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個故事,這是一位網友親身經歷的慘痛經驗,一字不改:
---
1997 年的時候,我七歲
當時外公是養豬農
我記得在鄉下
我們有個很大的豬場
飼養上百的豬
小時候長輩在忙時
就把我放在小豬區寄放
這樣他們可以安心做事
我也可以跟小豬玩
我在那裡度過了一個很棒的童年
我們都以為這樣的日子可以持續下去
口蹄疫爆發沒多久
政府就派人來撲殺我們的豬
那天放學後我媽帶我回到養豬場
原本喧囂的豬場一片沈寂
只留下空蕩蕩的豬舍
和地上兩個剛埋上的大坑
你可能不懂撲殺是什麼概念
一卡車的軍人來到豬場
先用挖土機挖出了兩個大坑
接著把每隻豬從豬舍裡面拖出來
用棒子敲死,或者用刀刺殺
頭蓋骨是保護大腦的骨頭
算是非常堅固的構造
所以不太可能第一棒就敲死
必須敲很多下,才有機會殺死他
你可以想像有人不斷用力要敲爆你的頭
還有豬的慘叫
掠食者捕食獵物時都沒有我們殘忍
由於處理時間有限
很多豬根本沒被打到斷氣
因為腦幹沒有受損
被丟下坑的時候還有一口氣在
在下面掙扎著想要站起來
但隨著一隻隻的豬被往下丟
下面的豬則很快就會窒息
或者被壓斷頸椎
大豬小豬都一樣
那些沒死透的
最後都得面對活埋的痛苦
在坑裡看著最後一道光線的消逝
軍人離開了
留下給我們無限的惆悵和痛苦
政府的補貼根本遠遠不夠賠償我們的損失
那一年我們由小康轉為負債上千萬
讓我們在接下來的許多年喘不過氣
什麼叫做一係間風雲變色
讓 7 歲的我懂了
我是希望告訴大家
你可能認為很多小細節不是什麼太嚴重的問題,但是一個差錯就會導致上千萬的家庭受到影響……
---
這就是當年口蹄疫時,人民親身經歷的慘痛景象。如果中國的非洲豬瘟進來台灣了,狀況很可能只會更慘烈。
到現在還從中國帶豬肉製品進來台灣的人,基本上只有三種人:
1. 無知
2. 垃圾
3. 無知加上垃圾
台灣是我們的國家,你不保護她,誰來保護她?政府要努力防疫沒錯,但是再怎麼樣都不可能完全沒漏洞的。國民的素質,還有國民願意為防疫努力到什麼程度,就是能不能挺過去的關鍵了。
做一個台灣人,你有三件事情該做:
1. 不買中國製肉品
2. 肉品一定要煮到全熟
3. 看到有違法的產品,一定要檢舉!!!
大家也不要以為中國的豬瘟事件只會是個短期事件,很可能接下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中國的豬肉製品都是應該禁止輸入台灣的。
請告訴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絕對不要購買食用攜入任何中國豬肉製品,千萬不要當台灣的罪人!!!
要拜託大家協助分享出去,也問問自己身邊的朋友知不知道這件事?其實現在在台灣不知道的人還很多啊!
—
□ 中國豬瘟防疫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MedPartnerTW/posts/1824947694283289
□ 更多防檢局官方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baphiq.tw/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Thomas阿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记得订阅哦 https://goo.gl/yp7i1g 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futhomas/ ▬▬▬▬▬▬▬▬▬▬▬▬▬▬▬▬▬▬▬▬▬▬▬▬▬▬▬ ? 德国外卖!https://goo.gl/nrvKFs ? 1888元的小...
