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世界的孩子教育系列:貧富差距·愛在偏鄉程式
台灣非常多的家長,家境比較好的,把小孩送到雙語學校,或者就是聘請家教,最終把孩子送出國。即使沒有送出國,也想辦法擠進美國學校,擠進歐洲學校。歐洲學校的一個負責人就說,大家對台灣教育信心的崩潰,已經太多這個現象買一個護照進了歐洲學校,你以為你到了歐洲學校,和外國小孩在一起,結果全班都是台灣小孩。
這是台灣的現狀,這些小朋友或者有機會,因為家庭給他們的經濟資助,他們可以在台灣上雙語學校。然後接著,在高中或是大學的時候至美國接受教育。
但其他的小朋友呢?他們是台灣多數的孩子,他們的未來呢?
他們可能永遠的被拋棄在角落裡。台灣有無數的政治問題,政黨不斷的輪替,每天有各種政治議題,過去的、現在的、清算的、奪權的,但是我覺得再也沒有比因為貧富差距所造成的教育資源落差,再也沒有一個政治議題比這個議題更重要。
我們所談的是下一代人,他們所有的希望都會因爲相對貧窮葬送人生,這個國家似乎不打算提供給他們將來發展足夠的機會。
台灣有很多英語流浪老師,可是從中央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局,卻不願意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增加雙語教育,反而不斷的討論要增加其他的地方語言,但是真正重要的雙語教育,這是對孩子們將來發展關鍵性的教育,卻被擱在一邊。
在我們過度講究本土化的狀況下,雙語教育被忽略了。雖然本土化本來沒有錯,可是任何事情只要過度,就會產生偏差。那麼多的流浪英語老師,那麼多的學子,他們需要學習雙語教育,可是他們只好看著有錢人家的小孩,羨慕別人的背影,然後自己呢,或許認真的自學,將來長大,英語可能免不了仍有口音,永遠不如那些比較有錢小孩子們的未來。
第二個是程式教育,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你可能需要很好的其他跨領域的背景,但是你不能夠不學程式設計。可是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裡,並沒有程式設計的課程。在美國小學、在愛爾蘭從5歲開始,在歐盟很多學校,從國中的時候開始,在新加坡高中程式設計是必修課程。
台灣現在列入了國中課綱,可是並沒有準備足夠的師資。那麼什麼學校可以教?當然又是貴族學校,又是有錢人的學校!
所以再也沒有一個議題,比因為貧富差距,有一群小朋友他不必是三級貧戶,他只要是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親是正常的收入,他們就不會得到雙語教育的機會,不會得到程式教育的機會。
所幸台灣有一些企業界,例如趨勢科技,所幸台灣有一些非常有心的人士像成功大蘇文鈺教授,他們願意投注他們自己或企業的力量,他們的員工或者老師帶著他的研究生,到偏鄉地區教授程式教育。
今年1月,這些有心人辦了一個冬令營。過去可以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的都是有錢的小朋友,然後到美國去騎馬,或是到美國去學英文。
如今終於有一個冬令營,專為偏鄉老師及小孩,而且聚焦有趣的程式設計課程。
他們希望拋磚引玉,孩子不該因為家境而限制了他們的基本教育。這是一個國家對下一代最起碼的義務。
====================
文德國小,彰化八卦山之巔。
高湘樺四年級,她和五年級的許羽恩是全校54個孩子中 好感情的"小閨密"。離家四天和其他兩位同學,一塊兒到台南參加科學營。
本來以為湘樺會帶上她所有的好玩玩意兒,沒想到,偏鄉孩子們的行李很單純。
(高湘樺\文德國小學生\)
(最想)去逛老街
(許羽恩\文德國小學生)
我沒去過台南,而且聽說台南很多小吃 我想去吃
(高湘樺母親)
生活上自己要..獨立一點。
不管是透過FB,還是其他通訊軟體,你就會覺得,城鄉差距真的是..還真的蠻大的。
什麼是偏鄉學校?可能是那些不在市區,也不在深山,而是少有企業捐贈和媒體青睞,真正因為教育資源造成城鄉差距的地方
(李政穎\文德國小校長)
其實 (偏鄉)孩子的資質,其實他沒有比一般都市的差
欠缺的只是機會,沒有那個觸動它(機會)的因子。就是說,可能視野可能文化
六個年級只有54個學生的文德國小,全校十多位使命感十足的老師,在這兒推動<流浪犬陪讀>的生命教育,還和<特有生物中心>合作,師生們一起拔山涉水 架設紅外線,甚至拍到瀕臨絕種的石虎蹤跡,讓日本研究單位都為之振奮,但是 對於明年將上路,涉及科學專業的"12年國教科技課綱",老們們坦言,"需要幫助 不是太容易"
