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Kia Sportage 帥氣虎將
4K UHD: https://youtu.be/f1Kbe3gk5oo
在德國知名設計師Peter Schreyer的引領之下,Kia近年作品不只大幅提升產品質感、設計感,全新Sportage上市後更隨即獲得iF、紅點等國際大獎肯定!
所以,究竟是什麼樣的設計為Kia奪下各項殊榮的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動感神韻
看見全新Sportage,可以發現車頭Kia家族的虎式鍍鉻水箱護罩變為更為明顯、立體,而向後上延伸的頭燈,一如獅、虎等大型貓科動物的眼睛般,周圍具有黑色邊框環繞,營造出銳利且炯炯有神的視覺效果。
配上18吋雙色鋁合金輪圈,以及就像複製於Provo概念車款的尾燈,縱使Sportage車體設計並未跳脫SUV的傳統設計大綱,Kia還是成功創造了異於許多競爭對手的動感外觀!
若真要挑剔,大概就是雙出排氣尾管、HID頭燈與19吋輪圈僅能在頂級的GT Line車上見到吧!
機能齊備
我們試駕的Sportage為旗艦版車款,因此,踏入車內後,立即就能享受車外照入的陽光。而Sportage的電動雙前座椅不僅舒適,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更能避免長途駕駛後產生過多疲憊與痠痛。
後座椅部分,Sportage不僅同樣支援6/4分離傾倒,還可進行最大37度的椅背傾斜角度調整,無論是想找尋適合的坐姿,或將置物空間擴充皆十分便利!
車內機能部分,最重要的就是位於排檔桿後方的按鈕了,無論想切換車輛行駛模式(一般、Eco節能、Sport運動)、開啟陡坡緩降功能,或是將四輪傳動比例鎖定,都能藉由駕駛按壓輕易操作。
至於在中控台上方,選配的8 吋觸控影音娛樂系統則可顯示各類影音娛樂資訊;而對於早已離不開智慧型手機的現代人來說,Sportage更在前後座都配置了12V電源插座與USB傳輸孔,確實是一項便利且貼心的設計!
不過,縱使功能齊備,Sportage也採用軟質塑料來避免內裝顯得過於陽春,然而,卻仍無法逃脫塑膠質感較為濃厚的小缺點。
因此,我們相信,要能在車內添入不同顏色作為點綴,或是運用不同材質的飾板,再於車載系統內增加Apple CarPlay這類的系統,Sportage的整體表現肯定會令人更加滿意!
頂級安全
與歐洲開發團隊合作下,Sportage除了擁有動感的車輛外觀,就連車體結構的打造也十分講究。藉由全車51%高剛性鋼材的使用,Sportage的車身剛性較前一代增加18%,抗扭曲性也提升了39%,配合6具SRS氣囊的保護,Sportage不僅拿下NCAP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五顆星的評價,也同時獲得IIHS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最高安全標準殊榮!
加上動態穩定系統、ATCC彎道循跡控制系統、斜坡起步、陡坡緩降等多項科技後,更能確保乘員獲得完善的主被動防護!
豐沛動力
不論車型版本,Kia Sportage皆統一配備2.0升柴油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並擁有185ps/4000rpm的最大馬力,配合六速手自排變速箱與四輪驅動系統,這樣的動力對於日常代步而言其實已是綽綽有餘,尤其藉著1750~2750rpm即可輸出的41kgm最大扭力,不僅起步加速輕快,就算遇上陡坡,Sportage依舊能夠輕鬆面對。
Sportage的四驅系統,嚴格來說算是適時四驅,而且具有智能分配功能。一般狀態下,這套系統將維持前100%、後0%的方式驅動,以維持較佳的油耗表現,當系統偵測到前輪出現打滑,或者四輪輪速差異極大,車輛可能出現失控時,會自動提升後輪的驅動力,最大還可提升至50:50,以提升牽引力。
通常,這類都會型休旅,只在都會裡或者On Road路面巡航,然而Sportage卻可以憑藉優異的四驅系統,及較高的底盤離地高,前往更崎嶇的路面休憩,一般的林道、碎石路面皆可以輕易通行,如果通過濕滑路面時,只要輕按排檔座上的Lock鍵,便可將中央差速器鎖定,具有前後驅動比恆時維持50:50特性,讓車輛擁有更佳的驅動力及循跡性。
沈穩操控
New Sportage的造型不止帥氣,還有敏捷的操控身手,雖然歸類為SUV車款,然而較低的底盤離地高,搭配大尺碼胎圈,儼然就像運動實力強勁,卻又穿著西裝的優雅選手。適切的駕駛高度,以我179cm身高入座,腿部彎曲幅度剛好,不會造成膝蓋負擔,入座後的駕馭感受,其實很貼近低底盤的Cross Over。
雖然動力表現不是狂暴到令人摒息的境界,然而,低轉速高扭力的輸出特性,再加速時還是可以從椅背傳來鮮明的貼背,尤其,緊實的油門踏板,右腳踩踏時的感覺像極了歐洲車,就連操控特質都十分相近;在大雨過後的山道上疾駛,路面飄著淡淡的煙嵐,通過濕滑的彎道時,會有種駕馭歐系車的錯覺,除了過彎瞬間的側傾支撐性優異外,還可以藉由四驅優勢,以及清晰的路感回饋,提前加速出彎,過程中不會有絲毫的遲疑與不安。
TCar試車短評
從前,人們對於韓國車的印象與評價皆不甚突出,但在積極於國際設計團隊接軌後,韓國車早已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
Sportage不僅擁有別樹一格的動感造型,更擁有完善的安全防護、豐沛的動力與扎實的底盤,無論於市區代步,或想帶著家人至郊外露營探險都不會難倒它!
就我們認為,不論您挑選車款的喜好為何,Sportage絕對值得SUV買家放下成見,一探其卓越之處!
