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資深記者黃惠玲、攝影記者彭智宏
《南投親愛愛樂弦樂團 維也納交響樂團青年組比賽榮獲冠軍 在艱困與愛中成長 》
一群本是沒有琴的孩子,想學音樂,琴就來自疼愛他們的老師。
他們是親愛愛樂弦樂團,今年第一次參加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在弦樂合奏組別六個團隊中,「以非常突出的勝利」,贏得世界冠軍。
而這是台灣、第一次獲此殊榮。
得獎的,是一群台灣最底層,也最懂得如何愛音樂的人。
南投奧萬大親愛國小,大多是賽德克族、泰雅族的孩子,60個學生有50多人加入樂團。下課時間不見小朋友嬉鬧,反而是一起練習。
小朋友:老師講說我們要自己安排時間
2007年,兩位平地老師陳珮文和王子建夫妻來到這裡教音樂和美術,卻沒想到在窮山裡,遇見了一群音樂天分高的學生。
陳珮文:有一個小朋友看到我在練小提琴,他就說他也想要學,他是一個比較叛逆的小孩,不太愛念書,我想說,也許學琴可以幫助他,讓他的心性比較穩定。一開始有四個小朋友學,那四個都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學校拉琴的時候,其實是眾所矚目,大家都眼睛發光的看著他們,大家都想學。那個時候要拿出很多錢來買琴 其實是很困難的 所以我就只能利用年終獎金 跟考績獎金 每個月的錢都是光光的
老師教琴甚至送琴給學生,而且畢業之後不必歸還,因為期待他們一生有音樂相伴。
陳珮文對學生付出無私的愛,但當時女兒才一歲,王子建覺得她冷落了家庭,兩人長期冷戰一年多,差點離婚。慢慢的王子建看到這些孩子的天分,他想到自己也曾經是個有美術天分的學生,但是求學路上卻未曾遇見好老師,將上天給的禮物,棄如敝屣。
王子建:唸美術班對我其實沒有壓力。
陳珮文:沒有人告訴他要珍惜,所以他揮霍了。
王子建:所以我看到他們之後,就是感觸非常多,我覺得這變成是我的任務。
週末是王子建最忙碌的時候,因為部分已經畢業的團員在山下的草屯國中念音樂班,為了聚在一起團練,也帶學生去上音樂個別課,王子建買了輛小巴,考了大客車駕照,帶著樂團翻山越嶺,遠赴百里之外。
今年的梅雨季節,降下豪雨沖壞了道路,山裡孩子的音樂路,走起來特別艱辛。
王子建:這個下課就送這個、送那個,大概一天要開六百公里,就幾乎我都在車上。早上可能六點就出門,半夜十一點才回到家。
為了讓唸國中音樂班的學生有地方住,王子建貸款七百萬買下一棟五層樓透天厝,兩夫妻還包辦六十幾個孩子所有吃住、水電、學費、生活費。為了別人的孩子,他們負債千萬,每年固定開銷一千多萬。
這份無私的愛,孩子們要怎麼回報呢?
