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林鄭一定要追究警暴?
因為這是林鄭挽回一絲民心的最後機會。
撤回惡法、釋放義士,固然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但林鄭想在敗局中作垂死翻身,挽回一點民望,不成千古罪人的話,立刻追究警暴,是唯一方法。
200萬名市民經過灣仔警察總部時做了甚麼?
舉起中指,大叫「警你老母」。
沒人煽動,人人自發,場面壯觀。
由14年開始,新仇舊恨,共冶一爐,香港人怒氣可想而知。
雖然該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我必須要說,
警隊裡有數萬人,當中一定有正常人,這是常理,沒可能沒有正常人的。
如果由林鄭帶頭追究不正常的警暴警察,
除了令特首民望有機會回升,還有機會改善警民對立之局面。
無謂讓少數害群警察一直害慘其他幾萬名警察,對不?
如果林鄭竟然還在猶疑暴警有沒有做錯…
從理性層面來看,已經有數以千計影片作證:
1)無警示下開槍,甚至射頭;
2)亂棍追打手無寸鐵的香港人;
3)不斷暴打包括處於示威區的學生;
4)用粗口辱罵市民及前線記者。
暴行太多,未能盡錄。
證據確鑿,無可死撐。
從感性層面來看,這幾次警暴真再次傷害了香港人的心。
之前我公開過一位16歲少女的錄音,由她親述612當天「發夢」進行和平示威卻被警暴鎮壓的難過心情。
我說過,那只是冰山一角。
其實從69/612到今天,我一直收到很多不同年紀的市民寄給我的、一篇又一篇的千字文:
有義工「發夢」在西翼目擊一班手無寸鐵的中學生在一片催淚煙之下逃生,有一位女生倒下,另一男同學上前幫忙時被速龍捉住亂棍毆打,幸得其他大人上前救人;
有學生「發夢」在中信大廈和平示威區被暴警不斷發射催淚彈追擊至停車場,逃至天橋時又被另一群警察拿著長槍威嚇;
有中女「發夢」被重重催淚彈困在中信大廈,慌忙間打給親人哭訴:「我哋咩都無做、冇暴動淨係救緊中胡椒嘅人,點解班仆街要發催淚彈?」
有救護人員「發夢」親歷催淚彈直接射入急救站,被迫逃至海富中心繼續救護工作;
有市民「發夢」在和平示威區護送孕婦離開時繼續遭到催淚彈追擊;
有老師「發夢」趕到金鐘救助學生,已跟學生一起後退至PP,卻依然不斷受到催淚彈攻擊,要慌忙經香港公園逃至山上;
有女生「發夢」由夏𢡱道退到中銀方向,看到高樓大廈之間峰煙四起,當場哭紅了眼;
有OL「發夢」跟學生由龍和道一起逃至中環海濱,過程驚險得要被迫爬欄逃離才能稍保安全。
有情侶「發夢」在添華道,見證警察有計謀減弱防線引誘示威者進入政總,然後大舉攻擊示威者。
還有很多很多,全部真有其人,他們也沒想過寫下來是要怎樣,只是想找個人分享自己不敢公開說的心情而已。
憑藉他們的文述形容,共通之處就是:
市民都是手無寸鐵慌忙退避;
警察則是「殺紅了眼」、「想攞命」、「趕盡殺絕」。
他們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對政府和警察的信心跌至新低點。
而我們最擔心的,是當中牽涉一班尚未成年、本應要對未來抱有希望的年輕人,他們在是次事件中受盡心靈創傷,不知何年才可復原。
香港人的言論自由,不是特首說沒被侵蝕就是沒被侵蝕。
由市民示威表達訴求卻遭無理暴力鎮壓;
到很多人不敢對事件表達意見;
再到人們開始只敢用「發夢」去述說遊行經歷。
種種事實反映,香港的言論自由,一早已被侵蝕,近日更被打壓至地上。
如果林鄭一如她自己所說,沒有賣港,那何不把握機會做一件實事,為香港市民追究暴警暴行,親手救回言論自由?
人微言輕,林鄭多數都讀不到這些字,即使讀到,也會漠視這類建議吧。
其實明知沒用,但不吐不快,就當深夜未眠,發開口夢。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開左Twitter和IG啦!想睇多d可以關注:Twitter: @hkStephenSYY / IG: hkStephenSYY 加入我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rshiu 你爆料我來講email: [email protected] ...
追究警暴 在 林日曦 Lam1Hey Facebook 八卦
為何林鄭一定要追究警暴?