Kia Sportage 旗艦版
引擎型式 1995c.c. L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 185ps/4000rpm
最大扭力 41kgm/1750~2750rpm
長寬高 4480x1855x1655mm
軸距 2670mm
車重 1700kg
驅動模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 255/55 R18
國內售價 113.9萬元起 (豪華版: 98.9萬元起)
主要配備:
虎式造型鍍鉻水箱護罩
窗緣鍍鉻飾條
18吋雙色鋁合金輪圈
LED 日行燈
Push Start & Smart Key 智慧感應啟動系統
3.5吋 LCD 智慧型旅程電腦儀錶
Drive Mode 可變行車駕馭系統 (節能/一般/運動)
全景式天窗
10 向電動可調式駕駛座椅
8 向電動可調式副駕駛座椅
7段人體工學可調式後座椅
8 吋觸控影音娛樂系統(選配)
雙區恆溫空調系統
AWD LOCK 功能
TCS 電子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ATCC 彎道循跡控制系統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DBS 下坡煞車輔助系統
VSM 車身穩定管理控制系統 (附方向盤轉向修正功能)
雙前座 SRS輔助氣囊
雙前座 SRS 側邊輔助氣囊
雙側邊簾幕式SRS輔助氣囊
KIA Taiwan 台灣森那美起亞
TCar 葉明德
#KIA #Sportage #tcar #跑車試駕 #葉明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途者鋁箱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自助旅行達人密技大公開 Facebook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THOR 60L 鋁合金後行李箱開箱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問題] 鋁箱有無建議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途者鋁箱30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途者鋁箱30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問題] 鋁箱有無建議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途者鋁箱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新@台中:後箱] 途者43公升全鋁合金後箱- bikershop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速可達裝後箱是不是很醜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途者鋁箱評價 在 [買@新竹:後鋁箱] 黑途者50L - 看板BikerShop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途者鋁箱評價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Ford Mondeo Wagon EcoBoost 240 熟男風範
【4K UHD | https://youtu.be/qlzBAFNgcDE】
猶記2018台北車展前夕,一輛台灣車迷盼了許久的旅行車: Ford Mondeo Wagon,終於亮相,頓時引起車壇陣陣討論,而在其中,當然也不乏高呼與冷語…
然而,無論討論或是激辯,到頭來,一輛車的真價值,終究得歸於產品和買家,這回,我們就來好好一探,到底這輛車的優劣何在吧!
【內斂便利】
一輛車,固然有許多的配備,但到頭來,除非買家是不抱期待、自願與青蛙共度一生的公主,否則車輛外型怎麼可能不講究?
但看到Mondeo Wagon,它雖然第一眼看來素雅內斂,但結合多輻式的18吋輪圈、車頭六角鍍鉻水箱護罩、修長的形體、渾圓的車尾,細細欣賞,整體樣貌可真不差!
這樣眼見樸實,但實際接觸、體驗後卻能讓人帶來好感的設計風格,同樣也可以在這輛車的內裝見到。
看來無奇的雙前座,其實乘坐感舒適,且提供了加熱與十向電動調整功能,駕駛座部分更比照許多高檔車款,具備在下車前將座椅後退以利下車,並於啟動後回復原設定的貼心迎賓功能,此外,眼前的方向盤不只配有換檔撥片,還可藉由語音控制系統,操作連結的智慧型手機內部功能! 至於眼前的儀錶也是10.1吋的數位版本,可方便、清晰地顯示多項行車所需資訊。
【放鬆之旅】
說到用途,旅行車無疑相當適合載著家人出門遊玩,那Mondeo Wagon在這個領域的表現如何呢?
首先在車室空間,它較同級對手都來得長的軸距、車身尺碼,便直接地回饋到寬敞的座艙,後座不論身高170、180cm的成人,都能找到舒適的乘坐空間,且受惠於極為向後延伸的車頂線條,後座頭部空間也表現相當優異,甚至,頭上還有個全景式的電動天窗,可讓陽光完整灑進車內;另外,Mondeo Wagon 500L的後廂空間,雖可透過座椅傾倒提升至1605L,這樣的表現與同級對手相較之下,雖未能搶下載物王的稱號,但相信也已足敷絕大多數的日常使用需求了! 不僅如此,這輛車除了貼心的電動尾門之外,後廂內還具備滑動掛鉤與滑軌,以及附有拉繩的行李廂區格橫桿,不論是利用它鉤拉住物品,又或橫置、斜置來區隔、阻擋物品滑動皆相當便利,實屬就連我們都感到相當驚喜的貼心配件!
而在行車旅途中,Mondeo Wagon車內8吋中控螢幕內,除了簡潔易懂的操作介面,SYNC 3娛樂通訊軟體更整合了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兩大手機連結系統,讓人可輕鬆、快速地操作手機內建重點功能,或是利用車載Sony音響、12揚聲器聆聽喜愛的樂曲。
【剛強守護】
近年Ford皆十分相當強調旗下產品的安全表現,Mondeo Wagon當然也不例外,打從在車輛製造,不論是硼鋼鋼樑、高強度鋼樑的運用、接縫精準、美觀的雷射銲接接點,都替車體剛性帶來了強悍的表現。
而在輔助系統部分,不論是陡坡起步輔助系統、煞車力道分配、煞車力道輔助、盲點偵測系統、動態穩定系統與循跡防滑裝置皆有配備,此外,這輛車的LED頭燈不僅具備自動遠近光的切換功能,在天色略暗的山路上,我們更發現它頭燈的轉向輔助無論是幅度大小與反應速度皆相當出色,且它甚至還可視不同的行車狀態進行光型調整,可說是相當聰明! 最後,再加上七氣囊、可潰縮的方向機柱、腳踏板等安全守護配備,也讓這輛車獲得了Euro NCAP撞擊測試5顆星的高安全評價!
但唯獨的可惜之處,大概便是自動緊急煞車、ACC自適應測距巡航這類高科技安全配備,仍無緣在此車上見到吧…
【沉穩疾行】
與四門車型不同的,Mondeo Wagon在動力上僅單一採用EcoBoost 240的這具引擎,消費者並無法選購其他柴油或油電版本,可論及這具引擎的表現,在缸內直噴技術、雙獨立可變汽門正時的技術加持下,這具2.0升的渦輪汽油引擎擁有了240匹最大馬力,與35.2kgm的最大扭力,足以媲美傳統3.0L自然進氣引擎的輸出,也讓這輛車長超過4.8米的旅行車得以提供輕快的起步加速表現,且出力也相當易於掌握,而倘若將油門稍重踩下,飽滿的動力一傾而出,不只可快速抬升車速,就連起步時要讓原廠18吋配胎產生哀鳴也並非難事!
而若來到獨自駕車時光,還能將變速箱模式切至S檔,在大幅延後換檔時機的狀態下,更能讓人享受揮灑本車動力的快感! 同時,正因Mondeo Wagon也擁有了高剛性的車體,減少了車體扭轉後,鋁合金的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更能發揮快速的反應能力,營造更佳的抓地與操控表現! 至於EPAS電子輔助轉向系統,雖然它讓平時駕車能夠更加輕鬆,但高速駕馭時也不至於過於輕手,或是喪失路感回饋,可說相當適合偶爾喜歡來點小熱血,卻也不想失去輕鬆操駕感的朋友。
【TCar短評】
Ford Mondeo Wagon它不是輛完美的車,它的內裝質感若能再略為提升,安全配備能再導入ACC與自動煞車這類安全新顯學,或是改善較同級對手略為遜色的10.9km/L油耗表現,我們相信它會更讓人喜愛!
