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丈夫過世時,陪伴他的是另一個相愛他半生的女人,什麼樣的妻子會處之泰然?—羅斯福夫人四講之四》
今天分享的是文茜在蜻蜓 FM 《文茜思讀》中《羅斯福夫人四講》的第四講,講述的是「美國永遠的第一夫人」的第二人生。
音頻: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610462
埃莉諾.羅斯福總統夫人堪稱廿世紀最知名的女性之一,但這樣形容仍不足以涵蓋她在世人心中受到歡迎愛戴的程度。
——紐約《先鋒論壇報》
二次世界大戰,很早就在歐洲、亞洲開打了。等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決定參戰後,羅斯福夫人開始了投效國家的各項工作。她公開演講,自己捐血、為紅十字會募款、自己編織毛衣毛襪送給前缐軍人……她不只在沒有戰火的美國做表率,而且還到歐洲和太平洋戰區勞軍。
你想想哪個總統夫人做這些事?
不容易。
她探望了數千名在壕溝中的美國軍人,她探望的方法可不是在台上演講完就走了。她總是發表談話以後,走下台和他們握手;有的時候會記下他們父母的姓名和住址,返國後,從白宮寫信給他們的爸爸媽媽,告訴他們,你的孩子希望我慰問你們。你可以想像,如果那些孩子父母親接到來自總統夫人的信,那些孩子的父母感受自己的孩子在戰場曾被總統夫人如此慰問,他們的感覺是什麼?
而她自己的孩子呢?
她的四個兒子都從軍上戰場:艾略特服務於空軍、詹姆斯在海軍陸戰隊(這當然特別辛苦辛苦)、小富蘭克林和約翰都在海軍。這就是她和小羅斯福總統了不起的國家表率。沒有特權。
埃莉諾.羅斯福一生不管遇到什麼狀況去了什麼地方,都繼續寫她的報紙專欄。1945 年的春天,歐洲之戰已經快要結束了,小羅斯總統的身體慢慢變虛弱,尤其非常疲倦;從雅爾達開會回來以後,他說:想直接到喬治亞州溫泉郡療養。
4 月 12 日,離希特勒自殺18天,一通電話至白宮,小羅斯總統走了。
埃莉諾聽到這個消息,愣了一下;接著她發現陪伴在富蘭克林.羅斯福身邊的人,就是三十多年前她以為已經離開的羅斯福舊情人露西,原來她一直伴著他,走過小兒麻痺症,走到最後一段人生;而且羅斯福夫人還發現居間聯繫的人,是她自己的女兒安娜。女兒瞭解父親多麼愛這個女人,尤其父親有了小兒麻痹症以後,她更希望這個女人可以給父親一定的安慰。
她覺得晴天霹靂嗎?她覺得全家人、尤其女兒都背叛她嗎?
不,她後來告訴她的女朋友們說:
我很高興,他不是一個人孤獨走的,他是我一生最敬佩的人。我們之間有距離,我很高興有人彌補了這個距離。他的痛苦我無法分擔,但有一個人給了他我所不能給的安慰。
至於我的女兒,她愛她的父親,就像我當年愛我的父親。不管我的父親有多大的缺點,我總是飛奔到他的懷中;我的父親雖然酗酒、最後拋棄家人,我仍然如此的愛他。而我的女兒用這個方式愛她的父親,也愛我。她讓父親得到足夠的快樂,維持了這個家;她沒有告訴我,她怕傷害我。
她不覺得這個叫背叛。
我們如果在她的處境,會有她痛苦下仍然保有的智慧嗎?
