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老婆參加了一位好友的婚禮,因為塞車晚到位置接近滿座,只能被安排跟一群不認識的人坐在同一桌,同桌上有一位大哥帶著老婆跟看起來大約兩歲多的小孩,很熱情的招呼著每一個人,雖然不認識,但感覺應該是個熱心腸的好好先生
但讓我傻眼的是,這大哥從頭到尾都在提他的事業多有成就、人脈有多廣,酒酣耳熱之後,還到處炫耀認識什麼議員、立委,反觀他老婆,從第一道菜上桌到桌上已經菜色如雲時,碗還是乾淨的,因為他的小孩似乎被現場人聲鼎沸的聲音嚇到,一直在哭,我看這位媽媽一下從包包拿出熱水瓶、奶粉跟奶瓶出來泡奶,一下又抱著小孩餵奶,一下又拿玩具出來哄他。
但她的老公卻完全沒有要幫忙的意思,還在旁邊不耐地說:「是不會先抱出去哄嗎?一直哭很吵也。」
媽媽表情非常無奈的起身之後,讓我驚訝的是,她竟然身懷六甲!!!
我實在看不下去跟那位大哥說:「大哥,大嫂懷孕還是不要久站吧,加上又抱著小孩實在太辛苦了啦,這抱小孩的苦力活,還是讓我們男人來幹吧。」
但大哥似乎聽不出我的意思,還驕傲地說: 「不用擔心啦,我老婆力氣很大啦 ,你看她這麼大隻〝漢草這麼好〞,而且她的工作就是顧小孩啊,家庭主婦不顧小孩那我娶她幹嘛?哈哈哈。」說完又將桌上的杯子拿起來,邀請大家一起喝
我聽完皺了皺眉頭,應該沒人喜歡自己的老公在外人面前,形容自己大隻跟漢草好吧? 我用手頂了一下坐在我旁邊的老婆,眼神示意希望她跟著那位媽媽出去,我老婆馬上很有默契地說: 「老公,我先去上個廁所喔,有好吃的菜要幫我多夾一點在碗裡跟盤子喔,我回來要裝滿滿喔。」
我笑著說: 「好啦,你快去。」 我老婆說完便往門外走去
大哥看到我老婆離開,還開玩笑的說:「小老弟,你老婆漂亮又會打扮,應該很年輕喔,跟我那個妝也畫不好,衣服也不會穿,身材還這麼大隻的老婆比起來,真的差太多了。」
我敷衍著笑了笑,邊夾著菜到老婆碗裡,邊看著手上這位大哥給的名片,滿滿主管的頭銜,但只要想到他對老婆的態度,說實在的,我不相信他有多成功,就算旁人覺得他做人成功事業有成,但如果連最基本的尊重老婆都不懂 ,甚至還在外人面前習慣貶低自己的老婆嘲笑對方,那根本就不懂怎麼〝做人〞。
【而通常在外沒什麼成就的男人,都不懂尊重兩個字】,不懂尊重他人,自然也不懂尊重自己的妻子,在外混得不好,一回家就想〝裝大爺〞,以掩飾自己內心的〝不足或自卑〞。
真正有本事、事業也成功的男人,都深知〝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因為就是善於利用這兩個字,也才會讓他們有今天的成功。即便多少因為在外的成就或身分地位,導致他們在家可能略顯了大男人了一點,但在尊重太太這件事情上,他們始終不會忘。因為他們能有今天的功成名就,是因為背後一直有個默默支持著自己,打理好家裡一切的太太。
我很多以前的朋友,現在見面聚餐時常會誇獎我說:「兄弟,你真的厲害,現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真心佩服。」
但我都笑笑把手比向我老婆說:「最大功臣是那位小姐。」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因為沒有我老婆在後面的全力支援,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往前衝,老實說 ,〝我什麼都不是〞。
所以當我有多餘的能力甚至跑在比較前面的時候,我不會去嫌棄我的隊友怎麼老是跟不上,也不會抱怨我的隊友為何要拖累我,更不會去計較我的隊友,怎麼可以共享我的資源,因為沒有她一開始的全力支援跟犧牲,根本不會有現在的我。
