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的時候聊到減肥話題,常會聽到別人對我說:『妳的體質就是這種天生胖胖的啦~減肥也是很有限!』瘦下來之後,提起我曾經很胖過,也會常得到這樣的回應:『妳這種本來就易瘦體質,什麼都不用做產後自己就會變瘦了啦!』
很可惜我沒有那麼幸運,幸運到產後什麼都不做就自然變瘦,親餵哺乳了八個月後我的體重還是穩如泰山的卡在那個高峰,一個比許多成年男子還重的數字....
最近很多開始想要運動減肥的女生問我該怎麼踏出減肥第一步,來!我的經驗,請收下:
❶戒掉「我不可能減肥成功」這樣的壞念頭!
如果妳想要減掉身上多餘的體重與脂肪,首先妳必須要非常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辦到!要非常堅定自己可以面對挑戰,唯有這樣的開始,才能真正達到目標,如果妳平常就是習慣自我否定的人,請開始練習把否定轉變成鼓勵以及讚美自己,去找回對自己的肯定,像我的手機設定起床鬧鐘,每天都會提醒我「早安!今天一樣在變瘦變美的路上💋」總之就是要讓妳的思緒不斷的往美好的方向邁進。
❷減肥是不是要吃很少,我怕餓怎麼辦?
當妳開始減肥計劃時,飲食習慣是100%要改變的,因為會變胖通常是飲食造成的,並不是要過度減量,而是要把目前的飲食方式與內容調整成健康飲食,有了正確的健康飲食習慣,將來減肥成功後也不用擔心復胖問題,因為妳已經養成了健康飲食的觀念,偶爾放肆的享受大餐也沒關係,只要繼續健康的飲食,自然也就容易保持好身材。
❸怎麼選擇開始減肥的起步運動-
一個像我體重超標這麼多的人,應該跟我一樣長年沒有運動習慣,胖的時候光走路都會喘到滿臉漲紅,就先不要異想天開去跑步、或者進行高強度健身,凡事一步步來,我建議從最簡單的運動挑戰起,我是從快走運動練習起的,每天30分鐘、每天進行!有人為了想要加快變瘦的速度,決定每天去快走60分鐘,我覺得只要確定自己能每天做到當然也可以,但每天運動60分鐘的目標,說真的我至今還是無法辦到,而且我觀察到很多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只要一運動就把時間設定很長,強度也過高,很辛苦又看不出效果的情況下,也很快就會放棄甚至厭惡運動,然後開始節食或者改吃單一食物減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妳也卡在這樣的循環裡,應該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運動計畫,養成運動習慣不是一場比賽,所以請用自己的體能狀況與生活作息時間去安排。
我當年的減肥方式與過程全記錄在痞客邦裡:
產後減肥成功6大重點!
https://welovemark.pixnet.net/blog/post/41124456
[有氧快走]來愛上快走跟肥肉分手吧!
https://welovemark.pixnet.net/blog/post/43023164
飲食控制到底要怎麼控!怎麼制!
