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危機,我們必須多管閒事。
#跨界集結反性騷,今天正式集結上路!
在你我身邊,各領域、各職場,性騷擾一直存在,受害者求助無門。
在我特別關注的建築界也沒有例外,幾個月來陸續有建築人勇敢站出來,說出自己見證過、親身體會過的性騷擾經歷。雖然因為職場上的權力不對等,有些人只能透過匿名粉專發聲,但這是一個艱難而珍貴的開端。
今天也正好收到這一期新出版的《 ta台灣建築雜誌》,我撰寫專文提醒建築界應全面正視建築界 #MeToo 問題,杜絕性別傷害,提升性別平等。
性騷擾防治在中央的主管機關為 內政部 ,但主管建築、營建行業的營建署卻是內政部各級組織中,性平落實的末段班。
我進一步調閱資料、檢視建築業執行 #性別主流化 的推動成果,發現營建署明知建築執業者中呈現相當的 #性別失衡 與 #權力不對等(開業女建築師僅佔8%),卻從未進行有關性平培力的輔導措施。甚至,營建署從未調查過各建築/營建公司機構有無依照《性騷擾防治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設立性騷擾申訴管道、防治與懲戒辦法。
而不只公司組織內部,各縣市建築師公會也未達法規要求,進行各項性平工作的宣導與防治。
這些都在在顯示不論由下而上、或是由上而下,不管是前端防治或末端處置,性別平等議題在建築營建領域從未被重視與實踐。
我與 范雲 FAN, Yun合作,今天正式成立
「打造反性騷防線 」,系列講座除了建築領域,將包含體育、政治、社會運動、cosplay、國防、醫療、演藝等不同場次, 賴品妤委員、台灣第一位女性棒球裁判劉柏君和 如果你也聽說 共同發起人 周芷萱 都會共同發聲參與。
而建築產業的「打造反性騷防線 」對談沙龍,即將在十月份登場,希望能揭露建築界現存的性騷擾/性別不友善案例,讓光照進隱晦的角落。
這些積極的發聲、研究,都是因為我希望窮盡所有管道,為性別平等多做一點、為建築界的改革多推一把。
今天宣布 #打造反性騷防線 的記者會上, WOMEN in Architecture Taiwan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許麗玉理事長說:「面對性騷擾,請大家一起多管閒事。」!這包括出聲制止性騷擾行為,也包括在做出自己習以為常的言行前,多思考別人的感受、意識言行舉措是否侵害他人甚至違法。
我很願意多管這樣的閒事。希望大家一起來!
十月份的建築專場,我也會邀請許麗玉理事長、 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籌備會 和建築改革社代表對談,如果你願意加入 #WeAreOne 陣線,歡迎先填寫表單,讓我們為你保留座位
🔗 https://bit.ly/2Gkv1hb
賴柏如開業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田中班比 🇩🇪
「找到了,是小鹿!」隨著德國逐漸解禁,正逢春夏農忙時節的慕尼黑,近郊的農人們也忙著挽袖下田。在《法新社》的這組系列組圖中,當地農人在鋤草前展開了田間搜索,小心確認棲匿在田野中的小鹿,不會因此慘遭農耕機器輾壓傷害。而在鋤草完成後,小鹿們也都隨即野放,好讓鹿媽媽們能與自己的孩子團圓。但在看似農家樂的田園景象背後,疫情過後的德國,其實農業經濟仍因為缺工與乾旱問題,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在經歷了最漫長的春天後,終於在初夏露出緩解的曙光。德國自4月中開始,百工百業逐步復工開業,但農業遭遇的沉重打擊卻恐怕一時難以復甦。
過往承平時期,德國在農忙季節極為仰賴以東歐為主的季節性勞工,單季湧入的人數可達30萬之譜。但受到疫情影響,過去數月以來,國內外的交通封鎖與阻斷,導致德國農業勞動力嚴重缺乏。此時節常見的蘆筍、草莓等農作物,也都難以如期順利採收,更不用說後續其他的作物耕種。
為了填補人力缺口,德國政府在防疫的前提之下,放行允許「空運東歐農工」,試圖緩解農收壓力,但這卻也衍生了其他疑慮與問題。以柏林為例,市政府允許其近郊農夫,在4~5月期間,每月可以包機輸入至多4萬農工。不過因為交通與防疫限制,截至目前也只運入了不到3萬人,遠遠不足以滿足當地需求。
此外,空運費用必須由申請的農民自行承擔、農家得向地方機構登記輸入勞工,並制定呈交衛生防疫計畫、入境者原則上仍須隔離觀察兩周、務農期間必須保持防疫距離並限制外出活動...。輸入外籍農工所需的額外成本,也比以往更為沉重,進而壓縮到了其他支出。像是在巴伐利亞經營的啤酒花田的農夫勃根斯伯格(Florian Bogensberger),光是為了空運23名羅馬尼亞農工,就花了1萬歐元。
更不用說人口跨境流動所挾帶的病毒傳播風險,更是不可輕視的隱憂。這些為了討生活遠赴異鄉的外籍農工,他們的健康與生命,又該如何被照顧保護?是否可能遭遇不對等剝削?農事過後,返家之路的具體細節?也是德國輿論的關切議題。
事實上除了尋求東歐勞工的協助,德國自3月中旬以來,也鼓勵國內失業者還有大學生,以志工或兼職的角色參與農作,但迫於現實而成效不彰。德國聯邦政府也另外研擬了臨時措施,允許沒有工作許可證的難民,在符合特定條件之下,於4月~10月的限定期間,從事農業相關工作。
但即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農業勞動力一一到位,德國不斷惡化中的乾旱危機,卻又讓看天吃飯的農人遭遇了歉收危機。
過去兩年,在全球暖化的極端氣候下,德國連年遭遇了降雨不足的乾旱問題。以2018年為例,該年是德國氣象局自19世紀末開始紀錄降水以來,「最乾的一年」。乾旱導致農業普遍歉收,蔬菜價格飆漲了30%,超過8,000名農夫不得不申請緊急紓困救助。
