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齊柏林的叮嚀:面對台灣土地真相,你看到了嗎?】
面對921這樣的世紀震災,「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可以做些什麼?
齊柏林導演於921後立即安排飛行,拍攝他所看見的。同個高度與角度,25年來不間斷的拍攝,無論從歷史地理、自然復原、人力重建,或是人為破壞,都有著深廣的紀錄。基金會從齊導三十萬張空拍影像中,挑選十組921震災前後的對照樣貌,邀請十位專家學者分析論述,並編輯成冊,提供大家深切省思。
基金會同時邀請六位專家學者於【來自齊柏林的叮嚀—921世紀震災廿週年的省思與期許】論談中,共同對掌有執政權的政府提出呼籲,並對未來提出建議,為下一代的長治久安找到出路。
・論壇計畫主持人 黃榮村董事長
921當為一面鏡子,反映出台灣天候與地理環境的危機,社會與政治一直存在的困境。921同為火炬點燃人心,全民大規模正面向上的力量,開啟台灣志工元年與台灣社區營造元年。我們須從921的救災與重建經驗中,學到經驗交給下一代。
・李鴻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須認清台灣位於地震帶,加上氣候變遷,容易引起複合式災難。過去對「如何打造友善水環境的韌性智慧城市」、「用工程建設手段之外非工程手段來解決未來城市問題」提出建議,但台灣最須成立一個防災總署,專責處理各種災害問題,而不是分散在各部會,導致被制度綁架,無法實際執行。
・賀陳旦/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大自然力量非常大,破壞後的復育需大量時間,人類的參與一定要節制。政府應該輔導用限量來發展品牌,用優化代替爭量。921過後基金會的餘款結餘45億元,應要有更積極的作法,如運用科技做更好的預防,讓災防更立體多元,取代事後的撫卹發放。
・詹順貴/本全律師事務所律師
過去的工程一直相信人定勝天,但所謂的人定勝天只看到看到工程永續......其實從來沒有永續工程,真正的永續工程應該是在人的心裡。而環保政策、國土保育與經濟,不一定就是對立衝突,政策上可以更宏觀的角度,客觀面對,務實規畫。
・邱銘源 春雷環境學社副執行長
解決問題之前,必須先承認問題存在:日益加劇的水(雨量)、土(地震)、風(颱風),加上人類無限制的開發與超限利用,清境農場繼續違法使用,滿山產業道路為的只是不當開發果園......身為環境NGO志工與紀錄片導演 、更是齊導的好友兼工作夥伴,希望齊導的叮嚀,能喚起大眾省思。
・吳明慧 志工藥師
身為921志工,看到每人抱著「我能做些什麼」的民間力量,但也看到支援物資與人力到了,無法即時援助的無奈。要建置24小時災害應變指揮中心與設備完善的收容中心,整合民間慈善救助單位,暢通災民身心靈健康聯絡管道。而媒體的災後報導,更希望能提振士氣、心理重建,不是二度傷害。
・盧思岳 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長
看見災難很簡單,看見災難背後的原因比較困難,看見之後能展開行動就更難能可貴。政府重建力量有限,需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災禍如何轉化,關鍵在改變「人」面對災難、面對自然的態度,居民從「社區災後重建」到「社區總體營造」的學習和實踐,讓重建過程比重建成果更值得珍惜。
「我們今天在大自然上面在環境上面,所做的任何行為,只要是違反自然法則的,其實大自然有一天,會連本帶利的把你要回來。」齊柏林導演的的叮嚀,不只在921地震或八八風災,更是在真真切切生存的每一天;希望您能聽到,做出改變。
【來自齊柏林的叮嚀—面對台灣土地真相,我們準備好了嗎?】921世紀震災廿週年的省思與期許論壇 全程實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lbvlBSz5c
【來自齊柏林的叮嚀|921世紀震災廿週年的省思與期許】
更多文章 https://www.chipolin.org/news/news_all.php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laIDb85Z0&t=11s
【齊柏林空間】同步展示921相關資訊
週一~五 10:00~18:00(週二休館)|週六、日 10:00~19:00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得忌利士洋行後棟-輸入品倉庫)