然而,我們卻認為,正因它雖有缺點,卻在車內空間、車內貼心配備,還有飽滿動力與強悍車體的表現下,它的優點也是相當顯而易見,換個角度說,若能接納它的未完美之處,這輛車的表現還真不差!
如果您是想選擇輛Wagon車款的朋友,可別錯過了它!
【Ford Mondeo Wagon EcoBoost 240】
引擎型式: 1999c.c L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 240hp/5300rpm
最大扭力: 35.2kgm/2300~4900rpm
長寬高: 4871x1852x1506mm
軸距: 2850mm
車重: 1690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35/45 R18
台灣售價: 135.9萬
【主要配備】
主動式LED智慧頭燈、日行燈、尾燈、方向燈
大型鍍鉻六角形水箱護罩格柵
鍍鉻前霧燈飾環
全框式車窗金屬飾條
整合式金屬排氣尾飾管
電動收折/調整後視鏡(附照地燈、 除霧、記憶及駕駛側防眩功能)
亮銀車頂行李架
電動啟閉高度可調式尾門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
皮質包覆排檔桿
EPB按鍵式電子手煞車
雙前座十向電調豪華皮質座椅(附加熱功能、駕駛迎賓功能)
左右獨立雙城恆溫空調系統
後座出風口
10.1吋全彩液晶儀錶板
8吋LCD 彩色觸控螢幕
SYNC 3娛樂通訊整合系統(整合聲控/藍牙/USB/ 智慧型手機連結)
SONY環繞音響系統、12揚聲器
四門一觸式升降電動窗
天幕式全景天窗(附電動遮陽簾)
多彩LED車室氣氛燈
12V電源輸出
行李箱空間管理套組
MONDEO專屬迎賓踏板
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輔助系統
頭燈動態光型投射系統、光感應自動啟閉頭燈
AHB自動遠光燈
BLIS視覺盲點偵測系統
定速巡航系統、LIM速限系統
前後四眼雷達
圖像式前後停車輔助系統
倒車顯影輔助系統(附停車導引指示線)
BLD限滑差速系統
EBA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SP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前座高度可調主動式預縮安全帶
A/B柱液壓成型加強樑
B柱超高強度防撞樑
四門防撞斜列硼鋼鋼樑
可潰縮式方向機柱
可潰式腳踏板
GOR車頭塑鋼橫樑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側邊簾幕式輔助氣囊、駕駛座膝部氣囊
緊急救援通訊系統 (SYNC連接服務)
Ford Taiwan
#ford #mondeo #wagon #ecoboost #tcar #新車試駕
途者鋁箱評價 在 自助旅行達人密技大公開 Facebook 八卦
#你必須知道的自助旅行小常識
#關於背包托運行李登山杖鞋帽等等
#旅遊基礎篇必看
#千元有找的好背包和行李箱
#聽完朝聖之路講座的心得分享
#個人有關葡萄牙朝聖之路的小分享
#達人不藏私之新手老手必看攻略 #趕快給我學會吧😋😋😋
#粉專文章新圖文教學模式試辦中(打算未來寫書也可以用?)
這陣子因為重感冒的關係,所以好一段時間沒有在更新文章
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
內容會順便分享我聽完厲害的前輩們分享的超實用朝聖之路資訊
還有我這次“體驗”完的小心得😋😘
(我是裡面最弱的不好意思,我是去當一日義工的XD)
最近有蠻多人來問我、登山包、行李箱、鞋子之類的事情...
如果你問100個旅遊達人,你可能會得到100種答案。
至於什麼才是最適合你的,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不過我還是會提供我的經驗和建議供大家參考參考。
(記得幫我多按讚分享啊!沒按讚沒動力寫文章👍🏻👍🏻👍🏻給他讚下去就對了👅👅👅又不用碼一堆字多輕鬆🤘🏻🤘🏻🤘🏻)
首先來談幾個很常用的旅遊用品✈️✈️✈️
#歐洲自助旅行教戰手冊
#旅遊達人實戰教學 #行李箱篇🧳🧳🧳
雖然我其實不太提倡大家帶行李箱出門,尤其去歐洲那種常常沒電梯
又斜坡階梯石子路很多的地方,但是如果你還是想帶的話
我會給你以下的幾個小建議
(PS朝聖之路千萬別帶,帶了請把它寄到你的朝聖之路終點站的住宿點。 by葡萄牙朝聖之路講座講者)
*可以的話最好不要帶,不然就帶信用卡公司送的登機箱也行(壞了丟了不心疼)
如果要買的話,建議選擇符合以下條件的行李箱(我個人的標準啦)
1.)20吋大小的布質行李箱,可前後伸縮1/3的容量
2.)含手把輪子的長寬高需要符合各家航空的登機行李標準
歐洲廉航瑞安航空為例:55X40X20公分,詳見各家航空官網
(有些地勤很嚴格會用尺量...💦💦)
⚠️注意:日本香草、Peach等航空要求的登機箱尺寸更小,要搭機到日本的請多留意!
