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系會查審高中生「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其中也不乏社會組的科系,都會參採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包含設計系、外文系、法律系、政治系、傳播學系…等,請問教育部是否有針對高中端科技領域開設課程的類型等進行盤點?哪些課程是佔科技領域的大宗?根據高中資訊教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 #師資其實仍較匱乏,因此大多都只能開設符合主流的資工系升學需求的#APCS檢定課,非資工系及理主科系也會被參採所謂的科技教育,例如清大藝術與設計系欲結合人工智慧發展科技藝術,台北大學會計系也有相同情況。
▶️虹安認為,高中科技領域淪為APCS培訓班的問題,最大部分可能就是 #需要增加教師的員額,學校沒有那麼多人力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課程,因此學校只能選擇優先開課綱裡的 #加深加廣選修,對此情況教育部掌握多少?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回應:「科技領域一直都不是考科的項目,但卻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在準備資料上不會要求一定要加深加廣,因此校方不能要求學生一定要修學分,它只是培養學生基礎素養。」
▶️對此,虹安自己是出身科技領域,雖很支持教育部推崇大數據、程式設計等相關課程,但是其實對社會組學生來說,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學會APCS、寫程式,可能統計軟體、Excel、金融科技或影音製作等課程對社會組學生來說會更適合,因此希望教育部 #在未來可擴充資訊開課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虹安也發現108課綱將國小的資訊課程刪掉,教育部國教署立場是,各縣市教育局處可根據地方特色,自訂「#課程架構」供學校參考,但只能用「#引導」而非強制,因此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設課程,正面來看是保有學校開課的彈性,但若反面來看,學校可開、可不開,拿掉國小電腦課的話會不會使國小生資訊能力較差、跟不上?國小資訊不列入正式課程,沒有寫課程參考,也沒有能力指標,有沒有可能造成各校程度落差?
▶️虹安認為上了國中後課程銜接也有可能會有困難,根據108課綱官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資料,國中學習內容包含演算法、寫程式、大數據等內容,若A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未開設相關課程,而B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有開設,難免會讓人質疑是否導致有些學生「#輸在起跑點」?而國小老師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資訊素養,所以搞到最後就是,國小的資訊融入教學變成「會用電子白板上課就等於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結果升到高中發現學生根本就不會用Word、Powerpoint,然後資訊教師就會被其他科的老師質疑為什麼高中資訊課不教學生這些資訊能力?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僅表示:「目前已有相關類課綱做銜接準備,速度會加快。」
🔺虹安希望教育部,能 #正視資訊教育第一線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否則就是徒增教師與學生的困擾。
#科技教育
#理性監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
資訊素養指標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八卦
因為工作關係,我在社群軟體上的朋友群組,從年紀比我爸還老的政治前輩,到小我20歲以上的大學生都有。這些群組的內容差別很大,但我也從中發現一些蠻有趣的指標:若某人開始在群組中分享「他並未用到」的保健資訊,那大概就可以判定這人已步入中年;如果他分享的是「他本人沒有在其中」的風景美圖,那大概就代表這人已經算老頭了。
即便是所謂的「長輩圖」,或許都還沒上述兩者有這麼強的「鑑別力」,因為長輩圖主要是美學素養比較差的人在傳的。那分享特價優惠資訊呢?我發現不少年輕人也會這樣做,甚至總在傳假的折價券;而免費的LINE貼圖,則是無分老少都在廣傳。但就是「他並未用到的保健資訊」與「他沒有在其中的風景美圖」,會出現這種劈開「天地」的年齡區隔效果。
為了避免這只是我的一偏之見,我還曾請專業友人去「撈」了幾篇相關的網路數據,所得結果也多半印證我的觀察。我們還發現,會傳「他並未用到的保健資訊」者,甚至還可以抓出43歲這樣的明確數字界線(以上者就會開始大量傳)。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台灣人一超過43歲,身體就會極速變虛?一變老,就會突然熱愛看風景嗎?
