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
#高山下雪
寒流發威、台灣高山降下瑞雪,讓不少想念北國雪景的民眾趨之若鶩。
賞雪也要注意安全,公路總局的同仁一早就頂著低溫巡查道路積雪結冰情形,真的辛苦了。為避免車輛打滑,公告對應管制措施:
❶ 台7線47K(下巴陵)~66K(明池):
易結冰,將機動調整管制措施。
❷ 台7甲線30K(南山)~74K(梨山):
今(8)日限掛雪鏈通行。
❸ 台8線99K(榮興)~151K(洛韶):
易結冰,將機動調整管制措施。
❹ 台14甲線18K(翠峰)~41.5K(大禹嶺):
今(8)日限掛雪鏈通行。
提醒駕駛朋友評估身體狀況、做好保暖才上山,出發前也要掌握最新道路管制資訊,預先規劃行程。
✅公路總局:https://www.thb.gov.tw
✅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https://168.thb.gov.tw/thb168/spots/
✅幸福公路App:https://bit.ly/3ooMENK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姐姐愛開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 UCRA華盟拉力賽關山站,由於場地屬於平面道路,所以比賽車輛速度偏高,有些甚至超過時速200公里,所以相當精彩,加上第二天的第二回合,天空下起大雨,許多車輛發生打滑現象,也因此大會宣布取消第四回合的比賽,現在就趕緊來看精彩的比賽。 主持人:沈慧蘭 製作人:鍾清淦...
車輛打滑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八卦
北市新柏油路好威!吸水降噪一次搞定!
#珊迪仔:我開始懷疑雨天會不會有人去打卡拍照(正港台灣人精神)
有經過台北市某些路段的人會發現,柏油路怎麼變粗粗DER?該不會是路沒鋪好吧(拿放大鏡研究),但其實免煩惱!這是北市最新的鋪路專案,使用的是多孔瀝青混凝土鋪面(簡稱:PAC)(連名字都好潮!),其表面孔隙率達20%,比一般級配瀝青混凝土高,但又有與一般瀝青相當的承載能力唷!
工務局指出,PAC有高孔隙率,可以減少輪胎與鋪面產生的噪音,降低對住戶的噪音干擾;雨天時也能有效滲透雨水,避免路面形成水膜,降低車輛打滑的危險!
工務局表示,目前試辦的路段為內湖區成功路2段、中山區民權東路、建國北路1段及水源快速道路,民眾可以在雨天的時候觀察PAC防滑、滲透雨水的效果唷!
#新柏油路 #吸水 #降噪 #拍照打卡 台北市 柯文哲 #鋪路專案 #多孔瀝青混凝土鋪面 #PAC #高孔隙率 #打滑 #危險
車輛打滑 在 一起去旅行 Facebook 八卦
阿里山、有機會,有機會 ^_^
2016/01阿里山雪景全攻略(第5次更新!!!)
-------以下為第5次更新:-------
14、阿里山23日晚上九時溫度為6.4度(比部分平地還暖和),可是原本氣象預報是3度,落差至少3度左右,個人判斷是逆溫現象造成溫度下降緩慢。
今晚五時以後,雨勢已經緩和,甚至不再下雨,隨著水氣逐漸轉乾冷,明日降雨機率降低,但是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氣象預報卻是中午12時至晚上9時會下雪,這是最後的機會,大家一起祈禱吧!
九時以後,雷達回波顯示,南方水氣往北抬升,阿里山又開始下雨,溫度逐漸下降中!我在小笠原山!
-------以下為第4次更新:-------
13、交通管制最新資訊(資料來源:省道即時交通資訊網):
13-1、嘉義縣阿里山公路57K+300(巃頭)~87K+985(阿里山遊樂區)路段本(23日)19時實施預警性封閉。
13-2、台21線新中橫公路145K(塔塔加)至台18線公路90K(自忠)路段降雪結冰機率高,於今(23日)19時至明(24日)7時實施預警性道路封閉。
13-3、台21線新中橫公路110K(草坪頭)至145K(塔塔加)路段於今(23日)17時30分至明(24日)7時實施常態性道路封閉。
所以今晚(23日)19時起,阿里山公路只能到巃頭、隙頂,包括石棹、十字路至阿里山都無法上去。要去奮起湖的應該還是可以,改走大華公路或從梅山瑞里、雲林草嶺就可以了。但是石棹以上就會被管制,無法再到阿里山。
台21線公路更慘,阿里山只能到自忠,塔塔加完全被關起來,草坪頭以上照慣例17時30分關門至翌日清晨7時。
-------以下為第3次更新:-------
12、阿里山22日晚上開始飄細雨,惟溫度尚未下降,維持在9度上下,仍是一貫的夠濕不夠冷,夠冷不夠濕的典型氣候。不過23日霸王寒流南下,將會有很大轉變!