我要做的很簡單,要嘛就是拉著她一起走,不然就是停下來,等等她。【不要自己走快了,就想把人家丟下或是嫌棄對方。】
大多男人都既矛盾又貪心,一邊希望自己的老婆能把家裡打點好、把小孩照顧好、把公婆安奈好,一邊又希望她們漂亮,還要有能力、有工作、有收入。但我就問你們一句話:「你們又願意拿出多少的時間或金錢,協助或支援一下為了你犧牲這麼多的太太?」
無後援情況之下,要你必須全職24小時照顧著小孩,還要完成以上那些事情時,你能辦得到嗎?」 我先說,我辦不到。
婚姻關係,並不是只是互相利用、合作,等到對方沒利用價值、跟不上自己,甚至幫助不了自己時,就想拋棄對方嫌棄人家。真正的伴侶關係是:「不管我走到了多前面、站到了多高的地方,站在我旁邊的只會是我的老婆。」
我所有的榮耀跟成就,都來自於對方背後的犧牲跟付出,沒有她當初一肩將我背上的重擔扛起,拍著我肩膀的說:「老公,你先往前衝,後面有我在時,我們能跑這麼快? 我們能跑這麼輕鬆?」
【我們或許連跑…都跑不動。】
口罩嫂 曾樂兒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粒方不插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
資源共享意思 在 張欣欣 Facebook 八卦
前天, 小學派位結果公布.
有些雙非家長子女, 獲入讀名校.
入名校, 已令人又羨又恨;
而部分你們, 聲稱大家都是黃皮膚, 來香港只是共享經濟成果.
有些話, 想向你們說說.
首先, 香港學位都是很有限的,
尤其是本區學位, 更是不少人夢寐以求.
內地的同胞們, 一個唔該, 一步跨區, 便佔了本地的學位.
害得我們有些父母, 子女被迫分到其他校網;
甚至怕了你們, 索性搬到其他地方居住!
可是啊, 你們只看到自己, 一旦分不到北區學位, 便怨我們對你們不公.
試問, 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其實港人很大方, 如果有剩餘的, 我們真不計較與你們共享.
然而, 學位啊, 住屋啊, 床位啊…… 對我們都是很不足的.
你們偏要和我們爭奪短缺的資源, 卻還大言不慚說是來共享?
其次, 你們很多時都劍指名校.
因此, 不惜花費千萬在本港名校網置業, 以提高勝算.
可是, 所謂名校, 實在是港人的心血結晶.
名校都是或教會或團體, 憑香港人歷經不少時間, 花費無數代人千錘百鍊而成的.
名校網內的住宅, 渴求甚殷, 價錢自然水漲船高, 但又何礙你們進駐?
結果, 這些精華學額, 便陸續落在你們手中, 令港人望門興歎.
其實, 想深一層, 這些學校也未必是你們那杯茶.
名校名校, 大都有點風骨, 不會教太多歌頌黃河紅衛兵的東西.
而且學生都常用WHATSAPP及FACEBOOK, 較少用微信WECHAT的,
可能與你們有溝通障礙.
最後, 想說說, 人要曾經作出貢獻, 之後才能 ‘分享’ 成果.
香港有今天, 是全仗港人數十年的努力, 一點一滴積聚而成的.
可是啊, 你們對香港仍未有絲毫貢獻之際, 便要充分享用這地方的成果了.
這不叫分享, 這其實叫分薄, 甚至是掠奪!
我是教中文的, 如果貴子弟想明白多些字詞意思, 請來參加我的補習班!
其實, 說錯字詞又有什麼打緊, 更重要的是行徑反映出的道德意識:
哪裡有好東西, 便到哪裡去 ‘共享’ .
言為心聲.
這正是掠奪者遊牧者的心態.
以後, 請不要自欺欺人, 說什麼要和我們共享經濟了!
那麼喜歡共享的話, 你們不是有條東江水嗎,
又為什麼要收我們錢?
也是咫尺之近的, 又何不與我們共享?
