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再熱下去會怎樣?——1540年的「千年至夏」]
#這編年史描述的也太生動
#乾旱到人們可以徒步走過萊茵河
#最近歐洲比台灣還熱
嗨嗨各位,好久不見~�
上個星期沒日沒夜拼了快一萬多字,我終於在今天重新回到人間啦!
看了看好久沒見的臉書,突然發現
整個塗鴉牆已經完全被德國的熱浪洗版了
.
一查新聞之後我整個大驚:今年光是在六月氣溫就已經飆到將近40度
而法國更是出現45度的驚人溫度!
不少人已經在問:這是不是歷史新高的溫度了??
.
但事實上,歐洲歷史上最熱的夏季出現在1540年
它是千年以來最熱也最乾的一年,萊茵河水位甚至降到可以徒步通過
無數的人在工作時死亡、整個德國有33個城市發生火災
為了紀年那年的熱浪,那年還有一個專有名字:「千年至夏」
.
.....更糟糕的是,沒人敢說這種事不會再來一次。
.
[1539:風和日麗的年代]
不過其實在熱浪來臨前一年,整個歐洲還蠻風和日麗的
溫暖的氣候使得糧食供應充足。文藝復興也在這時候慢慢進入了中北歐
整個社會終於擺脫了中世紀的陰影、開始向近現代緩步前進。
.
但是就在年底的時候,整個歐洲異常的多雨
多到人們甚至擔心雨水有可能沖垮房屋,紛紛逃離自己居住的地方
但這時他們還不知道,在一年之後
這些雨水會變得多麽珍貴......
.
[一月就熱得像七月]
很快的大雨就停了。大家很快就恢復了日常的生活
唯獨在南部的義大利,人們驚訝的發現現在明明才一月
但是整個天氣「卻像七月一樣乾燥和溫暖」
.
這事實上是個先兆,如今的氣象學告訴我們
歐洲南部的乾旱通常意味著之後北部可能變得非常酷熱
但那個時候的歐洲人當然不知道啦,位於中歐的人們只覺得很奇怪
因為烈日和繁星好像是永恆一樣的掛在天上,連一片飄過的雲也沒有
「整個三月份,只下了三天雨。」一名德法交界地區的釀酒師Winzer Hans 說。
.
[破碎的大地]
時間很快來到四、五月,整個天氣越來越熱,超過30度的日子是前一年的整整三倍
隨著持續的乾旱,土壤乾涸了
大地上開始出現龜裂,簡直就像一塊碎掉的脆餅一樣
根據一些編年史,「其中有些裂縫之深,
人們甚至可以把腳伸進裡面盪來盪去。」
.
動物首先開始出現大規模死亡的現象,但很快
人們也跟著因為脫水和中暑死亡。那時的一個景象是
許許多多的人們在田裡或葡萄園工作,但突然間一個個都倒下了
局勢越來越緊張,暴力和處決案件越來越多
人們也越來越絕望.....
.
[走過萊茵河]
時間終於進入夏季,人們越來越抓狂
到處尋找飲用水。一名當時的編年史家Hans Salat描述當時的情景:
在瑞士,人們已經挖到河床底下1.5公尺深了
「還是一滴水都沒有」
.
以前從未乾涸過的井和泉水也停了。其他剩下的水源則受到嚴密保護
只有在鐘聲響起時可以讓大家取水
為了活下去,人們只好喝著受到污染的髒水
這又導致痢疾和各種傳染病的快速擴散
.
河流則變得越來越窄。2003年是近年最乾燥的年份
那時易北河的水流大約是往年的一半,但在1540年
只有往年的1/10。
萊茵河甚至已經降到可以徒步通過
.
[太陽與月亮都不見了]
整個2月到9月,歐洲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雨天
農耕當然全都枯萎了,麵粉和麵包的價格開始狂漲
在南德的烏爾姆,一位編年史家寫道:
「八月初,樹木連枯葉都掉光了,
好像現在已經是深秋了。」
.
接著就是大火。乾燥的氣候點燃了整個歐洲
森林火災在整片大地上閃動,很快就燒到城鎮那些木造的建築中。
光是德國就有33個城市發生火災。整整數個星期
灰色的煙霧幾乎覆蓋了整片大陸,太陽與月亮都消失了
所剩下的,只有一點淡紅色的微光。
.
[最悲慘的年份、最棒的酒]
諷刺的是,「千年至夏」那一年所釀造出來的葡萄酒
也是千年以來公認最棒的酒。因為缺水的關係,
那年的葡萄含糖量極高,在玻璃中看起來就像黃金一樣。
目前好像還剩下最後一瓶的樣子。
.
不過現在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會怎樣?
人類在這五百年發展的科技,有沒有可能讓人類度過這種程度的難關?
很可惜的,答案是「不能」
科學家表示,如果真的不幸這種熱浪再來一次
那結果將會是極度悲慘的。「動物的大規模滅亡是可以預期的
貨物將因為河床乾涸全部停頓、而當沒有足夠的水可以冷卻核電廠......」
.