-------以下為第2次更新:-------
8、阿里山今日(22日)陰天,沒有下雨,溫度介於8~9度,有日落雲海,尚無下雪的跡象。
9、有關下雪鐵公路是否停駛,阿里山森林鐵路祝山線、沼平線、神木線等三條支線均正常行駛,如遇下雪,會視積雪情況,當鐵軌被積雪覆蓋後,就會停駛列車。所以全台獨家的阿里山雪景小火車肯定成為熱門景點。至於公車是否停駛,則要看公路局省道管制措施,目前也都正常行駛。
10、根據最新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阿里山下雪可能會出現在24日上午九時起,如果水氣配合,可能一大早就會進行交通管制。
11、雲端小叮嚀!大家都想拍美美的雪景,所以只留美景、不留垃圾,不屬於阿里山的,請大家自行帶走!
-------以下為第1次更新:-------
1、阿里山24小時即時天氣看這裡:http://www.cwb.gov.tw/V7/observe/real/46753.htm。
2、省道即時路況看這裡(台18線公路阿里山往嘉義、塔塔加網路攝影機監控畫面):http://168.thb.gov.tw/thb/navigate.do#。
3、因應寒流來襲路面結冰,公路總局發布未來可能實施路段管制訊息:http://goo.gl/a2ra4N。
4、台18線阿里山公路沿線加油站:
4-1、隙頂加油站:營業時間為上午六點到下午十點。
4-2、石棹加油站:營業時間為上午八點到下午六點。
4-3、阿里山新加油站:營業時間為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
5、急難救助資訊(阿里山區警察派出所、醫療單位、汽車修理廠)看這裡:http://goo.gl/oPfpHR。
6、交通資訊:
6-1、阿里山公路無販售出租雪鍊,有雪鍊的,請務必帶上山,交通管制時用得到。
6-2、請盡量避開夜晚上山,以免交通管制受阻。
6-3、上山前請檢查車輛,特別是零度低溫狀況的應變處理。此刻在阿里山車輛拋錨故障,恐怕很難拖吊下山,勢必要付出更高代價。
6-4、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大門往嘉義、南投沿線柏油路會結霜,甚至結冰,沒下雪也會打滑。
6-5、阿里山往玉山塔塔加沿線手機訊號不佳,如須上網講電話,請在自忠、石山、上東埔、塔塔加、夫妻樹。
7、賞景攝影資訊:
7-1、推薦賞景點:
7-1-1、遊樂區內:腳程好體力夠的朋友,請往對高岳、祝山、小笠原山。腳程不佳趕時間的朋友,請往沼平公園、姊妹潭、香林神木巨木群。
7-1-2、遊樂區外:二萬坪聯外公路路況較差,欲前往者請先確認路況。阿里山往玉山塔塔加為雙線柏油路面(共約20K路程),坡度平緩,強烈推薦,好停車,視野佳,比較不用人擠人。
7-2、攝影小秘訣:
7-2-1、阿里山難得下雪,難得會有積雪可以拍照,所以請務必將阿里山的地景意象入鏡,有圖有真相,看圖會說話,不用解釋,一看就知道是阿里山的雪景。
7-2-2、低溫電池容易失溫,但不是沒電,遇到電池沒電,取出放在口袋裡回溫,可以再多拍好多張。
7-2-3、無人版乾淨雪景照難度高,試試看,換個不同拍攝角度會更好。要不然只好最美的風景是人!
-------以下為本文-------
拜資訊科技快速傳遞所賜,號稱近十年來最強的寒流將於本周末報到,氣象局及各大媒體均報導阿里山將會下雪,因為阿里山的環境與合歡山、陽明山等不同,謹以2005年3月4-6日三月雪的實況,來分享阿里山雪景的全攻略。
★狀況一、真的下雪了!
當您從媒體、FB、Line得知阿里山開始下雪時,上山已經慢半拍,而且恐怕已經開始塞車了。
2005年下雪是從3月4日傍晚開始,初雪在台18線公路70K也就是現在的芙谷峨橋開始,當時下雨變成飄雪,而且沒有停過。
我一路上山,過了海拔1800公尺的暖溫帶林分界點,地面開始積雪,到了現在的阿里山新加油站,路面積雪已經造成車輛打滑現象,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大門收費站大雪紛飛,遊樂區內積雪愈來愈厚,此刻車輛已經無法通行。
因應策略:
2005年台18線公路沒有預警性封閉的關門管制,2016年現在只要有狀況,在不同的路段就會啟動管制措施。也就是說,從阿里山往下,分別在十字路、石棹頂湖路口、石棹加油站、巃頭、隙頂等地,隨時會因下雪路面結冰而進行管制。影響所及就是想要晚上或提前上山等候飄雪的遊客務必注意路況,以免大老遠跑到山上卻因預警性封閉而吃了閉門羹。
阿里山公路為雙線道路,來往車輛車速快,所以遇到剛下雪路面尚未結冰時,切記以最低速檔行駛,如果阿里山積雪不多,強烈建議往更高海拔的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前進。
阿里山大門口海拔約2174公尺,塔塔加海拔約2610公尺,以雪況來說,塔塔加占了很大的優勢,而且沿路可停車賞雪。
★狀況二、阿里山何處可賞雪?
