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的愛》終於大結局了♥️
記得初初公司考慮緊我接唔接拍哩部劇嘅時候,我淨係想像都覺得係會有一定嘅壓力,因為睇過原劇日版實在有太深刻嘅感受,每一個角色都好獨特又岀色,每一個場口都好自然但有趣,每一段關係都好虐心但溫暖。自己一開始係好擔心演繹唔到日版嘅精神,甚至會糟蹋咗日版,令大家失望。但心裏知道哩個係一個好好嘅機會去試練,去測試一下自己繼《男排女將》Bobby一角之後可以做到幾多,所以最後同花姐講「我想拍」。
喺之前嘅IG Live同訪問其實都分享咗好多關於拍劇嘅情況同趣事,所以今次分享多一啲「阿牧」嘅成長吧。
坦白講,對我嚟講嗰兩個幾月嘅拍攝喺精神上係幾疲累幾demanding嘅感覺。好記得第一次由頭到尾睇晒成份劇本之後,第一個感覺係:阿牧最開心時嘅energy level都唔及Carmen姐嘅一半😆成套劇佔咗三分二嘅場口都係比較負面嘅情緒,劇本上好多時岀現嘅一句演員指引就係「阿牧不是味兒反應」。拍攝頭幾日我都仲摸索緊「不是味兒」哩個指引係一個咩情緒;但隨著拍攝日子愈來愈長,我就開始明白阿牧嘅不是味兒喺每一場都可能有少少分別,可能係失望?失落?妒忌?心煩?寂寞?
哩兩三個月,我自己有種感覺覺得「Anson Lo」喺哩個世界彷彿消失咗咁。好多時拍攝完返到屋企係好攰,但會有個意識叫自己執下嘢、做下家務。有時搭車返劇組開工嘅車程途中,聽住「阿牧歌單」,望住車窗岀面嘅天空都係灰灰暗暗。可能係絕大部份嘅場口情緒,令自己好似被好多重寂寞嘅氣圍包圍住。
最近好多親戚朋友問我「你喺大叔的愛每次唔開心或者喊嘅時候係諗緊咩?」當時因為有好多場口都係跳拍,全部都唔係跟劇本正常timeline拍,即使拍緊「分手」嗰一場,其實係仲未拍過任何阿牧同阿田sweet、拍拖嘅場口,所以好多時自己只能靠幻想。「分手」嗰一場拍攝之前,我同呂爵安喺間熄晒燈嘅房入面醞釀情緒。當時我不斷幻想嘅係,阿牧同阿田未發生過嘅拍拖日常畫面、阿田同梓芊一齊咗嘅畫面、阿牧提出分手之後入房執行李離開嘅畫面。或者未必係一個好正確嘅方法,但係我當時唯一依賴嘅做法。
好感謝每一位觀眾支持大叔的愛,支持阿牧哩一個角色。哩三個星期收到好多大家嘅留言,見到大家都好代入每一位角色去分析劇情,你地會跟住我地笑、跟住我地喊。哩三個星期就好似每晚都同大家一齊睇電視咁,大家唔單止會聽主題曲同片尾曲,仲會同阿牧一齊聽阿牧嘅歌單,一齊去感受阿牧嘅內心世界,好感恩可以同你地每一位有一個咁大嘅bonding。
感謝ViuTV令到港版嘅大叔的愛誕生。多謝監製Tommy同導演CK對我嘅信任,兩位由頭到尾都好相信好鼓勵我。好記得拍攝中段我成日問兩位我有啲咩要調整,佢地異口同聲答我:「如果你做得唔好我地一定會同你講,但首先你要俾多啲信心自己,唔好下下覺得自己一定會做得唔好。」你地嘅鼓勵係俾咗好大嘅勇氣我。感激製作組、拍攝組同埋台前幕後所有工作人員成就哩一套劇,冇你地每一位嘅汗水都唔會有依家大家睇到嘅每一個場景、畫面。辛苦晒大家🙏🏻
今次同到自己嘅戰友同埋各位前輩合作,好似多咗一個大家庭咁,好懷念大家一齊有講有笑開工,係好有愛嘅一個工作crew♥️
