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誠實中/ 陳時中》
5月15日,國內連續8天零確診,33天無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記者會擺出8顆芭樂,取其諧音「八樂」以資慶祝。是日傍晚,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結束後,抵達輔大醫院,參與MAC WARD模組病房發表記者會。2天之內可以快速組裝的模組病房為台美合作,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蒞臨現場,2人相見不握手只碰肘—此為防疫期間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要合照了,一群人在講台上隔出1.5公尺的社交距離,眾人摘下口罩,或者捏在手上,或對折放在口袋,唯獨陳時中,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捻著,彷彿手中捻著是一朵花。
因疫翻紅 宛如唐僧肉
講台上,他示範何謂防疫新生活的社交,台下記者為取得最佳攝影位置,相互推擠咆哮,完全無視安全距離。時間回溯到一年前,其時,政府機關明白了網路聲量即民意的道理,各部會首長爭相當網紅蔚為風潮,當年的農曆年陳時中首度拍衛福部新春宣傳片,宣導國人如遇家暴、街上看到孤苦遊民,該打哪支電話求助。社群媒體菜鳥第一次拍片,臉有點僵,反應有點生澀,影片僅238個按讚。他事後自嘲:「面惡心善,不是民眾的菜。」但他現在哪裡不是民眾的菜呢?媒體和群眾看見這個66歲的阿伯,簡直像看到唐僧肉來著。
轉折點是今年1月20日,因應肺炎疫情擴大,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升為二級開設,由他任指揮官坐鎮防疫記者會,至今逾120天無間斷。日前,民調顯示他因防疫表現獲跨黨派支持,滿意度高達94%。世界遇此百年大疫,台灣抗疫可防可控,外媒頻頻報導,他被日媒封為「鐵人部長」,台灣在國際的視野中,未曾有過如此清晰的能見度。
「民調來來去去的,當然現在大家給我們的評價很高啦,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的,一開始目的是希望建立公信力、建立透明溝通的管道,這個我們大概有做到吧,所以大家會給我們肯定。」這一天,國內連續11天零確診,他接受本刊訪問,被問及爆紅心情,他言必稱「我們」,一樣是記者會上的和緩口吻,種種榮耀與冠冕歸於醫界專家、歸於疾管署團隊、歸於協助疫調的各中央與地方單位,當然,也不忘感謝國人的配合。
「這段時間,我們沒有用強烈的手段,去做任何我們認為防疫應該做的事,都是靠國民的配合,這是台灣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專訪當日正值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大會,台灣又被拒於門外,他沒有憤怒,只是遺憾無法跟友邦分享「防疫台灣模式」,「有些國家激烈地封城,但國民不配合,效果反而減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跟決策者訊息夠不夠透明有關,如果我們讓民眾知道我們正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大家想法會一致。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堅持要整個疫情公開透明,讓大家都得到一樣訊息的緣故。」
白話主持 收視率保證
話題一轉,他舉例疾管署如何拿出數據,跟民眾溝通不做普篩和快篩,然後20分鐘就過去了。訪問不過50分鐘,低頭瞄一眼訪綱上羅列10來個問題,他才回答2題,心裡不免暗暗著急。他每個回答都是長長的申論,有理有據,我猴急地追問自己想追問的,他慢條斯理地把話題導回自己想闡述的,恍惚的剎那,我以為置身某小鎮牙科診所,而非疾管署貴賓室。
但他的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側訪不願具名的醫藥線記者,「你在立法院觀察他,他對待立委跟這陣子直播,態度沒差太多。他被質詢時,會消化數字,很會講大白話。有些部長被問了什麼問題,就叫幕僚來回答,但他不會,幕僚就站在他後面,他在幫幕僚擋子彈,因為他對政策夠清楚。」政治人物的話術,有人如烈酒一樣刺激辛辣,有人如含糖飲料一樣甜膩,而他就跟白開水一樣,淡寡無趣,可面對如火燎原的疫情,如水一樣透明的說話之道,反而產生安慰人心的力量。他說:「有些比較緊急的情況,講出來一定會帶來人心不安,我們也會掙扎該不該講,但只要一次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公信力一旦破了,什麼都沒用了。」防疫如其名,誠實為上策,防疫台灣模式可供世界參考,指揮中心的危機處理何嘗不可作為台灣公部門的借鏡?說清楚,講明白,直球對決才是王道。