3.)價錢不要太貴最好一張小朋友(千元鈔票)能搞定
4.)含海關密碼鎖,分層收納空間 ,內部固定用的鬆緊帶
5.)怕雨淋濕可以另外買一個塑膠或矽膠材質的行李箱套
6.)行李箱本身的重量最好不要超過2公斤,盡可能不要帶超過24吋
7.)值錢的東西不要放在行李箱內,托運易碎物品請用泡綿之類的包著,並用衣物再包一層做緩衝保護
8.)只要是托運的箱子都有可能丟失或壞掉之類的,請做好心理準備(旅遊不便險要保)
✍🏻個人小祕技:若購買玻璃瓶罐裝的高價保養品可以考慮分裝100ml左右放在登機行李,以免行李不慎遺失損失慘重。
*也盡量不要幫別人代購昂貴或是又佔空間又很重的東西,丟了哭死你
一整路『背磚塊』走來走去也超痛苦的
(餅乾罐頭、保養品、瓷器、香水、酒、奢侈品、百靈油、香皂之類的請謝絕代購)
*儘量不要用鋁做的箱子,摔壞機率超高的,好看但不耐用
*上飛機前最好把行李箱內的東西含箱子一起拍照留底,並想辦法找出當時購買的收據(行李箱跟內容物的)到時候跟保險公司 、航空公司申請理賠時可以用
#旅遊達人實戰教學 #登山包篇🎒
一般朝聖之路,環歐或20天以上的旅行,通常只需要25~40L的背包就很夠用了
(只裝你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只要帶一兩天份的行李就好了)
(很多東西用錢都可以解決的,有帶錢、卡 、手機跟護照就可以出門了XD)
通常買背包我都看以下幾點,是否有符合我的需求
1.不想要肩膀很酸痛,背完背部濕搭搭的最好買有懸浮背板+腰帶的背包
(支撐重量的點是在背部約髖骨骨盆的位置,背的時候肩膀是不會碰到的)
2.要附背包防雨套(下雨防水、防蟲、防盜都很好用)
✍🏻如果你要托運背包可以買托運套或是用兩個防雨套,把前面後面都套住
3.腰帶最好買寬版有海綿墊跟收納袋的,包覆性好也比較舒服
4.背包上如果有鬆緊帶記得要扣緊,避免分散重量,放側袋的東西也比較不易丟失
5.背包裡的東西可以放在『行李箱收納袋裡』,拉鍊處掛一個登山扣環扣住收納袋
可以避免拿東西的時候不慎把手機之類的東西
6.在車上、住宿處、吃飯、旅行中記得用鋼繩密碼鎖🔐把背包鎖在身邊甚至鎖身上
(我還會另外別好幾個別針🧷讓它看起來很難偷)·
7.如果要考慮帶登山杖、睡袋之類的記得要考慮方便外掛這些東西的背包
(朝聖之路、長途登山健行)
8.如果你常常要背相機、大瓶水、水果乾糧出門或回家的,建議天天背它出門
(如果你在回程路上常大採買的話可以考慮我的提案喔)
Q:為何不推薦防盜背包?
A:因爲我之前背過覺得重量很重、肩膀很酸、容量太小,所以不太推薦購買
#旅遊達人實戰教學 #手機篇
1.)長途旅行的話手機建議至少帶兩台(一台當備用機或導航機)
2.)iphone的話建議犀牛盾或類似等級的保護殼+9H硬度的防護貼
(其餘廠牌也是要做好類似的防護措施)
3.)最好使用手機掛脖繩,平時掛身上、放包裡可防盜,拍照、拿手機給旅伴時可以防摔
(還可以掛在車上的後照鏡當陽春版手機導航支架)
4.)SIM卡的話還是推薦使用收訊比較好一點的,離線地圖、好的導航apps最好裝一個
5.)充電線最好帶原廠的,行動電源我用小米的都會壞就買別牌的了
6)車票、訂房收據雖然建議印紙本出來,但是怕紙本意外丟失,建議把電子車票QRcode(可能要下載訂票apps)或訂房收據截圖存在手機裡比較好
7.)隨時備份沒煩惱(iphone有iCloud,也有網路上的雲端硬碟可以備份資料、照片)
攝影手機搭配手機穩定器+三腳架就可以拍出星空,極光照片,很厲害的👍🏻
(雖然便宜的三軸穩定器蠻慘的...天氣太熱不行、太冷不行、又容易因各種原因掉線)
✍🏻實測手機三軸穩定器+三腳架:約335g,加伸縮自拍桿的話:約500g
#單眼相機篇📷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部落客或是很在乎照片在大螢幕看起來美不美的🏞
(如果你是要挑戰攝影獎項的那就不在討論的範圍了)
你可能也會想要帶單眼相機出門,給各位幾個小建議
1.)減輕脖子負重的配件:相機掛脖外掛氣墊肩帶、單眼相機腰帶、一手抱著它🤣
2.)個人旅遊相機配置:Canon 70D+廣角鏡頭(手機的廣角鏡頭太雞肋了)
(雖不是最專業的配備但是機身輕+液晶螢幕好操作,用六年左右還沒壞,極光也拍得不差,很適合新手、追求輕便實用的旅行者)
3.)相機保護裝置:為減輕重量泡綿包一包捆起來放背包裡🙈🙈🙈
4.)極光拍攝需要的腳架可以選擇當地租借(禦寒用品也可以租!)
5.)相機防盜:平時相機不用的時候我都會掛在相機腰帶或是緊緊抱著
鏡頭防盜:在鏡頭拆卸處用醫用膠帶捆幾圈就完全拔不下來了(自己發明的方法)
6.)拍完照請用OTG線或相機內建wifi等方法,把相機照片備份到手機裡,並作網路備份
✍🏻為何我不建議帶類單眼或傻瓜相機?🤔
拍起來其實跟現在高階旗艦攝影手機差不多,還不如買台手機更實用
我有很多環歐的朋友包含我自己都曾經轉身的時候不小心撞到牆或樹
結果機身、鏡頭就歪掉或是擦傷了,修一次要一萬起跳甚至要重買
(我有些朋友是不小心手滑整台掉地上報銷)🤭🤭🤭
#旅遊達人實戰教學 #衣物篇啊🧥👔🥼👚👕👘
😓這個也是很多人愛問的問題,我就以比較嚴苛的標準來回答這個問題好了
(絕不買拖運!超輕行李環歐、環遊世界、走朝聖之路的標準)
『歐洲夏天:5~8月』
👕易乾的衣服:1套左右
👙內衣褲、 襪子:2套左右(走朝聖之路要另外準羊毛襪一雙)
👖褲子就不要帶了,超浪費重量,我只有另外帶一兩件壓力褲
(歐洲也有一堆Zara 、 H&M 、Uniqlo 、二手市集或二手物品專賣店可供購買)
🧥輕羽絨外套建議要帶,可當枕頭、被子或是冷氣防寒外套使用
🥼超輕抗UV防水透氣外套一件、可帶一套薄睡衣睡褲
👒大帽緣防水遮陽帽一個、🕶墨鏡一個(騎行圍巾一個、口罩一個)
🥾鞋子壞掉的話就當地再買一個,會另外帶一雙超輕的拖鞋(雨天、住宿用)
『其他季節』歐洲除了五到八月以外其他月份對大部分人來說都蠻冷的
👕衣服、褲子:棉質保暖衣一件、防風防水內抓絨褲穿身上、保暖厚外衣一件左右
(個人不穿毛衣會癢...)
