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cal 全球政經評論:🇷🇺 謹遵普丁的車臣狂人】
「龐佩奧,我們開戰吧!接下來將會更有趣!」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統——小卡迪羅夫(Ramzan Kadyrov)——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刊登了一張自己在武器庫雙手持槍的相片,洋洋得意地對美國國務卿龐佩奧隔空叫陣。因為日前小卡迪羅夫被美國指控「參與酷刑及法外處決等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因而制裁。但被華盛頓制裁,對這位車臣「土皇帝」來說早已不是第一次,也無所謂畏懼,反而更加猖狂。
小卡迪羅夫言行浮誇,地位顯赫,在俄羅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忠誠,普丁對他也鮮有任何意見——小卡迪羅夫究竟有何本錢能成為「高度自治」的封建領主、讓莫斯科與車臣的關係比「一國兩制」還要特殊呢?
#孫超群
#小卡迪羅夫 #車臣 #俄羅斯 #普丁 #車臣戰爭 #莫斯科 #美國 #制裁 #RamzanKadyrov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Gary K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奇不有 2019年2月11日 主持人: Gary 嘉賓: Engels 主題: 車臣戰爭 Copyright by OurRadio.hk...
車臣戰爭 在 Facebook 八卦
被敲碗,來談一下混合戰的東西。
其實這不是很新的概念,你會覺得新,那是因為做軍事戰略研究的人,碰到了新的領域跟技術,要融合到原本的內容,常常會弄個新名詞。目的不是標新立異,是要做出區隔,可以一眼看出你在講哪個年代的東西。
好了,閒話不扯,所以到底有沒有「混合戰」這個東西?有的,一點都不新,進入網路時代就有人提過。有沒有「混合戰中心」?有的,歐洲有這種跨領域合作的單位,但成效到底多好,就有待保留。
所以這些都不是笑話,但身為立委,我是建議對這些專有術語,最好認真研讀,並找出切實可行的做法。退伍將軍也不要上電視去冷嘲熱諷,只會降低一個將軍的格調。
混合戰的概念很古老,近代的起源可以從越戰開始,你想成那個珍芳達怎樣為匪宣傳,一張為了同胞報仇的槍決越共照片,竟成左翼媒體撻伐戰爭的工具,導致美國在越南鎩羽而歸,就是經典例子。
這就是後來衍伸出喬良提的超限戰,進入網路時代俄國首推的混合戰,本質上就是傳統正規軍事作戰打不贏,所以另闢蹊徑改用非軍事手段打擊敵人,獲取政治成果。要說是國家級恐怖活動也可以,但近年討論混合戰,比較傾向非恐怖攻擊的國家行為。
在台灣,我們這兩年稱之為資訊戰,基本上都是同樣的概念。跨過軍事手段,脫離傳統的政治與經濟威脅,搞一堆小動作,弄得台灣雞飛狗跳,數百萬人深信共匪宣傳,這些都是整個混合戰的一部分。
基本上,你要理解混合戰,要從戰略目的著手,不是從手段。俄國對烏克蘭動手,干預美國2016大選,其目的在於維持俄國在地緣戰略上的優勢。俄國汲取了車臣戰爭的教訓,知道大軍維穩弊大於利,征服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那換另一種更有利的手段不就得了。
那中國呢?這實在很好笑,戰略目的是恢復大國榮光,基本上就是回到19世紀的帝國主義,想要確實的征服周邊,派軍隊鐵靴踏入控制,強割韭菜給統治階級爽。這種過時的概念,配合混合戰的手段,才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連先驅者俄國都覺得中國不知道在銃三小。
很複雜,再講一次很複雜,因為戰略目的若可以不需要靠征服就能得到,那我征服你幹嗎?
我想要過有無限網路、超快電腦,可以讓我在家當沙發馬鈴薯,天天打遊戲打到爽,那我支持中國攻打台灣,讓台GG斷貨,害我得花兩倍的價錢買新電腦幹嘛?