故而每個午後的防疫記者會變成全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除了疫情匯報,偶爾擺放西瓜、芭樂,幫台灣農產品業配,偶爾擺放荷蘭餅乾和鬱金香,幫外交部做國民外交。小男生戴粉紅口罩被同學嘲笑,他說不如他們幾個老男人戴一次,做個示範,讓大家去思考顏色的性別議題。
失控爆淚 鐵人釋懷了
現在說來是一派輕鬆,但防疫120日,有無哪一個案例爆發,會讓心裡涼了半截?「有啊,第一例武漢回來的啦,再來是武漢旅遊團在台灣,從101搭車去台大看病,事情也很大…還有高雄金芭黎女公關,任何一個小洞都會變成大洞…」每一個個案染疫都足以掀起驚滔駭浪,但他講得水波不興,講著講著就是武漢第一次包機回台事件了,「那一陣子不是有人故意把檢疫所講出來,其他縣市單位檢疫所壓力就很大,我跟地方政府拜託,說都是為了國家做事情嘛,我們選的地方都不會有問題,如果縣市長不放心,那我就留在那邊睡,指揮官跟大家住在一起,總是比較放心…」
他還原2月3日武漢首班包機返台48小時經過,當晚接機,忙碌一整晚,隔日回台北,心想出了這樣的事,大家一定很擔心,不如早早開記者會,一整天人仰馬翻,得知有人確診,內心相當沉重。所以記者會就哭了?「大家很喜歡問我這個問題齁。我只是在記者會上想到留在武漢的人這樣多,第一班包機出問題,後來包機都不可能了。那時候武漢開始蓋方艙醫院,心想,生了病,本來人好好的,結果進去一條命都出問題,將心比心,一環一環想下去,覺得難過,可能又太久沒睡,太疲勞,一時情緒控管太差就哭了。」衛福部長管國人身體健康,也管心理衛生,問他不會覺得偶爾壓力大哭一哭比較紓壓嗎?「不知道欸,我很少哭,看到別人流眼淚,會覺得很怪,但反而哭過一次,會常常想到要哭,可能覺得用哭泣來釋放心理壓力也不錯。」
身段如水 同理不發火
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哭泣是將心比心,在記者會呼籲大眾停止肉搜感染者個資亦然,後來,他在公視《青春發言人》被小朋友問記者會上遇到記者問奇怪的問題不生氣嗎?他的好修養也是來自同理心,「問的人不會覺得奇怪,這個社會有多元想法,大家都不一樣,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用同理心去思考並好好跟他說,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好。」
因為同理心,讓他金句一句接著一句,也是他深受信賴,民調居高不下的原因。問他同理心養成從而何來?他回答任職衛生署副署長時,因處理公共事務,在開會中,養成把對方問題聽清楚的習慣,唯有把對方問題聽清楚,我們才有辦法去解決問題。
父為榜樣 專注教潔牙
他的父親陳棋炎是台大法律系教授,為台灣民法權威,「他有從政的機會,但都拒絕。我很納悶,想說他平常意見都很多,為什麼政府請他當官,可以改變現狀,都不去?後來我才明白,在當時那樣的環境要改革是很困難的。但我爸做一件事,他寫了一輩子的判例研究,我問他為什麼要寫這個?他說一個學者從政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但這些判例研究做公開討論,可以統一法學的見解,可以使整個法律環境有所進步。我對他做這件事感觸蠻深的,每個人只要找到某一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紮紮實實地把這事情做好,也許,社會會更好。」
對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的他而言,那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教大家刷牙,「我是一個牙醫師,我想教大家好好刷牙,潔牙做好,讓大家蛀牙變少。我覺得,我一個人很認真地在診所裡面教,我沒有辦法教很多的人,所以希望利用公共力量,讓更多人能夠潔牙,所以我從事公共事務,第一個願望是要讓台灣50%的人會潔牙,但後來的事情越做越多,就變成今天這樣子。」
1994年,他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率先推動試辦牙醫部門健保總額制,「牙科總額幾乎是我一手創設的,原因是想到如果我推廣口腔保健太成功,大家沒有蛀牙該怎麼辦?所以我才想說做總額好了。大家把口腔保健做好,沒有蛀牙,我們還有錢賺。這是我的初發心,但這樣的初發心反而造成我們(牙醫)費用的保障。」
