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開診。
來輔大醫院找我吧!
【家醫科許醫師星期六加碼】
輔大醫院增加星期六上午服務,家醫科許書華醫師11/17起加開門診。
許書華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進修中。經歷臺大醫院不分科住院醫師、家醫部住院醫師、總醫師、研修醫師,是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會員。主治專長骨質疏鬆症、婦女醫學(更年期身心、產後憂鬱、經前症候群、乳房超音波)、家庭醫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減重諮詢、B型肝炎追蹤、痛風)、心身醫學(失眠、憂鬱、焦慮、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預防醫學(癌症篩檢、疫苗注射)、旅遊醫學、安寧緩和醫療等。
許醫師其他看診時間是星期一下午婦女身心醫學特別門診(限女性)、星期二晚上、星期三上午和下午、星期五上午。
輔大醫院十一月起加強星期六門診,共開設三十四診,包括內科六診、外科五診、牙科四診、神經內科、家醫三診、婦產、兒科、泌尿、骨科、耳鼻喉各二診、眼科、麻醉疼痛、精神科各一診。
輔大醫院說,為服務病人與家屬,星期六接駁車部分調整時間,輔大捷運站線從上午8:40到下午2:00。
輔大醫院精神科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八卦
無論如河開工推書:
【從工會到書店兼居家護理所,無論如河燃燒護理魂】
在承接「有河不可」成為「無論如河」書店兼居護所經營者之前,我是精神科臨床護理老師,像雜草般的生存能力是我在護理領域所學會的本事,熱愛護理教育,一度把護理臨床指導老師作為終身志業,醫院實習場域是個小型社會縮影,養成教育著重協助護生提早社會化以求適應。我在臨床指導老師處在學校體制與醫院鐵板般的制度二大板塊的重壓下,發現學校課程、護理教科書裡護理技術、知識與實際上的臨床護理實務教學,經常有難以接續的斷層。醫療現場醫護集體無感,視而不見的別開頭去,忽略病人的真實狀態與問題,只求用SOP的標準流程快速完成醫護技術與工作,讓我在教學現場常有如霧中尋路般的痛苦,只能靠著直覺摸索,苦於自己到底能帶學生往哪去的無解困窘。
作為一個臨床指導老師,身處醫院與學校體制之中,除了從中找出隙縫安置自身,更渴望從護理實務教育中貼近理解學生年輕世代的生活世界,協助護理學生領略護理之美。但對於各種臨床現象常有一堆問號的困思如濃霧罩頂,被各種田野經驗故事土石流掩埋,我常常無法提取護理實踐知識脈絡與社會、體制、結構、護病間的關係,這是我為何離職進入輔大心理研究所學習行動研究的原因。
我的碩士論文為《困獸猶鬥、霧中取徑:四十解惑的精神科護理臨床老師專業自主歷程》,論文中表明「我離開護理,只為了重返護理」,從一個離職唸心理所又重返精神科臨床實習指導老師工作的主體位置,進行困獸猶鬥般的行動研究探索歷程,開始學習個人身上原有的團體整體的系統位置,不放棄尋出路找方法的可能性。
《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這本書時提出:「沉默」極可能一種活在不利處境中的人不得不選擇的一種生存策略。其所表現出來的依賴權威的現象,不見得代表她們沒有自主思想; 只是她們學會隱藏,甚至是裝死式的木訥呆滯。由這個角度來看,「沉默無聲」是一種對不利處境與不公對待的一種無言抗拒; 在「沉默」中,生命得以無聲地避免招惹壓迫而苟且生存著! 「沉默」不只可能不簡單,它更應該被細膩與尊嚴地了解。
過去的我在護理臨床處境裡經常是使用這種策略,沉默地在縫細之中尋找讓自己得以生存可能性的空間。後來校護協進會創會理事長鄭麗貞接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理事長,邀請毫無組織經驗的我擔任祕書長,讓我看到校護當年創協進會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從無到有的血汗歷程,所有豐碩的果實從來都不是憑空而生。在學會工作沒錢沒人,也要創造條件讓校護實務工作者寫出自己的實踐知識、動不動就要跟上有關學校護理有關的時事投書發揮作用力、力擋品質不良的學生健康檢查、投入88風災的救災相關後續行動、開記者會指出校護兼職問題等等…,我開始學習面對不公不義,面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勇於發聲!