🥾鞋子:有防水保暖功能的雪靴或健走鞋
🧣圍巾:一兩條羊毛圍巾
🧦襪子:短襪數雙外面再套厚褲襪或厚羊毛襪
🧥外套:內裏刷絨的防風防水外套一件
輕羽絨外套或背心一件、口罩、🕶墨鏡
👒帽子:保暖毛帽、大帽緣防水遮陽帽一個
(保溫瓶可以帶一下,可以裝熱水出門喝)
『-20度以下』🥶🥶🥶
建議去當地租防寒裝備、 刷絨防寒面罩、雷鋒帽+暖暖包帶幾個出門
(手套已經沒有太大的防寒效果了...雖然還是要愛戴啦😜)
(手套、鞋子裡記得放厚羊毛鞋墊+暖暖包)
✍🏻Tip如何讓衣服很快就乾:洗完擰乾之後,用浴巾包著它然後在浴巾上跳來跳去,再拿去曬乾(曬不乾再用吹風機吹🤣)
#旅遊達人實戰教學 #健康篇 #飲食篇 #旅遊平安險不能少
(健保也可以申請旅遊時突發狀況造成的醫療支出,詳見官網資訊查詢)
1.)建議平時就要學習烹飪簡易的中西餐,不僅吃得健康又省錢
2.)便秘:多吃高纖蔬菜、多喝水(一天兩公升以上)、優格、香蕉、果汁、藥物...
3.)睡不著:當地藥局買褪黑激素產品(建議量不要超過3mg,服用前請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身體有某些疾病的不建議服用也不建議久服)、喝酒、使用可加熱眼罩、耳塞
4.)腳起水泡:擦藥膏+套上醫用矽膠腳指套(必要時請換鞋)羊毛襪+腳趾塗凡士林
5.)腳底筋膜炎:套上醫用矽膠護具+換鞋穿
6.)腳扭傷:先冰敷再將痛點周圍肌肉輕微按摩,套護具,嚴重時請送醫
7.)肌肉痠痛:先冰敷再輕微按摩(我有自備藥膏、刮痧板)、肌內效貼、壓力褲
(我在出國前會盡可能地去跑跑走走、爬坡爬山之類的讓自己能習慣酸痛疲憊感?)
8.)蚊蟲咬傷:(蜜蜂的話先把刺夾出來)冰敷擦藥、噴防蚊液、帶抗組織胺的藥...
9.)到某些國家(南美、非洲、印度之類的)要去醫院的旅遊門診諮詢、注射疫苗、備藥
10.)潛水可以穿潛水襪、潛水衣,並學會水母螫傷的傷口處理(嚴重的話建議送醫)
11.)感冒藥必帶!我自己會順便帶一些龍角散之類的僅供參考
#旅遊達人實戰教學 #住宿篇
雖然很久以前寫過類似的文章了,但是還是在提醒大家一次比較好
☑️何時預定:
春節住房、當地的特殊節慶(一年多前就開始研究了)
暑假、特定的花季訂房、當地旅遊最旺的日期(一年~半年前開始看)
淡季訂房(當天、前一晚開始看也來得及)
☑️有哪些預定的管道:
Airbnb 、Booking 、Agoda 、各國bnb網站、expedia 、 Asiayo(亞洲)...太多懶得寫
☑️遇到問題糾紛如何解:
蒐集證據(拍照、截圖對話紀錄)之後跟各平台的中文客服聯絡
☑️住青旅要注意:
小心被偷、床蟲、打呼聲、附近的酒吧音樂和各種噪音、浴室不乾淨甚至沒熱水、各種可能的臭味、食物被偷拿走、床單被子枕頭很髒、充電插座很少...
☑️住旅館要注意:
市區的話,要注意噪音、衛生問題(床蟲等等)人不在的時候貴重物不要鎖保險箱放房間裡、也有可能沒熱水洗澡、費用是否有重複收或不合理收費項目...有小廚房更好
郊區的話,如果是開車就不要太晚回去(可能沒路燈照明)
(可以的話盡量用現金支付,有人被信用卡機重複盜刷過)注意評價!!!
☑️住民宿、 Airbnb要注意:
問清楚是否可提早入住、是否可寄放行李、有多晚住宿折扣、是否在高樓層、離大眾運輸距離多遠、是否有其他潛在的收費、床蟲、環境衛生程度(建議自備一次性床罩,可清洗消毒完再使用)、whatsapps也可以聯絡房東(不過建議用airbnb等apps內建訊息聯絡功能)、記得列印紙本的訂房收據、廚房爐子不會用就不要用、停車是否方便、老式鍋爐容易沒熱水洗澡、熱水壺很髒不要用... 一樣要注意評價!!!
✍🏻西葡部分街區只接受當地住戶的車輛進出,只能搭taxi或走進去,不要開車進去🚗
☑️歐洲有些門鎖難開到爆炸,建議跟房東/旅館主人問清楚怎麼開比較好...🗝🗝🗝
特別是那種復古風古銅鑰匙,要插到正確的深度,轉到正確的圈數才能開門/鎖門
我們這次住到一間連房間門都是這種鑰匙的,只能同房的兩人一起在室內或室外很累,我這次還不小心把想上廁所的旅伴鎖在房間內🙈🙈🙈糗...
(有些公寓晚上沒有開燈,還要一手拿手機照光一手開門,有夠像小偷的...)
(有時候青旅、普通旅館也可能會用這種鎖,開門開到超厭世的🤨)
#一些朝聖之路講座重點統整
1. 2021年不要去走朝聖之路!!!跟天主教有一些聖年聖日之類的傳說,可能會多幾百萬人去朝聖😳
2.葡萄牙人最常去朝聖的城市反而是Fatima(跟天主教聖母瑪莉雅多次顯靈有關)
3.不要跟路上的動物玩耍以免把蟲子帶回去
4.如果要結伴同行去走朝聖之路,最好先在台灣試水溫一下(三天兩夜小旅行,每天爬10km以上的山路,如果這樣都受不了一直叫的大概無法一起走完全程了)
5.可以帶尤加利精油防床蟲跳蚤
6.不一定要帶睡袋(看你怕不怕冷)
7.性靈之路很推,目前走的人比較少,景色也非常漂亮。路上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小教堂⛪️裡面的牆壁繪有各國朝聖之路會路過的知名教堂!