當年單純只是想推廣口腔保健衛生,教會大家刷牙,結果從牙醫當到牙醫公會理事長、衛生署副署長、然後成了任期最長的衛福部長,那個初發心協助他推動了健保牙醫總額、幫蔡英文寫醫療政策白皮書、推長照2.0,也幫台灣守住了武漢肺炎的攻擊。初發心也讓他續任衛福部長,要調漲健保費用。
漲健保費 不惜捨官位
調漲健保費率是台灣政壇不可說的佛地魔,每次調漲幾乎都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但陳時中說他已經做好隨時準備畢業的打算了,該漲的要漲,該省的要省,該改革的也要改革。「醫療費用不夠,預算當然要省,但要合理的節省,留有餘裕的錢去做改革。我們現在的醫療效率太高了,把人事算得很精,護理人員的時間、每一張病床、每一分、每一秒,都掐得很緊。這次的防疫我們就看出這個危機,雖然這次整體疫情控制得很好,對正常的醫療沒有產生影響,可是未知的疾病很多,現在十年就一發嘛,中間會有小波折,我們不會每次都運氣很好,不見得每次都能控制得住。我們的醫療量繃得太緊,平常(應該)讓醫療人員輕鬆一點,去進修,戰時才有餘裕去打仗…」
3年前就任衛福部長,上任時引用醫師誓詞表示「醫療是服務業」,引發醫界反彈,如今要捍衛醫護人員的專業,言必稱「我們」,可他還是小鎮醫生的口吻,緩緩的,淡淡的,有理有據說他要如何巧推健保調漲的計畫,「我一面推,一面注意對方(社會輿論)的想法,我可能因應他的想法,退兩步,然後進三步,來來回回,一步一步,這樣,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522pol001/
「輔大醫院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茜茜 育兒生活好好玩 Facebook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Fw: [新聞] 醫界震撼彈!輔大醫院挖走33位台大名醫- 看板NTU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評價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醫師陣容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醫師陣容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Re: [問卦] 輔大醫院評價好嗎?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新聞] 輔大醫院晉升區域醫院校長曝「第二院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將成為新北市首屈一指的大型醫療院所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評價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輔大醫院評價 在 茜茜 育兒生活好好玩 Facebook 八卦
昨晚讓大家擔心了...😢
意外真的發生得太快,我到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怵目驚心。
昨晚雙寶洗完澡,我坐在床邊跟屁寶聊天,秦秦如同以往在床上爬爬走走,突然聽到「蹦」一聲,我轉頭一看,秦秦快要跌坐,我立刻抱住,她的額頭正中央靠近眉心的地方,有幾滴很深咖啡色的液體,我還邊想說這是沾到什麼?
用手去摸...是血!
不只有血,額頭還凸起尖尖的,我嚇到趕緊大叫:「老公!!!秦秦流血了!」衝去客廳抱給他,秦秦額頭上的血像噴泉一樣噴出來,衣服上、地上都是血,人夫謙一接手馬上說:「紗布!快!」
當時家裡沒有紗布,我拿了一疊化妝棉,人夫謙立刻做加壓止血的動作。才剛整理乾淨並且換好床單,床上沒有任何物品或玩具,怎麼會這樣受傷?!腦中出現一百個不好的想法,卻深怕哪一個成真...
我馬上說:「送急診!」
把屁寶的衣服穿一穿,用最快的速度全家奔出門。
/
前往離家最近的輔大醫院急診,一時找不到急診入口,人夫謙打給醫院非常冷靜地詢問怎麼走。
我很佩服他,因為他心裡是很著急的,但還是耐著性子找到地方,而我因為抱著狂哭、猛掙扎的秦秦,早就也跟著猛掉淚,我知道媽媽要堅強,但我就是止不住...。
到了急診,我雙手抱秦秦,很謝謝櫃檯的護理人員讓我口說他填資料,接著就在一旁等待急診醫生來看。手還是輕壓著傷口不敢放掉,秦秦的哭聲劃破急診室的寧靜,口中喊著:「爸鼻!爸鼻!」邊喊邊哭,看她受苦,我的心也好痛好痛。
急診醫生看了傷口以後,跟我們說目前最要擔心的是小孩有沒有:
1⃣️ 頭骨碎裂
2⃣️ 腦出血
要先照X光,確認頭骨沒有碎裂?
