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絮雨的日子,你知道這幾個星期基隆正在與北歐做深度的藝術交流嗎?]
.
#我覺得產值這件是蠻有趣的
#有些東西你沒看到它的無形價值但你不能說他沒有價值
/ 策展人 黃又文
.
這幾周來自亞熱帶台灣的策展人黃又文與來自北歐芬蘭的策展人Nina-Maria Oförsag正在讓台灣與北歐藝術家們在基隆的太平國小做一場深度的藝術駐村計畫,
這次駐村計畫有一個很美的名字,
.
基隆夜-北極光
.
透過水、光讓兩邊的文化相互輝映,
「台灣是海洋國家,
但是我們跟海卻不親近
我們或許跟北歐諸國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種族和語言,
但是與海依存的迫切議題卻有很多可以對話。」
.
在11/23那天他們舉辦了一場在86設計公寓的即興音樂會,
老實說小編被深深的震撼,
那種異文化在短時間內快速的交融在一起,
產生了另一種型態沒看過的藝術型態,
說真的,
迷人到不像話。
.
這幾周藝術家們的創作會在12.01-12.10 在太平國小展出,
也希望大家可以上去看看太平國小再次的華麗轉身,
小編也特別訪問了這次活動策展人之一的黃又文,
以下文比較長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下喔!!
讓大家對這次活動能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喔!
.
--------------------------------------------------------------------------
1.#所以整個活動流程大致上是邀請北歐跟台灣藝術家在太平國小那邊駐村創作嗎?
.
沒錯。
故事始末其實可以參考官網的ABOUT:https://knnlartproject.wordpress.com
但是關於河流那段已經沒有了,
不過或許之後會再下一年在討論...
起源是希望可以邀請北歐的藝術家提供同為海洋國家的觀點,
台灣是海洋國家,
但是我們跟海卻不親近。
我們或許跟北歐諸國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種族和語言,
但是與海依存的迫切議題卻有很多可以對話。
如何透過他們的作品看到北歐當代藝術觀點、透過藝術家的眼睛重新觀看基隆這座城市,
我相信基隆有很可以國際化的本錢,
畢竟他過去曾經是,
#我相信未來也有機會重新找到這個城市美麗的樣子。
.
藝術家們會進駐三到四週,住在太平國小,
然後在教室裡面進行創作,一人一間,
所以總共會有二三樓的十件作品。
關於空間的對話、對於城市的感受、
藝術家在駐村本來的意義就是,
對環境友善,進入社區。
(美國對藝術村的定義:「藝術村是專門運作的組織,為藝術家的創作研究提供時間、空間和支持,讓藝術家進入一個滿布鼓勵和友誼的環境。」詳情可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藝術村)
.
.
2.#妳希望這件事情長遠看會對這座城市帶來什麼影響?.
.
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介入這個社區的方式,
#透過藝術駐村,#達到漸漸有人開始重視這個環境,
藝術或許是除了建築、設計之外的另外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式。
長遠來說,
還有很多可以考慮的面向,
藝術家從開始住在這裡,就夠引起基隆市民的好奇了,
每天他們在坡上走上走下,
自然就會遇到外面的人,引起好奇。
.
當然長遠來說,我的目的不只是這個,
透過官方的交流,台灣總是會被打壓,
但是透過文化、藝術的交流則是比較容易進行,
也希望為基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
.
3.#這些藝術家是妳本來就認識的嗎?(台灣的)
.
台灣藝術家是我本來就認識,有合作過的,
程仁珮在夜視基隆港有展出,
這次的計畫會再更延續之前的調查,
我覺得會有某些連結。
蔡坤霖大家都知道他的聲音雕塑,
但很少人知道他也專精版畫,
但是卻把版畫變成雕塑,
我覺得可以提供一個對於傳統媒材的新的想像。
(蔡坤霖網站:http://tsaikuenlin.com/art/)
galley-->art-->其中的版雕塑和行旅圖
他這次會揉和歷史、傳統、民俗、傳奇故事、地理景觀等等,應該會很有意思~
.
.
