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端午節啦!
而家請欣賞
#賽龍奪錦😊
《賽龍奪錦》又叫《 #龍舟競渡》,屬「 #廣東音樂」,由 #何柳堂 (1872-1933)創作,是描述 #中國南方 #端午節( #端陽節),#龍舟競渡 的 #熱鬧情況,全曲 #節奏輕快。
樂曲通過描述端午節民間舉行龍舟賽, #勇奪錦標的 #歡騰熱鬧場面,表現了勞動人民 #勇敢、 #豪放、 #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Double Fifth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on of the lunar calendar.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節日。
The Chines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significant holiday celebrated in China, and the one 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s, the other two being the Autumn Moon Festival and Chinese New Year.
在中國,端午節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重大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典故,端午節也是三大重要節慶之一,其他分別為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The origin of this summer festival centers around a scholarly government official named Chu Yuan. He was a good and respected man, but because of the misdeeds of jealous rivals he eventually fell into disfavor in the emperor's court. Unable to regain the respect of the emperor, in his sorrow Chu Yuan threw himself into the Mi Lo River.
而端午節的由來是古代有一位博學多聞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受到一充滿嫉妒的官吏所陷害,從此屈原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而由於無法獲得重視,屈原在憂鬱的情況下投汨羅江自盡。
Because of their admiration for Chu Yuan, the local people living adjacent to the Mi Lo River rushed into their boats to search for him while throwing rice into the waters to appease the river dragons. Although they were unable to find Chu Yuan, their efforts are still commemorated today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由於屈原受到居民的愛戴,大家紛紛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汨羅江中,以平息汨羅江中的龍。雖然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The boat race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re traditional customs to attempts to rescue the patriotic poet Chu Yuan. Chu Yuan drown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277 B.C. Chinese citizens now throw bamboo leaves filled with cooked rice into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ish could eat the rice rather than the hero poet. This later on turned into the custom of eating rice dumplings.
龍舟競賽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當時是為了營救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公元前277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跳入江河中淹死,中國居民將竹葉包滿熟飯丟入水裡。因此,魚可以吃米飯,而不是英雄詩人。這後來也變成了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The celebration is a time for protection from evil and disease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It is done so by different practices such as hanging healthy herbs on the front door, drinking nutritious concoctions, and displaying portraits of evil's nemesis, Chung Kuei. If one manages to stand an egg on it's end at exactly 12:00 noon, the following year will be a lucky one.
在端午節舉行慶祝活動是為了趨吉避凶,祈求整年避免疾病以及邪惡的入侵。與眾不同的做法,每戶人家將草藥掛在門前,並且喝營養的雄黃酒,還有著名的鍾馗畫像,甚至還有一個傳聞,若能在當天中午12點將蛋立起,那麼隔一年他將會是個幸運的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嶺南印象園位於廣州大學城南部,是集觀光、休閒、娛樂、餐飲、購物,體驗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大型綜合性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是博覽嶺南文化、憶記嶺南經典、旅遊度假休閒的最佳去處。經過不斷的升級改造,嶺南印象園的旅遊基礎設施已得到全面的完善,由水鄉小鎮、快樂老家、快樂水鄉、快樂童年、快樂花田...
賽龍奪錦 在 超知識 Facebook 八卦
【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
伍子胥os:我才是主角!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這一天,大家會吃粽子(通常整個星期都會跟粽子度過QQ),也可能會玩立蛋遊戲,有閒的或許會到河邊看龍舟競賽,順路買香包掛著。端午節的樣貌,大致就是以這些活動存在於我們的腦中。然而,「端午節」又是怎麼來的?真的就是屈原投江而已嗎?就讓我們來看看各路的端午節起源傳說吧~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端是開端的意思,又可以叫端陽節、重五節。台灣的客家人會稱端午節為「五月節」,有趣的是,民國建立後,一度將端午節定為「詩人節」,以此來紀念屈原。至於端午節的起源故事,總與名人脫不了關係。最有名的一個,大概是那位名為屈原的老兄了。話說當年,戰國時期楚國有理想、有抱負的貴族屈原,想要改革楚國以對抗強秦,殊不知被其他貴族反對,悶悶不樂的他只好在五月五日跳河自盡。(珍惜生命,請撥打1995)傳說中說楚國人民為了憑弔他,曾划龍舟撈屍,每年還會丟竹筒飯到江中以茲紀念,殊不知屈原竟然託夢表示飯都被魚蝦吃了,請改丟葉子包米。於是乎,「粽子」的原型便誕生了。
另外一個說法是,戰國時期的原「楚國」子弟,伍子胥(沒錯,又跟楚國有關了)。因為殺父之仇投奔吳國(順路一夜白了髮owo),之後滅了楚、伐了越。殊不知吳王夫差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建議趕盡殺絕越國(我絕對不會劇透:越王勾踐後來臥薪嘗膽,最終幹掉吳國成功復仇)。最後伍子胥就被讒言害死,然後在五月五日被投入江中,伍子胥的忌日就成了百姓紀念他的日子。有趣的是,伍子胥的故事是有外傳的!當初伍子胥被丟入江,一名巫師的女兒:曹娥,駕舟於江中想救人,殊不知大浪一來……她自己也送了命,五月五日就此成了紀念這位女孩的日子。
等等,曹娥真的是投江救伍子胥嗎?曹娥的故事有另一個版本,相傳當年曹娥的父親在江中失蹤,曹娥竟然決定投江救父……。你問我曹娥有沒有救到人?
