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免驚 高中生從農方案推動中
農委會推動【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
目前已將農產業相關的34校91班,
近5千位學生納入輔導對象!
參與計畫的學生最高3年9萬元的獎勵‼️
學生們到見習農場實際進行職涯探索,
了解農產業實際運作,
未來不論是畢業後投入農業,
或是進入大專院校農業科系,
都能更有效銜接。
學生申請資格條件包括:
✔️學期成績達全班前50%
✔️參加訓前研習
✔️每學年至少完成職涯探索20天
除了獎勵金以外,
在見習農場服務的期間,
農委會提供200萬元意外險與20萬元傷害醫療險。
此外,也懇請各地農友加入見習農場行列,
讓農業經驗可以傳承,
一起為台灣的農業基礎紮根。
有關方案細節與參與的學校資訊,
可上農委會農民學院>文件下載>獎勵高中從農方案相關文件瞭解(https://bit.ly/38juGEP)
#高中生從農
#農業首都
#青年從農
#青農
#雲林
#蔡英文
#蘇治芬
#一直都在_蘇治芬
#2020台灣要贏
#2020光復雲林
農民學院見習農場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八卦
#農業大學學員好康多 #農業經營準備金來了
為鼓勵新一代農民從農,減少農村人力短缺及農村人口老化,農委會推出青農農業經營準備金,針對具有農業經營技術和農業經營場域、年齡18歲到45歲的新進農民,最高給予2年72萬元的農業經營準備金,希望農業科系畢業生和受過農業專業訓練者投入農業。
為讓屏東縣農業大學的結訓學員也可以分享此一利多,屏東縣政府積極爭取,終於獲得農委員同意,將屏縣農業大學的訓練時數納入採計。 申請農業經營準備金,資格條件必需同時符合下條件,第一限制為年齡18歲到45歲的新進從農期間未達2年的農民,第二需具有農業經營場域並符合各產業類別條件,第三需具有農業經營計術者(包含農業公費專班畢業生、農業相關科系畢業、近2年農業專業訓練時數達150小時,農業公費專班畢業生,以及農業科系或非相關科系者經過150小時農業專業訓練);農業公費專班畢業生最高每年可領36萬元,其他農業相關科系或非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生如進入見習農場與育成基地訓練結訓者,每年可以領最高36萬元,未經訓練則最高每年18萬元,準備金會按月給付1.5萬元到3萬元。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其中有關非農業相關科系畢業近2年需有150小時的農業專業訓練時數部分,由於農業改良場所開辦的農民學院由於僧多粥少,常讓有志青農無法有機會上課學習,屏東縣政府有鑑於此在104年開辦農業大學讓18歲以上有志青農皆可報名參訓,課程有初階班120小時及菁英班40小時受訓時數,透過屏東縣政府積極爭取之下,農委會也同意得以採計屏東縣政府開辦農業大學學員之結訓時數,讓有志進入農業領域的青年農民取得農業經營準備金的好途徑。
另有關農業經營場域並符合各產業類別條件資格認定包含農糧類別水稻經營規模達1公頃、蔬菜0.2公頃、花卉0.15公頃等等;畜牧業需要已經取得畜牧場登記證書,未達公告隻飼養規模者,應取得農業用地做為畜牧設施容許使用同意書;水產養殖需取得陸上魚塭養殖漁業登記證或漁業權;近海漁撈則要水產相關科系畢業生,擔任漁船主未滿2年,且出海作業經歷1年內、90天以上。
符合條件的青年農民可以於7月15日起至8月31日止上網申請(https://www.yfreserves.tw/)。
農民學院見習農場 在 朱元宏服務團隊 Facebook 八卦
【農業】現正是產業趨勢
歡迎18-35歲設籍台中市滿1年對農業有興趣的原住民青年【讚】出來!