如果有就必須要住院或是進一步的檢查(很傷身,非必要不希望對孩子做);如果沒有,那就觀察有沒有腦出血的症狀,小孩的症狀應該很快就會顯現,6個小時之內就能看出來,可能有噴射狀嘔吐、昏睡不醒...等症狀都有可能是腦出血,或是只要爸媽覺得怪怪的,那就是怪怪的,就必須要做進一步檢查。
我也很擔心這麼深的傷痕會不會留疤?
畢竟秦秦是女孩子,又傷在這麼明顯的地方,我真的很不希望有很明顯的疤痕留在她的臉上。
醫生說,這不是手術刀劃開,這是撞擊撕裂,傷口不平均,疤是一定會有的。等等照完X光以後會縫傷口,之後好好照顧,可能會比較淡,但不可能消失。
我聽到都傻了...
人夫謙抱著秦秦去照X光,我跟屁寶在外面等候,內心一直祈禱拜託不要頭骨碎裂、不要腦出血,希望秦秦能度過這一關。
一從X光室出來他就緊抱著我,我也輕聲跟他說:「不要怕~媽咪在這裡,媽咪陪著你,你好勇敢。」,她雙手緊緊抱著我,頭靠在我胸前,眼眶還含著淚滴,不說話,但我知道她有多痛。
/
等X光結果出來需要點時間,這時候秦秦已經冷靜了,明明額頭上的鮮紅色傷口皮開肉綻的,但他仍非常勇敢的止住淚水(比我還要勇敢😭)。
看到醫院牆上畫的動物,指著要我們帶她過去看。人夫謙陪她聊天、唱歌、逗她笑,希望轉移注意力,秦秦也很乖的東看西看,或是靜靜的抱著我們。
醫生走來,確定說骨頭沒事時,真的鬆了好大一口氣...但疤痕我也非常擔心和害怕,責備自己為什麼沒有照顧好他,讓他這麼小才一歲多就要面臨這樣的傷痕?
抱著秦秦走到手術室,和醫生一起親手把她用固定帶綁著,她因為痛、因為害怕、因為驚嚇,竭盡全力的嘶吼著,真的好不忍心。
要縫之前我拜託醫生:「醫生,請你幫她縫得漂亮,拜託你了!謝謝你!拜託你了!謝謝謝謝...」
現場還有另一位醫生看我太緊張,他說:「媽媽你出去外面好了,我看你太緊張了。」我就帶著屁寶在手術室外面等,屁寶可能還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
屁寶:「媽咪,妹妹受傷了,會住院嗎?」
茜:「妹妹現在非常痛,不確定會不會住院。因為他走路沒有小心,你也常常拿著長長的東西走路或是亂跑,這樣真的非常危險,你希望像妹妹這樣流好多血,然後受傷住院嗎?」
屁寶:「不要...」
趁機機會教育,讓他把這件事情深刻記在心裡,我真的不希望兩個孩子再有任何意外,幸運的是皮肉傷,但如果傷到眼睛或是腦,那我真的無法想像...
在等待的時候一直查著怎麼樣可以讓疤痕消失或是看不見,根本就看不清楚方法 ,因為一邊滑文章一邊擦眼淚...