買中國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有一些很奇怪的新聞, 就回應一些跟我有關的…
先談財產申報…
先生兩次選舉的財產公報,到後來當選的監院陽光法案,我承認都是我拿他的自然人憑證上網download資料的,包括備註欄也通通是我寫的。
很早以前我就有投資基金的習慣, 2008年金融海嘯後,投資心態就變保守了,留到現在的多半是賠太多不忍贖回的,有些則是受不了虧損中途轉換而來的。
基金一直就是哪幾支,突然某年我們的財產申報公布後, 媒體都下這種標題:
「柯文哲投資基金, 名下多檔中國、 大中華基金」
心想才300多萬的一成不到, 下這種標題幹嘛,怎不幫我診斷剩餘的九成基金該如何處理呢,後來看到一堆側翼、名嘴的論述, 才知道原來買中國基金可以拿來把你打成「舔中賣台」的藉口,不管這些基金都是金管會核准的。
記得那年財產公布當天,幕僚急call我問原委, 說好多記者在問「柯文哲投資中國基金」的issue,老公說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網銀都我在操作) ,要問太太,我接到電話時正好是門診最忙的時候, 當下就賭氣地跟幕僚說:「 我下診後馬上賣掉」 , 幕僚勸我別衝動, 說新聞幾天就過去, 但衝動賣出,錢卻是賠在自己身上,要我考慮清楚, 但看到先生老是為基金被罵紅檳榔 ,最後還是痛下決心賣了,其實這事我之前臉書寫過多次了,也不是什麼新鮮新聞, 只是我本以為媒體標題會寫 「柯文哲賣掉中國基金,滿滿台灣價值」,結果沒人寫,好失望!
先生一向不管家中財物,最近報稅, 就讓我發現他的trick,網路上秀有收入list,要繳稅, 但問他錢呢?他頭低低的都不敢講話…
另一件事實在有夠離譜…
《洪健益議員:「醫事人員是第一線施打疫苗的人員,但陳佩琪打了嗎?」柯文哲:「沒有,因為他在看有沒有更好的疫苗。」
洪健益痛批,就是有這種心態,不是在鼓勵施打疫苗嗎?總不可能疫苗全世界搶不到來台北市,但是AZ疫苗快過期了,這不是天大的話嗎?醫事人員為何施打率這麼低?」》
市長都出來打給人家看了, 請問議員,市長還要怎麼樣才叫鼓勵醫護人員打?難道要不顧老婆的意願, 硬推她去打AZ,才叫有鼓勵?
議員要推銷AZ,那很好,你要揪自己家族的女性成員或同黨女議員公開打AZ,我也沒意見,若看我是在聯醫工作, 你也管的到,您要發函給聯醫,請總院叫旗下醫護都打AZ,否則開除,我也尊重。
市議員可以在議會上「痛批」我一個基層醫師沒打疫苗?議員是何來的權力管人家是否接種疫苗或接種何種疫苗?
醫護有自己的專業,會決定自己適合的疫苗,我過去不表態是否打AZ 就是不想影響AZ的打氣,不過今天既然市長都公開說了, 那我就表明我不打「非複製病毒載體疫苗」,因有較高的血栓風險, 我要打mRNA疫苗,像BNT 或Moderna。
AZ已經開放這麼多順位的人打了, 請問總統打了嗎?議員您不是更應該關心她嗎?她常接待外交泡泡沒隔離的外賓, 且她比我更重要,更有義務為民表率,不是嗎?
買中國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 我想喝的不只是飲料,還有背後的心境 》
照片是台中路邊隨手拍的。有時候,就算自己的立場堅定,也無法影響周遭的人分毫,家人是、加盟主是、隔壁店更是。
身為一個資深的50嵐粉,波霸奶從一杯40元的時代喝到現在50元,最近的飲料店表態風波,讓我有些感觸,也對我的生活習慣帶來了影響。
--- 先說明50嵐錯綜複雜的關係
50嵐在台灣目前分成3區:台北區、中區、台南區,還有高雄區四個單位在營運。除了台南區總店是創業的大哥本人直接經營以外,其他區都是以「代理」的形式經營。但很有趣的是,是「家人」去加盟的,而不是形成一般的家族企業。
一直以來,各區50嵐在經營細節上都是各自為政,台北和台南的珍奶價差還曾經高達10元過(台北剛調到50但台南正準備調漲到45的時代,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而中區最近才剛下架的抹茶拿鐵,定價也是比台北區高了5元(這真的是台中的逆襲,猛)。還有悠遊卡,中區50嵐先帶頭支援悠遊卡支付,過了幾年台北區才跟進(屌打悠遊卡發源地),目前台南區依然是付現。
這裡要說的是,他們一直以來在經營細節上都是各自為政的,總店只負責「50嵐」的大方向和產品品質。
這也是為什麼,50嵐總店的這個聲明會又浮出來的緣故:https://bit.ly/2YCW6ED
因為真的,「KOI」和「1點點」,跟創立50嵐這個品牌的老闆,沒有直接的關係。要因為這兩個品牌而抵制「整個50嵐」,理由並不是很充分,而且有點傷人。
--- 那為什麼50嵐會被表態風波掃到?