受訓期間每月津貼3萬元,12個月
【有興趣需要協助者請速電23293655朱元宏議員辦公室】
詳情請參酌:
105年度輔導營農計畫-【青年加農、賢拜傳承計畫】
最後異動時間:2016-03-08
發布單位: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105年度輔導營農計畫-青年加農、賢拜傳承計畫
壹、 計畫緣起
為解決臺灣日益嚴重食安問題、農業產業從業人口老化及推動「新五農政策」(農民、農業、農村、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自104年起設置「農民大學堂」以教育農民,並由源頭管理做起,鼓勵青年農民安心學習營農知能及加入農業生產,為未來投入農業工作做充分準備,效法德國師徒制模式,對遴選出之青年提供一年的實務訓練見習及基本生活津貼;對提供見習機會及場域之賢拜酌予支付指導津貼,讓農業賢拜之專業栽培技能得以傳承,並培育臺中市農業發展的接棒中堅人力。
貳、 辦理單位
一、 主辦機關:臺中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二、 承辦機關:本府農業局
參、 辦理方式:
一、青年加農獎勵:
1. 對象:對農業有興趣,尚未從事農業或準備從農之青年。
2. 申請條件:
(1)設籍臺中市滿1年。
(2)年齡18-35歲,以收件截止日為基準日,申請人應為18-35足歲(滿36歲者不受理),男性須役畢或免役。
3. 申請方式(採競爭擇優錄取):
(1)書面提案(簡式):固定格式,檢具申請書1份及提案1式10份,於105年4月1日至105年4月20日(郵戳為憑)以掛號郵寄至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36號5樓),並於信封上註明參加青年加農、賢拜傳承計畫,如資格不符或未獲錄取,恕不通知及退件。
(2)口頭報告:擇期辦理,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提案進行審查提問,由青年提案報告方式進行。
4. 計畫目標:
(1)擇優錄取50名優秀青年(備取20名)。
(2)訓練青年農民後之留農率50%。
(3)師徒制的實務學習機制,使新投入農業產業青農有學習機會及場所;並使農業賢拜之專業優良栽培技能得以傳承,使農業永續經營,並培育優質農業人力。
(4)提高年輕人投入農業產業意願及農業產業傳承,提高農民栽培技術進而增加從事農業所得。
5. 津貼提供:
(1)提供從農青年受訓期間每月3萬元生活津貼持續12個月,合計36萬元。
(2)輔導期間應於次月五日前備妥前一個月之簽到(退)單、見習紀錄及銀行帳戶之存摺正面影本資料,繳交至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申請生活津貼。
6. 訓練見習規範:
(1)輔導期間應接受農業賢拜指導及本局安排之農業相關課程,每週至少5日,每日8小時,倘遇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定之放假日,該週得予扣除應放假之日數。
(2)補助期間因故須請假時,應依105年度青年加農獎勵規範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並填具請假單,倘當月無故缺席實習或相關課程累計達2日以上者,終止該月補助,無故缺席實習或相關課程累計達3日以上或請假日數超過獎勵規範所訂日數者,取消補助資格。
(3)補助期間應每3個月繳交學習成果報告,並由本局召開審查會議,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成果報告進行評核,經評核未達70分者,取消補助資格。
7. 補助期間終止參加本計畫者,應中止補助,除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應繳回已領補助款。
8. 補助結束後,持續從事農業生產滿1年者,優先列為青年農民營運企劃補助對象。
二、青年農民營運企劃:
1. 對象:實際從事農業生產之青年農民。
2. 申請條件:
(1) 設籍臺中市,並在臺中市從事農業生產滿1年以上,經當地里長或農會證明者。
(2) 年齡18-45歲,以收件截止日為基準日,申請人應為18-45足歲(滿46歲者不受理)。
(3) 實際從事農業經營之農業用地面積達0.2公頃以上,或依法令核准設置之農業設施達0.1公頃以上之自有耕地(本人、配偶、直系血親、翁姑或媳婦所有農地)或承租契約證明。
3. 申請方式(採競爭擇優錄取)。
