可以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及優勢,為自己的老年安排一個適切且開心的生活方式。與您們分享「老而不休的智慧與活力」。....
【老而不休的智慧與活力】--(上)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 詹文男所長
全球人口結構正面臨重大的轉型與挑戰。2025年,不僅整體人口成長趨緩,多數美、歐、亞洲等經濟發展較成熟的國家也將邁入高齡社會;甚至到2050年,更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亞洲國家將成為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超過總人口數21%以上的超高齡社會,許多國家對於高齡相關的議題都將持續延燒。
而經濟與社會高度發展所帶來的少子化現象,以及醫藥衛生進步所帶來平均餘命延長的高齡化趨勢,可預見在不久的未來,高齡人口的規模,將逐漸形成一股主要且需求特殊的市場力量。
另一方面,伴隨眾多高齡者的退休,相對人口數量較少的年輕勞動力除了投入社會,更要實踐對高齡者的安養照護責任,沉重的安養負擔與無法相對應補足的社會整體勞動能量,勢必對於整體經濟與國家發展產生衝擊,同時更考驗社會福利、醫療體系、以及國家財政與政府因應政策的調適能力。
然而,銀髮族即使面臨老化,其居家生活內容與一般人無異,但活動時所面臨的不便與障礙則要較一般人為多,危險性大為提高。因此,若能以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幫助高齡者善用生活輔助工具,使能獨力完成基本進食、穿衣、行走等活動,或即使仍居住於熟悉的家庭環境之中,行動也仍然保有安全與自由,不需要遷移到安養機構居住。
由於自然老化具有個別性,不同高齡者的退化程度往往不盡相同,因此高齡者所使用的器材設計,必須針對不同身型的寬扁胖瘦、身長高度、四肢可伸展的範圍與角度、全身各部位的關節彎曲程度、以及肌肉力量大小等變化,與心理上認知及理解、記憶程度的變化加以探索,以便因應個人不同的老化限制彈性調整,或找出可以滿足最多數使用者狀態的通用設計原則,如此方能確實達成生活輔助功能,避免傷害。
(....未完待續)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www.lilac.org.tw/
通用設計原則 在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acebook 八卦
【金屬中心協助辦理身心障礙與高齡者友善市售輔具評選】
為推廣國內輔具產品、通用設計原則與產品安全規範,標準檢驗局委託金屬中心辦理身心障礙與高齡者友善市售輔具評選活動,優勝產品參加於7月30日至8月2日假南港展覽館之「台灣輔具長期照護大展」。標準檢驗局整合金屬中心等單位的檢測能量,建立我國相關產業標準、檢測與驗證體系以促進國內輔具產業之發展。
👉🏻Leading Innovative Trends #MIRDC💖
通用設計原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八卦
談到「設計文化」勢必得談到「風格」。當我們在談「台灣設計」時,也希望能夠找到屬於台灣的風格特色。但我們也別忘了,設計風格之間也會相互影響,形成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辯證。
這篇來自【中央社】「文化+」的「包浩斯」專題報導,帶我們看到這個設計運動如何影響到了台灣設計的方方面面,也讓進一步去想想設計如何在今天成為「全球化」與「在地化」兩股力量重要的交匯。
-----------------
當年包浩斯學校的師生,在希特勒執政後逃離到歐美各地,將包浩斯的精神理念持續發揚。這些師生雖然沒有逃到亞洲,但當年有不少亞洲學生在美國唸書,像是設計台北國父紀念館建築的建築師王大閎,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所,他與貝聿銘是同班同學,他們都是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學生。
王大閎設計的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是1960年代現代中國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展現王大閎處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問題的實作,與包浩斯當時面臨的問題相似,在傳統與現代交界之間,找尋兩者之間的交融與和諧。
擁有百年歷史的包浩斯,實在難以用一句話就說明它是什麼,不過柏成設計透過「包浩斯然後呢」展覽,條列出包浩斯的幾個重要概念:圖像化、基本元素、抽象化、基本語法、功能主義、新即物主義、忠於材質、形隨機能、少即是多、模組化、整體藝術、社會實驗、藝術結合工藝、學院制度、基礎課程、幼稚園、包浩斯劇場、以人為本、平面設計、攝影是第三隻眼,並且找出當代台灣設計師,創作風格融入包浩斯概念的作品,透過案例,讓大眾更瞭解「什麼是包浩斯」。
曾擔任金曲30形象視覺統籌的顏伯駿,長期為華語唱片設計視覺,顏伯駿認為,包浩斯提倡與建立的通用設計原則,追求合理講求邏輯的觀念,是他在構成畫面時的重要依據。而他也為了包浩斯100年,特別設計一張平面設計圖「Buddhaus」,創作從台灣處處可見的廟宇信仰出發,只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三個幾何圖形,創作出簡化後的天上聖母、釋迦摩尼佛、玉皇大帝、城隍爺、太子爺、土地公,用西方的設計語彙,描繪台灣的傳統文化。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91018w003?utm_source=culture.facebook&utm_medium=fanpage&utm_campaign=fbpost&fbclid=IwAR2Nh-hnjDOa8UpeU1QLcEv9jDSbV-dXEOxDWvlK40BhpPghTnq4nH2KY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