https://welovemark.pixnet.net/blog/post/59900562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夏日炎炎,大家可能未必想做太劇烈的戶外運動,但如果要備戰明年初舉行的馬拉松比賽,等到天氣轉涼才臨急抱佛腳就太遲了。超級馬拉松選手黃浩輝(輝Sir)教路,認為平常有做運動的人要跑全長42公里的馬拉松(全馬),最好預留五至六個月的訓練時間,除了不斷跑步,鍛煉心肺機能和累積跑步距離,還要注意肌力的訓練。跑...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大家都知道跑步需要練習,卻較少人明白其實比賽也需要練習。我的比賽經驗不算特別多,至今 20 場多一點,但是很少有「去玩玩的」,多半都滿用心準備。以下這幾點,是我在賽前二~三週會做的事,適合巔峰期剛結束的你,或者分享給即將比賽的朋友。
1. #調整賽前飲食:
賽前兩週要避免過於油膩、刺激的飲食,並且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不要吃自己不習慣的食物,儘量避免無法控制食物來源的聚會。蛋白質同樣要到位,但跑量少了,總熱量也可以少一點,我會從碳水下手,一碗飯改成半碗。
因為運動型態的改變,會有種錯覺,覺得減量後比訓練高峰期更疲倦。要注意睡眠、保暖、飲食的完善,可以適度正常的減重,但不要為了減重而犧牲運動表現(例如:沒吃飽會跑不動或精神不濟),如果肚子真的很餓,吃一點優格或者堅果。
我自己不喝酒,若有飲酒習慣的建議改為低濃度微量。代謝酒精需要時間,酒精易影響蛋白質合成,進而減緩肌肉修補。建議賽前三天甚至一週完全停止飲酒(啤酒不是肝醣超補) 要喝等跑完再喝,也比較盡興。
2. #調整賽前心態:
巔峰期已過,到了這個關頭,你要告訴自己一件事:「練習已經完成,現在練什麼都沒用了」。賽前三週還是建議保持強度練習,所謂「減量不減質」,我自己的跑量會在賽前四週達到最高峰,接下來依次遞減至 90% ➡️ 80% ➡️ 60% (不含比賽本身),給予肌肉超補償的機會,同時保持適度強度訓練,身體才不會「突然忘了怎麼跑」。
當週(若比賽是週日)減量又減質:我習慣週二跑一次 2*3200 公尺強度 (約半馬配速)、週四跑一次 5 公里(約馬拉松配速),其餘都是強度很低的輕鬆跑即可。賽前一天可跑可不跑,如果是外地馬預期會走點路的,那早餐跑大可省下來。
新手常見越到比賽越興奮,從巔峰期下來,不跑其實會腿癢。這時可以做一些其他低強度交叉訓練,例如我就會多花點時間加強核心,也會增加跑後伸展、睡前恢復的時間,但這些東西都是平時就常做的,切忌臨時抱佛腳,多做會多錯。
訓練有素的跑者都很清楚,跑少跟跑多一樣難。
3. #熟悉比賽裝備 (Dress Rehearsal) :
賽前二週是最後一次做賽前演練的時機,最後一次兩小時的長跑,所有打算用到的裝備:含衣、褲、襪、鞋、帽、錶、補給都要在彩排的時候全上。帶膠的方式有幾種:口袋很多的褲子、使用能量膠腰帶、或者用小別針別在衣服上,但無論是哪一種一定要先試過。舉例來說,當你身上扛了六個膠,跑起來的感覺絕對跟無事一身輕很不一樣 - 並不是叫你練習時就要吃完。
比賽千萬不要穿新鞋上場,如果你要換新鞋,賽前兩週就拿出來穿。新鞋至少穿一次 Tempo + 一次 Long Run, 確保跑快以及跑遠都沒有問題,這樣就可以安心了。襪子也是容易忽略的細節,新襪不好,容易磨,舊襪不好,容易破。我一般賽前兩週開新襪,穿一兩次確定沒問題,洗乾淨收起來,準備比賽穿。
跑的時候記得觀察身上的裝備,什麼會影響跑姿、哪個其實很多餘不需要帶、哪邊跑完會紅腫(尤其男性容易燒檔)就要擦點凡士林或防磨膏。
4. #練習補給策略(Race Rehearsal):
吃能量膠需要練習,一般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單手拿膠,用牙齒咬住然後用嘴撕(因為跑步手很容易是濕的)。賽前的 Long Run 我會練習吃 3~4 個膠(其實很飽)同時也練習身體吸收能量膠的能力。
沒有練習吃膠的人常遇到兩種狀況:第一,口味不合吃不下;第二,引起腸胃反應想拉肚子。一定要花點功夫找到自己喜歡吃的口味以及能吸收的膠,個人偏好美國最大牌 GU, 台灣很多人愛吃 SIS,沒有哪個比較好,請挑自己喜歡的。另外能量膠一般含有 30~40 mg 的咖啡因,如果對咖啡因反應敏感的,可以試試無咖啡因的膠,或者兩種輪流吃以防心悸。
全馬比賽的時候,通常我會吃到六個膠,分別在第 0, 8, 16, 23, 30, 36 公里,官方建議是 30~45 分鐘吃一個,我通常在遠遠看到水站就開始吃,進入水站前剛好吃完,從容拿杯水漱一下口吞下,跟紙杯一起丟垃圾桶。
喝水能不能停?跑得不很快的(四小時以上)完全可以,停下來好好拿杯水,邊走邊喝頂多 30 秒,進個 10 次也才五分鐘。一秒都不能多花的,練習怎麼抓水杯、捏尖杯嘴、小口側頭喝、一氣呵成,進站出站有如 F1 賽車。
也要計畫比賽當天的早餐,我個人習慣買好麵包、香蕉、以及黑咖啡。這些東西準備起來容易,再不濟便利商店也有。重點還是一樣,比賽打算吃什麼,平時長跑前就要先練習吃。
大家都很愛問我,膠、水、早餐吃什麼,多久前要吃?
