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新聞標題彙整
今日圖片:漫畫一則,美國人對新興市場崛起的印象,1950年代,爸爸會跟兒子說,快吃飯,印度和中國的小孩沒飯吃,現在,爸爸會跟兒子說,快讀書,印度和中國的小孩在讀書,他們要跟你競爭。今年相關新聞是,IMF上調印度成長率,中印今年仍將維持高成長。
華爾街日報星期三以多篇報導,分析IMF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指出,印度、印尼和中國,過去幾個月的經濟狀況已經好轉,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將成長,再次煥發光彩。
這跟2013年底的狀況相當不同,當時資金快速從新興市場撤退,這些國家的資產和貨幣受到衝擊,經濟成長預期也大幅下調。
但根據這份最新報告,印度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5.4%,優於2013年的4.4%的經濟成長率。今年美元兌印度盧比也下跌了3%。
資金也開始回流,根據EPFR Global的數據,海外基金經理上週投入印度股市的資金達到3.422億美元,為去年10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單週淨流入,也是自2013年1月份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次。
印尼方面,華爾街日報並未分析IMF最新報告中,印尼的成長數字,但根據JakartaGlobe的報導,IMF將印尼2014和2015年的經濟成長率,由5.5和6下調為5.4和5.8,因為印尼緊縮貨幣政策,限制了該國經濟發展。但華爾街日報分析,資金正在回流印尼,印尼盾兌美元今年以來上漲了7%,印尼股市累計上漲14%。印尼股市上週淨流入資金1.036億美元,為2013年4月份以來單週最大淨流入規模。
中國方面,IMF預期中國經濟今年將成長7.5%,IMF總裁拉加德之前就表示,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但相較全球其他經濟體仍是高速成長,而且,由於中國人均收入增加,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會發生結構改變,高級家電使用的鋁、高蛋白食品、鋅等大宗物資,未來需求將成長,鐵、銅、煤炭、大米,需求將下滑,這將影響全球供給中國原物料的新興市場經濟。
IMF在報告中也指出,中國必需修正影子銀行的老問題,因此,這次中國的微刺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李克強其實是用債券和傳統銀行為建設募資,不依賴影子銀行募資。
俄羅斯、巴西和南非三國,經濟前景則不樂觀。
IMF將俄羅斯今年經濟成長率,由1.9%下調為1.3%,主因是烏克蘭地區的動盪,導致資金逃出俄羅斯。
IMF也將巴西的經濟成長率,由2.8%,下調為2.3%,主因是巴西的高通膨和高公共負債,考量到巴西六月將舉辦世足賽,IMF等於預測世足賽無法帶動巴西經濟。
IMF也將南非的經濟成長率,由2.4%,下調到1.9%,因為南非無法縮減經常帳赤字,失業率高達25%,這可能導致南非進一歩加息,或更嚴格保護本國產業。
以下是今天的新聞標題
華爾街日報
歐央行理事Bonnici:會考慮歐元走強問題
中國房屋建築質量之憂
讀報:英學者稱普丁的真正對手是中國
IMF:公司債膨脹或對新興經濟體不利
IMF敦促中國控制信貸以遏制金融風險
黑格希望中國進一步遏制朝鮮
北韓推出Pyongyang Touch智慧手機
標普:中國比日本更易受公司債違約沖擊
萬洲國際為IPO定價
東京股市大跌 受日央行行長言論影響
銀監會核準中行成為首批巴塞爾Ⅲ合規銀行
中國央行:將全力配合做好上海自貿區建設工作
印尼總統熱門人選所在黨議會選舉表現不佳
俄羅斯威脅將要求烏克蘭預付天然氣款項
G7將考慮向俄羅斯施加新制裁
美聯儲官員在3月會議前曾討論修改利率指引
民生銀行董文標:馬雲沒有革命的本事
阿裡巴巴創始人掀起收購狂潮
摩托羅拉移動任命Osterloh為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長
俄羅斯威脅將要求烏克蘭預付天然氣款項
李澤楷低價出售北京盈科中心
豐田在全球召回639萬輛汽車
中國放開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
新聞集團收購英國奢侈品購物網站
互聯網公司緊急應對Heartbleed漏洞
IMF:中國大宗商品需求遠未見頂
IMF稱美國未有效監控金融市場風險
IMF經濟展望報告相對看好亞洲前景
美國賓州一高中發生持刀傷人事件
美聯儲Evans:仍需採用激進政策以提振經濟
美元走軟 因美聯儲紀要未顯示加息跡象
金價上漲 受美聯儲會議紀要影響
油價升至五周高點 地緣政治擔憂揮之不去
美股全線走高 道指漲1.1%
美國宣佈核裁軍計劃
搜尋人員再度探測到黑匣子信號
370萬美元名畫疑被當垃圾丟棄
中國限期六地方政府整改土地違規問題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提出放開金融體系計劃
金融時報
媒體劄記:三隻老虎
即將到來的美中沖突?
