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他媽!放開那個男孩 / 女孩!》
多年前老木接了一個補習班的行銷廣告案,實地造訪後大吃一驚,記得當時的會議是晚間七點,補習班裡坐著滿滿的高中生並不稀奇,稀奇的是教室後方擠了一整群家長,他們個個神情緊繃拚死抄筆記。
老木好奇地問:「這些爸爸媽媽擠在那裡抄抄寫寫的......是幹啥呢?」
補習班老師表示,由於家長擔心孩子無法在課堂上完整吸收,若是自己不懂,回家後又怎麼盯?怎麼教? 所以唯有跟著孩子一路惡補才能達成補上加補的心願。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到底看了甚麼。
三年前老木公司應徵文案時,也發生過一起26歲大男生帶著媽媽一同面試的怪象,結果皇太子本人一聲不吭,從頭到尾都交由強勢的皇太后主導,問得老木七暈八素,倒是比來面試的更像來面試的了。
時間來到最近,老木有三個朋友分別任教於不同大學。
一個說:「最怕孩子沒考好,壓力好大,我們常常被家長叫去辦公室訓話。」
另一個說:「昨天收到家長的Line,一位媽媽怪教授的課太難,害”小孩”都聽不懂。」
還有一個最誇張,他說:「最怕大一新生報到,各式各樣恐龍家長出籠,有的媽媽每天照三餐Line老師,叮嚀他別忘了請孩子早點睡、多喝水、勤洗手;也遇過要求老師去孩子宿舍幫忙整理行李的狀況,說是”因為他沒離家過,因為他還小”。」
我還認識一位朋友,兒子已經大三了,媽媽每晚還得替”小孩”把水壺灌滿並放進書包,以及準備雨傘、面紙、外套…等用品,萬一前晚忘了帶些甚麼,隔天媽媽還非得給”小孩”送去不可,理由是:「我們家孩子是資優生,為了好好栽培他,所以絕對不讓那些瑣事耽誤或影響他」。
以上所述可不是老木瞎掰的創作文,全部真人真事。
我說我的雞捨屎啊,那些”孩子”都高中了,都大學了,怎麼媽媽們還硬是要把明明已經是大人的”小孩”捏在手心裡當小學生搖飼? 大概只恨沒能把屎把尿了吧?!
他們以為一廂情願扛在背上的是”良母的美德”,事實上,那塊遮天牌坊正是壓廢孩子的大石頭。
台灣教育裡最有趣的現象,大概就是家長總是分秒必爭的算計著孩子的未來,卻從不評估眼前的成本代價,當孩子連”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過了,又哪裡能禁得起"未來"?
他們正集體剝奪孩子長大的權力,集體圈養著未來的20歲巨嬰,30歲眼高手低族以及40歲啃老族。所以該罵的從來不是媽寶,是媽寶他媽啊。
#今日與教授老友聊天有感
#底下留言精采歡迎爬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師,兩個字就像是一句髒話」台灣最叛逆的老師,她立志不要教出乖小孩,要夠壞、夠怪,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啊! 彭珮慈過去是美秀集團的貝斯手,她在樂團正紅的時候選擇退出,成為一位國中老師,外人看似超級無聊的選擇,對她而言是一生最搖滾熱血的決定,因為當老師才是她人生最大的夢想。 老師的工作,不是培養學...