1月31號,我們看見台灣科學教育的希望與熱情。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系和PTWA主辦的<設計自造營>,參加的64位國中小學生,都和湘樺一樣 來自台灣的偏鄉,最遠還從澎湖七美而來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
四軸飛行器 要不要帶回家呢 (要)
靈魂人物,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說,來參加的必要條件是「老師要帶自己的學生來台南」。課程的三大主題是老屋音樂盒 飛行船 自走車
課程的設計顯然已經脫離了純寫程式的模式,變成"程式是配角",而主角是"跨領域的學習"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我們不希望程式設計 變成是"學科",我在過溝(教會)那邊上過我程式教育課的學生
應該超過200個,可是目前為止,還留在這個程式設計路上面的大概只剩下7.8個
所以都是程式設計的情況之下,大部分的小孩子一定會在中間會...會掉隊的
我們從沒想過,原來學科學 可以這麼快樂
== 課程1: <老屋音樂盒> ===
教孩子們做"老屋音樂盒",文德國小美術老師李秉軒,帶孩子們先到台南新化老街寫生,1920年代 台灣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李秉軒\文德國小老師)
山頭基本上會有兩種結構喔,有些山頭上面會先有女兒牆,可能像這樣,會做欄杆
,欄杆完之後,它可能再做一個很漂亮的山形牆,再來第二件事情,中間我們剛剛講有幾根柱子?四根,再來是什麼,我們剛剛是不是講中間有個什麼?"飾帶"
(黃子恩\玉里國中學生)
軟體裡面沒有程式是有圖形是可以(切斜邊)的,所以我是用長方形,然後用一個正三角形去切斜邊,要一直不斷的嘗試,雖然在過程中可能會..會很想生氣(笑)
(李秉軒\文德國小老師)
我們的孩子他(如果)失去了手做的能力,他不曉得如果我只有一張紙一枝筆,我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意思,但是你不覺得這好像就少了一點什麼嗎,他少了一點人味
== 課程2: 飛行船 ==
在我們還想像不到"飛行船"最後的成品究竟是什麼時,20年來開發出8000種紙飛機
神奇的讓紙飛機滯空秒數,長達58秒。卓志賢老師先讓孩子們摺紙飛機 進入飛行的世界
(卓志賢老師)
空氣刷到這邊的地方會怎麼樣,啊..它會被它頂上來,但是空氣不甘願 它會被它壓回來,"作用力" 再來呢 "反作用力"
邊笑邊玩邊跌倒孩子們慢慢體會,原來"飛行"整體的重量要輕,還要找出飛行體的重心支點。本來以為很難的空氣動力或流體力學,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 課程3: 自走車 ===
製作自走車,整個地方好像變成"烹飪教室"了。PTWA的老師創意十足的讓孩子們用蘿蔔和地瓜雕出車體造型。孩子們的手有點拙,卻又散發出專注的學習欲望
然後再用塑料PS板加熱 真空成型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不管是 我們這個課程的自走車,或者是真正的無人車,你要從A座標走到B座標,那是個大哉問,那是個大問題。也就是說,它需要的問題 會包含很多工程上面的東西,很多的數學,但是它卻不是以前那個方式就是,你用一個數學公式帶進去,就可以解決的,你必須讓小孩子去體會到一件事情,在課本裡面跟在電腦裡面,你會碰到的問題,跟你實際生活會碰到的問題,這兩個是兩回事,他必須從小建立這個概念。要讓小孩子去"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更重要的,因為當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不是只有"一科",某一個科目可以做得到的
不只是程式教育,結合歷史.建築與音樂,結合了美學.雕塑和飛行動力,並且利用各種偏鄉不可能用到的各式科技工具,蘇文鈺說,這樣的跨領域課程,讓孩子們視野更多元,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學程式很棒,但是Coding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以程式為配角的"跨領域科學課程",可能更解決了108年國高中「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時,師資培訓不及的問題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要讓這個學校產生出來的是 ...可是有多少專家會來教,讓他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上去解決他生活上碰到的問題,這個是比較重要的,而如果你假如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那(程式設計課程)我們可能就沒有欠缺師資的問題了。我們這個老屋課程