當心互聯網搶了你的飯碗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
警惕盧安達種族屠殺捲土重來
中國經濟難題不可再依賴政府干預
中國需要建立地方金融系統
投票混合所有制:等等看
中國開放資本賬戶應緩行
通用汽車因故障點火開關被罰
FastFT: 豐田將召回640萬輛汽車
中國萬洲國際擬在港籌資60億美元
阿澤維多警告全球貿易復蘇緩慢
人民幣何時才會國際化?
希臘發行2010年以來首批國債
華融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新興經濟體鋼鐵需求增長將放緩
分析:央行與銀監會分歧危及市場信心
“監管機構內耗阻礙中國金融改革”
紐約時報
故鄉的病與有毒的河
打敗普丁要靠經濟
召回事件是通用汽車的試金石
權貴階層才是高失業元兇
忌憚普丁,俄國富人慎購美國豪宅
中國即將成為第一旅遊大國
美國頂尖學府錄取率創新低,史丹佛只收5%
馬航客機搜索耗費資金將破歷史紀錄
面對競爭,中國國有汽車企業不願放棄合資模式
選民渴望改變,莫迪想當印度CEO
美國聯邦新規限制銀行舉債額度
美國與北約警告俄羅斯不要插手烏克蘭事務
美國資助古巴社交網站是為了顛覆政府?
統計顯示今年阿富汗大選違規現象減少
網路加密技術漏洞威脅用戶密碼安全
胡德堡槍擊案算不算恐怖主義?美國為難
周永康舊部郭永祥被宣佈「雙開」
日本外相稱不改變就戰爭道歉立場
歐巴馬再難推動影響深遠的立法
赤軍 醫療鋼 在 許信良 Facebook 八卦
美中對抗與兩岸關係--
在海基會董監事會議所作專題演講講稿
張董事長、姚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副董事長、各位董監事女士和先生:
今天,有機會應邀來到曾經對兩岸關係突破和發展立下彪炳戰功的海基會做專題演講,深覺榮幸,也深感壓力重大。
我的題目是:美中對抗與兩岸關係
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正當中國的春秋時代,古希臘城邦世界爆發了以斯巴達為首和以雅典為首的兩大集團的爭奪霸權之戰。三十年戰爭的結果,雖然斯巴達獲勝,其實兩敗俱傷。曾經輝煌燦爛的古希臘世界從此沒落,不到百年,便臣服於亞歷山大領導的野蠻的馬其頓王國。
曾經親自參與這場戰爭的傑出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真研究這場影響世界歷史走向的大戰,得出這樣的結論:
使得這場戰爭無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壯大的力量,還有這種力量在斯巴達造成的恐懼。
美國當代傑出的戰略學家、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創辦人艾里森教授,把修昔底德的結論稱作「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說,新興霸權大國的崛起,以及這種崛起在既有霸權大國引起的恐懼,必定引發戰爭。
艾里森教授於去年5月出版「註定一戰」,"DESTINED FOR WAR",認為當今的美中關係正走向「修昔底德陷阱」。
艾里森教授的警告,完全被川普政府所接受。去年底發表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報告」以及今年初發表的美國國防部「國防與安全報告」都把中國大陸稱為「戰略對手」,而不再是以前的「戰略夥伴」,或「建設性的夥伴關係」。川普總統在最近的演講,更明確指出:美中貿易戰的目標,就是不讓中國大陸繼續崛起。
所以,問題不在龐大的貿易赤字,而在潛在的霸權之爭。
當然,美國也不可能忽視嚴重的貿易赤字。2017年,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貨品貿易赤字是3752億美元,佔美國對外貨品貿易總逆差的46%。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貨品1304億美元。對中國大陸進口貨品5056億美元。
從二戰結束到二十世紀結束的五十多年,可以說是國際政治的理性主義時代。
美國以理性主義對待戰敗國,不但不要求戰敗國賠款,還以馬歇爾計劃援助歐洲,幫助包括德國與義大利兩個戰敗國在內的歐洲復興。
對日本也一樣:不但不廢除天皇,還給予日本一部民主憲法。
在整個東西冷戰時期,未爆發核子戰爭,不完全由於核戰恐怖的嚇阻,也由於理性主義的克制。在韓戰期間,麥克阿瑟將軍主張動用核武,但為杜魯門總統所否決。這就是理性主義。
