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朴弟上了兩個禮拜的課後,突然開始鬧情緒了。
從第一天就沒哭且蹦蹦跳跳走進教室的他,
竟然用小手小腳像無尾熊一樣扒住我的身體不放,哭著說:「我要回家!」
老師說:「媽媽,要有心理準備喔!他可能覺得學校不好玩所以抗拒,這種晚發性的情緒可能會持續更久。」
下課後,老師分享她的觀察:「我發現他上我的課還好,但是上英文老師的課時,脾氣特別大,可能是因為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舊生,跟外籍老師配合得很好,反應都很快,但弟弟常常會因為聽不太懂而覺得挫折,也許突然跳到兩種他不太熟悉的中文和英文,他的壓力累積到一個爆發點了。」
聽完,我很心疼,也很謝謝弟弟的AMY老師這麼用心解說。
大家都說:「小朋友適應能力很好,不要擔心。」
於是身為大人的我就忘了:「小孩的適應能力雖然比大人好,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壓力,他們也是需要抒發,被引導的。」
於是,晚上說故事的時間,講了一本跟學習緩慢有關的繪本<<阿虎,開竅了>>給他們聽,哥哥和弟弟果然迴響很大。
我趁機和他們聊聊:「你們討厭上學是不是因為聽不懂?想跟小朋友和老師說話卻不曉得怎麼說?」
兩顆小頭拼命點。
我繼續:「媽媽在台灣長大,只會講中文,剛到韓國時一句韓文都不會講,跟你們一樣很怕跟人說話,有時候想說又說不清楚,別人也聽不懂,所以常常覺得好難過、好孤單、一樣想哭哭,但是媽媽還是繼續學,會說的韓文就愈來愈多啦!你們比媽媽還聰明,現在不會說沒關係,只要努力,以後就會很厲害囉!」
哥哥回問:「媽媽也是嗎?」
我緊緊地抱著他們倆個:「是啊!媽媽也是。」
那次談話後,我發現哥哥和弟弟狀況好很多,弟弟現在也不哭了,哥哥的老師則告訴我:「哥哥學習動機很強,只要有不會的都會問老師。」
小孩看起來總是天真無邪,脾氣直來直往,但其實也會像大人一樣累積情緒,當他們不知道怎麼表達時就會用哭、害怕、抗拒或是生氣的方式反應,我發現:「再多籠統的鼓勵和理性的教導都比不上父母的同理心有用,因為只要小朋友發現自己被理解了,就像開關被打開一樣,會開始面對和調適,也會試著找方法解決。」
這次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學習和提醒,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喔~~
#這張照片有跨越框框的Fu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