老屋課程的講師,本身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他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那一年半前我們在訓練他的時候,我們就是用程式設計師的方式來訓練,就把他嚇跑了。所以我們就跟這個老師,我們就開始來合作,他去解決,他去幫我們設計課程是一個大課程,可是後面需要科技的部分,就我們幫他解決,那我們花多少時間陪這個老師成長,差不多一年多,可是他這個課程一旦設計起來之後,他讓其他的美勞老師,就有信心了啊,因為大家都是美勞老師,你可以做 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不是嗎
(美勞老師也可以教程式),對 "我也可以教程式",可是你教的那些程式,不是讓小孩子以後變成程式設計師的程式,你教的那些程式是讓小孩子能夠完成這個專案的程式就好了
一個城市孩子參加程式夏令營的話,8000元學費跑不掉。蘇文鈺不諱言,讓每個孩子能帶回家的四軸飛行器,成本就1000元,加上每組課程的材料.師資等費用,平均每個孩子,四天成本一萬元。
但PTWA藉著募款全額負擔支出,而南科大產品設計系,更把斥資6000萬元剛蓋好兩年的新系館,館內所有最新的雷切.機器人等軟硬體設備無條件讓孩子們使用
(王文雄\南科大產品設計系主任)
每個人都可以帶一個自己的作品回去,你可以帶一台空拍機回去,你可以帶一台自走車回去,你可以帶一個老屋鬧鐘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我覺得最可貴的,其實是讓學生可以知道,所謂的軟硬體中間的關係是什麼,我這麼辛苦學的程式,我以後可以怎麼用它
無私的大人們打造出一個環境,讓自信心和資訊獲尋較低的偏鄉孩子,也能和城市孩子們一樣,在不斷的嘗試錯誤中學習,因為不管做壞多少次,材料總是足夠。
他們相信,當孩子們不怕做錯時,成長和爆發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同時也有5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戴晨志 Facebook 八卦
昨天我分享兒子 Frank Tai 的文章,提到~~在求助於別人時,可以參考「富蘭克林效應」,讓別人願意、樂意來幫助我們,也能成為好朋友……
其實,Frank一直是個主動的孩子。
他在唸建國中學二年級時,就曾主動聯繫陽明大學研究所的教授,勇敢前往請教。
教授看到他積極學習的熱情與態度,就答應他,每週可以到陽明大學腦神經研究所實驗室,參與學習、實驗。
到了建中三年級,兒子前往陽明大學實驗室的次數,也增多了。他經常在建中下課後,搭捷運到北投的陽明大學做實驗;直到半夜,才獨自搭捷運末班車, 回到新店家裏。
事實上,兒子也曾經主動聯繫、欲請教台大與交大的教授,但都被拒絕了……
被拒絕時,當然心裡會有點難過,但Frank總是收拾難過的心情,再接再厲。
後來,Frank考上台大資訊工程系,但他想唸腦神經科學;奈何台灣的大學,沒有腦神經科學系。
於是,兒子就休學,也主動跟陽明大學研究所的教授再聯繫,該教授也願意聘用他,擔任實驗室的助理。
也因兒子有在「陽明大學研究所實驗室、前後二年的資歷、與實驗成果」,後來,他幸運的拿到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全額獎學金,省下四年約20萬美金的學費。
其實,兒子在美國,獎學金需要主動爭取,實習的機會,也需要主動爭取。
在大三暑假之前,兒子又主動和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的教授(見下圖)聯絡,希望能到該校實驗室學習;
教授被兒子的積極與盛情感動,也提供兒子參與該校實驗室實習的機會,更提供兒子「三個月免費的紐約住宿」。
這三個月的「愛因斯坦醫學院實驗室」的實習參與,讓兒子大開眼界、收穫甚多;而接納他的教授(非他原本校),兒子到前一陣子,還都與他保持聯繫、見面。
機會,都是自己主動爭取來的。
你不主動,誰會為你主動?