資源共享意思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經濟委員會的開頭,先給大家一點小小的族語教學。
我:Nga'ayho ,kaka Sufin(日安您好,廖委員前輩!,附註:kaka是兄長的意思,Sufin是廖委員的族名)
廖國棟委員:Nga’ay ho!(日安!)
我:Aray!(感謝您!)
【台灣產業經濟 需要超前部署】
本週經濟委員會進行:「未來如何進行台灣產業振興復甦超前部署,避免經濟陷入通縮困境」報告。
我想先聊聊最近所觀察到的國際情勢,歸功於防堵疫情的「超前部署」,台灣是目前防治疫情做最好的國家,隨著疫情漸漸穩定下來,經濟紓困期過後,也開始要進入「經濟振興期」。我們也要開始思考,在防疫「超前部署」創造好成績情勢下,我們的經濟不僅要「振興」、產業也應該要有「超前部署」的思維,擴大我們此次防疫的優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
其中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新聞。今年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之後,日本做了一件事情,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4月多時,宣佈出資2435億日圓,約22億美元,折合台幣約670多億,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不只是日本,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從2019年1月台灣開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但那時間點沒有武漢肺炎,是國家的政策本來就要做的,但在武漢肺炎發生以後,美國日本開始要求企業要回來,這部分等於是加碼補助。所謂加碼補助的部分,我們不能說我們已經有了。是不能能有什麼辦法,讓廠商能加速回來。
希望經濟部可以盡速協助企業廠商加速撤離中國。尤其是台商製造是中國生產、銷往中國的企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有困難的部份,希望經濟部可以去了解企業的困難癥結點在哪裡,一起共同想辦法。
加速台商回流台灣「再投資」,是一件好事,但在此我想要提醒四件事情:
A.要加強勞動條件和環保的審查
B.資金必須限制投資在實業而不是虛業(尤其是不能流入房地產炒樓);
C.兼顧區域平衡,不能又重蹈過去中國國民黨重北輕南的思維;
D.加強青創和新創的投資,尤其是照顧到年輕人。
讓企業回流所創造的經濟成長,都能夠讓全民共享;並且加速台灣的經濟轉型!
另外,關於後武漢肺炎時代的新經濟模式,我們應思考,台灣有什麼優勢可以發展的?比如生物科技、公衛專業。日前有專家指出,疫情之後很可能會改變人類社會的流動模式,邁入「後武漢肺炎時代」,包括改變人類消費的模式。例如說,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時間和距離,所以最近「遠距醫療」、「遠距教學」就成了流行;另外像是下降實體貨幣帶來的病毒擴散,所以行動支付可能是「後武漢肺炎時代」的交易工具;另外人工智慧機器人處理危險髒汙的工作;例如像是在宅經濟,線上影音平台、電商、等等,也都是已成為趨勢。
我們隔壁有個鄰國,南韓。每次巨大外來衝擊發生時,就是南韓發展特定產業擊垮對手的契機,金融海嘯時的DRAM正是如此。經濟振興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經濟振興」而已,我們要透過此次的防疫贏在起跑點的優勢,擴大利基。一樣透過經濟的「超前部署」,我們能夠再一次創造台灣的榮耀。
經濟部除了吸引台商回流和再投資外,也必須務實面對國內既有的眾多低階、高耗能、高汙染、不具長遠競爭力,卻又分享不少水、電、土地、勞工等有限資源的企業。如果我們經濟部已經有列出欲發展的關鍵產業,應優先補助給這些關鍵的產業廠商。
資源共享意思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評價
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但是近期讓我最驚豔,也帶給我許多朋友們數不禁的娛樂的作品,當然就是《心靈共感》,
該怎麼開始形容這遊戲?
我是說,你看看它的外表就會忍不住被吸引了吧?
這個看起來像是嗑了迷幻藥,全身上下都在告訴你「玩我」的封面,
每次有人第一次來我的工作室時,第一個好奇的桌遊幾乎都是它。
而你一打開來,看到的就是一個幾乎像是玩具,卻又同時像是個魔術戲法的東西,
它一拿起來,插在盒子上,不需要任何設置就能拿出來玩了,
這令人目不轉睛的設計,幾乎像是在炫技,一擺出來,馬上就能讓人眼睛一亮。
這就是所謂真正高明的派對遊戲,連人都還沒開始玩的時候就已經炒熱氣氛了,
這個輪盤是什麼? 這個指針是做什麼用的?