她沒有在這件事上花太多時間,之後她立刻告訴已經宣佈接任總統的杜魯門,她需要去喬治亞州一趟,依法是否能使用空軍一號總統專屬飛機?因為先生已經死了,名義上她已經不是第一夫人。杜魯門告訴她,你不要拘泥這件小事,快點去吧。
埃莉諾直飛喬治亞溫泉郡料理喪事,她沒有像世間平凡女子憤而說「我不要去了,讓他身邊那個女人自己去處理!」
她知道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是她該出面、什麼事情是她該幫羅斯福、什麼事情是她該幫她自己、什麼是她該幫國家的;她把國家、時代、窮人的痛苦,看得比她自己的傷害來得重要很多,所以這個時候她的傷害,沒有那麼大。
料理喪事之後,她決定不使用空軍一號,搭乘火車,將富蘭克林的靈柩送回華盛頓。依規她當然可以再坐空軍一號回來,可是她認為我們已經不是總統及第一夫人,所以選擇搭乘火車;而且她覺得富蘭克林可能很想再看一次美國、他熱愛的故土。
在火車上的一整夜,根據後來隨從的筆記,她躺臥鋪上,她告訴祕書在途中,她有陣子驚嚇到感覺到麻木;突然間她拉開窗幔,這時才看到沿路上千萬的民眾,徘徊在車軌旁,瞻仰他們熱愛的總統,道別羅斯福總統。埃莉諾看著他們,她的感覺是:我失去了我先生,而他們失去了過去一直在幫助他們的最重要的人——他們的悲傷並不亞於我們的家人。
在後來有一次訪問談話裡,她提起自己的婚姻,她說:
我有時候扮演的角色是羅斯福的良知,他是一個政治人物,難免有時候想要抄捷徑,我就會督促他走難一點的路。也可以說我有時候像馬刺,而馬刺不是很受歡迎,但是當一個政治人物的伴侶,這是被需要的;當一個政治人物的幕僚,你需要馬刺在身邊。
她根本不談什麼婚外情這些事。我講這段故事感慨很深,小羅斯福可以成為小羅斯福,到今天為止受美國人高度的愛戴,而羅斯福夫人也受到高度的愛戴,就正是這個原因。
她也提到在白宮的生活,小羅斯福總統已經連任了三屆,然後破例選了第四任沒多久,突然往生了。離開白宮那一刻,她覺得失落嗎?
她說:
白宮的生活根本不屬於我自己,我好像只是在塑造我之外的另外一個人,那個人就是總統夫人;我曾經迷失在我內心的某個角落。
所以她根本沒有任何留戀,就離開了白宮,因為她不是為權力而來。
有位女報人在小羅斯福總統逝世之後,因為和埃莉諾有私交,想請她發表談話;埃莉諾揮手拒絕,輕輕說了一句「故事結束了」。
女報人就用這句話,成為報紙的標題。
通常第一夫人故事就會到此為止,她能夠扮演的角色也就到此為止,但埃莉諾卻開始了她第二個人生。
首先她按照夫婿(小羅斯福)的遺囑,將他們在紐約州的羅氏大宅捐給政府,變成博物館。
她自己呢?留在她和她的女朋友們一起蓋的寶客山莊石磚別墅,其他多數時間,她住在紐約市華盛頓街區的一棟小公寓;羅斯福生前很愛的狗叫法拉,成了她最主要的陪伴者。
那時候還是有一些人經常來看她,譬如:荷蘭的朱莉安娜公主、印度的總理尼赫魯等等;她也經常招待一些青年團體,尤其青年感化院的學子。
從大人物到被關在感化院的年輕人,都招待到家中,她自己炒蛋做奶酥,用一般的點心款待客人;有的時候還把感化院的年輕小孩,帶到公寓後面的草地野餐。
羅斯福死的時候不到64歲,她61 歲,在這之前她沒什麼個人的生活。所以羅斯福總統走後,本來她準備專注寫作;突然,杜魯門總統找上她,希望能派她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
埃莉諾從來沒想過這份工作,她問為什麼是她?杜魯門說,「因為大戰期間你已經是和平運動的領袖之一,尤其後來原子彈發明之後,世界各國都希望能夠控制原子彈的使用比例,你也十分的支持。所以你本身應該成為第一任駐聯合國的大使。」埃莉諾說她沒有外交經驗,也不熟悉聯合國的議事規則,當場回絕了。
其實很多重要人士的妻子,比如翁山將軍的妻子、翁山蘇姬的媽媽,當時緬甸政府為了表達懷念,特別派翁山夫人擔任印度大使,並且領取非常高額的津貼。對緬甸而言,英國、印度是最重要的兩個大使位置。而翁山夫人雖然原來只是個護士,她接受了。