你不積極,誰會為你積極?
你不爭取,誰會為你爭取?
去年,新冠病毒肆虐,在美國唸書的兒子,不得已回到台北。但,他仍不願浪費時間,也積極、主動與素昧平生的清華大學教授聯繫;後來,該教授安排兒子到新竹清華大學產學合作的公司,實習、上班,前後半年。
兒子到新竹清華大學旁租屋,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則上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網路線上課程。
如今,兒子美國大學畢業,暫回到台灣,也已申請到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博士班全額獎學金……
真的,
「凡事主動爭取」,是讓自己勇往直前的不二法門。
「勇敢、不怕被拒絕」,是成功的必要特質。
「我們都要~~不要放手,直到夢想到手!」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直播台灣來的MIT學生在Media Lab創意作品。
MIT創設Media Lab讓Art 和Science 結合,每年預算7000萬美元,沒有一堂課教授從頭講到尾,而是創意的激盪及辯論。
允許犯錯,要求不同,不以追求當代最賺錢的職業為目標:而是創新、創新、創新。
這裡偶爾有台灣波士頓文化中心的人和他們互動,但是大陸企業家馬雲、潘石屹⋯⋯甚至外交決策官員崔天凱都曾經拜訪。
Michael(林家樑,畢業於逢甲建築系),他在這𥚃已經十年,是這裡的靈魂人物,他和電腦科學、人工智慧的同學打造無人自行車。
鄭昭仁成長於東港,12歲來美國,大學入學Berkeley ,在MIT也已十年。他的專長是智慧城市、交通規劃。
Cindy高新綠是個女孩,台大資訊工程系畢業,她更著迷如何把資訊工程和時尚結合,尤其電路刺青,她的作品上了法國Vogue 雜誌、CNN。
李務𤋮2002年台大電機系畢業,同時修音樂系課程,來MIT七年得到博士學位,目前已經創業,年底他的音樂遊戲,即將上市!太迷人。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常常會提醒很多朋友,要小心那些跟我們互動的人,當他在使用一些名詞,或標籤的時候,有沒有「玩弄定義」這樣的嫌疑?
特別是我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的教學裡面,會用很多的方法來讓大家去辨識,我們怎麼樣去聽出,別人正在「玩弄定義」?
打個比方喔,如果你現在是準備要升大學的考生,有三個科系讓你選,你的成績都可以進去,你會比較容易選擇哪一個科系呢?
一個科系叫做「無機材料工程系」,一個科系叫做「化工陶瓷系」,而另外一個科系,叫做「窯業工程系」。
所謂的「窯業」喔,就是那個我們燒窯的那個「窯」啊,就是做陶器、瓷器的那個「窯」啊;「窯業工程系」。
所以呢,再說一遍三個科系,第一個叫做「無機材料工程系」,第二個叫做「化工陶瓷系」,第三個叫做「窯業工程系」,你會選哪一個呢?
在這邊呢,我必須要告訴你,不管你選哪一個科系,它都是同一個科系!這在韓國的「首爾大學」,在1983年設立了「無機材料工程系」。
然而這個科系,其實不是在1983年成立的;因為它的前身,就是直接從「窯業工程系」改名過來的。
但是當「窯業工程系」,改成「無機材料工程系」的時候,這時候很明顯的改變,就是大家對於這個科系的評價,好了非常非常的多;甚至於,影響了這個科系的入學成績!
然而,剛剛你還有聽到「化工陶瓷系」!事實上「窯業工程」,就是在做「化工陶瓷」。
而「無機材料工程」,事實上它是相對於「有機」的相對詞,叫做「無機」;因為你燒窯啊、燒陶瓷啊,這些東西它就是一個無機材料嘛!