大概就這種概念,我的目的是要當顆快樂的沙發馬鈴薯,那麼派兵攻打你來獲取電腦晶片,顯然就是一件蠢到爆炸的決定。
好了,回到台灣這邊。
我們國防部有沒有類似的反混合戰中心?嚴格說是沒有,但廣義來說是有的。
這個意思是,沒有一個統籌的單位,原因是台灣遭遇到的混合戰,太多政治面的東西,除非「執政黨有意願在政治上做出強力指導」,不然軍方不可能跳下去承攬政治性任務。但這種單位如果交由行政院成立一個獨立主管單位,會有另一種政治風險,他日萬一被紅色政黨奪權成功,立刻就有一個警總出現。
廣義上有,是指軍方對各種混合戰,其實早有研究,在自己的業務範圍內,大致上也曉得該怎麼做,但到底該怎麼做卻不是很清楚。擴大到整個政府機關,可以說是各吹各的調。
故,你要問我,3Q他在質什麼,兩皮在答什麼,嚴格說都對,但也都不對。我是不信邱國正不知道狀況,但立場上軍方不能回答,因為台灣遇到的混合戰層面太深太廣,他表態算越權。
好,那你問我,到底怎樣做有初步的結果,也能有效的踏出第一步?
很簡單,政戰復活。你不爽的話,就成立新的XX反混合戰OO中心,把政戰兵科重整改名不就得了。
不用擔心政戰復權後會跟過去一樣,自從監察、保防權力切割出去後,政戰功能就差不多等同康輔單位。但國軍中最具有政治敏銳度,訓練上最接近,能夠迅速就反混合戰作戰位置的,除了政戰科別無他選。
具體上而言,大概分兩個方向。
一個是政戰局長恢復上將編制,可以參加軍事會議,所有作戰計畫,政戰總長都可以檢視其在反混合戰上的優缺點,而不是現在完全被動的處理,還沒有權限干預。
另一個,是把政戰部門整編,把隸屬混合戰相關的部分,重編為一個新的部門。傳統的心戰大隊不論,資通電軍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功能,很需要政戰專業的協助,不然會連怎麼反資訊戰都無從下手。
簡單說,軍方不欠手段跟做法,但是沒有統籌指導。然後泛綠的天生傾向,看到政戰就渾身不對勁,充滿怒火恨不得將其分筋錯骨,這個問題也很大。
不然改名,政戰科又不是自古有之,改掉也沒啥不好,重點是實質內容。
算了,混合戰要講下去太大太複雜,想討論的就在留言的地方討論好了。
車臣戰爭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八卦
欸。。。。。。。。。。
一早起來發現變這樣,興奮的人怎麼那麼多,我知道大家想看中國吃屎,但麻煩看國際關係的時候請不要這樣,到時候失望的時候會變絕望,很慘的。
簡單的說,米國宣布從敘利亞撤軍後,我們觀察的點主要有幾個。1. 土耳其對東突聖戰士的控制程度。2. 庫德到底會不會拿到美國留下的裝備。3. 以色列跟土耳其會不會照國家利益最佳解直接下場。4. 美國在伊朗的線到底牽好沒。5. 沙烏地的內鬥是否會影響到葉門戰爭的結果。
大致解釋一下劇本會怎麼寫。因為這要建築在幾個已知的基礎上,這只要有碰到一點情報跟軍武內情的,一定會知道。
1.俄國的短期作戰能力不足,介入敘利亞的千人規模可以,東烏的萬人規模不行。裝甲跟空中部隊在營連級跟中隊規模以下的運作可以順暢,師旅級以上的很困難。(請注意這不代表俄國打不起車臣戰爭或是想要打下波羅的海三小國,真想要打爆中國直驅北京都是做得到的。)
2.土耳其內部的政治對抗太嚴重,軍方之前的政變削弱了自己不少實力,但在對外戰爭上依舊可以不鳥總統。
3.伊朗非常想要結束跟美國的敵對關係,檯面下運作超過兩年以上,但這次換成民主黨去扯川普後腿,想要找到私下證據來在國內政治上得到利益,所以到底誰是keyman?全世界都在找。
