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廚房】
直到16世紀中葉,廚房和食物才成為繪畫的主題。先是源自法蘭德斯(Flanders)等低地國,接下來流傳至義大利之後,廚房在繪畫中頓時成為進行各種活動的場所,從食材準備、烹飪到嬉鬧、打架、飲食、調情,甚至打盹等,各種動作和事件都有可能會在廚房發生。
不過畫家並沒有打算要呈現各類菜餚上桌後的模樣,17世紀時,畫作裡的食物多半還是處於準備過程中,各種食材解剖處理後尚未烹飪前的狀態。對於畫家來說,藉由寫實主題結合道德或寓言性質,以傳達深層意涵,比起畫出特定菜色來得重要。或許以學院派角度來看,這類傾向寫實風格的風俗畫地位並不如歷史畫、宗教畫或古典題材,卻是個人認為〝藝術生活化〞的絕佳範例。
在那個醫療與科學尚待發展的年代,血統階級與貧富之別依舊牢固(除了荷蘭共和國是少數例外),食物供應自然並不穩定,資源分配更是不均等。豐富食材的描寫既可突顯階級、財富→有錢人家的廚房才有能耐貯存大量食物,同時也象徵了歡樂和滿足感→這麼多的食物看起來就讓人開心,完全消弭對於飢荒的恐懼。
======================
文切佐.康比(Vincenzo Campi ,1530/1535–1591)可說是文藝復興時期北義大利最早以法蘭德斯風俗畫的寫實風格從事創作者,他也是克雷莫納(Cremona)當地首先畫出屠夫、肉販、魚販和廚師、廚房傭人等勞工群像的一位畫家。其實康比為了糊口,主要還是接受富人委託,製作聖人和肖像畫,但到如今,他那些捕捉了平民面貌的傳神描繪反而令人更印象深刻。
康比出自繪畫世家,父親和兄弟們都是同行。克雷莫納位於北義米蘭和威尼斯之間,繪畫風格受到威尼斯畫派影響,又因地緣關係,法蘭德斯與德國藝術也自然揉進其中,醞釀出康比作品中精彩的光影效果和豐富色彩。
康比的《廚房》(The Kitchen,1590-91)為文藝復興晚期從宗教主題或神話故事,轉變至現世生活風俗描寫之作。康比的年代之後沒多久,應該說他去世後一年,巴洛克藝術始祖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便來到羅馬,準備展開他的巴洛克革命。
藝術史家認為康比所引領的風俗畫,也啟發了卡拉瓦喬即使從事宗教主題,卻仍相當激進寫實的風格。
======================
廚房在古代雖然不是居家生活重要空間,卻構成不可或缺的服務性網絡,除了料理食物,也可作為儲藏室、酒窖,為居住者提供食物和飲品。許多在廚房工作的傭人或許一輩子都未曾離開過這個空間,而是由女主人或地位較高的管家前往廚房檢視狀況。
《廚房》一畫展示了許多同時發生的生活和動作,營造出一個混亂的工作場域。
從廚房的大小可以看出主人家若不是相當富裕,就是貴族家庭,並非小門小戶的一般人家。傭人們在大廚房內正在準備各種各樣的肉類、餡餅和麵包、醬汁和配菜,作為慶祝或假日的特殊餐點。若以左側被宰殺的公牛來看,暗示這是特別場合,可能正為一場婚禮宴席做準備。
文藝復興時期,在特殊節日食用大量肉類已成為傳統,因窮人吃肉的機會較少,讓他們更渴求肉類。那時的肉味道較渾重,通常會事先醃製,以平衡或是掩蓋其強烈的氣味。一般會把醃肉做成燉肉或燉湯,再搭配麵包食用。
======================
從畫面上方可以看出畫家精通於透視技法。後方宴會廳有長型餐桌,桌上已擺好餐盤,餐桌也鋪上白色桌巾,自中世紀開始,為了讓餐桌看來乾淨且正式,便開始有此習慣。用餐空間自行獨立,並沒有跟廚房混雜使用,再度透露這是在一座豪宅裡。
奇怪的是,製作高級料理通常由男性主導,但此處女性人物卻是前景最明顯的人物。畫家讓相對少數的男傭人穿著灰色或棕色服裝,女人則穿上藍色、紅色等較飽和的顏色,吸引觀者注意力。畫面右側有火爐,光線也較為明亮,強調婦女在準備食物過程中的作用。
