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眾歷史專頁強烈譴責破壞墓地行為之聯合聲明》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亦是中華民首任教育總長。在1916年至1927年間,他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在五四運動時,北大學生群情激憤,既參加遊行,火燒趙家樓,並發起罷工罷市。五四運動的方向,蔡元培是認同的,但他認為執行的方式有所保留。儘管如此,他沒有放棄過被捕的學生,反而以北大校長以及自身身家擔保,為營救被捕學生四處奔走,向世人展示校長應有的責任和風骨。
他留下的一句名言,至今看來別具深意:「讀書不忘救國」。
——————————————————
今天下午,我們得悉一則令人痛心、震驚的消息,中國近代歷史偉人蔡元培(蔡孑民)先生位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墓地被歹徒惡意破壞,墓碑上據悉出自北洋政府交通部交通總長葉恭綽手筆的題字被歹徒鑿爛。現時蔡先生的墓碑被有關當局圍封,暫時未知能否修復至原來面貌!
香港的墓地大多歷史悠久,各個墳場均有為數不少的重量級名人長眠,例如香港仔墳場有蔡元培、唐紹儀、周壽臣爵士等;柴灣墳場有黃質文將軍、廖寶珊、胡忠等;跑馬地墳場有何東爵士、林黛、梁昌等;薄扶林墳場有孫婉、郭泉、馬應彪等;荃灣墳場有余東旋、陳策將軍等;長沙灣墳場有唐重庭、鄧彥華將軍、徐仁壽等。
部分名人墓地更附有墓誌銘,有助加強我們對墓主的認識,是重要的歷史文獻;部分墓誌銘更是重要歷史名人的墨寶,據目前考察所得,香港的墳場目前存有黎元洪、林森、孫科、連戰、饒宗頤、刁作謙、張發奎將軍、汪精衛、桂沾、賴際熙、何善衡等人的墨寶,可謂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及考察。
但遺憾地,近年香港經常發生墓地被破壞的事件,由去年黃家駒墓地被人塗鴉,至今年7月尤敏、高福球、蒙民偉被盜墓及今天蔡元培墓碑被毀壞,我們一眾歷史專頁均對這些行為感到十分憤怒,我們認為這些行為除了是不尊重先人外,更是對歷史的不尊重,破壞墓碑與破壞歷史古蹟、文物根本無異!
我們一眾歷史專頁在此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今天歹徒破壞蔡元培墓碑的行為,希望有關當局及蔡氏後人能夠早日修復墓碑,及希望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1. 墳場研究 Cemetery Study (Facebook、Instagram)
2.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 (Facebook、Instagram)
3. 香江歷史學社 Hong Kong History Club (Facebook)
4. SH歷史區 SH History posts (Facebook、Instagram)
5. 新見舊聞~香港歷史+香港新聞 (Facebook、Instagram)
6. history_hongkonger (Instagram)
7. 尋蹤覓蹟 Hong Kong Heritage (Facebook、Instagram)
8. 香港隅地 HK Corners (Facebook)
9. 秋海棠民國史地 Glimpses of Modern China (Facebook)
10. 日月星辰 (Facebook)
11. Live-Thing. History (Facebook、Instagram)
12. 蔚藍中華 (Facebook)
13. Watershed Hong Kong (Facebook、Instagram)
14. 山城縱走 hkhiker (Facebook)
(歡迎其他歷史專頁主動聯絡我們參與聯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B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跑馬地墳場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八卦
《香港眾歷史專頁強烈譴責破壞墓地行為之聯合聲明》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亦是中華民首任教育總長。在1916年至1927年間,他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在五四運動時,北大學生群情激憤,既參加遊行,火燒趙家樓,並發起罷工罷市。五四運動的方向,蔡元培是認同的,但他認為執行的方式有所保留。儘管如此,他沒有放棄過被捕的學生,反而以北大校長以及自身身家擔保,為營救被捕學生四處奔走,向世人展示校長應有的責任和風骨。
他留下的一句名言,至今看來別具深意:「讀書不忘救國」。
——————————————————
今天下午,我們得悉一則令人痛心、震驚的消息,中國近代歷史偉人蔡元培(蔡孑民)先生位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墓地被歹徒惡意破壞,墓碑上據悉出自北洋政府交通部交通總長葉恭綽手筆的題字被歹徒鑿爛。現時蔡先生的墓碑被有關當局圍封,暫時未知能否修復至原來面貌!