答案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只知道我的,你的要你自己試。
5. #提前預習賽道:
人面對未知的挑戰,常常會過度放大而顯得無比困難,這就是為什麼比賽要跑出好成績通常會比練習難,但如果第二次再去比,就可以比得比較好。
知道賽道長什麼樣子,風景是怎樣、終點長什麼樣子,實際看到時不安程度就會降低,看看高度圖,如果是有坡的(例如紐約馬)練習的時候要參雜一點坡、如果是一馬平川(如芝加哥)那就可以在平地練習,但是要預期會有風。
城市馬(紐約、芝加哥、東京)GPS 容易不準,要做好手動按錶的心理準備、使用配速手環。或者更簡單的方式:在手臂上寫下每 5K 的通過時間,這樣即使 GPS 在飄,透過看官方計時器,你也能大概知道目前的配速跟預期完成時間。
可以的話,賽前兩天挑一兩個點實際去踩點看看(但不要跑),如果沒有時間,大比賽通常會有賽道預覽影片、或者找往年的賽事轉播,跟著畫面走一次。再不行,Google 街景總有吧?想像自己跑在裡頭的樣子,彷彿這地方你有來過,這個動作很小,就是在你腦中放個片段,騙你自己有來過。
不敢說多有效,至少對我有幫助。
---
說了這麼多,大體來說就是能掌握的越多、比賽的變數就越少。但即使做到這個程度,仍然不代表會如你所願,例如影片中每次都是大晴天,偏偏你遇到的就是刮風下雨,但這都不妨礙你已經熟悉的比賽裝備、賽道、補給策略。
當大家條件一樣,你的信心就是比別人高。在身旁的人還很慌在想「怎麼辦,我能不能完成?」時,你已經在腦中描繪過無數次:在哪裡會有爬坡、在中段可以加速、幾公里吃能量膠、直到最後⋯⋯通過終點線的樣子。
馬拉松比賽 80% 是生理,但最後 20% 是心理。這 20% 的心理戰,從老早以前就開始了。
為什麼有人賽前容易拉肚子、但有人大賽當前就是不會緊張?為什麼有人明明很累、撞牆了,但還可以堅持不要掉速得太離譜,順利跑完?