在經濟問題上,從「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到「世界貿易組織」(WTO),都是理性主義的產物。
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非理性主義開始抬頭,小布希總統的單邊主義和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都不再是理性主義。長期主導世界秩序的美國,不再以理性主義主導世界的政治和經濟,對未來世界的衝擊,會遠遠超出我們今天所能有的想像。
網路時代的到來,更助長了全球非理性主義的擴散和蔓延。
如果理性主義不再擁有過去的主導力量,核戰的恐怖未必就能阻止核戰。而最可能發生核戰的地方,就是台灣海峽。
中國大陸把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自1970年代開始主導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季辛吉主義」,其基本精神就是不挑戰這項主張。上海公報開宗明義的陳述:"美國認知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主張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對此不予挑戰。"這就是季辛吉主義的精隨。
現在,美國開始打台灣牌,不再堅守這個立場。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台灣國際參與法」,尤其是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具體要求國防部推動與台灣進行實戰訓練和軍事演習並考慮派美國醫療船訪問台灣:所有這些,都勢必引起中國大陸的強烈反應,加重對台灣的單邊壓力。
這幾年,中國大陸對台武統的聲音,甚囂塵上。中國大陸政府想必有所準備。
如果台灣爆發戰爭,核戰非不可能!
根據最近美國政府的解密文件,在50年前發生金門八二三炮戰當時,美國軍方曾經建議提供核子武器給台灣,但為艾森豪總統所否決。
如果台海今天發生戰爭,情勢應當比50年前更為嚴峻。
美國從沖繩基地把核武送到台灣,只需幾小時。所以,如果大陸以為可以依靠絕對優勢的武力在台海開啟戰端,在美中對抗的時代,那絕對是輕率的估算。
而美中貿易戰,台灣也一樣不能免於受害。
美國提高鋼鋁關稅,台灣並未豁免。美國對中國大陸銷美高科技產品徵高額關稅,台灣不可能不受損。
依據中國大陸的統計,在2017年,兩岸貿易總額為1994億美元,大陸對台出口444億美元,大陸對台進口1550億美元。台灣順差約1100億美元。依據我們的國貿局統計,在2017年,台灣對大陸出口1301億美元,台灣從大陸進口516億美元,台灣順差約800億美元。貨品出口大陸佔台灣總出口的41%。
現在,非常清楚,只有回到理性主義才能最終解決美中對抗與兩岸僵局。
回到理性主義,首先,就是以理性主義處理國內問題。
全球非理性主義,其實根源於各國國內問題。川普主義最初是對失業問題嚴重的工業州選民的承諾。歐洲的右派極端民族主義是對外來移民將惡化本已嚴重的失業問題以及將惡化本來很好的社會福利品質的極端反應。
只有積極面對和解決國內的失業問題和貧富不均問題,才能從根本消弭非理性的國際對抗。
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大量用於產業的未來,失業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甚至不能減輕問題。
歐洲現行完善的社會福利體制,就是以理性主義解決國內問題的具體表現。
依據2017年的統計,美國人均產值59501美元,德國44550美元,法國39869美元,英國39735美元。美國的人均產值遠高於德法英等歐洲大國。沒有理由歐洲能,而美國不能。
實施歐式社會福利制度,遠比川普現在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更能有效幫助美國的失業人民。
回到理性主義,必須超越民族主義。
人類歷史走到全球化時代,就明確顯示民族主義已經過時,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不僅不再成為民族發展的助力,反而會成為民族發展的阻力。
民族主義不會是兩岸問題的答案,民族主義也不會是美中問題的答案。