秦秦的傷口非常深共縫了6針,無法用黏的,一定要縫才能癒合,醫生說他有把傷口縫漂亮,要我們放心,並且可以安排出院觀察,一有狀況就回來醫院。
離開醫院後,人夫謙說怕的是『蟹足腫』那疤痕就會很明顯。於是我們直奔台北找24小時的藥局,繞了一個多小時沒有一間有賣除疤凝膠貼片,後來太晚了才放棄,只好明天一早再去買。
回到家以後,我們也不敢鬆懈,每1-2個小時就要把秦秦叫醒觀察她的狀況。
人夫謙買了宵夜在客廳吃,幫秦秦泡了奶說:「爸鼻陪你!」我也陪秦秦玩他平常玩的玩具,藉以觀察有沒有不同...觀察了幾輪,應該是沒有腦出血的症狀才暫時放下心中的大石頭(衛教是說78小時內都還是要持續觀察)。
/
謝謝非常多媽咪第一時間的關心與安慰,跟我分享照顧小孩受傷的經驗,跟我說照顧得好之後都會看不見的要我不要太自責,還有哪個除疤貼片、凝膠好用!還教我怎麼照顧傷口。
也有好友的姊姊跟我分享免縫繃帶的用法,寫了好多好多,真的很感謝😭
孩子受傷,媽媽既心疼又無助,你們的每一句話和關心都在支撐著脆弱的我⋯
深深的感謝著這些溫暖(抱),每一個資訊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我都立即跟人夫謙分享,並且已經有決心至少要半年一年以上的時間,持續顧好秦秦的傷口。
不好意思,讓大家擔心了。
我本來不是太過緊張的媽媽,屁寶三歲多也都平安無事,但被秦秦這次嚇到,把家裡可能的尖銳物品都收一收,並用防護貼貼好。也希望這個經驗分享,能讓爸鼻媽咪們小心照看寶寶。
#如果寶寶有任何撞傷跌傷
1⃣️請第一時間用乾淨的紗布或是化妝棉(不會有棉絮沾粘的)加壓止血
2⃣️不論什麼時間請送醫,讓醫生來判斷需不需要縫合或是緊急處理
(有媽咪分享寶寶受傷當下沒有去縫合,結果後來感染,疤痕很明顯)
3⃣️持續觀察寶寶有沒有腦出血症狀:噴射狀嘔吐、昏睡不醒、走路不穩等等
4⃣️傷口不能碰水,只能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建議大家買小罐裝,每次都開新的才不會有細菌
5⃣️除疤貼片一定要貼,赫麗膚我上網查的評價不錯,水膠成份加壓才不會有凸出的疤痕,之後再持續使用除疤凝膠(媽咪們跟我分享的品牌有:倍舒痕、飛宜得)
傷口真的很深,看了很痛,我就不放正面嚇大家了。
現在秦秦沒事了,活蹦亂跳,但一天要換兩次藥,凝膠貼布要貼一段時間,我們會好好照顧她的。
輔大醫院評價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八卦
《防疫誠實中.陳時中》
#不小心一口氣讀完了
#內有珍貴照片
5月15日,國內連續8天零確診,33天無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記者會擺出8顆芭樂,取其諧音「八樂」以資慶祝。是日傍晚,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結束後,抵達輔大醫院,參與MAC WARD模組病房發表記者會。2天之內可以快速組裝的模組病房為台美合作,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蒞臨現場,2人相見不握手只碰肘—此為防疫期間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要合照了,一群人在講台上隔出1.5公尺的社交距離,眾人摘下口罩,或者捏在手上,或對折放在口袋,唯獨陳時中,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捻著,彷彿手中捻著是一朵花。
.
因疫翻紅 宛如唐僧肉
講台上,他示範何謂防疫新生活的社交,台下記者為取得最佳攝影位置,相互推擠咆哮,完全無視安全距離。時間回溯到一年前,其時,政府機關明白了網路聲量即民意的道理,各部會首長爭相當網紅蔚為風潮,當年的農曆年陳時中首度拍衛福部新春宣傳片,宣導國人如遇家暴、街上看到孤苦遊民,該打哪支電話求助。社群媒體菜鳥第一次拍片,臉有點僵,反應有點生澀,影片僅238個按讚。他事後自嘲:「面惡心善,不是民眾的菜。」但他現在哪裡不是民眾的菜呢?媒體和群眾看見這個66歲的阿伯,簡直像看到唐僧肉來著。
轉折點是今年1月20日,因應肺炎疫情擴大,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升為二級開設,由他任指揮官坐鎮防疫記者會,至今逾120天無間斷。日前,民調顯示他因防疫表現獲跨黨派支持,滿意度高達94%。世界遇此百年大疫,台灣抗疫可防可控,外媒頻頻報導,他被日媒封為「鐵人部長」,台灣在國際的視野中,未曾有過如此清晰的能見度。
「民調來來去去的,當然現在大家給我們的評價很高啦,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的,一開始目的是希望建立公信力、建立透明溝通的管道,這個我們大概有做到吧,所以大家會給我們肯定。」這一天,國內連續11天零確診,他接受本刊訪問,被問及爆紅心情,他言必稱「我們」,一樣是記者會上的和緩口吻,種種榮耀與冠冕歸於醫界專家、歸於疾管署團隊、歸於協助疫調的各中央與地方單位,當然,也不忘感謝國人的配合。
「這段時間,我們沒有用強烈的手段,去做任何我們認為防疫應該做的事,都是靠國民的配合,這是台灣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專訪當日正值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大會,台灣又被拒於門外,他沒有憤怒,只是遺憾無法跟友邦分享「防疫台灣模式」,「有些國家激烈地封城,但國民不配合,效果反而減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跟決策者訊息夠不夠透明有關,如果我們讓民眾知道我們正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大家想法會一致。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堅持要整個疫情公開透明,讓大家都得到一樣訊息的緣故。」
.