火爐也許暗示這幅畫作可能蘊含的寓言性質,亦即古希臘〝四元素說〞:土、氣、水、火中的〝火〞。
======================
整個廚房看起來忙碌又熱鬧,大家手頭上都有工作進行,也各自利用所有可使用的表面。
中間大桌旁有兩個女傭正在用擀麵棍做甜點麵團→桌上有蛋、糖和奶油。歐洲的糖在當時主要來自阿拉伯人在地中海小島開設的煉糖廠,產量少又昂貴,被視為藥用香料,可治百病並幫助消化→與現代把糖視為萬惡毒藥的觀念徹底相反,所以才在用餐結束時呈上甜點,餐後吃甜點的習慣也延續至今。看來她們正在製作飯後甜點。
大桌旁的牆邊工作台上,女傭為類似披薩餃(calzone)的餡餅塗上醬汁。前方老太太忙著搗碎香草,不過看她表情似乎怪怪的,不知道聞到了啥怪味?一旁女傭把起司磨成粉→推測可能是類似Parmigiano-Reggiano之類的硬質起司。右側年輕人皺著眉頭一臉認真的模樣,將野禽串成一串。再往前有位婦女正在處理大型禽類如火雞。畫面中間齜牙咧嘴的貓和狗為了禽鳥內臟爭奪叫囂。
光是看著畫面,彷彿周圍便籠罩了許多不同聲響和氣味。
正當整個廚房忙得簡直要炸開鍋時,左前方還有個孩子非常自得其樂,坐在大漏勺上吹氣球玩,喔不,其實是動物膀胱→比較有可能是豬膀胱。你知道的,那個年代又不能把屁孩丟給3C產品,總是要有一個讓他很忙碌又沒有危險性的玩具消磨時間,免得在大人們火燒屁股時還來亂,於是,較少被食用的膀胱便被廢物利用成為玩具。
注意看小孩鼓起的雙頰,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是受到達文西研究臉部表情與人體肌肉的結果所影響。
======================
這類廚房畫敘述的料理過程表現出人類控制自然,並改造自然產物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卻須付出相對勞力和時間,而且參加宴會的來賓無法看到盛宴的背後過程如此繁雜。因為貼近現實情況,也更能引起觀者共鳴。
在《廚房》畫裡,光是看充滿人物、動作和物品的畫面,以及生動的表情,就可以感受節慶的歡樂氣氛。而且整個狀況越混亂,就越顯得生氣勃勃,物資更充裕,主人家更富足。
再一周就是農曆春節,許多家庭年節團圓,準備年夜飯時,不就是這般熱鬧喧嘩又開心嗎?
康比的《廚房》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阿嬤家的新年,滿滿的各種年貨、菜餚香氣,大人們交談和小孩喧鬧聲,還有大式小樣的年菜與零嘴,整天忙著吃,嘴巴沒停過。當然,口袋裡還藏著好幾個紅包袋和水果軟糖。
沒想到一幅文藝復興節慶廚房畫就讓人好想家…
#文藝復興 #廚房畫
#拜早年先
#鼠年吉祥團圓如意
#羨慕在台灣過年的大家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透視醫聖大小寫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天淨沙 ◎羅青
枯 藤:鏡頭從
一條電線
移到一團
或緊或鬆或糾纏不清的電線
然後跟著出現
一朵被千萬條電線
五花大綁的白雲
出現出現出現
不斷的出現
老 樹:鏡頭順著
一隻狗抬起的腿
上移到水泥柱渾圓的腰
特寫──紅色的「高壓危險,請勿靠近」
特寫──藍色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特寫──金色的「保留戶推出歡迎訂購」
再上去,是搖搖欲墜的變壓器
是半節孤零零的水銀燈
雙雙被掛在水泥柱的頂端
