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關心婚姻平權、擔憂台灣前途朋友們的一封信】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我必須要說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才有今晚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請所有支持平權的人,不要覺得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組織比人家弱;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募到的錢比人家少
⋯⋯
我們的努力不夠,還不夠會做組織,不夠會催票,但這不代表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與性別教育的人真的有這麼少。
所以請各位聽到這段話的朋友相信一件事:這不是你的錯。就跟身為同志不是你的錯一樣。
今天票開得不夠多,是平權公投小組努力不夠,不是這件事在台灣沒有人支持。」
以上是我在11月24日深夜,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跟所有朋友講的一段話。【註1】
------
從開票日到現在,我沒有一天為自己的議員選舉結果感到開心。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大多數的人只看到我是一個市議員當選人。但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同志,我是一個台灣人。
我和所有同志一樣,因為台灣有七百萬人否定我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而感到沮喪;我和你一樣,對台灣前途感到憂慮。
在這段時間裡,我看到大家的焦慮不安、憤怒沮喪。
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讓所有的傷害到我為止,我願意保持沉默。
但,很遺憾,我的沉默並沒有帶來療癒和團結。
反而有更多的流言、臆測,讓深深受挫的公民社會,彼此猜疑、相互攻訐。很多平權公投的志工們,有了更多的自我懷疑、挫折,不安。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這段時間,我把心力放在鼓勵傷心沮喪的同志朋友,在感到灰心挫折之餘,不要忘記,還有350萬人溫暖的善意,不要放棄,我們還可以一起走下去。
做決策,需要判斷、勇氣與承擔。在發起公投之初,我就很清楚,一但結果不如預期,萬箭穿心就是我必須承擔的結果。
但,回看這段日子,人們一邊承受著深深的失落,一邊閱讀毫無根據的陰謀論。我的沈默不反駁,並沒有讓同志們變得更團結,反而讓自由派相互廝殺、四分五裂。
我很擔心。行政院即將在三個月內提出專法草案;2020那場不能輸的戰役也只剩14個月。
我們需要儘速集結戰力審慎應對。我們不能讓一時的挫折變成長期的潰散。
為了重建社群的信任,讓平權力量再次團結,我願誠懇交代我的心路歷程,重新梳理一次平權公投的脈絡、不足、和成果。
以下我將分述:
1️⃣為何發起平權公投?
2️⃣公投最終票數差距被拉開的原因?
3️⃣苗博雅有沒有利用公投拉抬自己的選舉?
4️⃣進一步可能的策略
也懇請各位朋友未來評論時,務必基於事實,以免造成社群更大的猜忌撕裂。
------
4月17日,中選會放手讓三個反同公投案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時,任何對台灣政治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反同公投連署必過,年底大選必定有這三個公投案。
當時的同志社群面臨以下三條路:
1️⃣置之不理
2️⃣只動員不同意票
3️⃣參考過往入聯、返聯公投的經驗,提出一個對案,動員己方支持者投票熱情。
第一條路,置之不理,等於坐以待斃。
有些人主張,是因為有平權公投激起對決,反同公投才會有這麼多票。當初應該不要理它就不會過。
這種主張,第一,沒有注意到公投法修法後,不投票已經失去抵制作用。第二,也與數據顯示結果完全相反。
另外五項沒有對案的公投,都成功順利跨過門檻。尤其是國民黨所提三案,同意票比反同公投更多,不同意票更少,勝利幅度更大。
按照開票數據來看,沒有對案,保守派所發起的公投,包括反同公投,都還是高票通過。
反同組織的人力、資金,不論有無平權公投都早已到位。若當時選擇置之不理,不動員平權陣營選票,最後的結果,平權必敗,且兩邊票數比例會更加懸殊。
按照公投法規定,反同公投通過後就對政府有拘束力。抱著「同婚不能公投」的口號,並沒有辦法取消反同公投的法律效力。
既然不能坐以待斃,那剩下的選擇就是:如何把平權票衝高?
第二條路(只動員不同意票)以及第三條路(平權公投),當時在同志社群內部引起一波爭論。
我主張發起公投因應的政治判斷如下:
1.
