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為拍影片做電視或網路節目來宣傳自己的國家就是大外宣,那真是對中共的大外宣一點概念都沒有了。
中共做大外宣,是一整套精準的國際政治文宣體系,各個不同的部門負責不同層次的宣傳計畫,設立龐大組織架構,針對各個不同國家設計外宣策略,例如對台灣是統戰,對韓國包含反日內容,對馬來西亞加強馬來人反華的祖國觀點,對歐盟美國非洲都有不同的宣傳策略,配合國家的外交政策,達成國際政治目的。
例如孔子學院隸屬於國家漢辦,主管機關是中國教育部,下足了資源在各個國家主要城市都成立學校,以五千年傳統文化為包裝,推銷中共觀點,從事教育界滲透工作。
例如對台的統戰策略,牽涉統戰部、國台辦、網信辦、解放軍等多個一級部會,各個單位負責不同的宣傳客群,全方位滲透台灣社會。
對美遊說上,我們這兩年已經充分瞭解到千人計畫除了收買在美華人,甚至收買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還有各類智庫、政治公關公司預算,Pompeo演說一出,立刻能引發美國第一外交智庫總裁的重砲抨擊回應,這是怎樣長久累積的實力才能做到;多少報社收費刊登有利於中國外交的專欄,根本就是中國日報寫好文章直接上傳,美中貿易戰時甚至能下預算到農業州的報紙去做campaign。
更不要說現在有爭議的「國家宣傳影片」,我每天打開Discovery Asia就可以看到一帶一路影片在亞洲各國放送,這還要上架費。你在台灣,多少新聞節目、電視新聞專題,是透過台商付款委託製作的節目?就連本地的電視名嘴,都可以上福建省海峽衛視的節目拿車馬費。
這種等級這種組織這種規劃,才是真正能夠達成政治目的的大外宣體系,十億元想做大外宣,那就是一塊石頭丟進水裡,沒人看得見,十億美元都做不到,一百億美元還能稍微有點樣子。
今天我們在一個國家競爭的格局裡,世界各國都需要經費讓自己被看見,馬來西亞以前著名的True Malaysia,香港旅遊局各種繽紛燦爛的到香港買完吃吃完買系列,太多出名的國家行銷案例,台灣已經是一個被意圖抹滅面目的國家,再沒有相應的國家宣傳,那就是自我消音,自行瘖啞。
外交部今年出色的表現使台灣被國際社會重視,現在該做的是幫助他們,讓外交人員、一直支持台灣的友台人士、對台灣善意的友好國家,讓他們有子彈打、有內容用,有憑有據可以去告訴別人,是的,台灣有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權利,免於恐懼、免於戰亂,台灣人是愛好和平卻時時生存在威脅之下的民族,台灣是一個友善的國際成員,請世界支持台灣有自由的權利。沒有內容,你要如何說話?