白話主持 收視率保證
話題一轉,他舉例疾管署如何拿出數據,跟民眾溝通不做普篩和快篩,然後20分鐘就過去了。訪問不過50分鐘,低頭瞄一眼訪綱上羅列10來個問題,他才回答2題,心裡不免暗暗著急。他每個回答都是長長的申論,有理有據,我猴急地追問自己想追問的,他慢條斯理地把話題導回自己想闡述的,恍惚的剎那,我以為置身某小鎮牙科診所,而非疾管署貴賓室。
但他的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側訪不願具名的醫藥線記者,「你在立法院觀察他,他對待立委跟這陣子直播,態度沒差太多。他被質詢時,會消化數字,很會講大白話。有些部長被問了什麼問題,就叫幕僚來回答,但他不會,幕僚就站在他後面,他在幫幕僚擋子彈,因為他對政策夠清楚。」政治人物的話術,有人如烈酒一樣刺激辛辣,有人如含糖飲料一樣甜膩,而他就跟白開水一樣,淡寡無趣,可面對如火燎原的疫情,如水一樣透明的說話之道,反而產生安慰人心的力量。他說:「有些比較緊急的情況,講出來一定會帶來人心不安,我們也會掙扎該不該講,但只要一次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公信力一旦破了,什麼都沒用了。」防疫如其名,誠實為上策,防疫台灣模式可供世界參考,指揮中心的危機處理何嘗不可作為台灣公部門的借鏡?說清楚,講明白,直球對決才是王道。
故而每個午後的防疫記者會變成全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除了疫情匯報,偶爾擺放西瓜、芭樂,幫台灣農產品業配,偶爾擺放荷蘭餅乾和鬱金香,幫外交部做國民外交。小男生戴粉紅口罩被同學嘲笑,他說不如他們幾個老男人戴一次,做個示範,讓大家去思考顏色的性別議題。
.
失控爆淚 鐵人釋懷了
現在說來是一派輕鬆,但防疫120日,有無哪一個案例爆發,會讓心裡涼了半截?「有啊,第一例武漢回來的啦,再來是武漢旅遊團在台灣,從101搭車去台大看病,事情也很大…還有高雄金芭黎女公關,任何一個小洞都會變成大洞…」每一個個案染疫都足以掀起驚滔駭浪,但他講得水波不興,講著講著就是武漢第一次包機回台事件了,「那一陣子不是有人故意把檢疫所講出來,其他縣市單位檢疫所壓力就很大,我跟地方政府拜託,說都是為了國家做事情嘛,我們選的地方都不會有問題,如果縣市長不放心,那我就留在那邊睡,指揮官跟大家住在一起,總是比較放心…」
他還原2月3日武漢首班包機返台48小時經過,當晚接機,忙碌一整晚,隔日回台北,心想出了這樣的事,大家一定很擔心,不如早早開記者會,一整天人仰馬翻,得知有人確診,內心相當沉重。所以記者會就哭了?「大家很喜歡問我這個問題齁。我只是在記者會上想到留在武漢的人這樣多,第一班包機出問題,後來包機都不可能了。那時候武漢開始蓋方艙醫院,心想,生了病,本來人好好的,結果進去一條命都出問題,將心比心,一環一環想下去,覺得難過,可能又太久沒睡,太疲勞,一時情緒控管太差就哭了。」衛福部長管國人身體健康,也管心理衛生,問他不會覺得偶爾壓力大哭一哭比較紓壓嗎?「不知道欸,我很少哭,看到別人流眼淚,會覺得很怪,但反而哭過一次,會常常想到要哭,可能覺得用哭泣來釋放心理壓力也不錯。」
.