反同公投有很高機率跨越五百萬票門檻。對平權陣營而言,既然已經被中選會拖上公投戰場,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平權票全部催出來,盡量拉近票數比例(並在逆境中尋找勝利機會)。
2.
要怎麼衝高平權票?
當時距離大選投票日只剩7個月,若只跟著反同公投的節奏動員,會來不及在大選日催出最多票數。提出平權公投,藉由提案、連署過程,有助於提升社群危機意識、提前預熱,提高關注度,提升平權方投票率。
3.
我認為按照台灣過往公投的數據(尤其參考入聯、返聯公投),發起平權公投的同意票,有機會大於反同公投的不同意票,把整體平權票數字開得更高。
於是我和其他發起人,反同公投連署上路的隔天,公開徵求平權公投的支持者。
平權公投小組的發起人們,並非任何一個既存的組織,而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公民(也就是散戶)。我們沒有固定的組織力量,也沒有經費。在一開始,我們發動的平權公投,就是一場公民運動。
社群內部的路線爭議,就交由人民來判斷決定。在每一個階段,平權公投的決策理念是:
「只要群眾給予足夠的支持,我們就繼續往前。反之,我們也不會堅持己見」。
平權公投一路走來,每階段都是在取得群眾同意後才解鎖。
非常感謝第一階段參與提案的2萬公民,以及參與群眾募資的朋友。
還有,第二階段參與連署的50萬公民。讓平權公投走到11月24日投票日,讓350萬公民能用選票表達自己力挺性平教育、婚姻平權的聲音。
我們在選前85天,動員到50萬人參與行動,僅花費200萬左右的經費。
在反同公投浩浩蕩蕩送件後,平權公投繳出37天募集50萬份連署的成績單,創下台灣公投史無前例的動員強度、速度,給予同志社群「值得一搏」的期待。
這是全台2000位志工朋友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後,平權公投在婚姻平權案取得338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290萬不同意票提升14%)在性平教育案取得350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341萬不同意票多9萬票)。
這個成果,當然還不夠。雖然方向上符合4月份的判斷,但仍不夠取得公投的勝利。
但考量到平權公投從頭到尾所募集、運用的僅僅三百萬資金,即使加上大平台及其他團體所募集的資金,也不超過二千萬,總體能夠開出超過三百萬票,並在全國範圍內拉升14%的票數,和任何廣告行銷方案相比都不遜色。
就這點,我認為平權公投成員、全體志工朋友(除了我之外),以及其他所有團體夥伴,都應該獲得一點肯定。
------
有些朋友會問,既然到9月連署送件時兩邊氣勢還沒有差太多,為何最後票數開不出來?甚至有些人質疑,苗博雅選前不是講有900萬票?怎麼開出來只有350萬?
答案很簡單:
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無法募集到和反同組織一樣多的資金打公投廣告戰,無法催出更大的擴散度。
就如同欣潔所言,從九月以來,民調資料顯示雙方大概還在五五波。9月中的民調甚至顯示,性平教育案(第15號公投)的同意票比率到達52.2%!