可是埃莉諾的個性是回絕,她不想要。但杜魯門說不行,你就是得去,堅持半個月後,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羅斯福夫人接受了。於是埃莉諾和代表團的成員在 1945 年末航向倫敦。
航向倫敦的時候,她可不是看著大海感嘆人生。她在船上好緊張,她覺得她自己對外交政策及規則不夠熟,所以船上的每一天,她都在研讀發送到她房艙內的所有的文件,並且參加每一個會議,聽取國務院閣員的簡報,盡可能的訪談各個官員。
這好像回到她的學生時代,她說:
我不斷的寫筆記,然後再到甲板上散步小做運動。但是通常很多時刻,我會拉著某一個人的手,聽他的意見。如果問我在白宮給我的最大養分,就是我很擅長吸取別人寶貴的意見。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參議員,還有後來擔任過國務卿的杜勒斯,都成了她主要的請議對象;他們告訴她意見以後,她很快的吸收,她本來聰穎過人;所以後來大家都說她是代表團的個中翹楚。
出人意外的,她所代表的美國團面對了當時聯合國激烈的辯論,而且激烈辯論至凌晨三點才輪到埃莉諾講話。她那個時候面對的對手是蘇聯聰明絕頂的辯才——維辛斯基。輪到埃莉諾講話,她言簡意賅、極具說服力,為她個人的主張提出各種說法。
雖然外交事務這些對她並非專長,外交圈子的某些舉止浮華,令她感覺不自在;甚至在外交圈子中她很快的發現有些人魯莽狂妄,但也有一些人非常誠懇有佳。她常告誡自己不要自我膨脹。
她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遊說和平條約,都沒有結果,而且每一次參加聯合國大會開幕典禮的時候,都會穿上黑色的衣服,代表對小羅斯福的哀悼。無論如何,她最後在聯合國,擔任了五年的和平工作大使,而且大家一致認為她表現卓越。
共和黨的艾森豪總統上台後,沒有繼續任命她,她也沒表示不滿;到甘迺迪總統上台的時候,再任命她重返外交崗位。那一次埃莉諾一坐回座位上,聯合國所有的代表起立鼓掌歡迎她。這種場面在聯合國對一個女性、對一個第一夫人可謂空前;而這一刻人們鼓掌不只是因為她是羅斯福夫人,還因為她是埃莉諾·羅斯福。是她自己!
羅斯福總統死後,她一直這麼順利平安嗎?
在她過世之前,美國還有一件大事——美國出現了麥卡錫主義。麥卡錫是美國威斯康辛州的議員,全名叫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他開始發動無恥的鬥爭,整天指責這個人是共產黨,那個是共產黨;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抓這個抓那個。某個程度來說,其實那是美國冷戰時代非常恐怖的一段時期,連好幾個好萊塢的明星都被他點名。
羅斯福夫人可不明哲保身,公開在她的專欄寫:
我們還是一個強大的自由國家嗎?還是我們要成為一個警察國家嗎?請就這些問題回答,我們不該置之度外。
她一發言就被美國最有權力的天主教領袖紅衣主教攻擊,她也不退縮。她不會覺得「我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羅斯福夫人,我已經在聯合國贏得這種掌聲,我何必趟這趟混水。」
她不是,她不退縮。
宗教領袖往往不就你的政治主張直接攻擊,他會扯東扯西,這位主教也沒有例外:他說羅斯福夫人支持女人節育(可以墮胎),應該滾出公職生涯;她是一個可恥的、令人憤怒的上帝子民。
埃莉諾根本不理他,因為她本來生性淡泊名利,處之泰然。
面對最惡劣攻擊的時候,她直截了當的說:「如果反對我的聲浪變成真正的問題,我會退出公職生涯。」
但非難者畢竟是少數。
1951 年德州某一個報紙對讀者做了民調,問她們如何看待埃莉諾·羅斯福,結果大多數的人說她是當代最偉大的美國婦女。
所以麥卡錫和這些主教對她的攻擊,只是騷擾,沒有什麼意義。
之後國務院一致認為埃莉諾很棒,有外交官的潛力,所以請她以作家的身份去中東、印度、巴基斯坦。
1950 年到 1952 年的時候,她來了亞洲,52 年到日本之後到香港、土耳其、希臘,還曾經到南斯拉夫見了迪托,他的個性深深吸引了埃莉諾。