所以呢你會發現喔,有時候詞彙的選用,或者是命名的改變,它真的會在本質上改變很多事情。
就像是美國的「國防部」,它原本的名字是「Department of War」,直接翻譯叫做「戰爭部」。但是呢,現在改名為「Department of Defense」,直接翻譯就叫做「防禦部」。
在它的名字,還叫做「戰爭部」之前;事實上,大家都會覺得這個部門,就是一個主動發動攻擊、主動發動戰爭的存在。
但是當他們把名字,改成「防禦部」之後,大家對於他們的形象投射,就會比較正面,就會覺得他們的存在,其實是為了「防衛」,而不是為了「攻擊」。
但是事實上,不管是「Department of War」,還是「Department of Defense」,它都是同樣的,都叫做「美國國防部」啊!
所以呢,談到這裡我想喔,我們學會怎麼樣判斷訊息跟思考,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為呢,在這世界上喔,有太多人、太多的機會,會運用這種「掉包問題」啊、「調包定義」啊…的這種方式,來誘導我們的認知。
那當然了!如果換成你自己,你因為選用詞彙的改變,讓你活得更積極、更快樂、更有智慧,那當然這是一個好事!
只是當我們在聽別人的訊息的時候,你有沒有具備一個敏感度,就是超越他使用的詞彙,或者是他使用詞彙的順序;直接回到他想告訴我們事情的「本質」,去做思考?
就像是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哦,有一個人呢,問神父說:「我可以在祈禱的時候抽煙嗎?」
這神父就說:「怎麼可以!祈禱你就要專心祈禱啊,這是你跟上帝的一個神聖時刻,你怎麼可以在祈禱的時候抽煙呢?」
結果過了幾天,這個年輕人又去問神父,這一次他的問法是這樣子喔;他問神父說:「神父請問一下,我可以在抽煙的時候祈禱嗎?」
神父聽完之後就很開心,他就說:「祈禱哦!這個是你跟上帝交流的時刻;不管你在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善用各種機會,跟上帝好好的在一起。所以呢,你在抽煙的時候祈禱,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你冷靜下來想一想,這一個年輕人在問的,就是「他可不可以一邊抽煙、一邊祈禱」,或「一邊祈禱、一邊抽煙」不是嗎?
可是當問法改變、順序做了一個置換之後,似乎定義和他的詮釋跟結果,也被調包了啊!然而這樣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到處都是。
所以我常常說喔,千萬不要去怪別人為什麼那麼狡詐,而我們都必須要負起自己的責任,叫做學會怎麼樣思考跟判斷,不是嗎?
當然了,如果你想要進一步學習,怎麼樣思考跟判斷的話;我鼓勵你可以參與我的實體課程,特別像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
下一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是在明年的3月6號,在你聽到這個訊息的同時,這一門課的名額,應該也只剩下一半了。
所以呢,雖然是明年3月份的時間,距離現在還有好幾個月;但也正因為「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期盼你能夠好好的安排,及早報名、把握機會。
希望我們能夠透過學習,長出思考跟判斷的能力,真正的為自己的人生,負起應該有的責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剛剛提到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相關的課程資訊跟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希望我能夠在明年3月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sing Yi),簡稱 IVE(TY),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島的分校,前身為香港科技學院(青衣)。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是各間專業教育學院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分校,校園內建學生宿舍,並有游泳池、健身中心及射箭場等設施。校園的建築物由巴馬丹拿設計,曾獲得1994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1999年,青衣科技學院與柴灣科技學院及七間工業學院合併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並成為轄下的青衣分校。香港科技學院(青衣)於1993年成立,提供原先由兩間前理工學院(今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課程。青衣分校開辦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全日制、日間部分時間給假調訓制及夜間制課程,包括文憑、高級文憑、高級證書及衙接學士課程等。
青衣分校設有以下5個學系及1個教學部門:
• 汽車工程系(AE)[1]
• 工商管理系(BA)
• 建造工程系(CN)
• 工程系(ENG)
• 資訊科技系(IT)
• 語文中心(LC)
