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與一群優秀的HR同仁一起分享無國界人才管理的心得。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今天只能比較著重在外派人才的部份,以及針對不同國家的心得。針對同仁們「主管如何遠距離管理不同地區、不同國籍組成的團隊」的問題,我這裡簡單補充一下心得:
1. 進度掌握的精確
相較於面對面的管理,你如果和你管理的團隊多數時間每天都會見面,你通常為了激發他們的潛力,會用更高的目標、更短的實現,試圖將團隊成員逼到極限。
然而,萬一你多數時間和你管理的成員並不在同一個地區或國家,你必須要學著放棄這種超越顛峰的管理手段,而改以務求精確為主。
無論是交辦事項、安排時限、或設定目標,你都要和大家建立精準和確實的共同要求。簡單說,每個不同國家的人對於守時的觀念未必相同,但無論為的是目標導向或是建立公平標準,你都要確保大家都知道該做完的時間是台灣時間的下午五點,既不會五點變成五、六點之間都行,也不會是各地當地時間的下午五點。
精確的溝通、精確的回覆、以及精確的達成,大家才能在相同的基礎上開始調整。這不是要求大家都變成機器人,而是萬一在一開始就保留太多似是而非的模糊地帶,很可能在之後的調整期會花更多的心力及時間才能調整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水準。
2. 別讓自己成為瓶頸(bottleneck)
許多主管,尤其是能力強的主管,往往凡事都事必躬親。坦白說,我不擔心你會自己累死自己,但我卻不免會擔心,你成為組織間的一大瓶頸(bottleneck)。
什麼叫瓶頸?簡單說,當所有不同單位的訊息都會經過你這邊、甚至要等你決定後才會有下個動作時,只要你稍微猶豫,訊息就停在你這邊不動了。
3. 讓對方感受到溫度
有鑒於第1點精確掌握的重要及必要,久了必定會引起團隊成員的反彈。因此,在大量仰賴各式各樣新科技工具保持即時聯繫及交辦的同時,一定要有更個人和更能讓對方感受到溫度的互動。不要讓自己永遠只是e-mail名單上的一位發信人或收信人,才能讓團隊更有活力的面對每一項任務和議題。
追求速度之餘,還能讓彼此感受到溫度,才會是成功的遠距離跨文化管理。
#完整版內容請參考部落格:
http://negotowin.blogspot.tw/2016/04/blog-post_22.html
跨文化管理 心得 在 國際領導者必備的跨文化溝通力!海外工作如何跨越 ... - YouTube 的八卦

你在職場上遇過不同國籍、世代、性別、工作領域、教育背景造成的「 文化 差異」嗎?每個主管都遇過的挑戰,就是如何在成員差異中,形塑一個共同的組織 ... ... <看更多>
跨文化管理 心得 在 跨文化溝通與管理-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大家好~想請問有人上過畢南怡教授的「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課程嗎?因為在網路上沒有找到評價文,因此希望有人願意分享修課心得~感激不盡️️️ ... ... <看更多>
跨文化管理 心得 在 [課程] 跨文化溝通理解Aaron - 看板NTUST_STUDY 的八卦
系 所:語言中心
教 師:Aaron
必 選 修:選
學 分:2
修課學期:1081
心 得:
老師是美國人,不會講中文,他的英文沒什麼口音,語速也會放慢,所以蠻好懂的。
每節課會有一個主題,例如:習俗、禁忌、宗教、生活方式...,針對這個主題探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老師會問一個問題,然後讓各組(坐附近的人)討論,最後再隨機抽幾組回答。
點名的部份是傳點名單下去自己簽,上課很好玩,所以我都沒有翹課。
作業主要有2個,第一個是上傳4個自拍影片到flipgrid,影片內容要講解某堂課主題的心得或補充,第二個是上傳3篇padlet文章,需要附上你跟外國人的合照,內容就是你跟外國人一起做了什麼事,過程、心得...,做什麼事都可以,吃飯、旅遊、運動...,反正一定要跟自己不同國家的人做就對了。
還有一個課外活動是building bridges,就是跟外國人一起玩團康活動,外國人跟台灣人比例大概1:1,可是我英文很爛,我覺得應該沒人聽懂我在說什麼...
沒去building bridges的人要寫一篇自己的個人特質分析(identity essay)。
期末分組報告是選一個主題,介紹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就像上課的主題一樣,我這組是選廁所,介紹各國的廁所,例如:印尼、日本、穆斯林、美國...
總結:
很好玩的一門課,英文好的人可以認識到許多外國人,因為這堂課外籍生人數蠻多的,想多了解其他國家的人、想認識不同國家的人、想練習英文聽說的人都很推薦這門課哦,給分甜涼度也很夠。
評分方式:
flipgrid:15%
padlet:15%
quiz and assignments:10%
final group presentation:25%
building bridges or identity essay:15%
participation:20%
成績分佈:
推 薦 度:★★★★★ (最少一顆 最多五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15.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ST_STUDY/M.1611645766.A.15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