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武漢新冠肺炎抗疫前線鬥士,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殉職
【2月18日10時58分,51歲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的的生命從此定格。武昌醫院的同事們至今都不能接受,這位身材健壯、爽朗熱情的院長,也被新冠病毒擊倒。
在武昌醫院成為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前,病房裡就陸續住進了不少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劉智明意識到病毒的不簡單,曾經組織院內職能部門進行區域劃分,按照傳染病防治的要求收治類似病人。到了1月21號,武漢市政府將武昌醫院列為收治新冠肺炎的專責醫院之一,並在三天之內,要完成醫院設備及病患轉移。就在三天不眠不休的工作中,劉智明院長也倒下了。他住進了加護病房時,還不時用手機和同事聯繫工作事宜,並詢問同事的健康情況。他的妻子蔡利萍也是一名醫護人員,那段期間,她站在抗疫的前線,他的丈夫劉智明拒絕了她的探視及照顧,兩個人大多是用微信互相打氣。沒想到,劉智明沒撐過病毒的侵襲死亡,當載著劉智明遺體的靈車緩緩開離醫院時,蔡利萍追著車痛哭送別。】
{內文}
揮霍著淚水,至此,這是最難說出的再見。
2月18日上午10點58分,一個在新冠疫情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是武漢武昌醫院院長 神經傳染科專家 劉智明。在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昌醫院是武漢市七家首批定點醫院之一,1 月21號,劉智明收到任務,要接收新冠肺炎病人,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處理。
(武昌醫院黨委書記/王力霞)
他從不推諉,特別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候,我們在三天的時間,要將院內的499個(非肺炎)的病人要(轉)出去,連夜我們還要把醫院按照院感的要求,進行區域的劃分,又要成立專班,僅就這三天之內,我們完成收治500個(新冠肺炎的病人)這樣的一個任務,他三天三夜都沒有休息
不眠不休的三天三夜,要將一所綜合性醫院,改造成傳染病專責醫院 難度極大,調配床位 醫療物資,每件是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武漢醫院急診站長/張衛東)
我記得是在1月25號早上,劉院長一早上就給我打電話,他說張主任,為了保護我們的醫護人員,不能讓我們的醫務人員太疲勞了,打疲勞站很容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感染)
但此時的劉智明,卻已被確診感染。同事再次走進他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牆上,大家都不敢相信,51歲的劉院長已經離他們遠去,在icu病房裡,劉智明從院長變成了病患,但肩上的使命,一直沒有放下,他一一打電話詢問同事是否健康,不停的回覆微信,詢問病人收治的情況,醫院的防護做到位了沒有?
(武漢醫院急診站長/張衛東)
我當時就淚流出來,我說劉院長我說已經在住院了,您還在關心我們,我說我沒有什麼話,我說我就兩個內容,第一個我保證完成您交給我的任務,第二個您千萬千萬要保重身體早日的出院
在病逝的前一天,醫院為搶院他的性命,一度裝上了葉克膜。
(武漢協和醫療隊長/李太生)
他應該是1月19號開始起病的,病情不是特別重,也給予了及時的診斷,和及時的氧療,以及相應的一些治療,但是病情逐漸加重,2月13日病情突然加重,14號就轉入了我們協和醫院負責的同濟醫院中法新區的ICU重症病房接受插管
然而劉智明沒有挺過這一關,他是這場"戰疫"中,第一個染病離世的醫院院長。他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護理長,夫妻兩人都站在最前線,當時接獲丈夫染病的消息時,她所屬的光谷院區,被列為第二批發熱病患的定點醫院,兩天的時間,醫護人員不眠不休的協助患者轉移,她根本無法去探視丈夫,其實這已是她自1月23號以來,連續工作快一個月的時間了。
(武昌醫院長劉智明妻子/蔡利萍)
你為什麼喜歡多啦A夢 (我一掏把病毒變走了)
一邊是和同事們忘我的工作,一邊是對丈夫的擔憂,後來,她曾去探望過劉智明的情況,但大多的時間,都是劉智明的主治醫生發來的訊息,"不好 他很不好,越來越不好",但由於劉智明拒絕了妻子的陪護,兩人後來就一直是用通信軟體相互打氣。只是,殘酷的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蔡利萍只能心碎的吶喊,送上最後一程。
