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新成員要公布》
發現自己懷孕時
還跟老公說我可以幫忙工作到六個月
結果我工作幾天站著一直暈眩
想說那帶多多回玉井幫忙
結果回玉井幫忙幾天後突然開始孕吐
加上那幾天重感冒狂咳
只好趕快訂車票回花蓮
多多留在玉井給我媽照顧
好在我沒堅持帶多多回花蓮
因為那天自己坐車的狀態超級慘
高鐵廁所吐、台北車站也吐兩次
要坐台鐵之前又跑到廁所乾嘔
在往花蓮的車上隔口罩狂咳
又要忍受車上的便當味
肚子餓卻什麼都不敢吃
到花蓮回到家上廁所
發現自己狂咳到有一點紅色分泌物
就趕快去打安胎針跟請醫師開止咳藥
接下來的日子數不清吐了幾次
每天就是躲在房間
因為聞到食物的味道會讓我不舒服
每天都處在我肚子餓但什麼都吃不下
我有陣子還覺得我得了厭食症
一吃東西下去竟然覺得噁心到哭了
下午五點就開始處在暈船狀態
連喝水都會起雞皮疙瘩跟吐
吐到胃痛加喉嚨痛
體重一個月掉了四公斤
今天終於滿16週了也沒比較好
還是每天都在跟食物戰鬥
有跟醫生說我都吐不停
醫生說這樣表示小孩再努力長大啊
這樣吐下去真的很怕小孩沒營養啊
老公都說我好像被小孩吸乾的感覺
一點我懷孕的感覺都沒有
手腳都變細了、肚子也還是平的
不知道孕吐嚴重的媽媽都怎麼吃呢?
玉米濃湯、白饅頭、烤地瓜都吃膩了~幾乎肉類也都不愛吃
這段時間謝謝公婆跟老公的體諒
我可以整天廢在家休息
前陣子身心狀態超差的~
多多回來後有出去走走覺得好多了
是的,我要當「媽媽」了😘
身心多多休息照顧好自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50天內,三名不到30歲的藝人接連選擇輕生,讓韓國娛樂圈一片低氣壓。先是兩名在韓國樂壇相當受歡迎的女藝人,崔雪麗和具荷拉,她們是閨蜜,但也同時飽受鄉民的網路霸淩。第三名死者是剛剛出道兩年的男演員車仁河,他突然撒手離去也讓影迷們難以接受。悲劇頻頻發生,讓人不禁感嘆,韓國娛樂圈到底怎麼了?紐約時報報導稱,在魅力四射的表像下,K-pop行業醜聞纏身,娛樂業專家早就對它的陰暗面發出了警告。曾經有人說,內心不夠強大的人根本不能在韓國當藝人。】
{內文}
短短50天內,南韓演藝圈似乎出現了致命的傳染病,三名年輕藝人接連傳出死訊
(雪麗/已故南韓藝人)
結束了嗎?這個嗎?什麼樣的結束,各自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吧
首先是10月14號,韓國著名娛樂公司SM旗下藝人崔雪麗,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年僅25歲,警方推測她的死因為輕生,經紀人表示雪麗生前患有嚴重的憂鬱症,崔雪麗去世後她的好友,同為偶像藝人的具荷拉,在社交媒體上直播痛哭悼念。
(具荷拉/已故藝人)
雪麗啊,姐姐在日本不能去送你,對不起,你到了那邊希望一切都能如你所願,姐姐會替你一起努力活下去
然而具荷拉卻食言了,11月24號就在雪麗去世後1個月又10天,具荷拉也走上了跟她一樣的路,得年28歲,這也是具荷拉第二次輕生,半年前她才那樣傷害過自己一次。
和雪麗一樣,17歲時就以KARA成員身分出道的具荷拉,在韓國知名度很高,她唱歌 演戲 參加綜藝節目,但也因承受著各種壓力患上了憂鬱症,人們猜測好友崔雪麗的死,或許是壓垮具荷拉的最後一根稻草。
12月3號,韓國演員車仁河被發現在家中輕生,得年27歲,車仁河一向給人樂觀溫暖的大男孩印象,他過世前最後一條IG,還要粉絲在冬天要照顧好自己。
(南韓民眾)
正因為他(車仁河)跟我年紀一樣,讓我更難過,我想他們可能正經歷著痛苦,儘管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很美好
(新聞片段)