因為當你把所有可能變數,都在腦中細細考慮過了,那比賽當天,不說笑,你真的就像是去跑一個 Long Run - 差別只在今天觀眾特別多 (笑)。
賽前準備做足,目的不是在比賽中發揮 120% 的實力,那是不可能的,跑步不存在奇蹟。
但如果把所有障礙排除,就算不是 100%,能夠發揮個 99% 或者 98% 的實力,真的也就足夠了。
大家都知道跑步需要練習,卻很少人明白,比賽其實也可以練習。
—
這些內容,同步會收錄在「那個地方」,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的,再過兩個月就知道了。
#書名並不是那個地方
#我的手跟腳一樣癢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大家都知道跑步需要練習,卻較少人明白其實比賽也需要練習。我的比賽經驗不算特別多,至今 20 場多一點,但是很少有「去玩玩的」,多半都滿用心準備。以下這幾點,是我在賽前二~三週會做的事,適合巔峰期剛結束的你,或者分享給即將比賽的朋友。
1. #調整賽前飲食:
賽前兩週要避免過於油膩、刺激的飲食,並且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不要吃自己不習慣的食物,儘量避免無法控制食物來源的聚會。蛋白質同樣要到位,但跑量少了,總熱量也可以少一點,我會從碳水下手,一碗飯改成半碗。
因為運動型態的改變,會有種錯覺,覺得減量後比訓練高峰期更疲倦。要注意睡眠、保暖、飲食的完善,可以適度正常的減重,但不要為了減重而犧牲運動表現(例如:沒吃飽會跑不動或精神不濟),如果肚子真的很餓,吃一點優格或者堅果。
我自己不喝酒,若有飲酒習慣的建議改為低濃度微量。代謝酒精需要時間,酒精易影響蛋白質合成,進而減緩肌肉修補。建議賽前三天甚至一週完全停止飲酒(啤酒不是肝醣超補) 要喝等跑完再喝,也比較盡興。
2. #調整賽前心態:
巔峰期已過,到了這個關頭,你要告訴自己一件事:「練習已經完成,現在練什麼都沒用了」。賽前三週還是建議保持強度練習,所謂「減量不減質」,我自己的跑量會在賽前四週達到最高峰,接下來依次遞減至 90% ➡️ 80% ➡️ 60% (不含比賽本身),給予肌肉超補償的機會,同時保持適度強度訓練,身體才不會「突然忘了怎麼跑」。
當週(若比賽是週日)減量又減質:我習慣週二跑一次 2*3200 公尺強度 (約半馬配速)、週四跑一次 5 公里(約馬拉松配速),其餘都是強度很低的輕鬆跑即可。賽前一天可跑可不跑,如果是外地馬預期會走點路的,那早餐跑大可省下來。
新手常見越到比賽越興奮,從巔峰期下來,不跑其實會腿癢。這時可以做一些其他低強度交叉訓練,例如我就會多花點時間加強核心,也會增加跑後伸展、睡前恢復的時間,但這些東西都是平時就常做的,切忌臨時抱佛腳,多做會多錯。
訓練有素的跑者都很清楚,跑少跟跑多一樣難。
3. #熟悉比賽裝備 (Dress Rehearsal) :
賽前二週是最後一次做賽前演練的時機,最後一次兩小時的長跑,所有打算用到的裝備:含衣、褲、襪、鞋、帽、錶、補給都要在彩排的時候全上。帶膠的方式有幾種:口袋很多的褲子、使用能量膠腰帶、或者用小別針別在衣服上,但無論是哪一種一定要先試過。舉例來說,當你身上扛了六個膠,跑起來的感覺絕對跟無事一身輕很不一樣 - 並不是叫你練習時就要吃完。
比賽千萬不要穿新鞋上場,如果你要換新鞋,賽前兩週就拿出來穿。新鞋至少穿一次 Tempo + 一次 Long Run, 確保跑快以及跑遠都沒有問題,這樣就可以安心了。襪子也是容易忽略的細節,新襪不好,容易磨,舊襪不好,容易破。我一般賽前兩週開新襪,穿一兩次確定沒問題,洗乾淨收起來,準備比賽穿。
