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不等於高電費?德智庫:風力發電費用僅核能50%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4-04-28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反核、廢核」並改用可再生能源會導致電價攀高、民眾付不起電費嗎?其實,根據德國的研究,新建造的太陽能、風力發電廠產生電力的成本,最多可降低至核能發電新廠房的50%!
Renew Economy、Energy Matters報導,德國智庫Agora Energiewende上週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若將英國預定2023年落成的核能發電廠發電費用,以及德國政府2013年對太陽能、在岸(onshore)風力發電、離岸(offshore)風力發電的再生能源回購電價(Feed-in Tariff)加以比較,則可發現若將這些發電廠啟動35年,則在此期間英國核電廠平均每年的發電費用為每一千度電(MWh)112歐元,高於德國太陽能發電廠的73歐元(比核電廠便宜34%)、德國在岸風力發電廠的56歐元(比核電廠便宜50%)以及德國離岸風力發電廠的95歐元(比核電廠便宜15%)。
另外,若加計天然氣(可支援高峰電力需求)的成本,每年的可再生能源(即太陽能、在岸風力發電)費用也低於產生相同電力的核能費用。統計顯示,以太陽能、在岸風力發電以及天然氣產生電力的成本,約較核電與天然氣發電便宜21%。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愈來愈有競爭力,相信兩者之間的價格差距也會進一步拉大。
根據歐洲可再生能源顧問機構Eclareon 3月2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以單位發電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來看,德國、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已經實現太陽發電成本與傳統發電成本相當(grid parity)的夢想。
不過,Eclareon指出,「grid parity」的成本計算牽涉到許多變數,例如安裝、維修費用、太陽能面板的延續時間以及法令規定等等。也就是說,現在仍有許多因素讓太陽能發電成本難以壓低。舉例來說,巴西、墨西哥政府允許安裝太陽能系統的消費者把過剩電力轉送入國家電網、以供未來之用,進而提升民眾的安裝意願。相較之下,西班牙最新法令卻對太陽能發電自發自用加收費用、且民眾家中送入國家電網的過剩電力也得不到補償,這壓抑了市場發展。
費德智庫 在 黃柏霖 Facebook 八卦
走出去看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真實的國外狀況,經過觀察思考內化過的資訊,才是屬於自己真正的資源,柏霖鼓勵大家有機會出去,能更深度的去體驗,了解各地真實的在地文化,而非走馬看花的遊覽,不然常常都聽到很多人去國外打工度假,英文沒有變好,反而台語更流利了,這樣其實就可惜了這樣好的環境和機會
費德智庫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八卦
與歐巴馬時期的國安會、白宮的幕僚伊恩・羅伯森(Iain Robertson)聊聊。
伊恩・羅伯森先生,是非常有趣的一個人。
我認識他,是我的同事、FEI(費德智庫)共同創辦人Eric Du介紹的。他身高大概180公分,說不上是陽光,但是給人感覺非常真誠。他離開國安會、白宮後,這是第二次回到校園,就讀商學碩士。
這一次訪談,就是我透過同學安排的。我一直很好奇,他是怎麼進入這個圈子?他以前在捷克擔任過語言教師,又在國安會、白宮任職,並不像是美國的傳統政治家族,也不像社運人士,這些都讓我更加對他的經驗感到興趣。
美國的幕僚、文官,到底都在做什麼?當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否懷抱著什麼理想?
藉著這次訪談,問了他幾個問題。
我:你怎麼進入這個圈子的?
R:其實早在歐巴馬競選第一次總統的時候,我就有想要參與政治的念頭。於是我參加他在印第安納州白明翰的競選活動,並且擔任志工。不過我不是印第安納州人,只是當時剛好在那念書。做完志工,歐巴馬順利當選,我並沒有馬上得到工作,所以我到華盛頓特區,繼續尋求實習的機會。
透過當初在選舉的經驗以及人脈,我在白宮得到了一個實習,但是沒有薪資的機會。我主要負責協調、組織、查驗並管理數百名可能會加入白宮的實習生及職員的公開背景資料,確認他們是否適合他們的職位。
我:整整一年沒有薪水?