一個接著一個韓流明星正以自己的生命,讓焦點放在這個數十億的產業上,韓流以其令人上癮的數量 高產值,引領潮流的舞步和風格,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但在這一切背後,現實是嚴峻的工作壓力,極端的媒體審查和網路霸淩的精神創傷
(崔雪麗/已故韓國藝人)
記者們 請多多疼愛我吧 各位觀眾 請多多疼愛我吧
崔雪麗和具荷拉都是網路霸淩的受害者,2015年離開少女團體的崔雪麗,逐漸樹立起風格鮮明的個人形象,她敢言 捍衛女權,被某些人視為離經叛道,直率的她也會在直播時和網友互懟,具荷拉之前遭到前男友暴力相向,甚至揚言要公開兩人的私密影片,身心俱傷的具荷拉,也遭網友酸言嘲諷,她曾絕望的寫道,"難道就沒有一個心靈美好的人","來擁抱受折磨的人們嗎"。
(韓國民眾)
如果有幾百萬人不斷地批評你辱罵你,你是很難過上正常的生活
(金憲植/韓國文化評論員)
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和人們對它的依賴,已經達到了一種它不僅能將名人置於危險之中,還會將普通民眾置於危險之中的程度
(成東奎/韓國中央大學媒體學教授)
(政府)必須積極努力開發一個系統,最大程度地減少社交媒體和門戶網站的負面影響
(新聞片段)
自殺是韓國的主要死因之一,尤其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說,韓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7年當紅男還樂團SHINee的主唱金鍾鉉,在給妹妹發了幾條輕生簡訊後輕生,這位音樂偶像留下了一個痛苦的紙條,揭示了聚光燈下的壓力,紙條上寫著"我裡面都碎了,憂鬱慢慢地侵蝕了我,最終吞噬了我,我無法戰勝它和其他人一樣,他也受夠了有毒韓流產業閃閃發光的外表。
雪麗跟具荷拉之死也引起各大國際媒體的關注,紐約時報就指出,K-pop現象主要通過YouTube Instagram 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管道傳播,明星們在這些管道中,不僅會收到大量粉絲來信,還有充滿仇恨的評論和網絡霸淩,從外表到歌唱技巧再到私生活,每個方面都會受到攻擊。
根據彭博社的一份報導,2017年影響全球的韓流產業市值高達47億美元,擅長造星 被認為是韓國娛樂業的成功之道。
(保持這姿勢,我壓根沒有壓你 你幹嘛哭啊)
但從沒沒無聞的路人到炙手可熱的偶像,這些被批量製造的明星,得先通過地獄般的考驗。
(麥亨利/前南韓團體JJCC成員)
有很多節目 表演 訪問,一天平均工作17到18個小時,不久之後,我就摔斷腿了,即使摔傷腿我還是得排練,每個表演 節目 訪問都出席沒有休息,同時我也感冒了,耳朵也被感染卻無法持續就醫,看到粉絲我很高興,但我更想念我的家人,應該說我在當韓流偶像時,我根本沒辦法見到他們,我有4年沒見到我的母親
前男團JJCC成員麥亨利,離團單飛後道出了韓流的陰暗面。
(麥亨利/前南韓團體JJCC成員)
一份奴隸合約通常一簽就是10到15年,簽約的結果就是不能約會 節食,有些甚至還得接受整形,沒有假期,你常得一周七天工作24小時,如果如果有工作任務,你可能每天要工作24小時 一周7天,這就是奴隸合約
(新聞片段)
他們的生活受經紀公司嚴格控制,從唱什麼歌 穿什麼衣服 吃什麼不吃什麼,以及保持一定的體態
韓流明星看似名利雙收,但實際上很多人付出跟回報是不成正比的。
(麥亨利/前南韓團體JJCC成員)
公司通常拿九成 藝人拿一成,如果你運氣夠好,公司拿八成 藝人可以拿到兩成
由於韓國偶像藝人常常以組合形式出道,這10%到20%的分成還會繼續被分割,以五人組合來算,個人最終只能拿到占比2%到4%的酬勞,而且還需向經紀公司償還出道前的培訓費,換句話說,假如藝人不紅,很可能入不敷出 生活艱難,但即使紅了,由於合約時間長,也不過是經紀公司的搖錢樹。
(你 我再也見不到你 再也聽不到你,但我沒問題,道別很悲傷 我的心很痛,但如果你快樂 如果你能微笑,那麼我....)