8.要拿朝聖之路證書的話,官方規定為至少要從離終點100km以上開始步行到終點,手冊上一天至少要蓋到兩個印章(也可以騎腳踏車)
9.可以拿其他國家發行的朝聖之路證書拿去任一條朝聖路線蓋章
10.其實光是葡萄牙朝聖之路就好幾條路線了,Tyson大哥建議大家如果只走最後100km左右,海線建議從Baiona開始(景色很美),中央線從Valenca開始
11.幾乎大家都會迷路,真的遇到的話不要太擔心,最多就是打電話給警察求救而已
12.庇護所的浴室常常沒有隔間喔,廁所可能沒有門,如果很介意的話不要住喔
13.塑膠的床墊雖然看起來看起來很陽春,卻不會有床蟲
14.葡萄牙朝聖之路,雖然可以委託庇護所合作的託運公司寄行李到下個站,但是之前有遇過幾次託運公司說當日無法寄送,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帶太多東西比較好(跟法國之路不一樣)『FB社團上有前輩有分享好幾家托運公司可以供各位參考』
15.葡萄牙之路常常10幾公里才有一個庇護所,法國之路則是3公里左右就有一個
16.如果要下載maps.me的朝聖之路路線圖,一定要下載今年最新版的(有些路線經過的地方已經變成私有土地了,爲了避免誤入請下載最新版的)
17.有些有斑駁感的黃色箭頭可能是錯的方向喔!記得沿著看起來比較新的箭頭走
18.吃素的人記得告知餐廳要吃純菜的全素(有些地方的定義是海鮮類不算葷食)
19.如果怕菜色太鹹(實測真的很鹹不然就沒啥味道)記得告訴服務生要sin sal(去鹽)
✍🏻最好要會一些簡單的點菜西文
20.tapas就是要坐在吧台看著自己想吃的,指給服務生看讓他端給你
✍🏻個人不太喜歡醃漬類的tapas,西葡的鱈魚也多半是鹽漬鱈魚,不愛吃的別點
21.當地的運動用品店(如迪卡儂)也可以買替換的鞋跟登山杖,不一定要從台灣帶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條路線的相關訊息,請到葡萄牙朝聖之路社團FB和背包客棧等處查詢相關的訊息』
#個人對葡萄牙朝聖之路的額外心得分享部分
1.葡萄牙海線旺季公立庇護床位超難搶(三點開放入住,不到四點就滿了)
不想跟大家一起搶破頭的建議事先訂好飯店或民宿房間(私立庇護所也可線上預訂)
2.葡萄牙朝聖之路的書本在台灣比較難買到,不過庇護所幾乎都有放,不用花錢喔
3.在波多的朝聖之路庇護所可以線上預訂喔!
4.建議的住宿點 (葡萄牙朝聖之路海岸線):
Porto 、Eposende 、Viana do Castelo 、Vigo 、Santiago...(能住的地方較多)
5.有些前輩有推薦穿羊毛襪,腳趾抹很多凡士林可減少長水泡的機率
6.跟我一樣弱雞的記得一定要帶/買登山杖、帶超輕行李、每天行李拿去託運
7.意志力薄弱的人😂喜歡比較觀光路線的😚要偷懶搭車的人...可以走海線的朝聖之路
(有metro 、公車火車可以偷搭?也可以搭車到Tui走最後100km的路程)
8.第一天建議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建議30+km以上),因為隔天你就會覺得你腿廢了😂
9. 下載至少一個實用的朝聖之路用的離線地圖(因為真的走著走著就沒網路了😧)
10.建議行前看一下朝聖之路FB社團、背包客棧論壇的文章,很冷又下大雨就去躲雨就好(我就是這樣重感冒的...可惡😤😤😤)
11.個人不太推薦大家從里斯本開始走,光是住那邊幾天就被陡坡搞死了😭住宿點也少
12.西葡千萬別想不開去點甜點來吃,各種地獄蛋糕、傳統老店甜點很可怕(想戒甜食的可以多點一些來吃)咖啡也常常苦到爆炸,想喝不苦的,星巴克是你的好選擇😅
13.很多藥店都有賣褪黑激素(調時差用的,可助眠)一大盒才2歐,還有版友推薦的強效防蚊液,可以在朝聖之路上防蚊蟲、跳蚤床蟲
14.推薦一下幾個不錯的景點:Aqueduto de Santa Clara羅馬時期下水道遺跡(Vila do Conde) 、Igreja das Caxinas超可愛的船型教堂(Vila do Conde) 、聖露西亞聖殿
15.為了怕床蟲螞蟻入侵背包,建議進房間後背包用防雨罩/雨衣套著,包內的任何東西都用旅行真空收納袋包著,並在包上噴灑防蚊液,包內物品要用時才取出來。
16.一路上的大型教堂 、有朝聖之路標誌的當地鄉鎮機構 、庇護所和附近的餐廳都是可以蓋朝聖之路章的地方喔!
17.朝聖之路手冊、貝殼購買處:起點的主座教堂、庇護所。
#修行、自我挑戰版朝聖之路
食:4歐以內解決(優格+法國麵包) 、麥當勞
(葡萄牙超市大包麵裝的包很便宜,很適合當便宜的早餐、路上的啊點心吃)
衣:只有多備一套換洗的
住:2~8歐的公立庇護所、超便宜青旅之類的
行:一天走30~60km,早上6點走到晚上才休息
玩:幾乎沒有,可能只有滑手機😂
#深度體驗舒適版朝聖之路
食:吃當地特色美食,甚至是米其林餐廳。有時候自炊
(葡萄牙個人推薦烤鯛魚排餐8~10歐 、烤章魚腳 、蒜蓉蝦)
衣:多備幾套可以拍照好看的衣服
住:飯店或民宿的單、雙人房
行:一天走10km左右,想休息就休息
玩:努力在地圖上、FB社團上找好玩的地方
😵😵😵寫文章寫得好累喔
關於那十個Q&A的答案改天再補給大家😚
有問題歡迎爬我的文章或是問我本人喔
希望大家都收穫滿滿👍🏻感謝朝聖之路前輩們的經驗分享!
看文不按讚,小心屁股爛😂
我打得這麼辛苦,請挪挪你的手指來幫我按個讚,分享吧!
💁🏼♀️愛你們喔🌷🌷🌷🌷
十二月中要辦聖誕🎅🏻、年末感恩回饋抽獎🎊
粉專有按讚的才有機會抽中獎品喔!😎😎😎
順便幫我的文章按讚吧🎉多按幾次說不定就中頭獎喔🎉
(至於我什麼時候要出書,恩...你有得等了...呵呵...)