4.習皇登基後中國大撒幣,王岐山在土耳其下了非常多功夫,中東國家高層收錢換對東突閉嘴的不知凡幾,在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點火,想要換得美國沒有力氣在東亞干預。
也就是說,川普宣布撤軍後,一般而言的劇本,最佳可能大致是這樣。
1.敘利亞要求俄國介入,以色列一定會直接下場,絕不可能放伊朗繼續干擾。所以東烏必定要撤軍,反正現狀已經幾乎是東烏半自治狀態,然後烏克蘭總統差不多就是台灣北高市長的等級,北約也不想鳥他。
2.俄國一定會介入,不然好不容易拉到的土耳其總統這派勢力,就馬上要倒回美國,而俄國也絕對無法接受阿薩德倒台。因為,美國留下的武器肯定是庫德拿到,不管用哪種民意,不介入的話庫德國就會在此建立。
3.沙烏地跟伊朗的葉門戰爭,因為沙烏地王子殺了記者後內鬥,加上最重要的東突集中營曝光,伊斯蘭世界的中下層壓力倍增,必須快點結束,把力量集中到壓制內部激進派,或是乾脆轉移焦點到中國身上。
以上的劇本,建立在兩個大前提。
1. 北約要有動作,在東烏的問題上,美國確定不要買東烏重建的單,北約願不願意?願意的話,俄國會撤出,在北約保證的前提下,讓東烏的政治狀態回復到戰前。因為,內戰讓仇恨累積太多,沒有大國介入,東烏貿然回到烏克蘭基輔手上,一定會政治血腥清算,俄羅斯不可能接受這種結局。只要俄國不停手,基輔現在的無能政府搞不定的。
2. 北約要領軍對中國的東突集中營表態,因為這跟北約本身二戰後的建國基礎一致,你不開始針對這點,怎麼對納粹的行為解釋,尤其是德國。北約如果要介入,就得跟俄國談判,因為介入東突必須通過中亞五國,聖戰是要進場也得要世俗化的中亞五國同意。
所以,上個月全世界都在看北約怎麼處理,答案最後很明顯。北約選擇對東突裝死,德國所有的政治人物都不表態,面對民間組織跟記者的追問,除了極右派有罵之外,那些人權左派跟白左全部都不說話。
然後,東烏問題也擺爛,不想被烏克蘭總統的智障發言威脅,更不願意在這內政出問題,經濟不好難民一堆的狀況下出頭,所以也收手。這導致俄國判斷可以從東烏撤出主要部隊,反正基輔現在也不敢真的宣布武力收復東烏。
接著就是上周的狀況,以色列開始加強打擊敘利亞的力道,伊斯蘭世界繼續對東突裝死,葉門照打不誤。全部的起頭都在北約沒有動這關鍵一步,這等於讓波蘭進一步拿到北約重心東移的藉口,俄國也不會滿意這種和稀泥的作法。
坦白說,北約現在這幾個領導者,差柴契爾年代的人等級太多,連二戰前張伯倫的能力都沒,說不定比布萊爾的英國更爛。全部是說好聽話,處理內政還好,外交事務只敢用白左去屁話,不想面對實際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所以,上週的狀況是,我們不知道主線發展到這邊,接下來要怎麼做,大家看的點回到伊朗的談判身上,以及川普跟中國的貿易談判。
結果,沒想到另一套副線劇本是在委內瑞拉,之前大家以為就放他繼續爆炸兩年再去收拾。這真的是沒想到,但事後來看才知道,這一定去年烏克蘭撞船事件前就開始運作了,委國反對派不是今天跳出來,就是下個月美國對中關稅到期後開始。
那麼接下來的劇本呢?坦白說我也還在想,跟認識的人在討論,繼續問裡面的線,答覆是:還有很多戲可以看,不只是這邊。所以我們不知道,只能等著看。XD
==========
委內瑞拉的故事,其實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這也是冷戰結束後的全世界走向。
簡單說,就是有技術的先進國家,不想繼續被沙烏地這些扶植的小老弟威脅,跑去投資其他有石油的國家。這些國家為何以前沒有錢,大家不想投資?
