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內部,有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地域,人稱三蘆。
那是被淡水河及兩條疏洪道環繞、由水路區隔開來的獨立區塊,宛如文明都市裡的一座孤島。
跟島外的和平繁華相比,島內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有道是,勸君多長一隻手,再到三蘆街上遊。
紛擾、動亂、無序,宛若九龍城寨再世,生活在這篇非法地帶的每一天都是戰爭。
若要從雙北地區找出一股能抵擋台中的勢力,也許只有這個地方。
只有最險惡環境,才能造就最兇悍的戰士。
□
桃園與台北的疆界,兩方人馬對峙,彼此都嗅到了同類的氣味。
「台中人不拿槍,敢到三蘆街上走嗎?」三蘆軍挑釁。
「你真有種,就到沙鹿來按一次喇叭試試。」台中軍豎起中指。
叭──
一個三蘆軍毫不客氣地按著手中的汽笛。
他身後的上百隻汽笛緊接著響起,一時間宛若選舉造勢現場。
這是再明顯也不過的挑釁。
尖銳的汽笛聲就像一根根銳利的鋼針,不斷刺激著台中人火爆的神經。
很多台中人將按喇叭視為街頭開戰的信號,也因此有了「三車三響」的傳統。
所謂的三車三響,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在台中街上按了一聲喇叭,就需要提前叫警車來處理。
按兩聲喇叭,則是救護車等級的事件。
若你聽見有人按了三聲喇叭,那麼就可以省略以上兩個步驟,直接預約靈車來收屍了。
這種心照不宣的危險默契,讓外縣市的人路經台中時往往連人帶車開啟靜音模式,以免客死異鄉。
然而瘋狂鳴笛的三蘆軍只是漫不在乎地打了個呵欠。
「蘆洲火車站,火字下面喬,笑你不敢。」他們嘴角微揚。
自古以來,「桃園打架坡」、「基隆天空競技場」、「三重天台商場」併稱北台灣三大聚眾鬥毆聖地,吸引無數格鬥家從全台各地慕名而至。
但是真正的內行人都知道,論單打獨鬥,蘆洲火車站火字正下方那個不起眼的擂台才是最窮凶極惡、同時也最具公信力的格鬥場所。
傳聞在過去數十年間,只有一個男人成功活著走下擂台。
「可以啊,但是記得下次槍戰不要帶刀,很丟臉。」台中軍嗤之以鼻。
氣氛並沒有想像中的劍拔弩張,這場戰爭的爆發太過奇怪,彷彿是有人在背地裡操縱好了一切。
每天都活在戰爭中的三蘆軍對真正的火藥味極其敏銳,老早就發現了異樣。
「真打也好,假打也罷,反正打贏就對了。」台中軍拍拍臉頰,振奮精神。
雙方僵持了數秒,一個三蘆軍突然嘆了一口氣。
「其實我也很想知道,三蘆對上台中到底誰會贏。」他無奈地苦笑:「但這個問題恐怕永遠不會有答案了。」
凶神惡煞的三蘆軍緩緩向兩旁退開。
台中軍一愣,一時間無法理解眼前的情況。
那絕非怯戰的退避,也不是友好的讓路。
那更像是過馬路的時候,不想被大卡車撞到的閃躲。
框鏘。
隊列深處傳出沉悶的金屬敲擊聲。
突然其來地,台中軍的每個人,全身上下的每根汗毛全部豎了起來。
他們不可能沒有聽說過,這位台灣個體巔峰戰力的代表。
歷史記載上,唯一在蘆洲格鬥淘汰賽奪冠並且生還的男人。
「博啟……天尊……」台中軍的眼瞳微微收縮。
狂霸的氣息撼動全軍,天下無雙的男人昂首闊步地走了出來。
天尊的背上扛著一根掛滿槓片的奧林匹克標準槓,恐怖的重量讓槓身微微彎曲。
他用弓步深蹲的姿勢前進,每踏出一步,背上的槓片就會相互撞擊,發出金屬擠壓的悲鳴。
天尊的眼睛不大,眼神卻很銳利,魁武的身軀上烙著圖騰般的刺青,活像是戰國時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上古神將。
他的身後沒有跟隨著千軍萬馬。
他一個人就是千軍萬馬。
巨大的威脅感壓迫下,台中軍裡一輛水泥車的駕駛怕到失去理智,腳掌肌肉緊張收縮,一瞬間踩緊油門。
霎時間,整輛水泥車失控暴衝,直直朝天尊撞了過去。