(武昌醫院長劉智明摰友/劉家敏)
他的個子高 一米八 長的很秀氣 一方面工作很熱情 認真細緻 就是很積極很陽光 很有活力有朝氣的青年
(武昌醫院前院長/金捷)
醫院怎麼發展,有時候經把他的想法思路,跟我們有時候還經常聊一聊。最後一次看到他就是在他們醫院被定為定點醫院的頭一天,我們一起在市衛健委開會,見了他打了個招呼,第二天他打了個電話,說他們成了定點醫院,下一步要怎麼來做。初六七吧,我就聽他們說他病了,當時給他打電話就是一個關機狀態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近期的報導,李文亮生前所在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有230名醫護人員被感染。急症科主任艾芬說,自己12月底已發現病毒有機會人傳人,多次警告上級要加強防護裝備,但不獲理會,後來更被約談批評造謠,醫院也要求不能公開討論疫情,不能留下任何紀錄,當時說「病毒無明顯人傳人」,令不少醫生護士都放下警惕,才會導致醫院內多宗感染。
(新聞旁白)
CNN跟一名醫護人員談過,她感覺她們是"手無寸鐵被送上戰場",她跟同事原本在治療病患,結果自己也成了患者之一
遺憾似乎一直持續而來,自2月以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已有 5 位教授因新冠肺炎去世。其中包括社會學院教授柯卉,中國工程院士段正澄,公衛教授劉筱嫻,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林正斌及生命科學院教授紅淩。另外,也傳出武漢第八醫院院長王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中國衛健委人事司副司長/段勇)
17號也就是本週一,退伍軍人事務部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妥善作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的通知
比照上戰場的烈士從優撫卹,但大多數的故事無法一一被記錄,這群人,身處不同的領域,曾在社會留下印記,直到被新冠肺炎奪去生命,黯然消逝,在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上,用血肉築成的鬥士,不平凡的人生,該永遠被尊崇。
退伍軍人症治療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返家一萬里】
【9月24日】
03:00出發,救護車的鳴笛聲,劃破寂靜的黑夜,從奇美醫院加護病房出發,前往300公里外的桃園國際機場。
這一趟任務很特別,我們要送一位德國藉工程師回家,回到10,000公里外的家。
出發前02:00我去了一趟8AI加護病房,我們再次的核對了所有要帶的物品:兩天份的藥物、管灌飲食、急救藥物、病歷摘要、足夠量的氧氣、機場和德國隨行醫師的聯絡電話、航空公司的聯絡人電話、沿路可以下去求援的醫院名單、…. 這些日子來,雖然已經演練了無數次,但是還是深怕有遺漏的地方,要依查檢表做最後的確認。
一行人,包括英語能力較強的雅玲擔任特別護士,萊納和他的太太,05:30要到達機場,得趕上07:10起飛的班機,經香港飛往法蘭克福。
和萊納和他的太太道別後,回到家裏,我還是睡不著的,心裏掛念著~要不是白天加護病房還要查房,我是希望我自己能親自護送這一趟的。幾個小時的等待真的不好受~
在07:30分,終於接到雅玲的電話,一切順利,上飛機了!
如果以單程機票約三萬來計算的話,這次航空公司拆掉11個位子(為了要放擔架床),加上兩位醫療人員的來回機票,和太太的單程機票,如果不算航空公司的額外收費,這一趟返家的旅程大概得花費約50萬。
【8月16-25日】
三年前的夏天,加護病房住進來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是一位56歲的德國藉工程師。因為公司人員見他兩天沒去上班,會同飯店人員進入房間,發現他倒卧在地上。腦部斷層掃描只有小量的出血(可能是跌倒時受傷),但身上有多處擦傷而且有壓瘡,所以可能已經倒地一段時間,同時已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另外,X光也顯示有肺炎,且有低血鈉症,所以必須懷疑是非典型肺炎。最後確定是,
「退伍軍人症」,很快就進展到呼吸衰竭、敗血症併彌漫性血管凝血異常,還合併心肌梗塞,意識不清。
雖然已經很快確認是「退伍軍人症」,但是因為他過去有狹心症、體重過重,且平常又以啤酒當水喝,既使在多種抗生素的治療之下,仍是非常不穩定,除了每天高燒之外,就是很差的血氧。這要是台灣人,我們很早就會召集所有家屬,告知「情況很不樂觀」了。但是,每天會客,我們卻只能和他的德國同事與台灣主管解說病情,心理非常不踏實。不知道他在德國有沒有親人,能不能聯絡得上?