韓國記者李俊赫曾寫過一本書,探討韓流偶像流行文化和韓國音樂產業的崛起,他認為韓國的年輕藝人接連離世,說明韓國娛樂圈普遍存在一種消極模式,那些在鏡頭前 舞臺上,看似光鮮亮麗的藝人,私下卻可能正在經歷難以言說的困擾,但卻得不到社會的同情和理解,甚至可能招來網路暴力的攻擊,這是娛樂圈的悲劇,也是人性的悲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VJyhvmd5c
身心多多休息照顧好自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工作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與其痛苦追夢,不如樂活當下
到目前為止我診斷過的病人或是有關注我的追蹤者(Follower),許多人都曾經和我提出這個問題:「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或意義,我該怎麼辦才好?」在我看來,似乎是對工作過於投入了。
其中有些人甚至認定「我除了這份工作之外一無所有」。
如果有這種感覺,我希望你能暫時停下來思考一下,沒有這份工作就失去意義了嗎?真的有那麼糟糕?而且話說回來,也只有少數人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意義。所以,不必說那些冠冕堂皇的好聽話,只要能夠坦言「工作是為了生活」、「工作是為了賺錢」,我認為就精神層面來說是十分健康、是很了不起的事。
人生是一段長久的旅程,我們都只能順其自然。進入社會之後,並沒有任何規範要求你「必須始終懷有夢想與目標」。你已經不是青少年了,就算沒有胸懷大志也無所謂。
「只要三餐不成問題,還有個溫暖舒適的被窩可以休息,就算達成及格分數了。」以這樣的想法稱讚一下辛苦卻依舊每天努力工作的自己吧!「但願目前從事的工作,有一天能讓人笑顏逐開。」試著以這樣的心態來工作,你覺得如何呢?
身為醫師,我看到許許多多追逐遠大目標和夢想,積極進取不斷努力的人。然而社會終究有冷酷的一面,想要實現目標,除了當事人的努力之外,絕對還需要具備其他的因素。因此,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夠達成實現自我。
有許多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中掙扎,一直無法填補這個差距,搞到自己身心俱疲傷痕累累。正因為如此,我奉勸大家不要去思考一星期或一個月之後的事,而是專注於現在,抱持著「把自己當下能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的持續做下去」的想法。
POINT
工作不一定要有意義。
只要可以吃得下、睡得著,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摘錄自《#剛剛好的不努力》
作者:井上智介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很多人不斷往外追求,越追求越痛苦。眼裡只看自己沒有的,自然很難珍惜自己目前所有。
身體健康是基礎,日子過得去是前提,但在追求的時候,基礎與前提常被遺忘。根本丟失了,高遠的夢想也就更遙不可及了。
祝願您,多活在當下,照顧好自己!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剛剛好的不努力》
別讓「壓力」大過你的實力!建立「評價軸」找回自我價值,不再當「厭世喪班族」
https://bit.ly/2VzYGHl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https://www.facebook.com/babelinside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