「我馬上就會跟你們解釋了」你笑著回答。
啊,多麼美妙的感受
但是,這遊戲到底怎麼玩?
非常好的問題,現在,容我用我今天剛出的遊玩影片其中的規則說明。
下一款要來介紹的,就是《推理事件簿》,
我知道,看起來不太像是你平常認知的聖誕交換禮物桌遊,
但是,相信我,如果你要送一個真的收到會開心的禮物,沒有人會不喜歡這個桌遊。
推理事件簿,是一個打開就能玩,完全不需要看規則的遊戲。
我是說真的,不是「規則很簡單」,是完全不需要看規則。
因為這個遊戲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搭配app進行的遊戲,
你在遊戲過程中,就是到各個地點,盤查各個看起來心懷鬼胎的人物以及目擊證人,
蒐集線索,去詢問專家,來尋找出任何破解案見的蛛絲馬跡。
而你是怎麼做這些事? 拿著你的手機,掃這些卡片的QR Code。
它甚至還有提供一個教學關卡,在玩完之後,你就能馬上毫無障礙地進行這個遊戲了,
我會推薦《推理事件簿》的原因就是因為故事性,
相信各位應該很少遇到不喜歡懸疑推理故事的人,而在這個桌遊之中,
你就能自己真正扮演警探,去逐漸將這些案件的拼圖逐漸拼湊出來。
而這些案件,我得說,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像許多你可能玩過有推理元素的電玩,
這遊戲是真的要用上你聯想以及觀察的技巧,才能知道要拿什麼線索去問什麼人,
要跟誰打聽某人的蹤跡。
而你看到什麼線索,就請其他玩家幫你把那一張線索卡拿起來,掃一下就好了,
看到這個機制,你可能會想「那為什麼這是一個桌遊? 幹嘛不做成遊戲就好了」
但是關鍵就在於,這也許是到目前為止將電子內容與桌上遊戲融合得最好的內容,
因為這些線索以及地點和人物,全都是擺在桌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圖片以及文字,
你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連結或是做筆記。
當你心中有一個理論,就先去找一個人,再掃一下你想問的線索或是人物就好了。
嘿,這位...看起來一副就是很可疑的中年男子,
請問你對於這個繩子有什麼看法?
「這個...說來話長,這是我的個人癖好,你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
而說實話,這遊戲的故事有時候可說是流於D俗,甚至是B級片等級,
有時候更是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影響遊戲體驗的缺陷,
有時候甚至還讓它更讓人沉浸於其中,也加快了節奏以及整體的刺激程度。
其中充滿各種八點檔的荒唐故事以及案件,每破完一個劇本都讓人覺得「貴圈真亂」,
但是這正是這個遊戲的吸引人之處,
在聖誕節那天,打開這盒遊戲,大家一起推理這些離奇又好笑的案件,
互相丟出各自荒唐的推論,
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遊戲。
而之後更是有更多劇本擴充,跨足不同時代,從50年代的黑色電影到80年代的怪奇物語都有
更重要的是,有時候你懶得找其他人玩,這個遊戲當然也可以單人遊玩。
《推理事件簿》,非常推薦。
現在,你可能在想「嘿! 那如果我想要在我們的聖誕派對上喝酒,
然後在ㄎㄧㄤ掉的情況下玩遊戲,那要玩什麼?」
噢,孩子,讓我跟你推薦一個完美的遊戲。
見見《高塔神廟》,這個遊戲,實際上的體積超小,一個夾鏈袋就能帶出去玩,
我們上次去台南玩的時候就是在民宿拍了這個遊戲的影片。
為什麼我會說超適合邊喝酒邊玩?