跑的時候記得觀察身上的裝備,什麼會影響跑姿、哪個其實很多餘不需要帶、哪邊跑完會紅腫(尤其男性容易燒檔)就要擦點凡士林或防磨膏。
4. #練習補給策略(Race Rehearsal):
吃能量膠需要練習,一般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單手拿膠,用牙齒咬住然後用嘴撕(因為跑步手很容易是濕的)。賽前的 Long Run 我會練習吃 3~4 個膠(其實很飽)同時也練習身體吸收能量膠的能力。
沒有練習吃膠的人常遇到兩種狀況:第一,口味不合吃不下;第二,引起腸胃反應想拉肚子。一定要花點功夫找到自己喜歡吃的口味以及能吸收的膠,個人偏好美國最大牌 GU, 台灣很多人愛吃 SIS,沒有哪個比較好,請挑自己喜歡的。另外能量膠一般含有 30~40 mg 的咖啡因,如果對咖啡因反應敏感的,可以試試無咖啡因的膠,或者兩種輪流吃以防心悸。
全馬比賽的時候,通常我會吃到六個膠,分別在第 0, 8, 16, 23, 30, 36 公里,官方建議是 30~45 分鐘吃一個,我通常在遠遠看到水站就開始吃,進入水站前剛好吃完,從容拿杯水漱一下口吞下,跟紙杯一起丟垃圾桶。
喝水能不能停?跑得不很快的(四小時以上)完全可以,停下來好好拿杯水,邊走邊喝頂多 30 秒,進個 10 次也才五分鐘。一秒都不能多花的,練習怎麼抓水杯、捏尖杯嘴、小口側頭喝、一氣呵成,進站出站有如 F1 賽車。
也要計畫比賽當天的早餐,我個人習慣買好麵包、香蕉、以及黑咖啡。這些東西準備起來容易,再不濟便利商店也有。重點還是一樣,比賽打算吃什麼,平時長跑前就要先練習吃。
大家都很愛問我,膠、水、早餐吃什麼,多久前要吃?
答案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只知道我的,你的要你自己試。
5. #提前預習賽道:
人面對未知的挑戰,常常會過度放大而顯得無比困難,這就是為什麼比賽要跑出好成績通常會比練習難,但如果第二次再去比,就可以比得比較好。
知道賽道長什麼樣子,風景是怎樣、終點長什麼樣子,實際看到時不安程度就會降低,看看高度圖,如果是有坡的(例如紐約馬)練習的時候要參雜一點坡、如果是一馬平川(如芝加哥)那就可以在平地練習,但是要預期會有風。
城市馬(紐約、芝加哥、東京)GPS 容易不準,要做好手動按錶的心理準備、使用配速手環。或者更簡單的方式:在手臂上寫下每 5K 的通過時間,這樣即使 GPS 在飄,透過看官方計時器,你也能大概知道目前的配速跟預期完成時間。
可以的話,賽前兩天挑一兩個點實際去踩點看看(但不要跑),如果沒有時間,大比賽通常會有賽道預覽影片、或者找往年的賽事轉播,跟著畫面走一次。再不行,Google 街景總有吧?想像自己跑在裡頭的樣子,彷彿這地方你有來過,這個動作很小,就是在你腦中放個片段,騙你自己有來過。
不敢說多有效,至少對我有幫助。
-\-\-
說了這麼多,大體來說就是能掌握的越多、比賽的變數就越少。但即使做到這個程度,仍然不代表會如你所願,例如影片中每次都是大晴天,偏偏你遇到的就是刮風下雨,但這都不妨礙你已經熟悉的比賽裝備、賽道、補給策略。
當大家條件一樣,你的信心就是比別人高。在身旁的人還很慌在想「怎麼辦,我能不能完成?」時,你已經在腦中描繪過無數次:在哪裡會有爬坡、在中段可以加速、幾公里吃能量膠、直到最後⋯⋯通過終點線的樣子。
馬拉松比賽 80% 是生理,但最後 20% 是心理。這 20% 的心理戰,從老早以前就開始了。
為什麼有人賽前容易拉肚子、但有人大賽當前就是不會緊張?為什麼有人明明很累、撞牆了,但還可以堅持不要掉速得太離譜,順利跑完?
