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臺灣與全球武漢肺炎疫情:給世界的啟示」線上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說
臺北時間5月8日0時,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舉行之「臺灣與全球武漢肺炎疫情:給世界的啟示」(Taiwan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Lessons For The World)線上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說。
這場專題演說是以錄影方式呈現,在演說中我強調臺灣在SARS的經驗後,樹立了「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超前部署」三項防疫原則,並強調「臺灣模式」最關鍵的就是確保民眾能有公開透明之資訊。
我衷心相信,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能幫助全球抗疫,並呼籲世界衛生組織讓臺灣在沒有政治前提下,充分參與世衛的所有會議、機制和活動,讓臺灣卓越的抗疫表現與經驗,分享給全世界。
以下便是我錄影演說的內容,特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早安。首先,感謝胡佛研究所舉辦今天的研討會,我很榮幸應邀參加;在此要特別感謝戴雅門(Larry Diamond)博士。
戴雅門博士是民主研究領域的佼佼者,對臺灣的民主轉型過程知之甚詳。因為臺灣以民主國家之姿對抗全球疫情的經驗,非常值得分享,相信這也是他舉辦今天這場研討會的原因之一。
因為過去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的緣故,個人與美國之間有深厚聯結,這深深影響我的職業生涯。臺灣還有許多公衛官員和專家也都曾在美國受訓或求學,臺美衛生機構與專家間長期以來的密切關係,形成了臺美夥伴關係的重要一環。
截至4月30日,全球有逾320萬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超過22萬例死亡,這場疫情前所未見地打亂生活與工作的步調,全球經濟也遭受重擊。
在全球化世界裡,臺灣也無法倖免,但是,儘管臺灣與病毒發源地近在咫尺,受災程度卻遠低於中國與其他許多國家,這是因為臺灣從2003年SARS疫情汲取了慘痛的教訓,這17年來做足準備,才能妥善因應此次的疫情。
臺灣爆發SARS疫情時,本人擔任衛生署署長,也就是現在的衛生福利部。SARS暴露了臺灣防疫體系上的許多缺失,在疫情趨緩後,我們開始重建防疫系統。
我們重新檢視並修訂《傳染病防治法》及其他相關法規,現在,政府在疫情期間有權指定醫療機構作為應變醫院或隔離醫院,同時實施避免院內感染之措施,包括對住院、門診及急診病患指定不同出入口。另外也制定了傳染病監測與通報的標準程序,並優化邊境檢疫流程。
我們也加強對確診病例接觸者以及來自疫區旅客,進行居家隔離或檢疫,要求相關機關隨時確保充足的緊急醫療物資。對不實疫情資訊可處罰鍰。鑑於SARS經驗,我們深感疾管人員不足,因此招募了更多傳染病專科醫生。
SARS也促使我們成立首批由多項專業合組的防疫團隊,並在衛生署設置「國際合作組」,推動國際公衛合作與資訊分享,讓我們能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系統性地重新打造是為了促進資訊的公開透明及分享,並便於國際合作,這也讓臺灣在17年後的今天得以有所準備因應這次疫情。
臺灣目前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三項主要原則,就是在SARS過後制定的,分別是:「審慎以對」、「迅速應變」及「超前部署」。
第一,審慎以對。
監測新興傳染病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們鄰近中國。去年12月31日,臺灣疾病管制署官員注意到網路一則貼文上有來自中國武漢當局的公告,詳述一種症狀與SARS相似的疑似病例,經審慎考量後,我們即透過「國際衛生條例」(IHR)機制電郵通報世界衛生組織,在武漢此疾病患者們已被隔離治療。
第二,迅速應變。
自12月31日起,我們也針對所有武漢入境旅客進行登機檢疫,並啟動一連串防範措施,隨後疾病管制署也成立專案小組,監控疫情,並派遣兩位專家前往武漢實地訪查。
第三,超前部署。
1月21日在臺發現首例確診案例後,即於同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多項超前措施,展現我們的「全政府」策略,另外也升高邊境管制措施,針對所有入境旅客進行主動監測及健康評估,期能及時發現境外移入病例。3月19日起,所有自外國入境民眾皆須配合居家檢疫14天。若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則須居家隔離14天。結束居家檢疫/隔離者,都須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
此外,周全供應個人防護裝備至為重要。我們在SARS疫情期間,經歷N95口罩短缺。這次,我們知道必須提高口罩產能,並於必要時實施口罩配售制度。現在我們一天已可生產超過1,500萬片,預計提升日產能至2,000萬片。
在所有的措施當中,我要強調臺灣模式最關鍵的就是透明。我國政府在疫情剛爆發時,就盡力確保民眾能有公開透明的資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1月起,每日舉行記者會,由衛生福利部部長及其團隊公開最新確診數據,詳細說明相關防疫措施,好讓媒體可以據以正確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一開始就盡力公開透明,因此建立了威信,並贏得民眾信任,故而維持了社會的穩定,鼓勵人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也降低假訊息的影響。這就產生了一個良性循環:民眾信賴度越高,就會有越多人願意配合,我們也就更能克服這難關。