最近發現了一個厲害的行程規劃apps 旅行蹤
有智能推薦景點,天氣預報 、算交通時間案等功能
有機會再跟大家聊聊(攻略欠很多寫不完中😱)
#自助旅行必看 #自助旅行新手福音
途者鋁箱評價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評價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為你的世界而生
Škoda 七人座 SUV Kodiaq霸氣登場
Škoda旗下首款大型SUV
承襲Škoda家族設計語彙:最高標準的安全車體結構、睥睨同級的九顆安全氣囊、令人驚豔的空間配置、融入多項「Simply Clever聰明的就懂」貼心設計: 車門邊角防碰撞裝置、360度 Area View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
標準配備七人座,並搭配1.4 TSI前驅、2.0 TSI四驅、2.0 TDI四驅等動力引擎選擇
擁有4米7長、可容納七名乘員以及超大空間的Škoda Kodiaq乃是Škoda旗下首次進軍大型SUV市場全新力作。為了在這個日益蓬勃的SUV級距搶占一席之地,Škoda不僅發揮其擅長的空間魔術,更傾全力融入創新科技以及眾多「聰明的就懂」元素,讓Kodiaq在眾所期待中隆重登台!
甫推出就贏得英國What Car ?雜誌「Car Of The Year 2017」大型SUV 從一開始以A+ SUV概念車現身,到後來定名為「阿拉斯加棕熊」的Kodiaq,肩負Škoda開疆闢土的重任。據Škoda 執行長 Mr. Bernhard Maier表示:我們將藉由品牌首款大型SUV─Kodiaq開啟一個全新的市場;攻佔全新級距領域並拓展全新客層。它就如同名字一般:強壯如熊。拜其概念以及驚人的設計之賜,讓這個品牌變得更具魅力, Kodiaq乃是Škoda擴展SUV陣容的先鋒!
Škoda董事會成員中負責技術發展的Mr. Christian Strube亦加以補充:Kodiaq具備品牌所有長處:全方位功能性、卓越的室內空間以及絕佳C/P值。在同級競爭對手中最大的車室空間以及唯一具備的第三排座椅選擇,讓我們這款全新SUV充份符合日常用車需求。若再加上駕駛輔助系統,行車資訊以及聯結性等創新越級配備,讓Škoda Kodiaq理所當然地成為此級距之佼佼者!
而在全球佳評如潮的Kodiaq引進來台,擁有1.4 TSI 菁英版 (接單引進)、1.4 TSI 豪華菁英版、2.0 TSI 4X4尊榮版、2.0 TSI 4X4尊榮版等三種引擎四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
外型設計—全方位跑者
Škoda Kodiaq不僅適用於商務用途,在家庭用車以及戶外休閒也都遊刃有餘。品牌設計語彙成功呈現在這款全新SUV:優雅線條中交錯出狂野、動感與強壯氣息,讓Kodiaq得以擁有絕佳辨識度。
Kodiaq車身線條簡潔、精準、俐落,尤其是鮮明且凹凸有致的肩線;車頭Logo處以兩道水平鈑線彰顯出它的防護與強韌, 3D立體造型的水箱罩則刻劃出這款車的強壯特質。狹長且略帶傾斜的頭燈造型與水箱罩賦予Kodiaq相當鮮明的外型。設計團隊特地擷取捷克引以為傲的水晶玻璃,並將其與前後燈組搭配,藉由水晶切割線條打造出這款大型SUV讓人驚豔的設計。將目光移到側邊,長軸距以及短前懸營造出寬敞的室內,略具角度的輪拱是Škoda SUV設計語彙要素其中一環。列為標準配備的LED尾燈則一如Škoda旗下車款搭配C型水晶造型。
而設計團隊最厲害之處則是將Kodiaq後保桿與車尾門幾乎切齊的造型,不僅打造出緊實動感的線條,更營造出令人驚喜的室內空間,雖然是5+2人座的配置,但每位乘員都可享有舒適合宜的乘坐空間。
車體表現—安全又舒適
以車長4,697mm、車寬1,882mm、車高1,655mm以及軸距2,791mm的車身尺寸而言,Škoda Kodiaq遠高於compact car這個級距。而Volkswagen集團共用的MQB底盤則是這款車能夠擁有輕量化結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Kodiaq的車體結構結合了熱沖壓金屬板以及超強化車骨架。若以入門的TSI引擎搭配前驅車型為例,其空重僅有1,598公斤(不含駕駛);而2.0 TSI引擎搭配四輪傳動車型也僅有1,738公斤。Kodiaq在抗扭曲強度、製造精準度、駕駛舒適性以及撞擊安全性等表現也都是屬一屬二。拜其高空氣力學精密表現,讓這款大型SUV能夠達到0.33之超佳風阻係數。
空間規劃一直都是Škoda的強項:Kodiaq車身長度雖僅4697mm,但卻可提供遠優於SUV級距平均的室內空間!在這個車身尺寸內創建出超乎想像的室內空間,讓人再一次見證Škoda工程師的驚人實力:這款大型SUV室內長度為1,793mm,前後座的肘部空間分別為1,527mm與1,510mm;頭部空間則是前座1,020mm、後座1,014mm,且後座至少可擁有104mm腿部空間。
第二排座椅不僅可四/六分離向前覆倒,椅墊並可向前挪移18公分、椅背亦能視需求調整角度。在台灣市場列為標準配備的第三排座椅可讓Kodiaq化身為七人座,容納更多名乘員一起探索世界!身為Škoda旗下第一款七人座車款,Kodiaq提供同級距最大的置物空間720公升~2,065公升 (後座椅覆倒)。若是選擇可前倒的乘客座椅,尚可搭載最高至2.8公尺的長件行李,並將電動啟閉尾門列入標準配備,體貼車主與家人的置物需求。
引擎動力—三種選擇滿足所求
Kodiaq擁有1.4 TSI、2.0 TSI兩具汽油引擎以及2.0 TDI柴油引擎等三種動力選項。
1.4 TSI汽油渦輪增壓引擎具有150匹馬力、25.5kgm之扭力,搭配DSG六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 (DQ250),0~100km/h加速所需時間為9.7秒,在ACT引擎汽缸歇止系統(可視需要關閉中間二汽缸以減少油耗)的輔助下,於能源局油耗測試值得到14.9km/l成果,能源效率等級為第二級。Kodiaq 1.4 TSI入門車款為前輪驅動,依配備可再區分為菁英版以及豪華菁英版兩種車型,搭配17吋鋁圈的菁英版將採接單引進方式。