因為,這遊戲是所謂的「技巧型遊戲」,也就是那些考驗你手眼協調的桌遊,
在這個合作遊戲之中,玩家們的共同目標是要把這個高塔建到指定的層數,
最少三層,最多...沒有上限,這我等一下再來解釋。
每一回合,你就是要抽一張藍圖牌,並且依照上面的指示來放柱子,
有一些可能是要你放兩根,有些可能是要你把兩根下層的柱子移到上層。
關鍵是,你只能把柱子放在相同顏色的格子之中,所以這並不是一個讓你隨便亂放的遊戲,
而每次把一層的格子都填滿之後,你就必須要加一個樓層板塊,
如果你覺得這放下去絕對很不穩的話,可以擴建地基,但是這樣的話就要加一張樓層牌,
意思就是說,你們的目標,從建造三層變成了建造四層。
而如果你無法達成藍圖的指定目標,或是不想答層的話,一樣要加上樓層目標。
所以,這遊戲就是各種你和你隊友自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上個回合放的柱子以及樓層板塊,下個回合才發現,
啊,完蛋了,我現在面前的柱子組合根本放不上去。
所以這不只是一個比誰的手比較不抖的遊戲,其中還有一些規劃以及策略,
而藍圖牌還有分簡單、中等、困難,因為每種難度都是有限的,
所以你沒辦法一直選擇簡單了藍圖來蓋,要在情況不怎麼危急的時候挑戰一下困難藍圖。
那你知道這遊戲更困難的地方是什麼嗎? 你不只要建到指定的樓層數,
你還要把柱子全部用完,或是把樓層板塊全部蓋完,或是把藍圖全部用完,
才能結束遊戲。
所以即使你已經建到了指定的層數,還是要戰戰兢兢地把這個搖搖欲墜的高塔蓋得更高,
因此,這是個不斷的掙扎,我到底要勉強試圖達成這個藍圖,
還是放棄,把它加到樓層牌堆?
有時候,在你規畫得好的話,你甚至能夠把這個高塔建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我之前就有看過有人在蓋到七層的情況下贏得遊戲。
那想像一下,在一群人黃湯下肚,已經有點神智不清的情況下玩這個遊戲,
想像一下每個人都掙扎著拿著柱子,費盡吃奶的力氣不要把這個高塔弄倒,
結果還是不小心因為自己之前放的板塊不太平衡,結果,整座高塔,就這樣傾頹。
多麼美妙的一瞬間,即使輸了,所有人都還是共享那爆炸性的一瞬間。
如果這不是一個好遊戲,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了。
下一個遊戲,大概是這幾個之中最跳Tone的,
這個遊戲,是《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欸等等嘛不要走得那麼快! 回來啦拜託我保證它沒有聽起來的那麼無聊
欸!
我是說...你就看看這遊戲!
你大概沒有看過如此美麗的遊戲吧?
這盒子一打開,就是一張明信片歡迎你,以及一本用神奇的紙質做成的說明書,
接下來,就是一些完美收納著的資源,就好像幾盒你不小心忘記收在哪裡的巧克力。
我的天啊,你就看看這些卡牌以及板塊,
每一個畫的都是一座不同的國家公園,每一張都是精心的手繪藝術,
充滿鮮豔的色彩,鮮明的線條,強烈的光影對比,
就連對大自然沒什麼興趣的我,每拿到一張,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但是,這遊戲並不是有顏值而已,
在這幾個排好的板塊上,每個人會有兩個冒險者,
而你要做的事,就是往前移動任意的格數,但是你一但移動了,就不能回頭。
更重要的是,你不能站到其他冒險者存在的地點,除非你用掉你的營火,
而營火token每一次更換季節才會翻回來。
意思就是說,你必須要仔細思考你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真的需要這一格的資源以及動作嗎?
或者我可以先到其他格做事,不急著用掉我的營火?
在這幾個簡單的機制之中,就產生了許多張力,
在後面的格子有一些我非常需要的資源,那也許...我可以讓我的一個冒險者直接衝過去,
然後再讓我另外一個冒險者慢慢走?
更有趣的是,在你拿到水資源的時候,還能裝滿水壺,用來換其他更多的資源,
這遊戲看似簡單,確實也是很簡單,你甚至拿給你爸媽玩也行,
但是其中卻有不少從它外表看不到的策略。
就連你走到這一條路的最後時,還是有更多選擇,
你要直接把資源換成國家公園卡來得分,還是要買裝備讓你之後比較好做事?