毫無疑問地,這情形只會發生在政府肯負責任且能回應人民需求的民主社會。我們在思維及實務上的公開透明,恰與自始嚴格箝制疫情資訊的威權中國形成強烈對比。他們企圖以消滅重要科學證據來掩蓋實情,並延遲與國際社會分享資訊,甚至禁止吹哨者揭露中國境內的真實情況。
此次疫情已清楚展現,臺灣和中共模式的最大區別就在透明及誠信。中國共產黨的僵化制度造成政府與人民間的互不信任;而在民主臺灣,信賴在透明開放下自然醞釀而生。
在全球抗疫過程中,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也不該被遺漏,唯有透過密切的資訊分享及合作,才能贏得這場戰役。
臺灣在SARS疫情時,孤立無援,現在又被世界衛生組織排除在外。然而,我們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國家應該獨自面對疫情。國際合作才是對抗全球疫情的唯一途徑。
這次,臺灣模式獲得全球肯定。我們十分樂意和國際社會分享我們的知識、經驗及專業。「臺灣可以幫忙,而且臺灣正在幫忙。」
首先來談一個真朋友,也是重要的合作夥伴─美國。臺灣和美國在因應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夥伴關係。當年SARS疫情爆發時,世界衛生組織拒絕派遣專家來臺,我們被排除在國際因應機制之外。幸好,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協助臺灣,提升我們因應疫情的能力。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臺灣和美國在3月中旬共同發表「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強化多項領域的合作來遏制疫情。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是臺美合作的重要平台。自GCTF於2015年成立以來,臺美攜手強化區域夥伴的能力建構,協助因應印太區域的挑戰,其中一個重點領域就是公共衛生,在GCTF架構下我們舉辦了多場研討會,分享專業知識和最佳做法。一星期前,我們就如何反制防疫假訊息,透過視訊舉辦虛擬研討會,未來幾個月內,也將有更多這樣的研討會。
除了積極分享我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外,臺灣也捐贈美國等世界各國口罩與醫療裝備,以支援第一線醫護。截至4月30日,我們在全球捐贈了1,700萬片口罩,逾350萬片捐贈美國,我們也捐贈熱像體溫顯示儀給友邦。
另外,在臺灣學研界的領頭羊-中央研究院,也分別與歐盟官員以及捷克、土耳其的科學研究機構舉行視訊會議,討論可能的合作。臺灣的醫院也藉由視訊會議與需要幫助的國家分享防疫經驗與科技。
在疫情期間,全球各國必須團結合作克服挑戰。我們將繼續提供口罩、藥物及科技來幫助國際社會。我們堅信,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其他國家如控制不了疫情,我們就永無安全可言。因此,臺灣必須善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防堵疫情的蔓延。
為了全球的團結合作,臺灣不應再被阻絕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共衛生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之外。將臺灣排除於世界衛生組織的系統之外,不僅漠視了臺灣2,300萬人民的權益,這個破口也將讓全球衛生防疫網絡增加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主張,多年來,一直與臺灣的衛生部門保持定期的技術交流。但事實上,臺灣要與世衛專家進行技術性會議,真的是十分困難。2009年至2019年,我們向世衛申請參與187場技術性會議,僅獲准參與57場,被拒率高達7成。缺乏即時資訊的交流將造成全球公衛體系的潛藏風險。
臺灣參與世衛不應該被視為政治議題,而是攸關人民的生活、公衛及人權。由於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以及邦交國的大力積極倡議,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和我們聯繫,以視訊會議交流新型冠狀病毒的資訊。但這樣的片斷式參與,與我們的期待相去甚遠。
我相信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能幫助全球抗疫。我們呼籲世界衛生組織秉持其自許的專業中立立場,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讓臺灣在沒有政治前提下,充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所有會議、機制和活動。
全世界都明白,臺灣模式能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們的故事必須被聽見。臺灣的抗疫表現卓越,藉由經驗分享,我們可以幫助國際社會為下一場疫情做更周密的準備。
沒有人能預料這波疫情何時結束、下波疫情何時爆發。最重要的是,所有國家都必須汲取教訓,像臺灣在2003年SARS之後一樣,採取周全防備措施。
做為全球公衛界負責任的成員,我們將繼續分享臺灣模式,盡力做出貢獻。病毒無國界、無關政治,我們團結就能將之擊退。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應變程序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陳副總統在卸任前
都還是非常稱職的扮演好他的角色
謝謝您!大仁哥!