(02)2629-1996
【齊柏林公益快閃店 一號店】以「921大地震廿週年」為主題,全台第一個以為主的公益快閃店
2019年9月6日(五)~2019年9月30日(一) 12:00-21:00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4號(公益,免費入場)
公民論壇:
〔第一場:齊柏林起飛後的我們 / 盧建彰 〕(已舉辦)
時間|2019年9月14日(六) 14:30-16:00
〔第二場:來自天空的叮嚀 / 邱銘源 〕
時間|2019年9月28(六)14:30-16:00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8270831041303494390
💖感謝 志工 洪桂香、吳伯欽、陳茱麗、陳淑君、彭淑靜 、廖溫清、(依姓氏筆畫排序)以及何建毅(專業攝影)
資訊工程系出路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八卦
🎉狂賀~109年師鐸獎名單出爐
【曾經的叛逆少年,用 #寫程式 翻轉偏鄉孩童的命運 】
#幫每個孩子成為適合的自己
#坎坷教學路 #有你們真幸福❤️
師鐸獎昨日出爐,榜上有名的還有成大資工系教授 #蘇文鈺 。當很多人在幫偏鄉、小校找亮點時,很少人像他一樣,親自深入8個縣市、20多所國中小,將 #程式教育 結合學校特色量身訂做課程。這樣馬不停蹄燃燒自己,只為了幫更多孩子找到出路...⬇️⬇️cplink.co/5k5hIrhB
👨💻【2020師鐸獎-賴香君】青草湖畔遊學趣 乘獨木舟學海洋教育
>>cplink.co/uSMVtZ10
👨💻【2020師鐸獎-吳寶嘉】香草護校,廣興國小用文青小農課程改寫宿命>>cplink.co/YPRqWbVy
👨💻【2020師鐸獎-施信源】童年課外書只有字典,一步一腳印實踐偏鄉夢>>cplink.co/bXqEKDbr
資訊工程系出路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八卦
【#技職好出路:把興趣磨成精】
陳任曜從國中開始玩電腦遊戲,過程中激發興趣,
大學選擇念資訊電子,讓自己的最愛與所學完美接軌。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2020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公布! https://bit.ly/38lJGTd
🤜 【365天的陪伴】訂遠見一年,再贈一年 https://bit.ly/2WIFIiQ
#遠見雜誌 #7月號
===========================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資訊工程系出路 在 資工: 畢業後的技能需求是? -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我真的不曉得資工系出來能做什麼,業界需要的人才,跟學校培養的好像落差很大。 ... 或許是因為出路太多,選擇太多,我迷失了方向。 ... <看更多>
資訊工程系出路 在 資訊工程和電機工程的未來出路? - Mobile01 的八卦
資訊工程 和電機工程的未來出路? - 小弟的姪子今年高職畢業~要升大學即將面臨四技選科系的問題目前想讀夜間部的科系1.資訊工程系2.電機工程系想請問就 ... ... <看更多>
資訊工程系出路 在 Re: [請益] 資工的文憑和出路-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甚至我還很期待 大二會學到哪些不同的程式語言
^^^^^^^^^^^^^^^^^^^^^^^^^^^^^^^^^^^^^^^^^^^
首先
我想恭喜你 我想你是一個適合讀資工的人
讀資工的人 可以很粗略的分成三種人
1.程式狂熱份子 IOI Level - 極少數 但在112~114總是有一些這種人
2.不排斥 但也非真心喜歡寫程式 - 不少人
3.很討厭寫程式 未來沒有打算靠寫程式混飯吃 - 一般人認為
讀112~114 cs的人 肯定都很會寫程式…事實上完全不然
第三種人在112大學部卻是出奇的多…
: 但是爸媽要我想想 畢業後的文憑
: 一定是台清交成比較吃香
真心和你說
讀112~114 116 雖然窄聽之下好像差很多 但事實上找工作的時候
讀cs的人在意的是作品、在意的是競賽 你有寫過什麼專案
熟悉什麼樣的開發環境 Linux Freebsd embedded system...