五年之後《紐約郵報》聘請 73 歲的埃莉諾以記者的身份走訪中國和蘇聯,她雀躍不已,她一直想要去蘇聯。
在那裡地方她見了赫魯雪夫,赫魯雪夫邀請她先在雅爾塔密約召開的克里米亞附近一個別墅會面,然後兩個人共餐。
後來大家好奇問他們聊得如何?赫魯雪夫說:「可否告訴我們報紙我們相談甚歡?」埃莉諾說:「你可以說我們相談甚歡,不過看法相左。」然後赫魯雪夫說:「至少我們沒有朝著對方開槍。」
雙方回應都相當有趣。
她的蘇聯之行也引來批評,覺得她對蘇聯太友善(尤其那個時候是冷戰開始沒有多久)。
埃莉諾回應道:
我們都應該面對一個事實,我們或者終將同歸於盡(美蘇都是核武大國);如果要避免,我們就得學習共同生活,彼此尊重。既然要共同生活,我們就必須交談。
埃莉諾到了 76 歲,1960 年,醫生診斷她得了骨髓疾病——溶血症,就是免疫系統攻擊了骨髓,導致造血功能出問題,血小板彼此攻擊,然後血壓降低。這種病可以用類固醇控制,但會縮短壽命。埃莉諾態度是什麼?
一笑置之。
這種病會導致人很虛弱,經常發燒,雖然不是高溫,但很不舒服;而且有的時候會很疼,有點像殘廢一樣,很難行動。
但經歷這麼一生,她覺得已經夠了。
甘迺迪上台以後,1961 年她還幫助政府和古巴的卡斯楚協商交換犯人;此外她也發表演說,還製作一部電視連續劇——《人類的展望》;在生命末期的時刻,她寫了一本書——《未來就是現在,明日既是當前》,對美國年輕一代提出呼籲,並且對錯綜複雜的世界尋求領導,你們要負起責任。
在餘下的日子她持續寫作,知道自己即將離世,也寫下了所有的準備事宜,包括遺囑等等。
囑咐她想要的喪禮,還有把她的財富,很多支票提前捐贈,寄給她想要幫助的人和單位。
1962 年 7 月她的病情開始惡化,無法繼續活動,但她還是不向病魔屈服。她討厭醫院不斷的檢查注射,她知道根本沒有用;這樣的怪病其實很難治療,她覺得她不想被這些疾病折磨得精疲力竭,然後在醫院,浪費最後的生命,她寧可死在家中,所以回到了紐約市的小屋。
1962 年 11 月 7 日,她辭別人間。
這是關於羅斯福夫人的最後一講,也向這位廿世紀了不起的女性致敬。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61046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4的網紅曾柏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比高雄更幽默的烏克蘭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7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烏克蘭總統大選,毫無政治經驗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以73%的超高票數,取得壓倒性獲勝。 當全世界的政治人物都搶著當搞笑藝人,烏克蘭卻是喜劇演員搶走了政治人物的工作XD #在現實中重現劇中情...
赫魯雪夫克里米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出身烏克蘭的前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當年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 烏克蘭2014政變後 普丁奪回克里米亞造就不墜聲望 但也引來西方國家制裁 如今親歐但分裂的烏克蘭仍面臨總統貪腐問題 喬治亞前總統薩卡斯維利因被當地新政權清算 逃到烏克蘭從政 與“巧克力大王”總統從友好到交惡 本周在烏克蘭街頭上演薩卡斯維利遭烏克蘭警方拘捕 又被群眾包圍警車釋放的鬧劇】
烏克蘭首都基輔在當地時間十二月五日早晨,上演了一齣讓全球觀眾看傻了眼的政治荒謬劇。
人民啊!快抵抗!
