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臉書工作的日子,得到 offer 後及工作後的體驗
(連結是有照片的圖文網址版)
Hi Brian,
I just left you a message. I have some fantastic news for you. We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n offer. Congratulations and great work! Call me when you are free to discuss the specifics.
大概在 2 年半前,收到這封來自臉書總部 recruiter 的信。當下有點不敢相信,我「還是」得到 Facebook 的工程師 offer 了!如果你有看我之前和阿雅的直播,就會知道我 2015 年中請朋友幫忙內推 Facebook ,但早上內推完、下午就被拒絕了。
在 2016 年底時,我再次挑戰 Facebook, 這次經過更充分的準備、終於通過層層難關。但收到 offer 的當下,感覺還是超級不真實的──
畢竟 Facebook 是矽谷無數人都想加入的一級公司 FAANG ( 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 之一,尤其在工程師領域,競爭更可說「來自世界各地」都不為過。我在面試前已知道上的機率很低,結果卻能如願以償,當下真是欣喜若狂!
現在兩年半過去,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體會和觀察,在此透過文章,陸續分享給大家:
從拿到 Offer 開始說起:
確認要加入 Facebook 後,我收到了公司系統的制式信件──主要要簽合約、填寫個人資料,同時也要做背景調查、犯罪紀錄調查等等。填寫完成後幾天(應該是稽核完了一切正常),又收到準備 onboarding 的資料,讓我填寫進入公司後想要的 email 名稱等資料、以及「我想要的設備」。
在臉書和矽谷許多企業,每個員工入職時都會配發一台筆電及一隻手機。 筆電可以自由選擇要 11、13、15 吋螢幕大小 的 Windows 或 Mac;手機則可以選擇最新或上一代的 iPhone 、Samsung Galaxy 或 Google Pixel;連欲搭配的門號,也可以自 AT&T 或 Verizon 中任選。
加入公司的第一及第二天,是所有新進人員的訓練:臉書在全球不同地區,只要是同梯加入的員工,都會在這兩天一起參與訓練──主要訓練內容是介紹公司的文化、價值,並且當場發給我們當初選擇的設備,並幫助我們一開始的內部系統設定。
6 ~ 12 週的工程師訓練,結束後再「選組」
臉書的非工程師員工,通常一般兩天訓練完就會直接到組上開始工作了。而工程師們在第二天訓練結束後,則會被 mentor 「認領」,準備專屬工程師的訓練。
在臉書,工程師們會有 6 — 12 週的 engineering bootcamp 。在這段期間,頗有點像是回到大學的感覺:我們會依照自己的專業與需求,選修不同的課程;同時也會在沒上課的期間,實作各個組(臉書有不同工作分組如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Oculus 、Messenger⋯⋯等 )給 bootcamp 工程師做的 task 。
這些 task 從簡單的幾行 code 小改動,到寫一個新的大功能都有,且都是真實產品的工作。比如說我改動一個網頁上的顯示,程式碼部署後幾個小時,這變動就會呈現在全球 20 多億用戶面前。
而等到 bootcamp 結束後,工程師再來選擇進入其中一個組(部門)正式開始工作。