中國大陸崛起會成為美國的恐懼,會成為全球的疑慮,問題不在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規模,而在中國民族主義。
儘管中國大陸一再對外宣稱不會追求霸權,但是很難取信於世界。既然不追求霸權,為何需要建設強大的遠洋海軍?為何需要一艘又一艘航空母艦?所以,美中貿易戰極可能最終不是透過貿易談判解決,而是透過軍事談判解決。
除非中國大陸超越民族主義,真心誠意全心全力支持全球化秩序的發展,修昔底德陷阱恐怕終難避開。
回到理性主義,也必須以理性主義處理涉外問題。首先,就是支持現有全球化體制。
這幾年,習近平主席一再公開宣稱支持現有全球化體制的發展,這不僅是中國大陸現在對抗美國保護主義的最好戰略,同時也是中國大陸經濟長期發展的最好戰略。
中國大陸是全球化體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全球化體制的重要貢獻者。根據統計,中國大陸在2017年出口貨品22630億美元,進口18420億美元。中國大陸是全世界第一大貨品出口國,也是全世界第二大貨品進口國。換句話說,中國大陸不僅是全世界第一大生產工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
從二戰後的布列敦森林體制一直發展到現在的全球化體制,就是理性主義的產物。全球化體制一直運作得好好的,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現在的繁榮,有著關鍵性的貢獻。
現在,全球人口76億,全球總產值80兆美元。全球人均產值1.05萬美元,高過中國大陸的人均產值。
全球化體制當然必須因應新情勢做必要的改革,例如,對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就已經提上日程。支持改革是理性的行為,但是,杯葛或癱瘓體制的運作就是非理性行為。
以理性主義處理涉外問題,對美中對抗,就不能選邊站,就必須積極主動兩邊交往。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但是,安倍首相將在下月23日中日建交40周年訪問大陸。日本也已公開表明參加一帶一路建設的意願。對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日本的態度也從消極轉為積極。
美中對抗,是對現有全球化體制的最大破壞。不選邊站,就是不支持美中對抗,就是不希望美中對抗。這就是對美中對抗採取的理性主義立場。
何況,美國和中國大陸是全球兩大市場。任何國家都不願也不能失去其中一個市場。
當然,台灣更不能選邊站。因為這不僅關係經濟利害,更關係國家安全。
以理性主義處理涉外問題,就不應採單邊主義,就應該積極主動,以交往代替壓制,以對話代替對抗。
選邊站,不是民進黨政府的政策。但是,中國大陸對民進黨政府採取的不理性的單邊主義打壓,會讓台灣沒有選擇。
大陸因為民進黨政府不接受所謂「九二共識」,拒絕和民進黨政府進行一切政府對政府的交往,並打壓台灣任何可能的國際參與空間。在美中對抗,美國打台灣牌的情勢之下,這種做法無異逼使台灣選邊站。
民進黨政府以「中華民國憲法和兩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問題的立場,是台灣社會對處理兩岸問題所能獲得的最大共識。
強迫台灣接受超出這個共識的要求,就是強人所難,就是單邊主義的非理性主義行為。存在歧見更應該成為雙方對話的理由,而不是成為拒絕對話的藉口。
兩岸關係畢竟關係台灣的根本利益!
台灣不應該以非理性主義回應非理性主義。台灣還是應該積極主動尋求以對話和交往打開兩岸僵局的任何可能。
由於中國大陸的對台工作系統和民間一般輿論對民進黨政府懷有根深柢固的成見,這種成見很難自然改變,因此,要打開兩岸僵局,只能寄希望於兩岸領導人直接會談。
習近平主席在接任大陸領導人之前,有長期的直接的對台工作經驗,是中國大陸歷任領導人之中最了解台灣人民、台灣社會,和台灣歷史的領導人。在接任領導人之後,習近平主席更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勇於開創、勇於改革的雄才大略,可以期待他對兩岸新局必有突破傳統的理解和抱負。
蔡英文總統擔任台灣領導人以來,也充分展現了她獨特的理性和堅定改革者的領導特質。
可以期待,由兩岸兩位領導人直接處理兩岸關係,兩岸關係一定可以出現全新氣象和全新格局。
領導人直接會談,正是當前世界各國領袖處理雙方重大問題的主要方式。領袖畢竟擁有不同於官僚的權力、視野、和意志!
