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概大家都在家裡防疫不能出門,所以有些人的情緒不太好,留言的時候非常情緒化,生活不能正常過、不能出門去玩耍沒有人開心,但是自己的情緒不好就這樣到處轟,只能說跟平時的修養有很大的關係。
有人叫我寫寫教育文章就好,不要談政治的,我很想說:「我愛寫什麼寫什麼,不想看的就不要看,如果我只能寫別人愛看的文章,那我還是神老師嗎?我的文章還值得看嗎?」
每個人寫出來的文字跟生長背景、教育、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會因為別人的想法跟自己不一樣就留言砲轟、要求別人不要寫,怎麼不把自己的手機關起來或是一邊咒罵一邊用力把這個粉絲頁封鎖就好?
還有質問我:「把妹妹送進一般班級,不就是找同事麻煩?強迫別人承受妳的母愛?」小孩要進普通班、資源班、特教班....都不是我自己能夠獨裁的,需要經過老師、特教老師、治療師、醫師評估後至鑑輔會去討論決定。我們該做的鑑定、評估、復健全部都做了,也接受所有的安排建議,一年級開始接受資源班特教服務時,我沒提出任何要求,只拜託老師不要放棄她、不要討厭她。
妹妹有沒有造成同事的麻煩我不知道,但是我從來不覺得特殊的孩子進到我的班級是麻煩。
孩子安排在我的班上,就是我不能推辭的責任和義務,遇到比妹妹更嚴重、更辛苦的個案,我沒有嫌棄任何一個孩子,找最適合的方式讓生病的孩子跟我們一起同行、盡全力保護每個孩子、用各種方法讓孩子融入群體、協助弱勢家長得到資源的協助....在教育現場有太多老師跟資源班、輔導老師、科任老師們一起努力來幫助孩子。
很多朋友的回覆很棒:「即使不了解特殊教育的體制,但凡有一些同理心的人都不會這樣質問一個媽媽!」「不能用自己的偏見和無知來毀滅別人長久以來的努力。」還有一位朋友回覆的是,「其實這樣的留言,就是我們日常會遇到的惡意....」
還有人說對我失望透頂,長期追蹤我,認同我的想法,我竟然寫了支持政府防疫的文章!!追蹤我我就得寫你開心的文章?那說喜歡我要不要長得跟你一樣?這是什麼情緒勒索?只因為我的一個立場不一樣就能失望透頂,那只能說揮手祝福不用再見。
文章公開就該受公評?這是我的粉絲頁,我寫的就是我所想的、我做的。很歡迎理性的溝通討論、建議和同溫層的取暖、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我們互相尊重,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動動手指封鎖我,沒有人應該接受惡意挑釁和批評謾罵。
有好幾位朋友建議我把這些惡意留言刪除,我不想刪,看到這樣無知的留言和大家給她的憤怒,我會提醒自己看到跟我立場不一樣的PO文和想法,我在留言時要有禮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跟我不一樣的人、不要像她只用自己狹小的井口來窺天。
這幾天最焦慮的應該是我家的貓,原本白天家裡都沒人的,趁我們不在可以到處睡,但是大家都在家,他們桌子不能上、櫃子不能跳、每個人閒來無事順手就把貓咪抓來刷刷毛、抱一抱...
昨天問了一個問題,貓咪就立刻躺成這樣,是聖杯呀!!看到這一幕心情都好了起來!每個看到這張照片的人都能許願,期待和願望都能實現!!
資源班鑑定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正視特教巡迴教師困境
#疑似生不計入師生比嚴重失真
#資源班與巡迴輔導班應設定師生比上限
先前我們曾提到,特殊教育在各縣市的需求、資源落差相當大,特別是在人數少無法成班或地區資源較少的學校,可能難以聘請專任的特教老師。
因此,「巡迴輔導」的特教服務就非常重要。
所謂的特教巡迴輔導,是由特教老師到家中或各個學校,服務有特教需求的學生,並且,需要與教保服務人員、普通班教師、校方人員團隊合作,提供諮詢服務、特教課程、學習困難的學科輔導等資源,讓身心障礙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品質,協助孩子適應普通班的環境及學校生活。
不過,近來我們陸續收到一線巡迴老師的反映,由於巡迴教師的服務,是以學校為劃分單位,並無訂定上限服務人數,目前學前巡迴輔導的師生比,甚至高達 1 : 30 以上,案量已明顯超載。
以實際狀況來說,一個巡迴老師要跨多間學校、巡迴範圍過大,自己開車車程就可能需要花到 40 分鐘以上,但每周卻僅酌減 1 節課為交通時間,期間的交通費,甚至還是以公車票價計算。
此外,一線人員也反映,特教師生比嚴重失真的原因之一,在於「疑似生」不計入服務案量。
有些學生可能存在隱性障礙,第一次鑑定先被定義為「疑似生」,通常等一年後重新鑑定。實務上,為了讓孩子盡早獲得支持,特教老師仍會提供特教服務;但是,目前許多縣市不計入疑似生,或是服務 2 位疑似生才等同 1 位特教生,明顯不合理。
針對以上困境,今天我在教文委員會向教育部長 潘文忠 反映,其實 2009 年《特殊教育法》修法時通過的附帶決議,早已指出「資源班」與「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國中以上每班學生人數應為 24 人,國小每班學生人數應為 16 人,學前每班應為 10 人。
依相關辦法換算師生比,也就是國中以上每班 1:8,國小每班 1:8 ,學前每班 1:5。
但是,修法至今 11 年,卻都沒有落實。
因此,在質詢中,我也要求教育部,中央應該遵行這項附帶決議,規劃出具體的改善措施,以及中長程的策進作為,並實質挹注資源給地方,包含以下事項:
✔️ 盤點現行各級學校特教教師「編制員額人數」與「實際聘用人數」,並補齊正式編制員額。
✔️ 盤點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其計算應包含疑似生,並應修正相關辦法、設定每班學生人數上限,提出各教育階段應逐年增加專任特教教師的進程。
對於我們的要求,潘部長已承諾會配合辦理,並且,會在未來 2 個月內提出說明。