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Helping
====
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臺灣與全球武漢肺炎疫情:給世界的啟示」線上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說
臺北時間5月8日0時,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舉行之「臺灣與全球武漢肺炎疫情:給世界的啟示」(Taiwan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Lessons For The World)線上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說。
這場專題演說是以錄影方式呈現,在演說中我強調臺灣在SARS的經驗後,樹立了「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超前部署」三項防疫原則,並強調「臺灣模式」最關鍵的就是確保民眾能有公開透明之資訊。
我衷心相信,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能幫助全球抗疫,並呼籲世界衛生組織讓臺灣在沒有政治前提下,充分參與世衛的所有會議、機制和活動,讓臺灣卓越的抗疫表現與經驗,分享給全世界。
以下便是我錄影演說的內容,特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早安。首先,感謝胡佛研究所舉辦今天的研討會,我很榮幸應邀參加;在此要特別感謝戴雅門(Larry Diamond)博士。
戴雅門博士是民主研究領域的佼佼者,對臺灣的民主轉型過程知之甚詳。因為臺灣以民主國家之姿對抗全球疫情的經驗,非常值得分享,相信這也是他舉辦今天這場研討會的原因之一。
因為過去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的緣故,個人與美國之間有深厚聯結,這深深影響我的職業生涯。臺灣還有許多公衛官員和專家也都曾在美國受訓或求學,臺美衛生機構與專家間長期以來的密切關係,形成了臺美夥伴關係的重要一環。
截至4月30日,全球有逾320萬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超過22萬例死亡,這場疫情前所未見地打亂生活與工作的步調,全球經濟也遭受重擊。
在全球化世界裡,臺灣也無法倖免,但是,儘管臺灣與病毒發源地近在咫尺,受災程度卻遠低於中國與其他許多國家,這是因為臺灣從2003年SARS疫情汲取了慘痛的教訓,這17年來做足準備,才能妥善因應此次的疫情。
臺灣爆發SARS疫情時,本人擔任衛生署署長,也就是現在的衛生福利部。SARS暴露了臺灣防疫體系上的許多缺失,在疫情趨緩後,我們開始重建防疫系統。
我們重新檢視並修訂《傳染病防治法》及其他相關法規,現在,政府在疫情期間有權指定醫療機構作為應變醫院或隔離醫院,同時實施避免院內感染之措施,包括對住院、門診及急診病患指定不同出入口。另外也制定了傳染病監測與通報的標準程序,並優化邊境檢疫流程。
我們也加強對確診病例接觸者以及來自疫區旅客,進行居家隔離或檢疫,要求相關機關隨時確保充足的緊急醫療物資。對不實疫情資訊可處罰鍰。鑑於SARS經驗,我們深感疾管人員不足,因此招募了更多傳染病專科醫生。
SARS也促使我們成立首批由多項專業合組的防疫團隊,並在衛生署設置「國際合作組」,推動國際公衛合作與資訊分享,讓我們能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系統性地重新打造是為了促進資訊的公開透明及分享,並便於國際合作,這也讓臺灣在17年後的今天得以有所準備因應這次疫情。
臺灣目前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三項主要原則,就是在SARS過後制定的,分別是:「審慎以對」、「迅速應變」及「超前部署」。
第一,審慎以對。
監測新興傳染病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們鄰近中國。去年12月31日,臺灣疾病管制署官員注意到網路一則貼文上有來自中國武漢當局的公告,詳述一種症狀與SARS相似的疑似病例,經審慎考量後,我們即透過「國際衛生條例」(IHR)機制電郵通報世界衛生組織,在武漢此疾病患者們已被隔離治療。
第二,迅速應變。
自12月31日起,我們也針對所有武漢入境旅客進行登機檢疫,並啟動一連串防範措施,隨後疾病管制署也成立專案小組,監控疫情,並派遣兩位專家前往武漢實地訪查。
第三,超前部署。
1月21日在臺發現首例確診案例後,即於同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多項超前措施,展現我們的「全政府」策略,另外也升高邊境管制措施,針對所有入境旅客進行主動監測及健康評估,期能及時發現境外移入病例。3月19日起,所有自外國入境民眾皆須配合居家檢疫14天。若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則須居家隔離14天。結束居家檢疫/隔離者,都須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