資優生文理補習班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相對於金曲與金馬這兩個資優生,金鐘獎一直就像是一個努力唸書但總是不得要領的乖學生,有時主視覺設計不錯獲得讚聲,但典禮段落有些問題被抨擊,或是典禮很好看但視覺部分差強人意,或是細節沒有整合,每年看似都很努力,但總是差了一點。
但今年的金鐘53在 曲家瑞 強大的整合力之下,率領實踐媒傳設計院所的學生與校友們攜手完成,金鐘獎像是突然偷偷跑去補習班加強功力一般起死回生,整個典禮的視覺設計整合得非常完美、流暢,雖然主視覺設計並未請來台灣知名設計師設計,但由實踐畢業、旅美實驗動畫導演暨視覺設計師----#徐偉珍 ,以電視收播時的畫面「Color Bar」(校正電視機色差的彩色條紋訊號)做為概念所製作的主視覺我還蠻喜歡!整個典禮的視覺設計也都緊貼這個概念延伸,30幾支獎項入圍影片、包含每個廣告破口進現場的過場動畫等共60支動畫都是鮮艷多彩的風格,象徵台灣電視與創作者的豐富與多元。
如同 #曲家瑞希望以女性創作者的柔美風格打造典禮,多彩的顏色也以各種舒服的漸層手法反應在節目大小細節,不管是節目天空標、入圍影片動畫設計、廣告破口過場動畫等由22位女性導演與眾多平面設計師、動畫設計師、插畫家等共同打造。我有觀察到節目進行時,左上角的天空標似乎是刻意以黑白漸層貼上,因此在播放入圍影片時會隱入影片中,就不會總是一直被金鐘獎的LOGO干涉視覺(右上角醜到有剩的電視台天空標就沒辦法了),這讓我感受到所謂女性視角的貼心。而每段廣告破口動畫也都略有不同,讓人期待下一段廣告回來進現場的時候會有什麼新鮮變化。除了節目播放頗具用心之外,身為藝術家的曲家瑞也刻意在典禮現場置入藝術元素,像是舞台上的裝置作品也非常有趣,增添了金鐘獎頒獎典禮的藝術氣息。
不過以我觀點,我覺得金鐘獎還有幾個可以加強的地方,像是如果要把典禮屆數的「53」當成設計元素之一,感覺還可以再用力做一下關於數字的設計,不然把兩個數字連在一起的方式,幾年前自家金鐘49就做過一次了。此外,典禮過程有幾個小地方我個人覺得是參考金曲作法,像是在連線各家主播時把自家典禮縮寫成GBA(金曲近幾年都以GMA當成品牌LOGO),亦或是頒終身成就獎與特別貢獻獎時背板設計太有金曲25的既視感等,但瑕不掩瑜,不管如何看得出來金鐘獎製作單位來勢洶洶,不客氣地吸收金曲及金馬製播典禮的優點迎頭趕上,整體而言,我還蠻喜歡今年的金鐘獎,看來可以期待一下明年金鐘獎會帶來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
#金鐘53
#三金典禮主視覺
credit list
趙安玲 / 視覺創意統籌 / 專案統籌
徐偉珍 / 主視覺設計
魏子菁 / 劉是磐 / 郭仲輔 / 莊杰霖 / 黃彥翔 / 何理互動設計有限公司 / 互動機械裝置
曾文廷 / 音效配樂
施昭羽 / 陳柏豪 / 2D動畫
侯怡佩 / 成邦威 / 沃野影像 / 3D動畫
邱昱綺 / 陳絹宓 / 2D動畫
賴祖寧 / 陳絹宓 / 2D動畫
葉盈 / 蔡茹茵 / 手繪動畫
葉馨文 / 楊朝皓 / Yashin Studio 插畫設計工作室 / 2D動畫
陳欣妤 / 手繪動畫
曾湘玲 / 洪嘉震 / 2D動畫
高依庭 / 3D動畫
林韋達 / 陳維琳 / 趙安玲 / Darling Darling Art Studio / 2D動畫
陳昊宜 / 林文佩 / 2D動畫
蘇暐絜 / 3D動畫
謝宜家 / 2D動畫
吳怡嫺 / 吳昭晨 / 林文佩 / 楊朝皓 / 2D動畫
林柔君 / 魏閤廷 / 簡士閎 / 吳東霖 / 2D動畫
鄧楷蓉 / 黃鈺嵐 / 2D動畫
蕭宜臻 / 2D動畫
劉怡婷 / 2D動畫
賴姮鳴 / 3D動畫
王芝婷 / 謝宜家 / 2D動畫
趙安玲 / 侯怡佩 / 成邦威 / 林珈弘 / 3D動畫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
三立視覺中心
資優生文理補習班 在 Facebook 八卦
▍黑特青少女用嘴巴就能殺死一個人?