這邊故事有兩個版本,一說她成功找到父親的屍體;另一說是最後,父女的屍體一同浮上來,死狀是相擁而死。(好慘)不論結果如何,曹娥成了孝女代名詞,後人還為她立了碑,這也是端午節由來的傳說之一。
沒想到端午節的起源,竟然這麼多的傳說故事,這些說故事的人簡直就是活在不同的平行世界裡面啊!而且端午節的起源傳說跟伍子胥相關的就佔了三個,但是最廣為人知的居然只有屈原接(ㄕㄡ)收(ㄍㄜ)的那一個。如果我是伍子胥的話,一定是心有不甘,更不要說伍子胥明明就比屈原早生好幾百年了!
其實也不用這麼憤慨,因為關於這些歷史名人的傳說,真實性都還有待考證(畢竟都是傳「說」嘛)。但我們還是可以再其中找到一些共同點,那就是:端午的故事都來自於中國南方。這反映了最有根據的端午節起源。中國古代南方稱為南越,當地部落自古有崇拜龍王、祭祀水神的傳統。他們會將舟做成龍的樣式預防水中蛟龍作亂,並以此在江上拜水神,奉獻米飯給水中龍神,這些祭祀活動,已經可以看出龍舟、粽子習俗的原型。隨時代演進,龍舟漸漸被賦予忠君意味、明清時更成為普遍的競賽。如果說端午節是從地方信仰融合各種意識形態,也是不為過的。
那麼「端午節」是個吉祥的節日嗎?五月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又熱又潮濕,毒蛇害蟲暴增、疾病瘟疫猖獗。古代沒有科學觀念,很自然地把鬼怪跟瘟疫、毒蛇聯想在一塊,因此端午又被稱為「惡日」。菖蒲、艾草其實都是有消毒用途的藥草,但是當時有誰知道甚麼是「消毒」,古代就當這些植物有「避邪」功用,於是這些植物成了五月端午節的必備品。此外,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日」,也跟南越的部落習俗有關。惡日的形象跟剛好發生的惡事,總是會被聯想在一起,屈原、伍子胥的死亡日期正好就是五月五日,一代傳一代,「惡」的聯想也被加深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讀者朋友了解了嗎?看是看完眾多的起源後反而眼花撩亂呢?傳統節日的來源並不單純,當身邊朋友開始吃著粽子時,不妨跟他/她分享這些故事,為接下來要吃整週的粽子增添點歷史風味吧!
參考資料:
曾應楓、陸穗崗編,《賽龍奪錦》。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洪進鋒,《台灣民俗之旅》。武陵出版社,1990年。
福建省民俗學會,《閩臺歲時節日風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
Photo credit: <a href="https://visualhunt.com/author/84c1ad">jeff~</a> on <a
href="https://visualhunt.com/…/80a6ea">VisualHunt.co…/a> / <a
href="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CC BY</a>
#超知識2 #365節日
賽龍奪錦 在 黃耀明 Anthony Wong Facebook 八卦
所以「係人定係鬼」是第N次創作,謝謝3C Music幫大家尋根。
或者有讀者不知,其實達明一派的《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是cover 鄭君綿的《明星之歌》,包括其原曲數人名的概念。《明星之歌》亦非原創,是將三首廣東曲《花間蝶》、《錦城春》、《賽龍奪錦》等湊成一起。
//
劉以達主唱的 〈#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收錄在達明一派89年專輯《#神經》,此曲「原曲」是鄭君綿60年代紅極一時的〈明星之歌〉,而原曲亦非原創,而是將廣東曲〈花間蝶〉、〈錦城春〉、〈賽龍奪錦〉湊成一起。
賽龍奪錦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嶺南印象園位於廣州大學城南部,是集觀光、休閒、娛樂、餐飲、購物,體驗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大型綜合性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是博覽嶺南文化、憶記嶺南經典、旅遊度假休閒的最佳去處。經過不斷的升級改造,嶺南印象園的旅遊基礎設施已得到全面的完善,由水鄉小鎮、快樂老家、快樂水鄉、快樂童年、快樂花田、民俗表演、經典美食、傳統手信等八大板塊形成的景區,使嶺南印象園真正成為傳承嶺南文化的重要平臺。全新大型綜合表演“印象嶺南”結合了雞公欖、賽龍奪錦、客家杯花舞、火木棉傳說、雨打芭蕉等古老嶺南文化故事,以精彩絕倫的雜技和曼妙動人的歌舞演繹和詮釋嶺南文化的精髓和獨特魅力。全新改版的“激情歲月”樣板戲包含了萬泉河水、紅梅贊、保衛黃河等紅色歌舞,紅色年代的女子更有別樣風情。還有“印象珠江”、皮影戲、木偶戲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