答案是,油品品質不好,後處理成本高,就跟伊朗一樣,所以只有高油價才能賺錢,賺錢才能處理內部宗教跟對外事務,這才是伊朗要在中亞搞事的理由。
伊朗不搞事,油價起不來,內部社福發不出,等著垮台。伊朗的反對派想的是另一套,趕快結束這種鬼故事,跑去巴著美國大腿,讓美國的先進技術進來幫忙開採,降低成本,一樣可以穩定政治。
說白了,內部政治跟外部是連動的,伊朗革命是宗教派的人起家,因為自己的政治地位要被削弱,不爽美國指定代理人。但自己搞得出來嗎?顯然也沒有,所以只能走另一套,每天戳以色列戳到翻桌,中東越亂越好。
委內瑞拉也一樣,一堆這種冷戰後被扶植出的新興一級產業輸出國,靠的都是美歐日的技術,非洲等比較次級的,還會找台灣這種美國培養的小弟來幫忙。把自己的產業養起來,開始對外賣礦產等一級產業資源,賺錢後發展自己國家。
但這也要看發展脈絡,眾所皆知非洲國家多半是拿賺到的錢放自己口袋,移民到紐約、巴黎等地方過快活日子。非洲一堆軍閥的小孩都在美國或是英法的軍校念書,等著回去搶地盤,真的用在本國產業發展的並不多,但真要投資發展也有部落衝突等一堆狗屁問題。
事情沒我們看地圖說故事那麼單純。
中國崛起後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要搶資源,改用攔胡的手段,中間介入收買反對黨,讓反對黨拿到錢後,上台把歐美的投資收編國有,轉賣到中國身上。然後大家拿錢爽爽過,一起去美加當寓公。
這美國不知道?知道啊,所以歐美就把技術撤出,等10年後你們的設備老舊要更新,不跟我買去跟中國買看看,不出20年就等著報廢。接著的故事就是我們看到的,中產階級逃離這些國家,技術人員減少,設備老舊更新不了,產能下降生產成本增加,惡性循環。
故事到了今天,就是我們看到的,債都是要還的。
=========
很多人看國際事務,基本上是用一個套路在看,然後覺得世界不會這樣改變,一定要照我自己想的走。
例如我親戚,相信中國必定強,所以每次看到中國吃屎的新聞就當沒看到,中國贏一次就爽三年講不停。
劇本隨時在編,也一直在改,國際戰略的變化不是恆定的,請不要覺得可以找個師傅拜在門下,看他寫的就可以得到永生,世界就穩定了。
謝謝
車臣戰爭 在 [3月主題]車臣戰爭「分析雙方衝突的因素與根源」 - warfare 的八卦
哈柏克也在名著《大競逐》(The Great Game)中,以第十二章《 世界最大的堡壘》專章介紹了切爾克斯人以高加索山為背景的對俄戰爭。 然而這些山民之中,以車臣族的抵抗 ... ... <看更多>
車臣戰爭 在 附:車臣戰爭的經驗和教訓- 看板Warfare 的八卦
附:車臣戰爭的經驗和教訓
俄軍和內衛部隊在車臣戰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整個俄國和世界為之
牽動。俄軍兩入車臣,一敗一勝,教訓良多。車臣戰爭,除開它的政治因
素和宗教因素,給軍事理論和戰爭藝術,留下了豐富的遺產。俄軍和俄國
、車臣人、高加索各民族、周邊民族國家、世界其他地區的政治家和軍人
,都從車臣血戰中得出了自己的教訓。
★1994年12月,俄軍奉葉利欽總統令進入車臣。當時,以葉利欽為代
表的俄羅斯領導集團、俄軍統帥部、俄國輿論界和俄國民眾都大大高估了
俄國的整體力量,低估了車臣的戰爭能力和抵抗潛力。二戰之後,俄軍被
公認為世界最強大的軍隊。它的裝甲突擊力量,空地支援能力,現代化裝
備,指揮水平和士氣,均屬世界一流。俄軍的作戰目標,是強大的北約或