心理諮商所畢業後,一邊從事教學工作一邊籌組工會,二份工作的情緒勞動與工作強度負擔都大,日夜不停沒有假日,組工會無償卻爆肝,只因不捨畢業學生回來哭訴護理勞動現況的種種沉疴,創辨基護工會企圖影響護理學生,即便醫療市場重視護理人力成本大於專業、營利邏輯至上,但仍應堅守護理專業價值,捍衛勞動權。基護工會在2011年籌備會期間,發現短短半年已有七起護士身亡新聞事件,因而在北、中、南、東四區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目的是喚起護理人員長期缺乏的勞動意識,集結組織護理人員。2012年11月4日,正式成立「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個工會,更是一個護理體制外的勞動教育場所,因此主張工會理事長採直接民主以及常務理事輪值制,不應一人獨覽話語權,而是讓付出努力有所改變學習的人,輪值當理事長,學習拿麥克風踏上「護理師」這個公共角色與社會對話。
基護工會的民主精神與文化,延續到無論如河書店兼居護所的社會實踐,我和另外三名工會資深幹部作為書店出資者,我們自稱「書店女工」而不是老闆,對等的合作關係讓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時俱進。其經營理念著重在「書店作為社區護理的平台」,強調三段五級的預防重於治療,與民眾對話「好生好死」的觀念。我們在臨床經常看到許多「無效醫療」宛如地獄的現場,醫護人員泰然自若地快速工作,隔絕感覺停止深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醫院龐大結構的小螺絲丁,稱職地完成手頭上的工作。缺乏人文反思的醫療,將讓人深陷「活不好也死不了」的處境而不自覺。無論是我創辨基護工會或是接手書店,我都意圖在醫療體制外,開拓護病之間對話空間,尋找一個醫護人文繁花盛開的精神花園。
台灣的過度依賴醫療已造成許多濫用與傷害,健康並不只在身體,心理及靈性亦是,希望透過深化閱讀與藝術生活化之文化風氣,使人從中獲得自助助人的力量。在選書方面,身心靈系列、文學、生態、藝術人文、歷史與社會勞動等是我們著重的類別,也透過不定期舉辦新書分享、讀書會、藝術體驗,以及生態環境、勞動教育、醫護講座等各類活動,促進對話與交流。近期又與陳光國醫師合作性治療身心聯合門診,創立「性好門診」,滿足個案生理、心理、性衛教諮詢的需求,並擔任性健康管理師的培訓工作。在離開醫院的這些日子裡,我們想做的永遠是將護理從醫院帶出來,走到民眾身邊,讓大家知道護理是獨立且美好的專業。
作為全球首家書店兼居護所,期待未來能再拓展長照功能,實踐「小規模多功能」的社區護理之多種可能性。即便開書店經歷各種艱難,經濟狀況屢屢拉警報,但精神層次的提升與各種故事的開展,讓我感激這份遇合,書店是超越夢想不可置信的美好存在。我從護校一路摸索到心理研究所,求學之路曲折無人引導,與各種書的相遇餵養了我的靈魂,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Paulo Freire說:「所有知識都要服務於人往前的行動;所有的行動都要朝向社會變革;所有社會變革都要指涉更正義的未來」。期待這本「護理的一百種可能」,可以作為護理主體現身的小踏腳墊,讓尚在框架裡的人們,踏上之後望見更寬廣的蔚藍天空。
本文摘錄至《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PART 1 原來護理離我們那麼近|斜槓人生,就此開演!
作者 梁秀眉
輔大醫院精神科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八卦
新北市新莊輔大醫院今天表示,因應武漢肺炎院內感染事件,醫護人員或群聚感染都提升到「高風險」。急診室即日起,急診全區醫護、清潔、傳送、批價掛號人員都戴N95口罩。進入發燒篩檢站、負壓隔離室、毒化災室一律穿連身型防水隔離衣或是C級防護衣(兔寶寶裝)。檢傷、批價人員須加戴髮帽、護目鏡或面罩、藍色防水隔離衣。急診由單檢傷改成雙檢傷,也就是說,發燒篩檢站有獨立檢傷。
另外,新北三峽恩主公醫院表示,不僅規劃防疫問診採檢流程與動線、更於急診外設置負壓隔離檢疫站,若民眾有發燒跡象、旅遊史及有急性呼吸道症狀民眾,將引導前往急診外的負壓隔離檢疫站問診及篩檢。檢疫站包括移動式X光機等,另配置HEPA高效濾網,可快速、有效的降低病毒擴散,若有類似新冠肺炎患者,將直接送入負壓隔離病房,以避免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同時為減少民眾進出醫院的機會與風險,恩主公醫院自2月24日起提供「藥來速」慢箋院外領藥窗口等便民服務。
恩主公醫院表示,很早就超前部署提前建構完善的防疫應變措施,除實施門禁管制,還有設置急診外的負壓隔離檢疫站,以及相關防疫物資等提前備齊,以守護社區防疫第一線,全力對抗、防堵疫情。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今天表示,凡進入醫院者需戴口罩、提供酒精乾洗手、並接受紅外線體溫量測體溫,更加強門禁管制。2月27日起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提升防疫與院內感染控制規範,降低加護、急診、呼吸照護、精神科與急性一般病房探病人數、並管制與限縮探病時段、時間。
台北醫院說,急診民眾當有發燒、旅遊史並有急性呼吸道症狀、肺炎症狀的民眾,將直接引導前往急診外的發燒篩檢站,進行TOCC史問診,及詳細診療服務。
(完)2020/02/29
輔大醫院精神科 在 輔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推薦- 輔仁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最近生活跟學業壓力的關係有點喘不過氣來,有在看輔大家醫科,但現在想轉到精神科尋求更專業的協助,網路上查都找不到醫生的評價,想請問有人有在輔醫精神科就診的經驗 ... ... <看更多>
輔大醫院精神科 在 輔大醫院精神科劉宜釗主任談失眠症 - YouTube 的八卦
輔大醫院精神科 劉宜釗主任談失眠症. 15K views 3 years ago. 輔大醫院聖路加健康管理中心. 輔大醫院聖路加健康管理中心. 3.35K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