(1)書面提案:固定格式,檢具申請書及營運企劃書1式10份,於105年5月16日至105年5月20日前掛號郵寄(郵戳為憑)至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36號5樓),並於信封上註明參加青年農民營運企劃,如資格不符或未獲錄取,恕不通知及退件。
(2)營運企劃書面審查:邀請專家學者審查企劃書,擇優錄取30名進入複選,並由本局派員至進入複選者之農場現地勘查,做成紀錄提供委員複審會議參考。
(3)口頭簡報提案:擇期辦理,由青年農民簡報,邀請專家學者針對營運企畫案進行審查提問。
4. 計畫目標:
(1) 擇優錄取實際從農之青年農民25名。
(2) 減少青年農民初期營運之投資成本,協助農業生產。
5. 補助內容:
(1)補助相關農業相關設施(備)及資材等農業生產成本。
(2)每人每戶(直系)限補助一次,補助農業相關設施(備)40萬元及農業生產資材40萬元,合計最高80萬元,補助比例以50%為限(實際補助金額依計畫審核結果為準)。
6. 應於106年度3月、6月、9月、12月繳交農業經營成果報告書至本局查核,未達條件者三年內不得申請本局相關補助。
三、建立農業賢拜傳承輔導團隊:
1.遴選對象:本市各類農業達人。
2.農業在地輔導團隊建立:
(1)由各農業團體、農學院校協助推薦各區農業產業達人。
(2)辦理農業賢拜輔導青年農民共識座談會。
3.訂定農業師徒制輔導辦法
(1)提供各青年農民學習作物選擇,依青年農民提出輔導需求,由本局媒合。
(2)建立農業師徒長久關係,讓農業經營永續發展。
4.計畫目標:建立專業農業賢拜團隊,輔導青年加農學員。
5.輔導津貼: 每輔導1名青農,每月由市府提供輔導津貼5,000元(含農業指導材料費、交通費、租金等)。
肆、 辦理期程
詳如附件。
伍、 預期效益
1.訓練青年農民後之留農率50%。
2.師徒制的實務學習機制,使新投入農業產業青農有學習機會及場所;並使農業賢拜之專業優良栽培技能得以傳承,使農業永續經營,並培育優質農業人力。
3.提高年輕人投入農業產業意願及農業產業傳承,提高農民栽培技術進而增加從事農業所得。
農民學院見習農場 在 農委會農場見習介紹 - YouTube 的八卦
你知道嗎? 農場見習 計畫已經12歲了唷 為了加強新進 農民 的農業經營實務能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從民國98年起辦理 見習 計畫,透過 見習農場 的徵選及管理 ... ... <看更多>
農民學院見習農場 在 Re: [問題] 想當農夫- 看板Agricultu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前陣子八卦板有一篇文章,應該滿對應到你問題的
翻了一下在板上找不到,所以從信箱裡備份回來
---------------------------------------------------
作者: typecommand (:)) 看板: Gossiping
─────────────────────────────────────
魯蛇小弟我目前就是在種田,其實種田最重要的前提不外乎就是
1.強烈的動機 2.家裡有錢或有田
第1點就是要誠實的問問自己,為何想要種田,如果是因為老闆
機車,或是和同事相處不來,想說來個離群索居來種田,那我會
勸你放棄,因為種田還是要和人相處。如果是家庭因素如家中雙
親年邁需要人照顧,或是加班太長導致身體變差,或是被小孩問
說叔叔你那位,而萌生強烈到不行的種田動機,那就可以來種田。
2.如果動機夠強烈,這時就要看家中有沒有田,有田一切好辦事
,沒田就很麻煩,因為你可能要先準備一大筆錢來買地,要租也
可以,但是沒有人脈,你租不到地,因為你一個陌生人跑去找老
農說,地租給我好嗎?不會有老農理你的,租金再高都一樣,就
算地給你租到好了,你也只能種短期作物如稻米或葉菜類,不能
搭溫室也不能種果樹。
如果以上條件都達成,那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去農民學院上一下
課,身為一個現代的青年農民,可不能再向以前的老農一樣,沒
讀書才跑去種田,現在是要先去充實一下農業基本知識如肥料、
土壤、病蟲害控制等等。
上課好處有2大項
1.建立農業人脈:會去上課的同學有2種,1種是本身有在務農,1
種是也跟你一樣,想踏入農業。利用同學的關係,多向有在務
農的同學請教種植經驗以及種植甘苦談。再來是多向農改場老
師們請教一些內幕,很多新聞常常報導XXX回鄉種田哇賀督哇賀
,其實根本就沒有,或是要達到那些條件,是要付出很多東西
,但那些東西新聞不會報,這就要私底下去問,如果剛好XXX是
該農改場有在輔導,就會跟你說其實是怎樣又怎樣。另外老師
們輔導的個案很多,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不要去問成功的個案,