多謝「阿牧」教咗我好多嘢。好早前我講過「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阿牧」,因為佢令我明白日常生活上待人處事可以再多啲企喺人哋角度諗、多啲照顧身邊嘅人、佢對愛情嘅執著,同埋提醒我係時候要認真學下煮嘢食😆 感激大家對我嘅包容,演戲上有太多地方要學習同努力。希望大家感受到港版大叔的愛嘅認真同埋背後意義,感受到每一個角色嘅投入。
Anson Lo會繼續努力,因為我知道我真係好享受演戲!希望下一次再畀大家睇到Anson Lo唔同嘅一面💪🏻
#大叔的愛
#感恩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雷氣」行江湖;97年接老父棒,始見一個更大的江湖:一碗糯米飯,竟然走出灣仔,享譽十八區。自此投身飲食,他義無反顧。
強記美食位於駱克道和馬師道交界,是個樓梯底小鋪。食物放在幾架車仔上加工加熱;主打外賣,也設堂食;格局簡陋,摺枱膠凳只坐得下十四五人,不過一樣客似雲來,多是被糯米飯勾了魂。
蒸熟的糯米飯,先在熱氣騰騰的車仔上快速打鬆,混入油爆過的臘腸、膶腸、臘肉、蝦米和冬菇,撒上葱花,澆上自家調味豉油翻炒幾下,香氣瞬即飄滿街。
一碗飯紅紅綠綠端上來,很燙口!爽身不膩,香、甜、鹹、糯兼而有之,惹味十分。隨便問問客人,這個吃了40年,那個20年,都稱水準一直保持,難怪不同年代的食家如江獻珠、蔡瀾、歐陽應霽、林澄光都為它撰文。米芝蓮將小店歸入「街頭小食」一類,上月連續第四度推介;「我覺得有種滿足感,有種滿足感,起碼有人認同,這很重要的。」本來一臉嚴肅的阿細,開懷笑。
投入,經驗就出來了
強記一年四季都賣糯米飯,冬天日煮100斤米。「以前在街邊賣更多,最高紀錄在大寒賣280斤。食糯米飯暖胃的習俗,現在後生都不懂了。」阿細說。
阿細選用泰國米,透露新米和舊米有不同浸法。「熱天浸的水暖些,浸出來的米腍些;冬天水溫是冷的,浸出來的米硬些,那就看浸的時間長短。」他師承父親,但父親講得不仔細,選米浸米全憑自己摸索,「當你做一件事,你放心機去做,你會領略到很多經驗出來。」
他用本港一級臘味,蝦米和冬菇也要一級的。「用料要最靚,因為你有更好的師傅也無用,如果無好材料煮不出靚食物,不能腐朽化神奇。」從前父親的糯米飯沒冬菇,現在他一碗放一個,「擺個冬菇仔靚些,最重要是冬菇做得好吃。」阿細得意地解說。
強記賣的貴精不貴多。獨沽一味豬骨粥,用上新鮮連肉豬骨;淡菜洗完又洗去淨細沙,爆香才下煲;粥在車仔再滾時加入少量皮蛋,一碗粥特別綿。
糖水只三款:喳咋,香濃;綠豆沙,煲到起沙,下大把臭草平衡涼性;腐竹薏米糖水,順滑卻不漿口。豬皮蘿蔔炆得入味;來貨腸粉也特別加工煎出一層薄脆。這些烹煮講究分量和時間掌握,全是磨人的工夫。每日阿細六時多起身,煲糖水煮糯米飯三個小時左右,接着開鋪,中間瞌一陣,收鋪已經午夜。阿細坦言年紀大了,愈感辛苦,人做到愈來愈瘦。自己朝朝掌廚免不了,近年樓面就和三弟兩家人輪流做。
牛雜強,闖出名堂
早在父親年代,強記已是灣仔有名的街邊車仔檔。話說父親吳志強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廣東寶安走難來港,做過電車車長、在羅素街開過大牌檔,因為爛賭輸光,1951年開始在鵝頸橋側賣牛雜和牛雜粥,街坊叫他「牛雜強」。1970年,益新飯店的大廚教他煮糯米飯,同時來自澳門的紅顏知己教他賣喳咋;從此,強記多了糯米飯和糖水。