維持不平衡的平衡
變壓器夢囈似的震動著
嘶喊出一串模糊的口號
水銀燈獨眼似的眨動著
拍發出一組不祥的密碼
提示著各式各樣若隱若現的
危機
昏 鴨:然後
鏡頭從
閃爍的路燈移向
一顆閃爍的星
拉近──來一個特寫
原來是一架飛機的尾燈
尾燈下,緩緩浮現出萬家燈火大小屋頂
屋頂上,霍然凌空的是千百支電視天線
天線平展雙翅
似千百隻昏鴨的枯骨
在日曬雨淋風吹地震之間
在十字架似的竹竿之上
默默忍受
各種訊息的電擊
小 橋:鏡頭由昏鴨的骨架
移到工程的鷹架
再移到結構複雜的鋼架
鏡頭拉開
一組四通八達的人行路橋
赫然在目
特寫「保密防諜,人人有責」
特寫「蜂蜜香皂,彩蝶褲襪」
特寫「服兵役是國民最光榮的義務」
特寫「新版出國移民辦法大全發售」
特寫「團結奮鬥,謹防分化」
特寫「亂鳴喇叭,罰九佰元」
橋上人擠人(有扒手在活動)
路標一「總統府方向」
路標二「中興橋方向」
路標三「大中華戲院方向」
路標四「大世界劇場方向」
遠處(不良少年在相互鬥毆)
電動字幕上出現
板橋方面嚴重塞車堵車
士林方向交通號誌失靈
往三峽方向的臺灣汽車客運
在建國南北高架橋上拋錨
流 水:然而高架橋下的黑色流水
在翻滾一陣子之後
仍若無其事的流下去
鏡頭推近
特寫並分析水質
成份是:腳踏車、機車、轎車
大卡車、軍車、警車
於是鏡頭一陣伸縮
在舊的淡水河道上
一條新的淡水河
以蒙太奇的手法
五顏六色的正式宣告誕生
人 家:淡水河上
開始出現一條條
彩色的蛇影
從兩岸的公寓中
紛紛遊走到河邊來聚飲
華西街的夜市
開始錦蛇般的蠕動了起來
中華毒蛇研究所的對面是
回春性病專門醫院
精割包皮的招牌(特寫)
鱷魚皮包的商標(特寫)
蛇鞭、蛇羹、蛇膽、蛇酒之後
是一堆又一堆價錢愈來愈賤的
進口蘋果(請搖動鏡頭)
大人小孩邊走邊吃
順便把蘋果種子隨意吐在
兒童樂園與動物園之間
古 道:樂園外面
是平坦寬敞的立體交叉高速公路
計程車在其上橫衝直撞
來往穿梭(請伸縮鏡頭)
時間計程,費用計程
通過交流道(特寫)
通過收費站(特寫)
保持距離,保持速度
通過霧飄區(特寫)
通過休息站(特寫)
在國際機場附近
有許多冷氣觀光遊覽車
忙進忙出(剪接快速跳動)
在楊梅交流道附近
有一列市立殯儀館的靈柩車
消失在往龍潭方向的路上
那首家喻戶曉的
古道進行曲
在車聲消失以後
變無聲的飄揚起來
無聲飄揚,飄揚無聲
飄起一天黃花地丁的種子(特寫)
在一座黃花開滿的岡上(特寫)
西 風:時間當然是三月二十幾號
風當然是西風
所有被吹起的種子花球
都在研討爭論風的
正確方向──並進一步懷疑曆法的真偽
有些種子是早在數百年前
就飄過來落地生根的(淡入)
有些則從這裡飄入數百年前
不再出現(淡出)
有些尚在半空中踟躕浮游
有些已決定在雲間流浪
更多的是降落在高速公路
粘附在各種車輛的輪胎上
不顧一切的向前滾進
瘦 馬:一輛千里馬(特寫)
飛速駛過造橋
通霄駛過后里
豐原不停,花壇不停,白河不停
開進中船公司、中鋼公司
開進亞洲最大的貨櫃轉運中心
把善化、彌陀、佛光山拋在輪後
在佳冬加油之後
開足馬力──衝向恆春
衝向恆春核能電廠
不料──車子在墾丁國家公園附近
出了車禍
現場一攤攤的汽油
燃燒起
巴士海峽經心動魄的晚霞
(新藝綜合立體彩色寬銀幕)
夕 陽:巴士海峽的夕陽
一枚沉重的水雷
渾身是刺
顏色殷紅
西 下:噗通一聲──
從南中國海與東京灣的海圖中
潛入冰冷又純白的浪花之內
(一切都按分鏡計畫表
完美無缺的在進行拍攝)
斷腸人:(按照拍攝進度)
一條半浮半沉的大木船
此刻應出現在
畫面的左邊
向右飄流
飄來了一船
瞪著大眼睛的
中國人
在天涯:(開麥拉)
大木船開始在大海中下沉
特寫:遊艇在鞭炮聲中下水
幾隻腳在浪花中踢動淹沒
特寫:許多手在遊行的隊伍中舉起
長長的頭髮在水藻的糾纏中散開