4.#對策展,#藝術交流這件事情為什麼這麼有熱情?
.
熱情嗎...
我覺得與其說是熱情,不如說是使命感。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去過很多國家交流,
#台灣要做國際交流多麼的難。
.
但有趣的是,
我們總想成為「別人」,#而忘了自己是誰。
但是外國人想知道的,
其實是最「在地」的文化,
是那些或許主流不認可的。
.
外面的世界那麼壞,
我們的國家怎麼樣可以讓它變好。
不是靠別人,而是靠自己一點點開始。
我知道這個計畫即使沒有拿到補助資源,
但是如果我們要等到資源都到位了才做事,
那就已經來不及了。
.
#能做多少是多少。
但是,當你真的想努力完成一件事,
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這個過程中真的感謝非常非常多的朋友和陌生人,
給予藝術家們協助,這個計畫才能順利進行。
.
#台灣人真的超級棒,
給藝術家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還是有拿到一點點微薄東湊西湊的贊助啦,
不過也因此更感謝其他給予協助的親朋好友)
.
.
5.#那你覺得現在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能否接受讓太平國小有更多的可能性,
還有開幕那天會不會下雨XD
.
.
------------------------------------------------------------------
如果有人問我台灣的下個經濟奇蹟是什麼時候?
我覺得是到大部分的人都能認可這些無形價值的時候,
這幾年好多人回到這塊土地努力,
從有名的江振誠、李安等等到這些在一方土地努力的策展人,
都開始想為台灣這塊招牌找到自己的樣子,
只有樣子明確了,
才會有更好的超越代工的價值,
也在這裡很謝謝這些人不斷得為這塊土地努力著。
也在這邊邀請大家有空上去看看喔!!
Keelung Nights - Nordic Lights
2017/11/7~2017/12/20(展覽是12/1-10)
基隆市中山區中山一路189巷135號(建築與設計之家/KEELUNG地標旁原太平國小)
.
策展人Curators -
黃又文Erica Yu-Wen Huang (台灣Taiwan)、
Nina-Maria Oförsagd (芬蘭Finland)
.
藝術家Artists -
Johanne Teigen (挪威 Norway),
Mauritz Tistelö (瑞典 Sweden),
Evelina Kollberg (瑞典 Sweden),
Emma Heidarsdottir (冰島 Iceland),
Petri Kuljuntausta (芬蘭 Finland),
Nayab Ikram (Åland Islands, 芬蘭 Finland),
程仁珮 Jen-Pei Cheng (台灣 Taiwan),
蔡坤霖 Kuen-Lin Tsai (台灣 Taiwan),
魏欣妍 Hsin-Yen Wei (台灣 Taiwan),
Lua Rivera (墨西哥 Mexico)
.
贊助單位 Sponsorship-
The Nordic Culture Fund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 Depart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Keelung City Government
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 (Taiwan)
#雨島人只推薦好東西
#拒絕當酸民
#這塊土地會更好
#藝術駐村
#北歐
#基隆
#得支持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一起上學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希望透過募資,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計劃背景: 台北寶藏巖共生聚落是在亞洲城市中,對歷史聚落進行活保存的經典案例。寶藏巖共生聚落是由寶藏巖寺、寶藏...