2.0 TSI搭配全時四輪驅動系統,最大動力為180hp/32.7kgm,搭配DSG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 (DQ500),0 ~100km/h加速所需時間為8.2秒。這顆2.0 TSI汽油引擎所採用的改良式Miller米勒循環科技乃Škoda首次運用,可依需求調整為動態模式或是經濟模式。在經濟模式下會開啟所謂的B循環技術,這部份乃基於壓縮比和膨脹比之間的差異,讓進氣門提早關閉,汽缸接收到相對較少量的吸入空氣。在燃料被噴射和點燃時可比常規循環讓燃燒氣體具有更大的膨脹空間,提高燃燒效率並減少污染。也就是說,這項改良式的引擎科技採2種運作模式 :部份進氣時 (所謂的B循環) 為140度氣門揚程,擁有高效率燃燒循環;完全進氣時為170度氣門揚程, 燃燒室為完全進氣,在引擎轉速1400rpm開始可完全運用其最大扭力32.7kgm。整體而言,這顆引擎結合渦輪增壓、 進氣門與排氣門可變正時,可在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時也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車主也可享有速度動感或是節能省油雙重利益。
同樣搭載全時四輪傳動系統的2.0 TDI柴油渦輪增壓引擎則擁有190hp/40.8kgm之最大動力,配合DSG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0 ~100km/h 加速所需時間為9.1秒。為了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Škoda特地針對柴油引擎配置SCR (選擇性觸媒)系統,並已符合歐洲六期環保法規標準。
貼心設計 – 聰明的就懂
高品質與簡單易懂的操作邏輯向來是Škoda為人稱道之處,但是多項貼心設計更是其它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的地方!與外觀一樣,Kodiaq的駕駛艙設計也令人驚豔:承襲自引擎蓋上的雙道鈑線也出現在中控台上方,這種3D立體設計同樣見於儀表總成。從四個大型出風口可看出Škoda設計師大膽啟用垂直元素,配上大尺寸螢幕剛好讓駕駛與副駕駛各享一席之地。
而在大型SUV上後排乘員常常無法擁有獨立空調,必須仰賴前排出風口分享才能略感涼意。Škoda Taiwan為身處在亞熱帶的台灣市場特別導入「三區恆溫空調」,並將其列為Kodiaq豪華菁英版以上等級的標準配備,後座乘員可視需求自行調整喜好的溫度設定,不必再仰賴前座分享,這也是此級距中唯一搭配這項舒適性配備的車款。
在品牌核心「Simply Clever聰明的就懂」理念下,Kodiaq又有新創舉 -- 車門邊角防碰撞裝置:在前後四個車門內側都裝設有防護膠條,開門後它會自動彈出,可防止車門碰撞到牆璧或是隔壁車輛;而關門時則會自動收納進去,保持車門平整。這個首創的全新Simply Clever貼心設計讓愛車及隔臨的車輛都更有保障。
被視為馬路三寶最佳剋星 :360度Area View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首次搭配在Kodiaq上!只要按下位於中控台下方按鍵,就可以啟動。所謂的360度Area View乃是利用四個廣角鏡頭(分別位於車頭水箱罩內、左右後視鏡、尾門),以水平180度、垂直120度的視角進行鏡頭拼接而組成之3D整車鳥瞰圖。這套系統可提供相關汽車周邊環境所發生的狀況,並顯示在駕駛艙內的中央顯示幕上,其中的「路口盲點預視功能」,讓車主在車輛開出停車場或者是行駛於小巷弄時,可以透過這套系統預視到周遭環境,提前做出反應。這套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不僅可以全面性地檢視車輛周邊狀況,車主也能夠針對車身局部例如車頭、車尾的行駛路線在螢幕上直接觸控切換不同方位與視角,加以特別留意。當然,若車主有停車需求時也能善用這套系統,藉由全方位的視角瞭解後方路障情形,避免碰撞。
當然在細節部份如 : 前車門雙內側雨傘、位於第一排椅背的折疊小桌板(附獨立置杯架)、後座與行李廂皆附有12V電源插孔、行李廂活動魔鬼氈固定器、前座中央扶手所附「EASY OPEN」可單手開啟飲料的置杯架、第三排座椅旁置物格等,都是Kodiaq讓人備感貼心之處。
安全配備不容妥協
Škoda在主被動安全配備一直以來都是同級競爭對手望其項背,Kodiaq不僅將九顆氣囊納入標準配備,ESC電子行車穩定系統、MK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XDS+ 主動式電子限滑差速器也都是全車系最佳防護。而豪華菁英版以上車型更加入360度Area View全車俯瞰顯影警示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車輛後方警示系統。Kodiaq在Euro NCAP撞擊測試中不僅於成人乘客項目中拿到92分高分、側邊撞擊測試更取得滿分,贏得五顆星評價當然是意料中事。
而在台灣逐漸受到矚目的AEB (主動煞停系統)以及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等兩大行車輔助配備,在Škoda Taiwan努力爭取之下也將列入Kodiaq全車系選用配備,AEB選配價格為新台幣2萬元,至於ACC這套系統因為必須與AEB一起搭配,套裝選配價格為新台幣4萬元。由於這兩大系統屬於行車輔助,Škoda Taiwan在此要同時提醒車主,行車時仍須注意路況並隨時應變。
Škoda旗下第一款大型SUV Kodiaq自推出以來好評不斷,2017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英國「What Car ?」雜誌 2017最佳大型SUV、英國Top Gear雜誌 2016大家庭最佳用車,種種肯定讓Škoda敢大聲地說:沒開過Škoda Kodiaq別說你看過世界的樣貌,KODIAQ 為你的世界而生!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途者鋁箱評價 在 [問題] 鋁箱有無建議 的八卦
大家好,打給厚由於原本的shad 48被別台車使用而小弟自己也比較想要換鋁箱,因此便開始查了一下鋁箱相關的資料鋁箱目前市面上有看到的大概是中國的途者便宜, ... ... <看更多>
途者鋁箱評價 在 途者鋁箱30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台灣現貨) 途者TUZHE 鋁箱50L 65L 43L 36L 後箱鋁合金後箱機車行李箱非givi shad ... [台灣店家高雄可面交,免費安裝]途者鋁合金機車後箱,鋁箱放全罩機車後行李箱置物 ... ... <看更多>
途者鋁箱評價 在 THOR 60L 鋁合金後行李箱開箱 - Mobile01 的八卦
CB1100的後箱有塑料的和鋁合金的,塑料箱子的質感不夠好,快拆的結構又不是很牢靠,過去騎黃羊時裝過塑料後箱,遇到路面顛頗時,箱子晃動的聲音頗大,因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