特寫:香皂滑過的細腰在電視裡出浴
許多吶喊在風雲中消失
特寫:「以建民國」的歌聲在戲院中
響起
(沉船的地方)
海水
浪花
海水
浪花
(沉船的地方)日出
海水
浪花
海水
浪花
(沉船的地方)
一架出國包機的影子
輕輕撫過
沉船的地方
那轟隆轟隆的影子
有如一張貼不住的廉價膏藥
隨貼隨落
有如一張被揉皺的紙片十字架
隨風滾動
而那架飛機
則如一把製作精巧的玩具裁紙刀
在破碎的亞洲地圖上
姿勢優雅的,一掠而過
--
◎作者簡介:
本名羅青哲,湖南省湘潭縣人,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生於青島。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任輔仁大學、政治大學英語系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翻研所、美術系所教授,中國語言文化中心主任。明道大學藝術中心主任、英語系主任。一九九三年獲傅爾布萊德國際交換教授獎。
一九七四年獲頒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國內外獲獎無數,被翻譯成英、法、德、義、瑞典等十三種語言。畫作亦獲獎多次,並獲大英博物館、德國柏林東方美術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美術館、美國聖路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遼寧美術館、臺灣美術館等國內外公私立美術館收藏。曾出版詩集、詩畫集、畫集、論文集、畫論集五十餘種。
--
◎小編哲佑賞析:
羅青在八零年代發表《錄影詩學》詩集,不僅以詩作實踐,更在詩集後記清楚的說明對錄影詩學看法。羅青認為中西在詩作和繪畫上有著不同的表現語言,西方著重時態時序,漢語傾向於直觀、直陳、直探本源,在繪畫上亦有「手卷思考」和「散點透視」的特徵,較不受時空次序限制。而現代鏡頭可定點,可散點,可全景,彷彿融合了中西兩方特色,嘗試用文字來重現鏡頭,也可以減少作者分析性的解說,讓讀者能夠更主動參與詩中意象的言外之意。
這首長詩改寫馬致遠的〈天淨沙〉,但關涉的層面很廣,不僅在寫作手法上力圖創新,更擴充了〈天淨沙〉的鄉愁意蘊。首先,開篇一節「枯藤」變為「電線」,孤獨的衰朽遂成分割的天空,「五花大綁的白雲」象徵著失去的自由。延續著分割意象,「老樹」上貼著各樣告示牌,紅藍金黑各有標語,都是撒尿佔地的痕跡;「昏鴨」原來是飛機的尾燈,又彷彿已成枯骨,是十字架般平翅的天線,每日接收爆炸訊息,卻再也無法飛行。
這些訊息是什麼呢?「橋」作為溝通連結的憑藉,在此如電線般繁複,密諜與蜜蝶難分,一面宣示效忠一面大舉移民,甚至「總統」、「中興」與「大中華」、「大世界」,原來可能都只是一齣大戲,身在台灣的我們幾乎寸步難行。下兩小節的「流水」、「人家」,聚焦在時間之流中的芸芸眾生,而紛亂的樂園外圍卻是彷彿送終暗示的「古道」和「西風」,飄揚的黃花自然就是失敗的革命了。到此,整首詩不斷的轉換場景,又不斷的透過羅列景物滲入作者個人的寓意,可說是「錄影詩學」的具體實踐。
然而從「瘦馬」開始,詩作的調性漸漸有了轉變──敘事性增強,「敘事者」的角色介入更多,比如「瘦馬」疾駛不停而在前往核能電廠中車禍,暗喻著以經濟發展為第一目標的危險;「夕陽」與「西下」巧妙的運用了「太陽」在中國、日本共同擁有情感寄託,讓它在台灣成為一枚「水雷」;而最後的斷腸人在天涯,明白說出了斷腸人就是就是「中國人」,來到台灣原來不過是「一張貼不住的廉價膏藥」,〈天淨沙〉原作的孤獨鄉愁在此轉為大敘事的國族失根,一切都只是隨風輕意掠過的紙片,映照著破碎的國土,像浪花,也像砂石,在風中遙想完整。