赤軍 醫療鋼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八卦
1709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全台173萬搖擺選民決定誰當總統
《新新聞》、《風傳媒》聯手剖析大數據分析公司實義分析推出的「選舉命盤:搖擺區探知系統」,系統根據過去10次總統及縣市長大選結果,計算全台各縣市加總共有173萬搖擺選票。
這些搖擺票投誰都有可能,已排除中間偏藍、偏綠的選民。實義透過以里為最小分析單位,找出各縣市選民的投票行為,並綜合考量選舉人口,得出雙北有42.4萬、台南及高雄有37.5萬搖擺票。
這項分析打破了傳統劃分北藍南綠、決戰中台灣的觀念,南北才是兩大票倉,桃竹苗合計也有36.9萬搖擺票,皆勝過中彰投總合27.4萬票。
藍綠競選策略也呼應搖擺票所在,綠營喊出要在台北再勝,比2016年的得票率52%+1%;韓營幕僚則誓言要讓高雄民眾肯定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政績,守住高雄。
台北市長柯文哲如何讓台北變得如此「搖擺」?韓國瑜去年在高雄創造翻轉大勝的奇蹟,搖擺票又扮演什麼關鍵角色?哪些關鍵選區在新北市組成了U型線?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又將如何集結選區的擺選票,助攻小英?封面故事為您一一解析。
藍營疑AIT藉共諜案助攻小英,稱酈英傑曾「粗暴蠻橫」施壓馬
王立強共諜疑案繼續影響選情。
綠營趁此機會在國會強力推動《反滲透法》,希望在12月30日立法院會期最後一天三讀完成;藍營則提對案反制,但遭綠營指控是「為了打假球而打假球」。
國民黨認定共諜案是美國在背後運作,指控美國藉此案助攻小英。藍營也認為AIT此次操作手法粗劣,挺蔡企圖溢於言表,反而「呷緊弄破碗」。
離奇王立強案激起國民黨危機意識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韓營人士分析,美國操作王立強共諜案,韓營太容易把輿論導向是對台灣大選赤裸裸地干預,不管是事實面、操作面都容易陷入各說各話,「一旦只要進入口水大戰,對韓國瑜選情影響就會降低。」
民眾黨首戰即決戰,輸了柯P總統夢也就破了
小黨能否成為國會關鍵少數,柯文哲、郭台銘、宋楚瑜三人同台不同心。郭董盼「兩大兩小」,柯P主張「三黨不過半」,飄散著二○二四年大選布局與較勁氛圍。如果進軍國會失利,柯P「分階段革命」戰略恐受到重創。
長榮文教基金會如何變成長榮「太上皇」
當初張榮發捐助成立兩大基金會的用意,是純粹做為公益之用,沒有跟集團企業綁在一起。直到二○○○年,長女張淑華跟老公鄭深池出走,因而被要求把長榮國際的一八%股權捐給長榮文教基金會,基金會才開始與集團產生連結。
「台灣唐.吉訶」德劉峯松,從民主鬥士變媒人公
人生上半場,劉峯松在政治上實踐「挑戰不可能任務」的精神;卸下公職後的第二人生,為了解決少子化,他決定從婚姻著手,發揚「愛不需要理由」的理念,繼續活出《唐.吉訶德》的人文思想。他的唐.吉訶德夢未醒,冒險的征途崎嶇,沒有終點。
從何韻詩到林夕,淹沒建制派的香港海嘯襲台「助選」
行政部門雖趨保守,但有選票壓力的候選人卻想請反送中相關人士助選。香港人士來台依法不能「助選」,據黨政人士指出,主辦單位絞盡腦汁,設計「撐香港」的音樂會場合,表面上挺香港,實際上讓立委參選人蹭熱度。
對外共同敵人不明確,70歲的北約垂垂老矣
北約今年已屆七十年,在冷戰結束後,它逐漸將任務轉向打擊恐怖主義、資訊安全以及防範俄羅斯等潛在的威脅來源。北約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有確定的競爭敵人,但如今成員國對於共同敵人是誰,看法卻是分歧的。
長榮經營權之爭,檢驗《財團法人法》是否形同具文