由於大哥堅守台灣市場,也很珍惜這塊招牌的緣故,台北區和中區50嵐(也就是傳說中的妹妹)想要進軍國外時,才沒辦法使用這個招牌(因為哥不給你不能搶)。
於是,山不轉路轉,台北區創了1點點,台中區的妹妹則創了KOI,雙雙展開了他們的海外事業。
而今天,就是這兩間目前被列入「中國台灣」榜上有名的飲料店,被說是50嵐關係企業,但50嵐本人卻有著這麼一個聲明的緣故,真的是一種很尷尬的關係。
(8/11 14:55更新:因為文章被很多人轉載,開始有聽到消息說,1點點的微博是假的,他們只有微信和官網,跟珍煮丹的遭遇一樣,是螂性很強的中國人註冊來騙加盟的。但我想等1點點官方或者台北區50嵐自己出來澄清會比較好,目前依然持保留態度。)
--- 是妹妹創的,所以你也脫不了關係?
說真的,有人說因為KOI是妹妹創的,都是一家人,所以一樣拒喝50嵐,我覺得他可能忘了一些事情——世界上最難說服的,是家人。
不信嗎?如果你家有任何政治人物粉絲的爸媽,你去說服試試看...
而且家人也是一種最無解的人際關係,今天要翻臉可以,但要搞到一輩子不見面甚至家族分裂,可能需要再嚴重一點的事件,人家才會願意為了品牌而捨棄家人。不然,你願意為了自己創立的公司而捨棄家人嗎?除非原本就感情惡劣,不然辦不到的吧...
--- 那到底要不要繼續喝?
其實50嵐品牌本身沒有被影響到,繼續支持也是可以的,但因為我個人比較潔癖些,所以選了另一條路。
我的選擇是:從今以後不喝中、北區的50嵐。因為50嵐這塊招牌雖然還是很亮,我也依然喜歡它、支持它,但因為到這些區域買,大部分的消費額都是進可以為了更大利益,而放棄國家認同的親戚口袋,我不太願意。而且台北地區品質、價格和50嵐相當的飲料店,其實很多。
以後不是到南部弄假牙了,是到南部喝50嵐,喝爆!
我現在超欣賞創業的大哥啊...羨慕南部人QQ
--- 拒喝中國台灣手搖杯的意義何在?
其實不拒喝也不會怎麼樣,因為就算你拒喝,其他覺得沒差的人也一樣會喝,還會很開心排隊的人變少勒。
拒喝行動是一種心境,一種實踐,一種不想讓「可以為了錢放棄一切」、「商人無祖國」的商人賺自己辛苦錢的風骨。
有人說,台灣市場規模小,所以創業飲料店一定倒,那些飲料店進軍中國也是合情合理,被逼表態不得已。
咳咳,所有到中國拓點的手搖杯店,都是在台灣火紅後才過去的好不好!火紅連鎖飲料店的老闆不賺錢,這種話誰會相信呢?
在台灣活的好,進而出國發展尋求更大市場,無非是為了「賺更多」。好,他可能真的是想推好產品,也可能是想要更好的生活,但都當到一個火紅連鎖飲料店的老闆了,生活會困頓嗎?很難賺、少賺,請問名下房子沒有50坪、沒有幾台雙B、子女都不是讀好學校而且未來無憂嗎?
如果那樣的收入,仍不足以滿足他們的慾望,而願意為了追求在精華地段的500坪房子、雙B升級賓利,而自願放棄自己的國家認同,那其實也可以,錢本來就不嫌少,這個社會從來就是鼓勵我們追求財富。
但,既然那些老闆,願意為了「升級用」的金錢,自願放棄國家認同,那又為什麼,在眾多過的明顯比他們差的人們,團結唾棄中國台灣品牌時,還會有人出來喊抵制的人無理、撕裂台灣感情、加盟主是無辜的呢?這真的是台灣很奇怪的現象,千錯萬錯都是社會不夠包容,而不是老闆自己的決策與心態有問題。
然後,對,加盟主真的是無辜的。
但他們加盟時,可曾知道業主對於中國的態度?