「我十歲時已經坐在馬路欄杆『睇鬼』。哎呀!走鬼呀!跟着推入後巷。」半世紀前的慌亂,阿細歷歷在目。六七歲他就跟父親開檔,「他賣牛雜時,放下我們幾兄弟,我們是街童,找些紙皮盒已經玩一餐。」一家七口上柴灣公屋前,就住在鵝頸橋側的天棚木屋,「漏水就拿盆來接;我們真是捱過,豬油撈飯捱過,腐乳送飯又捱過。」
父母很早分開了,阿細在街頭長大,十三四歲就進入江湖。「那時灣仔有很多江湖人士,感染到甚麼都講『雷氣』。」阿細憶述輕狂歲月自己「想事不深入,想做就去做」。那時義氣先行,諢號「糖水細」的他,常常為朋友打架群毆。父親為口奔馳,有時勸他幫手看檔,「唔好咁百厭!」
阿細強調,那個階段過去了。「人大了,我已結婚,有兩個兒子,我也要為他們着想。」97年,他建議父親入鋪,「那時街邊檔已經式微,我們被市政拉了很多次,不斷罰錢、充公搵食架生。」就在長期擺賣的馬師道上租了現址小鋪位,同年他正式接手強記,帶着三弟少明做到今天。
「覺得很自豪,因為我爸爸很出名,那種自豪感跟在江湖的自豪感是兩回事。當我站在檔口,我知道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的光顧了很久,我知道我需要放心機下去了。」
執着的基因
阿細第一碗糯米飯是父親煮的,味道早忘了,但父親的堅持深烙腦海:「八號風球或者傷了腿,他也堅持開工。六六、六七年暴動,沒巴士沒電車,周街『菠蘿』他也堅持搭貨車尾,由柴灣來到灣仔。」他發現父親煮得出色,不少人慕名而至。他「不想影衰爸爸」,着實有壓力。幸好他有爸爸的「執着」基因,若然失手食物煮不好,他整天都不開心。「有時回家望望大腿,為何紅了?因為糯米飯不熱不好吃,爐不熱就打不開糯米飯。」寒天企檔,站近火爐一晚,腿也炙紅了。
阿細回憶,入鋪初時自己很火爆。「我當這裏是武館,請了夥計,枱椅抹得不乾淨,我即刻反枱。」今天,24歲的大兒子Elvis有意接手家業,放工放假主動來跟他學師,第一樣就是學抹枱,「做飲食業一定要乾淨企理。」Elvis很認同。阿細指兒子降龍十八掌,一式也未得。12歲開始就來店幫手的Elvis道來實情:「我只能從旁看他煮飯。他對出品很執着很嚴格,最多讓我打飯——打鬆糯米飯。」
時間 親情
今天,強記的食客版圖由父親的香港十八區,拓闊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遊客常常十盒八盒的外賣糯米飯。只是,近幾年米芝蓮的加持,父親已經看不到。
夜風吹來,店前樹搖、影動。阿細憶述:「我好記得爸爸走前一個月,我去拜阿嫲和祖先。爸爸搭着我膊頭。他說:『少峰,你如果不是選擇江湖那條路,你會很成功。』」父親一直無病無痛,2011年中風遽然離世。
日復日蒸煮煲,是漫長的修煉,火爆的阿細變得沉着內斂。「在江湖上有得有失:得的就是多了很多朋友兄弟;失是失去了時間,其實我應該放時間在爸爸的生意上。」往事並不如煙,父親一直在心頭。
「多少位呀?裏面有位坐的!」每次經過強記,都聽到老闆娘賣力揚聲,炒麵煎腸粉收錢如三頭六臂。阿細有時累了,走到馬路邊點煙提提神,但雙眼一直留駐小店,「我甚麼運氣也沒有,最好是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當年因為妻兒,他才決意轉投飲食江湖。
「以前很懶惰,常不開鋪。」兄弟其中一個想休息,就齊齊放假。客人經常摸門釘,又愛又恨。「現在大家有共識,都想留些東西給下一代,也不想爸爸辛苦留下的名字,或者這麼好的食物失傳了。」一年前,阿細榮升爺爺,對血脈親情、店號傳承更加在意。
