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蘇花改養工四處買新聞洗風向 #歡迎分享
既然養工四處想互丟牛屎,那我就來丟個3天的掛讓社會大眾來看看這種噁心的嘴臉
我火花羅三年來一直在強調,如果擔心車速較慢的機車行駛蘇花改的過程中與其他車速較快的汽車發生速差衝突,可以用區間測速取締『速度過慢的車輛』,或是『用現有的緊急避難車道規劃成機車優先道』,反正機車流量在蘇花公路僅有10%不到,不可能對緊急救難車輛造成實質的阻礙
在『長隧道通行機車可行性研究』期中、期末的審議會議上,大多數公路總局的長官對於這個看法沒有表示太大的反對意見(有,但是相對零星且只表示可能有疑慮),但是第四養護工程處(蘇花改負責單位)代表在三次的會議中不斷的高分貝強調:
#緊急避難車道設置就是因為地處偏鄉且沒有設置專責救援單位
#緊急避難車道挪給機車用了阻礙救難出事誰負責
(講的好像上次舊蘇花被撞死的騎士你們有負責一樣)
結果呢,蘇花改在幾次連假塞車後,就開始想要把歪腦筋動到『神聖不可分割』的緊急避難車道上啦!
新聞連結:蘇花改隧道群 擬連假開放大客車走外側道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09030200.aspx
會議上噴得口沫橫飛說得好像蘇花改緊急避難車道他媽的多麽不可侵犯一樣,結果轉頭就要規劃開放熱效率是機車100倍的大客車行駛緊急避難車道,那請問當發生事故的時候救難車輛要怎麼穿越大客車車陣啊養工四處的天才們?用懶覺當螺旋槳飛過去嗎?
眼明人都看得出蘇花改當初就是用國道單向雙線車道的規格去蓋的,會預留這個緊急避難車道說穿了就只是為了預留蘇花改最後要改成雙線車道銜接國道五號,什麼供緊急救難車輛通行說穿了就只是找個藉口罷了
然後不要以為這三天的掛丟完我就沒招了,你們在法院上偽造文書的事證我還有留存,想玩輿論戰的話我這邊多的是你們的各種料,不想拿出來噴死你們只是想說留個面子大家會議上碰頭時比較好喬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打壞這層默契繼續操弄輿論的話我火花羅奉陪到底。
火花羅『林北刁民』貼紙懇請支持:
https://sho.pe/SE7SB
-----------------我是刁民延伸閱讀分隔線------------------
破解政府謊言,蘇花改南迴改隧道最科學解析!:
http://sparkmoto.piee.pw/3afb6l
長隧道抗爭血淚史,南迴改怎麼開放的?:
http://sparkmoto.piee.pw/T44K7
區間測速出包!政府違法!:
http://sparkmoto.piee.pw/QFHSP
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s://pse.is/3adshf
Spotify:https://pse.is/3bt43r
KKBOX:https://pse.is/3b9t3t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3bwt7y
SoundOn:https://pse.is/3a3gk2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corgimoto
車道分割是什麼 在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兩年前拍下在這個角度拍了一張照片被廣為分享,兩年後重新站在這個天橋上,台灣交通依然爛到根裡,為什麼在台灣,開車騎車連直線都無法好好地開?
-
追根究底就是路側設施不良,原本應該作為人行道設施的騎樓長期被佔用,行人無處可走只好走在車道上,駕駛為了閃行人只好扭來扭去
-
還有都市設計規劃的失敗,沒有預留停車需求,只想用不切實際又濫設的紅線或是可笑的黃虛線來解決停車問題,導致併排停車、違規停車在台灣是個常態,再加上前述垃圾的行人設施,最後導致民眾開車騎車養成出門採買,不停在店家門口會死的壞習慣,最後就是每個用路人都倒霉
-
✖️行人走在馬路上
✖️你老婆推嬰兒車也走在馬路上
✖️你阿公用電動代步車也開在馬路上
✖️騎車要不斷閃進內線車道躲違規停車
✖️開車的閃機車閃行人扭來扭去開到火氣很大
-
然後就是用路人之前間互相逼車、叫囂、攻擊,交通死傷不斷上升,追根究底就是交通3E(教育、工程、執法)全面潰敗失守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
#當你把行人跟其他載具的路權剝奪最後倒霉的還是自己
-
如果我們的前交通部長賀陳旦連這個基本的現實都沒意識到,只想用柯基執法來改善交通,我還真懷疑你當初是靠什麼當上交通部長的。
-
最後,不要老是在跟我講素質論,什麼歪國人素質好,笑到我懶覺歪掉,有本事你把皮包跟手機插在屁股口袋然後去巴黎街頭走一趟,看會不會被偷走,歐洲的扒手文化跟美國衝動的暴力文化叫做素質好喔?