業主們進軍中國的時候,不是早就知道有這種政治風險了嗎?願意冒險,就請自己對加盟主負責。
登山有一句話,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
手搖杯也是,自己的加盟主自己負責,不要那麽媽寶推託給不再喜歡你的大眾,因為責任在你,會被逼表態中國台灣,那是因為你眼中只有中國,想賺「大錢快錢」,而不願意在其他國家慢慢拓點穩穩賺的關係。
台灣的消費習慣已經慢慢在轉型,網路世代的消費特色是,希望有充分的產品資訊、比較過後的CP值與特殊性,還有,一個企業的「品牌精神與形象」。
抵制,從來就是感性的,50嵐全區的產品都一樣優秀,地區加盟的老闆轉投資企業,也跟50嵐本人沒啥關係,它也依然是我認識且喜愛的那個50嵐;但現在我就是提不起勁來喝台南以北的,10年來永遠無法戒斷的東西能一夕拋棄,真的是很神奇的事。
我想,我只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在選擇我所嚮往的世界而已。
而如果,選擇一個擁有自由民主的世界還需要理性,
那這樣的人格,未免也太過冰冷無情。
---
順帶一提,台灣品牌表態「中國台灣」而被人民團結抵制,那不叫迫害言論自由,更不叫撕裂台灣。
為什麼?因為被抵制的店不會因此馬上關門大吉,負責人也不可能有生命危險,只會生意變差,至少還有柱粉韓粉九二共識粉會繼續買中國台灣的產品,店家還是活得下去,看看吳寶春。
真正的迫害言論自由,是——
在中國開飲料店,表態支持台獨,你試試看。
該怪罪的對象從來只有一個,極權的中國政府罷了。
---
還有,拒絕「中國台灣」飲料店的朋友們,拜託請不要嘲笑或者譏諷繼續喝的朋友。
飲料不是必需品,它的選擇是生活中最無關緊要的細節,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或覺得有必要做到「抵制」這個程度,請不要為了這種小節,將自己的盟友越推越遠,才是團結的最好方法喔~
自己不喝就已經有很大的影響力啦~我一個人一個月就快1000營業額了欸...如果同時有1000個人跟我一樣呢?對吧?
買中國 在 Thomas阿福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记得订阅哦 https://goo.gl/yp7i1g
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futhomas/
▬▬▬▬▬▬▬▬▬▬▬▬▬▬▬▬▬▬▬▬▬▬▬▬▬▬▬
? 德国外卖!https://goo.gl/nrvKFs
? 1888元的小龙虾!https://goo.gl/r6knJq
挑战 韓國 加拿大 中國

買中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家裏請客,總愛煮工序多的餸菜,彷彿這樣做才對得起客人。另一方面,我是個大悶蛋,平常在家吃飯很簡單,煎或蒸魚,加碟炒或灼菜,又或用豆腐做菜而已。
其中一味蘑菇煮豆腐,符合我做家常菜的要求:營養豐富,準備工夫少,簡單易做,有芡汁,容易送飯。
以前多買中國白蘑菇,因價錢便宜,自從相熟的菜檔說很多大陸來的白蘑菇,有機會被漂白過,現在多買新西蘭棕蘑菇吃,不僅安心,而且菇味不錯呢。
棕蘑菇是白蘑菇的一種,但較接近野生菇菌,菇味濃,質地較結實,特別好吃。長大後,便是現在流行的Portabella菇扒。
蘑菇是熱量低的食材,含低脂肪、半粗纖維,亦有18種氨基酸、多種維他命B、鈣、鐵等礦物質、蛋白質。多吃,可提高身體免疫力,對降低血壓有明顯幫助。
新鮮蘑菇連菌柄也可食用,揀肥大實肉、表面乾爽、沒有碰撞受損就對了,可保存3至7日,如非立即食用,放入通氣紙袋,存放於雪櫃蔬果格,切勿放入膠袋。