或者是先預約你資源還不夠換的國家公園,以防被其他人搶走?
而這個看起來非常悠閒的遊戲,事實上卻充滿著各種間接的競爭性,
因為一切都是如此清楚明瞭,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其他玩家到底想做什麼,
哦,它在蒐集一堆光跟森林資源,看起來就是想要拿走黃石公園,
那這時候你就可以先把那個公園預約走,來打亂對方的計畫。
或者是看到其他人已經預約了一個公園,而且營火又已經用掉了,
那你就可以故意踩到有著他需要的資源的那一格,讓他咬牙切齒地在心內罵你髒話。
這就是這遊戲最吸引人之處,它玩起來確實非常chill,的確只是個拿資源來換資源的遊戲,
卻充滿著各種卡人以及節奏上的規劃,走得快,你可能會錯過一些東西,
走得快,你可以做比較多事,但是好東西也有可能都被別人拿走了,
這就是這遊戲的絕妙之處。
所以,這不僅是個充滿顏值的好遊戲,還適合任何人一玩再玩。
當然,最適合拿來交換或是一群人一起玩的遊戲,是這幾個遊戲之中最小盒的,
但是卻也可能是設計得最巧妙的。
這個遊戲,是心靈同步,現在改名叫做《靈光同現》
很多人大概都是因為之前我們玩的影片才知道這個頻道的,
而據我認識的桌遊店老闆和廠商,在那部影片發布之後,全台灣好像缺貨了半年,
我在此誠摯地道歉,但是也謝謝各位。雖然我沒有賺到半毛錢
這個遊戲,非常簡單,有1-100的數字牌,第一關,每個玩家發一張牌,
第二關2張,第三關3張,以此類推。
而我們的目標,就是依照數字從小到大把牌打出。
聽起來很簡單,對吧?
但是關鍵就在於你沒辦法溝通,你不能跟隊友提示你手上的牌是什麼數字,
最硬核的玩法,則是完全不能說話。
這就是這個遊戲「心靈同步」的地方了,
一開始你只能瞎猜,推測什麼牌什麼時候能出,
有時候你手上的牌明明就超大,但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其他人要出牌?
難道他們手上的牌更大嗎?
而從這個遊戲的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你就會如此不斷地培養默契感,
不斷地看出每個隊友對於數字的概念,有些人會出得很急,但是有些人死都不出牌。
你還可以把手舉起來喊暫停,再繼續重置這次的尷尬互看,
就有如西部片的對決,隨時都可能有人開響下一槍,
你只能從其他人的眼神推測你到底該不該開槍。
而每次有人不小心出了不該出的牌,全場的哀號總是讓人同時鬆了一口氣,卻又變得更為緊張。
你還可以發動手裡劍來讓每個人丟掉手上數字最小的牌,
但是因為整場只能發動約莫三次,你要謹慎選擇什麼時候發動,
太早發動,可能會浪費在原本靠默契就能解決的情況上,
太晚發動,可能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遊戲就是如此,像是個讓人上癮的魔藥,在你失敗之後會想要馬上接著下一場,
接著再一場,然後再一場。
雖然你從頭到尾都不能說話,但是你卻能感受到深刻的...心靈同步,
就好像你在玩了這個遊戲之後就學到了讀心能力一樣。
一個如此簡單的遊戲,卻能創造出如此樂趣,真的是令人極為崇拜。
所以,如果你想要看起來沒什麼厲害,但是卻有無限爆發力的遊戲,
極為推薦《心靈同步》
狼人殺 阿瓦隆 派對遊戲 驚爆倫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prUYcJAf8/hqdefault.jpg)
資源共享意思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經濟委員會的開頭,先給大家一點小小的族語教學。
我:Nga'ayho ,kaka Sufin(日安您好,廖委員前輩!,附註:kaka是兄長的意思,Sufin是廖委員的族名)
廖國棟委員:Nga’ay ho!(日安!)
我:Aray!(感謝您!)
