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的越南背景,讓許多本來很正常的事在我身上就變得不正常,迫使我必須要做解釋,於是被動的變成話題,甚至上了媒體。
例如,我說拍不到台灣人的角色,於是有人就說那是因為妳有口音,我反問為何台灣人又可以演越南新娘…
我沒有怪任何人,有不同的聲音,我就順勢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
為何媒體對桃子的家這麼有興趣(至少來拍了10次以上),為何財訊、今週刊、鏡週刊要專訪我理財的方法,那是因為我有真材實料。
很多事都沒和大家說過,每一天我至少花2小時在做經濟數據紀錄與分析,這15年的每一天我用excel紀錄全球股市股價、匯率、重大經濟數據發表和大型公司的訊息,然後調配自己的基金比重。後來因為演藝工作忙碌無法再熬夜盯著看盤,我把基金的投資比重從原先的30%降到現在的20%,詳情請看下一期「鏡週刊」💪💪💪👊👊👊
越南股市看盤 在 陳喬泓投資法則 Facebook 八卦
「右手拿畫筆、左手學投資」,畫家也能靠著股市賺進千萬,如果你不是財經科系出身,卻想在股市中有一番作為,那麼陳喬泓的故事可以當作你的典範。
陳喬泓從小立志當漫畫家,高中廣設科畢業以後,畫了三部作品角逐漫畫新人王,沒想到全部敗北,與漫畫界無緣,他轉讀夜二技的視覺傳達設計系,打算畢業後從事平面設計。
退伍後,他投了五十封履歷求職都石沉大海,最後棲身一家電子公司的小美工,月薪32K。然而,自由創作的靈魂仍在心裡蠢動,他說,老闆叫你往東,你不能往西,「我只是老闆的手」,跟想像的差很多。
當時他逛書店,看到媒體人鄭弘儀的書中描寫,「每年在股市複利滾存20%,可以達到財富自由」,他心想,32K扣掉家用,所剩無幾,毅然決然辭掉小職員工作,跟家人集資20萬,勇敢投入股市。
同一時間,他看到大學同學在牯嶺街創意市集擺攤,收入頗豐,於是仿效同學的商業模式,重拾畫筆,自創潮T品牌,開始「早上看盤,晚上畫畫、六日擺攤」的生活,市集每年營收破百萬,扣除成本,一個月盈餘還有六、七萬,對於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算是優渥。
「第一檔股票,亂買」,2006年正逢股市多頭,從六千點漲到一萬多點,當時他買進亞崴、力成、兆豐金,賺進25%獲利了結,「不是自己厲害,是行情使然」,賺到的錢再投入股市,買進允強,奇美電及航運等景氣循環股,好景不常,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股市慘跌,160萬資金縮水到僅剩60萬元。
繳出一百萬的學費,他思考錯誤的原因,並大量鑽研國外投資經典,像是巴菲特、彼得林區、約翰坦伯頓等一百多本大師書籍,擷取各家精華,找出長期獲利的方法,他發覺,國外大師多是以基本分析做為投資主軸,於是從60萬元重新開始,把市集擺攤所得再投入股市,2012年以52元買進儒鴻,390元賣出,中間翻了五、六倍,並陸陸續續以價值投資法找出多檔成長股標的,六年內滾出獲利超過千萬。
陳喬泓認為,投資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遇到事情用邏輯去推論,比較容易走得長久,不曉得股票的真正價值,將在股市裡載浮載沉,而他自己的中心思想是「盈餘成長是股價上漲最重要的因素」。
「台積電為何漲?是因為長期EPS往上走,儒鴻、寶雅亦是如此」,發現這個原理,操作股票會比較容易。
陳喬泓表示自己是美工出身,可說是股市的外行人,對於財報只看六個關鍵指標,並整理出八個選股法則,包括營收、毛利率、ROE、EPS、現金股利及本益比,至少追溯五年以上,以這樣的法則來挑選,挑出的股票不會超過50檔,再縮小範圍找出最強,成長性最好的股票。
基本面投資有兩個派系,一是價值股投資法,一是成長股投資法,價值股是市場低估的股票,也就是「好公司遇到壞情況」,一旦市場回升,就有獲利機會,譬如電信龍頭中華電,天然氣欣雄,中興保全。價值股的成長性不夠,一般是領股利股息為主,成長股的操作策略則不同,成長股是買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因此,「即使是現在股價不便宜,未來成長性看好,還是值得進場」。
什麼樣的成長股最值得買?陳喬泓透露獨家心法。「盈餘成長大於本益比」的公司,他利用平常人很少的注意的「本益成長比(PEG)」來算出合理價,昂貴價、便宜價,作為進出場依據。
陳喬泓以自己投資儒鴻為例,他在2012年以52元買進儒鴻,買進以前分析過去五年財報,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之外,2007至2011年儒鴻每年的淨利成長率都有超過30%的實力,如果用30%的淨利成長率來預估,本益成長比僅有0.31倍(本益比9.4/淨利成長率30);若用保守的20%來預估,計算出來的PEG也只有0.47倍(本益比9.4/淨利成長率20),都明顯低於0.75倍的買進目標,是相當明顯的進場訊號。
他從52元一路加碼買進,60元、70元,甚至80元,押注資金超過五成,2013年七月股價超過250元,才開始賣出第一張,直到儒鴻股價超過350元,才大幅出脫出上持股,最高價在392元,因為當時股價來到300以上,本益比已經接近30倍左右,若獲利成長無法再維持高檔,本益成長比很容易超過一倍以上,股價已不算便宜,加上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衰退3%,越南工廠營業費用提高更侵蝕獲利表現,因此在2014年五月把股票全數出清。