其實阿里山1992、1997、2005、2014這四年都有明顯降雪,其他則是短暫零星飄雪,因為阿里山海拔僅二千多公尺,緯度又偏南,所以融雪速度快,可能遊客還未到現場,雪已經融得差不多了。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到達現場呢?
因應策略:
首先您要先到阿里山收費站大門,若是遇到塞車或路面結冰等疏導管制,可能走路比開車還快,建議車輛安全停好後,徒步進入遊客區內。
接著請您冷靜思考一下,設定想要賞景的目標優先順序,因為假日人潮會很多,可能遊客比雪還要多,所以建議先找冷門或偏遠景點,先從最遠、最不容易到達的景點開始。
2005年三月雪就是如此,為了拍攝無人版的鐵道雪景,我一直往眠月線前進,多走幾步路,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目前遊客(包含陸客)造訪的景點,主要是:阿里山車站、三代木、香林神木、樹靈塔、工作站櫻王、森之道、沼平車站、受鎮宮、神木遺址、阿里山博物館、慈雲觀景台、姊妹潭等。
遊客較少的景點是:沼平公園、生態教育館、祝山林道、貴賓館、對高岳、祝山觀景台、小笠原山、塔山等。
★狀況三、賞雪的穿著要注意什麼?
很多網站或媒體都會提醒遊客賞雪的穿著,大家可以搜尋一下,這裡主要是提醒大家,下半身特別是膝蓋以下的注意事項:
一、看到雪High過頭,卻忘了雪是濕的,特別是融雪的時候。
請多帶幾件保暖快乾的長褲,還有建議穿雨鞋或防水長靴,讓褲子底部不會因為沾雪而溼了。一般球鞋、休閒鞋之類,在雪地行走沒多久就全濕,若沒有及時更換,很容易凍傷,而且您也不可能帶著替換鞋子或衣物賞雪,所以請思考一下,如何讓您的下半身穿著,可以在雪地撐久一點?有GoreTex更好!
二、根據氣象預報資料顯示,星期六日會轉乾冷,所以頭部、四肢等末梢神經請加強保暖,高山輻射冷卻效應超強,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溫差超大,覺得很冷,請多曬一點太陽就好,但要注意防曬。有高山反應的朋友,請降低高度或往山下移動,再不行的話,請盡速就醫。阿里山只有簡易衛生室,距離最近的則是20公里以外的石棹聖馬爾定醫療站。
★狀況四、難得雪景,如何拍照作紀念?
台灣下雪不常見,不像日出、雲海、晚霞,多等幾次就會遇上大景。與其失手扼腕,不如多做點功課,才能歡喜滿載而歸。
因應策略:
一、備用電池要多準備,沒有也要充飽電。
二、記憶卡便宜多買幾片,因為雪景難得,您的相機快門可能會按不停。
三、相機設定要搞清楚,最好先試拍沒問題再帶上山。
四、雪景先求有、再求好,記得「亮者恆亮、暗者恆暗」,也就是說,雪地反光相機測光會誤判,所以拍亮的雪景要曝光過度,也就是曝光補償「+-」光要往「+」的方向調,反之,拍暗的地方就要往「-」的方向調整,拍完記得瀏覽確認一下,成功了繼續拍。
五、手機拍照方便,打卡標記請先確認是否有訊號。
六、拍照最好不要離開步道,因為您不知道地形地物,更不可能確認積雪覆蓋下方是否安全,有時為了取景冒險進入,一旦失足後悔莫及。
結論:
安全第一、賞景第二。
再次分享2005年的阿里山三月雪照片,期待2016年的阿里山雪景重現,大家都能盡興而歸!
如有疏漏之處,將隨時補充,大家有任何建議,亦請不吝提供,歡迎分享!
車輛打滑 在 姐姐愛開車 Youtube 的評價
2020 UCRA華盟拉力賽關山站,由於場地屬於平面道路,所以比賽車輛速度偏高,有些甚至超過時速200公里,所以相當精彩,加上第二天的第二回合,天空下起大雨,許多車輛發生打滑現象,也因此大會宣布取消第四回合的比賽,現在就趕緊來看精彩的比賽。
主持人:沈慧蘭
製作人:鍾清淦
車輛打滑 在 moto1hk Youtube 的評價
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
車輛打滑 在 moto1hk Youtube 的評價
早年PGO製作了一段ABS煞車影片,比較沒有及配搭了ABS的TIGRA 150的性能,前者在重煞急停下發生了打滑,如車輛沒有輔助轆可能已翻車了,後者在ABS協助下穩定地停車,彰顯ABS在急煞情況下的安全性。兩年前,編者與一眾好友前往台灣參觀PGO廠房時,獲安排駕駛ABS版TIGRA 150,兩年後的今天終於在本地街道駕駛此車。
車輛打滑 在 雨天打滑車偏輔助 - Mobile01 的八卦
不好意思在這邊請教個蠢問題, 小弟今天颱風天開車上國道,雨大到讓車子開一開打滑,還好車速不算太快,沒有發生事情,但真心覺得打滑拉的回來是因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