資訊素養指標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最近很常被問到這個幾個問題:『擔憂台灣經濟發展遲緩,下一代工作/上升機會減少,這個又何解呢?還是我們可以看的到台灣經濟再起的曙光?』
▌如何看待經濟成長率
所有的成熟經濟體,2%-3% 的成長率是常態。這點在《拚經濟》的書中,有很好的論述。那種 6-10% 的成長,在人類史上,我們說的是全人類歷史喔,只有「戰後復甦」曾經大量可複製地出現過。連我們認為很猛爆的「工業革命」,翻開 200 年前的資料,其實年均成長都只有 1% 左右。
現在你看到的中國崛起、東南亞崛起,其實也是「戰後復甦」的劇本,只是他們戰後因為各種因素,可能文革、可能人為飢荒、可能土地改革失敗、沒有跟上海洋貿易潮流,現在認真開始補課而已。
補課的內容,就是台灣曾經走過的路。農業累積資本、輕工業進口替代、勞力密集加工出口、金融與產業政策引導升級。幾乎都是。
▌台灣沒希望的感覺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台灣這兩年的經濟狀況很好,經濟數據顯示的確如此,基本工資與時薪也都上升了。
媒體以及刻意帶風向者,努力營造一種台灣沒有希望的感覺,偏偏他們很成功。帶風向的人,一部份曾是執政黨,連自己號稱的統計數據提升都做不到,現在別人執政,數據提升了,卻說那是「運氣」,他「無感」。這其實不是討論國家施政走向的方法。
做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衡量一件事情,指標要固定,不然今天用 CRP 看感染嚴重程度,明天改用「體溫」,後天憑「感覺」,這樣怎麼能有結果?
不管是用橫向比較、歷史比較,台灣都在很好的狀態。
要讓一個社會感覺自己很絕望,方法很簡單:講福利比北歐,講上層收入比美國,講成長率比印尼,講國家資源調度比中國,當然怎麼比都是輸的。
反過來說,講稅率比北歐,講中下層人民生活比美國,講絕對收入比印尼,講人權比中國,就會知道其實台灣怎麼看都很不錯,而且平衡。
事實上你拿什麼指標去全世界比,台灣多數都能拿到前段班,很多甚至都是前 20 名的。
Rich/Poor 10% by CIA @ 各國收入均衡列表,台灣收入均衡,世界第 8。(2018)
GDP/capita (nominal) @ Wikipedia,台灣實質人均 GDP,世界第 33。(2018)
▌上升機會減少,怎麼辦呢?
至於「上升機會」,人同此心,每一個階層都在努力地讓自己的孩子上升,大家說要流動,沒有人希望自己孩子向下流動,都想向上,不是嗎?
在自由國家中,大家獲得資訊的機會,因為沒有極權國家的資訊壟斷與訊息不對稱,大家基本差不多,你有網路我也有,我能讀書你也能。所以社經階級越好,取得資訊與應用資訊能力越好。
相對來說,中下階層的困境越發明顯,這也是每個自由且先進的國家都一樣的。同樣有網路,一些人不知道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與資訊,同樣有書,一些人不知道怎麼深度理解並應用,同樣有工作機會,一些人因為生活其他部分的困境,導致無法有效把握。
日本、美國都是這樣,日本開始出現下流老人、貧窮問題的各種書。美國的話,八O、時O出版的書籍,很多都在講這樣的事情。只是過去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思維,讓我們總覺得美國,或其扶植來對抗蘇聯的小老弟日本,一切都是好的。
這就是成熟經濟體的無奈,社會福利、教育普及、網路與基本建設做好,就是政府該做的補強。所以台灣的健保,根本上就是一個社會福利政策,提供全民「健康的安全網」。廣設大學,以及高速普及的網路,也是這個脈絡下的必然。
至於很多人喜歡說的,「中國」早期很多人白手致富,別忘了,很多的起家,建立在與黨合作、黨特許、黨先不抓你,這基本上是利用資訊與機會的不公平而崛起的,不管在俄羅斯或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都有這樣的黑暗故事。戒嚴時的台灣也是,很多行業,「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升」,在一個自由的成熟經濟體中,「防守」比「攻擊」重要,也就是「不犯蠢」。增廣自己的視野,深思表象後的意義,對世界有更開闊的認知,把這樣的能力分享給你的孩子,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然後,他們會有屬於自己的機會,也只有他們自己看得到,能把握住。我們沒辦法下什麼指導棋。就像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把握,能看清楚,能做好每個適合自己的決定。
🚩 父母,是帶孩子「上升」的最佳領航員。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一起變更好|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這幾篇文章也很推薦閱讀唷
➤ 帶著孩子讀紐約時報,步驟、方法與成果分享。
➤ http://bit.ly/2MLtDn6
➤ 去麥當勞吃飯,上臉書發文,也能學到生活素養。
➤ http://bit.ly/31Anrnp
➤ 6 個在旅行中,對孩子的整體能力培養的小技巧。
➤ http://bit.ly/2IyRRQd
「素養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沒有邊界,或者我們應該說,「邊界,是自己定義的」,不是課本學門定義的,不是教學進度定義的,不是課本自修定義的,不是考試範圍定義的。
這樣的引導、整合、輔導,很難要求一次要管 30 個小朋友的學校老師幫忙。即使家教老師,跟孩子的相處時間不夠久,也很難去串起這一切。跟小孩一起生活的我們,是最適合的老師。
《素養教育工作坊》,我們將分享,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你可以怎麼觀察自己的小孩,並做跨領域的引導整合。
🔥 父母,是帶孩子「上升」的最佳領航員。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與孩子互動的必修教養課程
🔥 【報名倒數】帶著孩子,記錄自己的生活。
🔹 2019/11/30(六)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幫小孩架一個。
🔹 透過孩子最真誠的書寫紀錄,也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
🔹 孩子也能透過網路,學會找出最「真確」的事實!