【台灣產業經濟 需要超前部署】
本週經濟委員會進行:「未來如何進行台灣產業振興復甦超前部署,避免經濟陷入通縮困境」報告。
我想先聊聊最近所觀察到的國際情勢,歸功於防堵疫情的「超前部署」,台灣是目前防治疫情做最好的國家,隨著疫情漸漸穩定下來,經濟紓困期過後,也開始要進入「經濟振興期」。我們也要開始思考,在防疫「超前部署」創造好成績情勢下,我們的經濟不僅要「振興」、產業也應該要有「超前部署」的思維,擴大我們此次防疫的優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
其中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新聞。今年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之後,日本做了一件事情,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4月多時,宣佈出資2435億日圓,約22億美元,折合台幣約670多億,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不只是日本,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從2019年1月台灣開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但那時間點沒有武漢肺炎,是國家的政策本來就要做的,但在武漢肺炎發生以後,美國日本開始要求企業要回來,這部分等於是加碼補助。所謂加碼補助的部分,我們不能說我們已經有了。是不能能有什麼辦法,讓廠商能加速回來。
希望經濟部可以盡速協助企業廠商加速撤離中國。尤其是台商製造是中國生產、銷往中國的企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有困難的部份,希望經濟部可以去了解企業的困難癥結點在哪裡,一起共同想辦法。
加速台商回流台灣「再投資」,是一件好事,但在此我想要提醒四件事情:
A.要加強勞動條件和環保的審查
B.資金必須限制投資在實業而不是虛業(尤其是不能流入房地產炒樓);
C.兼顧區域平衡,不能又重蹈過去中國國民黨重北輕南的思維;
D.加強青創和新創的投資,尤其是照顧到年輕人。
讓企業回流所創造的經濟成長,都能夠讓全民共享;並且加速台灣的經濟轉型!
另外,關於後武漢肺炎時代的新經濟模式,我們應思考,台灣有什麼優勢可以發展的?比如生物科技、公衛專業。日前有專家指出,疫情之後很可能會改變人類社會的流動模式,邁入「後武漢肺炎時代」,包括改變人類消費的模式。例如說,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時間和距離,所以最近「遠距醫療」、「遠距教學」就成了流行;另外像是下降實體貨幣帶來的病毒擴散,所以行動支付可能是「後武漢肺炎時代」的交易工具;另外人工智慧機器人處理危險髒汙的工作;例如像是在宅經濟,線上影音平台、電商、等等,也都是已成為趨勢。
我們隔壁有個鄰國,南韓。每次巨大外來衝擊發生時,就是南韓發展特定產業擊垮對手的契機,金融海嘯時的DRAM正是如此。經濟振興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經濟振興」而已,我們要透過此次的防疫贏在起跑點的優勢,擴大利基。一樣透過經濟的「超前部署」,我們能夠再一次創造台灣的榮耀。
經濟部除了吸引台商回流和再投資外,也必須務實面對國內既有的眾多低階、高耗能、高汙染、不具長遠競爭力,卻又分享不少水、電、土地、勞工等有限資源的企業。如果我們經濟部已經有列出欲發展的關鍵產業,應優先補助給這些關鍵的產業廠商。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KY9j9OpOOc/hqdefault.jpg)
資源共享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sJaVR9aaE/hqdefault.jpg)
資源共享意思 在 資源共享平臺是什麼? - 雅瑪知識 的相關結果
資源共享 是什麼意思? ... 資源共享是基於網絡的資源分享,是眾多的網絡愛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通過一些平臺共享給大家,但是隨著網絡和經濟社會 ... ... <看更多>
資源共享意思 在 資源共享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資源 ”是指網絡中所有的軟件、硬件和數據資源。共享”指的是網絡中的用户都能夠部分或全部地享受這些資源。例如,某些地區或單位的機票、酒店 ... ... <看更多>
資源共享意思 在 資源共享是什麼東西啊,資源共享是什麼意思? - 嘟油儂 的相關結果
資源共享 一般是指把大家相同和不相同的東西拿出來分享,廣泛應用在各種語境境,可以具體指許多東西,如金錢,人際關係,美好事物,各種資源....... 9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