在廚房,手只一對。當年阿細放棄了父親起家卻工夫繁瑣的牛雜,只是20年來不時有老街坊問他何時再賣。「以前牛雜很便宜,幾毫子一斤;現在一副賣千多元,來貨貴,賣不起錢……將來有機會,我會開一間正式的店鋪賣牛雜,讓街坊緬懷一下。」二十多個寒暑,阿細守着強記,將老父的美食發揚光大,但心裏,像一幅砌圖,尚欠一塊。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梁偉德、陳秉謙
強記美食
地址:灣仔駱克道382號莊士企業大廈地下
電話:2572 52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00am
http://bit.ly/2QJwQ7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自從港鐵開到老區西環,這店消失了,那店漲價了、味道不再了……
1967年開業的祥香茶餐廳,一杯奶茶依舊獨步城西。
「沖奶茶邊有秘密!最緊要工多藝熟,同靚茶葉。」老闆周錫豐73歲,40個寒暑就埋首這茶、這店。
颯爽健步日漸蹣跚,店亦老了,相伴相隨仍是如友的街坊、像家人的夥計。
「做人都係要有情有義。」周老闆說。轉瞬,他笑:「但到阿仔呢一輩唔work啦!」
隆隆打樁聲此起彼落,對面型格豪宅正賣得火紅。兩子跟在身邊近20年,實務接了,「情義」也種了,都說:「夥計就是財產。」
不論早晏、人多人少,祥香都是熱熱鬧鬧的。茶餐廳總共不過千五呎,樓上雅座靜一點;樓下客至,夥計光哥或阿卿即刻迎來,在水吧的成哥、守火位的全哥已經揚手打招呼,未幾大家已談高鐵、講波經。
熟客冰姐說兒子今年46歲,「佢未上小學我已拖住佢嚟。以前湊仔煮飯,當然滾水淥腳;退咗休,我起碼坐一個鐘。」這裏生客熟客,都不會催你埋單,隨便hea。
有些客早餐見,下午茶又見。林先生一周來4次,「最靚咪係奶茶囉!蛋撻、咖啡、雞尾包嗰啲唔錯。」祥香廚房小,食物貴精不貴多。麵包沒特定出爐時間,這樣快賣光就焗那樣,新鮮熱賣,一律4元,只是連鎖店的一半價錢。最搶手是蛋撻和蓮蓉雞尾包,前者最高峰日賣30多盤,牛油酥皮夠鬆化,蛋漿用密篩隔走蛋黃的薄膜,又下了鮮奶,滑不溜口;後者全港罕有,口味獨特。都是承上手製作,周老闆改良過,減糖減了牛油。
又香又濃的奶茶,更是熟客們的「例牌」。周老闆選取錫蘭一級茶,自家混合粗茶、幼茶、香茶,「外面好多茶葉係現成嘅,撈好晒,不過我信唔過。」茶葉一星期撈一次,每次200磅;想當年用人手撈,大汗疊細汗,好辛苦。眼前的老爺茶葉機,油漆剝落,但已順暢地運作了超過20年,原是他和夥計研發出來的,「慳咗人力,同埋分量、茶味可以自己控制。」
一杯奶茶,周老闆表示要茶色靚、有茶味、有香味,茶夠滑。人家表演沖奶茶,忽高忽低十足做雜技。周老闆笑言不用「花巧嘢」,茶拉兩三下就已足夠;拉茶動作在於看茶的顏色:「一壺茶裏面有14杯茶,滾好出嚟嘅我哋俗稱『新茶』,『食奶』比較少,『中茶』又多啲,去到最尾兩三杯我哋俗稱『老茶』,比較嚡口,搭多啲奶落去。」
所以,一杯奶茶要講究平衡,「奶同茶嘅比例係要靈活變通,對客、對夥計都一樣。」
今夕何年 1967……