( https://goo.gl/DWAm4G )
但從11月開始,反同公投廣告資金鋪天蓋地,從電視、網路、廣播、傳單,上億資金在各種社群、傳統通路全灑,民調就拉開差距。
談到選舉,大家都知道資金差距會造成廣告行銷的不公平競爭,影響、扭曲選舉結果。其實,公投也是一樣。
依照蘋果日報的報導,反同方有企業家贊助的數億資金。而平權公投所使用的,僅有三百萬元。最後開出近2:1的票數比例,已經是公投史上罕見。
而反同方的大筆資金,也帶來比平權方更強的擴散性。
觀察連署書數量以及最後開票數字,可以看出反同方的「擴散力(拉票力)」比平權陣營強。反同方一份連署書開出約10票,平權陣營一份連署書僅開出約7票。也造成最後票數絕對值的落差。
有鑑於擴散性(拉票)非常重要,選前的動員催票文內,我的目標就是強化平權方的擴散性,盡量加強支持者向外拉票的動機。
當時我要傳達的概念是:
根據長期和近期民調皆顯示,鐵桿支持者和傾向友善的潛在支持者,總數可以到達40%~50%。若真要具象化,就是保守估計有900萬人是「可以爭取動員」的選民。
「可以爭取的潛在選民」和「一定會出來投的選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在選前動員文所提及的900萬人所指的是前者【註2】,但選後有人釋出流言扭曲成後者,造成社群的猜忌和分裂,非常惡質。非常令人遺憾。
------
另外,有人在選後釋出「以同養苗」的流言,也造成公民社群相當大的猜忌和撕裂。
台灣政壇最不缺的就是惡毒的謠言。我的沉默並沒有平息爭議,反而讓各種腦補滿天飛。縱使平權公投其他發起人公開說明、澄清【註3】,也無法停止撕裂。
進廚房就不要喊熱。我沒打算為自己辯駁。
畢竟,我在選區餐會、菜市場因為台獨、反死刑、挺同婚被選民當面痛罵的時候,都笑笑回應了。沒必要生什麼氣。
畢竟,我在選前一週,遇到一個自稱全力支持兩好三壞的議員候選人,連番追問我「如果同意票沒到五百萬,你要不要切腹謝罪?」
我很早就知道,打這場公投戰就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但我是有團隊的。
我可以不為自己說話,但身為主將,有責任捍衛我團隊成員的尊嚴。
您不必支持我每一個政治判斷。
但我不能坐視有人用一個惡意口號,把平權公投所有發起人矮化成我的助選員。也不能坐視有人抹煞我的競選團隊三年蹲點的努力。
就像以核養綠其實沒有養綠一樣,所謂的以同養苗,也只是一種惡意的政治詐騙修辭。只要有一點常識和對政治的基本理解,就能破解。
我在議員選舉能勝選的主因只有一個:我是文山在地人、團隊合作經營基層三年。
認為發起平權公投能拉抬我的議員選情,恕我直言,您不懂選舉。
我曾經在本區一位年輕進步的里長舉辦的里民活動內,發現愛家公投的文宣放在報到桌上。所有主張婚姻平權的候選人,在我的選區內,都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對同婚和性平教育的長期明確立場,已經足以讓我拿到本區的平權票。
若發起平權公投只是為了議員選舉,真的就是畫蛇添足,平白瓜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為了處理平權公投的事務,我減少很多跑選舉行程的時間。選前,還有一位同區議員候選人,在媒體上公開酸我沒有每天早上站路口揮手拜票,不適合當議員。
發起平權公投,不會讓我的平權票更多,只有讓我在選區內變成更多人的攻擊標靶。如果本來無法當選,想拓展其他票源,根本不必發起一個在選區不受歡迎的公投。
以同養苗的指控,不但顯示發言者完全不懂選舉,同時也並不尊重政治是一種專業,更是對我團隊努力的輕蔑。
在選舉和推動公投期間,我從未動用任何一位平權公投的支薪工作人員、從未動用任何一毛錢、也從未假借任何和公投有關的機會宣傳自己的選舉。
從第一階段開始,我的競選團隊最重要的幹部,就免費無償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平權公投。平權公投未募資前,我用我自己的競選經費墊錢。最後倒數衝刺,我動用了選務助理協助平權公投的催票工作。
會相信以同養苗的人,大概就像深藍深紅相信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是為了養自己的宇昌公司。我寧可相信,傳播這些流言的人只是對現實欠缺理解吧。
------
談到對現實的理解,我相信大家現在都對下列問題很焦慮:
婚姻平權和性平教育怎麼辦?2020大選怎麼辦?台灣的未來怎麼辦?