財團法人屬於公益性質,多數都由財團企業捐助,除了是企業用來節稅的工具外,也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助提升企業社會形象。但如今長榮兩大基金會卻被有心人當做禁臠,成為少數人控股的工具。
中國房市泡沫化前奏響起,「僅20%開發商能活下來」
今年截至十一月二十日止,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破產家數高達四四六家。中國網民嘲笑說:「每一天太陽落下,大約有一.四家房企關門,跟著太陽一起西沉。隔天太陽還會升起,但倒閉的房企永遠消失了。」話雖如此,只要中央救市,中國房市還不至於泡沫化。
健保署2%之亂,落實分級醫療成作帳比賽
健保署自去年七月起推動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每年輕症門診減量二%政策,以落實分級醫療目標。政策上路後,健保署每每公布漂亮的達標數字,殊不知其實表面數字只是「作帳行情」,背後實情是醫界先將超量的門診量「斷頭」不申報健保,後續才有「政績」。
北檢邢泰釗曾嘗到英國法官的「幽默」
澳洲法律學者奧帕斯金(Brian Opeskin)認為幽默語言在法庭上有益於凸顯論點、吸引觀審人注目、強化法官權威等功能。不過,嘲諷需要自制,更需要智慧,幽默才能與法庭中立原則並存。
台灣與歐盟個資保護談判,人權、產業難兼顧
GDPR適足性談判最大的困難在於國發會所稱的「兼顧人權與產業發展」,這項「兼顧」目標讓台灣在談判上顧此失彼。台灣必須要在兩個政策方向中選擇:要提高個資保護從而增加產業成本,或避免提高產業成本降低個資保護。
香港區議會變天 十八區日後可能聯名反港府
香港區議會選舉,親北京建制派在四五二個議席中只取得八十六席。可以想像未來港府若提出某項政策,遭十八區區議會聯名反對,將是沉重壓力。這次選舉改變區議會的「玩法」,重新「政治化」,對建制派才是最大的打擊。
CIP回應沈榮津國產化要求,台灣可望擁有「風機心臟」組裝線
在三菱重工維特斯遲遲未點頭建置風機機艙組裝廠下,為達成對經濟部的承諾,CIP與中鋼打破風機組裝廠向來由風機商投資的慣例,共同出資建置機艙組裝廠。乍看之下,CIP似乎退讓了,卻也因此拉高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遊戲規則,取得有利的競爭制高點。
關心地球 反黑色星期五浪潮席捲歐美
對零售商而言,美國感恩節隔天的黑色星期五一直是年底購物戰的重要檔期,且甚至將此風吹到了歐亞等國。但愈來愈多關心氣候變遷與反對消費主義的團體發起「反黑五運動」,要求零售商為其商業行為引起的環境傷害負責,並指導民眾如何「有意識」地消費。
綠站穩搖擺區 前閣揆助選拚國會過半
為了力拚國會席次保衛戰,民進黨人士透露,除了兩位前閣揆游錫堃、賴清德成立助選團帶頭跑,第二輪到十二月底會把加強輔選區全都跑一遍,明年一月進入選前關鍵兩周時,則改成全員壓境,進入拉鋸選區炒熱選情,確保將關鍵席次安全地送入國會。
林右昌、鄭文燦成吸票機 另類選戰母雞
實義分析公司分析發現,桃園和基隆在綠營執政縣市中是數一數二的搖擺地區,「搖擺指數」分居第一與第三名,全國則是第八與第十一名,皆前段班。當中間選民成為各政黨基本盤之外影響選舉的關鍵,兩位市長如何幫助總統和立委參選人在大選中勝出?
小英拓增北部粉絲 菜販欲返高雄榮光
想贏得總統大位,「搖擺選民」是關鍵。尋求連任的蔡英文空陸戰力齊發,以「中央廚房」的概念分工輔選,希望能催出挺小英的群眾出門投票。國民黨操盤人士則說,韓國瑜在北北桃基、中台灣及外島都呈領先態勢,「南台灣是綠營票倉,打平就是小贏。」
小英執政有成 得票率往五二加一%邁進
台北市的搖擺指數在全台排名第一,全市四五六個里中,僅有五十五個里不曾變動,但過去都是藍大於綠,對於民進黨來說,始終是艱困選區。綠營操盤手認為,選舉剩下一個多月,如果現階段的情況依然不變,誰狀況出得最少就是誰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