◤青少女容易捲入暗黑較勁的社交套路,
適時引導孩子覺察,盡早偵測到惡念存在,就能避免負面社交習慣。◢
家有青少女的爸媽最常提出的社交問題是,女兒與手帕交激烈的友情變奏曲。前一個月還是連上廁所都要手牽手一起去的史上最強閨密,這個月因為有人在男同學圈子太夯而絕交、斷LINE。
有個媽媽說,小女生小鼻子小眼睛也就算了,但是,她女兒的遭遇讓她徹底體會什麼是最毒婦人心。
班上有一個眾女生都非常愛慕的小帥哥,不僅幽默風趣,又很會帶動氣氛,再加上就讀數理資優生,又拉一手好琴,所以女生為了這個男孩,紛紛暗自較勁、爭風吃醋。
本來女兒和閨密聚在一起無話不聊,當然,有關這男孩的動向更是她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好像不聊個幾句他說了什麼爆笑的話、什麼舉動很有事,那一天就不算過完似的。明明每個女孩都愛在心裡,但說出來的,都變成這男孩既白目又可笑、對誰有意思、明天要怎麼對付他。聊八卦是兩個小女生最快樂的消遣,也是兩人感情最好的魔幻時刻。
■殘酷的青少女社交世界
因為朋友的女兒長得可愛、笑容可掬,功課不是頂尖,但人緣不錯,男孩子都滿喜歡她,也常傳聞有別班男生想來告白。正好音樂課她跟話題王子分在同一組,多了互動機會。
音樂課規定,每一組要籌備一小段十分鐘的音樂節目,任何形式、樂器不拘。男孩拉琴一把罩,而朋友的女兒則從小練鋼琴,就被湊成該組的主軸演出。
女孩個性和善溫柔,男孩則是幽默帥氣,練不好時,男生都故意開玩笑,惹得女孩不停傻笑,男孩愈看女孩愈可愛,在動人的旋律中似乎燃起小小火花,彼此雖沒明白表示,但下課總是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說說笑笑。
沒想到,這為女孩和閨密的友情投下了震撼彈。閨密明顯感覺到女孩下課較少來找她,又看到她和話題王子走得這麼近,也說不清楚自己心裡到底是痛恨朋友見色忘友,還是嫉妒白馬王子愛的不是她?再加上每晚私 LINE 時,女孩都會把她和男孩之間開的玩笑、曖昧的感覺,毫不保留地跟閨密分享,讓閨密愈聽愈不是滋味。
不知何時開始,閨密對女孩愈來愈冷淡,而這冷淡的感覺,從兩人之間蔓延開來,女孩發現好幾個原本還不錯的女同學都不太搭理她,看她的眼光都帶著不屑。
直到有一天在補習班,一個別班的女生無意中跟她說,現在很多女生都討厭她,覺得她是騷貨,為了引起「王子」的注意,笑得很假掰,走起路來還扭來扭去的,噁心極了!女孩這才知道,她被排擠在一個新群組之外,而這個群組幾乎都在講她和男孩的八卦。
短短一個多月,女孩沒了閨密,更成為女同學共同的笑柄與仇敵。每天到學校,除了「緋聞對象」和幾個比較有話聊的男同學,幾乎沒有女生願意靠近她。她甚至隱約感覺到,下課時間總有一小群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刻意遠離她,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在講她的壞話。形單影隻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心情非常沮喪。
這就是青少女的社交世界,溫暖起來讓人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倒下,但是殘酷起來,會讓人直想了斷與世界的關聯。
■小心八卦上癮
青少女的社交世界有幾個微妙又邪惡的心理元素:羨慕、嫉妒、恨。八卦事件像是照妖鏡,會讓這些潛伏的微妙元素攤在陽光下,化為拉攏、結盟、排擠、孤立等社交招數。說穿了,女孩們玩的社交鬥爭把戲都是老哏,都有SOP。
女孩與女孩之間隨時都可能在暗自較勁,如果自覺擁有的資源與受到的矚目差不多,頂多就是你偶爾羨慕我、我偶爾羨慕你,算是達到平衡的狀態。但是,如果其中一人受到的矚目與資源明顯高於另一人,那麼「羨慕」的強度就會增強成為「嫉妒」;而如果嫉妒心沒有轉化成提升自己的正向力量,或者無法靠著修為與智慧調整心念,內心的落差感就會浮上檯面,「嫉妒」就會惡化成為一股力道強勁的「恨」。
女孩的恨意需要釋放的出口,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能成為火種,讓攻擊者藉機展開各種操作,手法不出:誇大對方的負向特質、醜化其人格、扭曲事實,然後像發射子彈一般到處放出攻擊言論,這就是女生慣用的伎倆──八卦化。