針對這三點,我的想法是:
1️⃣迅速集結準備法律戰
2️⃣自由派團結一致守護本土進步價值
3️⃣放下鍵盤,走入人群,認真踏實和身邊親友溝通。
在美國自由派大本營加州,也曾有反同的婚姻定義公投以過半比率通過。
但加州的同婚倡議者並不放棄。繼續打法律戰爭取應有的權利。最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禁止同性婚姻違反平等權。
公投絕對不是世界末日,雖然這個國家的公投結果嚇了大家一跳,但我們相信台灣是個法治國家,我們還是尊重這個公投的結果。
既然是法治國家,這個法律戰,我們就一定可以繼續走下去
大家不要忘記,釋字第748號平等保障婚姻自由。司法院也已經正式表態,立法院修法,仍然要遵守釋字748的意旨。
未來行政院、立法院所提出的專法草案,需要我們一起投入心力,一個一個把專法中,所有違反釋字748號解釋、牴觸平等權的地方挑出來。
我們就一條一條在立法院內辯論,爭取更好的版本。
如果立法院無能發現自己的錯誤,我們再辛苦地訴訟、找上大法官,讓大法官告訴立法院說「對不起,你們立的法錯了!必須要再次修法!」
或許,如果大法官再一次的把專法打臉,這些護家盟又一定會說:我要公投,開啟無限迴圈。
但這是台灣人民2018的選擇。我們眼前僅有的選項是,繼續在這個法治的社會,為了平等權、婚姻自由權奮鬥,這是我作為一個法律人,期待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公投結果讓台灣必須很痛苦的繞遠路,但這不是絕路。哪一個民主社會沒有犯過錯呢?我們還是有路可以走。
公投的結果說性別平等教育施行細則裡的同志教育要拿掉。
但性別平等教育法寫得很清楚,學校必須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部官員已經再三地公開表示,若不教認識同志,性平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認識同志跟性平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未來第一線的老師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350萬的友善公民,還是可以持續地努力,把所有受到欺負、霸凌的同志小朋友們接住。
走出學校的圍牆,我們還能夠透過各種方式,提供正確的資訊給所有的青少年。
反同人士希望他們自己的小孩是無知的,也希望別人的小孩也變成無知的,那我們就致力於提供正確的資訊。
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長期工程,比公投更困難。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自由派的公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有些人怪罪性平公投拖垮執政黨選情,甚至導致自由派陣營不斷相互猜疑、分裂。
如果這個判斷符合事實,那2020已不會再有同性婚姻公投了(同一事項2年內不能再投),我們就可以放心慶祝本土政權的勝利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中國因素、保守陣營的資金宣傳優勢,一直都會在。即使沒有同性婚姻公投,任何一個保守議題(例如反年金改革、反轉型正義)被拉上公投戰場,若本土政權還是保持曖昧模糊,依然會被直接輾過。
我是選輸過、失敗過的人。我很清楚,選舉就是一個和成千上萬選民不斷「接觸、交流、說服」的過程。
如果上次敗選,我把原因歸咎在自己的理念太進步導致選民無法接受,開始切割自己的進步價值理念,這樣的態度,不僅太自戀,而且絕對會導致再一次失敗。
選舉的檢討,必須有數據事實作為支撐,才能迎向成功。直覺式的評論經常跟天橋下說書的差不多,不小心就會變成病急亂投醫。
許多研究者都已經提出數據分析【註4】,指出同性婚姻議題並非民進黨敗選主因,僅是代罪羔羊。盼望各位有志守護本土政權的朋友,在沮喪憤怒過後,可以一起來對症下藥。
同志有投給國民黨的,但這是少數;如同民進黨內也有反同的候選人一樣,不過這也是少數。即使民進黨有表態支持反同公投的候選人,我還是力挺本土政權,反對老K。
護主權和挺平權是相輔相成,不需要把少數人的言行過度放大,破壞追求台灣成為更美好的國家的團結力量。
有些主張台獨的前輩當著我的面,堅決反對同性婚姻,但這完全不會影響我支持台灣獨立的信念。我還是大安文山區唯一把捍衛主權寫在幾萬份文宣上的候選人。
核心價值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不能拿來交換,也不該是拿來跟潛在盟友鬧脾氣的籌碼。