因為這是林鄭挽回一絲民心的最後機會。
撤回惡法、釋放義士,固然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但林鄭想在敗局中作垂死翻身,挽回一點民望,不成千古罪人的話,立刻追究警暴,是唯一方法。...
See More
追究警暴 在 杜汶澤 喱騷 Chapman To’s late show Facebook 八卦
網民發起今日下午喺尖沙咀梳士巴利花園舉行「追究警暴、連繫穆斯林、守護公眾、與記者同行」和平集會。期間喺梳士巴利道警員同示威者發生肢體衝突,警員施放催淚彈,市民紛紛到附近嘅半島酒店暫避。有網民感激半島酒店開門俾佢哋,又大讚:果然係服務香港人嘅酒店!
睇嚟大家要狠狠咁懲罰呢間黃店先得喇... 但小編無咁多錢懲罰佢哋點算好?好彩半島酒店創辦人嘉道理家族,係中電嘅最大股東之一,哦~我一家大細都係幫襯佢哋㗎!咁大家唯有準時啲交電費啦!
#杜汶澤喱騷 #為何深夜總是餓 #LateShow #全民做兵 #我要做蝴蝶 #小杜燒熄 #教育電視 #CEO盤問室 #CEO會客室 #chapmantolateshow
=========================
【喱騷關愛課金計劃】
💰立即用轉數快/銀行轉帳課金:
http://bit.ly/2YAkJBz
=========================
【一週節目重溫】
🔴星期一《為何深夜總是餓》:
8/10 -水牛城雞翼 (http://bit.ly/30YUWQ7)
⚪星期三《LateShow》:
23/10-有骨氣,撐罷買?(http://bit.ly/31NLC1W)
㊙不定期放送《CEO會客室》
21/10 -第十一集 黄毓民(http://bit.ly/2N52dsJ)
🔵不定期放送《全民做兵》
4/10 -第五回(http://bit.ly/33NLy3D)
⚫不定期放送《我要做蝴蝶》
18/10 -第七回(http://bit.ly/33mVvEJ)
🔘不定期放送《小杜燒熄》
29/7 - 黑警打人(https://bit.ly/2YANnlc)
⭕不定期放送《教育電視》
23/8 - 搓乳無限Touch 第二回(http://bit.ly/2U1Ofeg)
=========================
🎥杜汶澤喱騷Chapman To’s Late Show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K5ZyPL
🎉豬友會專頁:
http://bit.ly/2ILA3Ee
追究警暴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開左Twitter和IG啦!想睇多d可以關注:Twitter: @hkStephenSYY / IG: hkStephenSYY
加入我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rshiu
你爆料我來講email: connectiontaiwan@gmail.com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追究警暴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新屋嶺人道問題】9月27日,五萬人沒有Happy Friday,而是齊集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聲援及關注新屋嶺扣留中心被捕人士。
自警方啟用新屋嶺扣留中心拘留被捕人士,傳言從未間斷。在示威現場,聽過一句口號:「上水新屋嶺」,群眾會疾呼回應:「香港集中營」。
國際特赦組織報告揭示,警方拒絕或拖延讓被捕人士接受法律支援的情況嚴重;有醫護人員指,部分新屋嶺被捕者骨折嚴重。來到這一晚,集會主辦單位更讀出一位男被補者的經歷,指警對他做出「超乎想像的虐待」。
有媽媽一邊說一邊揩淚。有美少女感謝前線時嗚咽。有人追尋真相。有人追究警暴。有人捍衛「免於恐懼的自由」。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於對話會指出,「警方高層已停用新屋嶺扣留中心」。然而,如受訪吳先生所說:「新屋嶺只是警隊濫暴的象徵。關閉新屋嶺不代表警察,不會在其他地方濫暴。最重要是追究警隊無差別、不根據守則使用暴力對待香港市民。」
引電影《1987:逆權公民》的一句:「我們剩下的武器只有真相。」再多的謠言,再大的恐懼,也不能阻擋香港人靠近真相。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追究警暴 在 區諾軒 Nok Hin Au Youtube 的評價
當日警察以槍彈瞄向示威者頭部,令人質疑是否使用過份武力。根據現時投訴警察的機制,投訢人要先向警察投訴課報案,並指出哪位警員失職,繼而才轉交至監警會調查。然而衝突發生當日,速龍小隊一概蒙面,而且沒有展示其警員編號,令投訴人難以辨識其身份,變得投訴無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