轟。
天尊晃了一下。
水泥車好像撞到一座山,錯愕地停住。
「尬拎拿機掰。」天尊單手抓住車頭。
司機驚慌失措地換倒車檔,猛踩油門。
嗡嗡嗡……
引擎發出無助的哀號,厚重的輪胎瘋狂空轉,吱吱嘎嘎在地面上刮出青煙,卻愣是一公分也無法逃離。
天尊另一隻手從口袋裡拿出一包乳清,用牙齒撕開包裝,把粉末狀的高蛋白倒入水泥車後面的攪拌罐。
攪拌罐轉動,緩緩拌勻水泥乳清。
「你他媽……」台中軍集體傻眼。
只見天尊腰間發力,車輪瞬間離開地面,整輛水泥車被抬了起來,充滿蛋白質的營養水泥咕嘟咕嘟灌入天尊口中。
他拋下水泥車,擦擦嘴巴。
天尊打了個飽嗝,灼熱的氣流宛如龍王吐息,遙遙噴在台中軍每一張錯愕的臉上。
「在座各位,都是三公分。」天尊獰笑。
無所畏懼的台中,終於向後退了一步。
這一退,就是氣魄上的全面敗北。
□
逃離瘋狂世界北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飛出了戰爭:一個結束,與另一個開始》
美國最後一次從阿富汗起飛的航班,留下了許多未兌現的承諾和阿富汗未來命運的問號。
美國歷時最長的戰爭以毫不客氣、也毫不掩飾所有缺陷的方式結束。
喀布爾國際機場跑道上滿是垃圾,阿富汗人想離開、卻走不了的人們繼續徘徊在機場大門外,他們對未來充滿恐懼與不安,正如這個國家的未來也充滿了問號。
美國人,走了。這曾經是許多阿富汗戰士的渴望,也是許多平民特別女性的恐懼。
美國最後一班飛機,提前一天,8月30日,下午三點起飛。那天夜晚,塔利班勝利地向夜空開火,這一次炮火代表的是慶祝,不是殺戮。
離開的最後一天,兩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於喀布爾國內航站樓中,昏暗的燈光下,與塔利班戰士握手。
一排處於飢餓且脫水的阿富汗人,登上了灰色飛機,他們是最後被撤離的阿富汗人。在幸運的指間之間,這架飛機帶著他們遠離死亡威脅,也同樣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對美國人和西方盟友,噩夢結束的日子在星期一终於到來。再留下來,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難民,多少恐攻。
但結束不等同和平:它往往只代表這個任務,這場戰爭無以為繼了。
最後一天,曾經於815塔利班入城喀布爾後保衛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的數千名美軍,也是在波濤洶湧的情況下陸續起飛,離開。
離開不只是機場,包括一個到後來不知為何而戰的戰場。
一架又一架笨重的運輸機,在最後幾個小時內,「飛出了戰爭。」
與之前被擊敗的蘇聯軍隊不同,美國人的遺產並不是一片佈滿被毀壞的裝甲車殘骸。
相反的,他們留下了提供勝利者塔利班精銳的武器和裝備。這是 20 年和 830 億美元,美國裝備阿富汗軍隊和警察部隊,一個「意外的禮物」。
但阿富汗也再次進入了另一個循環。
這個循環已經反復定義了過去 40 年的暴力和動盪史。
自 1979 年蘇聯入侵以來,這是第五次,一個舊秩序崩潰,另一個新秩序建立。但每一次新秩序都伴隨著復仇、清算:最終又跌入另一場混亂和戰爭的循環。
阿富汗的未來現在由塔利班決定。他們是否會像 1996 年一樣,從一群爭鬥的軍閥手中奪取權力,並且延續復仇的循環?
還是真正接受其領導人最近幾天承諾的新道路: 一種對過去的接受與和解。
難題不只留給塔利班,也留給美國。
自從賓拉登和基地組織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對美國發動恐怖攻擊美國總統小布希宣布美國揮軍阿富汗、作為全球反恐戰爭的第一步以來,近 20 年:而現在,美國如何界定與它在 2001 年全力推翻的政權,新的關係?
