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幾個月前被交往七年的男友無預警分手,我一直單方面以為兩人在一起很快樂,誰知追問之下,他告訴我,在分手前一年,數次言談間的激怒刺傷到他,比如關心他與前妻及小孩的互動,或是評論他工作的狀況及跟老闆的應對。
我聽了實在是十萬個驚訝與不解,因為我單純是出自於關心或是閒聊,沒想到在他來說是對他人格的質疑與酸言酸語,因為他是個很冷漠封閉自己的人。
所以我一直希望用熱情跟開放的態度影響他,沒想到我的善意全被轉化為攻擊,聽到他的回應,我心寒之外,也很憤怒。
我感覺自己被法官不經審查就直接判死刑,當然也因為被分的很突然,現在都還走不出來,面對這種類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前男友,要怎麼去轉換心情,才能不被他的指責消磨掉自信心?因為被他那樣指責之後,我都開始怪罪自己是否真的不會說話而得罪到他不自知?
我最嘔的一點是⋯⋯我如果做不對說不對,以交往六七年的情分,不能明白告訴我嗎?
再退一步來說,我如果真的說錯話了,難道不能夠有原諒這個選項嗎?還是說,這一切就是不愛了,才有那麼多的理由?
不愛沒關係,能不能不要給我那麼多罪名啊!
回
你的心寒不也等同給了他判刑嗎
判他無情無義加不留情面
其實你冷靜想想
他何時提出對你可能都是突然
而這突然表示你們漸行漸遠有好一陣子了
你提了他對待前妻和小孩的例子
如果只有一次
是不會達到刺痛反彈的地步
一定是一再發生
你卻沒察覺
甚至覺得這個事有那麼嚴重嗎
真正嚴重的問題不是子彈打穿小腿
是穿越沙漠時鞋子裡有好幾顆磨人的小石子不准脫下鞋
他的冷漠封閉是你的解讀
你認為他給你安罪名
事實是那些都是造成後來會這樣的原因
不是在罵你
只是在陳述事實
是你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才認定他在給你安罪名
能跟你提分手的人
都是認真的
都是鼓起勇氣做的
那時的他是沒有能力清楚分析後講
也沒法給你太多時間答不答應
因為講白了又懸在半空的不確定更可怕
這麼突然的球
你若想接的不委屈不難堪
你就想他越突然
表示他越驚慌
可能是極度難受極度抱歉極度忍受不了了
不是針對你
是今天的結果一定是雙方一起造成
也許他走錯了路想錯方向
但主流的感情關係根本沒規則參考
他選擇最傳統的方法
先忍再說
等忍出了習慣
就會直達忍不住後的爆炸
不要怪他
他也沒準備好就要逃了
這時你若能約他出來
來一杯告別的咖啡
然後謝謝他有這麼大的勇氣提分手
讚美這次是他最man的一次
抱抱他
微笑分手
在分手時責怪對方的
都責怪不了誰
都只是不想讓自己好過而已
不是有什麼道理
最壞的是錯過學習智慧的機會
不怪才有智慧
才能無害分手
迴避型人格交往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八卦
老師您好:
幾個月前被交往七年的男友無預警分手,
我一直單方面以為兩人在一起很快樂,
誰知追問之下,他告訴我,我在分手前一年
數次在言談間激怒刺傷到他,
(比如關心他與前妻及小孩的互動)
(或是工作的狀況及跟老闆的應對)
我聽了實在是十萬個驚訝與不解,
因為我單純是出自於關心或是閒聊,
沒想到在他來說是對他人格的質疑與酸言酸語
因為他是個很冷漠封閉自己的人,
所以我一直希望用熱情跟開放的態度影響他
沒想到我的善意全被轉化為攻擊,
聽到他的回應,我心寒之外,也很憤怒,
感覺自己被法官不經審查就直接判死刑,
當然也因為被分的很突然,現在都還走不出來...
想請老師告訴我,面對這種類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前男友,要怎麼去轉換心情,才能不被他的指責消磨掉自信心?
因為被他那樣指責之後,我都開始怪罪自己是否真的不會說話而得罪到他不自知?
而且 我最嘔的一點是,我如果做不對 說不對,以交往六七年的情分,不能明白告訴我嗎?