祥香在1967年開業,上一手做了11年,周錫豐和父親周任泉接着頂手。當年父親的商業登記店叫「祥香園」,但上手「祥香茶餐廳」的銅字招牌,一字沒改,至今掛了40年。
父親之前在同區的東邊街與人合營茶居,自己是個職業司機,「爸爸勸我,你今年已經33(歲)。你唔學做生意呢,將來就只係個司機。」其時周錫豐已是三子之父,家擔漸重,給父親說到心坎裏,同意轉行求生機。
當時他住在九龍城,每朝四點半天都未光,就坐通宵小巴過來西環,率先回店開水電掣,準備就緒就到附近的員工宿舍叫人開工,「有啲夥計仲未起身呀!」事實上,早更由凌晨五點開始,為了留人,從頂手那年起,他們已供給宿舍。
父親不懂煮,擔當管理角色;周錫豐由零學起,櫃面、樓面、水吧、製造部、洗碗一腳踢。雖然辛苦,但相比揸的士,「心情輕鬆咗」,因為收入從此穩定下來。
夥計 就是財產
做生意,周錫豐認為最緊要有好夥計。「夥計心情靚,對客人係好啲,有好多笑容。」
在最困難的沙士一疫,夥計願意減人工,共渡難關,「所以,我覺得我呢班夥計好有人情味。」事過15年,他仍然記在心。「楊梅到處一樣花,夥計好嘅難搵,佢想搵好老細亦都難。」後生時,他有時不回家,同夥計「一齊喺宿舍瞓,一齊去消夜,大家好close。」當中不少至今相處了二三十年,夥計都叫他「豐哥」。有人鬥氣,他就居間排解,「大家一齊做嘢,見同事多過見自己的親人。「就似同坐一條船,都想開開心心啫。」
對夥計,他有求必應,借錢好少托手踭,數目由二三萬到十幾萬都有,「大家咁耐朋友,好似兄弟無分彼此。你對人好,希望人哋對番你好。」人善,難免被人欺。不時有人走數,通常一萬幾千;曾有個夥計借了五六萬,「講屋企難處博你同情,又話欠大耳窿錢,我希望佢還咗債,喺呢度專心做。點知幫咗佢,佢唔返工,石沉大海。」
雖然,他失望很多次,但仍堅持「做人都係要有情有義。」不過他補充:「到阿仔呢一輩唔work啦,社會改變咗,走我數嘅都係啲後生。」哪下一代如何管人,他不置喙,「要靠佢哋自己去摸索啦!」
近幾年他半退休,茶餐廳交兩個兒子打理:一個負責人事入貨,一個管賬。他天天仍舊返店和夥計食飯,過時過節福食固然豐富,每月初二、十六做禡必備一煲靚湯給夥計。
「我老闆風雨不改返來食飯,一定同我哋食。由佢哋第三代幾歲大佢就帶住我哋做,有份感情存在嘛,即係屋企人咁樣。」做了20年、管理水吧的成哥說。他打趣說,假如自己去第二處肯定無法生存,因為不習慣,「我哋都試過出去做替工,同事老細之間唔係咁樣。」他指老闆從沒罵過大家一句,接手的太子也一樣。
做樓面的光哥在祥香三十多年了,一樣盛讚豐哥對人人都好,也實話實說:「唔係年年加人工,邊做得咁長呀!」他娶妻生仔抱孫都在廣東老家,幾十年在西環樓下返工、樓上瞓覺,祥香就是他的家。雖然不時跟熟客搭訕,他手腳並沒因此停下來,抹完枱,又一支箭去招呼客人。
「夥計就係財產。爸爸教我同夥計融洽啲。」周老闆的孻仔啟文說。他自言讀書不成,二十年前回祥香幫手。賣麵包、入水吧、做樓面……甚麼都要懂都要做,無人開工時有壓力,無生意時又有壓力,「樣樣都經人手,我自己有幾多對手呢!所以要對夥計好啲。」
但願 情長久
大哥啟東一樣要賣麵包、做櫃面,朝朝清晨五點返早更,到弟弟啟文回來,他就計數理賬,落場四五個小時後又回來做到六七點收鋪。他是半途出家,之前做過股票,開過軟件公司,當年不太好景,剛巧父親做了手術需要休息,便開始替父親返早更。
「做飲食業都係困身嘅。」架着眼鏡、斯斯文文的他笑說。