此外,周全供應個人防護裝備至為重要。我們在SARS疫情期間,經歷N95口罩短缺。這次,我們知道必須提高口罩產能,並於必要時實施口罩配售制度。現在我們一天已可生產超過1,500萬片,預計提升日產能至2,000萬片。
在所有的措施當中,我要強調臺灣模式最關鍵的就是透明。我國政府在疫情剛爆發時,就盡力確保民眾能有公開透明的資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1月起,每日舉行記者會,由衛生福利部部長及其團隊公開最新確診數據,詳細說明相關防疫措施,好讓媒體可以據以正確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一開始就盡力公開透明,因此建立了威信,並贏得民眾信任,故而維持了社會的穩定,鼓勵人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也降低假訊息的影響。這就產生了一個良性循環:民眾信賴度越高,就會有越多人願意配合,我們也就更能克服這難關。
毫無疑問地,這情形只會發生在政府肯負責任且能回應人民需求的民主社會。我們在思維及實務上的公開透明,恰與自始嚴格箝制疫情資訊的威權中國形成強烈對比。他們企圖以消滅重要科學證據來掩蓋實情,並延遲與國際社會分享資訊,甚至禁止吹哨者揭露中國境內的真實情況。
此次疫情已清楚展現,臺灣和中共模式的最大區別就在透明及誠信。中國共產黨的僵化制度造成政府與人民間的互不信任;而在民主臺灣,信賴在透明開放下自然醞釀而生。
在全球抗疫過程中,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也不該被遺漏,唯有透過密切的資訊分享及合作,才能贏得這場戰役。
臺灣在SARS疫情時,孤立無援,現在又被世界衛生組織排除在外。然而,我們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國家應該獨自面對疫情。國際合作才是對抗全球疫情的唯一途徑。
這次,臺灣模式獲得全球肯定。我們十分樂意和國際社會分享我們的知識、經驗及專業。「臺灣可以幫忙,而且臺灣正在幫忙。」
首先來談一個真朋友,也是重要的合作夥伴─美國。臺灣和美國在因應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夥伴關係。當年SARS疫情爆發時,世界衛生組織拒絕派遣專家來臺,我們被排除在國際因應機制之外。幸好,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協助臺灣,提升我們因應疫情的能力。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臺灣和美國在3月中旬共同發表「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強化多項領域的合作來遏制疫情。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是臺美合作的重要平台。自GCTF於2015年成立以來,臺美攜手強化區域夥伴的能力建構,協助因應印太區域的挑戰,其中一個重點領域就是公共衛生,在GCTF架構下我們舉辦了多場研討會,分享專業知識和最佳做法。一星期前,我們就如何反制防疫假訊息,透過視訊舉辦虛擬研討會,未來幾個月內,也將有更多這樣的研討會。
除了積極分享我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外,臺灣也捐贈美國等世界各國口罩與醫療裝備,以支援第一線醫護。截至4月30日,我們在全球捐贈了1,700萬片口罩,逾350萬片捐贈美國,我們也捐贈熱像體溫顯示儀給友邦。
另外,在臺灣學研界的領頭羊-中央研究院,也分別與歐盟官員以及捷克、土耳其的科學研究機構舉行視訊會議,討論可能的合作。臺灣的醫院也藉由視訊會議與需要幫助的國家分享防疫經驗與科技。
在疫情期間,全球各國必須團結合作克服挑戰。我們將繼續提供口罩、藥物及科技來幫助國際社會。我們堅信,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其他國家如控制不了疫情,我們就永無安全可言。因此,臺灣必須善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防堵疫情的蔓延。
為了全球的團結合作,臺灣不應再被阻絕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共衛生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之外。將臺灣排除於世界衛生組織的系統之外,不僅漠視了臺灣2,300萬人民的權益,這個破口也將讓全球衛生防疫網絡增加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主張,多年來,一直與臺灣的衛生部門保持定期的技術交流。但事實上,臺灣要與世衛專家進行技術性會議,真的是十分困難。2009年至2019年,我們向世衛申請參與187場技術性會議,僅獲准參與57場,被拒率高達7成。缺乏即時資訊的交流將造成全球公衛體系的潛藏風險。
臺灣參與世衛不應該被視為政治議題,而是攸關人民的生活、公衛及人權。由於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以及邦交國的大力積極倡議,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和我們聯繫,以視訊會議交流新型冠狀病毒的資訊。但這樣的片斷式參與,與我們的期待相去甚遠。
