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
一早起來發現變這樣,興奮的人怎麼那麼多,我知道大家想看中國吃屎,但麻煩看國際關係的時候請不要這樣,到時候失望的時候會變絕望,很慘的。
簡單的說,米國宣布從敘利亞撤軍後,我們觀察的點主要有幾個。1. 土耳其對東突聖戰士的控制程度。2. 庫德到底會不會拿到美國留下的裝備。3. 以色列跟土耳其會不會照國家利益最佳解直接下場。4. 美國在伊朗的線到底牽好沒。5. 沙烏地的內鬥是否會影響到葉門戰爭的結果。
大致解釋一下劇本會怎麼寫。因為這要建築在幾個已知的基礎上,這只要有碰到一點情報跟軍武內情的,一定會知道。
1.俄國的短期作戰能力不足,介入敘利亞的千人規模可以,東烏的萬人規模不行。裝甲跟空中部隊在營連級跟中隊規模以下的運作可以順暢,師旅級以上的很困難。(請注意這不代表俄國打不起車臣戰爭或是想要打下波羅的海三小國,真想要打爆中國直驅北京都是做得到的。)
2.土耳其內部的政治對抗太嚴重,軍方之前的政變削弱了自己不少實力,但在對外戰爭上依舊可以不鳥總統。
3.伊朗非常想要結束跟美國的敵對關係,檯面下運作超過兩年以上,但這次換成民主黨去扯川普後腿,想要找到私下證據來在國內政治上得到利益,所以到底誰是keyman?全世界都在找。
4.習皇登基後中國大撒幣,王岐山在土耳其下了非常多功夫,中東國家高層收錢換對東突閉嘴的不知凡幾,在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點火,想要換得美國沒有力氣在東亞干預。
也就是說,川普宣布撤軍後,一般而言的劇本,最佳可能大致是這樣。
1.敘利亞要求俄國介入,以色列一定會直接下場,絕不可能放伊朗繼續干擾。所以東烏必定要撤軍,反正現狀已經幾乎是東烏半自治狀態,然後烏克蘭總統差不多就是台灣北高市長的等級,北約也不想鳥他。
2.俄國一定會介入,不然好不容易拉到的土耳其總統這派勢力,就馬上要倒回美國,而俄國也絕對無法接受阿薩德倒台。因為,美國留下的武器肯定是庫德拿到,不管用哪種民意,不介入的話庫德國就會在此建立。
3.沙烏地跟伊朗的葉門戰爭,因為沙烏地王子殺了記者後內鬥,加上最重要的東突集中營曝光,伊斯蘭世界的中下層壓力倍增,必須快點結束,把力量集中到壓制內部激進派,或是乾脆轉移焦點到中國身上。
以上的劇本,建立在兩個大前提。
1. 北約要有動作,在東烏的問題上,美國確定不要買東烏重建的單,北約願不願意?願意的話,俄國會撤出,在北約保證的前提下,讓東烏的政治狀態回復到戰前。因為,內戰讓仇恨累積太多,沒有大國介入,東烏貿然回到烏克蘭基輔手上,一定會政治血腥清算,俄羅斯不可能接受這種結局。只要俄國不停手,基輔現在的無能政府搞不定的。
2. 北約要領軍對中國的東突集中營表態,因為這跟北約本身二戰後的建國基礎一致,你不開始針對這點,怎麼對納粹的行為解釋,尤其是德國。北約如果要介入,就得跟俄國談判,因為介入東突必須通過中亞五國,聖戰是要進場也得要世俗化的中亞五國同意。
所以,上個月全世界都在看北約怎麼處理,答案最後很明顯。北約選擇對東突裝死,德國所有的政治人物都不表態,面對民間組織跟記者的追問,除了極右派有罵之外,那些人權左派跟白左全部都不說話。
然後,東烏問題也擺爛,不想被烏克蘭總統的智障發言威脅,更不願意在這內政出問題,經濟不好難民一堆的狀況下出頭,所以也收手。這導致俄國判斷可以從東烏撤出主要部隊,反正基輔現在也不敢真的宣布武力收復東烏。
接著就是上周的狀況,以色列開始加強打擊敘利亞的力道,伊斯蘭世界繼續對東突裝死,葉門照打不誤。全部的起頭都在北約沒有動這關鍵一步,這等於讓波蘭進一步拿到北約重心東移的藉口,俄國也不會滿意這種和稀泥的作法。