美軍。一直到阿富汗戰爭後期,全球軍界無人懷疑蘇軍的地位和效能。事
實上,由於歷史和體制上的原因,龐大的蘇軍早已僵化,將官成群,官多
兵少,臃腫而傲慢;令人生畏的蘇俄國防工業和蘇軍的狀況非常相似;這
種情況使我們想起8。19事件中的蘇共及其領導人,同樣的麻木遲鈍,同樣
的不知所措,空擁有整個國家機器,卻收拾不了葉利欽,反而被葉氏所擒
。俄國和蘇聯肢體的龐大和外表的強大,經常給人以假相,有時候連俄國
人自己也被迷惑了。
應該說俄軍進入高加索還是比較慎重的。在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火拚中
,他坐山觀虎鬥;在格魯吉亞內戰裏,他先是袖手旁觀,後來乘人之危大
撈一把。從1990-1994年間整整四年,俄羅斯坐等高加索民族互相打鬥,把
原蘇聯儲存在外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各地的軍火(其數量非常之大)消耗殆盡
。俄國人清楚,除俄烏兩國外,沒有哪一個高加索小國能夠生產配套齊全
的現代武器裝備和彈藥。即便從外國買,僅依靠高加索山區路網,也無法
長期支持現代化戰爭的大量消耗。以高加索諸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誰也買
不來夠打贏一場戰爭的武器和彈藥。只要美國和西方不介入,最後還得求
到俄羅斯。俄軍統帥部這樣估計車臣: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人口30萬,戰
鬥部隊2萬人,指揮中樞和通信中心在格羅茲尼,主力部隊和主要的彈藥儲
備也在格市,格市有車臣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一半以上的工業設施,特別是
石油設施,攻佔了格羅茲尼就打贏了戰爭。
1995年1月,俄軍長驅直入格市,立即發現面臨著一場全然不同的戰爭
。大批坦克和裝甲車輛找不到目標和敵人,成為車臣武裝的顯眼靶子;俄
軍後勤車隊遭到了廣泛準確的襲擊;由於主要戰鬥發生在格市及後勤走廊
上,車臣其他地區的戰爭潛力沒有被摧毀,各個村鎮的男人相繼投入戰鬥
,使敵方兵力火力都超過了預想;車臣戰爭打得最遲,車臣指揮官已從四
年高加索衝突裏吸取了教訓,俄軍首次參戰,毫無經驗,尤其不善於區別
平民和武裝分子,就象美軍在越南一樣;最糟糕的是,俄羅斯當時正處在
蘇聯解體所形成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輿論的混亂之中,俄國無法確
定自己的新位置:是一個類似西方的民主國家,還是一個換了包裝的老沙
俄?因此當七拼八湊的軍隊在車臣作戰時,俄國國內也展開混亂激烈的辯
論:軍事解決還是政治解決,為什麼放棄了那麼些前蘇聯國家和衛星國就
不能放棄車臣,在經濟如此困難的局勢下,車臣戰爭是否代價過高?俄國
人不是不知道,當前方將士浴血奮戰時,無止無休的公開和戰辯論,甚至
能夠毀掉一場戰爭。美國人在越南戰爭時就是這樣幹的,中國歷史上北宋
南宋朝野天天辯論和戰,越辯越輸。但是俄國輿論界認為,阿富汗戰爭所
以輸掉,就是在入侵時輿論無力制止;作戰指揮上,俄軍亦處置不當:總
參和北高加索戰區都介入指揮,葉利欽身為武裝部隊總司令,出於政治需
要,也常常插手戰爭,他還親赴格羅茲尼勞軍,只能添亂。1996年總統大
選,葉氏許諾和平,並且達成一個停戰協議,你讓前線將士打還是不打?