被警方強制帶離的男子不是一般的盜匪竊犯,而是前喬治亞共和國總統薩卡斯維利。
他們要帶走薩卡斯維利。一定會引發第三次革命的,民眾對政治已沒有耐心了,有大事要發生了。
我們對逮捕行動一無所知,而且薩卡斯維利的律師或是法律代理人都不在現場,薩卡斯維利被逮捕的時候他們都不在現場。我們對他是否會被遣返回喬治亞共和國,或在烏克蘭受審。毫無所悉。
幾分鐘前,執法人員以勾結犯罪組織為由,無預警展開逮捕行動,薩卡斯維利一度企圖從家中屋頂逃跑,還和警方發生一陣拉扯。此時大批薩卡斯維利的支持者也聞訊趕到,不但設置路障阻擾捉拿行動,還層層包圍警方並爆發激烈推擠,導致警方動用催淚瓦斯驅逐滋事者。警方將薩卡斯維利架上車,但車輛動彈不得,加上寡不敵眾。在一陣混亂中,支持者在眾目睽睽下把人搶走,宣告救援成功。
我要求烏克蘭人讓我免於被綁架。我要告訴基輔民眾,不要坐視非法逮捕行動發生。不要讓總統波洛申科和他的黨羽繼續竊國。烏克蘭處在真正的危險中。這些人濫用權力。
今年四十九歲的薩卡斯維利,在東歐政壇算是個響噹噹的人物。2003年底,在他的帶領下,喬治亞爆發了親西方的「玫瑰革命」,導致時任總統、也就是曾在蘇共時代擔任蘇聯外交部長的謝瓦納茲被迫下台。薩卡斯維利在稍後的總統大選中獲勝,並於隔年上台,一當就是十年,直到2013年底才卸任,在他任內,喬治亞政府從事改革,經濟大有起色,儘管個人支持度高達百分之六十七,但下台後也因濫權和貪污指控而遭到現任政府起訴,求取五年以上刑期。2014年初烏克蘭爆發政變,薩卡斯維利積極參與。
在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契遭到罷黜、現任總統波洛申科上任後,薩卡施維利和他交好,被接到烏克蘭定居,展開政治生涯第二春,不但授予烏克蘭公民身分,還獲得重用,被任命為烏克蘭最大省份、西南邊境黑海邊的熬得薩省省長。然而世事無常,兩人關係沒隔多久就生變,反目成仇。薩卡斯維利批評波洛申科貪腐,組織反對勢力對他發動彈劾。波洛申科則反咬薩卡斯維利勾結俄羅斯舊勢力企圖推翻政府,在今年七月剝奪他的烏克蘭公民身分後將他驅逐出境。但薩卡斯維利並未罷休,九月間冒著被遣返回喬治亞的風險,取道波蘭邊境硬闖烏克蘭。
在基輔發生的所謂的「俄羅斯之春」的政治運動,有不少政治人物參與,包括薩卡斯維利,以及和(前總統)亞努科維契有牽連的犯罪集團組織成員。
警方逮捕行動失敗後,薩卡斯維利持續在街頭從事抗爭,烏克蘭檢查總長發出二十四小時通牒,要求薩卡斯維利主動到案,否則就會再次發出強制逮捕令。
政治運動組織者在過去幾個月以來誓言要抗爭,但我們不允許流血行動發生。烏克蘭整個執法體系將從事一切必要措施,讓薩卡斯維利和他的俄羅斯寡頭金主,包括那些在莫斯科的金主,在烏克蘭司法體系前伏法。檢察官將會對他發出逮捕令。
彭博新聞評論認為,如今看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時代的外交策士,似乎採取了錯誤的烏克蘭政策,還扶持了一個錯誤的人選。商人出身的波洛申科為了鞏固權力,不但涉及貪腐還積極打壓異己,把西方國家賦予他的任務完全拋在腦後。他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和西方政治領袖交好,深知烏克蘭地理位置對西方陣營的意義,在爭取軍援和貸款時毫不手軟,但骨子裡,他仍是個典型俄羅斯型政治人物,玩弄權力和金錢,同時對西方要求的制度規範陽奉陰違。彭博新聞引述長期觀察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轉型的瑞典經濟學家Anders Aslund評論指出,波洛申科對待薩卡斯維利這些政敵的態度,讓不少原本支持烏克蘭新政府的西方人士感到心寒,「顯然他是不打算爭取任何來自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的支持了。」烏克蘭的鬧劇還在持續進行,接下來的發展,還有得觀察。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赫魯雪夫克里米亞 在 曾柏瑜 Facebook 八卦
比高雄更幽默的烏克蘭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7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烏克蘭總統大選,毫無政治經驗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以73%的超高票數,取得壓倒性獲勝。
當全世界的政治人物都搶著當搞笑藝人,烏克蘭卻是喜劇演員搶走了政治人物的工作XD
#在現實中重現劇中情節
澤倫斯基在參選總統前,曾演出政治諷刺喜劇《人民公僕》,在劇中飾演一位歷史老師,陰錯陽差之下當選烏克蘭總統,打擊貪腐改變烏克蘭。
但是澤倫斯基雖然在選舉中高舉著打擊貪腐,事實上卻和烏克蘭首富:金融業龍頭 克羅莫伊斯基關係密切。打擊貪腐的承諾,到底能不能兌現?或是張選舉芭樂票?