坦白說,北約現在這幾個領導者,差柴契爾年代的人等級太多,連二戰前張伯倫的能力都沒,說不定比布萊爾的英國更爛。全部是說好聽話,處理內政還好,外交事務只敢用白左去屁話,不想面對實際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所以,上週的狀況是,我們不知道主線發展到這邊,接下來要怎麼做,大家看的點回到伊朗的談判身上,以及川普跟中國的貿易談判。
結果,沒想到另一套副線劇本是在委內瑞拉,之前大家以為就放他繼續爆炸兩年再去收拾。這真的是沒想到,但事後來看才知道,這一定去年烏克蘭撞船事件前就開始運作了,委國反對派不是今天跳出來,就是下個月美國對中關稅到期後開始。
那麼接下來的劇本呢?坦白說我也還在想,跟認識的人在討論,繼續問裡面的線,答覆是:還有很多戲可以看,不只是這邊。所以我們不知道,只能等著看。XD
==========
委內瑞拉的故事,其實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這也是冷戰結束後的全世界走向。
簡單說,就是有技術的先進國家,不想繼續被沙烏地這些扶植的小老弟威脅,跑去投資其他有石油的國家。這些國家為何以前沒有錢,大家不想投資?
答案是,油品品質不好,後處理成本高,就跟伊朗一樣,所以只有高油價才能賺錢,賺錢才能處理內部宗教跟對外事務,這才是伊朗要在中亞搞事的理由。
伊朗不搞事,油價起不來,內部社福發不出,等著垮台。伊朗的反對派想的是另一套,趕快結束這種鬼故事,跑去巴著美國大腿,讓美國的先進技術進來幫忙開採,降低成本,一樣可以穩定政治。
說白了,內部政治跟外部是連動的,伊朗革命是宗教派的人起家,因為自己的政治地位要被削弱,不爽美國指定代理人。但自己搞得出來嗎?顯然也沒有,所以只能走另一套,每天戳以色列戳到翻桌,中東越亂越好。
委內瑞拉也一樣,一堆這種冷戰後被扶植出的新興一級產業輸出國,靠的都是美歐日的技術,非洲等比較次級的,還會找台灣這種美國培養的小弟來幫忙。把自己的產業養起來,開始對外賣礦產等一級產業資源,賺錢後發展自己國家。
但這也要看發展脈絡,眾所皆知非洲國家多半是拿賺到的錢放自己口袋,移民到紐約、巴黎等地方過快活日子。非洲一堆軍閥的小孩都在美國或是英法的軍校念書,等著回去搶地盤,真的用在本國產業發展的並不多,但真要投資發展也有部落衝突等一堆狗屁問題。
事情沒我們看地圖說故事那麼單純。
中國崛起後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要搶資源,改用攔胡的手段,中間介入收買反對黨,讓反對黨拿到錢後,上台把歐美的投資收編國有,轉賣到中國身上。然後大家拿錢爽爽過,一起去美加當寓公。
這美國不知道?知道啊,所以歐美就把技術撤出,等10年後你們的設備老舊要更新,不跟我買去跟中國買看看,不出20年就等著報廢。接著的故事就是我們看到的,中產階級逃離這些國家,技術人員減少,設備老舊更新不了,產能下降生產成本增加,惡性循環。
故事到了今天,就是我們看到的,債都是要還的。
=========
很多人看國際事務,基本上是用一個套路在看,然後覺得世界不會這樣改變,一定要照我自己想的走。
例如我親戚,相信中國必定強,所以每次看到中國吃屎的新聞就當沒看到,中國贏一次就爽三年講不停。
劇本隨時在編,也一直在改,國際戰略的變化不是恆定的,請不要覺得可以找個師傅拜在門下,看他寫的就可以得到永生,世界就穩定了。
謝謝