全台支持平權公投的志工,在選前一週,發出了50萬份包含東奧正名公投的投票小抄。雖然不敢說貢獻多大,但我想,平權公投的志工朋友們,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盡了一份力,值得被尊重。
------
未來,請大家採取「正面作戰」方式,支持鼓勵友善的政治人物。
也請同志朋友們,深深記得,「投票」在民主社會不是兒戲,請把自己的權利放在優先,不要支持任何一位反同的候選人。
平權公投小組成員,包括我在內,都會持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婚姻平權、性平教育、捍衛主權奮戰。
若接近5月24日時立法院尚未完成立法,我會在台北市議會,監督台北市民政局即時完成戶政系統的必要準備,讓同志朋友可以依照748號解釋依民法登記結婚。
------
同志被反同公投拉上逃不開的公投戰場,打了一場資源極度不對等的仗,我們付出能力範圍的一切,我們都傷痕累累。
但,為了那些已經付出一切的同伴,我們會重新整隊,和夥伴一起帶著這些傷痕繼續往前走。
感謝你讀到這裡。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都希望台灣未來能成為一個更平等、更自由的美好國家。
平權公投小組有任何決策上的疏漏,由我一人承擔。但平權公投累積的成果,是未來向前進的重要基礎。
請各位朋友擦乾眼淚、相互扶持。
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一起走。
平權公投小組召集人、婚姻平權案領銜人
苗博雅 敬上
【參考資料】
[1]11/24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發言影片
https://goo.gl/nLJ4K2
[2]選前動員文
https://goo.gl/4jXLXt
[3]平權公投小組成員說法
陳茻:https://goo.gl/VZ9Hn9
盛浩偉:https://goo.gl/tK5nDF
[4]
攸關利益!年改與農業韓流是民進黨敗選的最重要原因
https://goo.gl/84rnUi
不能一概而論:新北、台中、高雄的選舉與第十案公投(給關心政治的朋友們的初步資料整理)
https://goo.gl/8QWMu2
跟 壓 垮 你的工作壓力 說 放手 在 黃越綏 Facebook 八卦
Q:黃老師,您好!
我是近40歲的已婚男,和我太太認識結婚13年,無小孩,雙薪家庭,長年來我太太都沉迷網路遊戲,大小家事我幾乎都自己來,生病也是自己照顧自己,近二年來兩人幾乎零互動,更不可能有性生活,因為也不讓我靠近。
最近這一個月她經常在外過夜,直接不回家,我打電話不接,訊息也不回,我問為何不回家就說我管太多,我看了她的網路瀏覽紀錄,全是針對某種特質男性的紀錄,文章都很入骨。同時也搜尋了飯店之類的訊息,她現在很急要我離婚跟馬上搬走。
其實我長年就有憂鬱/焦慮症,為了這事是我人生第一次去看精神科,因為我知道這次我再不求診我真的會垮掉,另一方面我看她工作不穩,好心介紹來我上班的地方工作,讓她上班近又可學到東西也可發揮所長,本想感情會好轉沒想到變更差。
現在我面臨婚姻破碎加上租屋生活費要一肩抗,等於薪水全付在以上費用,感情跟生活壓力很大,真的需要靠精神藥物來控制,請黃老師您能指引我個方向,萬分感謝您。
A:謝謝你的來信,若內容屬實的話,以下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一、如果在婚姻中已經有兩年是零互動的話,情況其實比分居更令人擔憂,不妨可以考慮離婚。
二、如果婚姻變成是痛苦的枷鎖,那也是婚前甚至戀愛的時候彼此就設計好的陷阱,因此入籠後變成了困獸也怪不了誰。
只有等待真正的冷靜或清醒後,才會發現自己在婚姻中到底要的是什麼?否則都只是在找彼此的對錯和鑽牛角尖罷了,於事無補。
三、結婚是喜事但離婚未必就是悲劇。
你長期的抑鬱和焦慮,有部分可能是和你的個性有關,若非你還愛著對方,就是你怕丟臉,甚至你不想輸或害怕輸不起。
任何形式的生活沒有比開心更重要了,一旦失去正能量和喜悅的功能,只會不斷的磨損人生的鬥志和失去生命的信心。
四、灑脫地放手也許更能夠贏得對方的尊敬。人通常在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你已經盡力了不妨給對方這個機會吧。
五、藥物是輔助品。人都有免疫力尤其內心的意志力最重要,莫須再把別人的壓力當作是自己的責任扛,那天扛不動再也爬不起來時,只能說人不自助為難天也。
六、現代人的生命普遍長壽,有著兩次以上的婚姻不再稀罕,你還年輕不要陷在過度情緒化的泥沼中。
當光棍的生活即使打零工也足夠付房租,縱使當流浪漢也比當困獸寛心些。加油💪並祝福!
