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甚麼虎克去考救生教練時
身旁都是這些高階經理人的理由
【觀點】為什麼高階經理人這麼瘋「鐵人三項」和「超馬」?從心理學談運動對成功的影響
文/李釧如
對這個主題這個好奇,是源自於我在讀 EMBA 時的觀察。兩年來,我發現身邊這些創業者與高階經理人,就像一個小小的成功者俱樂部,他們除了學術討論和餐敘社交外,最感興趣的項目就是運動鍛鍊,例如高爾夫、單車環島、登玉山、鐵人三項、戈壁挑戰等等,都是聚會時常提及的話題,而且近幾年愈演愈烈。
愛運動,是成功者的特質之一?
關於成功者與運動間的神祕關聯,其來有自、與日俱新。
過去研究論述不外乎:運動跑步使腦部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放鬆減壓,面對處於工作高壓的專業成功者,需要運動來調節身心。
例如,持續有氧運動超過 30 分鐘,腦內會陸續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運動改造大腦》等書都提到,和愉悅成癮較相關的是腦內啡(Endorphins)與多巴胺(Dopamine),腦內啡是類似嗎啡的物質,會使人產生愉悅感、鈍化疼痛感。再來是多巴胺,主要負責情慾感官,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並會在腦中形成報償迴路,讓人逐漸上癮。美食、遊戲獲勝、吸毒都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有愉悅興奮感。
撇除身體機能上的影響,我還觀察到另一個促使經理人風靡運動的原因:運動裡包藏的挑戰和目標鍛鍊,正逐漸被成功者視為個人成就勳章之一,用以強化自我肯定與社交展演。
成功者面對的事業挑戰與激烈競爭,遠比平凡世界刺激瘋狂,他們也常帶有要求完美與追求卓越的特質,除了需要放鬆減壓,更需要自我激勵與自我證明。
可是當成功者已經有錢有權有勢,除了事業成就高下與消費品味差異的攀比外,如何能更優雅而不言而明地彰顯自己更為優秀呢?這種展現,最好還要帶著「本質」上的優越性,不要是外在條件附加的,才顯得更超凡高明,於是,不難想見運動表現與身形鍛鍊的展演會成為成功者追求卓越的「新嗎啡」。
因為運動表現,並非富貴或透過消費就可完成,是需要時間鍛鍊的,需要意志力的一種展現。這樣的磨練與自我展演,更能彰顯個人獨特性與自我肯定,成就達成時,會使自己更有自信,就像網路上傳頌著運動節食瘦下來的嚴凱泰,帶著意志力與優越感說:「吃,都不能控制,你還能控制甚麼?」
再加上現今流行的運動型態是採揪團運動,除了善用APP量化己身紀錄外,還常運用社交軟體交流,即使平時各自努力,也會PO上Line或Facebook展示,到周末假日再相約團練,經理人戰友們彼此督促鼓勵,也一面吐槽較勁,當某目標達陣時(如全馬),個人成就滿足被同儕敬意眼光加倍膨脹,就進一步鼓舞個人持續不懈往下一階段里程碑(如進階到鐵人三項)邁進。
除了展現優越性,運動還能鍛鍊專注力!
心理學有一個理論名詞叫「心流經驗」(Flow),是指一種「忘我」的狀態,因為極度專心應對挑戰,深深投入其中而忘卻自我與時間、只有當下純粹的體驗。
「正向心理學」之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這是最高層次的愉悅,也是一種「高峰經歷」(Peak Experience), 當下每一個行動決策都異常流暢地銜接著下一個,也不費吹灰。專業運動員在專注運動時會出現心流狀態,而能達成超凡成就。
這或許是另一個解釋經理人瘋運動的原因:培養專注力,創造心流經驗。
除了運動員,心流體驗常出現在極緻卓越的專業者身上,這包括科學家、藝術家、行業頂尖專家,還有商業 CEO,其實也就是社會認定的成功者。
心流時期有如「神之手」介入腦袋,各種靈光乍現,是人類在生產力、創造力都超凡產出的關鍵時期,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Steven Kotler 在其著作《The Rise of Superman》提到,麥肯錫花費十年時間研究,發現頂尖經理人心流狀態下的生產力是平時的五倍;美國軍方統計狙擊手在心流下的學習速度,是平常的二到五倍。
成功者決勝負的關鍵:誰能更快進入「心流」的狀態
這帶來一個有趣推論和啟發。
有趣推論是:無論是王建民(運動員)、郭台銘(CEO)、柳大尉(《太陽的後裔》特種部隊),還是《美麗境界》的納許,除了天賦異稟、後天訓練以及環境際遇外,能夠快速進入心流狀態的這種能耐 / 心理素質,也許也是他們登峰造極的關鍵條件之一,比常人更快進入專一狀態。
因此,在客觀條件不變下,一個天賦好的人,如果能更快速進入心流狀態處於巔峰,時時發揮在最佳狀態,不就儼然一個成功者的姿態? 若能將心流狀態延長到極致,多次累積優越表現,不就能使人們獲得長期的幸福和成功。心流研究專家甚至聲稱,可以把找到、並盡可能延長心流狀態當作生活目標。
而運動鍛鍊,就是幫助經理人快速進入心流狀態的捷徑。
《The Rise of Superman》提到,極限運動員駕馭心流能力是一等一,因為身處於極端刺激冒險中,本能會被迫身體使用心流,否則就會遭遇危險。當我們在人生中進入心流狀態次數愈多,就愈容易馬上進入心流,像鍛鍊肌肉一樣,愈頻繁的使用,就愈懂得善用。而近來有許多研究發現,當人們從事高度專注的運動時(如馬拉松,鐵人三項,長途騎單車),與心流發生頻率高度相關。
文明生活的你我,似乎很難經常把自己放到極端危險環境中,而且大多數的客觀條件都屬不可抗力,非一己一時能改變,那麼透過專注運動進入心流,進而鍛鍊心流肌肉,就成為可自學,可駕馭,低成本的最佳捷徑。
運動除了減壓,更能讓自己更接近成功
簡言之,我們竟能靠「自己」鍛鍊來距離成功更近些。
無怪乎許多研究從成功者身上發現保持運動習慣這個共通性,不是為了減壓或健康管理的生理原因,也不僅是因自我肯定自我展現的等心理或社會因素,反而極有可能是這正是他們訓練快速進入心流的重要開關,能讓他們收放自如,隨時快速進入最佳狀態。(文轉經理人)
#高階經理人 #超馬 #鐵人三項 #耐力運動
追求痛感多巴胺 在 擁抱幸福感、抱抱姿勢、擁抱多巴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擁抱幸福感在每天擁抱6分鐘減憂鬱、活腦、少痛感- 康健雜誌的討論與評價 ... 代表之一,為員工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更鼓勵同仁打拼事業之餘,也要追求美滿的幸福人生。 ... <看更多>
追求痛感多巴胺 在 擁抱幸福感、抱抱姿勢、擁抱多巴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擁抱幸福感在每天擁抱6分鐘減憂鬱、活腦、少痛感- 康健雜誌的討論與評價 ... 代表之一,為員工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更鼓勵同仁打拼事業之餘,也要追求美滿的幸福人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