「車臣戰爭之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王奕凱 Facebook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新聞] 才加入宣布俄軍!車臣狂人「戰爭之王」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烏俄開戰】殲滅剽悍車臣部隊擊殺戰爭之王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新聞] 車臣「戰爭之王」輸了!遭烏克蘭擊殺-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討論] 車臣戰爭之王確定死透了吧PTT推薦- 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討論] 車臣戰爭之王確定死透了吧 的評價
- 關於車臣戰爭之王 在 [新聞] 烏國安局:車臣部隊撤退了!不堪死傷慘重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車臣戰爭之王 在 王奕凱 Facebook 八卦
昨日很高興與新北市市議員候選人王炳忠一同參加台大研協會長周芷萱辦的青年參政座談會,雖然標題是下雙王對決,但其實主要還是讓與會的青年民眾分享我們參政的心路歷程,回應大家的提問。
開場前與炳忠小聊了一下,他給人感覺出是個和善的好人,我們的身世背景與最後的結果真的是特別的對比,我來自榮民家庭,他是九代台南人,我出生自文山大安,他則是在中正萬華,他追求終極統一,我支持台灣獨立。
我們同樣在今年這場太陽花運動因為一時的意外得到了大量媒體曝光,也同樣在之後投入了地方上議員選舉,在分享與回應的問題當中,雖然在統獨立場上因提問而有所交鋒,但在選舉過程其實多少有類似的經驗。
比較可惜的是現場提問沒有給他針對如何建立政見與板橋地方的回應,可能因為他堅持追求統一的立場,讓大家都對他的統派觀點很好奇。
輪到我時,則多半看的出大家對於我在政策的擬定與進入議會如何監督的方向比較感到重視,對我台灣獨立的支持的立場沒有太多的疑問。
或許這也能印證這幾年來,國家認同的趨勢,從台灣獨立與台灣人的認同持續成長過半有關。
在現場,我與炳忠唯一在統獨上的交鋒就是在現場提問民眾的最後一題中的,希望我倆針對統獨議題提出配套措施。
炳忠提出他對話語詮釋權來與中國搶法理正統,並認為透過與中國在民族上共同的認同來化解戰爭,追求祈求用談判來實踐跟中國統一又不改變台灣現在民主自治的狀態,這是中國統一派常見的論調。
我則是提出二個不用透過戰爭的辦法實踐獨立,與一個透過戰爭的辦法實踐獨立。透過戰爭的辦法實踐獨立很簡單,就是加入美日同盟,利用中與日美對立的情況,在兩邊戰爭時加入日美同盟,最終因中國戰敗而爭取獨立建國。
另外二種不用戰爭就能獨立的辦法,則是透過聯合國憲章的住民自決權利,除非中國不遵守聯合國憲章,寧願違反國際法也要打仗,失去聯合國權力。當然,許多抱持國家實力論的人會認為,國際看的是國家實力,有實力的往往能夠違反國際法而又不失去聯合國的制裁,常舉的例子,就是俄羅斯對喬治亞,車臣,以及美國。
但如果仔細研究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發生內戰,住民自決成立不成立,以及國際法上違反的問題,並不是如表面上所說的毫無制裁,許多二戰到現在的制裁事實上仍持續在進行賠償。
之所以會讓我們以為國際法沒有效力,就是因為我們台灣並未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因為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失去效力,與國內不重視國際法的教育,所以我們才會對國際法的現狀陌生,誤以為國際法只是如過去蘇聯強人史達林所言,只是用來撕毀的白紙契約。
其實國際上包括中國與俄羅斯這二大強權在內,都還在依據國際法的要求取得賠償或是賠償被國際法庭的制裁。