身段如水 同理不發火
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哭泣是將心比心,在記者會呼籲大眾停止肉搜感染者個資亦然,後來,他在公視《青春發言人》被小朋友問記者會上遇到記者問奇怪的問題不生氣嗎?他的好修養也是來自同理心,「問的人不會覺得奇怪,這個社會有多元想法,大家都不一樣,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用同理心去思考並好好跟他說,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好。」
因為同理心,讓他金句一句接著一句,也是他深受信賴,民調居高不下的原因。問他同理心養成從而何來?他回答任職衛生署副署長時,因處理公共事務,在開會中,養成把對方問題聽清楚的習慣,唯有把對方問題聽清楚,我們才有辦法去解決問題。
.
父為榜樣 專注教潔牙
只留下背影,因為陳時中不找記者來,也不讓拍照,甚至都不多說什麼。這樣的性格,也可能受到父親影響。
他的父親陳棋炎是台大法律系教授,為台灣民法權威,「他有從政的機會,但都拒絕。我很納悶,想說他平常意見都很多,為什麼政府請他當官,可以改變現狀,都不去?後來我才明白,在當時那樣的環境要改革是很困難的。但我爸做一件事,他寫了一輩子的判例研究,我問他為什麼要寫這個?他說一個學者從政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但這些判例研究做公開討論,可以統一法學的見解,可以使整個法律環境有所進步。
我對他做這件事感觸蠻深的,每個人只要找到某一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紮紮實實地把這事情做好,也許,社會會更好。」
對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的他而言,那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教大家刷牙,「我是一個牙醫師,我想教大家好好刷牙,潔牙做好,讓大家蛀牙變少。我覺得,我一個人很認真地在診所裡面教,我沒有辦法教很多的人,所以希望利用公共力量,讓更多人能夠潔牙,所以我從事公共事務,第一個願望是要讓台灣50%的人會潔牙,但後來的事情越做越多,就變成今天這樣子。」
1994年,他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率先推動試辦牙醫部門健保總額制,「牙科總額幾乎是我一手創設的,原因是想到如果我推廣口腔保健太成功,大家沒有蛀牙該怎麼辦?所以我才想說做總額好了。大家把口腔保健做好,沒有蛀牙,我們還有錢賺。這是我的初發心,但這樣的初發心反而造成我們(牙醫)費用的保障。」
當年單純只是想推廣口腔保健衛生,教會大家刷牙,結果從牙醫當到牙醫公會理事長、衛生署副署長、然後成了任期最長的衛福部長,那個初發心協助他推動了健保牙醫總額、幫蔡英文寫醫療政策白皮書、推長照2.0,也幫台灣守住了武漢肺炎的攻擊。初發心也讓他續任衛福部長,要調漲健保費用。
.
漲健保費 不惜捨官位
調漲健保費率是台灣政壇不可說的佛地魔,每次調漲幾乎都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但陳時中說他已經做好隨時準備畢業的打算了,該漲的要漲,該省的要省,該改革的也要改革。「醫療費用不夠,預算當然要省,但要合理的節省,留有餘裕的錢去做改革。我們現在的醫療效率太高了,把人事算得很精,護理人員的時間、每一張病床、每一分、每一秒,都掐得很緊。這次的防疫我們就看出這個危機,雖然這次整體疫情控制得很好,對正常的醫療沒有產生影響,可是未知的疾病很多,現在十年就一發嘛,中間會有小波折,我們不會每次都運氣很好,不見得每次都能控制得住。我們的醫療量繃得太緊,平常(應該)讓醫療人員輕鬆一點,去進修,戰時才有餘裕去打仗…」
3年前就任衛福部長,上任時引用醫師誓詞表示「醫療是服務業」,引發醫界反彈,如今要捍衛醫護人員的專業,言必稱「我們」,可他還是小鎮醫生的口吻,緩緩的,淡淡的,有理有據說他要如何巧推健保調漲的計畫,「我一面推,一面注意對方(社會輿論)的想法,我可能因應他的想法,退兩步,然後進三步,來來回回,一步一步,這樣,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評價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輔大醫院評價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輔大醫院評價ptt,輔大醫院醫師介紹,輔大醫院門診表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輔大醫院評價在2023的 ... ... <看更多>