我們希望,教育部及國教署能夠誠實面對特教師生比嚴重失真的現實問題,這是 11 年來,中央慣以「地方自治權限」為由,放任不作為的結果,不僅導致一線巡迴老師及特教老師疲於奔命,更重重傷害了特教生的受教權益。
資源班鑑定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很多特殊生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被貼上標籤,在入學或新編班的時候不願意跟老師說太多,還有些家長會拒絕學校幫忙評估或特教的服務。
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在一個班級裡面,有些孩子需要服藥,有些孩子成績很差,有些孩子行動不便,有些孩子每一節課都被老師提醒,有些孩子家貧需要協助,有些孩子就像我家女兒一樣怎麼也學不會、沒辦法完成任何一項作業….我們不說,孩子們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說清楚,同學之間的猜測、排擠、厭惡、口耳相傳最恐怖。
當標籤不夠清楚,當標籤的貼法不對,當看待標籤的人想法錯誤時,造成的傷害豈是我們能夠承受的?孩子就是有特殊身分,但是很努力,也很辛苦,法律賦予他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受教權,我一直認為既然孩子身上的標籤緊緊黏著,撕也撕不掉,那我們就把標籤貼清楚、貼大張一點,我們一定要極力捍衛孩子的受教權,雖然孩子有身心障礙手冊,但是他的受教權不能被任意剝奪。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去剝奪孩子的任何權利。
標籤,一直都在。
既然要一起相處兩年,很多事情閃躲不了,就該用正確的態度把話講清楚,在一個班級裡都是同班的兄弟和姊妹,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可是說的態度、面對這孩子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老師主導的風向球,該怎樣引導其他孩子們去面對別人的不同,是重要的關鍵。
該如何讓同學們同理處境特殊或是身心特殊的孩子?
在課堂上我常常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找了許多的特教影片讓孩子了解,我們體驗過跟自閉的孩子一樣用力甩手大叫,我讓孩子們回想躺在病床上生病的感受,我們思考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躁,我們嘗試過身體不便的痛苦,常常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做機會教育。
那天去演講時主任跟我分享,他們學校有一個孩子轉入,很明顯的是自閉症的孩子,但是家長堅持不去做鑑定、不想給孩子身心障礙手冊,想要透過自己的陪伴和教育讓他好起來,家長拒絕所有的評估和諮商,也拒絕讓孩子上所有的課程,我聽了覺得很遺憾,沒有這張身心障礙手冊,孩子得接受跟一般孩子一樣的要求和課業,對這孩子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這孩子應該需要很多專業的治療和教育。
沒有適合的標籤,這孩子求學路上所受的困境更加艱鉅
等這孩子畢業,上國中時無法安置、無法享有各種適當的安排和課程。接到這孩子的老師也很無助,孩子沒有透過特殊生的安置會議來安排適合的老師,沒有心理準備會接到這麼嚴重的孩子,這老師的班上已經排了幾位特殊生,這孩子在班上的狀況連連,讓他措手不及、分身乏術,沒有資源班的協助,這孩子在教室的學習也幾乎是0。
當孩子沒有身心障礙手冊,他身上就沒有標籤嗎?
當孩子的障礙一定需要協助時,刻意的隱瞞就會造成誤解,該有的權益會被任意剝奪,他需要的資源就會無法安排,孩子的能力和成績的期待就會被誤判,讓孩子在學習中陷入困境,受到許多的責難和不適當的要求。如果家長沒有陪讀,可能無法了解孩子在學校受到的困境,孩子得自己去面對所有的狀況。
面對特殊的孩子,我很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協助
我雖然在國小已經第21年,但是很多類別的孩子都只有接過一個,很多時候需要專業治療師和資源班老師、心理師的協助,還得透過跟家長不斷溝通、找方法,才能慢慢找到對待每個孩子適合的方法,所以我很期望家長對我能坦白,能夠給我很多的協助,讓我能接到這個孩子時迅速的了解孩子的狀況,可以縮短跟孩子的磨合期,也減少孩子融入班級的痛苦。
只要有孩子要面臨入學或編班的家長,我都會告訴他們,找時間跟要接班的老師好好談一談,讓老師提早知道孩子的狀況,可以及早規劃孩子需要的資源和安排。
在我女兒身上的標籤,從出生就緊緊地貼在她身上,是讓身邊的人對她有多一點的包容,是提供她努力向前的一些資源,是提醒我們陪她用緩慢的速度前進,是強迫我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
讓需要協助的孩子,有最好的照顧、教育看待標籤的人,讓他們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這些辛苦的孩子。
這是妹妹畫的點點,我很清楚五年級的她畫出來的圖跟不上大家的發展,但是我真心欣賞她畫出來的每一張畫,很愛她畫出來的每一個笑容。
資源班鑑定 在 原來資優生也是特殊生?原來資優生也念資源班?大家 ... - YouTube 的八卦
原來資優生也念 資源班 ?大家不知道的資優生!|特殊教育《歡迎訂閱妮莎mama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AeuZkDvEAFVwcKl7KduEQ《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