對新加入臉書的工程師來說,藉由實地和不同組的人員一起工作,能夠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工作習慣,適合加入什麼組──同時這段期間,也是各組經理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優秀工程師加入自己團隊的時機。通常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可能會有多達 20—30 個經理想要招攬。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很謹慎的選擇組別,畢竟決定加入一個組後,公司期望你至少要待一年才可以換組。
和矽谷其他公司相比,臉書的工程師在入職後才選組,是一項別具特色的「自由」,但同時也是個「甜蜜的負擔」:新同事間最常見的煩惱,就是猶豫到底要加入「工作內容是自己很有興趣」的組,還是「組員人相處起來超愉快」的組?──當然,每個選擇都可能會在幾個月後後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個人認為,能夠「先入職、再選組」,是臉書吸引優秀工程師們的一個優勢。因藉由實際工作及相處,能夠減少訊息不對稱,避免實際上線後才發現彼此不適合。這對公司來說也是好的──大家工作、合作起來開心,才會有好的產出。
矽谷通勤日常──幾乎每個灣區城市,都有接駁車接送
隨著越來越多人移入舊金山灣區,整個矽谷的交通狀況是越來越糟;我們公司的停車場也經常大爆滿停不下。因此為了鼓勵員工搭乘接駁車,公司在灣區幾乎各個城市,現在都設有接駁車的站,上車後也有 wifi 可以使用。
我住在東灣(East Bay),也是每天搭乘 shuttle 上下班──雖然時間比我自己開車還要久,但至少大塞車時比較沒壓力,可以聽聽 podcast 或做其他的事情。
吃在臉書:「進公司一年胖 15 磅」的傳說
臉書總部園區的整體辦公環境,算是矽谷企業中很不錯的。舉例來說,公司的食堂「們」,會供應免費的早、中、晚餐──早晚餐只有較大的食堂會提供食物,午餐則有堪稱琳瑯滿目的各式選擇。
早餐會提供各式季節水果、美式早餐、優格、麵包、也有中式的粥等;喝的部分則有柳橙汁或是 smoothie 可以選擇。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也可以利用已經調好的鬆餅粉替自己做份鬆餅;週五的早餐則會有煙燻鮭魚,算是一週的 highlight。
如果錯過了早餐時間,辦公室的每層樓都有廚房,廚房中有提供 cereal 及香蕉、蘋果等基本水果讓大家可以充飢。
午餐的選擇除了大的食堂外,還有一些小的食堂,像是麵食、 BBQ、 印度菜、越南三明治、墨西哥式、美式漢堡、 pizza 、或是沙拉⋯⋯等等。由於選項眾多,大家中午吃飯時間一到,就會打開內部使用的 app ,來查看午餐菜單有些什麼東西好吃。現在如果是提供熱門的日式、中式或韓式午餐的食堂,通常都會大爆滿,要排很久的隊才吃得到飯⋯⋯。
為了讓員工不會因為「太餓沒有創造力」,公司的廚房也隨時備有各式零食及咖啡、茶及提神飲料等,目前比較特別的零食,是連來自日本的 Pocky 都有。因為吃實在太方便、又有太多的選擇,入職時就聽過一個有趣的傳言:有人戲稱進臉書工作一年,平均會胖 15 磅 (6.8 公斤)。
健身課、電玩間,各式設備應有盡有──但未必有時間享用
要避免「傳說成真」的話,當然要靠運動了:公司內部就有健身房,提供一些健身器材。同時每天每個時段也都有不同的健身課程,從瑜珈、有氧運動到皮拉提斯都有。現在比較熱門的課程,也是常常爆滿。如果不想在公司運動的話,也可以自費上小班的課程、或是請教練一對一來教你──公司每年補助 720 美元(約新台幣 22.6 K ),讓大家花在健身或運動相關的支出上。
因為公司園區佔地很大,如果要去不同建築開會,走路可能動輒要10—30 分鐘以上,這時候大家會騎公司提供的腳踏車,也有園區內的 shuttle 可以乘坐。
另外,公司內也設有健康中心,我們可以預約在公司內看病、看牙齒;如果要郵寄包裹,已經自行印好標籤的話公司也有地方收件,讓你可以省得跑郵局或是 Fedex。甚至如果要剪頭髮,公司內也有髮廊。總之這林林總總的一切設施,都是希望幫助員工減少日常雜事要消耗的時間精力,讓員工更有效率完成要做的事。