對於美國人而言,那同樣是一個對於過去報復或和解的選擇。
當然,美國還得面臨過去廿年在中東地區種下的仇恨種子,那包括了阿富汗、伊拉克、敍利亞、利比亞⋯⋯任何國際恐怖主義威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攻擊並復仇美國。
美軍撤離,塔利班執政,或許從此之後,阿富汗的農村可以是寧靜的,他們發生空襲的可能性大幅減少。
夜深人靜時,再也沒有匆忙掩埋的路邊炸彈,政府車輛爆炸或只是擠滿一般平民家庭的小巴士遭火箭攻擊,全家死亡。
但阿富汗人們也普遍擔心,隨著美國人的真正消失,塔利班統治的真實面貌將是什麼?
人們也會擔心,在塔利班只會戰鬥不會執政的情況下,政府官僚體系的崩潰,阿富汗混亂的局面,阿富汗很難修復的經濟、基礎建設毀滅和糧食短缺及伴隨而來致命的飢餓。
美國在阿富汗的衝突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撤軍,不是突然決定的,它已藴釀多時。撤離阿富汗,早在 18 個多月前已由川普政府確定了。當時川普政府與塔利班簽署了一項協議,撤軍時間表比拜登更早,2021 年 5 月 1 日前從該國撤軍。
「和平協議」中,作為交換,美國釋放戰俘,塔利班同意停止攻擊美國人,並阻止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在該國避難。
但事實上,和平協議忽略了一件事:與世界上最先進的軍隊作戰多年後,塔利班的影響力,已成倍增加。他們佔領偏遠關鍵戰區的前哨和檢查站,鄉村地區,主要道路。
今年年初,塔利班更進一步,已佔領幾個主要城市。
當時的美國正在爭論拜登政府是否可以上任,川普正在美國本土全面反擊他沒有敗選。
誰也沒空理睬塔利班。
直到危機,全面且無情地攤開在所有人的面前。
當拜登總統和北約在 4 月宣布美國和聯軍將於9 月 11 日撤出時,塔利班已經攻佔一個又一個地區。
對於美國扶植的阿富汗安全部隊要麼投降,要麼成群結隊自己解散。
於是,如螺旋般發展,很快的,阿富汗省會城市也被塔利班圍困。
儘管拜登和其他美國高級官員一直認為美國空軍和阿富汗軍隊加起來人數接近 30 萬人:但據美國官員私下稱,在最後幾天,阿富汗安全部隊逃的逃,自行解散的解散,軍隊的總數僅剩原來的六分之一。
阿富汗軍隊逃離的不僅僅是戰鬥,包括絕望。
另一個美國人很少注意到的是美國早已悄悄不知不覺減少部隊。但這件事卻深深影響阿富汗政府及軍方。他們明白一件真相:美國自 2009 年 12 月以來,在阿富汗一直處於撤軍階段,早在歐巴馬總統時期,數萬軍事人員已於美國對抗ISIS時,也就是2014 年起自阿富汗撤離。
從那時起,阿富汗人和美國在阿富汗的盟友,一直處於警覺和猜疑的階段,各方都努力確保他們的未來和他們的商業利益。
這種不確定性加劇了西方所譴責的阿富汗官員腐敗,但諷刺的是美國仍然繼續用數十億美元養活他們,一廂情願期待阿富汗政府可能以某種方式改變,自立自主。
現在,從戰爭的金庫中汲取養分的阿富汗前政治家、前企業家和前社會精英們,最終都逃離了。
最後一架美國軍用飛機起飛,留下至少 100,000 名有資格在美國重新定居的阿富汗人,因為他們曾與美國人一起工作。
撤離工作開始於 7 月,當時對幾千名阿富汗人美國尚進行有序而適度的撤離:但隨著喀布爾於 8 月 15 日崩潰,情勢急遽變化,終而演變成一場世界末日的出逃。
人們棄車行走至機場:美國軍隊以紅外線監控機觀察人群是否帶著炸藥,但人太多了,多到曾經踩死了小孩,多到紅外缐沒有發現那名超級炸彈殺手。
回憶15天來,瘋狂想逃離的阿富汗人從運輸機腹部墜落,包括8/15日那天直升機以轟隆聲倉惶撤離了美國大使館。
阿富汗在喀布爾當地美國大使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外交使團之一。
當西貢淪陷,直升機被當地人互相以一隻手和一隻手拉扯,最終人掉入大海的疏散悲劇場景,阿富汗的撤離讓人想起了前一代美國戰爭的場景。
“我們與塔利班有著互惠互利的關係,”一名阿富汗士兵諷刺地說。
他在夜深人靜時擠在機場人海附近,手持標牌、文件和合法護照,美國士兵手持步槍以手電筒照亮,他們被美軍大喊大叫,要求他們停止前進並返回。