同樣的邏輯,他在2013年七月開始注意豐泰,2014年二月以70元進場,在此之前,他回看豐泰過去的財報,以2013年前三季每股盈餘3.04元推估,全年EPS有機會達4.1元,稅後淨利可望較前一年同期大幅成長三成以上。
再推估豐泰2014年的稅後淨利及本益比,從營收成長率19%推算,2014年第一季稅後淨利年成長率有機會超過20%,若維持過去的成長力道,他預估豐泰2014年每股稅後盈餘有機會達5.5元,稅後淨利有望年成長超過二成,若股價為75元,預估本益比約為14倍(股價75元/預估EPS 5.3元=14倍)。
接著計算本益成長比(PEG),稅後淨利有望能夠年成長20%至30%之間;如果以較保守的20%計算,PEG約為0.7倍(預估本益比14/預估稅後淨利成長率20),符合本益成長比買進的條件。
買進後不到二個月,豐泰股價上衝到90元,之後因為越南排華事件,股價回落至77.6元,當時他觀察豐泰月營收持續高成長,基本面仍看好,反而趁著股價回落加碼買進,後來在法人、外資買盤不斷湧入,不到半年時間,股價推升到200元。
2015年三月,豐泰股價來到150元,他開始減碼,眼看豐泰股價節節攀升到180元,本益比已超過25倍以上,但是淨利成長率並沒有跟上,2016年第一季稅後淨利僅年成長9%,扣掉配發股票的成本,只剩下6%的增長,在股價還在相對高檔的情況下,他在180元附近陸續清出手中持股,最高價賣在200元,總計持有豐泰不到兩年時間,加計股利所得,總報酬率達260%。
陳喬泓認為,「找一檔有競爭性的公司,長期持有,獲利會遠高於短線進出的操作」,像是寶雅(5904),剛開始不起眼,如果2009年以一百萬進場,此後每年加碼12萬元,寶雅的年化報酬率約32%,十年之後可以滾出3700萬元,這就是長期持有成長股的驚人威力。
越南股市看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6月10日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新聞彙整
今日圖片:漫畫一則,人民幣貶值雖然能救出口,但也增加資本外流的壓力,星期一,人民幣兌美元大幅昇值,顯示中國政府可能改變心意,在中國出口動力恢復後,要留住資金。
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今天都報導,中國對外順差創下新高,讓中國政府決定暫停人民幣貶值,人民幣中間價周一推昇至二個多月來的最高水準。
昇值幅度:中國人民銀行(PBoC)週一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為1美元兌6.1485元人民幣,相比上週五的1美元兌6.1623元人民幣上漲0.22%,而且是人民幣自3月以來的最高中間價。
背景:昨天傳出升值信號之前,根據週末發布的官方數據,5月份中國錄得360億美元貿易順差,這是五年半以來的最大單月順差。5月出口同比增長7%,而進口同比下降1.6%。
人民幣為何昇值: 金融時報認為,貿易順差加大會增加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抱怨中國干預匯市,增加出口競爭力。所以,人民幣昇值可能是貿易數字出爐後,為了化解國際壓力的做法。
另一個考慮是,中國央行加大波動性,打擊投機資本的努力已看到效果,如果打擊力道太大,可能會造成資本外逃,對中國經濟不利,所以中國政府靜悄悄宣告勝利,暫停貶值。
從今年一月人民幣匯價創新高以來,人民幣已經累計貶值3%,金融時報認為,中國的確成功讓人民幣波動加大。
中國出口成長強勁:中國5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7%,增幅遠高於4月份的0.9%,1-4月份的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2.3%。
人民幣未來持穩:華爾街日報報導,澳新銀行(ANZ)在一份有關中國出口數據的研究報告中稱,相信美元兌人民幣已接近峰值,這將使人民幣在一段時間內持穩,而且中國央行將防範人民幣進一步大幅貶值的風險。也有人認為,中國央行發出人民幣恢復昇值的信號,這一點還需要證據證明。
以下是各報的新聞標題摘要
華爾街日報
[中國實時報 經濟] 酸湯魚連鎖店也賣理財產品
[A股脈動] 10日看盤:定向降準關鍵意義在“接連”
[中國實時報 環境] 香港上週末遇今年最嚴重污染天氣
[股聞天下] 沉默不是金:阿里還需披露更多資訊
[中國實時報 法律] 青年活動人士張昆再度遭拘留
[美國] 默克公司將以38.5億美元收購Idenix
[亞太] 沙烏地預計下半年提高原油產量
[中港臺] 多數美企業經濟學家料中國將爆發債務危機
[中港臺] 銀行業推遲向中國金屬貿易商開信用憑證
[匯市分析] 歐元續跌 市場繼續消化歐洲央行刺激措施
[亞太] 巴基斯坦考慮軍事打擊塔利班
[金融市場] 金價微漲 交易員評估美國經濟
[金融市場] 油價上漲 因石油需求料將上升
[金融市場] 美股小幅走高 受一系列併購交易提振
[中港臺] 中國央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專家論壇] 富人經濟模式的逆轉已從香港開始?