因此,實踐住民自決,我們可以透過聯合國憲章對於被殖民的國家進行這樣的權利。只要聯合國對中國的制裁與損耗下仍有超越戰爭與維持中國內部統治的價值情況,我們就可以不經過戰爭而獨立建國成功。
那麼許多人會問說,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讓中國認為放棄對我住民自決實踐時的戰爭手段呢?我個人給的解答是,就在中國經濟崩潰,如蘇聯瓦解的時刻時。
很多人誤以為台灣經濟比中國還不穩,而中國的經濟正在起飛中,但這一點的知識多半是受到媒體的片面包裝,事實上,中國在今年初時,中央無故消失了8100億人民幣,同時東北國營鐵路局長自殺,宣稱因為錢付不出來,此外,這二年中國官二代與現任官員轉移資產的比率上升非常巨大,又加上中國有一個金融與經濟業界最要不得的陋習,就是黑帳假帳問題,使得過去幾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一一因為假帳問題下市,這一點,看看我國許多來自中國台商的TDR就可知曉.。
也因此,中國的經濟硬著陸,是可預見的,更進一步說,從金融學理來看人類歷史上的經濟面,經濟泡沫沒有不破裂的一天,只有越晚爆的越大,越早去槓桿傷害越小的原理。
所以中國越穩定的經濟假象,事實上對我國實踐獨立自決的條件越有利,因為托的越久,我們台灣民族的認同比例越高,準備越好,而中國則是面對未來硬著陸的傷害越大,越難以面對發生崩解時,國內的各被壓抑的民族崛起的戡亂。
所以我提供的不用戰爭就能完成獨立的配套之一,就是透過中國經濟的崩壞,台灣意識的思想準備充足,然後實踐聯合國對住民自決的權利。
第二個不用戰爭就能完成獨立的配套,就是讓中國完成如英國一樣的民主化,透過中國對民主化的認同與徹底實踐,變成同意自身民族實行獨立公投,並且不以武力威脅,如英國對蘇格蘭獨立公投一樣,用想法與條件來說服台灣的不獨立建國,而我國獨派人士也專心說服國人獨立建國的永續好處,最後以民主公投決定建國。
但這個前提是,中國的民主化要完成,而這民主化的完成不應是在強迫我國被持續殖民與壟斷媒體,讓中國以資本權力的手段取得台灣的政治代理權下實行的。
中國政府如果支持公平公正的權利價值觀,就本來該允許各民族能夠執行獨立公投,並不以武力威脅,將反分裂國家這不合住民自決邏輯的法律,只以中華民族為依歸的想法給取消,才能讓多元包容的精神實踐在中國。
回過頭來,這二個不用戰爭就能完成獨立的方法,就是我針對獨立的配套措施。
而後來輪到我談談自己從政的心路歷程我打算用另一篇來寫,避免篇幅過長,大家看的太累,就先暫時這樣子吧。
車臣戰爭之王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凡爾賽的彼得大帝
2017年5月29日,法國凡爾賽宮,應邀訪法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正與初次見面的法國新任總統馬克宏,並肩穿越著名的「戰爭畫廊」(Galerie des Batailles)。
由於今年正好是俄國彼得大帝訪問法國、轟動一時的300周年,新上任的馬克宏也藉此良機邀請「今.沙皇」普丁總統,前來凡爾賽宮為「彼得大帝訪法300年特展」揭幕。
自從登基以來,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就積極向西歐取經,希望引進當時最新的制度與科技,好讓俄羅斯能富國強兵,以擊敗當時的強鄰瑞典,取得波羅的海的控制權與北方霸主的唯一地位。而當時強大的法國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也就成為彼得大帝心之所向。
過去由於外交考量,顧忌瑞典觀感的法國,始終不願意接待俄國沙皇,因此彼得大帝的法國夢,一直得等到路易十四駕崩、路易十五繼位之後,才終於在1717年如願成行。