🔹 報名倒數中!
資訊素養指標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啊我們來破解一個千古的大謎題。
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呢,有一種東西叫「謠言」,它跟蟑螂一樣。它可以從恐龍時代,存活到今天;它有很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尤其現在喔,我們大家都用通訊軟體,你一定喔在某些群組裡面,收過一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資訊。更妙的是哦,還有人深信不疑這些資訊,到處轉傳;甚至於徹底執行。
我來跟你分享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一點令人遺憾。我曾經呢,在通訊軟體上面,看過一段很令人感到驚悚的影片。
那個影片呢,是有一隻被燙傷的手,上面有腫漲而且很嚴重的這種水泡。然後呢,整個畫面都很大剌剌的呈現在鏡頭前面。
這影片的內容,其實是在教大家,當我們燙傷的時候,可以先用麵粉覆蓋降溫,這樣的一個急救處理方法。但是我要強調,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
可是呢,就有人相信啊,而且很令人遺憾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在2017年,有一個社會新聞,是這樣喔。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在家裡呢跟兄弟姐妹玩,結果不小心絆倒電熱水壺。這個熱水就往他身上淋下去,造成他全身性嚴重的燒燙傷。
但是那個時候,唯一在場的大人,就是這小男孩的阿公。這阿公喔,看到小男孩痛得哇哇大叫,為了去急救這個小男孩,他卻誤信了這個謠言。
他找出麵粉,把它覆蓋在傷口上面,結果造成什麼?造成小孩送到醫院的時候,反而因為覆蓋了麵粉,造成這個傷口沒辦法散熱,讓傷口變得更嚴重。
他不但沒有減輕小孩子的痛苦,還讓醫生在治療的時候,先把那一層皮先刮掉,二次傷害,才能夠上藥。這不僅讓小孩留下難看的疤痕,而且是讓小孩非常的痛苦,甚至於會有生命危險。
你聽到這邊喔,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遺憾,特別是前一陣子,談到的「假新聞」其實常常會讓人有一種「一聲長嘆」的感覺。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呢,這些跟小強一樣的存在,它是怎麼留在每個人的腦袋裡,而且還會讓我們信以為真、到處去傳播?
這答案其實很簡單,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睡眠者效應」。
根據啊美國一個心理學者,叫庫克博士,他提到「睡眠者效應」這樣的研究,他說在滿足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的,這四個條件的時候,它就很容易發生。
這第一個條件就是,「足以讓人印象深刻或者是在意的消息」。
比如說一個例子喔,經常在辦公室流傳的八卦,像是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他們在談辦公室戀情。
這種聽起來有點神秘、八卦、新鮮,這很容易引起到大家的注意;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是「訊息來自可信度很低的出處」。比如說,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談辦公室戀情這件事情。它的消息來源,其實是一個剛進公司三天的實習生。
你想想看喔才來三天,他能接觸到公司多少真實的層面?所以這個消息其實可不可信,這是我們自己心裡都很明白的。
接下來的第三個條件是什麼?叫做「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消息的原始出處,慢慢的被遺忘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不管辦公室戀情它有沒有傳開、它有沒有發生?當我們日子每天都在過,沒有多久我們很容易去忘記,這個八卦的起頭的那個點,其實是一個來三天的工讀生。
但我們腦子裡面,就留下一個印象,好像A部門的職員,真的跟B部門的主管有在一起這件事。
最後,當第四個條件發生的時候,叫做「下一次又被討論的觸發事件,很快的又發生」。
那這時候就回到剛剛的例子,或許在一個同事聚會的場合裡,有人又聊起A部門的職員,跟B部門的主管,這一個八卦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第一時間,如果沒有任何人明白的說,去做一個澄清。比如說:「他們只是有一個專案在合作而已」。
沒有任何人澄清哦,這時候一個現代版的「三人成虎」,是不是就活生生的上演?
