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實習醫師、住院醫師時期,動不動就需要大大小小的晨會報告。
特殊的病例,要做病例報告。
念了期刊,要有期刊報告。
念了教科書,要做讀書報告。
遇到病人死了,還有死亡病例討論會。
除了報告的內容要做成投影片之外,報告的內容你也需要爛熟於心。
因為一個小時的晨會報告,你除了自己主講的內容,教授師長們的comment,還會被在場者提問,如果你自己要講的題目,連你自己都不熟悉內容的話,保證開放提問時,會被電到黏在牆壁上,摳都摳不下來。
但我記得,曾經遇到了一個台籍的『外國醫學生』學弟,病例報告只有三張投影片。
第一張:A Special Case Report 報告者:XXX
#一個奇幻的病例報告
第二張:This patient is a 67 y/o women.
#這是一個67歲的女性病患。
(幹,後面真的沒有了)
第三張: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謝謝你們的關注
(e04...你對得起我的attention嗎?)
主持人、座長、還有在場的大P和主治醫師們,在場的人面面相覷,看著大P的臉色從紅轉綠再到紫,撇開被掃到颱風尾,一起挨罵的風險之外,其實蠻有趣的。(?)
猶記得那個學弟被大P們電到黏在牆壁上的時候,還不甘願地發出怒吼:
「我外放出來南部的醫院實習就是要休息的啊」
「報什麼狗屁報告啊」
(其實我到現在還狐疑,台中為什麼是南部?)
昨天,終於讓我刷新了三觀。
原來學弟還算是認真的,至少做了三張投影片。
原來下次演講,我可以不要做投影片。
先講題目,然後就『我們開始』(鞠躬),
然後就可以下台並且清場了。
#近十年前那場奇幻的病例報告是真人真事
#我好像還有拿隨身碟去把學弟的投影片存起來朝聖
「近十年前那場奇幻的病例報告是真人真事」的推薦目錄:
近十年前那場奇幻的病例報告是真人真事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猶記得實習醫師、住院醫師時期,動不動就需要大大小小的晨會報告。
特殊的病例,要做病例報告。
念了期刊,要有期刊報告。
念了教科書,要做讀書報告。
遇到病人死了,還有死亡病例討論會。
除了報告的內容要做成投影片之外,報告的內容你也需要爛熟於心。
因為一個小時的晨會報告,你除了自己主講的內容,教授師長們的comment,還會被在場者提問,如果你自己要講的題目,連你自己都不熟悉內容的話,保證開放提問時,會被電到黏在牆壁上,摳都摳不下來。
但我記得,曾經遇到了一個台籍的『外國醫學生』學弟,病例報告只有三張投影片。
第一張:A Special Case Report 報告者:XXX
#一個奇幻的病例報告
第二張:This patient is a 67 y/o women.
#這是一個67歲的女性病患。
(幹,後面真的沒有了)
第三張: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謝謝你們的關注
(e04...你對得起我的attention嗎?)
主持人、座長、還有在場的大P和主治醫師們,在場的人面面相覷,看著大P的臉色從紅轉綠再到紫,撇開被掃到颱風尾,一起挨罵的風險之外,其實蠻有趣的。(?)
猶記得那個學弟被大P們電到黏在牆壁上的時候,還不甘願地發出怒吼:
「我外放出來南部的醫院實習就是要休息的啊」
「報什麼狗屁報告啊」
(其實我到現在還狐疑,台中為什麼是南部?)
昨天,終於讓我刷新了三觀。
原來學弟還算是認真的,至少做了三張投影片。
原來下次演講,我可以不要做投影片。
先講題目,然後就『我們開始』(鞠躬),
然後就可以下台並且清場了。
#近十年前那場奇幻的病例報告是真人真事
#我好像還有拿隨身碟去把學弟的投影片存起來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