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追鷹去…»
國慶連假就是要參加「琅嶠鷹季-滿州賞鷹博覽會」。不必準備大砲級的照相機、不必全副武裝的爬山涉水,只要坐在一望無際的牧草田裡,仰望長了腳的白雲和藍天賽跑;出其不意飛出的白鷺鷥或各式飛鳥;跟著月琴阿嬤一起哼唱歌謠,恆春半島推動生態旅遊的社區傍晚推出「鷹空下的美好食光」,一派輕鬆自然的歡度國慶。
台灣是許多猛禽南遷的必經地,恒春半島是猛禽離開台灣南遷必經的驛站,大冠鷲、赤腹鷹、灰面鵟鷹等各式鷹鷲類猛禽在翱翔在碧海藍天,宛如一場又一場的嘉年華會。
入秋後以赤腹鷹最多,主要過境期是9月,其次是灰面鷲,主要過境期是10月,高峰期經常是在國慶日之後,因此有了「國慶鳥」之稱,賞鷹地點包括社頂公園凌霄亭、滿州鄉里德橋、山頂橋等地,常有機會欣賞到「鷹柱」、「鷹河」、「鷹海」等盛況,賞鷹的最佳時間是清晨5時30分至7時左右在社頂及滿州,下午3時至5時30分在滿州。
白天到里德賞鷹,晚上到墾丁聽民謠,國慶假日不留白…
p.s.照片中的猛禽是大冠鷲喔...
赤腹鷹過境時間 在 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Facebook 八卦
趕快來看!自忠特富野古道灰面鵟鷹過境大爆發了!
關於猛禽,通常我們是在生物圖鑑或是網路分享的照片中,才得以看見牠們的面貌。在野外,有時抬頭一望,看見空中有「老鷹」順著上升氣流盤旋,通常數量不多,只有幾隻就已經很不錯了。
灰面鵟鷹(Butastur indicus)是台灣過境的猛禽家族之一,到了秋冬,因為北方寒冷食物缺乏,南遷度冬便成為每年必經的過程。而台灣在十月因猛禽過境,以灰面鵟鷹和赤腹鷹為主的過境鳥,便有所謂的「國慶鳥」之名。
觀賞過境的國慶鳥,通常會以恆春半島為主,不過牠們會沿著台灣中部山區路過再往南飛,最近這幾年,自忠、塔塔加逐漸吸引賞鳥人士前來體驗「數大便是美」的鳥況。
這幾天,阿里山的天氣良好,灰面鵟鷹過境的數量幾乎都已上千隻,清晨一大早,日出過後,灰面鵟鷹便在神木溪的山谷盤旋,隨著溫度回暖,便順著上升氣流往天空盤旋,最後成群往南方離去。
10月14日清晨,天空有點小雨,七點過後,雨過天晴,山谷馬上有了動靜,一開始只有幾隻灰面鵟鷹,後來隨著天氣轉好,數量愈來愈多,每次盤旋的族群約有六七十隻,但據觀察人員說明,前幾天好天氣的盤旋數量更多,每次盤旋一兩百隻才算正常。
因為我的觀察時間只有兩小時,其中不斷的有族群從神木溪山谷中出現,然後再順著上升氣流往天空盤旋,最後往南方離去,這樣的過境畫面,真的可以讓人在自忠待上半天之久呢!
目前最佳的觀賞地點是在自忠路段,也就是特富野古道的入口周邊一帶,因為前來健行的遊客很多(不知道灰面鵟鷹過境的也很多),請大家務必將車輛停好。
還有,現場會有觀察記錄人員,請不要在灰面鵟鷹出現時,跟他們對話(也不要問他們在做什麼、看到幾隻了),因為他們正忙著記錄數量,要非常專注才不會失誤,空檔大家閒聊則無妨。
至於攜帶的工具,當然是望遠鏡了。如果有高倍率的類單眼,透過錄影的方式記錄是很好的方式,至於拍照,就交給專業人士吧。
用我們的雙眼加上望遠鏡,在現場看到這麼多的猛禽,出現在我們的頭頂上,絕對是非常難忘的經驗,特別是在阿里山、塔塔加的高山地區。想體驗這樣的奇景,請把握難得的機會。
粉絲專頁一次只能分享一段影片,其他影片請參考留言。歡迎按讚分享交流!
#灰面鵟鷹就是灰面鷲
#用望遠鏡觀看效果最好
赤腹鷹過境時間 在 內政部 Facebook 八卦
國慶連假
有什麼鳥事發生?
本月最獨家!恆春天空塞車啦!
每年 9、10 月,#赤腹鷹 及 #灰面鵟鷹
群起過境恆春半島,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台灣野鳥的自然生態
在國慶連假 10/10~10/11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滿州鄉公所、屏東縣野鳥學會、
旅宿業者及當地社區
共同規劃舉辦 #2020琅嶠鷹季 系列活動
地點:滿州鄉滿州國中
時間:10/10 下午12:30~17:10
10/11 下午14:00~17:10
現場均會架設望遠鏡
提供遊客欣賞群鷹盤旋的空中英姿
想和群鷹同行,在天空下野餐嗎?
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來賞鷹!
活動詳情,可至連結查詢:https://www.ktnp.gov.tw/News_Content4.aspx?n=5654361B474B8EFF&sms=BF1954FACE1D31AD&s=9473F4B90BF0E146
#人民管家內政部
#防疫新生活運動
#勤洗手就是愛台灣
#為了你我願意戴口罩
赤腹鷹過境時間 在 鳥類遷徙過冬近600隻赤腹鷹過境虎頭山 - YouTube 的八卦
赤腹鷹過境 |鳥類遷徙過冬近600隻 赤腹鷹過境 虎頭山 赤腹鷹 往南度冬 過境 桃園虎頭山鳥友好興奮[中嘉新聞/北健/龜山報導]時序進入秋冬,北方鳥類也陸續遷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