說到這裏,臉書的矽谷總部,最有名的參觀地點有二:「甜點店」及「電玩間」。
「甜點店」裡面有提供冰淇淋、frozen yogurt 、各式烘培甜點及糖果⋯⋯當然一切也都是免費的。每天中餐飯後,常可見到外部參觀訪客會聚集在甜點店吃飯後甜點,等待的隊伍也是無敵長。
而「電玩間」則是有各種大型遊戲機、跳舞機等。據說它的起源是一開始有位員工在 eBay 上買了一台電玩機台放到公司,公司沒有特別說什麼,於是後來就有更多人買了放到公司。公司目前提供場地,但都是員工自願來維護這些遊戲機的。「電玩間」很好玩,不過現在大部分情況好像都是員工帶訪客來玩,自己倒是上班太忙,反而沒時間來玩。
各式福利
臉書員工,一年有 21 天的給薪假期(PTO)。當然,這在搶才若渴的矽谷企業中,並不是最高的──目前有些公司,甚至號稱實施「無限假期」的政策。
但其實老實說,我比較喜歡有白紙黑字的規定,畢竟「無限假期」不可能真的「無限」,大家最後反而要猜或測試「公司能忍受的邊界」在哪裏。另外如果我們要請假的話,內部請假系統是不需要主管批准的。(當然禮貌上比較多天的假期,我還是會先和主管溝通;但如果只是一兩天,系統線上請完假後就好了)
公司也提供新手爸媽,在小孩出生後一年內可以放 87 天( 4.5 個月)的育嬰假,薪水在放假期間是全薪。目前科技公司應該只有 Netflix (一年)、 Twitter (5.5 個月)比臉書長。最近公司又改變政策:由於加州政府規定媽媽在產後應有 6 或 8 週的 disability leave (看是自然產或是破腹產)讓媽媽恢復,原本公司的 87 天,是包含這些加州規定的 leave 的,但最近把這 disability leave 排除在外── 所以現在於臉書總部工作的媽媽們,可以從預產期前 4 週開始放,產後先放 6 或 8 週的加州 disability leave 、再放 87 天的公司育嬰假。長度最多可以到 29.5 週,算是讓媽媽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在家陪小孩及從產後恢復。
年度 3 大活動
公司一年有 3 個大型活動, 4 月底的週日有 “Take your kid to work day” 「帶小孩到公司玩」; 8 月有「夏季派對」;而 12 月則有「年終派對」。
「帶小孩到公司玩」一般是在上班日,但因為公司員工已經太多了,所以得在週日舉辦。公司佈置了許多讓小朋友可以玩樂的設施,同時也設計了一些活動,讓小朋友能了解爸媽上班的地方。
8 月份的夏日派對,去年租了一個 convention center,並且租了許多遊樂設施讓大家玩樂。因為是免費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玩各種像是投籃遊戲、射飛鏢、或是坐摩天輪,這個活動也是讓大家可以帶家人及小孩一起參與。
12 月的年終派對,每個員工就只能帶一位成人一起參加──大家會穿正式服裝,在各式不同主題的區域吃吃喝喝及跳舞, 這個活動會在每年聖誕節前舉辦,慰勞大家一年的辛勞。
除了全公司的活動外,每個組在每一個季度,也通常都會有 team boding 的活動,讓組員有工作外的時間可以一起培養感情。常見的 team bonding 活動像是去賽車 (go kart)、密室逃脫、做手工藝、laser tag 等等都有。
「開放文化」:祖克柏直接和你Q&A
除了這些有形的福利之外,個人觀察在臉書,最值得一提的無形資產是 “ Be Open ” 的公司文化:
例如,所有正職工程師在入職後,都可以看到所有的內部文件及程式碼(但當然要簽保密協定,相關資訊不得對外任意揭露);如果你有興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大家通常也都很歡迎你旁聽。
另外在每週, CEO 馬克都會在總部舉辦一小時對全部員工的 Q&A ── 如果你有問題想要直接問他,請記得早點到,坐到靠近提問麥克風的地方。我入職時也有參加,還問了馬克一個關於選擇如何組別的問題呢!