這場選舉除了是政治人物與喜劇演員的對決,同時也是烏克蘭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選邊站。烏克蘭東歐的位置,恰好在歐洲與俄羅斯間,地緣關係也造成烏克蘭西部較親歐、東部則親俄的情況。
-
#被當作禮物的克里米亞
在歷史上,烏克蘭與俄羅斯,同樣是蘇聯成立時的創始成員,首都基輔更被視為俄羅斯文化的根源。爭議不斷的克里米亞主權問題,在蘇聯時期是屬於俄羅斯的領土,在1954年時為了慶祝烏俄統一300年,總書記赫魯雪夫就把克里米亞作為「禮物」,送給了烏克蘭。克里米亞就以自治國的狀態相安無事,直到2010才出現變化。
那年烏克蘭選出史上最親俄(賣烏?)的總統,同意了一連串俄羅斯的無理要求。之後幾年,親歐派在基輔爆發大規模抗爭,要求總統下台,並跟歐盟簽訂經濟條約。這個政治衝突很快變成反俄與親俄陣營的武裝衝突。
後來就如大家所知,克里米亞舉辦了獨立公投,以96%的超高同意率,毫無懸念地脫烏入俄。同時,俄羅斯趁機煽動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在當地製造動亂。至今在軍隊與叛亂人士之間的武裝衝突,已經造成1萬3千多人死亡。
-
#拼經濟底下的政治交易
在台灣,中國利用農漁業的產銷訂單「放利」台灣,另一手再用武力統一威嚇逼迫。俄羅斯身為中國的老大哥,當然是把這招玩得更純熟。
烏克蘭的能源供應,有60-70%的天然氣、近80%的石油是仰賴俄羅斯進口。2008年烏克蘭販賣武器支持喬治亞獨立,就引發俄羅斯不滿。此後俄國常常以切斷天然氣或石油供應來脅迫烏克蘭。
這次敗選的前總統波洛申科是親歐派,強力反抗俄羅斯控制烏克蘭東部。在外交工作上,對外堅守烏克蘭主權,和歐盟簽訂許多經貿條約。
就在投票前3天,俄羅斯直接向烏克蘭表示「要在6/1切斷能源供應,但俄國很期待與新總統和談」,這樣的說法擺明是「以油逼政」,暗示如果親歐派的候選人當選,就要斷你天然氣、停你油管!