整個團隊都戰戰兢兢的,心想,一個人離家一萬里,在外工作,如果客死異鄉,那他的家人一定很難過。因此,我們心理都有一個使命:「一定要安全的送他回家」。
而我每天的例行工作,就還要和德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報告萊納的病況。他們本來希望能夠盡快以SOS專機轉送回德國,但是,我認為風險太高,他們則尊重我們的決定。
【8月26-9月1日】
燒終於退了,氧合也不斷改善。終於也聯絡上他的太太和兒子,已經要飛過來台灣了。心想,拔管成功後,他就能轉到一般病房和家人相聚了。在呼吸器訓練這段時間,最困難,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是意識不清,還是聽不懂我們英文?於是,我們在全院找尋懂德文的同事來幫忙,把ICU常會用到的詞,寫成德文字卡,例如:癢、痛、喘、熱、抽痰、翻身、口乾…等等,來進行溝通。
果然有效,他就比較不那麼躁動了。我們終於能夠在9月1日拔管。但是,不到兩小時,他又喘起來,血氧又急速下降,只好再重新插管。那時候,我們心情簡直掉到谷底,心想,明天他太太小孩來,看到他插管的樣子,一定很難過。
【9月1-9月22日】
萊納的太太,非常有氣質,英文能力也強,因此和她溝通就沒有問題了。重要的是她對醫療團隊的信任,從不質疑我們的治療,也很感激我們的協助。因為語言的關係,她也無法到處走動,因此,我們同仁就幫忙她購買午餐。在兩次會客中間,也特別讓她進來陪伴,一定等到下午第二次會客結束才回去,那麼,她就能減少一次從飯店到醫院的來回路程。
有太太的陪伴,萊納進步的很快,我們也順利的拔管成功,再觀察幾天就要轉一般病房,但是,他們希望能夠直接回德國。但是,萊納仍需要頻繁的抽痰,使用氧氣,而且吞嚥也困難。所以,我就和德國保險公司的醫療團隊討論,何時要轉送回德國的問題。他們也要了這段時間的醫療費用明細。他們大概是認為台灣的醫療費用太便宜了(平均一天不到兩萬),所以他們決定再住幾天等再穩定一點再以民航機轉送回去,他們也開了一張88萬醫療費用的承諾書。
為了這一趟前所未有的10,000公里轉送,我們做了很多的準備與聯繫,不容許有任何差錯。德國方面也派出一位醫師也一位EMT來台灣接病人回去。
【9月23日】
明天萊納就要回去了,今天就有同事很貼心的發現他的生日快到了,於是我們就準備了蛋糕幫他慶生,真的是慶祝他「重生」。因為加護病房內不能點蠟蠋,我們就一人拿一支手電筒充當蠟蠋。這大概是他永生難望的一次生日吧?
~~~~~~~~~~~~~~~~~~~~~~~~~~~~~
【9月28日】
萊納的太太寫信來告訴我們,他已經可以自己進食了,而且還喝了這些住院日子以來的第一口酒!(這個願望在慶生時,他就要求過,不過,我們沒有答應他)她非常感謝醫療團隊的治療,同時也特別對我們的關懷與親切印象深刻。
現在,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們能真心的關懷每一位入住加護病房的病人與他的家人,而且「不分國藉」!
以此故事,祝福大家,在中秋節這一天,都能健健康康的與家人團圓。
而在中秋節這天上班的醫療人員,依然堅守崗位的努力和付出、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間,為的就是希望能夠看到,在來年的許許多多個中秋節裏,病人還能夠和她/他的家人團圓~
40天的加護病房,花費88萬~
返家一萬公里,旅費50萬~
健康的與家人相聚,無價~
#highreach
#highlike
退伍軍人症治療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返家一萬里】
【9月24日】
03:00出發,救護車的鳴笛聲,劃破寂靜的黑夜,從奇美醫院加護病房出發,前往300公里外的桃園國際機場。
這一趟任務很特別,我們要送一位德國藉工程師回家,回到10,000公里外的家。
出發前02:00我去了一趟8AI加護病房,我們再次的核對了所有要帶的物品:兩天份的藥物、管灌飲食、急救藥物、病歷摘要、足夠量的氧氣、機場和德國隨行醫師的聯絡電話、航空公司的聯絡人電話、沿路可以下去求援的醫院名單、…. 這些日子來,雖然已經演練了無數次,但是還是深怕有遺漏的地方,要依查檢表做最後的確認。
一行人,包括英語能力較強的雅玲擔任特別護士,萊納和他的太太,05:30要到達機場,得趕上07:10起飛的班機,經香港飛往法蘭克福。
和萊納和他的太太道別後,回到家裏,我還是睡不著的,心裏掛念著~要不是白天加護病房還要查房,我是希望我自己能親自護送這一趟的。幾個小時的等待真的不好受~
在07:30分,終於接到雅玲的電話,一切順利,上飛機了!