「沒有人能為這種極端情況作好萬全準備,」科學家最後總結:
「我只希望,我們永遠不會經歷這種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rt#水墨#山水畫 水墨作品《清流》全幅為25乘62公分,作於2001年。紙用特級檀宣,筆用小精工皴擦,兼毫筆染墨,墨用文章華國。 此紙應該是台商於大陸設廠所製的宣紙。又此紙的厚度,則是接近於夾宣。而在創作此圖前,筆者就已經使用過此紙,也發現此紙非常適合表現岩石斑駁的效果。因此紙的簾紋較寬,...
這編年史描述的也太生動 在 海獅說 Facebook 八卦
[歐洲再熱下去會怎樣?——1540年的「千年至夏」]
#這編年史描述的也太生動
#乾旱到人們可以徒步走過萊茵河
#最近歐洲比台灣還熱
嗨嗨各位,好久不見~�
上個星期沒日沒夜拼了快一萬多字,我終於在今天重新回到人間啦!
看了看好久沒見的臉書,突然發現
整個塗鴉牆已經完全被德國的熱浪洗版了
.
一查新聞之後我整個大驚:今年光是在六月氣溫就已經飆到將近40度
而法國更是出現45度的驚人溫度!
不少人已經在問:這是不是歷史新高的溫度了??
.
但事實上,歐洲歷史上最熱的夏季出現在1540年
它是千年以來最熱也最乾的一年,萊茵河水位甚至降到可以徒步通過
無數的人在工作時死亡、整個德國有33個城市發生火災
為了紀年那年的熱浪,那年還有一個專有名字:「千年至夏」
.
.....更糟糕的是,沒人敢說這種事不會再來一次。
.
[1539:風和日麗的年代]
不過其實在熱浪來臨前一年,整個歐洲還蠻風和日麗的
溫暖的氣候使得糧食供應充足。文藝復興也在這時候慢慢進入了中北歐
整個社會終於擺脫了中世紀的陰影、開始向近現代緩步前進。
.
但是就在年底的時候,整個歐洲異常的多雨
多到人們甚至擔心雨水有可能沖垮房屋,紛紛逃離自己居住的地方
但這時他們還不知道,在一年之後
這些雨水會變得多麽珍貴......
.
[一月就熱得像七月]
很快的大雨就停了。大家很快就恢復了日常的生活
唯獨在南部的義大利,人們驚訝的發現現在明明才一月
但是整個天氣「卻像七月一樣乾燥和溫暖」
.
這事實上是個先兆,如今的氣象學告訴我們
歐洲南部的乾旱通常意味著之後北部可能變得非常酷熱
但那個時候的歐洲人當然不知道啦,位於中歐的人們只覺得很奇怪
因為烈日和繁星好像是永恆一樣的掛在天上,連一片飄過的雲也沒有
「整個三月份,只下了三天雨。」一名德法交界地區的釀酒師Winzer Hans 說。
.
[破碎的大地]
時間很快來到四、五月,整個天氣越來越熱,超過30度的日子是前一年的整整三倍
隨著持續的乾旱,土壤乾涸了
大地上開始出現龜裂,簡直就像一塊碎掉的脆餅一樣
根據一些編年史,「其中有些裂縫之深,
人們甚至可以把腳伸進裡面盪來盪去。」
.
動物首先開始出現大規模死亡的現象,但很快
人們也跟著因為脫水和中暑死亡。那時的一個景象是
許許多多的人們在田裡或葡萄園工作,但突然間一個個都倒下了
局勢越來越緊張,暴力和處決案件越來越多
人們也越來越絕望.....
.
[走過萊茵河]
時間終於進入夏季,人們越來越抓狂
到處尋找飲用水。一名當時的編年史家Hans Salat描述當時的情景:
在瑞士,人們已經挖到河床底下1.5公尺深了
「還是一滴水都沒有」
.
以前從未乾涸過的井和泉水也停了。其他剩下的水源則受到嚴密保護
只有在鐘聲響起時可以讓大家取水
為了活下去,人們只好喝著受到污染的髒水
這又導致痢疾和各種傳染病的快速擴散
.
河流則變得越來越窄。2003年是近年最乾燥的年份
那時易北河的水流大約是往年的一半,但在1540年
只有往年的1/10。
萊茵河甚至已經降到可以徒步通過
.
[太陽與月亮都不見了]
整個2月到9月,歐洲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雨天
農耕當然全都枯萎了,麵粉和麵包的價格開始狂漲
在南德的烏爾姆,一位編年史家寫道:
「八月初,樹木連枯葉都掉光了,
好像現在已經是深秋了。」
.
接著就是大火。乾燥的氣候點燃了整個歐洲
森林火災在整片大地上閃動,很快就燒到城鎮那些木造的建築中。
光是德國就有33個城市發生火災。整整數個星期
灰色的煙霧幾乎覆蓋了整片大陸,太陽與月亮都消失了
所剩下的,只有一點淡紅色的微光。
.