但2020開年以來,德國光是3、4月降雨量就嚴重不足,萊茵河等重要流域的水位亦不斷下降。德國氣象局的研究員就表示:「如果5月的狀況跟4月一樣糟,那麼今年乾旱嚴重恐怕又要成真。」加上德國是歐盟國家中僅次於法國的大、小麥生產國,乾旱歉收不只對國內農業經濟有重大影響,更可能衝擊整個歐洲的糧食供需鍊。
Photo credit: AFP;(1)~(3)在巴伐利亞田中尋找小鹿斑比;(4)德國西部的草莓田
#TanakaBambi #小鹿斑比 #德國 #農業 #慕尼黑 #勞工 #東歐 #經濟 #乾旱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武漢肺炎 #Germany #fawn # #animal #farm #drought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Überacker, Bayern, Germany
賴柏如開業 在 阿空 Facebook 八卦
「冒風險的是我們,
那麼會嘴砲那你來執刀動手術啊!」
『要資格論是不是?
那你去假扮感染者一個禮拜再來回文。』
***
最近性別圈的朋友們「又」跟醫療圈的戰了起來,起因看來是 羅毓嘉 (Rob Lo Yuchia) 發表了一篇知道 HIV 感染者朋友看牙醫不順利後的一些意見。
(更前面一點的原因則應該是因為賴清德那個可以推論出 #台南市是登革熱的主因 的統計詮釋謬誤)
然後就有一些醫療從業人員在他的文章下發表反對意見,
接著是許多性別圈的朋友們加入戰局,
昨天「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則也發表了幾篇。
基本上那幾篇之中都有很多資料與論述,我就不重複了(敬參後述連結)。
不過還是重申一下我覺得最有力的、幾位朋友說的:
「如果一間診所連 HIV 都防護不了,那你根本就不該開業。」
「拒診是在保護感染者」的說法也很可笑。感染者在就診時「出櫃」,最大的風險恐怕不是藥物交互作用之類的醫療問題,而是隱私被洩漏。
最讓人生氣的,則還是我圖中的這句了。
***
之前覺得最有說服力的對方論述是:
依照標準,不分傳染途徑,凡是有傳染病的患者用過的診療椅,必須淨空24小時。
診所畢竟還是希望能夠讓資源最大化,因此會將感染者挪到最後面看診。
不過這次的論戰中我沒有看到有人主張這個說法(可能只是我沒看到)。
這個說法稍微可以說服我--但也僅是在醫病立場衝突的層次,對於制度的不理想仍然有意見。
更何況感染者們感受到的,其實是「啊遇到B肝、C肝時就沒聽你們說要排到最後,遇到 HIV 時你們就依法行政」的針對性差別待遇。
總地來說,我覺得性別圈的朋友們並不是不知道傳染防護的重要(至少我們沒有反對「要防護」這件事),
而是在抗議那個之所以會演變成「明知道傳染力較低、卻對之有著較高的防衛標準」的心態,背後所隱藏的價值觀。
***
【相關資料】
羅毓嘉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yclou/posts/10214308195921525
潘柏翰評賴清德的愛滋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9659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此次的第一篇:
https://www.facebook.com/2KidsMommy/posts/1742684732703334
疾管局:「謹慎對待每一位患者,均應視為潛在可能感染者,不應只針對確定感染者進行特別處置或防護。」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fo.aspx…
我之前的〈感染者要被送上救護車時,要不要告知救護車人員病情?〉:
https://kong0107.github.io/posts/2017/06/hiv-emt/
「不分傳染途徑,均須淨空24小時」的聽說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a.300702460136…/512309468975343/…
***
喔還有也是一周內的新聞,雖然這不是針對醫療行為:
美國疾管中心:「當愛滋病患服藥接受抗病毒療法,使血液中病毒量…低至儀器檢測不到的狀況下,即可防止在性交時傳染。」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e/new/20170929/1213344/
https://www.cdc.gov/hiv/library/dcl/dcl/092717.html
羅一鈞醫師也做了一些提醒:
https://www.facebook.com/aidssociety/posts/1492348200831731
賴柏如開業 在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賴柏如醫師_向皮膚科醫師致敬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願意成為你最好的陪伴向默默付出的皮膚科醫師致敬. ... <看更多>
賴柏如開業 在 請問中山醫院賴柏如醫生網路掛號PTT推薦- BabyMother 的八卦
看板BabyMother標題請問中山醫院賴柏如醫生網路掛號作者 ... chenichingba08/02 23:17賴醫師要在彰化開業,中山醫的門診時間好像還在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