其中一個人被一串帶刺的鐵絲網夾住,驚慌失措的家人趕緊將其拉了出來。
一年前,或十年前,或 15 年前,塔利班是林木中的影子,看不見的幽靈。他們將美國、北約和阿富汗軍隊面前的地面,變成了佈滿地雷的地獄。每往前一步,心中都得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前面的朋友突然被地雷炸成兩半怎麼辦——哦,止血帶放在這裡,他的血型是O型陽性。
然而,在美國這場戰爭的最後幾個小時,塔利班已經不是躲在森林的幽靈,他們就在該國首都,就在總統府,就在機場大門的另一邊。
他們突然變成無處不在,塔利班的黑白旗幟圍繞著美國僅控制的機場陣地,圍繞著人群,最後是由他們製定時間表,逼美國人結束戰爭——而不是按照美國人想像的911。
對於在戰爭最後幾週駐紮當地的美軍而言,他們的任務已不再是巡邏、平反叛亂行動或清除地雷。
他們不再攻擊塔利班武器藏匿處或炸彈製造商,因為炸彈製造商及其指揮官,現在正控制著這座城市。
年輕的美國士兵和海軍陸戰隊的任務是設法幫助那些有幸抵達機場大門附近的人:他們把人拉過門檻,到達未來可能過上更好生活的地方。
當然有時那些阿富汗人並沒有合法的文件,被拒之門外。再多同情,也不得不拒絕。
美國人在最後幾個小時,再次面臨軍事損失——13 名美國軍人,週四在伊斯蘭國恐怖襲擊中喪生。當時美國士兵試圖對一群拿著文件的阿富汗人進行分類,以供撤離:而這些人中,有一個自殺炸彈客,於是近 200 名阿富汗人在同一場恐怖襲擊中共同喪生。
這是一場毀滅性的屠殺。
在卡達、科威特、德國和美國,數以萬計的阿富汗人如今坐等在基地,他們已經遠離塔利班新政府的陰影,但他們也不確定何時或如何到達美國。
在美國,歷史學家和分析家將回顧美國為什麼失敗?解決方案和被誤導的戰略是什麼?也許美國人民會要求對成千上萬的生命和花費的數兆美元負責,為什麼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塔利班最終重新掌控局面,甚且比 20 年前更強大?
也許他們不會在乎,而是關注受到戰爭深刻影響的美國,能否繼續前進——包括政治、經濟和個人。
至於留在阿富汗這個擁有 3800 萬人口減去最近幾週逃離或死亡的數千人的國家,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問自己及任何願意傾聽他們的人:接下來,阿富汗會發生什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world/asia/us-withdrawal-afghanistan-kabul.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逃離瘋狂世界北商 在 ⋈馬克太太住英國亂亂說Mrs.Mark Share with U Facebook 八卦
#若捱不過孤單感美好事物㑹就會離你更遠
我本人是就是一個極度沒安全感的小孩,有部分是自己得個性,有部分當然是家庭環境養成的,只不過到達一個年紀時,心裡缺口無法填補時,乾脆就逃離家裡,眼不見為淨,還是高中我就搬出去住,當然下課就是跟自己所謂的朋友鬼混,我很怕安靜,很怕一個人在家,雖然我怕鬼,但我更怕孤單的來襲,那是一種似乎被世界遺忘的感覺。
有段時間我腦子終於開竅,願意好好讀書,千拜託萬要求,才能分期付款的上補習班,沒辦法在那之前我實在太混了,於是我用讀書讀書讀書來填空缺口。
-
我如願的考上大學,脫離不想要的生活,至少,從此不用再見到那些霸凌我欺負我的同學,但心裡的那份孤獨感還是存在的,那種想要被認同想要被需要,被關注被愛的感覺,不是新交幾個朋友就可以擺脫掉,即便大學生活能多采多姿,夜唱狂歡後的空虛,還是充斥我全身,然後我很快的掉入愛情,在認知裡,愛情不就是,彼此都是獨一無二的,熱戀期裡,被關注被需要被認同,有如健達出奇蛋,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但我太天真了,熱戀期後,想要維持健康的感情發展,可不是我很需要你,你很需要我,愛你愛到死,床上瘋狂搖,就能長長久久的,我的這段戀情,非常的不健康,對方常動手,不是真的打我,但大力推我,使我站不穩去撞牆,要我下跪求他,你們說這關係對嗎?