跟 壓 垮 你的工作壓力 說 放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跟控制慾旺盛的人相處,
可說是人生最痛苦的經驗之一
「當愛我們的人控制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把控制視為愛的表現。我們很容易把愛與依賴、操縱、需要別人混為一談。這都不是愛。愛,是讓別人做自己。」~梅樂蒂‧碧緹
控制跟保護,有時候很難分。因為我們小時候可能常被灌輸,控制的行為可能就是一種愛,而且我們在被控制的過程中,可能會得到賴以生存的好處。有些慣於依賴的人,說不定還特別喜歡看起來有能力掌控一切的人。
控制可以視為剝奪當事人權力的方式,我們舉一些小事為例:
■ 只是跟對方的想法不一樣,就會被對方講得,我們好像做錯事了一樣
■ 跟對方的主觀喜好不一樣,會讓對方很抓狂,甚至讓我們因此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內在情感
■ 我們自己能決定的事,對方都要代為決定,常說是為我們好
■ 明明問我們的意見,我們也表達了,卻又否定我們的意見,最後以對方的想法執行
■ 不接受對方的好意也不行,我們已經明確拒絕,也因此感到壓力,對方仍一意孤行
■ 常要讓對方主導話題,對方不想講的,我們被要求要識趣,別再追問,但對方想知道的,我們不說就不可以
■ 對方常提各種要求,我們好像不得不照做,但是我們提的要求,通常被忽略居多,到最後我們可能連提也不想提了
■ 對方常誇大自己的重要性,卻常明示或暗示地貶低我們的價值,好像我們沒有對方就活不下去
■ ……
這些還算是比較幽微的心理控制,可能充滿在生活的細節裡,也可能是隱而不宣的潛規則,所以只有在重大的事件發生時才浮上檯面,但我們已經默默奉行多年。比較明顯的控制,包括剝奪身體自主權、經濟自主權…等,這些好判斷多了。
其實在我們的文化裡,這些控制常常經過美化。但被嚴格控制的人,最後生活能力因此弱化,終至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或者沒有自信。等到這些人長大了,有機會了,可能又以控制為手段,來彌補自己內在的不足。
我們不難從控制的行為中,覺察到恐懼。恐懼如果經過層層追問,其實是空。
其實,安全感如果經過層層追問,也是空。作為一個脆弱的生物體,無常是生活的經常,相信自己能掌控著什麼,比較好活。
可是,有人就不是喜歡失控的感覺,所以喜歡控制,喜歡把某些人事物抓在手中,好像緊緊握住就絕對不會溜走。於是當手段越來越激烈,就成了壓迫,被長期壓迫過的人,又分不清到底自己拒絕的是愛還是害的人,那種內心的糾結混亂,是真的可能壓垮一個人內在的完整性,演變成一種心理疾病。
有一個粗略的說法,也可以幫助我們區分,控制與設立界線之間的不同。當一個人想控制他人,那就會不斷要求他人的行為。而當我們要設定界線的時候,會說明遇到什麼事、什麼人、什麼狀況,我們自己會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
最後,跟各位朋友分享梅樂蒂‧碧緹的一段話,她描述了常活在控制底下的人,會很渴望的自由。祝福大家!
「只要我們不再控制他人、讓他們自由,我們也找回我們的自由。有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愛的距離,等他們自己承認遇到困難,請我們幫忙。但是我們不可以把這個當作保持距離的理由,因為這是控制,不是放手。…愛人,就要愛他們本來的樣子。我們要做自己。好好體會自己的感覺。做什麼就是做什麼,不求回報。在放下的那一刻,你也把快樂帶回自己的人際關係、生命與工作。」
.