八卦,可說是女生世界的精神「零食」,解饞又排悶,一口接一口,一個傳一個,就這樣完成了女生的聯盟動作。但是,八卦愈傳愈多人、愈傳愈離譜,結局必定以決絕撕裂作收。
女孩加入八卦集團的目的不一。有的純粹享受咀嚼「八卦零食」的痛快滋味;有的是為了拉出敵我、找到同儕的歸屬感;有的則也是在同溫層裡消化自己的嫉妒與恨,磨掉自己不如人的挫折感、維持優越感。但在女孩世界裡,若沒有一股正義的煞車力量適時出現,八卦負能量將如同滾雪球般愈滾愈巨大,其殺傷力可能超過一把利刃,殺人於無形。
因此,家有青少女,最怕她們毫無自我覺察,捲入、甚至內化了這種暗黑較勁的社交套路。在她們人格轉化與固化的青春期,不斷重複、負向增強,最後發展出愛嚼舌根、攪是非的「八卦人格」。
要是你家女兒願意聊聊班上同學八卦,可以問問她:「如果你是她,被好朋友講成這樣,你有什麼感覺?會不會覺得好朋友背叛了你?會不會對友誼失去信心?你覺得怎麼做對每個人都比較好、也比較公平?」這是青少女友誼世界中需要特別修練的功課─檢查自己是否染上了負面的社交習慣,喜歡妄下判斷、主觀認定、誇大其辭?爸媽閒談時透過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去覺察自己的良心、反思自己的念頭,只要能在最開始就偵測到惡念的存在,便能無痛拔除。
■青少女社交特訓:拒絕加入八卦集團
所謂物以類聚,磁場相近的人會聚在一起,正向社交的人會吸引正向社交的人,寬大厚道的人會吸引寬大厚道的人,三姑與六婆,當然就一拍即合,最後都窩在同一鍋。
如果知道女孩團體裡已經流竄著言語流彈,可以找孩子談談,鼓勵她拿出勇氣來擔任「八卦終結者」:建議孩子試著改變話題,或是找機會幫對方說幾句客觀的公道話,甚至勇敢反問帶動的朋友,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怎麼辦?在團體裡,找到能夠理性思考和溝通的朋友,先踩下煞車,再慢慢擴大這股正向的效應。
如果孩子自己就是被中傷的主角,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問題帶到檯面上來解決,直接去找放話的主腦好好溝通,放在心裡只會不斷猜疑與怨恨,而使對峙的力道愈來愈強烈、人數愈捲愈多、手段愈用愈壞,傷痕愈裂愈大。
開誠布公邀請當事人騰出時間來當面聊聊,不建議用網路溝通、傳 LINE,因為文字的攻防戰通常只會愈描愈黑,淪為大家各自表述、只問立場、不問對錯的對立狀況,讓事態更加惡化、沒完沒了。找一個舒適、私密的地點,在適當的時間,讓彼此能安靜下來、不被打擾。
要怎麼溝通比較能達到效果呢?回到一開始的案例,被孤立的女孩誠懇地把閨密約出來,首先,可試著用最客觀的方式來敘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我們本來是好朋友,但這陣子我們不僅沒有互動,我還聽到很多對我的批評。
再來,則是表達對這個事情的感受:
這個事件讓我失去你這樣一個好朋友,我覺得很可惜,很遺憾。
聽到一些好友批評我是騷貨、只想討好男生,這讓我覺得很受傷、很屈辱。
最後,則要提出對彼此友誼的期望,或是怎麼來解決彼此的衝突:
我很珍惜和你過去的那段時光,我希望我們能夠像過去一樣,還是好朋友。
如果我有什麼地方讓你看不慣,希望你告訴我,讓我有機會改變。
面對彼此的誤解與衝突,溝通的步驟很簡單,就如同上面所敘述的三個步驟:
敘述發生的事情→表達這件事情帶來的感受→提出期望與解決的方法
當然,單純的孩子會以為,自己誠心想要溝通,對方就得善意回應,最後應該要喜劇收場才對。但是,女孩子之間的暗黑競逐心理複雜難測,帶著誠意去溝通,最後熱臉貼冷屁股、鎩羽而歸也不意外。
藉由這一次次的經驗,就能看懂女孩的社交套路,也就學會更小心翼翼地避開女孩社交的「黑特」地雷。在成人前,摸透雌性世界裡的機伶處世之道,絕對是件好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
本文摘自《#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你那愈來愈陌生的孩子,該怎麼溝通?
