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這本終於重出了!
必讀經典之一《笑傲股市》
我有舊版跟英文版
但是看到新封面就是高級👍👍👍
==========
威廉‧歐尼爾的《笑傲股市》是我初進股市接觸的頭幾本書,更是我在投資美股市場後經常拿出來翻閱的「葵花寶典」,提供一套建立完整投資系統的方法。唯有了解市場的運作機制,從基礎分析到技術分析,從產業、財務到股價型態多方思考,才有辦法在任何行情下穩健獲利。
本書強調了解過去歷史,是評估未來最好的方式。主導市場的關鍵是市場情緒,而人類的本性與行為偏誤會不斷重覆,演變成一種周而復始的規律。將市場上每位參與者的買進與賣出行為量化成個別K棒,由K棒組成的股價型態可以形成一股趨勢。由於強勢股都具有某些類似的特徵,而投資人的工作就是仔細觀察各時間周期的型態,在市場中找出這些具強勢型態的公司。
歐尼爾以長期的操盤經驗,將這些強勢型態彙總成書中的「CANSLIM法則」,用七大準則挑選個股。這套方法即便是一開始進入市場的新手,資金規模不大也可以使用,甚至更能發揮優勢,將資金靈活配置在成長性高、股價漲勢強勁、能持續上漲的成長股,控制下檔風險並獲取超額報酬。
其中最主要的幾個面向,首先是運用財報上的數字確認公司的競爭優勢。能夠維持盈餘成長的公司,一定在產業內擁有領導位置。而在當前市場上,雖然美股許多高速成長股尚未盈利,卻也可以參考書中的標準,營收年成長率至少達25%以上,並可多季維持高成長的公司,市場對公司的估值也會相應提高。
第二是評估企業的資本結構,觀察每家公司的籌碼流動。內部人與法人機構的持股變化讓你可以比市場上多數人擁有優勢,內部人愈想持有公司的股票,代表他們更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而資金龐大的法人機構,無疑是拉動股價的最好買盤,因為再好的公司也需要有人注意到,真槍實彈投入資金才有辦法帶動股價上漲。
最後則是運用型態確認買進時機。驅動股價噴出的關鍵是可以激勵市場的催化劑,常見的催化劑包括出乎意料的營收表現、新產品與服務的推出以及管理層的變動等。優秀的企業想要開創成長的第二曲線,勢必得創造額外收入來源,而落入衰退的企業想要扭轉劣勢,管理層帶來新氣象,也會讓市場對公司報以期許,讓股價重新反彈向上。
透過上述的方式挑選買進標的只是成功一半,最後決定成敗的關鍵則是何時「賣出」。投資人應了解市場趨勢,掌握周期循環與控管自己的情緒,才有辦法紀律的進出市場。停利與停損雖然違反人性,過程讓人感到不舒服,卻很可能成為帶你避開即將發生的重大危機。
這也是本書最精華的內容,股市贏大錢的秘密,不在於每次都做出正確的決定,而是在決策錯誤時盡量降低虧損,才有機會重新再來。投資人應把目標放在守住獲利並減少虧損,而不是跟著市場上的熱潮追高殺低。
非常推薦讀者閱讀本書,在書中除了選股技巧,更重要的是獲得完整策略系統,從紀律進出、資金分配到風險控管,掌握對投資組合的高度主控權!