另外,公司給每個主管的主要責任,是「要幫助團隊成長、移除障礙,並且充分授權」,而非上至下的命令與管理。
有了這樣的文化,凝聚出來的向心力、執行力,往往更能讓公司更有效率地完成策略和目標。
期望與壓力,也是矽谷前段班
前面看了這麼多公司提供的福利、給員工的空間等等──但也別忘了,這些無非都是希望招來頂尖人才,並且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它的另一面,正是「沒表現,就離開」的現實:一般來說,公司規定入門兩級的工程師,必須要在一定時限內升職,如果時間到了,因為能力不夠或是沒有做出足夠的貢獻而無法升等,公司請人離開也是毫不心軟。在我入職 2 年多的時間內,也親眼見到幾位同事入職半年或一年左右,因為沒有達到標準而被迫離開的。
臉書即使在已經高度競爭的矽谷,也是以步調快、壓力大聞名,一般來說要做的事情仍然比做事的人多:好處是如果你對職涯很有衝勁和想法,這裡的員工有較大機率可以做到有大影響力的專案;但如果想要進到錢多事少離家近、適合「養老」的公司,我想臉書是不適合你的。
另外工程師在公司待滿一年後,內部換組也很容易──如果你想要換組(部門),你的主管是不能阻止你的。公司的這個政策,目的是確保工程師如果和上司處得不愉快、或不滿意工作現狀的話,還有除了「直接跳槽」之外的選項。
不斷鞭策自己持續提升的環境
現在,我在這家公司工作 2 年多了。也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最近當起了新員工及組員的 mentor 。
整體而言,在這兩年多的經歷中,我見識到了一家國際一流企業,是如何吸引員工、如何讓員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及技術、如何在平日讓員工開心及有效率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見識到這樣的工作壓力確實也很大,我同時也更被逼著持續自我提升。當中自然還有許多小故事,之後再來和大家一一分享。
簡言之,這是一個讓人會有動力持續自我精進、不斷提升的工作環境。而我在公司中,也遇到許多聰明又謙遜的人,大家都很有活力、很努力地做出貢獻。我不知道別的同事是否必定有同樣的想法,但個人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在臉書總部當工程師,努力讓世界更加開放及彼此連結。
你對在臉書工作還想知道什麼嗎? 歡迎留言詢問, 如果不是牽扯到內部機密的話,我會找時間回覆。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5/ExperienceToWorkAtFB.htm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黃小米Mi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我一起去越南玩吧!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旅遊日記Vlog播放清單► https://goo.gl/1BW190 出發前跟身邊朋友說要去越南玩 大家紛紛露出疑問的眼神說:「蛤?越南會好玩嗎?」 在事前做足了功課後,我們決定安排五天的自由行 第一次就先從最...
「越南食物名稱」的推薦目錄:
越南食物名稱 在 我家在阿爾卑斯山Alpenleben Facebook 八卦
在歐洲,來自東南亞移民的華僑不少,他們在歐洲落地生根、努力生活。
多數亞洲人在歐洲謀生,最容易的技能就是開餐館,不管是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還是中國。
歐洲很多小地方,老外基本也搞不清楚亞洲人之間的差異,還有飲食文化的特色,跟我們一樣除非對方開口,否則也是看不出哪裡人。
所以不管是哪國的亞洲人,開餐館為了接受度高都直接稱中餐館。
像我到荷蘭、德國、跟奧地利都光顧過中餐館,中式菜牌的菜名大都一樣,不過出菜的口味騙不過我們這正宗味蕾,很快就可以分辨出口味上的差異。
拜網路、資訊、交通...現在跟以前比進步很多了,很多歐洲人也知道不同國家、不同料理風格,也開始有各種不同特色的亞洲料理餐館,多元選擇更受歡迎,再也不用打著中餐館的招牌了。
這個印尼口味的沙嗲,在歐洲很多老外喜歡,他們會將料理的名稱正確說出來😄
把這個醬學起來,下次有老外來請他們吃一定很開心。
今年中秋節烤肉也可以多一味歐!😄
。
。
做料理食譜僅是參考,重要的還是妳的味蕾。
最好做之前,你有記憶曾經吃過最好吃的沙嗲,然後嘗試著找出這好吃的味道中有哪一些食材!
它們在你的味蕾中最強烈、最好的感覺是哪一個...,這樣、在料理時你就可以依照自己喜歡取捨、調整,煮出你滿意的料理。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一道料理的好吃與否,跟每個人味蕾的接受度、喜好、食材本身的品質.....都有很大關係。
我做這個料理,是依照我的家人可以接受跟不能接受去調整,比如我沒有用蝦醬(太強烈),魚露只是象徵性的加一些隱約有感,辣椒放的有控制,我不想看到大麥町噴火!😄
評估很多的條件之下,做出我喜歡的口味。
我要說這個配方很棒,但是請你還是用你的味蕾,做出你最滿意的結果。
印尼咖哩沙嗲醬 Satay sauce
材料:
A.