★從軍事角度講,俄軍也必須進行改革和權變。城市巷戰和城鄉遊擊
戰都是新課題,雖然蘇軍在阿富汗打了10年仗,那裏廣闊山區的遊擊戰同
車臣又有所不同:阿富汗山民以悍勇稱著;高加索民族以智鬥見長。俄軍
裝備、訓練、戰法都以北約為對手,在俄羅斯平原和北德平原上打一場大
規模的裝甲戰爭。而大部隊在車臣作戰,根本使不上勁,徒然增加傷亡。
後來俄軍二入車臣,就作了很大的調整。攻擊部隊取消師一級建制,大量
使用營連一級的傘兵、特種部隊、精幹內衛部隊、特種武警和特別情報監
聽小組,實施網路狀指揮,大大減少了傷亡,提高了作戰效能。北高加索
軍區全權指揮車臣戰爭,軍區司令卡贊采夫中將為最高指揮官。這一任命
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中任命施瓦茨科普夫中將的指揮配
系完全一樣。俄軍北高加索集群分為東西兩個集團:東集團為諸兵種合成
集團軍,從傑列克河沿東西軸線穩步向西推進,先把傑列克河以北的平原
地區割出戰區,再協同西集團對格羅茲尼實施向心突擊,另派出一部分掩
護兵力威脅車臣南方,阻止南方的車臣武裝支援格市和北方;西集團為第
58集團軍,屬機動打擊力量,其北部兵團沿西東軸向切割傑列克河,與東集
團呼應,主力以寬正面梯次向東掃蕩,盡可能多的消耗和殲滅車臣武裝的
人員和彈藥,然後與東集團圍攻格市。這種戰役佈署很象二戰中標準的大
規模兩翼包抄戰法,使敵人首尾不能相顧,引發全軍混亂,最後被一舉殲
之。可見俄軍此次極為重視對手。
★普京代總統全力支援前方,戰爭受挫進程延長時,他也從不催逼。
他因此而當選總統,乃民心所向。第一次進攻車臣,俄軍傷亡二萬餘人,
屈辱求和,許諾五年後解決車臣問題。大軍撤出時,屢遭伏擊,損失慘重
;第二次車臣戰爭,據俄軍第一副總參謀長馬尼洛夫稱:至2000年6月15日
,俄軍和內衛部隊亡2091人,傷5962人。以相當於前次三分之一的代價,
就取得了全面的戰爭勝利。反觀車臣武裝,大規模地備戰了五年,卻未能
逃脫敗亡的命運,值得深思。
★俄軍特種作戰能力大大提高。蘇軍歷來重視特種作戰,特別是電子
戰。俄軍繼承了這一傳統。兩次車臣戰爭中,俄軍都表現出很高的電子戰
水平。1995年,俄軍利用電子偵察手段偵測出杜達耶夫的住址,用導彈擊
斃了他。2000年,通過電信偵察和破譯,又生擒了車臣重要人物拉杜耶夫
。俄軍各軍兵種都有電子戰部隊,直屬總參的還有戰略電子戰部隊。車臣
武裝非常重視通信聯絡,尤其是無線電通信及保密。俄軍前線電子偵察組
直接接收無線電話和電臺密碼,除自己破譯外,還將其調製後接入俄國互
聯網和專用局域網,利用遠端科研力量進行破譯工作,科學和數學是俄國
傳統的強項,車臣遠不是對手。第二次車臣戰爭後期,由於通信大量洩密
,車臣武裝心驚肉跳,幾乎完全放棄了無線通信手段。由於俄軍在該地大
量設置微音感測器,車臣武裝在夜間行軍時,也不敢語音傳令。由於喪失
了通信和指控能力,車臣武裝被迫分散獨立活動,集團戰鬥力大為削弱,
整個地區的戰鬥強度也大大降低。俄國輿論上次一片混亂,各媒體張揚個
性,突出不同意見;這一次一水兒支持政府和普京,唯恐愛國落後,莫斯
科和達吉斯坦發生的恐怖行動,完全針對平民,喪失人心,反而大大提高
了俄羅斯的民族凝聚力。輿論配合政府軍方,作了不少心理戰的動作。
★車臣戰爭有兩個重要因素:人員和彈藥。第二次戰爭中,車臣人口
在23-25萬,武裝人員2萬余人,他們的戰鬥經驗豐富了,但是俄軍的經驗
也豐富了。俄軍是一支富於戰爭傳統的軍隊,他的善戰基因一旦被啟動,
任何強敵都難以取勝。俄軍的戰鬥原則很簡單:想盡一切手段,不惜一切
代價,殺傷和消耗車臣的人員和彈藥。統觀這次戰爭,俄軍把這些原則發
揮得淋漓盡至。耐人尋味的是,俄軍從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大量空襲民用目