「以前做股票(我)就係做盤房嘅,最緊要係快、準;好緊張,因為唔可以錯。呢度有啲叫做人情味,街坊真係好熟好熟好熟,嘻嘻哈哈又一日,做得又幾開心。不知不覺咁又差唔多16年喇。」重要的,說了三次。
祥香客多是本區人。周老闆形容2014年底港鐵通到西環,是店鋪繼沙士之後的第二個艱難。「一開始時,周末真係好旺,但過咗一段時間就靜晒。」啟文說。
交通便捷了,居民外出多,很少留在本區消費。人流減少,鋪租卻在升。祥香鋪位由78年租到現在,周老闆解釋為何不買:「有錢難買心頭願,業主不賣,你永遠買不到。」地產狂潮席捲過來,小店最易沒頂。幸好,業主相當講理由,沒因西環通車即瘋狂加租。但鋪,始終沒話事權,令他患得患失,「周圍的租金都升得很貴。誰不要錢呢?所以我也有一個憂慮。」
「有得做就做,做得幾耐就幾耐。」孻仔啟文說。
今天,三個兒子已經成家立室,周老闆最感欣慰。「我嘅責任就完喇,祥香等佢哋搞啦!」自己每日返鋪跟夥計食飯傾偈,見見熟客,就好開心。幾年前,他已懂抽身得自在:「我自己真的要交給後生做。佢哋喜歡就繼續做下去,有飯開就算,唔好理咁多啦。」
撰文: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祥香茶餐廳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卑路乍街107號
電話:2855 7911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年輕一代也許不知道,陳意齋並不是賣齋,而是賣零食的。
舊時較為高檔的店以「齋」、「號」命名是常事,聽起來典雅。百年前始創於佛山的陳意齋1927年由創辦人的兒子陳照寰帶來香港,落戶於皇后大道中,迄今九十年有一。陳意齋的產品被喻為「天上零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年輕人約會看電影前,男生要用上一頓飯的價錢買陳意齋的燕窩糕、滷水鮑魚(已停產),蝦子扎蹄等高級零食,哄得女生歡喜。
「齋」亦解作房舍、屋子。對一班老員工而言,「齋」就是上班幾廿年的地方。從入職就守在中環總店的陳孝端(端叔)是陳照寰先生親自聘請的最後一位員工,那時陳老闆已將近退休。1979年端叔20歲,從新聞紙看到招聘廣告就來了應徵,月薪九百六,出糧卻有一千二,他吃吃笑說:「我都不知道原因,只是因為第一份糧拿了去整牙,九百二,所以我才記得當時幾錢糧。」他遲入職,人工比老夥計少,老事頭知道過年忙大家都辛苦,額外給他工錢,端叔幾十年後憶起仍尊敬老闆。「老事頭對我影響很大。有人覺得他奄尖,但我覺得他叫我們工作是應分,我做到,他又沒有虧待我,好公道啦!」
端叔直言一份工打足幾十年全因為老事頭。當年老事頭夫婦住鋪頭樓上,每天飲完早茶會打包點心給夥計,三點三又到隔壁茶餐廳買下午茶,有些星期日出去跟孫仔吃飯也會叫端叔一起去:「我跟老事頭的仔女關係也不錯,他們父親節、事頭兩公婆生日都會請我們幾個老夥計一起吃,算係咁啦!」端叔指指他在老事頭大女家的花園拍的照,帶點自豪地說。十年八載後,老事頭夫婦老了,請了日夜更兩個私人看護,跑腿買粥等雜事就由樓下端叔幾個老夥計做,邊睇鋪邊幫忙照顧兩老,直到八十年代末兩人離逝。端叔仍清楚記得,老事頭婆過身那天早上十時多,喘着氣吩咐他做好店的事幫助她兒子。
「始終放不下情義,所以就做到現在。」端叔總結。