奔波一整天的學生們,沒有喊累,各自找好角落,立刻開始練習。三四個大男生共用一個小房間,走廊的轉角也可以練,一個女孩甚至在沒有冷氣的陽台,一個人對著洗衣機拉了一個晚上。
小提琴首席蔡駿霖:因為其實我們是被阿爸阿母帶的第一批,所以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最原本的樣子是怎樣,而且我們也經歷過就是,現在下面你們看到的便當,以前我們沒有,就是我們只能去夜市吃炒麵。我們都體驗過那段辛苦,所以知道現在環境比較好了,可以比較多練一些。
他是小提琴首席蔡駿霖,他心中有一首最愛的曲子,將山上的他和山下的媽媽,連在一起。
蔡駿霖:那是一首聖詩,我也是因為這首詩歌可以下山看我媽媽 。每每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就會心中有一種莫名的就想哭,就想哭你知道嗎。因為就從小爸媽就離婚,我爸又不讓我下山,剛好老師也在讓我們練小提琴,然後都是會把我們接下山去練琴,所以就趁機去看我媽媽,所以這是我最初學琴的原因。
一旁的國小一年級小朋友在畫畫,我們問她在畫誰?她說她畫的是阿母、曉玥姊姊(陳珮文的女兒)和阿爸。
孩子小,還分不清楚稱謂的意義,誰對他最好,就是阿爸阿母。某一天,一個孩子脫口而出,他們從此變成六十幾個孩子的阿爸和阿母。
沒有團練場地的樂團,一直在奔波中,光復國小涼亭,是樂團暫時棲身之所。他們的兩屆全國特優,就是在涼亭裡、公墓旁練出來的。
陳佩文:我們也在墳墓旁邊的一個公園練,那邊有路燈,但是沒有住戶,有啦!有夜總會,我們在那邊練過。後來找到光復國小,但是在前一陣子梅雨的時候,雨會潑進來,所以我們要找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每次遇到要團練,我們就是得到處去找。
終於,在南藝大任教的樂團指導老師,借到了一個有冷氣的場地,他們又跋涉了一百多公里,從南投到台南。我們看他們很辛苦,但學生們真的不覺得。
大提琴首席胖胖:很快樂、那個…很快樂,很多的很快樂。
老師說,胖胖是個學習成績「一無可取」的學生,但是他的大提琴,全國第一名。
陳佩文:他會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偷練鋼琴。
王子建:我覺得他是跟大提琴合在一起,他就是大提琴、大提琴就是他。
維也納比賽的指定曲是莫札特,老師特別選了兩首原住民的曲子,期待這群來自山裡的孩子,站上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驕傲的演奏家鄉的音樂。
小提琴手沈上暘:(記者問,有想要拿一個獎回來嗎?)把他表現好就這樣就好了,應該沒有要在意名次。
胖胖:很期待,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小朋友在維也納寫下了一封信:
「我們是一群山裡的孩子,每天看到的是被群山圈出來的一個小小的天,好久以前,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小提琴。
到了維也納,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開幕有來自全世界各地兩千多人參加,比我們部落的總人數還多,大家說不同的語言,但都喜歡音樂。
好像有點懂老師的意思了,音樂是用來交流不是拿來競賽的!很開心有機會在世界最高的音樂殿堂演奏音樂,這是以前遙不可及的夢,在這裡,很開心、很幸福!」
王子建: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愛,我是用那種最愚蠢的投資心理,我覺得這樣子去換,我就用我的人生整個去換他們的人生,我覺得非常值得,而且我不覺得我這輩子我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陳珮文:對啊 我覺得滿好的耶,在這一生找到要做的事情。如果明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回顧我的人生,我會覺得值得了。
王子建:我覺得應該也不是愛,我覺得這是身為一個人的責任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年越來越多香港人喜歡在日本買樓,無論是自住或投資。應該怎選擇一塊好的地皮呢?這次就邀請了三位有在日本買屋經驗的達人,教大家買樓揀地! 另一位設計師Ken就提到:「如海外投資者的重點放在投資回報,可以選擇商業及工業地,因為可以起更大的建築物及更多房間與設備,投資效率更高。」同時,他坦言日本人很注重...
買樓投資回報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李嘉誠終於正式回應大陸批鬥輿論:「毫無根據,文理扭曲,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對於所謂「不愛國」之指罵,李生又嚴正指出:「我身本無鄉,心安便歸處。」
即係話:唔好同我講「愛國」,當大陸D高官貪腐,財富藏在美國,仔女送晒去英美入籍。一個令人恐懼的地方,乜都係假。
汕頭大學、救病扶貧等捐款過百億。其中有幾多落咗貪官袋,都費事同你嚕囌了。而家輪到你發爛渣?
你估我好得閒?
李生真係好淸醒。
李嘉誠先生就近日一些人對他和集團毫無根據的指責、似是而非的觀點作出回應:
「最近一些人對我本人和集團作出毫無根據的指責,惹來網民及傳媒的關注。在此,我多謝各位的關心,並藉此機會作出回應。首先感謝國內、香港以及國外的朋友對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論自由是一把兩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發熱烈討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集團公共事務部歸納了近日傳媒的查詢,作出以下回應:
1. 為什麼連日受到抨擊也不作回應?