香茅...1.5支(香茅拍碎切小段。沒有香茅可選擇凱莉茴香粉取代。)
乾蔥...2顆(Schalotten)
紅辣椒...2根
薑...5片
大蒜...4瓣
沙拉油⋯3大匙
B.
参巴辣椒醬Sambal oelek...3大匙
花生醬...250公克
椰奶...250ml
咖哩粉⋯2小匙
黃薑粉⋯適量
魚露⋯2小匙
龜甲萬醬油...適量(看色澤不要加到食材太黑😄)
棕糖...1塊(可用二砂取代約2大匙。甜度可酌量)
檸檬汁...1/2個
C.
椰子粉...適量
花生粒⋯適量。切碎(也可混合其他堅果)
葡萄乾
做法
1、除了沙拉油。將A.放入食物調理機打碎(不要打出汁)。
2、熱鍋加入A.的油..炒香步驟1.的食材。
3、加入材料B.混合均勻,煮至香濃。
4、將煮好的材料過篩,去除殘渣。醬汁再煮開至濃稠即可(煮時不時攪拌避免焦底)。
完成後的咖哩沙嗲醬可以當沾醬、或是料理、拌麵.....。
印尼咖哩沙嗲雞肉串
食材:
雞胸肉⋯2片
檸檬⋯1/2個
鹽
油
竹籤⋯8支
做法:
1、雞胸肉剖長型薄片灑上少許鹽、擠上檸檬汁,用竹籤折疊式的串起。(完成全部)。
2、熱鍋加少許油,放入雞肉串,下鍋時不要移動,煎至底座確實金黃焦香後,再翻面。煎至兩面金黃,刷上印尼咖哩沙嗲醬即可。
3、擺盤,灑上椰子粉、葡萄乾、碎花生。上菜。
*如果用烤的可以刷上印尼咖哩沙嗲醬。進行烘烤。
*用來烘烤的沙嗲醬醬汁濃度不要太厚,可以重複刷,避免澱粉質烤焦。
越南食物名稱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八卦
#累死人的旅程卻真的依依不捨
離開國王公園後,我們就想說去市區逛逛找東西吃,走著走著看到DOME咖啡想說離開前怎麼能再錯過這個伯斯星巴克,就趕快進去買了杯摩卡,我覺得頗好喝,最重要的是也不會太貴,在DOME,飲料還有咖啡都不貴耶,早知道應該不要天天喝麥當勞奶昔,應該來這裡坐坐☕
喝完了咖啡想吃晚餐,一路上依舊是炸魚薯條漢堡牛排,真的沒一樣想吃,想說該不會又要回公寓吃泡麵了吧?最後看到一間越南料理立刻走進去,我真的太想念這些食物了...點了個牛肉河粉跟西貢雞飯,吃飽喝足真的心滿意足🍜
回到公寓收行李洗個澡,餵時髦吃點心後,就等著機場接送來接我們去機場了,到了伯斯機場才發現有好多漂亮店鋪,還要寶寶遊戲區,最重要的就是有「尿布台」。在伯斯想要找個尿布台真的好難啊,機場裡的尿布台又大又舒服,真的讓人感動,終於不用在推車上換尿布了😂
這次應該真的是我跟肯吉有史以來最累的旅程,但要離開的這刻,我滑著手機裡這兩週的照片,真的覺得「好險我有帶時髦來」。因為這兩週,應該是我們跟他最親密最親近的時刻!
這兩週我們過得很辛苦,但相對的,我們也覺得我們第一次跟時髦如此親近。我們全然的陪在他身邊,沒有工作,只有美景,我覺得時髦也很開心,也學會了很多新技能。像是看到動物試著叫他們的名字,看了好多海好多樹木與草甚至還看到沙漠,更學會了Kiss Bye跟親親Luc!