以上部分文字摘自
練習設立界線:在愛裡保持距離,將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全部放手
博客來► https://goo.gl/MNWZf9
金石堂► https://goo.gl/BzR5oh
誠品► https://goo.gl/kTwnAA
讀冊► https://goo.gl/PksaL7
.
--------------------------------------------
遠流暢銷書展
《療癒誌》11/27~12/7博客獨家66折
https://goo.gl/3qiViB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新文章連載中)
https://goo.gl/yjssfM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
https://goo.gl/fNwH8W
金石堂(79折)
https://goo.gl/P9g26T
誠品(79折)
https://goo.gl/Snaj8b
讀冊(79折)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goo.gl/C6ZSLB
跟 壓 垮 你的工作壓力 說 放手 在 如何面對壓力? 這「一個觀念」翻轉了我對壓力的反應!【阿滴 ... 的八卦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 壓力 重點不是逃避 壓力 ,而是學會如何反應,才是最健康的心態邀請大家一起幫影片上字幕▻ ... ... <看更多>
跟 壓 垮 你的工作壓力 說 放手 在 [問題] 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快被自己心魔壓垮- 看板Salary 的八卦
原PO進入某家工程顧問公司
即將滿一個月
因為是新鮮人又是第一份工作
所以非常努力
也非常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
(第一個到最晚走,要加班也不是問題)
這是一家小公司
老闆+繪圖+現場+我就四個人
面試時只知道是小公司但沒想到人真的就這些
我的工作是設計分析計算
要學的範圍非常之廣
老闆有請之前的一位員工教我一些東西
(那位員工因為家因的關係沒辦法繼續做,
但是每個禮拜會來一兩天來教我,再幾天就不會來了)
所以我非常認真學
但是東西真的很多很多
要教的東西太多,所以也沒辦法講很細
每個都很難,可能不是光聽就會懂
但又怕學太少,所以變成每個都只學一半
因為沒時間讓我邊操作邊學習
再加上沒有實際操作過,
所以也不知道問題怎麼問
教得越多,我的壓力就越大
而且一直累積下去
因為這是未來我可能必須一個人去面對的問題
我現在無時無刻都處於高壓狀態
我第一個進公司,最晚離開公司
就怕學少了
未來老闆接了案子開始做之後會沒辦法符合老闆期待
目前老闆都沒給我壓力也沒給我很多事
就是叫我盡量學
老闆人非常好
同事之間也很NICE
目前還沒有案子近來,
所以也沒什麼加班(但有了就可能狂加班)
所以我壓力更大,更緊張
我很怕自己的能力達不到
沒辦法一個人處理
如果今天還有其他資深的同事
要我犧牲假日來公司學習我也都非常樂意
我不怕面子問人,也不怕沒時間
沒加班費也沒關係
就怕沒人可以問
必須自己處理,
卻又沒辦法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老闆交代的事項
我的壓力好大好大
這個壓力不是來自於公司,老闆,或是員工
而是我自己的"""心魔"""
一直懷疑自己能否勝任未來老闆交代的工作
很怕一個人無法完成
沒人可以問
東西生不出來
要學的東西很深很難
每次一打開計算書
壓力就一直累積
把大學的課本都帶去公司以備不時之需
甚至還上網買了其他的工具書
因為我是通勤
回到家壓力一放下馬上就昏睡死
這種心靈上的壓力比生理上的壓力更讓人難受
早上要去上班又是緊張待命的情況
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把我現在的問題MAIL給老闆知道
又怕這樣很不妥
>>只能從改變自己心態跟想法著手<<
希望版友能給我一些不同的想法
讓我調整自己的心態
快被自己的壓力壓垮
(聽起來很蠢但卻是如此)
謝謝大家花時間願意看完我的文章
也謝謝願意給我建議跟分享的朋友
祝福你們平安喜樂、工作順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9.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05729588.A.51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