根據我們的分析,是非浪潮來襲之時,正值習近平主席進行國事訪美前夕,我們不想因為李先生的回應,被人借題發揮,引起更廣泛的國際討論。李先生認為,習主席在不同場合多番強調,國家要不斷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我們不應讓這些毫無根據的口舌之爭成為焦點,喧賓奪主,沖淡習主席的重要訊息,引起商界和投資者不必要的顧慮;李先生認為,沒有建設性的語言討伐,並不符中國政府不遺餘力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方向和決心。
今次是李先生首次就事件作出回應,網上一切假李先生之名所流傳之文章,均非屬實。
2. 為何頻頻出售內地房地產,但仍否認撤資?
過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過70%(包括國企)的架構,也選擇離岸設立公司,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取得更現代化架構和更高效運作模式;我們做法相同,集團進行重組及於開曼群島成立公司,而集團在港註冊及上市地位不變;李先生個人在重組過程中,並沒有減少持股比例,也沒有從中套現,所謂「撤資」指控,完全不成立。
另外,對於所有投資及出售資產所得的回報,是屬於公司的,並回到股東手中;一如以往,集團將繼續在全球,包括在內地尋找投資機會。過去兩年,集團對全球地產業務持審慎態度,加上內地房地產方面,部份城市出現供求失衡風險,故減少買入土地,但集團在內地的發展中及將發展之總樓面面積遠高於2000萬平方米。
事實上,集團於內地發展中或將發展的土地,90%是從拍賣而來,而90%以上的物業均在建成後出售(酒店除外),只有極少部分保留作收租之用,集團從來也在積極等候土地「交吉」,並沒有囤地(香港亦如是)。減少房地產的投資比重,不等於不投資內地。
其次,在零售方面,集團於全球現擁有逾13,000間零售店鋪,其中內地由兩年前的1300間增加至今天2300間,增幅為77%,擴展步伐迅速。
國家及領導人強調「騰籠換鳥」,深化改革,優化產業,以創新科技驅動經濟增長,我們一直重視全球的優質投資機會和支持人才帶來的發展機會,長和系在港口、基建、零售、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發展正大舉前進。
習主席最近提倡「一帶一路」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所以集團投資海外業務,與國家政策並無抵觸,而且集團的股東也清楚,海外投資的盈利均屬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終通過派息,能令股東受惠。集團以香港為家,於1980年代已開始在國際投資及發展電訊、貨櫃碼頭、能源、零售、水廠、電網、地產、火車、飛機租賃等業務,遍及52個國家,這是集團同仁30多年努力經營的成果。
3. 內地官媒多次作出抨擊,李先生與中央關係是否有變?
李先生對中央堅定不移繼續改革開放,致力優化營商環境有信心,並不相信文革式思維復甦;個別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國家方向。習主席多次強調中國將繼續維持深化改革的堅定承諾,擴大開放;李先生對中國充滿信心,對習主席沉穩的領導能力深感佩服。
4. 部份抨擊言論質疑你「不愛國」,有何回應?
李先生兒時歷經戰亂,然後目睹國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天天進步,內心觸動不已。對於一切是是非非,李先生雖感到痛心,但認為蘇軾及白居易說得好:「此心安處是吾家」以及 「我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萬變社會,不變承諾」是李嘉誠先生在1980年創立基金會時對自己的格言,他更於2006年宣佈基金會是他的第三個兒子,當年已把三分一資產,即超過90億美元投放於基金會。基金會致力推動奉獻文化,至今捐出逾170億港元,當中87%用於大中華地區,還傾注大量時間、心血,對有利於中華民族的事業,過去、現在、未來,宗旨不渝。
主要項目包括創辦汕頭大學,於廣東引入以色列理工學院,推動國家高校教育改革,帶動國家創新產業發展,為主導未來作好準備;基金會同時重視醫療研究及服務,鼓勵探索追求健康的世界,項目包括內地「人間有情」寧養計劃,協助全國貧困家庭唇腭裂兒童康復的「重生行動」,以及協助殘障人士的「長江新里程」等等。
買樓投資回報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八卦
#理工男業配文
繼之前到台積電、聯電演講之後,最近也剛確認9月會去另一個知名科技大廠演講,據接洽窗口說,他們知道隊友是工程師背景之後,非常開心,希望我去談談工程師該怎麼跟女生相處。
但我想先聊一下,跟理工男交往的優點。
**插播爆個料,今天早上隊友突然傳簡訊給我,「我待會要開會,你不要丟南半球的照片來喔!」
嗯⋯⋯不瞞各位說,我最近熱愛抓網路美女露胸口南半球的照片,搭配「早安」「晚安」標楷體字,做出「長輩圖」給隊友提神🤣
我想,這大概是讓男友不會忽略妳的訊息的好方法...(嗯?)