甚至是對於不同作業系統之間的porting是否熟悉
在資工的領域裡 作品是遠大於學歷的…
: 難不成真的要念完四年
: 然後拿一張 文科學校發的理工科畢業證書去找工作?
: (被酸到沒話講...)
: 所以我的問題是:
: (1)我念完四年如果要考其他學校的研究所
: 跟其他直接考原本學校研究所的學生比起來 會很吃虧嗎?
1.如果是推甄 很抱歉 我可以明白的和你說
112~114都有很重的保護主義 對於原本學校的保障名額會出乎你意料的多
尤其是112 大概50%左右的同學都可以正取或是備取上112的cs或ee相關的科系…
: (2)資工系未來的出路會比電機、機械窄很多嗎?
真奇怪 這年頭讀資工的大學生為什麼總是會覺得出路窄?
你有機會可以上104去查查看找資訊工程相關的職缺
不過我還是要再和你說一次
資工是一個很重實力的領域 程式是最基本的能力
如果你讀資工只是會修修電腦 裝裝作業系統 那不叫作能力
充其量比較像是在講你的休閒技能罷了
資工的精華在於對於程式語言的架構
程式語言百百款 而且每年推陳出新 c c++ java c# ...
但為什麼有做過大型專案的 Programmer總是能順利找到工作?
因為一個資訊系統真正困難的地方叫作 "系統架構規劃設計"
當顧客提出需求 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怎麼把各式各樣的需求
用程式來實作
很多人都在問 我以前學這麼多物件導向的概念到底在做什麼?
講白一點 就是為了將來資訊系統的延伸彈性
什麼叫作彈性 當你在呼叫一個function的時候
你不直接把程式的功能寫死在主程式裡面 而是透過公用函數的方式
把常用而且重要的功能寫在公用函數裡 而主程式裡呼叫的是你包過之後的函數
當今天客戶需求又更改 說要改用別種的方式來實作功能
如果你是一個有能力的programmer 已經預先用比較有彈性的寫法來實作
對於客戶百變的需求 你不需要更改主程式裡的任一行 只需要把
公用函數裡的實作細節更改就可以了~
舉這個這麼長的例子
到底是為了什麼? 就是想和你說 你最需要擔心的就是你的能力夠不夠
能不能在大學的剩下幾年裡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programmer
講白一點
多的是112 113 114 cs 研究所畢業 卻程式概念一片鬆散的…
: (3)某個研究所學長說 資工系畢業後到職場上
: 文憑的有效期限只有兩年 有這種事嗎?
我講白一點 如果你抱著大學四年學的東西 或是研究所兩年學的東西
足以讓你一輩子都不必再學新的程式語言、新的作業環境、新的開發工具
那你的有效期限應該連兩年都沒有…
: 之前很怕 要是真的轉過去 不知道要怎麼跟找好的室友溝通
: 現在又覺得自己好膚淺 沒有聽爸媽的話
: 才會來這邊發文
: 肯請高人指點迷津 m(_ _)m
真心建議你
好好的多看一些書 多練習解題程式 加強的是寫程式的邏輯
如果要問我什麼能力可以讓你的文憑一輩子不失效
我想我會回答你的就是寫程式的 sense
有的人 不管學什麼程式語言都很快上手 並非他花特別多時間看語法
而是因為他對於程式的概念很清楚 程式語言就只是一種新的工具
邏輯清晰的情況下寫什麼功能都只是 piece of cake
至於讀什麼學校
我想你這個人會做什麼? 可以做什麼? 懂得做什麼? 是遠比學校更重要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