標的戰法得到了啟發。北約最終迫使南聯盟就範,主要依仗大量炸毀南斯
拉夫民用設施:橋樑、通信中心、鐵路樞紐、電視臺和發射塔、煉油廠和
化工廠、汽車製造廠和重型機械廠、政府機構、黨部、報社和通訊社,但
凡支持一個現代國家正常經濟、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的所有設施均在空
襲目標之列。俄國空軍在車臣的轟炸基本照搬這張單子。平心而論,大規
模轟炸民用設施,可以大大降低整個國民對戰爭的支援能力。大轟炸對平
民心理上的破壞尤其慘烈。軍隊不得不從前線撤回部分兵力,以支援員警
保障治安,修復損毀設施。平民和軍屬傷亡,立即影響到軍人士氣,由於
轟炸,武器製造和維修能力、彈藥生產能力的下降,直接關係到軍隊的持
續戰鬥力。二戰歷史充分說明這一點。越南戰爭中,北越工業民用設施全
被炸壞,如果沒有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全力支援,很難把戰爭進行
下去。1995年車臣戰爭,俄軍輕視對手,空軍沒有大規模參戰,地面部隊
傷亡很大。這一次,從一開始,空軍就準備介入,並且作了非常細緻的方
案。1999年10月,戰事重開,俄軍空地配合默契,有如一位元拳師左右手
打出的組合拳。當車臣武裝被空襲炸得昏頭轉向,不知該先修復哪個基礎
設施時,俄國地面部隊開始進攻。俄軍打得很有章法,先進行小兵團試探
,車臣武裝剛一狙擊,就遭到俄殲擊機、強擊機和武裝直升機的炸射。俄
軍並不急於進攻,也沒有帶政治色彩的緊迫時間表,一切都以盡可能多地
在格羅茲尼郊外殺傷敵人有生兵力。俄軍的計畫大致分四步:先逐步攻佔
傑列克河以北地區,該地區為平原,人口稠密,面積占車臣四分之一,人
口也占四分之一;再進據格市近郊,對格城圍而不攻,吸引車臣武裝從格
城反撲和突圍,在格城郊區大量殲敵,減輕巷戰壓力和流血;待困守格城
的敵軍消耗得差不多了,相機攻克格城。攻城時,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小火燉肉,以殲敵為主,占樓為輔;一但占穩格市,從容調整部署,一一
攻佔其他中小城鎮,並且在車臣南部山區建立一條防線,結合傘兵、特種
部隊,清剿殘敵。從戰爭進程來看,計畫基本實現了。
★從對格市的圍攻上看,俄軍也汲取了上次的教訓。俄軍學習了車臣
武裝的戰法,反其道而用在格市戰役中。俄軍把支持他們的車臣民兵(他們
熟悉地形和對手作戰特點)和內衛部隊分成許多分隊和戰鬥小組,每小組3-
5人;每分隊30-50人,由狙擊手、衝鋒槍手、火箭筒手組成,分別擔任爆
破、突擊和掩護任務;俄軍主力主要擔負重火器和航空兵支援。攻擊時,
一旦遇到堅強抵抗點,就實施狂轟爛炸或精確制導彈藥的打擊,直到抵抗
點化作一片焦土。俄軍的傷亡大大降低,可是高加索名城格羅茲尼卻變成
瓦礫場,無法為任何人提供居住和生存條件,從此從文明史上抹去。
★除單純軍事行動外,俄國政府和軍隊為對付遊擊戰想了不少招數。
給老弱病殘的車臣人配給食品,使他們沒有多餘糧食支援戰鬥人員;監視
中青年人,時刻對他們處於戒備狀態;經常突擊搜查居民區,尋找秘密彈
藥糧食儲藏地;重新研究二戰時俄國遊擊隊的經驗、越南遊擊隊經驗和蘇
軍在阿富汗反遊擊戰的經驗和教訓,軍事,政治,經濟,國際合作多管齊
下。
★俄軍官兵這一次打得相當英勇靈活。清剿戰鬥中,俄軍通常派一些
加強排和傘兵連進駐戰術要地和山隘穀口,引誘敵人來攻;為防止車臣武
裝圍點打援,俄軍甚至不予施救;俄軍人少引得敵人聚集後反復攻擊,甚
至動用珍貴的重武器和迫擊炮彈;處於無助地位的俄軍分隊被迫長時間殊
死抵抗,大量殺傷了車臣武裝的人員。如果這些人員使用他們善長的遊擊