透過藝術駐村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Facebook 八卦
#馬祖列島參訪行程第五日短記
短短五天的四鄉五島馬祖列島行來到了最後一日,清早在東莒故鄉民宿用完早餐,便搭上七點半的船班前往西莒。
到西莒的第一站是青帆社區所認養的23哨口,在達哥的帶領下,讓我們看到由社區作為起點來做戰事建築活化的可能性,之後繞島大約四個多小時的時間,拍了網美景點有容路,也趁著返回南竿的船班抵達之前看看青帆聚落。
返回南竿後,我們四處在介壽村附近尋找中美合作的防空洞,很幸運的找到一個標誌保存非常完整的建築體,看著中美合作的立體浮雕在防空洞上,那段在我們周遭發生過的歷史彷彿再度被喚起一般。
介壽村之後,我們拜訪了八八坑道,馬祖老酒甕陳列在濕溽的坑道內,的確是一個非常吸睛的景點。
緊接著,我們陸續造訪了幾個藝術家認養的據點,透過藝術駐村的概念來避免據點荒廢,我們相信這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本日行程的最後,來到了由連江縣前文化處處長 曹以雄 大哥所經營的刺鳥咖啡,改造自12據點的咖啡店,完全給了我們對於軍事據點新的想像與衝擊,舒適的空間超乎我們的預期,與雄哥短暫的對談,讓我們不禁汗顏不已,以金門的現況而言,確實可以努力的還有很多,經費充裕的金門縣政府,不該讓有錢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今晚在友人王永保的餐廳 神農居 用餐,保哥也與我們聊了這幾年馬祖地區旅客的成長與觀光產業發展的狀況,縣府在產業推動上所要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也可以避免特定旅客流失所造成的衝擊。
短短五天跑了四鄉五島,行軍般的行程累壞了彼此,但是真的很感謝這一路上協助我們的朋友,歡迎大家有到金門務必找我們唷!
#收穫太多短記都不短記了
#帶著滿滿的沈重回金門持續思考
#金門加油 #大家加油
————
▶️ 本日行程:
東莒-西莒 > 23哨 > 32哨口 > 36哨口 > 15哨口 > 青帆社區 > 西莒-南竿 > 介壽村 > 八八坑道 > 77據點 > 80據點 > 86據點 > 12據點 (刺鳥咖啡)
#不要讓有錢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透過藝術駐村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希望透過募資,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計劃背景:
台北寶藏巖共生聚落是在亞洲城市中,對歷史聚落進行活保存的經典案例。寶藏巖共生聚落是由寶藏巖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及約20戶居民組成,建築依山傍水而建,蜿蜒錯落且複雜,為台灣特殊的聚落樣貌,目前實踐「藝居共生」的概念,搭建起聚落居民、駐村藝術家之間的平台,為聚落注入新活力。
寶村柑仔店的誕生
昔日寶藏巖設有雜貨舖,不僅是重要的服務設施,也有「鄰里互助中心」、「街坊消息傳遞」的功能,而後隨著社區凋零與人品外移,雜貨舖也消逝了。103年為了讓寶藏巖聚落能有機發展,居民重新規劃「寶村柑仔店」並將其重新開幕,希望能落實聚落永續發展。
特色柑仔店:寶藏巖居民家常菜開賣!
協會初邀寶村居民拿出自製美食時,他們很沒自心,後來花了三年構思與討論,共同決定從農園取材與販賣項目,想以平價、美味、地方特色的家常菜與雜貨,讓大家感受到寶村特色,並讓過去「寶藏巖一家一菜」的傳統可以延續下來。
柑仔店現況與面臨的問題:
目前寶村柑仔店於2015年3月24日正式重新開幕,由共生聚落的在地居民自主投入營運,然而因為每月人事、進貨、開站成本等開銷都需要由參與居民自行籌措,資金匱乏及行銷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柑仔店的營運陷入危機。
為什麼我們要募資?