[最悲慘的年份、最棒的酒]
諷刺的是,「千年至夏」那一年所釀造出來的葡萄酒
也是千年以來公認最棒的酒。因為缺水的關係,
那年的葡萄含糖量極高,在玻璃中看起來就像黃金一樣。
目前好像還剩下最後一瓶的樣子。
.
不過現在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會怎樣?
人類在這五百年發展的科技,有沒有可能讓人類度過這種程度的難關?
很可惜的,答案是「不能」
科學家表示,如果真的不幸這種熱浪再來一次
那結果將會是極度悲慘的。「動物的大規模滅亡是可以預期的
貨物將因為河床乾涸全部停頓、而當沒有足夠的水可以冷卻核電廠......」
.
「沒有人能為這種極端情況作好萬全準備,」科學家最後總結:
「我只希望,我們永遠不會經歷這種事。」
這編年史描述的也太生動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評價
#art#水墨#山水畫
水墨作品《清流》全幅為25乘62公分,作於2001年。紙用特級檀宣,筆用小精工皴擦,兼毫筆染墨,墨用文章華國。
此紙應該是台商於大陸設廠所製的宣紙。又此紙的厚度,則是接近於夾宣。而在創作此圖前,筆者就已經使用過此紙,也發現此紙非常適合表現岩石斑駁的效果。因此紙的簾紋較寬,紙質稍粗,不易著墨有關。
畫面中大小不一的岩石,在排列組合的方法上,是採用之字型的方式,加以上下左右的佈置。而在中遠景的染墨技巧上,最大的特色,是用洗筆水,並採用淡染數遍的方法完成,以求淡中求實的墨色感覺。而在遠山的處理方法上,是在最後完工的階段,大多趁紙張將乾未乾時,用渴筆的濃墨,輕輕的擦描數遍而成,好讓景深得以拉長。
同樣的,在處理此作的過程中,是染墨所花費的時間,遠多於描繪物像的時間。這是因為筆者認為,如果要營造陰雨濛濛的效果,則染墨的時間,必須延長,才能讓畫面中,濕潤的感覺,更為理想,也能讓乾墨的效果,更為含蓄。在處理岩石的墨色上,多數是採取側鋒用筆的乾墨或焦墨畫成,而畫線時,則是採用中鋒用筆的濕墨畫成。不過筆者在染墨時,也會故意用極慢的速度,將濕墨染在岩石中,以增加濕潤的效果。
此紙若與紅星玉版棉料單宣相較,則明顯可看出有含較多碳酸鈣的成分。而碳酸鈣也是製紙過程中,最常被使用的添加劑。這是因為它能夠降低製作的成本,又能增加紙張的潔白度。可是製作精良的手工紙,則大多會不加。這是因為如果添加的份量,是適當的,確實是可增色顯白,也能拉開墨色的濃淡差異,但如果是用量過多,反而會有損墨彩。
筆者所用的調墨盤,也是以磁製的六格梅花盤為主,而非單格的圓盤。以往筆者作畫時,習慣採用後者,但經由比較後,發現梅花盤能夠調出的墨色,明顯多於後者。這是因為可善用其器型,先將深淺不一的墨色,蓄在每格中。除了,可用這些原本調好的墨色外,也能利用毛筆的特性,將兩種不同深淺的濕墨,蓄在筆尖中,而能處理出需要漸層變化的墨色來。
由於創作小幅作品的難度,是與書寫蠅頭小楷,同等的困難。這是因為必須對筆尖的控制,掌握的非常得宜,才能成畫。所以,在作畫過程中,筆者只有在手感最佳的情況下,才會動筆。
此外,筆者也漸漸感覺到,作畫的心情,也會影響用墨的好壞。如當心情越是平靜時,作品的完整度就會越高,且畫面中的墨色層次,也會越趨平和柔順。不過,材質的優劣,也會影響創作者的情緒,例如清華翼輪在《畫說》中,便針對材質的好壞如何影響創作者的心情,作了極為生動的描述。他說:『紙不佳,非飛即乾,心中作種種之惡劣。粗絹惡扇,尤敗人意興,稍畫之,便覺口舌發渴,蓋精神已為耗散矣!厚宣紙亦難畫,一筆上紙,水氣收下,筆頭不能運動,如何能畫。揭之太薄,亦易飛,惟以兩層為率可耳!得鏡面自然光潔者乃佳,越舊越妙。近時蘇浙紙舖,作紙砑光如鏡,有礬不受墨,亦不肯乾,一筆著紙,直著一筆,稍停片刻,即便并成一筆,且水浸礬漏,仍然飛開,惡劣甚矣!此工匠所用,非士夫所宜有也。絹亦無佳者,古畫如子久、雲林所用紙,均非今時所有,明時董思翁用絹紙皆佳,可以悟紙之宜精矣!總之,須擇其本來光潔者,千錘萬錘,然後可用。然著一做手,不得著一做手,便無墨暈矣!』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