戰法,俄軍將付出許多倍的代價;這些俄軍分隊起了類似敢死隊的作用,
雖然許多官兵犧牲了,但他們的戰鬥精神令敵人膽寒。
○車臣武裝雖然潰敗,但其戰法也有可圈點之處。以一個二三十萬人
的小民族,單獨對抗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非常強大的俄羅斯,其困難可想
而知。車臣地域狹小,四周皆為異族,沒有海上和江河通道。車臣沒有軍
火工業,所有武器彈藥全靠國際軍火走私網輸入,周圍國家雁過拔毛,武
器補給時通斷,全然靠不住。格城之戰後,車臣武裝進入遊擊狀態,武器
彈藥已經非常缺乏。2000年4月俄軍繳獲的檔表明,車臣武裝分隊每次作戰
僅限於一千發子彈。對於AK突擊步槍來講,這些子彈僅裝備30個彈夾,僅
夠一個60人的分隊(除槍支外還有其他武器)射擊3-5分鐘。俄軍通常用裝甲
車運兵,突擊步槍殺傷力有限。車臣武裝攻擊裝甲車隊主要使用"蒼蠅"型
輕型火箭筒,它比PGR系列反坦克火箭筒輕,可能車臣人在第一次戰爭後自
己進行了仿製。(由於火箭筒工藝較簡單,連70年代的越南人也大量仿製過
)
○從軍需品上看,車臣人在5年的時間裏集中了幾個重點:子彈;輕火
箭筒及火箭彈;地雷;改進通信系統和通聯方式。秘密彈藥儲藏點盡可能
多,每個地點儲量有限,僅1-2個基數。從訓練上看,車臣武裝側重單兵武
裝和化裝偵察、分隊設伏和突然襲擊、撤退路線的選擇和撤退掩護--旨在
保護有生力量;自救醫療和特種爆破也是車臣武裝廣泛實施的內容。在遊
擊戰環境下不能設立野戰醫院,只能用急救包和醫學自救知識自己救自己
,否則分隊減員很大,尤其是經驗豐富的作戰人員負傷後難以替代。特種
爆破是代價小殺傷力強影響大的軍事行動方式之一,它同恐怖主義行為之
間的界線很模糊。特種爆破又分定時爆破、遙控爆破等,都需要較高的專
業技術和器材。2000年5月30日,俄駐車臣副代表茲維列夫(俄在車的第二
號人物)就遭遙控地雷暗算身亡。
○車臣武裝在全獨聯體境內的地工網和國外的支援網路之大,組織之
嚴密,效能之高,令人吃驚。2000年春,普京去聖彼德堡,幾乎被刺殺,
多虧俄情報機構從國際互聯網上破譯了車臣首腦的指令,才抓獲了刺客。
○第一次車臣戰爭後,車臣武裝看似得手,但是卻掩蓋著深刻的危機
。車臣獍內,政治門派林立,互助對峙,各有外國支持,誰也不服誰;軍
事上,軍閥眾多,互相割據,自立山頭,誰也管不了誰;馬斯哈多夫名為
總統,聽命者寡,違命者眾。各派別利用和平時機,拼命發展自己,既不
顧整體利益,也不管道義上的國際影響,隨意綁架外國人質竟達成2000人
之多,其中有相當數量的西方記者,造成車臣在世界上惡名昭著,連美國
也不大敢為它說話;販毒和恐怖活動也時時與車臣有染,正經國家對它畏
而遠之;襲擊平民,以圖報仇複,更為人所不恥。車臣武裝和車臣人為此
付出了極其高昂的代價。時至今日,車臣武裝早已把打擊目標定在俄軍身
上,但是這支武裝從整體上已經不復存在。但最近傳出"庫爾斯克"號的爆
炸與恐怖分子有關的消息,也許並不是空穴來風。
今天,車臣的戰火漸漸平息,但重建工作遠未開始。俄羅斯雖經艱苦
戰鬥平定了車臣,在一定時間內也攝服了高加索地區,但是談不上長治久
安。高加索的火藥筒,因里海石油而日趨灼熱,包括西方在內的多種勢力
都想插手這一地區。它的寧靜,不會讓我們平靜;它的動盪,也不令我們
吃驚。風雲人物來而複去,偉大的高加索,一如被鎖在它山岩上的普羅米
修士,永世長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45
※ 編輯: Cimon 來自: 140.112.250.145 (03/04 18: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