我相信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能幫助全球抗疫。我們呼籲世界衛生組織秉持其自許的專業中立立場,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讓臺灣在沒有政治前提下,充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所有會議、機制和活動。
全世界都明白,臺灣模式能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們的故事必須被聽見。臺灣的抗疫表現卓越,藉由經驗分享,我們可以幫助國際社會為下一場疫情做更周密的準備。
沒有人能預料這波疫情何時結束、下波疫情何時爆發。最重要的是,所有國家都必須汲取教訓,像臺灣在2003年SARS之後一樣,採取周全防備措施。
做為全球公衛界負責任的成員,我們將繼續分享臺灣模式,盡力做出貢獻。病毒無國界、無關政治,我們團結就能將之擊退。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應變程序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高雄經不起二次傷害
#強化工業管線風險控管
#石化業者社會成本應內部化
#工業管線全面退出市區
上星期五前鎮區翠亨北路在未知的狀態下封閉,後來才被媒體拼湊出是工業管線外洩乙烯的緣故,所幸在陳市長及市府同仁努力下未釀成災害,但也顯示出對於工業管線風險控管能力的不足,包括從異味通報出現到確認氣體種類,再到封鎖道路進行緊急應變,整整花了3天的時間。
但除了市府在緊急應變流程未臻完善之外,石化業者將社會成本外部化也是一大主因,扛著創造就業機會與產業需求的大旗,卻排放致癌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造成空氣污染,並且針對穿越市區、易燃性有爆炸風險的工業管線,未善盡監控管理與防災整備的責任,把所有健康風險與氣爆風險丟給高雄市民,這是任何一個高雄市民都無法接受的。
我也在此對工業管線問題的六大面向提出一點想法,包括: #氣體外洩即時定位偵漏、 #風險控管與治理、 #災情即時發布與社區防災演練、 #管線監理檢查費妥適運用、 #全面檢討高雄市工業管線災害防救計畫、 #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希望高雄市政府能徹底落實災前風險控管、檢討緊急應變程序,也期望石化業廠商能扛起應該擔負的企業社會責任。
#氣體外洩即時定位偵漏
整起事件起於從9日接獲異味通報,一開始是由環保局前往檢測,隔天確認氣體樣本為乙烯,但直到第3天才啟動管線安全辦公室(OPS)的緊急應變流程,橫向聯繫不足與危機意識不足表漏無疑。
事實上,國際上的石化大廠多早已裝設「LDS即時洩漏定位監測系統」,能迅速在3-5分鐘以內偵測出洩漏位置並發出警報,但高雄市目前72條工業管線(備註1),卻僅不到10條工業管線有進行加裝,將市民直接暴露在爆炸風險之中。
對此,我希望市府應依《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維護辦法》第十條強制要求管線業者要在2020年10月底前提交的「管線維運計畫」內承諾加裝LDS系統,並在1年內裝設完成,爭取防災的黃金時間,做不到就直接廢管。
#風險控管與治理
這次發生在前鎮區的乙烯外洩事件,屬於工業管線的第3管束,4條乙烯管線的管徑只有4-8吋之間,但另一條穿越鳳山區的第7管束,該條乙烯管線(id114)卻有18吋之寬,這條乙烯管線途經2所國中、7所國小、1間特教學校、2間郵局、捷運橘線鳳山西站、未來的捷運黃線鳥松站(備註2)。
但至今為止,不僅沿線沒有設置告示牌、也未註明管線輸送物質及風險,且管線教育宣導及緊急應變訓練場次嚴重不足,導致許多市民至今仍蒙在鼓裡,而沒有危機意識,另外,市府未對管線沿線區域的異味通報提高警覺,並即時啟動OPS緊急應變流程,更是這次前鎮區從異味通報到封路整整拖了3天的主因。
#災情即時發布與社區防災演練
這次乙烯外洩會引起恐慌的另一項原因,就是市府從當天3點左右確認是乙烯外洩後,卻直到5點多才發布封路的訊息,且未說明封路原因,引起多加揣測,最後甚至是靠媒體的警覺與拼湊才發現竟然是工業管線氣體洩漏,頓時譁然,期望市府記取教訓,未來應搶在第一時間就公開透明,讓市民有所警覺事情的嚴重性並加以迴避。
與災情發布環環相扣的,自然就是社區防災演練,剛剛提到雖然經發局近年有舉辦管線教育宣導及避難演練,但場次不足及社區宣導不足,都導致市民仍未具有危機意識,希望未來市府能持續強化教育宣導,尤其是針對第一線的管線沿線居民,落實所有的災前整備工作。
#管線監理檢查費妥適運用
《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第六條規定廠商每年應繳納「管線監理檢查費」,並在第七條規定應專款專用作為管線監理檢查及防災應變工作,但事實上這項經費的運用成效始終令人質疑。
2014年氣爆發生以後,高雄市政府曾經全面比對圖資清查地下箱涵,避免未來工業管線有穿越箱涵導致氣體洩漏擴散的可能,但令人驚訝的是,去年3月再次發現大寮區的過路暗溝仍有工業管線懸空穿越(備註3),顯見圖資缺漏情形嚴重,清查工作仍不徹底。