一群親俄的買辦政客,就大動作向澤倫斯基喊話,只要和俄羅斯和解,不但武裝衝突可以解決、也不會有能源危機,俄羅斯也會對烏克蘭投資。
就這樣一手經濟利多、一手威脅恐嚇,把堅持主權的波洛申科趕下台,換上了強調和平、拼經濟,卻提不出實際政策的喜劇演員。也讓敗選的波洛申科忍不住警告「毫無政治經驗的素人,真的能玩得過普丁嗎?」
這整個過程聽起來還真有即視感,現實真的是超幽默der,這樣的情境對台灣一點都不陌生。只是想到這樣的鬧劇,可能2020就會在台灣上映,還真是讓人笑不出來。
-
⭐️ Youtube HD版影片|https://youtu.be/APnz9Lq7OiE
👊 Youtube頻道訂閱按下去|https://bit.ly/2HXJldY
#以前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現在多了今日烏克蘭
#從喜劇片變驚悚片
#誰是台灣澤倫斯基
赫魯雪夫克里米亞 在 曾柏瑜 Youtube 的評價
比高雄更幽默的烏克蘭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7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烏克蘭總統大選,毫無政治經驗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以73%的超高票數,取得壓倒性獲勝。
當全世界的政治人物都搶著當搞笑藝人,烏克蘭卻是喜劇演員搶走了政治人物的工作XD
#在現實中重現劇中情節
澤倫斯基在參選總統前,曾演出政治諷刺喜劇《人民公僕》,在劇中飾演一位歷史老師,陰錯陽差之下當選烏克蘭總統,打擊貪腐改變烏克蘭。
但是澤倫斯基雖然在選舉中高舉著打擊貪腐,事實上卻和烏克蘭首富:金融業龍頭 克羅莫伊斯基關係密切。打擊貪腐的承諾,到底能不能兌現?或是張選舉芭樂票?
這場選舉除了是政治人物與喜劇演員的對決,同時也是烏克蘭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選邊站。烏克蘭東歐的位置,恰好在歐洲與俄羅斯間,地緣關係也造成烏克蘭西部較親歐、東部則親俄的情況。
-
#被當作禮物的克里米亞
在歷史上,烏克蘭與俄羅斯,同樣是蘇聯成立時的創始成員,首都基輔更被視為俄羅斯文化的根源。爭議不斷的克里米亞主權問題,在蘇聯時期是屬於俄羅斯的領土,在1954年時為了慶祝烏俄統一300年,總書記赫魯雪夫就把克里米亞作為「禮物」,送給了烏克蘭。克里米亞就以自治國的狀態相安無事,直到2010才出現變化。
那年烏克蘭選出史上最親俄(賣烏?)的總統,同意了一連串俄羅斯的無理要求。之後幾年,親歐派在基輔爆發大規模抗爭,要求總統下台,並跟歐盟簽訂經濟條約。這個政治衝突很快變成反俄與親俄陣營的武裝衝突。
後來就如大家所知,克里米亞舉辦了獨立公投,以96%的超高同意率,毫無懸念地脫烏入俄。同時,俄羅斯趁機煽動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在當地製造動亂。至今在軍隊與叛亂人士之間的武裝衝突,已經造成1萬3千多人死亡。
-
#拼經濟底下的政治交易
在台灣,中國利用農漁業的產銷訂單「放利」台灣,另一手再用武力統一威嚇逼迫。俄羅斯身為中國的老大哥,當然是把這招玩得更純熟。
烏克蘭的能源供應,有60-70%的天然氣、近80%的石油是仰賴俄羅斯進口。2008年烏克蘭販賣武器支持喬治亞獨立,就引發俄羅斯不滿。此後俄國常常以切斷天然氣或石油供應來脅迫烏克蘭。
這次敗選的前總統波洛申科是親歐派,強力反抗俄羅斯控制烏克蘭東部。在外交工作上,對外堅守烏克蘭主權,和歐盟簽訂許多經貿條約。
就在投票前3天,俄羅斯直接向烏克蘭表示「要在6/1切斷能源供應,但俄國很期待與新總統和談」,這樣的說法擺明是「以油逼政」,暗示如果親歐派的候選人當選,就要斷你天然氣、停你油管!
一群親俄的買辦政客,就大動作向澤倫斯基喊話,只要和俄羅斯和解,不但武裝衝突可以解決、也不會有能源危機,俄羅斯也會對烏克蘭投資。
就這樣一手經濟利多、一手威脅恐嚇,把堅持主權的波洛申科趕下台,換上了強調和平、拼經濟,卻提不出實際政策的喜劇演員。也讓敗選的波洛申科忍不住警告「毫無政治經驗的素人,真的能玩得過普丁嗎?」
這整個過程聽起來還真有即視感,現實真的是超幽默der,這樣的情境對台灣一點都不陌生。只是想到這樣的鬧劇,可能2020就會在台灣上映,還真是讓人笑不出來。
#烏克蘭
#烏克蘭大選
#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