其實理工男友的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想跟他們交往有一些眉角:
1.他們重邏輯:錯的時候就道歉,不要越扯越遠,妳做錯事事小,強詞奪理邏輯錯誤事大,不矯正過來不行。但好處是他們通常很講理(偶爾愛碎念)
(好吧,不是偶爾⋯)
2.他們很容易滿足:有好吃好喝、有時騎自行車、用一下單眼相機、慢跑一會,人生就已大滿足,如果有個女友就量表爆裂120分。
女朋友的條件也很簡單,生活不要太奢侈虛華,戀愛後繼續保有可愛感就可以了,而基本上他們對可愛感標準也不高(👉他們認為),大概是新垣結衣那樣就好(👉明明超困難)
3.他們蠻大方的:理工男通常對女生都算大方,比較會覺得「要扮演男人的角色」,而且他們也不求回報(👉其實是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求到回報)
所以,放心,讓他請了一餐之後,並不會馬上要求要去妳家喝咖啡
(除非妳也渴了,想一起喝一杯😏)
4.他們比較信任:總之妳說「喜歡他」了,他就編碼妳是他的,不會加上一堆條件假設if什麼的,所以理工男通常很少亂吃醋。但因為他們邏輯很清楚,記憶力通常也不差,如果妳搞鬼又不太會說謊,他們可是很有辦法發現事有蹊蹺的。
5.他們很好養:基本上妳不需要買太貴的內衣什麼的,誘惑一個小開你可能要投資性感內衣、化妝品、首飾什麼的搞掉好幾萬;要誘惑一個理工男,紅酒一杯,499內衣一件就可以了,對他們來說,要脫掉的都不是主角,就像他們不會買一個5萬元電腦包放4萬元電腦(但小開可能會)。
6.他們脾氣通常來得快去得快:理工男通常脾氣比較直,但不持久(我是說怒氣XD),大致上只要讓他們進行一些沒有意義卻很愉悅的行為就可以平復他們的情緒,例如打game、看NBA或打__槍。
(跟他們交往優點太多了,其實還沒講完,之後隨意待續)
看吧,理工男友是不是很值得放入購物車呢?這篇簡直理工男業配來著⋯⋯
(不用謝了)
(歡迎樓下補充)
#御姊愛
買樓投資回報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人喜歡在日本買樓,無論是自住或投資。應該怎選擇一塊好的地皮呢?這次就邀請了三位有在日本買屋經驗的達人,教大家買樓揀地!
另一位設計師Ken就提到:「如海外投資者的重點放在投資回報,可以選擇商業及工業地,因為可以起更大的建築物及更多房間與設備,投資效率更高。」同時,他坦言日本人很注重生活質素,有5%日本人不願賣地給外國人,因為怕影響生活。他亦提及在日本買屋較便宜,因為用同樣價錢,在香港只可以買一間屋,但在日本可以買兩至三間屋了。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暫別熟食中心】周潤發發哥每周必吃半世紀老店即炸巨型豬扒 兄弟檔同場破解不和傳聞 (果籽) (https://youtu.be/nmUTwMG7818)
【窮茫青年2/4】五人迫爆300呎公屋 低薪青年嘆香港閹割夢想:「搬去劏房為有喊的角落」(果籽)(https://youtu.be/WOQdpMG11Z8)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https://youtu.be/-tjOom7O7iM)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日本 #投資回報 #買樓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