未來應妥善運用這筆經費,不只是前鎮區、小港區、林園區需要進行地下工業管線3D建模,包括我剛剛提到穿越鳳山區的中油乙烯管線(id114),甚至是7大管束都應排定時程,依序進行3D建模以完善圖資系統,並藉由建模過程的現地勘查重新確保再無地下箱涵。
#全面檢討高雄市工業管線災害防救計畫
2014年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經濟部2015年便在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核定通過了《工業管線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作為各縣市工業管線相關防災計畫的指引,不到兩個星期後高雄市議會也通過《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2016年更通過《高雄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的「工業管線災害」篇章。
整個章節90頁點出不少當時檢討過的問題,不外乎是定期檢測、清查地下箱涵、管束聯防管理、災前整備與緊急應變措施等,但經過這次事件後,發現4年前的問題多半都再次發生,原因還是在於沒有徹底執行計劃內容,過度輕忽細節的重要性,希望日後高雄市政府可以徹底檢視當初寫好的計劃,該落實的落實,該檢討的檢討,以最慎重的態度來保障市民安全。
#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
最後也是最大的課題,莫過於高雄的產業轉型問題,高雄到底要不要接納石化產業。
我們曾經享受石化業帶來的工作機會與繁榮,卻也在數十年間葬送掉我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高雄市民的平均餘命為六都最低,整整少了台北市5年,而存在爆炸風險的工業管線依舊穿越市中心與住宅區,環伺市區的石化工業區每天排放致癌性的揮發性有毒氣體,而這些都是高雄人的負累。
產業轉型是一項大工程,我期許新市府要有這樣的遠見與魄力,帶領高雄脫離重工業城市的宿命,並逐步落實「#工業管線全面退出市區」,以未來要發展的循環產業園區來說,希望能真正做到副產物循環利用,達到廢氣、廢水零排放,而不是只有半調子,變成另一個無法進行區內循環的工業區。
高雄人沒有必要繼續承受工業管線的爆炸風險,也沒有必要承受額外的健康風險,今天 大社環境守護聯盟 及 地球公民基金會 也前往監察院遞交陳情書,希望經濟部信守27年前的承諾,如期讓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免於石化業空污的荼毒,希望所有高雄人一同為他們打氣,並持續關注此事,我們都是高雄人!
備註1:工業管線主要分為7大管束,總計72條,共計941公里,第七管束穿越鳳山區(18吋管)。
備註2:鳳陽國小、太平國小、明義國中、明義國小、過埤國小、忠孝國小、青年國中、中山國小、登發國小、仁武特殊學校、鳥松郵局、仁雄郵局。
備註3:2019年仍查到工業管線在大寮區有穿越地下箱涵的情形。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應變程序 在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程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 ... 的八卦
法規內容-經濟部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管理程序- 經濟部主管法規...壹、目的. 經濟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遵照資通安全管理法第十四條及資. 通安全維護計畫之規定,建立本部資 ... ... <看更多>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應變程序 在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程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 ... 的八卦
法規內容-經濟部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管理程序- 經濟部主管法規...壹、目的. 經濟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遵照資通安全管理法第十四條及資. 通安全維護計畫之規定,建立本部資 ... ... <看更多>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應變程序 在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與應變- YouTube 的八卦
資通安全事件通報 與 應變.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try restarting you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