-
當然我也不是真的沒救,我知道這男友不是我能託付ㄧ生的人,在逃離了這段感情後,很快,我受不了黑夜來臨心裡的孤單,我又跳到下一個坑,這次更誇張,我陷得更深,也或許那時已經畢業離開學校,面對社會的課題我消化不好,唯一能讓我心裡舒服點的就是往男人倒,最後當然也是很難看的收場。
我效法動力火車跳上車子,只是我是離開傷心地南部,北漂去了。
我一路逃,其他人卻以為我很勇敢到處闖,只有我知道我在閃避各種傷痛,與那包覆我全身的孤獨感,在台北後,孤獨感更重了,常常站在往台北火車站的天橋上看著車子咻咻的開,每個人好像都有著他們的目標,不停地往前移動著,而我能站在原地,不知道我能幹嘛,我能去哪,我不是沒有抱負理想,只不過心太脆弱敵不過挫折,討厭每次低落時,孤獨感侵蝕著我全身,我以為我是缺一份愛情,在這五光十色繁華城市裡,要找到人陪還不容易嗎?手機打開約會APP多好用,只是太急著付出真心,不是嚇跑人,就是剛好正中當了對方一夜的獵物。
-
這種各種方面都失敗的時候,真的是很想殺了自己算了,後來,改變了策略,決定要試試一個人面對孤獨,其實是自我放逐,感謝當時的誠品敦南,只要半夜睡不著覺,就往那裡跑,啃書去了,久了才發現,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會有這種孤獨感,尤其是離家鄉越遠,就越容易有,當你有理想目標,可是能力還不夠給力,一個人時就很容易有這樣的感覺,有些人很害怕,有些人能挺過去,我就是那個很怕的人,結果越害怕越糟糕,很容易因害怕急著消滅這感覺,就誤以為有了愛情一切就沒事了,也會因這樣忘記自己本來的抱負,人家隨便幾句話,就融化跟他去,開始要編織你們的未來。
✂️……………………………………………………………
其實談戀愛沒有錯,但能走長遠的戀情,不是你往他靠,而是你有你自己建造起來的王國,你有本事要愛,也有本事給愛。
孤獨感來襲時,你可以藉由其他事轉移注意力,無論追劇還是吃點美食,還是要像我ㄧ樣假掰的去看書都可以,但要永遠記得自己離開家時的目標,廢完後繼續往前走。
很抱歉的得告訴大家實話,孤獨感幾乎是所有年輕離家的人都得面對的第一關,但面對它,享受它,好好服用它,能讓你心靈更強壯,也讓你思緒更清晰。
#你的孤獨只有自己能擺平別以為能藉由其他情感代替_有天終究會回來讓你面對
#所謂的情感不只是愛情_依賴著友情也會讓友情起化學變化
⭐️IG太太的真實日常:https://instagram.com/black54399?igshid=1ixwh4bg37yht
🎁IG的新代購,這邊賣得會跟社團有些許不一樣唷
https://instagram.com/mrs_mark18?igshid=69ex8a0gjdkq
⭐️很掉漆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6OQsDMgXx95gmZMK03h4Q
🌟限量商品除了VIP群組這個頻道會最先上哦大家追起來
t.me/mrskmarkinuk
⭐️買到剁手團👇
馬克太太住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