☑️台灣的GDP排名世界前20名
☑️台灣的治安全世界公認算名列前茅
☑️台灣的捷運文化跟素質也是世界公認優良
不要自己不會教,就把道路的失敗歸咎到人民素質不良,我還真的不知道哪個基因序列是跟交通素質有關的
———————斂財分割線——————-
火花羅交通潮貼熱銷中:
https://sho.pe/vqjsn
車道分割是什麼 在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Facebook 八卦
#更順暢的光復路 #經國路 #中華路
#請分享更好的道路設計給家人朋友
#交通改革 是我參選以來一直著重討論的議題,作為一名竹科工程師,我非常理解在大眾運輸系統尚未系統性改善的情形下,園區人們依舊只能選擇騎車與開車上班,更使得道路規劃的改革刻不容緩。
台灣目前的道路規劃,是以「汽車本位」的邏輯設計而成,機車與行人則是在這樣的框架下強硬地融入這個系統,導致產生以下衝突 (如圖左半邊所示):
① 直行與左轉車道共用: 內側的直行車遇到等待左轉的車輛勢必會切出,容易與中間車道的直行車產生衝突。
② 意義不明的路肩: 分割道路與路肩的標線是「10 cm寬白線」,允許停車的路面邊線則是「15 cm寬白線」,容易混淆導致許多違停,機車時常需要閃避外側違停車輛。
③ 機車優先道: 機車族因此養成靠右側行駛的習慣,容易與右轉的汽車在外側車道產生衝突。
④ 車種分流禁行機車: 「左轉靠左、右轉靠右」是一般人的開車習慣,但換成騎機車時卻要「左轉靠右」來兩段式左轉,靠右左轉的過程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向燈提,後方車輛不好掌握前車動向易發生意外。
⑤ 人行道設置不足: 因路肩容易停滿車輛,沒有停車時也容易有車輛行駛,行人被迫與車爭道。
因此在我進入議會以後,我要將「車向分流、以人為本」的概念帶給市府,全面檢視新竹市的道路設計,實踐「交通改革」達成以下願景 (如圖右半邊所示):
① 左轉專用道: 從內側車道分支出去,降低停等左轉車輛造成的壅塞。
② 路肩設計停車彎: 規劃臨時停車的地點,並以「科技執法」感應取締,改善違停問題。
③ 取消機車優先道: 回歸「右轉靠右、左轉靠左、直行在中間」的直覺習慣。
④ 取消禁行機車: 落實「車向分流」,不再有如同待撞區的待轉格。
⑤ 鋪設人行磚道: 大家不一定都會開車,而每個人都會是行人,行人友善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
改善道路設計是交通改革的第一步,優化大眾運輸系統更是一個整體長遠的目標,從公車路線重劃、六家線搭配接駁公車提升運能、設置公車專用道做為輕軌的前導規劃...等,都是我想要努力的願景。
選舉倒數最後17天,在其他候選人全力衝刺行程的白熱化階段,我仍提出這個交通政策跟大家溝通,改革就差你一票,讓我來為新竹啟動交通改革的第一步。
#討厭現況的按怒 #喜歡願景的按大心
#選懂交通的竹科人
#力保一席園區代言人
#綠樹雙結盟 #共同支持交通改革
👍新竹市
東區 ⑩ 劉崇顯
北區 ⑰ 易俊宏
香山 ⑬ 王彥涵 香山尚青
南區 ⑥ 張志偉(胖胖老師)
西區 ② 易俊廷
復興里長 ① 黃建廷 復興里改變成真
👍新竹縣
竹北 ⑧ 許育綸 小黨進議會
竹東 ⑥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竹東五峰議員候選人
竹北一區代表 ⑬ 高民晟竹北市市民代表競選專頁
竹北二區代表 ⑨ 陳冠宇 竹北新力量 青年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