我們希望透過募資,貨用長期進駐柑仔店的店長,透過管理及行銷的能力,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前往觀看更多寶藏巖永續經營募資計畫詳細內容
FlyingV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304
進擊媒體行銷 https://www.facebook.com/forwarddreammedia
透過藝術駐村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評價
2014《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Visible and Invisible / 短片
choreography by Chou Shu-Yi
* 世界首演於 2014 . 5. 10-11 在 國家兩廳院 1+1 雙舞作
* World Premier at National Theater . 2014 May 10-11th
---------------------------------------------------------------------------
此作概念始於2007年周書毅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創作《看得見的城市,人充滿空氣》。相隔七年後 , 決定再次挖掘"城市"這一個主題 , 2014延伸出全新創作《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與新世代設計群攜手共創打造出「隱形建築」以陳述城市與人的誕生與消亡。周書毅提出有別於過往創作的想像和色彩,隨著舞者們的步伐,滿溢的無聲喧囂,為你我在失序的城市節奏中,尋找生命的驅動力與自由。
此作靈感來自於都市更新與時代快速變遷所造成的社會與人性的壓迫,汲取過往舞蹈與環境的對話,挑戰將城市的真實空間感搬進劇場,轉換空間使用概念,透過光影和聲音去建造一個黑空間裡的隱形建築,身體語言從拆除與建構的概念出發,在作品中啟動人在社會權力結構下的被動性,提問探尋「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速度生活著?」及「有什麼樣的看不見的權力關係,隱藏在這個城市底下?」。
編舞 : 周書毅
舞者 : 林祐如、余彥芳、田孝慈、田懿葳、楊雅鈞、江侑倫、潘柏伶、洪佩瑜、王 甯、林修瑜
音樂設計 : 王榆鈞
影像設計 : 林婉玉
服裝設計 : 楊妤德
舞台 / 技術指導 : 余瑞培
燈光設計 : 莊知恆
製作統籌 : 林家文
宣傳影片製作 : 林婉玉
---------------------------------------------------------------------------------
主辦單位:國家兩廳院
演出單位:周先生與舞者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anddancers
Shu-Yi & Dancers, established in 2011, wishes to play a role in Taiwan's dance and culture field. It hopes to become an experimental theatre for all dancers and artists who wish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return allowing arts to be experimented, learned, and polished through time so as to build dance theatre aesthetics unique to Taiwan.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mpany, we had accomplished 4 productions and 28 performances, and there were about 4000 audiences participating with us. We expect to open a new page for modern dance of Taiwan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Producer|Shu-yi & Dancers
CONTACT/Production manage
LIU, Hsiao-Ling E-MAIL:shuyidance@gmail.com|[email protected]
TEL:+886-2-2721-7738
FAX:+886-2-2721-7742
ADD:8F.-4, No.15, Fuxing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 Taiwan (R.O.C.)
透過藝術駐村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評價
►【典藏藝術網】https://artouch.com/
►【典藏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rtxartouch/
台籍美國藝術家及表演者楊金池將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重要個展,名為【垃圾王族】,本回顧展內容涵蓋互動行為藝術作品、12英呎乘12英呎的鋁片編織壁飾作品、藝術家國際藝術演出的圖像及影像紀錄,運用回收鋁罐壓製成的方塊打造、一組五件且高達15英呎的戶外雕塑裝置,其間則穿插擺置了大型冰塊製成的坐椅,展覽的二個月期間,楊金池亦將於台北市不同地點,為觀眾呈現其互動行為藝術作品。
楊金池出生於台灣,不過至今居住於紐約市的時間已多於在故鄉的日子。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畢業於曼哈頓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藝術學士,1986年),並於1992年取得布魯克林的普拉特藝術學院的科學碩士學位。2009年《紐約時報》藝評中,藝評人何蘭德?寇特(Holland Cotter)以「神奇」一詞形容楊金池的創作。他曾獲紐約州藝術基金會(New York State Council on the Arts)、紐約藝術基金會(The New 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和富蘭克林熔爐文獻庫(Franklin Furnace Archive)等機構的獎助,亦曾多次參與國際駐村計劃,他曾演講於普林司頓和哥倫比亞大學,更曾獲紐約WCBS 廣播頻道和BBC世界新聞等媒體主題報導,創作亦可見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台北時報》、《Art Asia Pacific》藝術雜誌和《The Village Voice》週報和其他重要媒體藝評專欄。楊金池的目標是要運用藝術探討環境和社會問題,並發起長期且正面的改變,他以自身的行動演出挑戰每個人,因其深信透過眾人團結一心來克服阻礙,我們將能改善這個地球及自身。
【垃圾王族】楊金池個展
展期|2016.04.01-06.01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網站|http://goo.gl/tsQc0x
透過藝術駐村 在 2021鄉關何處藝術駐村紀錄影片 - YouTube 的八卦
2個月、2座小村、5組藝術家,他們在花蓮的縱谷區 駐村 。 透過藝術 幽微的視野,重新看見花蓮在一般觀光化的視野之外--這片土地的故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