R:沒錯,所以當初是很辛苦的。不過也因為這個實習,最後我才能夠在白宮得到一個正式的工作。我後來被推薦擔任資深資料分析師,主要是負責將所有寄給總統的資料數位化,並且建檔。我創建了一個機制,讓我們能夠在兩分鐘內,從數以萬計的信件中找到我們想要的資料。當然包括威脅總統的恐嚇信件等,這在過去是沒有的。
我心想,這真的很辛苦,也很有決心。其實美國的社會安全網不太像我們,我們沒錢或許還可以躲到親戚家,混口飯吃,但是美國的國情不同,這是在他人生中很大的投入(commitment)
我接著問另一個問題:我想說美國是世界強國,科技進步,為什麼遲到2009之後才數位化?難道你跟我們一樣辦公室還在用XP嗎。
R:(微笑)其實全世界的政府都一樣。美國聯邦平台只要一不同,資訊的建置、流通,都會更加困難。
我心想:(真的是用XP嗎?算了不要問這個)
我:你剛剛說到數以萬件的信件,歐巴馬會讀嗎?
R:會的。從數以萬件的信件中,幕僚們會替總統選擇10封。總統每天都會花時間,閱讀國民寄送的郵件。有些時候他也會回應,看狀況。不過,每天10封,這樣累積下來,也是非常龐大的數量。歐巴馬總統有所謂的「照相機」記憶,記憶力、理解力非常好。
(註:幫讀者算完了,假如每天看、連續八年將會有29,200封)
在Robertson談這件事的時候,我感覺到他散發出對過去老上司肯定,並且看起來很有成就感的表情。
我:之後你又轉到美國國安會,主要是負責什麼?
R:其實工作類似,也是處理「文字」。簡單來說,就是總統出訪時,把國內各單位統整的情資,準備成好讀、易懂、周延的備忘錄給總統及其他重要幕僚參考,我的工作就是確保這些文字是通順好懂的。我也要確保總統跟他的重要幕僚得到的資訊是正確的,降低公關風險。當然,這代表我得確保跟國務院等外務機構溝通順暢。
我:你有跟隨總統出訪過嗎?有沒有比頭等艙好坐?
R:有的。不過我不是坐空軍一號,是坐另一台。總統出國都會有兩台一模一樣規格的專機。只有總統在,才是空軍一號。當然,去程的時候大家都神經緊繃,沒時間管舒不舒服。倒是回來的時候,可以好好的休息,感覺很好。
我:在華府的這幾年,應該讓你對政治有不同的看法。你現在就讀商學院,之後有什麼打算?
R:我可能會回到明尼蘇達州參選州議員。那是之後的事情了,但我認為,如果要把理想實踐,從政是一個方法。我喜歡我的工作,因為我有所做為。
我:有什麼話要贈給台灣的朋友?
R:永遠先相信其他人 (包括和你意見相左的人),是懷著善意的,這樣才有討論和妥協的空間
我個人特別喜歡這句。特別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假設對方懷著惡意,要從我們這裡得到什麼,導致原本可能可以打破僵局的對話破局。
這次訪談並沒有很久。大約只有30~40分,但我覺得很精彩。他並沒有因為過去工作的場所、職位,表現的神秘兮兮、高深莫測的樣子,而是不亢不卑,態度從容的分享他過去的經驗。我認為,就是這種開放的態度,讓人可以不斷成長。
每個人的生活背景,成長經驗不同。成功也沒有方程式,更難去比較。我在與他的訪談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只要你在你的崗位做好,做足,你的影響力將會持續下去。管你是總統還是里長,你都會留下你的「遺產」legacy。
文章刊載在SOSreader: https://sosreader.com/nscin/
#格裡台灣 格外世界
#格外訪談
費德智庫 在 費德智庫針對青年友善創業環境之政策, 與趙天麟委員進行討論 ... 的八卦
費德智庫 針對青年友善創業環境之政策, 與趙天麟委員進行討論. 重點在於“排除不友善創業之法令, 而非限定之”. Explore ideas on Pinteres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