再退一步來說,我如果真的說錯話了,難道不能夠有原諒這個選項嗎?
還是說,這一切就是不愛了,才有那麼多的理由?
不愛沒關係,能不能不要回扣我那麼多罪名啊!
迴避型人格交往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八卦
#大年初一大補帖
在大年初一的今天,和大家分享華人常見的鍛鍊阻礙,也就是卡關之處。當我們越有意識所陷落之窪地,就能一次次的慢慢地離開窪地,避免無意識地跌入。
-
最常在華人社會呈現的人格成熟轉化困境,就是沈淪在「受害者」心態中,對自己的受挫、受傷和受苦無能為力,有著巨大的冤屈和不甘,還有憤怒和痛苦。
因著這化也化不開的龐大情緒,有人受這樣的情緒叢覆蓋及淹沒,理性的調節及自我關照功能缺失,只能陷於不斷寄望有拯救者出現,用最快速及不費力的方式,帶他遠離現實世界,給予他最無微不至、毫無差錯的體貼照顧,並為他的人生背負起最大的責任,讓他不再痛苦、不再流淚、不再心傷、不再混亂失序。
另一種轉化困境就是,被困境擊潰重創下,也停滯在受害者心態上,但扭曲了內在受傷和挫折情緒,成為強烈的恨意和憤怒。在這樣的恨意及怒氣之下,個體已經無法覺察及體悟所面臨困境,能如何轉化成自己生命成長及提升的養分,反而陷落在無盡對這世界的報復、破壞,和攻擊。
人格成熟轉化歷程的耽溺和沈淪,會成為個體成長的阻礙,及過不去的關卡,讓個體在無限的負向循環中,漸漸地喪失生命能量和意志,進入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放棄和自我折磨中,無法如實的走過,以提升自己生命的內在力量,真實的感到自我的茁壯。
以下的【轉化困境】整理和說明,可說是在華人社會中普遍可以看見、觀察到的,畢竟我們有相近的社會文化基底、生命育成過程、社會階層意識、生活經驗及集體潛意識。因此,在繞圈圈原地打轉的困境上,也有很類似的自動化反應和情感思維模版。讀者可以初步了解人格原型的歷練過程,為什麼有些坎老是過不去,到底是自己做了什麼?沒做什麼?或是怎麼想的、反應的,才會讓那些坎,不斷的讓自己陷落。
【天真者原型的轉化困境】
「不要告訴我這世界的真相,我只想活在自己的想像」
華人的社會,陷落在天真者原型的人並不少,主要是我們的家庭和學校,還有社會,傾向給孩子單一而單薄的世界觀和社會觀。我們害怕孩子接觸複雜,希望孩子維持在越單純的面貌越好,這同時也給家長和老師減少不可控制的焦慮。所以,在華人社會以控制做為保護的請情況下,大人不會讓孩子實際去認知他所存在的世界,以免他被污染或受影響。所以總是告訴孩子:「你的本分就是好好讀書就好」,或是「不要接觸太多外在世界,盡量留在家裡,和父母在一起」。保護及受控制,正是天真者活在不切實際的天真世界的原因,就像是被養殖在溫室裡的花朵,連一點靠自己調節溫度和濕度的本能都不需要。
因此,有些人可能已經長大到過了成年二十歲的年紀,甚至已過了三十歲自立的年紀,仍會以自己單純而偏頗的認知概念去設定這個世界,以及他和別人的關係,而非是真實的認識及經驗這個世界。
【孤兒原型的轉化困境】
「孤立無援的恐懼及不安,誰來救救我,不要讓我一個人」
基於許多人對這個世界有著自己主觀的、自我中心的、缺乏經歷的一廂情願的設定,因此,在面對比家庭以外更大的世界時,許多人開始感受到強烈的衝擊、挫折和無助感,這些強烈的脆弱感受,使得許多人困在「受害」「受拋棄」「被拒絕」的驚嚇和受傷中,除了困在大量自憐和乞求被憐惜的情緒裡,許多人會在這個「孤兒」的人格原型任務中,耽溺於尋求一個可救助他、照顧他的拯救者,帶他遠走高飛,讓他終結龐大無助和受苦的失落情緒,重新回到渴望的愛的懷抱中。
這猶如跌到了,卻放棄站起來,而是在跌倒的地方頻頻哭泣,左顧右盼,希望能盼見一個同情他、為他走過來、為他彎腰,不論是牽起他手還是抱起他的身的人。越是渴望有這樣一個人出現(無論是拯救他的王子或聖母,還是為他奔馳而來的騎士),越是有這樣的一個胸膛出現,那麼耽溺困住的僵局,只會越拖越長。