如果以單程機票約三萬來計算的話,這次航空公司拆掉11個位子(為了要放擔架床),加上兩位醫療人員的來回機票,和太太的單程機票,如果不算航空公司的額外收費,這一趟返家的旅程大概得花費約50萬。
【8月16-25日】
三年前的夏天,加護病房住進來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是一位56歲的德國藉工程師。因為公司人員見他兩天沒去上班,會同飯店人員進入房間,發現他倒卧在地上。腦部斷層掃描只有小量的出血(可能是跌倒時受傷),但身上有多處擦傷而且有壓瘡,所以可能已經倒地一段時間,同時已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另外,X光也顯示有肺炎,且有低血鈉症,所以必須懷疑是非典型肺炎。最後確定是,
「退伍軍人症」,很快就進展到呼吸衰竭、敗血症併彌漫性血管凝血異常,還合併心肌梗塞,意識不清。
雖然已經很快確認是「退伍軍人症」,但是因為他過去有狹心症、體重過重,且平常又以啤酒當水喝,既使在多種抗生素的治療之下,仍是非常不穩定,除了每天高燒之外,就是很差的血氧。這要是台灣人,我們很早就會召集所有家屬,告知「情況很不樂觀」了。但是,每天會客,我們卻只能和他的德國同事與台灣主管解說病情,心理非常不踏實。不知道他在德國有沒有親人,能不能聯絡得上?
整個團隊都戰戰兢兢的,心想,一個人離家一萬里,在外工作,如果客死異鄉,那他的家人一定很難過。因此,我們心理都有一個使命:「一定要安全的送他回家」。
而我每天的例行工作,就還要和德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報告萊納的病況。他們本來希望能夠盡快以SOS專機轉送回德國,但是,我認為風險太高,他們則尊重我們的決定。
【8月26-9月1日】
燒終於退了,氧合也不斷改善。終於也聯絡上他的太太和兒子,已經要飛過來台灣了。心想,拔管成功後,他就能轉到一般病房和家人相聚了。在呼吸器訓練這段時間,最困難,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是意識不清,還是聽不懂我們英文?於是,我們在全院找尋懂德文的同事來幫忙,把ICU常會用到的詞,寫成德文字卡,例如:癢、痛、喘、熱、抽痰、翻身、口乾…等等,來進行溝通。
果然有效,他就比較不那麼躁動了。我們終於能夠在9月1日拔管。但是,不到兩小時,他又喘起來,血氧又急速下降,只好再重新插管。那時候,我們心情簡直掉到谷底,心想,明天他太太小孩來,看到他插管的樣子,一定很難過。
【9月1-9月22日】
萊納的太太,非常有氣質,英文能力也強,因此和她溝通就沒有問題了。重要的是她對醫療團隊的信任,從不質疑我們的治療,也很感激我們的協助。因為語言的關係,她也無法到處走動,因此,我們同仁就幫忙她購買午餐。在兩次會客中間,也特別讓她進來陪伴,一定等到下午第二次會客結束才回去,那麼,她就能減少一次從飯店到醫院的來回路程。
有太太的陪伴,萊納進步的很快,我們也順利的拔管成功,再觀察幾天就要轉一般病房,但是,他們希望能夠直接回德國。但是,萊納仍需要頻繁的抽痰,使用氧氣,而且吞嚥也困難。所以,我就和德國保險公司的醫療團隊討論,何時要轉送回德國的問題。他們也要了這段時間的醫療費用明細。他們大概是認為台灣的醫療費用太便宜了(平均一天不到兩萬),所以他們決定再住幾天等再穩定一點再以民航機轉送回去,他們也開了一張88萬醫療費用的承諾書。
為了這一趟前所未有的10,000公里轉送,我們做了很多的準備與聯繫,不容許有任何差錯。德國方面也派出一位醫師也一位EMT來台灣接病人回去。
【9月23日】
明天萊納就要回去了,今天就有同事很貼心的發現他的生日快到了,於是我們就準備了蛋糕幫他慶生,真的是慶祝他「重生」。因為加護病房內不能點蠟蠋,我們就一人拿一支手電筒充當蠟蠋。這大概是他永生難望的一次生日吧?
~~~~~~~~~~~~~~~~~~~~~~~~~~~~~
【9月28日】
萊納的太太寫信來告訴我們,他已經可以自己進食了,而且還喝了這些住院日子以來的第一口酒!(這個願望在慶生時,他就要求過,不過,我們沒有答應他)她非常感謝醫療團隊的治療,同時也特別對我們的關懷與親切印象深刻。
現在,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們能真心的關懷每一位入住加護病房的病人與他的家人,而且「不分國藉」!
以此故事,祝福大家,在中秋節這一天,都能健健康康的與家人團圓。
而在中秋節這天上班的醫療人員,依然堅守崗位的努力和付出、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間,為的就是希望能夠看到,在來年的許許多多個中秋節裏,病人還能夠和她/他的家人團圓~
40天的加護病房,花費88萬~
返家一萬公里,旅費50萬~
健康的與家人相聚,無價~
#highreach
#highlike
退伍軍人症治療 在 預防退伍軍人病 - YouTube 的八卦
預防 退伍軍人 病. 7,090 views7K views. Feb 15, 2017. 27. Dislike. Share. Save.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CHP, Department of Health, HKSAR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