[體育] 用演算法預測世界盃冠軍?
[科技] 中移動收購泰國電信公司True的18%股份
[亞太] 馬航370航班家屬欲募捐500萬美元懸賞線索
[金融市場] 人民幣兌美元走高
[中港臺]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淩瀚燊已離職
[金融市場] 東京股市接近三個月高點
[觀點] 如何遏制邪教在中國的蔓延
[觀點] 頁岩氣成為美國手中的地緣政治王牌
[WSJ博客] 中資科技公司走俏美國IPO市場
[經濟實時報] IMF建議中國增速目標下調至7%並非其預期
[WSJ博客] 比亞迪電動汽車海外銷售情況不佳
[歐洲] 將性與毒品交易納入GDP是否異想天開?
[A股脈動] 9日收盤:市場風格出現嘗試性改變
[中港臺] 中石油:國內首座百萬噸級LNG工廠投產成功
[WSJ博客] 南中國海局勢將如何發展?
[中港臺] 中遠集團原副總經理徐敏傑被開除黨籍
[美國] 泰森食品在Hillshire競購戰中勝出
[A股脈動] 海通金工看空創業板指
[金融市場] 央行引導人民幣走強 或欲結束本輪跌勢
[中港臺] 惠譽:亞太區銀行與中國大陸相關的風險增加
金融男投身美食網站
[A股脈動] 9日午盤: 權重股反彈 風格暫轉換
[科技] 智慧設備助你提高網球技巧
[WSJ博客] 2014年度巴菲特午餐以216萬美元拍出
[歐洲] 瑞士信貸或分拆部分固定收益業務
[體育] 內馬爾領銜的巴西勝算幾何?
[歐洲] 波羅申科宣誓就任總統 承諾結束烏東部叛亂
[股市時評] 上周美股全面上漲 道指逼近17,000點
[A股脈動] 申萬上調古井貢酒評級至買入
[中國實時報 經濟]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出任要職
金融時報
墨西哥的啟示
世界迎來大國競爭新時代
宏觀審慎再度時興
阿里巴巴到底值多少錢?
媒體劄記:明日邊緣
歐巴馬外交政策自有其民意基礎
多極化世界中的美國外交困局
富人的優勢不僅在於錢多
日本一季度GDP數據強於預期
贊助商施壓國際足聯調查卡塔爾
瑞信有意分拆美國固定收益業務
創意區與城市再生
亞洲中產遊客推動日本經濟復蘇
廣東檢方對勞工維權人士吳貴軍撤訴
俄羅斯電信運營商與華為達成6億美元交易
全球市場波動降至近十年來最低水準
中國央行引導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
中國央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紐約時報
中國譴責越南沖闖干擾鑽井作業
中國投資移民訴加拿大政府變更移民政策
哈佛大學「人皮書」如何現出原形
希拉蕊是一位有作為的國務卿
我想用支付寶納稅
塔利班聲稱對襲擊卡拉奇機場負責
科技公司開發新加密技術抵擋政府間諜
網絡攻擊險,保險業新近熱門險種
歐巴馬計劃採取行政措施減輕教育債務負擔
塞西就任埃及總統,宣稱組建「包容性」政府
吾爾開希:我是一個多重身份的自由主義者
中印尋求經濟合作,邊界問題依舊敏感
陳白峰自縊,中國自殺官員何其多?
胡錫進為涉對越作戰老兵言論致歉
數名高管離職,沃爾瑪賄賂門未了
塔利班囚禁美軍士兵貝裡達爾細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