--
美術設計:林宇軒
圖片來源:林宇軒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羅青 #天淨沙 #錄影詩學 #詩與畫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8.html?m=1
透視醫聖大小寫 在 Facebook 八卦
展覽回顧//
很高興在1/16日下午和前來座談會的觀者分享一些這次展覽的創作脈絡
在將近兩小時的座談當中由朋丁主理人依秋做開場
由我和曉嶸用互問問題的方式來分享我們各自的創作歷程、風格養成以及這次展覽的構成
分享內容很多我也用文字和草圖整理出了其中討論到這次展覽我的創作的歷程分享給當天無法前來的觀者
以下長文
一年前朋丁邀約展覽時,剛好遇到我要準備生產的階段,因生完小孩後的恢復,加上育兒過程種種,讓所有創作時程延後。之後依秋再次詢問關於展覽的可能,當時關於生小孩過程已有一些感觸,想畫成作品,與朋丁和曉嶸多次討論關於展覽內容、創作想法、概念後,決定以『母親』這個主題為出發。
雖說『母親』是這次展覽的主軸,但我與曉嶸各自對該主題站在不同的透視點及感受,也不確定各自會以什麼角度出發和產出什麼樣的作品。
第一幅完成的創作是"Breast Feeding",這張初稿誕生的情境是當時的我剛餵完六個月的母乳,其中的感觸讓我寫下幾個關鍵字,並隨性畫了一塊鉛筆草稿。這件作品講述一個母親巨大的軀體必須提供另一個小生命所有養分,在一個一直被掏空的過程中表現一個空洞的狀態,慢慢遺失自我,與新生命相互枷鎖的過程。
確定以『母親』為展覽主題後,我先試著把這個概念的草圖再描述的明確一點,並配上顏色。這幅畫前前後後進行了三個月,過程當中覺得很陌生、也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為擔心自己是否能將餵母乳這個畫面以我的風格和美感取得一個平衡,再來是了解曉嶸的作品都以精緻渲染、寫實的風格創作,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元素與同展創作者做呼應,便開始嘗在畫面某處加上陰影和亮光。
進行第二幅畫之前,有兩幅草圖正在進行,一個是我對母親與寶寶彼此之間依附關係的想法,另一個則是”The Pregnant Woman"的草圖。前者想以聖母瑪麗抱嬰孩的神聖畫面為出發,而嬰孩與母親的身體則縫合成為一體;後者則是強調一位懷孕女性的身形、姿態和內在情緒為出發。
"The Pregnant Woman" 以水彩繪製完成,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該媒材,但我希望這一幅所呈現的效果能比平常畫風再揉想、情緒化、有機一點,所以最後選擇在版畫紙上用水彩和不透明水彩繪畫。當後續依秋問我選擇其中一幅作為掛毯圖像,我就選擇了這幅,稍微低調但又有份量的畫面(加上一些印花)適合放大掛在牆上也適合像母性觸感依樣包覆在身上。為了美國廠商機器讀取顏色製作方便,我又用數位方式將該畫重新上色了一遍,才送往廠商製作,以機器編織成為一件大型展覽周邊商品。
“Ovulator"這幅的概念講述的是一個女子等待的過程,用我喜歡的靜態方式和平庸的情緒分別表現內在的心境。這個等待已經有一段時間,使得畫中女子已經不再緊繃也不再掙扎,覺得就算下一步不符合自己期待好像也已經無所謂。『排卵者』的障礙就是在一邊了解自己身體狀態的過程中也要一邊嘗試解決各種bug,過程當中無法保證什麼,即使對精子卵子結合的流程、期待胚胎成長後及其過程都瞭如指掌,卻不能控制它的發生。畫作背後的生育醫學海報為參考舊式德文醫學海報,海報上的女性構造也像是不斷地提醒著她該擁有的生理構造及目標。