輔大醫院評價 在 輔大醫院 - Dcard 的八卦
最近生活跟學業壓力的關係有點喘不過氣來,有在看輔大家醫科,但現在想轉到精神科尋求更專業的協助,網路上查都找不到醫生的評價,想請問有人有在輔醫精神科就診的經驗跟 ... ... <看更多>
輔大醫院評價 在 Fw: [新聞] 醫界震撼彈!輔大醫院挖走33位台大名醫- 看板NTU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
作者: McQuail (strike!)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醫界震撼彈!輔大醫院 挖走33位台大名醫
時間: Thu Feb 23 19:15:21 2017
【文/今周刊 林思宇】
預計今年8月要正式揭牌的輔大醫院,已在醫界投下震撼彈,不但吸引「台大幫」投效,更師法全球頂尖的梅約診所,同時創設會員制的高端醫療服務,企圖兼顧理想與現實。
有沒有興趣到輔大醫院?」這一年多來,台大醫院院內許多大咖名醫和耀眼的中生代,紛紛陸續接到這樣的挖角詢問。這股挖角由輔大校長江漢聲、醫學院院長林肇堂帶頭,兩人積極為即將開幕的輔仁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求才,號稱只要願意來,薪水和研究經費都可以談。動作之大,效果之好,震撼醫學界。
效法「梅約診所」
建一家有靈魂的醫院
這股風也吹皺台大醫院一池春水,讓台大高層十分緊張,因為還在籌備中的輔大醫院,目前確定到任的66位醫師中,足足有一半是來自台大,包括很難掛號的肝臟移植權威、精神科權威等,對外能曝光的就有心臟內科權威江福田、心臟外科名醫王水深、婦產科名醫楊友仕等人。
不僅如此,包括林口長庚、新光、國泰、義大、耕莘也有多名台柱醫師準備要帶槍投靠。「這是空前的卡司陣容」,江漢聲如此形容。
但是回顧籌設過程,江漢聲卻比擬宛如猶太建國之艱辛,歷經十年才問世。
輔大2000年才設立醫學系,16年中一直沒有自己的醫院,許多民眾甚至不知道輔大有醫學院,2006年時任醫學院院長的江漢聲提出要興建醫院,當時「幾乎全部的人都反對」,校內人士質疑,蓋得起來嗎?是否能夠回收?輔大會不會變成醫學院獨大?雜音紛沓而至。
江漢聲則一夫當關爭取董事會支持,他認為,新北市醫療十分匱乏,新莊、五股、泰山人口有40萬到60萬,但是當地居民想看大病,到最近大醫院、林口長庚醫院,最快也要30分鐘車程才能到,如果是心肌梗塞等重症,往往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其次,輔大醫學院學生雖然有耕莘、新光和國泰醫院可以實習,但終究沒有一家自己的醫院,學生缺乏認同感,難以提升醫學院長期辦校品質。
江漢聲雖然說服了董事會,但蓋醫院、辦醫院是大投資,尤其,江漢聲希望開辦具有醫學中心規格的醫院,粗估投資金額至少需要四十億餘元,反對者深怕投資風險拖垮校務基金,雖然同意辦醫院,錢卻得要江漢聲自己籌。
「找錢」、「找人才」成為江漢聲這歷時十年的「創院」過程,最艱難的任務。
在台灣,企業捐款大學無法全額抵稅,捐款風氣並不普遍,不像在美國,以基金會名義捐助,可享百分之百抵稅,江漢聲甚至因此跑到美國募款。其中,一名身患小兒麻痺的華人捐款者,曾捐助設立醫學院國際會議中心,後來醫學院為他製作多套輔具,令他十分感動,當江漢聲為了蓋醫院再向他募款時,這位華商大方捐了一億元。
從06年以來,江漢聲陸續募到12億元,並向銀行貸款50億元,未來,需要靠營運自給自足。
2011年,醫院動土典禮那天,來自梵蒂岡樞機主教教育部長告訴江漢聲,希望他能建一家有靈魂的醫院。這句話深得江漢聲的共鳴與認同,他以美國梅約診所為目標,這家當初由修女創建的小醫院,如今是全球最知名的醫院,江漢聲希望有為者亦若是。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230218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04.160.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7848525.A.B97.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eewalker (120.126.124.12), 02/25/2017 09:09: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