超額報酬英文 在 財報狗 Facebook 八卦
就在崩盤前幾週,Verdad 投資研究公司剛好發表了一本電子書,標題是《危機投資:如何在市場恐慌時將獲利最大化》。書裡提到了蠻多有趣的研究數據,不只有股票,還有債券和另類資產。
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看完 77 頁的英文書,這支影片整理出大家最關心的重點,只要五分鐘就能瞭解書中講的進場時機、選股條件和投資配置。
書裡提到的選股指標大部分都可以透過財報狗選股功能篩選出來,甚至免費功能就可以做大部分的初步篩選
https://statementdog.com/screeners/custom
・總資產週轉率在獲利條件能力 -> 經營週轉能力
・現金流高在財報數據條件 -> 現金流量項目
・有獲利在財報數據條件 ->每股盈餘
・評價在價值評估條件,可以看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現金股利殖利率
・負債比在安全性條件 -> 財務結構比率
如果有購買選股分析師方案,
・負債比可以用「長短期金融借款負債比」代替,這個更準確
・評價指標也可以用股利折現報酬率、彼得林區評價(PEG 的倒數)取代
・當然也可以直接參考績優股清單或轉機股清單,裡面使用到的指標跟書中的指標十分類似
—
影片下方有一個留言很不錯,轉貼過來跟大家分享:
「這個選股策略(市值低、流動性差、有獲利、有現金流...等)不管面對經濟衰退或成長是不是都適用?就是希望找出市場不效率的地方獲得超額報酬?」
這是一個好問題,在過去歷史上長期應該是這樣。不過上支影片提到,這幾年小型、價值型股票的報酬率落後大型、成長股許多。
https://youtu.be/Ts4EMKApblY
這個狀況在 2000 年網路泡沫時也有類似現象,原因可能如同書上所說的,「經濟成長到高峰的原因有很多,但衰退時的表現都很一致。」
書裡說「危機比擴張更容易選股,財務指標更有用」,他甚至提供一個數據,說這個準確度高達八倍之多。
超額報酬英文 在 阿堯投資筆記 Facebook 八卦
開始錄 YouTube 的時候,給自己的目標是:先做兩個月試試吧,兩個月也就是八支影片
從第一支影片 推薦股票新手的六本書 到昨天上的 股票漲了,為什麼沒賺到該賺的錢(華園2702經驗分享) 的第八支
我從錄的過程中得到很多樂趣,很多議題是平常不會深入去思考的。但從成效來說,遠遠低於我當初的預期
雖然我寫的部落格文章本來瀏覽量就不高,但原本以為影片的效果會高出許多,更不用說還有財報狗平台的曝光,結果是很多影片觀看數還遠遠不如文章。可能是 FB 討厭影片的連結,或是 YouTube 是比較年輕的族群在使用...總之,上了一課,別太高估自己XD
來講講另外的想法好了,八支影片的短期目標達到,對未來有甚麼想法?(只是本人的想法,威宇怎麼想還沒跟他討論過)
一個比較世俗的,是先達到影片可以插廣告:一千訂閱+24萬分鐘觀看。雖然進度慢了一些,但我一點都不擔心這個會不會達成,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觀看數多對創作者來說當然是一種激勵,金錢上的回報或許很少(十萬觀看有3000台幣),但如果可以累積到一定金額,或許可以讓我換一台性能好一點的電腦,剪輯會更順一點XD
另一個就很高大上了,也只是前兩周在準備回學校社團演講內容的時候,突然有的想法。我從 YouTube 上取得很多學習的資源,投資上的有 Talk at Google 的 Value Investing 項目,也有哥倫比亞大學價值投資課的影片,這些全部都是免費,或者是各種新聞頻道對大師的採訪影片。但有個問題是,他們都是英文的。那有沒有中文類似的東西?
年初從北京回來,一直有股衝動,很想寫信給我的學校,建議他們可以開個類似哥倫比亞或者北大的價值投資課。找個業界比較有聲望的,不管是他們贊助或是親自回來教學,我相信會非常有趣,而且不管對學校或者贊助者來說,成本應該都很低,獲得的好處卻可能很大。北大可以找 Pabrai 來替他們宣傳,為什麼台大不行?巴菲特今年接見北大商學院學生,為什麼台大學生沒這個機會?。去北大上課,台下一半都是業界,更有從上海飛到北京的一群人。開放給想學習的人都可以來學習,讓更多有興趣的人,尤其是年輕的學生加入進來,或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台灣目前太多收太高學費的投資課,出了太多書。對想入門的學生來說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入手。也許哪一天台大有了這個課,那對學生來說也許就是個 no-brainer
鑒於目前我的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這封信一直沒有寫。不管最終到底台灣會不會有這個價值投資課,也許 YouTube 提供另一個可能
有沒有可能,學生在學了會計或投資學後,對價值投資有興趣,然後去問老師:老師你有沒有推薦的其他投資課程? 老師回答說:ㄟ你們學長好像有一個頻道,也許可以去看看
以上純屬想像,看總還是值得一試
也許有人會問說,為什麼花時間培養那麼多競爭對手?
對我來說,投資越來越不是目的,持續學習才是,投資只是讓我持續學習最好的手段。投資是智力的挑戰,想要持續進步,那有一批很強的對手應該是好事。也許可能壓縮到超額報酬的空間,但投資對我來說就是長久做下去,有錢只是早晚的事,過程中的學習樂趣回報更大
另外可能有人說免費的最貴,我想達到甚麼目的
如果是金錢上的目的,那我就不會在 YouTube 放影片啦。之前說過我覺得有趣,也喜歡和威宇聊天。另外,明年開始找工作,不管我找的是甚麼工作,這個頻道應該會是很好的加分項目。最後就是可以練練口才吧,很多大師都推薦這是必須要有的能力
超額報酬英文 在 abnormal return中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八卦
累積異常報酬率(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CAR( T )),則為特定期間內每日異常 ... 中文詞彙英文翻譯出處/學術領域超額報酬abnormal return 【管理學名詞】 超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