煮食時,有幾個貼士:1.磨菇不應用水洗,用略濕的廚房紙抹淨表面,切去柄最底部分污垢即可。2.豆腐及蘑菇本身味道清淡,多加入清雞湯來煮。3.怕豆腐煮爛,所以會將兩面略煎一會,也令味道更佳。
材料(2人用):
1.布包豆腐 2件
2.新鮮棕蘑菇 10至12個
3.葱白 6條(1切3)
4.乾葱 3粒(切片)
5.薑 3片
6.蒜頭 2粒(拍扁)
7.紹酒 共3茶匙(灒酒用:2茶匙爆蘑菇,1茶匙爆料頭)
8.油 共4湯匙(1湯匙爆蘑菇,2湯匙煎豆腐,1湯匙燴豆腐)
9.鹽水 1茶匙鹽+2杯水(浸豆腐用)
煮豆腐材料:
1.蠔油 2茶匙
2.清雞湯 3/4杯(170毫升)
3.鹽 1/3茶匙
4.糖 1/2茶匙
5.生抽 1茶匙
6.胡椒粉 少許
7.麻油 1/2茶匙
生粉水:
1.生粉水 生粉1 1/2茶匙及蘑菇水1 1/2湯匙(如不夠蘑菇水,用水代替)
做法:
1.修去蘑菇柄最底部污垢,用略濕的廚房紙,抹淨蘑菇表面,切1公分厚塊。
2.豆腐用1茶匙鹽及2杯水浸着,放入雪櫃。
3.用時,倒去鹽水,用水輕輕沖走鹽水,抹乾豆腐,每件切成兩半,每半再切成3厚塊。
4.中火燒熱鑊,放入1湯匙油及2粒蒜頭,爆香蒜頭時轉為中大火,放入蘑菇,炒1分鐘。
5.灒酒2茶匙,繼續炒蘑菇1分鐘,放入筲箕去水,留蘑菇水開生粉水。
6.中火燒熱易潔鑊,下油2湯匙煎豆腐至金黃色(每面約煎1 1/2 分鐘),拿出,倒去剩下的油。
7.中火燒熱鑊,下油1湯匙,爆香薑、葱及乾葱片,灒酒1茶匙。
8.豆腐回鑊,加入煮豆腐材料,放上鑊蓋,中火煮1 1/2分鐘,加入蘑菇,繼續蓋上蓋煮1分鐘。
9.徐徐加入適量生粉水,不要一下子全放進去。
10.上碟時拿走蒜頭及薑,先把豆腐放於碟中,然後放上蘑菇。

買中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食譜‧排骨燜冬菇
冬菇做法很多,有人喜歡先蒸,再跟其他材料同煮,自己則喜歡用排骨同燜,不過上菜時會棄掉排骨。
現今市面上大部分的冬菇均來自中國,全部是培植出來,級別有很多,除非你願意付出高價買正宗日本天白花菇,否則買中國菇便可。最簡單的挑選方法,聞一聞冬菇是否有香味,看菇面的花紋是否清晰,最好揀顏色不要太深,一定要乾身。即使同一產地或牌子,每批冬菇的質素也不一樣,每次買也要看清楚。
排骨不要太肥,買排骨邊,又名皇帝骨這個部分,有肉又有骨,味道更佳。
每次做這味餸,做一大份再分成小包,放入冰箱,數月也可以食用,是很好的加料好餸。
材料(4人用):
1. 厚身大冬菇 16隻
2. 排骨
400克(最好買排骨邊或叫皇帝骨。每隻豬約有500克)
3. 薑 1厚片
4. 麵粉 2湯匙
5. 油 1湯匙
6. 紹酒 2茶匙(灒酒用)
醃冬菇材料:
1. 薑汁 1茶匙
2. 鹽 3/4茶匙
3. 糖 1/2茶匙
4. 胡椒粉 少許
5. 豆粉水
1茶匙豆粉加1湯匙水
6. 油 1湯匙
燜冬菇材料:
1. 熱水 4杯(包括冬菇水)
2. 史雲生天然清雞湯
1杯(不能用一般史雲生清雞湯因味太鹹)
3. 冰糖 1茶匙
4. 胡椒粉 少許
5. 蠔油 1/2茶匙
6. 麻油 1/2茶匙
做法:
❶冬菇應選同一大小,先去蒂,用暖水浸2小時,如用花菇則需浸水6小時。
❷浸冬菇水留作燜煮冬菇用。冬菇榨去水分後用麵粉撈勻,洗淨表面泥塵,每隻冬菇用水沖淨,榨乾水。
❸用冬菇材料醃冬菇半小時。
❹中大火燒熱半鍋水,放入排骨,滾3分鐘,用水沖洗排骨1分鐘。
❺中小火燒熱一中型鍋子,加入1湯匙油,爆香1片薑。
❻灒酒後立刻加上蓋,待半分鐘。
❼放入排骨及燜冬菇材料(1-4),用很小火燜冬菇2小時至冬菇汁只剩下半杯。
❽將燜好的冬菇、排骨一起倒入筲箕,棄掉排骨及隔去小骨頭。
❾冬菇及冬菇汁放回鍋子裏,加入蠔油及麻油,用小火煮3分鐘,等10分鐘才上菜。用綠色蔬菜如白菜伴碟。