作者:彭菊仙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幾天聽到了一個例子,能感覺到分享這件事的朋友,難掩心傷。
那是關於一個青少女。她很多事都不跟爸媽說,但什麼心底話都跟閨蜜講。不知何故,閨蜜翻臉,聯合其他同學展開關係霸凌,青少女一時無法承受,選擇自我傷害,最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青少年攻擊人的力道,不管是肢體暴力或者言語攻擊,排擠、抹黑的手段,都可以很有殺傷力。所以我特別想分享這本書,希望幫助辛苦的父母,也關懷壓力山大的青少年。
祝願您,能學習愛自己,那永遠是停止霸凌的根基!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資優生文理補習班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評價
「老師,兩個字就像是一句髒話」台灣最叛逆的老師,她立志不要教出乖小孩,要夠壞、夠怪,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啊!
彭珮慈過去是美秀集團的貝斯手,她在樂團正紅的時候選擇退出,成為一位國中老師,外人看似超級無聊的選擇,對她而言是一生最搖滾熱血的決定,因為當老師才是她人生最大的夢想。
老師的工作,不是培養學生成為一種樣子;
而是激發學生展現出獨一無二的天賦。
乖不應該成為優點,
怪才能凸顯我的特別。
在她的教室裡,學生以各種奇形怪狀的姿態生長,她也以歪七扭八的教法回敬,他們在教室裡開賭盤、射飛鏢;憤怒的時候,他們一起罵髒話;快樂的時候,他們一起笑到流淚。那間小小的教室,是壓抑的國中生唯一感受到自由的宇宙。
國中時期,我們對世界總是充滿問號,心中有許多壓抑,但沒有人願意傾聽,所以我們把對世界的不理解化為反骨,是15歲的我們,某種幼稚卻無力的反抗。
老師總是在告訴你該怎麼做,
卻很少老師願意陪伴你渡過。
對於15歲孩子那些難解的題,珮慈老師不是給他們解答,而是陪他們經歷。在這個困惑爆炸的青春期,課本試卷逼迫學生選擇一個標準答案,背出一個公式解法,但人生沒有解答、也沒有公式,我們只能用闖的,衝破一個個關卡。長大後才發現,那些老師沒有教的事,才是真實人生的課題。
也許你對於學生時代的記憶已經淡忘,對那個低著頭抱著課本走在長廊上15歲的自己,已經沒有了印象,因為比起當時,現在的你已經有了新的憂愁或快樂,生活不再是困在補習班或是教室,困住你的是這個更大的社會。
徬徨黑暗時,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生時期,是否有一位老師影響你一生,謝謝那位願意放任我叛逆的老師,讓我摸索出今天的模樣,或好或壞,生命一直不斷往前,但那位老師,依然待在學校裡,日月更迭,迎接下一個走進教室,一個個年輕幼稚,卻充滿無限可能的靈魂。
-
出 品 方 一件襯衫
出 品 人 黃山料
企劃統籌 宋家耘
企劃執行 林子榆
社群企劃 宋家耘
文案撰寫 宋家耘
動態攝影 劉力瑋
助 理 王昱明
後期製作 劉力瑋
工作人員 賴瑞彬、朱婉寧、姜宗泰、徐子欣、簡立哲、曾裔庭、王怡文、周凱隆
By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每週給你一則,能溫暖你的人物故事
IG : the.shirts.tv

資優生文理補習班 在 升國中【數理資優鑑定】題目怎麼考?小六升國中 ... - YouTube 的八卦
所以我們特別邀請數學科權威名師,成果 補習班 班主任劉永行老師,來清楚講解【數學科測驗】的熱門題型。劉永行老師教學數學20多年,培育無數資優學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