因為當你把所有可能變數,都在腦中細細考慮過了,那比賽當天,不說笑,你真的就像是去跑一個 Long Run - 差別只在今天觀眾特別多 (笑)。
賽前準備做足,目的不是在比賽中發揮 120% 的實力,那是不可能的,跑步不存在奇蹟。
但如果把所有障礙排除,就算不是 100%,能夠發揮個 99% 或者 98% 的實力,真的也就足夠了。
大家都知道跑步需要練習,卻很少人明白,比賽其實也可以練習。
—
這些內容,同步會收錄在「那個地方」,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的,再過兩個月就知道了。
#書名並不是那個地方
#我的手跟腳一樣癢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夏日炎炎,大家可能未必想做太劇烈的戶外運動,但如果要備戰明年初舉行的馬拉松比賽,等到天氣轉涼才臨急抱佛腳就太遲了。超級馬拉松選手黃浩輝(輝Sir)教路,認為平常有做運動的人要跑全長42公里的馬拉松(全馬),最好預留五至六個月的訓練時間,除了不斷跑步,鍛煉心肺機能和累積跑步距離,還要注意肌力的訓練。跑全馬,如果事前訓練不足,輕則完成不了比賽,重則受傷,甚至會有性命之虞,所以要做足準備工夫。
輝Sir跑過逾50場超級馬拉松,今年8月將會用75日由北海道跑到沖繩,全長3,500公里,42公里全馬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一般人或者認為練跑最重要是跑多點、跑快點,但輝Sir提醒大家跑步對肌力要求很高,肌力不足,跑上來身體不夠穩定,跑姿也不會好,訓練應以肌力為先。他制訂的訓練時間表分為三個階段,頭一個月先着重肌肉訓練。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百萬豪裝公屋】寧花巨款裝修都唔買樓 月入10萬夫婦:供樓會好辛苦|2020-06-18 (壹週刊) (https://youtu.be/Z7sJex8wYHM)
【TVB奸人背妻偷食】戴志偉與保險女同事Candy出軌回春 發爛回應再護花|2020-04-10 (壹週刊) (https://youtu.be/yVZiQRRw98Q)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運動 #跑步 #馬拉松 #跑姿 #肌肉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5SC6e2EzN0/hqdefault.jpg)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芸芸鐵板燒總廚當中,李紹鋒可算是相當年輕的一位。17歲開始學師,從旺角太子的平價鐵板燒炒場,到五星級酒店餐廳,花了十年時間,當上總廚的那年,還未步入三十,不過,他的故事與一般夢想奮鬥史不同,因為他打從第一句便跟我說:「我是否小時候便夢想當鐵板燒師傅?我告訴你是也是騙你的。」
眼前的李紹鋒,從前從沒想過自己會拿起鐵鏟,叮叮咚咚地煮食物,因為他的夢想,是當個運動員。他小時候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學生,每天上學見得最多的就是訓導主任與社工,成績跟不上,又喜歡打架,學校說不聽,家裏勸不來,大人們苦無辦法,看他在學校陸運會又跑得不錯,索性幫他排滿田徑練習,把他的精力都用在田徑場上,或許就沒有時間撩是鬥非了。誰知這個壞男孩真的上當,日練夜練上了癮,由壞男孩變陽光男孩,由校隊跑到區隊,區隊跑到香港青年隊,一團熊火希望跑入港隊,但15歲的那年,一場普通不過的足球比賽,改寫了他的方向,他在比賽中意外令十字韌帶斷裂,令他從此與跑步絕緣。是運動,把他拉回正軌,也是運動,把他打回原形。
自知不是讀書的材料,他從前把所有心機放在跑步上,跑出多少成功感,以為能夠殺出條血路,豈料斷了腳,運動員光環被奪去,書又讀不成,會考只得一科及格,17歲的那年,他終日在家耍頹廢。「應該有大半年時間,完全行屍走肉般在家虛度光陰,然後媽媽終於忍不住,『喂,你不要繼續這樣,好歹也學門手藝,找份工作,至少唔會餓死。』」剛好看到銅鑼灣一間鐵板燒店的招聘,就是這樣,去見了工,成了鐵板燒學徒,在那裏,他亦遇見了改變他良多的師傅,教他廚藝,更教他做人:「我經常被師傅罵,說我只懂辯駁,說我一言九『頂』,但他令我記着一件事,客人永遠是對的,作為客人,自可以有他的要求,能否做到他的要求,就看你的本領。」