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由於面積較大所以擁有較多戶外空間。校舍設有賀維雅學習資源中心、體育館、衣帽櫃、標準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健身室和飯堂等。青衣分校建有一座多層學生宿舍,於2016年啟用,可供THEi及IVE學生申請入住。全校有無線WiFi網絡覆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的全日制及兼讀制學生,如所報讀的課程超過六個月,都可使用青衣分校提供的康樂設施。
•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高科院」) 於2012年由職業訓練局(VTC)成立,致力開辦創新獨特的學位課程,涵蓋香港的優勢產業,配合社會及業界對人才培訓的需求。高科院課程以專業為本,與行業建立緊密聯繫,在制定課程綱領時,廣納業界意見。學院學習與實踐並重的教學方針,鼓勵學生應用專科知識及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所有課程均著重本地及海外機構實習,讓學生掌握實務的工作經驗。
• 高科院的獨特之處亦見於我們對通識教育的重視,運用此高等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增進學生專科以外的知識。大部分院校選擇把通識課程集中於第一學年,而高科院把通識課程分佈於各個修讀年期,以深化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為加強學生溝通能力的語文學習課程,與學生的修讀學科融會,提升語文學習的實務性及趣味。而受資助的海外學習體驗,更可擴闊學生的視野。
• 高科院致力發展的方針,正配合香港特別行玫區政府最近對職業專才教育的大力推動,亦響應於2014年6月成立的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的主要目標。因此,高科院的七個課程獲納入旨在為行業提供適切人才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為各受資助院校中提供最多課程選擇,讓學生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JUPAS) 報讀。我們所有的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部分課程更獲本地及海外專業團體的認可。
• 於短短數年,高科院成功建立成為一所提供獨特及專業為本課程的定位,回應本地人才培訓的需求,為社會提供適切的人才。
• 簡而言之,高科院提供專業、實務為本的課程,培育幹練人才。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淡江資工Andriod程式開發第2天上課
前面課程很輕鬆得讓大家能快速建置ANDROID開發環境,
並全盤有系統的學習ANDROID開發流程:
1.如何建立專案
2.如何設計界面,IDE工具使用與XML檔案的修改
3.如何輕鬆撰寫程式的流程:1.宣告 2.連結 3.傾聽 4.執行
有條不紊的設計程式,讓設計程式變成一種樂趣。
並隨時講解 ECLIPSE設計工具的使用秘笈,讓開發程式更有效率。
之後也將融入 TQC+Android2行動裝置開發證照,
除了讓學習更有目標,也能在未來就業求職得到更大的支持,
目前TQC+Android2行動裝置開發證照已與宏達電等大廠簽訂人力合約,
屆時能使找工作更順利。
並期望能在之後的課程輔導學生取得證照,
已目前對智慧型手機開發工程式的供不應求的情形來看,
學會Android並取得證照,要找到相關工作應不成問題。
教的 Google Andriod 程式開發課程,感覺還蠻有成就感的,
應淡江大學資工系邀請,教大學生Google Andriod 程式開發課程,
將會融入Andriod證照,讓學生學完也能考到證照。
吳老師 100/8/2
01_複習SAMPLE06_03ACTIVITY切換
02_TQC+ANDROID證照考試說明
03_SAMPLE06_04_BUNDLE物件使用
04_常用元件介紹TEXTVIEW與資源檔使用
05_常用元件介紹TEXTVIEW常用屬性設定
06_增加文字放大縮小功能
07_更改文字顏色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TQC plus,TQC+,Google Andriod,淡江大學,資訊工程系,湜憶,吳清輝老師,程式開發,線上教學,e化創新,雲端計算,吳老師提供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材料系課程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八卦
Posted on 2022 年2 月17 日 By imobile01comPosted in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Tagged 台科大研究所錄取名單, 台科材料排名, ... ... <看更多>
資訊工程系課程 在 資工系學什麼?我適合嗎?學歷重要嗎?都在寫程式?畢業生 ... 的八卦
在 資工 正夯的現在,應該很多要進入 資工系 的學生,或是想轉到 資工 的人都會 ... 我會先大概介紹一下我上過的 課程 ,然後會稍微講一下我個人的看法以及意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