我竟然紅了眼眶跟肯吉說:「這次帶時髦出來雖然很累,但真的很值得,因為回到台灣,我們又被工作緊逼,再也沒有像這兩週跟他這樣親近的感覺,而且這兩週我覺得我們了解他更多,他也長大好多...」
所以帶寶寶出遊,是件很辛苦的事,卻又讓人甘之如飴,因為只有這個時候你能最靠近寶寶,看到他每天不同的變化與成長,也是跟他最親密的時光...希望之後還能帶著時髦一起到世界各地冒險,這些都是以後無法忘懷的回憶啊!
一開始前兩天快崩潰想要回家,到後來卻是想要在一起久一點,這就是快樂與痛苦並存,矛盾又斯德哥爾摩的症狀,這種病的正確名稱應該就叫:父母
#日製專屬繡名皮革行李帶團購倒數三天
團購網址:http://gbf.tw/ihn2g
詳細照片:goo.gl/b2pBaF
#姐有Line囉快來加入訊息才不會漏接:)⇓⇓⇓⇓⇓⇓⇓⇓⇓⇓⇓⇓⇓⇓⇓⇓⇓⇓⇓⇓⇓⇓⇓⇓⇓⇓⇓⇓⇓⇓
👉LINE好友:goo.gl/9qkA4m
👉好物社團:goo.gl/y8oEza
👉姊的哀居:goo.gl/kMSabq
Aiko Chiu
肯吉丘 Fashion Monster
越南食物名稱 在 黃小米Mii Youtube 的評價
跟我一起去越南玩吧!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旅遊日記Vlog播放清單► https://goo.gl/1BW190
出發前跟身邊朋友說要去越南玩
大家紛紛露出疑問的眼神說:「蛤?越南會好玩嗎?」
在事前做足了功課後,我們決定安排五天的自由行
第一次就先從最熱鬧的胡志明市開始
其實比想像中更好玩好拍、食物大部份也很合胃口
重點是消費真的比台灣便宜好多啊!!!
我把大致行程打在這邊,有要去玩的人可以參考
詳細的越南自由行攻略我也整理出文章囉:
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post/118485783
|DAY1|
午餐:Home finest Restaurant(越南料理)
粉紅教堂
咖啡公寓(我們挑Saigon Oi這間)
晚餐:Ngon Chai Gardon(越南平價料理)
Miu Miu Spa 2X2
|DAY2|
午餐:Pho Hua Pasteur(粉紅教堂附近)
胡志明市聖母院大教堂 Notre Dame Square
西貢郵局(可買AO show的票)
BOA cafe(咖啡公寓對面)
濱城市場 Ben Thanh Market
范五老街 Pham Ngu Lao Street
晚餐:26 De Tham Restaurant
|DAY3|
午餐:La cuisine(法式料理)
MR.8 COFFEE Musulman Mosque(清真寺)
金融塔EON Heli Bar(48樓咖啡廳/52樓酒吧)
晚餐:Nha Ha Ngon(越南料理)
AO Show(大劇院)
Sax N Art Jazz Club(爵士酒吧)
|DAY4|
湄公河一日遊Tour
范五老街(Pham Ngu Lao Street)
|DAY5|
Tee's Coffee
午餐:The Vintage Emporium(早午餐)
Banh Mi Huynh Hoa(越南必吃法國麵包)
*溫馨提醒:
越南治安比較不好,盡量避免高調穿金戴銀
走路時也不要顧著滑手機、不要露出現金
雖然我們很幸運沒有遇到壞事,但連很多越南人在路上都提醒我們
所以還是要多加注意比較好噢!
10部頻道必看影片整理大補帖:
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post/117247496
我的膚質:乾性肌(黑眼圈、膚色不均困擾)
☒英文字幕募集中☒
如果您希望幫我在這支影片加上字幕,請先寄信到yinghuang711@hotmail.com 告知我您的youtube名稱
會再幫您開放字幕功能並以第一位寄信者為優先
成功加入字幕者,我會送出精美小禮物給你噢!謝謝:)
如何上字幕教學►http://goo.gl/iURCeD
------------------------------------------------------------------------
More about Mii
Blog: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
FB:https://www.facebook.com/miihuang711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lovemiihuang
Weibo:http://weibo.com/2812497002/profile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每週都會更新影片唷!