"Ovulator"正是我在懷孕前一年多的心境。畫面當中希望用複雜多樣的印花成為周圍裝飾呼應女子的內心,也跟女子簡單、平庸單調的樣子成對比。
排卵、懷胎、及哺乳像是三篇完整的章節,經歷完這些階段,下一張我便前往了目前正在通過的育兒過程。Play Room(遊戲室)這個空間畫面一直在籌備這次展覽的過程當中出現,也許是因為每天我都在經歷白天凌亂的玩具空間和夜晚收納的過程,善用物體構成場景的我覺得也可以將此畫面構圖。於是我把自己為女兒設計和擺放的玩樂空間和玩具的圖片都拍下來,直接選用這個空間做為這幅圖的草稿。除此之外我還想加入一種神秘感,希望透過一份窺探的視角,去觀看畫面中所發生的事。畫面的左側加了窗簾,也讓觀眾產生一點模糊的印象,去探討主角應該是母親還是幼兒這樣的問題。而原本在草圖規劃要用迷幻抽象圖樣將四邊框著整個畫面,最後改成右邊及下面的L型抽象印花則是參考70年代迷幻抽象紋路和木頭紋路來加深觀看者在多個具象物體和抽象紋路之間的混亂感,也是我在育兒過程當中的視覺角度和精神狀態。
與"Breast Feeding"一樣,畫中我希望能加入一些物件上的光和影,去與曉嶸的寫實畫法做呼應,在兩幅畫繪製過程當中,為了在我原本的色塊繪畫方式與陰影渲染畫法做出一個平衡,研究了一些藝術家的創作,覺得自己怎麼畫好像都會畫出一種人造塑膠感,也許是壓克力顏料這個媒材給我的感覺吧,「那我為何不就這樣去發展呢?」遂形成畫中的另一種畫法。這幅“Happy Hour” 也成為這一列畫作當中的最後一幅。
關於三幅抽象畫作,是我一直想嘗試但卻一直沒有機會真正用顏料下去起筆的畫作。雖然草稿本上已有數張抽象的構圖,但覺得要如何完整的建構抽象形體和配色都是非常陌生。這次三幅畫為『母親』主題系列畫作的衍生,同樣也試著模擬和想像也許用嬰孩的角度看母親的世界是這些畫面。我選了三個非常簡單的女性及母親元素作為基底:乳房、子宮以及依附關係。運用這三個簡單的元素作為出發,用很單純、幻想、隨機的方式來構想我對這三種元素的視覺畫面,在繪製過程也以比較輕鬆、實驗性和好玩的態度,就像是老師給小朋友一個主題小朋友無需顧慮太多可盡情作畫的那種感覺進行而產出這三幅畫。
喜歡嘗試多種媒材的我,幾乎在每個展覽上都希望能有其他不同表現方式的作品產出。2015年接觸到馬賽克磚,製作家中的小傢俱,因此而對製作過程有深刻的印象。這次展覽又想到也許可以用這些繽紛的馬賽克磚作畫,然後產生一系列的立體作品。Cube #1-#5 靈感來自時常陪女兒玩的統感玩具——疊疊磚,而每個立方體磚可由大到小疊成一個高塔,也可從小到大收納成一體訓練嬰幼兒的物體大小、空間概念和手部肌肉,每個立體磚也附有號碼表示順序等等,是一組透過多項方式達到玩樂和訓練效果的玩具。
我設計的立方體各個有五個面,我用很簡單的元素為每個面設計圖案包含數字、印花、動物、表情等等。使用馬賽克磚過程必須習慣許多不確定性和意外,像是磚塊的位置擺放與形狀切裁等等,這些不確定因素更讓圖像和立體作品產生童趣感及對應育嬰的過程。這系列作品除了可真的堆疊、收納外,也可單個收藏作為居家裝飾和擺放盆栽使用。
謝謝這一段期間各界的支持與指教
希望往後能有更多從不同觀點和感受出發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透視醫聖大小寫 在 第1302章奇怪之處- 透視醫聖 的八卦
PTT小說網為你提供透視醫聖最新章節,作家大小寫的作品透視醫聖繁體版,更多透視醫聖相關小說盡在PTT小說網,看到記得告訴您的朋友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