香港的墓地大多歷史悠久,各個墳場均有為數不少的重量級名人長眠,例如香港仔墳場有蔡元培、唐紹儀、周壽臣爵士等;柴灣墳場有黃質文將軍、廖寶珊、胡忠等;跑馬地墳場有何東爵士、林黛、梁昌等;薄扶林墳場有孫婉、郭泉、馬應彪等;荃灣墳場有余東旋、陳策將軍等;長沙灣墳場有唐重庭、鄧彥華將軍、徐仁壽等。
部分名人墓地更附有墓誌銘,有助加強我們對墓主的認識,是重要的歷史文獻;部分墓誌銘更是重要歷史名人的墨寶,據目前考察所得,香港的墳場目前存有黎元洪、林森、孫科、連戰、饒宗頤、刁作謙、張發奎將軍、汪精衛、桂沾、賴際熙、何善衡等人的墨寶,可謂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及考察。
但遺憾地,近年香港經常發生墓地被破壞的事件,由去年黃家駒墓地被人塗鴉,至今年7月尤敏、高福球、蒙民偉被盜墓及今天蔡元培墓碑被毀壞,我們一眾歷史專頁均對這些行為感到十分憤怒,我們認為這些行為除了是不尊重先人外,更是對歷史的不尊重,破壞墓碑與破壞歷史古蹟、文物根本無異!
我們一眾歷史專頁在此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今天歹徒破壞蔡元培墓碑的行為,希望有關當局及蔡氏後人能夠早日修復墓碑,及希望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1. 墳場研究 Cemetery Study (Facebook、Instagram)
2. 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 (Facebook、Instagram)
3. 香江歷史學社 Hong Kong History Club (Facebook)
4. SH歷史區 SH History posts (Facebook、Instagram)
5. 新見舊聞~香港歷史+香港新聞 (Facebook、Instagram)
6. history_hongkonger (Instagram)
7. 尋蹤覓蹟 Hong Kong Heritage (Facebook、Instagram)
8. 香港隅地 HK Corners (Facebook)
9. 秋海棠民國史地 Glimpses of Modern China (Facebook)
10. 日月星辰 (Facebook)
11. Live-Thing. History (Facebook、Instagram)
12. 蔚藍中華 (Facebook)
13. Watershed Hong Kong (Facebook、Instagram)
14. 山城縱走 hkhiker (Facebook)
(歡迎其他歷史專頁主動聯絡我們參與聯署)
跑馬地墳場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八卦
【#尋幽探秘:另類文化景點——墳場古蹟遊】
華人社會一向忌談死亡,面對死亡亦有諸多禁忌,有關的接觸都是不吉利、或會帶來霉運。尤是墳場,除了特定節日會前往拜祭先人外,相信大家都甚少進入。對墳場的既定印象,再加上人煙罕至,更令墳場似是蒙上詭異陰森的色彩。然而,墳場除了能教育大眾反思生死,亦能作為另類的文化景點。通過閱讀墓上碑文,認識長眠於此的名人,從而了解香港殖民時期的歷史。而墳場內的雕塑及建築,更可反映當年的藝術風格。當然,在莊嚴肅穆的墓園內,我們亦需注意行為表現,以示對先人的尊重。
在香港,有不少墳場都擁有過百年歷史,當中有部分的墳場、或墳場內的建築更被列入為歷史建築。這次,尋蹤覓蹟就帶大家參觀數個墳場,探索有關的歷史文化。第一個「墳場遊」的地點,為建於1845年的跑馬地墳場。
跑馬地墳場 在 香港跑馬地坟場這是英國政府于1845年在香港建造的第一個 ... 的八卦
Dec 14, 2013 - 香港跑馬地坟場這是英國政府于1845年在香港建造的第一個墓地。英國軍人到1965年才停止使用。幸運的是,其基本外觀得到了保留。 Hong Kong. ... <看更多>
跑馬地墳場 在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跑馬地 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俗稱跑馬地天主教墳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墳場之一,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在麗都酒店南面,鄰近香港仔隧道在跑馬地的出入口,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