【流浪者原型的轉化困境】
「原本害怕孤獨,卻在習慣了獨處和遠離後,回不去人群裡」
華人社會強調合群,或是必須要融入群體,為了求得群體的認同,人們通常非常害怕被群體排除或被團體排擠。我們對一個孩子的主流價值假定,就是要樂觀、大方、被大家喜歡、樂於和人交往,因此,在無意識中,華人家庭會從孩子很小開始,就灌輸許多在群體比較好生存的方式,拼命告誡小孩,也努力的叮嚀孩子要贏得別人的人緣,否則就是失敗、怪胎。
這樣的塑造和教養過程看似正面、積極,但在人生的歷程,若沒有經歷過孤獨的體會和獨處的挑戰,那麼一個人幾乎沒有機會離開旁人的眼光和價值觀,也就難有機會了解自己。
普遍來說,困在流浪者人格原型任務的人,有兩種情況:一是非常害怕進入流浪者的任務和關卡,害怕離開熟悉的群體生活,自己會無所事事、沒有目標和方向,因此即使現況讓他對於自己是誰充滿疑惑,也很痛苦長久以來聽命於人,沒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但他還是迴避承認,怎麼也不想踏入鍛鍊孤獨、承接自己生命的力量。
第二種情況的困局是,走進流浪者鍛鍊歷程的人,在經歷非常長時間一個人的生活和漂流後,卻不知道如何再回到人群裡,和其他生命連結,以及找回再回到社會軌道的方式。這也是一種淪陷,無法從流浪者的鍛鍊,讓自己準備好再回到這個世界。
【鬥士原型的轉化困境】
「害怕衝突,太習慣討好順應,我沒有勇氣去對抗和戰鬥」
華人社會傳統以來父權主義和階層制度,讓生命從小開始,就必須學會順應權威和沒有個人自己的聲音,包括:意願、意見、觀點和感受。即使生活已經感受到極大的侵犯和剝奪,甚至剝削,為了所謂的「以大局為重」及「以和為貴」,許多人處於長期被迫壓抑和無聲忍受的情境,無法激起對應這個不公和剝奪世界的勇氣。
這個現實世界是包含殘酷的、勢利的,同時也有就事論事、在商言商的現實利益運作在內,不那麼的講究人情義理,也不是以家庭的互助互持的理念在運作。
因此,困在鬥士人格原型任務的人,通常有不適應這個社會的現實面、勢力面的現象。同時,對於護衛自己的權利和利益,無法給予自己合情合理的認同和支持。時常會害怕衝突,而放棄訴求自己應當獲得的利潤和權利,而不斷的任人踩踏尊嚴,予取予求,同時有過於樂觀或太缺乏現實感,而在夢想實現的過程中摔落,受現實的教訓,而鬱鬱寡歡,無法重振自我。
【殉道者原型的轉化困境】
「掏空自我的人,漠視自己的需求、無限付出,卻仍填補不了虛空的價值感」
華人社會的殉道者人格原型的歷練,往往不是來自自己有十足的力量和把握,而身經鍛鍊,許多人,特別女性,是在非常小的年紀,就被推到「殉道者」的位置,彷彿要為家族的興盛獻祭,奉獻到捨棄自己的生命才夠。因此,許多人並無意識的淪陷在「殉道者」的人格原型塑造中,卻不是越鍛鍊越知道如何創造「助人自助」的道理,反而是過度付出到耗竭,不是生病就是崩潰。
這是殉道者最典型的沈淪,陷落在一堆的道德宗教的苛求,或是家訓規範的制約,要自己不斷的受沒有自我價值感的驅使,像無盡輪迴的一直以犧牲自己、漠視自我的付出,來換取內心所渴望,極度卑微的自我價值感和無私感。
這樣看似大愛無私的行為,並非真實的無私,而是因為恐懼被指責、被唾棄,也害怕面對內在強烈自責的罪惡感,而不得不符合的形象,或角色設定。
【魔法師原型的轉化困境】
「受黑暗面制服,自我誇大的以愛之名,行情感操控之實」
華人社會因為崇尚權威,有能力的人也都想要獲得受萬人愛戴的成就感和地位,因此有能力者,當走到魔法師人格原型階段時,很容易陷落在名聲的虛榮、地位和權力慾望的驅動,以自身的卓越能力,操弄及運作階層制度,為自己塑造自己的超凡地位,甚至誇大的自我吹噓,以讓信賴他或依賴他的人,為他供應和付出無盡的需求。