沒有人會再乎這個訊息真不真、可不可靠;但是我們的腦子裡面,就會自然形成是:「他們兩個好像在一起,好像有辦公室戀情發生」。
所以我請你想一想喔,一般有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辦公室戀情,這個是很多組織的忌諱,而且是天條啊,不能觸犯的。
可是這樣的小道消息,一旦傳到公司的大老闆耳裡;大老闆如果追究下來,你覺得有誰會勇敢的拍胸脯,跳出來承認說「這是我造謠的」?我想根本不會有人幹這件事。
於是呢,就像三人成虎一樣。儘管沒有真的有任何一個人,在大街上看見老虎,但是「大街上有老虎」這樣的謠言,就會因為說的人多了,很容易讓別人信以為真。
所以,經過我這樣子步驟性的拆解;你有沒有發現,謠言是怎麼傳開來的?簡單說呢,就是每個人它大概四個步驟,「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再來「以訛傳訛」、「最後還不承認」;這四個因素拼湊起來。
再說一遍,我們「只記得訊息」、而且「習慣性的不求證」、最後我們還成為「以訛傳訛」的人、然後我們接著「不去承認」這一切可能是有問題的。
談到這裡喔,就算你沒有聽過阮玲玉的名言,叫「人言可畏」。你一定也在社會新聞上面,看過那種受到不實的傳聞、言語霸凌而倒致自殺、自殘的這些令人遺憾的事件。
可是當我們回頭來看,一旦看懂了「睡眠者效應」它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就不會被這種流言蜚語影響,但是更重要一點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流言蜚語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其實有必要在乎這件事嗎?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你不喜歡被騙,如果你也討厭被那種錯誤的訊息誤導,做出不適當的判斷和行為。
那麼你要記得一件事,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要花你的力氣去跟別人爭論謠言;倒不如把力氣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關鍵在於「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
你可以做什麼事呢?我想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記得要去查證,不要人云亦云啊,訓練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拒絕成為謠言,或是假消息的傳播者,讓「清楚」成為你的新習慣。
或許啊,你還可以把剛剛說的那四個動作,「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以訛傳訛」、「最後不承認」。
這四個動作變成什麼呢?「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即時更正錯誤」,如果錯誤發生的話。
這不只是一個更好的習慣,而且它更是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指標。
所以呢,如果謠言是無法被消滅的;那麼我們永遠能做的,就是「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發現錯誤的時候,要能夠「及時更正錯誤」。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當我們在面對,這社會訊息的開放,而假消息、謠言也越來越多的時候,都能夠長出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不要再掉入「睡眠者效應」裡面。
謝謝你的收看,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它可以幫助你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我們用回到你的大腦心智運作的一個根本,並且搭配一些實用的工具,讓你成為自己的效率大師。在新的一年裡面,完成你想完成的目標與夢想。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的教室;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資訊素養指標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對孩子來說,每天晚上抬頭就能看到的月亮,絕對是是地球以外讓人最感興趣的星球。
看起來似乎很近的月亮,到底有沒有機會去?又該怎麼去呢?
解開這個謎題,不僅是每個孩子心中閃閃發亮的願望,
也是半世紀前全體人類全力實踐登月任務的初衷!
《科學不思議3:好想去月球》從千奇百怪的創意登月方法開始,寓教於樂帶孩子了解登月的難度,再引領孩子用邏輯分析檢視天文知識、登月條件,利用大拉頁和漫畫清楚又詳細的介紹火箭與太空船的功能,一起和太空人完成登月任務。這本書要帶孩子從夢想出發,重返科技史上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不僅帶孩子學習了解問題、解決問題,並且還要鼓勵孩子在擁有知識基礎後更勇敢做夢!
【各大通路販售中】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760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5506963
【科學不思議】套書(共3冊)75折↘: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5585750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3276712767040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new/basic/2018593020181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7783.html
【科學不思議系列特色】最佳科學素養啟蒙讀物
★ 新鮮觀點X 驚奇知識:從有趣的切入點,讓孩子輕鬆知曉科學知識,學習不枯燥。
★ 探究思考X 歸納分析:帶領孩子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深入探究,學習歸納與分析。
★ 圖像學習X 精美插圖:運用精美細緻的插畫,幫助孩子圖像思考,快速進入科學現場情境。
★ 知識海報 X不思議日報:附贈知識整理海報與名家導讀日報,統整資訊、加深印象。
套書75折優惠中→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5585750
【各界口碑推薦】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胡妙芬|兒童科普作家
陳櫻慧|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講師
傅學海|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
劉亞菲|繪本工作者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影片製作:周映璇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資訊素養指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提升中小學校長的專業素養,中小學校長協會首度與國教院合作,建構校長應涵育的七個專業素養與指標,尤其現在教師意識抬頭,家長更關注教育,經營公共關係,建立互信文化也被納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45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資訊素養指標 在 讓哥告訴你超強學習法《素養導向教學備課的心法與技術》 的八卦
... 溝通表達能力的38堂課 書籍 資訊 書名: 素養 導向教學備課的心法與技術 ... 概要 素養 導向的三個 指標 01:58 - 05:24 CHI 反思與自身經驗的連結05:2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