陳意齋至今仍是家族式經營,陳照寰的兒子亦已仙遊,現由陳太太主理,因陳意齋出品都靠人手製造快不得,而師傅走一個少一個,老店在時代急流下蹣跚前行,主理人只盼與老夥計做得一日得一日,大家有碗飯吃。
年輕一代也許不明白,打工原來可以一世。
蝦子扎蹄
蝦子扎蹄是陳意齋的其中一款王牌,根據佛山名物豬扎蹄演變出來的,材料簡單:本港老字號腐竹、煮過的醬油,還有特級蝦子,但功夫一點不簡單。先要幾片腐竹浸軟,一支扎蹄要用上三層腐皮,仔細摺疊,塗上醬油,再慢慢捲起並加上蝦子(素食扎蹄不包蝦子),用繩子紮起便可以拿去蒸,師傅手法純熟,支支扎蹄二兩八,做完就送去門市,賣完即止。
燕窩糕
陳意齋燕窩糕是作家李碧華與張小嫺的愛好,手指般大小,放入口裏粉香四溢,轉瞬溶掉。它的用料矜貴,用上幾千元一斤的燕窩,先要浸一晚後挑走碎毛,烚半小時再加糖炒才成材料做糕,與篩好的糕粉、比砂糖更幼細的日本細砂糖混合才拿去竹籠蒸;師傅隔幾分鐘後摸摸籠頂就知是否熟透,切開看盡是燕窩,兩層白玉內蘊一層琥珀,怡人好吃,健康養顏。
薏米餅
薏米餅是小朋友的零食,小至8個月大的嬰兒可把它當作「漚牙餅」來吃,亦有很多女士喜歡它雪白健康,減肥又口痕時吃最適合。薏米餅的材料做法都簡單,糖加入葡萄糖和麥芽糖撈好,糕粉加上薏仁粉,連剛才撈好的糖一起搓,再把粉篩至幼滑,上模蒸即成。雖看似簡單,但師傅說粉必須夠幼滑,用人手搓要控制好黏度,不然連模也上不了,這些年月練成的功夫,就是把簡單事情做好的耐性,就是老字號的底氣。
採訪:郭雅揚
攝影:謝致中 周文禧
剪輯:謝致中
陳意齋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76B號地下/ 旺角太子道西157號地下3號鋪(聯合廣場側)
電話:(852)2543 8414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0am-7:30pm;星期日10am-6:30pm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在 林芊妤IG千字文同市民打氣:逆境下可以洩氣但絕不要放棄 的相關結果
... 事情都不能做,而藝人林芊妤(Coffee)今天(21日)在IG發「千字文」鼓勵大家,她寫道:「這一年就快結束啦我們也有很深感受真的要說聲大家都辛苦 ... ... <看更多>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在 ERROR 宇宙天團Fans Club | [千字文慎入]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千字文慎入] “既然觀眾鍾意睇我哋做小丑,我哋就繼續做落去討大家歡喜;但都請你哋多啲留意我哋搞笑以外另一面嘅實力!” "chok又怕討人厭,認真又怕悶親人, ... ... <看更多>
辛苦大家睇千字文 在 Anson Lo千字文吐心聲承諾下一次再畀大家睇到不同的一面 的相關結果
ViuTV劇集《大叔的愛》前晚大結局,除了觀眾留言表示不捨得外,飾演阿牧的Anson Lo當然百感交集,昨晚在IG撰寫千字文,一方面分享拍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