Camera: Canon M50
Editing Software: FCPX
♫Music - Bovi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越南食物名稱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下龍灣(越南語意為“龍下海之處”)是越南北部廣寧省鴻基市附近東京灣西北部海岸的海灣。包含約3,000個岩石島嶼和土島,典型的形式為伸出海面的鋸齒狀石灰岩柱,還有一些洞穴和洞窟,共同形成一幅異國風味的如畫景緻。水域和熱帶森林中可見各種不同的海生及陸生哺乳動物、鱷、魚類和鳥類,因其景色酷似桂林山水,因此亦被稱為“海上桂林”。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關於海灣起源有三個類似的傳說,反映在名稱上。第一個傳說稱龍猛力跺在地上而使山嶺崩倒,形成了很快被水填滿的谷地僅有山嶽的峰頂——下龍灣的岩島——浮在水面上。另一個民間傳說提到龍的長尾把大地撕裂,造成谷地和縫隙,而在龍躍入鄰近水域時淹了水。第三種是下龍灣的居民原是海上村落。一天遭遇大風暴。人民苦不堪言。這時天邊飛來一條神龍。降入下龍灣才形成下龍灣。三種版本都借自現代關於塔拉斯各(Tarasque)怪獸的傳說,這是一種像龍的海洋生物,據說住在下龍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山石、小島雕附的形狀各異,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賓士的駿馬,還有的如爭鬥的雄雞,兩塊約12米高的小石山,好像一對展翅的大雞由一條狹窄的海溝分隔而面對面站立著,栩栩如生。兩塊石山被選為下龍灣最獨特的形象。鬥雞石於2000年被選為越南旅遊業的標誌。下龍灣不僅山明水秀,而且物產富饒,海裏有許多名貴的水產。下龍灣的氣候和地形適宜於各種熱帶魚類生活,又有幾個河口帶來的食物,因此越南沿海的各種魚類,在下龍灣都有。007電影《明日帝國》及法國電影《印度支那》均在此作外景拍攝。
越南食物名稱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評價
#品城記 #探店#廣州#東南亞#咖哩
嘉升完美的演繹了什麼叫做“能屈能伸”!
人的口味千差萬別,有的人喜歡吃海鮮,有的人喜歡粥粉面飯,有的人喜歡吃中餐,而有的人就喜歡吃西餐日料。作為一檔美食節目,我們一直以來也是秉著“兼容並蓄”的風格來安排選題。如果你平時對東南亞菜比較感興趣,那麼今天這期節目可能會對你的胃口了。要去的這家餐廳,算得上是廣州東南亞菜餐廳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主廚黎師傅,曾經獲得過法國藍帶金牌勳章,並且擁有“東南亞咖哩天王”的美譽。無論是日常一點的火車頭湯粉,冬陰功湯,還是相對複雜一些的咖哩炒大蝦、古法明爐海鱸魚,味道方面,都很值得誇讚!
店鋪名稱:星樾城東南亞餐廳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百福廣場首層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14:00 17:00-21:00
電話:020-81889909
人均:87
賬單:
茶位x2——6元
咖哩炒大蝦——79元
古法明爐海鱸魚——89元
越南火車頭湯粉——39元
泰皇冬蔭功湯——49元
炭燒豬頸肉——39元
合計消費:301元
品一座城,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人文!
走,帶你去找好吃的!
我們的夢想,是吃遍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美食!
吃遍給廣州,再吃遍全世界!
傳統中華美食,西餐,網紅美食,平民小吃!
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
想要GET更多好吃的食物,跟著我們就對了!歡迎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IZoMHDRHV9j7MYMGNO_Ug?sub_confirmation=1】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我們的原創視頻裡!
越南食物名稱 在 越南河內美食名稱該怎麼念?Vietnamese Cuisine YOU can't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