那跟你無關,反而要多去問失敗的個案,為什麼他們會失敗,失
敗的原因又是那些,失敗後的代價又是如何,這都要問清楚。
問清楚後再自問自己,有沒有那些失敗的條件,禁不禁的失敗
,禁不起失敗,那就LP捏著乖乖的回職場上班。
2.建立最基本的農業知識:很多老農常常聽農藥行唬爛這種藥噴下
去藥到病除,這種肥料施下去保證豐收,其實亂噴藥亂施肥只
是浪費錢,種出來品質又不好。身為一位現代青年農民,一定要
有正確的農業知識,合理施肥、安全用藥,進而降低成本,提
高作物品質,才比較可能可以賺到錢。
上完課之後,如果家中已經有田讓你繼承,就可以回去種田了,如
果家中沒地打算買地務農,我會強烈建議你再多一個步驟,那就是
去農場實習。
從農民學院畢業後,就可以領到證書,根據那張證書,就可以到農
場實習一年,薪水則是跟農場談。實習的薪水並不高,但是可以學
到一些種植的基本技巧,像是怎麼操作中耕機,怎麼拿鋤頭等等。
去實際體會一下大家口中所說的,種田是不是真的很辛苦,是不是
真的很熱,別人講再多,網路上看再多,都比不上實際體驗一下來
的真實。
如果實習到一半,發覺務農不是想像中的好,遠比想像中的累,那
恭喜你,還不用到買地就可以登出務農online,如果實習完,發覺
自己體力可以應付農事,那就可以開始找地了,但是找地是一門大
學問,在此就不多說了。
不管是已經買完地或是回家種田,就要開始思考要選擇種什麼作物
通常會賺錢不外乎2種路線
1.走精緻路線:這類作物只要種的好,通常會賺錢,但是這類作物
通常要搭力霸型的溫室才種的起來,雖然量少,但是精質且高價
,而且品質好到直接走宅配路線,不用讓中盤商抽成,那就賺翻
了。但是走精緻路線也是要有條件。
(1)搭力霸型溫室成本非常高
(2)需要大量人力,無法用機器代勞
(3)種植技術要高
(4)非常費工且工時超長
至於溫室內的溫度遠比戶外來的高,這我就不提了,通常可到40多度。
2.走大量種植路線:這類作物不用太在乎品質,量有出來就行,像
是水稻或是毛豆,量大就可賺錢。水稻想要賺到錢,至少要種到10
甲地才能賺到錢。另外像屏東九如種毛豆的,都是開賓士在巡田水
,以毛豆來說,那些豆農可是種到100甲的面積,才能賺到錢。這
類路線也是有條件。
(1)地要夠大,像屏東毛豆產業是農委會和經濟部跨部門合作,向台
糖喬出土地租給那些豆農,沒有背景別想去租到台糖地。
(2)因為地要夠大,所以也一定要有大型機器去耕地、施肥、採收,
像一台大型曳引機,動輒4,5百萬都跑不掉,採收毛豆機器又更貴了
,我問到的是一台要價近3千萬。
另外除了要會種,也要會賣,如何行銷也是一大重點,農產品就是
me too的東西,你有,我也有,憑什麼你可以賣的比較貴?這就是
重點所在,或是換個角度,你今天是消費者,有便宜的不買你會買貴
的嗎?只是行銷這東西我自己也在摸索,所以就不多說以免誤導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2.126.3
,產量也不高,病蟲害又很難控制,多數都要人工去抓蟲。
下次就不會再請他來了,聽聽就好。
就看他把農機用搬運車在那邊移來移去,時間和成本都浪費掉了,所以台灣農作
物價格上無法和國外競爭就是這樣。
當成是農業教科書看了好幾次,幾乎奉為圭臬了,但是實際
上還是滯礙難行。台灣地處亞熱帶,高溫多濕,病蟲害猖獗
,有些害蟲日本根本不會有,因為冬天下雪太冷都死光了,
,再加上耕地狹小人口眾多,想要用自然農法很難行的通,
不用化肥農藥,量很難養活大家,所以中興大學才會推行高
品質農法,就是合理用藥,安全施肥,先讓農夫有合理的利
潤,民眾也不會因為亂噴藥而傷害健康,在這個前提下,再
慢慢讓生態達到一個平衡,再導向有機,才是正確。又或者
是你只是小規模自己種自己吃就可以用自然農法。
※ 編輯: typecommand 來自: 118.232.126.3 (07/10 10:39)
※ hatak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7/10 10:40
,沒辦法這幾年經濟太差,錢少就算了,工作又血汗,算一算還不如回家
種田,雖然辛苦沒錯,但至少不用看老闆臉色,也比較自由。
另外也有地瓜產銷班跟全家合作的夯蕃薯,這2個案例聽說利潤都很不錯
,因為對他們來說,推這項業務也沒比較多錢。
※ 編輯: typecommand 來自: 118.232.126.3 (07/10 12:52)
,但是農民都很講人情,一定都是找認識的,新手想要加入不容易。
※ 編輯: typecommand 來自: 118.232.126.3 (07/10 14: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4.2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