這是所謂魔法師的黑暗面呈現,是人性裡黑暗的勢力,因為無法掌控及節制自己的權力和名利慾望,而圖謀他人的生命福祉、利益,及侵犯他人的主體性,以「改造生命」之名、「消除災厄」或「實現理想世界」之名,行使操縱和控制心靈之實。
而另一種會遇到困局的情況是,對這世界抱持敵意和大量的怨恨,無法連結更大的,超越個人之外的世界或宇宙,來體認或領悟到生命的存在,都有無形的道和更大的智慧在牽引,身為人,我們需要臣服在更大智慧的安排下,領會生命的課題和鍛鍊,也才可能不會陷落在死亡是毀滅、除了自己以外別無依靠的僵局裡。
~以上摘自《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一書
-
蘇絢慧最新作品
《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
https://bit.ly/38GMERU
《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http://bit.ly/2UqpGpR
迴避型人格交往 在 【Line群組交流】迴避型依戀與眷屬(迴避型人格/逃避型依戀) 的八卦
在熱戀期的時候,完全發現不出來男友是迴避型的人格,直到進入磨合期,才發現怪怪的....,接著這段時間疫情爆發, ... 交友軟體成功交往的請舉手. ... <看更多>
迴避型人格交往 在 EP108 「迴避型人格」aka叢林裡脆弱的小白兔 - YouTube 的八卦

在戀愛關係的討論中,「#依附理論」時常被作為相處模式分析的依據。大致分為「安全型 人格 」、「焦慮型 人格 」、「 迴避型人格 」三種。其中「 迴避型 ... ... <看更多>
迴避型人格交往 在 [求助] (代PO) 迴避型依戀的女友-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學弟沒批踢踢 代po
以下直接貼他的原文
================
PTT的鄉民好:
女友是迴避型依戀,舉凡相處、見面、消費、約會地點
從不表達想法,連開選項都說我決定就好。
以前試過跟她約下午茶,想聊上述的事。
有說因為重視她的想法,如果能告訴我她的想法我會很開心。
但總用唸書、期中考、專題等等的躲開。
連約期中考完那週,她都反悔說改次,甚至避不見面好幾天。
但我也沒有抱怨或責備過,就等她自己來找我見面。
只是這樣下去遲早到盡頭,所以才上來求助廣大鄉民。
最近從共同好友知道她怕我發現彼此觀念不同就會離開她。
而且最不解的是她說不敢為感情投入時間心力,因為怕付出很多最後分手的話會很受傷...
已Google了很多文章(包含PTT的文),也買了書正在看。
想請教各位鄉民除了諮商(現在好像可以用視訊),「日常上」可以做些什麼呢?
現在有藉買了隨身印照機為由,印幾張合照。
並跟她一起挑一張喜歡的放在她桌上。
網上文章說這樣能讓她慢慢習慣自己也會有想念人的情緒。
除了都不敢溝通這點,我覺得其他方面都很好。
所以想再為這份感情努力。
還請鄉民不吝賜教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30.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2991904.A.D35.html
※ 編輯: AJhe0924 (114.137.230.102 臺灣), 06/06/2021 23:07:15
以上推文已轉,替他跟板友說聲謝謝
※ 編輯: AJhe0924 (114.137.230.102 臺灣), 06/07/2021 15:52:55
※ 編輯: AJhe0924 (114.137.230.102 臺灣), 06/07/2021 18:16: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