十億元新台幣就要指控這是大外宣,恕我萬萬不能苟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
農業群專題製作 在 天地人學堂 Facebook 八卦
【天地人跨產業沙龍 N.148】跨三大領域
►游智維: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翻轉土地價值的旅行提案分享)
►童儀展:食力/總編輯(破解食安謠言與媒體職責剖析)
►黃之揚:RE-THINK/創辦人(環境保護社會創新行銷與案例分析)
報名與瞭解更多>>> http://pics.ee/14Yh
#食力 #食安謠言 #食事求是 #風尚旅行社 #深度小旅行 #重新思考 #RETHINK #環境社會創新 #NPO #媒體金童童儀展 #在地深度玩咖游智維 #青年才俊黃之揚
►游智維(Chihwei):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翻轉土地價值的旅行提案分享)
游智維,熱愛旅行與土地,因為旅行中所見所聞所得,讓游智維希望透過不同於大眾熟知的旅行規劃,引發大家對於文化與土地的思考,因此積極推動台灣在地旅行,像是台南舊城以文化為題,還有花蓮豐濱的原民、台東池上的農耕主題等,期待為台灣每個鄉村找出專屬的旅行意義。除此之外,游智維亦曾發起老房子俱樂部運動、改造台南謝宅等,獲得Shopping Design、上下游News&Market、GQ、La Vie等諸多媒體報導。
游智維於2008年接手風尚旅行社,除了推出日本與峇里島的深度旅行,並積極投入「台灣在地深度小旅行」規劃與服務,透過旅行設計服務,帶入文化、農業體驗、環境參與等議題,傳遞知識及分享;爾後風尚旅行社更跨品牌推出「習作假期」,與肯園、墨色國際、TSJ修復工事、今周刊等團隊合作,設計主題式旅行路線,期待透過旅行的價值翻轉,為參與者創造與眾不同的美好經驗。N.148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游智維與大家分享:
(1)在台灣帶動深度旅遊的流行——《島內小旅行》
(2)跨業品牌的合作走向世界——《習作假期》
(3)翻動土地創造價值的改變——《蚯蚓文化》
►童儀展(George):食力(food NEXT)/總編輯暨創辦人(破解食安謠言與媒體職責剖析)
童儀展,食力總編輯暨創辦人,出身網路媒體的世代,爾後踏進平面媒體世界,專研科技、財經和管理報導,曾一對一專訪過全球與兩岸超過上百家企業CEO。童儀展在媒體圈深耕多年,專長於寫作報導,且善於網路議題操作,自許成為新世代的跨界媒體者。
童儀展於2015年成立食力,集結一群媒體工作者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聚焦於華人食品產業。有鑑於今日社會與媒體的亂象,食力以「報真導正」為宗旨,試圖透過深入追蹤與報導,破解過往諸多飲食謠言,提供民眾知的權利。食力製作過「有機樂活聚落」、「吃素到底好不好」、「拆解食安謠言」、「知識教你挑好油」等專題,透過分析製程、拆解謠言,讓讀者有機會以中立的態度了解食品產業的概況與面貌。N.148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食力(food NEXT)/總編輯暨創辦人童儀展與大家分享:
(1)解讀食安謠言的成因;
(2)破解食安謠言的步驟與方法;
(3)正確看待食品的角度與方式。
►黃之揚(Jason):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環境保護社會創新行銷與案例分析)
畢業於高師大英語系的黃之揚,現於創業圈擔任行銷之責,與此同時,亦投身於環保創新領域,與兩位好友共同創辦「RE-THINK重新思考」,試圖結合三人的專長與熱情,透過平面設計、社群行銷等方式,重新賦予環保新形象,並藉以推廣環保行動,及不同於資本主義下追求快速與消費的生活型態。
黃之揚透過社群行銷推廣RE-THINK,引導大眾看見環境問題並鼓吹環保行動,如環島般的淨灘之路,便從RE-THINK創辦至今不間斷地舉辦著,吸引大量年輕族群參加,至今已號召上萬人實際參與環保行動,參與者更是持續擴增中,粉絲團已超過11萬人粉絲;而日前新加坡衛生理事會來台,更是指定RE-THINK為拜訪交流對象,RE-THINK成立至今三年多,已獲得各大媒體報導與肯定。現在,黃之揚則是努力籌組NPO,試圖將組織規模化。N.148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與大家分享:
(1)台灣環境及環保意識現狀
(2)重新設計環保形象的know-how分享
(3)環保社群行銷成功案例分析
---
本次N.148天地人文創跨產業沙龍,與您一起於小週末夜聆聽。關於『跨產業沙龍』:由 天地人文創 旗下 天地人學堂 創辦,固定每週三19:00-21:30於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老街天地人文創空間舉辦,至今已累積400位以上講師、10,000人次以上各產業參與者。在小週末舒適的夜晚與空間,邀您一同輕鬆享受三位產業專家的獨家精選個案,會後人際網絡交流與拓展,是您不可錯過的人脈交流與產業學習公開平台。