法國人的紀錄中,當時45歲的彼得大帝,是一位相當固執且略顯「古怪」的君主。他不但無視風俗禁忌,硬闖82歲的曼特農夫人(Marquise de Maintenon,路易十四的第二任妻子)閨房,僅為一睹迷倒太陽王的「傾國風采」;而在與法王路易十五的初次會面上,彼得大帝更無視外交禮儀與朝廷規範,一手就把才7歲的路易十五給抱在懷裡,如同對待幼子一般逗弄關愛。
把路易十五當作兒子疼的彼得大帝,據說與小法王相當投緣,甚至一度想要把女兒嫁給路易十五,但最終仍因外交現實而未能如願。
訪法的彼得大帝,除了積極遊說法俄同盟,也希望與法國締結貿易協定、引進西歐先進的工業技術。也因此,在高層外交的閒暇時間,彼得大帝也時常微服遊走巴黎的各大市場,積極觀摩工藝產品與添購流行新書。
此外,彼得大帝也為凡爾賽宮的華麗與傾倒,在回到聖彼得堡後,俄國沙皇也積極打造「能超越凡爾賽宮」的先進宮殿。其中,彼得大帝為了重現凡爾賽著名的「鏡廳」,甚至不顧當時東正教會的禁令(教會認為照鏡子是對上帝不敬的偶像崇拜),而積極打造俄羅斯的玻璃與製鏡工業。
彼得大帝的訪問,不僅在當時的法國掀起話題,也為現代的俄-法關係奠定了歷史性的開端。然而300年過後,兩國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卻又因新總統的上任,而於馬克宏與普丁之間擦出全新火花。
在凡爾賽宮的初次見面中,馬克宏相當直白地指責俄國放任敘利亞化武、迫害車臣同性戀、煽動假新聞干涉剛結束的法國總統大選;但不動聲色的普丁,卻仍大方地表示:「馬克宏是個務實坦率的人,我很欣賞!」
而在這張《美聯社》的照片中,普丁與馬克宏正並肩走過凡爾賽宮的「戰爭廳」,廳內不僅立滿著歷代法國名將,牆上更掛有33幅紀錄法國武功的戰役名畫。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拿破崙,以及他在1807年擊潰俄軍的弗里德蘭戰役(Battle of Friedland)。
當時的拿破崙,透過這場決定性大勝,順利地瓦解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並逼迫沙皇亞歷山大締結和約,直到1812年征俄戰爭失利之前,拿破崙與他的弗里德蘭大捷都是俄羅斯人心中的最痛。
--
圖/美聯社:在「戰爭廳」中的普丁與馬克宏,他們的正背後,則是展間的主角——由法國畫家拉利維耶爾(Charles Philippe Larivière)所畫的「蒙桑佩韋勒戰役」(Bataille de Mons-en-Pévèle),敘述著1304年法王「美男子」腓力四世與佛蘭德伯國的戰鬥。
#彼得大帝 #馬克宏 #普丁 #拿破崙 #凡爾賽宮 #法國 #俄羅斯 #巴黎 #聖彼得堡
車臣戰爭之王 在 【烏俄開戰】殲滅剽悍車臣部隊擊殺戰爭之王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烏俄開戰】殲滅剽悍 車臣 部隊擊殺 戰爭 之王! 烏克蘭部隊阿爾法小組暗藏英美血統!?【關鍵時刻】20220301-3 劉寶傑李正皓. ... <看更多>
車臣戰爭之王 在 [新聞] 車臣「戰爭之王」輸了!遭烏克蘭擊殺-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
但今日《基輔獨立報》就報導,號稱「戰爭之王」(Lords of war)的車臣將軍圖沙耶夫(Magomed Tushayev)已遭烏克蘭軍隊擊殺。 車臣昨日宣布參戰,更 ... ... <看更多>
車臣戰爭之王 在 [新聞] 才加入宣布俄軍!車臣狂人「戰爭之王」 -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