鐵板燒是席前料理,鐵板燒師傅要拿起鐵鏟,直接在客人面前烹調食物,是一場飯宴,更是一場表演,要美味,更要好看。看着客人在自己面前將食物放進口中,好吃與否,盡收眼簾,對廚師來說,是滿足感,更是挑戰,而對於李紹鋒來說,一餐成功的飯,除了要讓客人滿足地離開,更要讓他們記得自己的名字:「香港這麼多鐵板燒餐廳,為甚麼我要認識你這位師傅?客人記得,代表他今晚真的享受,亦代表我付出過的心機,有人欣賞。」炒啊炒,他愈來愈喜歡這份感覺,這份挑戰性及滿足感,就好像小時候在田徑場上的感覺。從前,是跑步帶他重回正途;這一次,換成鐵板燒帶他重回人生正軌,更送他一個更漂亮的舞台。
學師大約兩年半,他開始到其他餐廳練功,繼續學習,他先去了旺角太子的平價炒場,訓練自己的速度,輾轉再到鐵板超、千登世、田舍家、喜來登酒店:「那時我很希望30歲前做到鐵板燒總廚,然後在27歲的時候,我達成了。在九龍站上蓋的一間餐廳,我成了他們的鐵板燒總廚。」
與李紹鋒談夢想,他卻說不如我們談目標。「不要說夢想不夢想,我只想有個目標,你有目標,有份工作,繼續向上爬,你才能有將來。」也許人生就是充滿意外,當意外來臨時,懂得去適應變化,就是本事。「不要一次失敗便低頭,一條路行不通,便應該要找另一條路,總有一條路可以讓你活出自己的人生。」入行二十載,他今年35歲,最近加盟了另一間高級鐵板燒店,下一個目標,就是摘星。
採訪:張靜雯
攝影:王瑋彤
竹
地址:銅鑼灣恩平道28號利園二期G01鋪
電話:2577 061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四11:30am-3:30pm, 6pm-11:30pm;星期五11:30am-3:30pm, 6pm-12:30am;星期六11:30am-4:30pm, 6pm-12:30am;星期日11:30am-4:30pm, 6pm-11:30pm
詳情: http://bit.ly/2PfXtz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MT9sW_Lmtc/hqdefault.jpg)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健身快問快答]如何消腹部脂肪及縮小腰圍?
▪熊熊採取的方式是低碳水高蛋白飲食
▪但此舉有 流失肌肉 和 鍛煉不確實 的風險。
▪問:您好…我想請問一下腰部怎麼一直瘦不下來,我看你的影片都會很認真而且很有興趣看下去,我也很努力在運動上面…只是我先前是玩馬拉松跟三鐵,重訓這塊就比較沒這麼專注…畢竟身體過重對於跑步是比較不利的…所以我都挑沒比賽的時間多練些重訓。
▪邀請您蒞臨熊熊的樂活健身專頁:
https://m.facebook.com/LinTingFitnes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lHgNVq9Xlw/hqdefault.jpg)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不看不專業!馬拉松比賽前中後飲食全攻略 的相關結果
隔天就要比賽了!前一天的飲食只要維持平時份量,或稍微多一些即可。內容主要仍是好消化的「簡單碳水化合物」,再 ... ... <看更多>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馬拉松賽前12小時你該做的事- Garmin Blog 的相關結果
在比賽前2-4小時進食,太早進食,這些能量就會又被消耗掉,太晚吃可能食物無法及時消化。 理論上這時候能吃進越多的碳水化合物越好,但還是要能在賽前消化掉,要不然起跑就 ... ... <看更多>
跑步比賽前飲食 在 賽前聰明吃飲食小秘訣| 文章 - 跑步筆記 的相關結果
賽前一天最好吃平時最習慣的餐點,以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為主,搭配適量的蛋白質、蔬果與脂肪,晚上不要吃太刺激或會讓精神亢奮的食物,也要避免容易讓腸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