> 官網&詳情:http://goo.gl/q9vVsk
> 專屬FB社團:http://goo.gl/XPgZFw
* 為維護演講品質,保障參與者權益|本活動禁帶外食 |手機請保持靜音或關機 |攝影勿使用閃光燈
農業群專題製作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八卦
報導是為了改變世界,謝謝大家一路相伴!昨天行政院消保處頒發了今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上下游》榮獲了兩項優勝(第二名)是莫大的鼓舞,回想起製作過程中的內心壓力,其實有很多話想說,也想跟大家分享新聞產生的實際效應,以下是記者蔡佳珊的心情分享。
(1)在製作〈生化法系列專題〉時,記者深知這實在是一篇面面不討好的報導,事關國家重要農業單位的威信,是非常嚴肅的挑戰,因此昨日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優勝,對上下游新聞團隊著實意義非凡。
這篇報導的起點雖是一間私人公司的營運困難,反映出來的問題卻是官方研發單位技轉民間時整體制度的諸多弊端,而與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相關。
我們認為,以全民納稅錢所完成的研究成果,應為全民資產,不應被輕率對待。
🍅此案經上下游報導後,監察院已經啟動調查要求農委會說明,農委會主管也承諾檢討。
🍅另一方面,本篇報導也暴露出農藥檢驗體系的巨大漏洞,一個再好的方法沿用了三十年也會過時,如今每年檢驗上百萬件的生化法,只能驗18%農藥,「驗心安」的窘境,亦亟待有關單位正視解決。
(2)〈台灣農藥用量創17年新高!美國法院判嘉磷塞賠償天價、保護嬰兒禁用陶斯松,台灣是否跟進?〉也拿下平日報導獎優勝,本篇看似一日的即時報導,但基礎實來自於上下游記者群長期以來對於國內外農藥議題所累積的觀察紀錄,是整個團隊匯聚功力之作。
🍅衷心感謝評審和讀者看見我們的努力。上下游雖然小,但是我們每天都認真地兼顧平日報導和專題報導,用自己的存在,證明台灣媒體仍然有不受任何外力干預、勇敢發聲的可能。
專題報導獎優勝:〈生化法系列專題〉
https://www.newsmarket.com.tw/one/bioassay-patent-fraud/
https://www.newsmarket.com.tw/one/bioassay-issue/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2973/
平日報導獎優勝:〈台灣農藥用量創17年新高!美國法院判嘉磷塞賠償天價、保護嬰兒禁用陶斯松,台灣是否跟進?〉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1676/
農業群專題製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他們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訪報導。
如今,沉寂已久的珍貴史料終於出土,專家學者為了記錄這項驚人的發現,特組成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製作《台灣史新聞》六百萬年紀念特輯,希望還原歷史真相,帶領讀者重新來到事件發生的現場,甚至直接感受台灣島誕生之際的地質衝擊,讓讀者體驗身歷其境的真實。
本紀念特輯精選台灣史新聞通訊社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社論,以報紙的形式重新排版,呈現從古至今所有人類與台灣這塊土地互動的歷史。全書依時代背景分為六卷,從台灣島誕生開始,歷經史前、荷西、明鄭、清治、日治等時期,直至民國百年,一路展現台灣豐富的樣貌。無論是政治事件、民生經濟、藝文活動或名人軼事,都鮮明地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
你將能從百萬年等級的歷史維度,看到所有在這個島嶼上曾經發生的大小事。書中不僅呈現台灣在地觀點,更連結國外重大歷史事件,具有宏觀的格局與視野。除了豐富的知識內容,還融合了逗趣的漫畫及小廣告,增添閱讀的趣味。
這是一本將複雜的台灣歷史化繁為簡的書,也是第一本結合自然地質科學、考古人類學及歷史研究的台灣史專輯。只要擁有本書,你就能輕鬆掌握台灣史!
作者簡介:曹銘宗(撰文、漫畫腳本)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台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
長期關注台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
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hhJrpG8H7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