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玉做的山?】
臺灣山區之中各式英文翻譯不精確的問題,大概在我當新手的時候就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不去。
根據我以前在地方政府打雜的經驗,中英翻譯都要參考行政院研考會的雙語詞彙為準,但2014年該單位解編之後,相關工作不知道有沒有承接的中央機關?但即便是有研考會的時候,中央所發布的雙語詞彙數量有限,各地的政府機關碰上翻譯需求時,多少都要自食其力。
至於萬眾矚目的大型活動,尤其是邀請外賓參訪的那種,首長不免會擔心糟糕的翻譯上新聞「見光死」,自然會找專人來審閱所有的英文資料,所以正確度較高。
但換個角度來看,許多中小型的機關長年以來只服務本國人,但有一天中央卻發布政令,要求或督促各級單位提供雙語服務,但翻譯要從哪裡生出來?就算走正規的流程,尋找一位翻譯者和一位審閱者(必須要是不同人),但如果對臺灣的登山活動瞭解有限,翻出來的結果依舊可能有失精準。
在網站上那種隨時可改的還好,假如被做成了路標、指示牌或導覽資訊,還要由揹工辛苦地運到目的地安裝,那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看看這一張2018年的照片,背這些上桃山山頂不輕鬆吧?山屋的雪霸官方翻譯是Hut,上面卻寫Shelte (也少了r),另外一方面,玉山國家公園的馬博山屋卻是cabin,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山屋也是cabin,弄得人家好亂啊~
.
綜上所述,就能得出我對臺灣登山相關翻譯的結論:地名部分大致OK,但欠缺統一的翻譯標準。
大致OK也不代表完全OK,其中還有些地方很值得討論。例如我國目前將「山」一律音譯為「shan」,雖說是照著堅持自身文化主體性的原則(簡稱「入境隨俗」)來做,但結果就是會出現一山多名的情況,完整介紹時全部都得用上:
Yushan (音譯):由於在一些用法中,玉山必須代表一個疆域,按照「屬性名稱與標準地名整體視為一專有名稱」的原則就是這樣翻譯,比如說玉山國家公園裡的玉山。標準地名和屬性名稱皆音譯。
Mt. Jade / Jade Mountain (意譯):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
Mt. Yu / Yu Mountain :意指玉山主峰,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
Yushan Main Peak:意指玉山主峰,強調主峰時使用,也是官方用詞之一。
由此可知,光是解釋玉山就很麻煩了,如果老外問起為何玉山跟「玉」有關,這裡產玉嗎?那可真令人頭大了。或許只能解釋說古人從遠方望向山巔都覺得顏色白白的,才會這樣講吧 。
其他山峰的翻譯就簡單多了,現今國家公園的英文翻譯大多都統一為標準地名音譯 + 屬性名稱意譯的方式,只是如果要仔細找,又會發現林務局和國家公園不見得一樣,比如說雪霸國家公園翻雪山為「Mt. Xue」,林務局有時候卻翻為「Hsuehshan」,顯示標準化上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
但關於步道的分類,卻又出現了標準不一的情況。玉管處正確地以健行 (hiking)定義轄區內所有步道,但太管處和雪管處卻另闢了一個硬派的分級:登山(mountaineering)步道,很明顯地是沒掌握好這個詞的意思。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就說了:「雖然這一個詞彙通常會被寬鬆地用於走上一座難度不高的山丘,合適的用法卻僅限於在地形與天氣皆有潛在危險的地方攀登(用上四肢的那種),並且也因為如此,登山者必須具備足夠的經驗才行。」
所以當外國人到雪霸和太魯閣的官方網站,看到雪主東線、合歡主峰竟然是這種等級的登山步道,然後又在未積雪的時候走了一趟,應該會感到不可思議才是。
同樣的翻譯謬誤也可見於觀光局的「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官方網站,在推薦的路線之中赫然可見五條「登山」步道:玉山+阿里山、嘉明湖+池上、雪山(又翻成Hsuehshan)+武陵農場、錐麓古道+合歡山、能高越嶺道,其實以上都只能歸類為健行(hiking)而已。更困難、長程的路線則有機會以「trekking」,或是北美的「backpacking」描述(例如南三段絕對有這個資質),推廣上會讓外國人更易於理解。
總之,希望政府不管是面對登山相關的翻譯,還是各方面的雙語建置,都要更嚴謹的要求統一與標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路標指示牌英文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最後兩天嘍!!!!!!!
請同學趕快把握時間!!!!!!
Let’s pick fault! 國立臺北大學2019無國界校園-抽獎活動
2019 borderless campus project- Lucky Draw
即日起至11月29日下午五時止,搜尋國立臺北大學空間設備的雙語化的標誌或是設備 (例如:國立臺北大學校園中,路標、指示牌是否有中英文版本、中英文錯字、或者任何內容標示不明確之處等),透過填寫google問卷反映問題並提供正確內容,經主辦單位查證確認後,即可參加抽獎,獎金最多5000元喔。
From now on to 17:00 Nov29nd, if you find any hardware faults in the public space of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e.g., the road sign in NTPU campus without English version, wrong spelling in the public space in NTPU, ambiguous instruction on equipment in NTPU), please fill out the form. After we confirm your form, you will receive a raffle ticket number from us by email.
Reward prize up to 5000 NTD...
google表單: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dMNx8m6w77q_tGu…/viewform…
路標指示牌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台灣大力推展觀光,但是很多地方的英文標示、卻經常被人取笑,而交通部日前號召大家一起來挑錯,果然找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翻譯。像是「肉包」pork bu,在新營休息站被翻譯成「Fresh meat package」新鮮肉包裹,而「檸檬愛玉」被寫成「The lemon loves the jade」;這個句子的意思是「檸檬愛上了玉」。人蔘精華液更扯,中英夾雜寫成了person 蔘,真是不知道哪一國的人才看得懂?
觀光局常見的路標和指示牌現在多半有雙語標示,但看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販賣部,熱騰騰的包子,英文怎麼說?
加拿大籍的藝人夏克立,對這樣的英文標識,有看沒懂,雖然會說中文,但因為看不太懂中文字,也無法從旁邊肉包兩個大字來分辨意思。交通部在社群網站號召網友揪出雙語標示的錯字,結果錯誤還真不少!
像是檸檬愛玉,被翻譯成 The lemon loves the jade ,變成檸檬很愛愛玉,還有好菌多多,也是直接逐字翻譯,但正確的說法其實就是優格飲料,另外一般垃圾的英文標示也是錯的,應該是Regular Trash ,甚至有網友在台北火車站發現的離譜翻譯,原本是要提醒民眾上廁所時,向前一步、廁所芬芳,意思是要保持乾淨,但居然翻譯變成One step closer and the place smells good,錯得太離譜、台鐵已經立即拆除。
其實英文翻譯錯誤標示,已經是老問題,過去在高鐵站,嬰兒換尿布的地方,英文標示卻成了交換嬰兒,還有因為拼音法不同,像是左營,同一個地名卻有好幾種拼法。
交通部這回集全民之力主動抓錯,目前交通部直接管轄的單位,已經全數改善,也鼓勵大家繼續抓錯,為台灣打造正確的雙語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